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度皮肤病 » 红斑狼疮阴阳毒

红斑狼疮阴阳毒

发布时间: 2021-03-22 20:46:27

① “良性”红斑狼疮怎样调护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王萍指出,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分为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前者也称慢性皮肤红斑狼疮,属于红斑狼疮的“良性型”。近年来,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 [)8}, 百拇医药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系先天禀赋不足或因七情内伤后致使阴阳不调、气血失衡、运行不畅、气滞血淤、阻隔经络或因精神过度刺激、过度疲劳、外感毒邪等,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与遗传感染、紫外线、寒冷、药物、内分泌等因素密切相关。 [)8}, 百拇医药 盘状红斑狼疮分为局限性红斑狼疮和播散性红斑狼疮,皮损初期多见于面部、耳垂等暴露部位,亦可见于口唇及口内黏膜,也可发展至手背、躯干、四肢、头皮,但以暴露部位多见。皮肤损害开始为一个或数个鲜红斑片,以后红斑逐渐扩大形成圆形,边缘略高似盘状。其特点为持久性盘状红斑,如强行剥除鳞屑可见钉突状角质栓和扩大毛孔 ,边缘色素明显增加伴有毛细血管扩张。 [)8}, 百拇医药 应该指出,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后可治愈,无生命危险。因此,患者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但是,约5%的病例有可能转变成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因局部用药不当及长期慢性刺激,偶见发展为鳞状细胞癌,因此,要引起高度警惕,及早正规、科学防治十分重要。其次,要避免日光等紫外线照射,外出应多使用防光剂或其他防护措施。此外,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劳累 。增强体质 ,预防感冒 。饮食结构要合理,选择富含维生素、钙、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盐食物 ,少吃泥螺、菠菜、木耳等含有光感物质的食物。(山东省东营市读者佘先生:“我最近被不幸确诊患了盘状红斑狼疮,目前准备寻求中医治疗)

② 古代人称狼疮为什么病

中医红斑狼疮,红斑狼疮在中国古代医籍中没有相对应的病名,但就红斑狼疮各种症状在历代医学典籍中都有不少记载,如中医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绵纹……;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等症状的描述。就本病病名而言有的按照本病斑疹红赤如丹涂之状,形如蝴蝶,名之为"红蝴蝶疮"、"马缨丹"、"茱萸丹"等。又因红斑狼疮常因日光暴晒而诱发或日晒后病情加深,名之为"日晒疮"。
而盘状红斑狼疮常在面部形成周边盘状隆起的红斑性损害,有人称其为 “鬼脸疮” 、 “流皮漏”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发热、发斑者,按卫气营血进行辨证治疗,称其为 “温毒发斑” 、 “热毒发斑”、 “阴虚发斑”、 “血热发斑”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心脏、肝脏、肾脏等,出现胸水、腹水、水肿等症状者,中医称为 “悬饮” 、 “水臌” 、 “水肿” 等,如病程较久,人体比较虚弱者,可以归属于 “虚劳” 范畴。总之由于病情的发展阶段不同,外在的表现不一,累及脏腑各异,中医有不同的相对应的名称。
中医对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认识不一,大致认为本病有先天不足,身体亏虚,加上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房事不节,外受 “六淫”之邪侵袭,引起五脏亏虚,三焦阻滞,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而临床以虚象为主要特点,兼有湿阻、血瘀等标实之症。
治疗上普遍认为红斑狼疮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近年来中医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常用的治疗方剂有数十种,所选药物达到了上百种。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治疗的同时不断的总结,逐步提高,经过锤炼筛选产生了雷公藤多甙片、昆明山海棠、狼疮饮系列方剂等不同的治疗药物,使红斑狼疮的中医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狼疮(Lupus)一词来自拉丁语,在19世纪前后就已出现在西方医学中。但直到19世纪中叶,有一位叫卡森拉夫的医生才正式使用“红斑狼疮”这一医学术语。不过他所说的红斑狼疮仅指以皮肤损害为主的盘状红斑狼疮而言。人们看到得这种病的人,在颜面部或其他相关部位反复出现顽固性难治的皮肤损害,有的还在红斑基础上出现萎缩,瘢痕,素色改变等,使面部变形,严重毁容,看上去就象被狼咬过的一样,故有其名。
中医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即将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就要让热,热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从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溃了就没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适事为故,恰到好处就好了;以平为期,以和为重,这就是它的一种最高境界。
红斑狼疮主要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其间还有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深部红斑狼疮等亚型。1851年 Cazenave 首次提出红斑狼疮这一医学术语时,是指盘状红斑狼疮而言。我国古代医籍中并无与此雷同的病名,但根据其病因、病机及症状仍有类似的记载。由于当时诊疗技术的客观条件限制,而且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未能将其确切命名和归属,以致今人在论及红斑狼疮的理、法、方、药时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现代中医一般将DLE归于“皮肤病”范畴,而将SLE归纳到“风湿病”范畴中,或笼统地称为“痹病”、“痹证”。多种疾病,一种命名,难免概念模糊,于临证带来诸多不便。今不揣浅陋,对红斑狼疮古名略作追溯。
根据病因命名
日晒疮 明代申斗垣在《外科启玄》中最早提到,其病因乃由“三伏炎天,勤苦之人,劳于工作,不惜身命,受酷日晒曝”而成。红斑狼疮患者有不少是因受酷日曝晒而起,约60%的患者有光过敏现象,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是防止光过敏的有效方法。然而,据此就将“日晒疮”与“红斑狼疮”对应起来难免有些牵强。光过敏无特征性,并非所有光过敏患者均患有红斑狼疮,而且也并非所有的红斑狼疮患者有光过敏。“日晒疮”病机“非血气所生也”,另从申氏所列的方药“内宜服香茹饮加芩连之类,外搽金黄散制柏散青黛等药”看,“日晒疮”似乎与现代医学的日光性皮炎更为吻合。
肾脏风毒 肾脏风毒乃风邪客于肾经,久而不去,遂酿成风毒之邪,风毒上攻下注,而引起寒热、疼痛、浮肿或生疮疡等症。SLE表现主要有不规则发热、游走性关节疼痛、肿胀、多形性皮损、斑疹散发、时隐时现。而中医所言风毒特点是易袭阳位,伤人体上部及体表,病位游走,游走性关节痛,肌肉痹痛,风疹、疮疡、瘙痒,时隐时现。另外,风毒之邪也常可致眩晕、振颤抽搐、颈项强直等症。风毒之邪又常兼夹其他病邪伤及他脏。《普济方·肾脏门》曰:“夫肾脏风毒流注腰脚者,其状腰脚沉重,筋脉拘急,或作寒热、或为疼痛、或发疮疡是也。”并引用《和剂方》“磁石丸”治“肾脏风毒上攻头面浮肿……瘾疹生疮,百节疼痛,皮肤麻痹”。虽然“肾脏风毒”之称更加侧重于病因病机一面,但其临床表现与SLE损及肾脏的症状相近。
根据病机命名
阴阳毒 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描述过“阴阳毒”,曰:“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隋代《诸病源候论·时气阴阳毒候》载:“此谓阴阳二气偏虚,则受于毒。若病身重腰脊痛,烦闷,面赤斑出,咽喉痛,或下利狂走,此为阳毒。若身重背强,短气呕逆,唇青面黑,四肢逆冷,为阴毒。或得病数日,变成毒者;或初得病,便有毒者,皆宜依证急治。失候则杀人。”从张仲景和巢元方所论“阴阳毒”的症状及预后来看,颇似系统性红斑狼疮之活动期。唐代孙思邈进一步详述了四时五脏阴阳毒证治,皆以发热为主,伴见发斑、舌破、关节疼痛等症。其后,宋代名医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卷三中专列“阴毒证”、“阳毒证”两篇,并分别以升麻汤、甘草汤主之。后世医家对该病还有不少阐述,是SLE中医病名中资料最为详实的名称之一。
发斑 从引起红斑狼疮出现各种皮疹的病因出发,SLE又有“温(瘟)毒发斑”、“热毒发斑”、“血热发斑”等名称。近代朱仁康认为“温毒发斑”类似SLE,其病因为心经有火,脾经积热或肾阴不足,水亏火旺,热盛成毒,毒热走于营血而致。《诸病源候论·温病发斑候》指出:“夫人冬月触冒寒毒者,至春始发病。病初在表,或已发汗、吐、下而表证未罢,毒气不散,故发斑疹。”“又冬月天时温暖,人感乖戾之气,……至夏遇热,温毒始发于肌肤,斑烂隐疹,如锦文也。”并由此开创了“发斑”论之先河。
在治疗上,晋代葛洪《肘后方》载治疗“温毒发斑”的黑膏方,有凉血(营)解毒,透斑外出的作用。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对斑疹倍加重视,其认识也渐趋深化。叶天士认为“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吴又可在《温疫论·发斑》中说:“邪留血分,里气壅闭,则伏邪不得外透而为斑,若下之,内壅一通,则卫气亦从而疏畅,或出表为斑,则毒邪亦从而外解矣。”叶霖认为:“伏气温毒发斑,热毒甚而内结,……若仅以犀、地、膏、连,扬汤止沸,不能去其病,设欲釜底抽薪,非加大黄不可。盖里气一通,表气亦顺,化炎为清凉矣。”叶氏所述对后世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伏气温病 SLE患者约有92%以上出现发热,其中约70%的患者以发热为初发症状而就诊,并可出现斑疹、关节痛、疲乏等症,与中医伏气温病起病时见里热炽盛、发热、斑疹显露等特征相吻合。清代吴鞠通认为:“温病最善伤阴”,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几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伤阴现象,而阴精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故又云:“若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并将顾护阴精贯穿于治疗温病的始终。在论述斑疹的用药禁忌时指出:“斑疹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瞀乱。”《温病条辨》卷三所列青蒿鳖甲汤乃治疗温热余邪深伏阴分的著名效方,至今为临床所习用。
根据症状命名
皮疹是红斑狼疮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8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皮肤损害。因此,以皮疹特征来命名红斑狼疮是造成其病名繁多的关键因素之一。
鸦疮 在明代《疮疡经验全书·鸦疮》中说:“鸦者,久中邪热,脏腑虚寒,血气衰少,腠理不密,发于皮肤之上,相生如钱窍,后烂似鸦,日久损伤难治。”朱仁康认为盘状红斑狼疮类似“鸦疮”,由于肝郁气滞,血瘀凝聚成斑。
红蝴蝶疮 为近代医家根据SLE面部特有的蝴蝶形红斑而提出的新病名,另外也有称为“红蝴蝶丹”、“蝴蝶斑”或“红蝴蝶斑”者,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命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6月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红蝴蝶疮病”作为SLE的中医病名。
赤丹 《诸病源候论·赤丹候》:“赤丹者,初发疹起,大者如连钱,小者如麻豆,肉上粟如鸡冠肌理。由风毒之重,故使赤也。”据此候之描述,与狼疮的红色丘疹、斑丘疹和红斑而不痒很相似。《外台秘要》卷三十:“《肘后》疗面目身体卒得赤斑或黑斑。如疮状;或痒瘙之,随手肿起,不急疗之,日甚杀人,方用羚羊角煎。”
马缨丹、流皮漏 两者均为近代所创之新病名,前者类似SLE,而后者类似DLE,现已很少应用于临床。
鬼脸疮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通常毁坏面容,根据这一特征,北京赵炳南教授最早提出盘状红斑狼疮为“鬼脸疮”,指出其病因病机为标实本虚,阴阳不调,上火下寒,上实下虚,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并以秦艽丸为主方,根据病人不同证型辨证施治。另外,由于红斑狼疮皮疹好发于面部,有人认为“颧疡”、“颧疽”亦属于红斑狼疮。参考《疡医准绳》和《疡科选粹》中的文献记载,两证均由风热而生,发于颧骨类处,不论左右,由小而渐大如榴,初起红,浮肿疼痛,七日即溃,用仙方活命饮治疗。显然此二证为发于颧部的痈疽,与红斑狼疮的面部皮疹并不完全相符。“血风疮”、“面游风”则系某些瘙痒性皮肤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复杂,不仅损伤皮肤出现各种皮疹,还可累及多个脏腑。故在其对应的中医病名上千差万别,以致难以以某一种或某一类病名来概括。如多关节疼痛是“痹病”、“周痹”,有肾炎、肾功能损害属“水肿”,有肝脏损害属“黄疸”、“胁痛”,有急性心内膜炎、心肌损伤者属“心悸”,有胸水者属“悬饮”,表现神志异常者,可称为“癫狂”、“痫证”等。总之,由于病情的发展阶段不同,累及的脏腑各异,可有不同的名称。但对于SLE的中医命名,尚缺乏能反映本病内涵的统一的认识,因此沈丕安教授结合临床经验体会,提出了“斑痹”的新病名,值得借鉴。
小 结
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从而造成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这是红斑狼疮的“本质”所在。反映在“标”上则为结缔组织病变,包括皮肤、粘膜、肌肉、血管、浆膜的炎症;有各系统和器官的表现,也可出现全身症状。一般DLE、SCLE以皮损表现为主,而SLE则常伴随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症状。纵观以往的中医命名可以发现,古代医家尤其重视红斑狼疮的皮肤表现,如“温毒发斑”、“红蝴蝶”、“鸦疮”、“赤丹”等病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红斑狼疮的特征性表现,但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所反映的病情往往很局限,有时一种命名包含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而且在不分型的情况下很难把握病情和预后。因此,将中医病名进行规范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①便于学术交流,在彼此借鉴的基础上促进中医治疗红斑狼疮的发展;②规范临床,以利于临床医生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和预后;③使中医能与西医同步发展。虽然祖国医学并未确切论述红斑狼疮的理法方药,但临证时我们不妨借鉴古人治疗上述各病的宝贵经验,取各家之长,并结合现代科技,以期开辟一条治疗红斑狼疮的新途经。

③ 古代人称“狼疮”为什么病

中医红斑狼疮,红斑狼疮在中国古代医籍中没有相对应的病名,但就红斑狼疮各种症状在历代医学典籍中都有不少记载,如中医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绵纹……;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等症状的描述。就本病病名而言有的按照本病斑疹红赤如丹涂之状,形如蝴蝶,名之为"红蝴蝶疮"、"马缨丹"、"茱萸丹"等。又因红斑狼疮常因日光暴晒而诱发或日晒后病情加深,名之为"日晒疮"。
而盘状红斑狼疮常在面部形成周边盘状隆起的红斑性损害,有人称其为 “鬼脸疮” 、 “流皮漏”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发热、发斑者,按卫气营血进行辨证治疗,称其为 “温毒发斑” 、 “热毒发斑”、 “阴虚发斑”、 “血热发斑”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心脏、肝脏、肾脏等,出现胸水、腹水、水肿等症状者,中医称为 “悬饮” 、 “水臌” 、 “水肿” 等,如病程较久,人体比较虚弱者,可以归属于 “虚劳” 范畴。总之由于病情的发展阶段不同,外在的表现不一,累及脏腑各异,中医有不同的相对应的名称。
中医对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认识不一,大致认为本病有先天不足,身体亏虚,加上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房事不节,外受 “六淫”之邪侵袭,引起五脏亏虚,三焦阻滞,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而临床以虚象为主要特点,兼有湿阻、血瘀等标实之症。
治疗上普遍认为红斑狼疮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近年来中医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常用的治疗方剂有数十种,所选药物达到了上百种。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治疗的同时不断的总结,逐步提高,经过锤炼筛选产生了雷公藤多甙片、昆明山海棠、狼疮饮系列方剂等不同的治疗药物,使红斑狼疮的中医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狼疮(Lupus)一词来自拉丁语,在19世纪前后就已出现在西方医学中。但直到19世纪中叶,有一位叫卡森拉夫的医生才正式使用“红斑狼疮”这一医学术语。不过他所说的红斑狼疮仅指以皮肤损害为主的盘状红斑狼疮而言。人们看到得这种病的人,在颜面部或其他相关部位反复出现顽固性难治的皮肤损害,有的还在红斑基础上出现萎缩,瘢痕,素色改变等,使面部变形,严重毁容,看上去就象被狼咬过的一样,故有其名。
中医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即将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就要让热,热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从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溃了就没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适事为故,恰到好处就好了;以平为期,以和为重,这就是它的一种最高境界。
红斑狼疮主要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其间还有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深部红斑狼疮等亚型。1851年 Cazenave 首次提出红斑狼疮这一医学术语时,是指盘状红斑狼疮而言。我国古代医籍中并无与此雷同的病名,但根据其病因、病机及症状仍有类似的记载。由于当时诊疗技术的客观条件限制,而且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未能将其确切命名和归属,以致今人在论及红斑狼疮的理、法、方、药时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现代中医一般将DLE归于“皮肤病”范畴,而将SLE归纳到“风湿病”范畴中,或笼统地称为“痹病”、“痹证”。多种疾病,一种命名,难免概念模糊,于临证带来诸多不便。今不揣浅陋,对红斑狼疮古名略作追溯。
根据病因命名
日晒疮 明代申斗垣在《外科启玄》中最早提到,其病因乃由“三伏炎天,勤苦之人,劳于工作,不惜身命,受酷日晒曝”而成。红斑狼疮患者有不少是因受酷日曝晒而起,约60%的患者有光过敏现象,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是防止光过敏的有效方法。然而,据此就将“日晒疮”与“红斑狼疮”对应起来难免有些牵强。光过敏无特征性,并非所有光过敏患者均患有红斑狼疮,而且也并非所有的红斑狼疮患者有光过敏。“日晒疮”病机“非血气所生也”,另从申氏所列的方药“内宜服香茹饮加芩连之类,外搽金黄散制柏散青黛等药”看,“日晒疮”似乎与现代医学的日光性皮炎更为吻合。
肾脏风毒 肾脏风毒乃风邪客于肾经,久而不去,遂酿成风毒之邪,风毒上攻下注,而引起寒热、疼痛、浮肿或生疮疡等症。SLE表现主要有不规则发热、游走性关节疼痛、肿胀、多形性皮损、斑疹散发、时隐时现。而中医所言风毒特点是易袭阳位,伤人体上部及体表,病位游走,游走性关节痛,肌肉痹痛,风疹、疮疡、瘙痒,时隐时现。另外,风毒之邪也常可致眩晕、振颤抽搐、颈项强直等症。风毒之邪又常兼夹其他病邪伤及他脏。《普济方·肾脏门》曰:“夫肾脏风毒流注腰脚者,其状腰脚沉重,筋脉拘急,或作寒热、或为疼痛、或发疮疡是也。”并引用《和剂方》“磁石丸”治“肾脏风毒上攻头面浮肿……瘾疹生疮,百节疼痛,皮肤麻痹”。虽然“肾脏风毒”之称更加侧重于病因病机一面,但其临床表现与SLE损及肾脏的症状相近。
根据病机命名
阴阳毒 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描述过“阴阳毒”,曰:“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隋代《诸病源候论·时气阴阳毒候》载:“此谓阴阳二气偏虚,则受于毒。若病身重腰脊痛,烦闷,面赤斑出,咽喉痛,或下利狂走,此为阳毒。若身重背强,短气呕逆,唇青面黑,四肢逆冷,为阴毒。或得病数日,变成毒者;或初得病,便有毒者,皆宜依证急治。失候则杀人。”从张仲景和巢元方所论“阴阳毒”的症状及预后来看,颇似系统性红斑狼疮之活动期。唐代孙思邈进一步详述了四时五脏阴阳毒证治,皆以发热为主,伴见发斑、舌破、关节疼痛等症。其后,宋代名医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卷三中专列“阴毒证”、“阳毒证”两篇,并分别以升麻汤、甘草汤主之。后世医家对该病还有不少阐述,是SLE中医病名中资料最为详实的名称之一。
发斑 从引起红斑狼疮出现各种皮疹的病因出发,SLE又有“温(瘟)毒发斑”、“热毒发斑”、“血热发斑”等名称。近代朱仁康认为“温毒发斑”类似SLE,其病因为心经有火,脾经积热或肾阴不足,水亏火旺,热盛成毒,毒热走于营血而致。《诸病源候论·温病发斑候》指出:“夫人冬月触冒寒毒者,至春始发病。病初在表,或已发汗、吐、下而表证未罢,毒气不散,故发斑疹。”“又冬月天时温暖,人感乖戾之气,……至夏遇热,温毒始发于肌肤,斑烂隐疹,如锦文也。”并由此开创了“发斑”论之先河。
在治疗上,晋代葛洪《肘后方》载治疗“温毒发斑”的黑膏方,有凉血(营)解毒,透斑外出的作用。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对斑疹倍加重视,其认识也渐趋深化。叶天士认为“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吴又可在《温疫论·发斑》中说:“邪留血分,里气壅闭,则伏邪不得外透而为斑,若下之,内壅一通,则卫气亦从而疏畅,或出表为斑,则毒邪亦从而外解矣。”叶霖认为:“伏气温毒发斑,热毒甚而内结,……若仅以犀、地、膏、连,扬汤止沸,不能去其病,设欲釜底抽薪,非加大黄不可。盖里气一通,表气亦顺,化炎为清凉矣。”叶氏所述对后世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伏气温病 SLE患者约有92%以上出现发热,其中约70%的患者以发热为初发症状而就诊,并可出现斑疹、关节痛、疲乏等症,与中医伏气温病起病时见里热炽盛、发热、斑疹显露等特征相吻合。清代吴鞠通认为:“温病最善伤阴”,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几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伤阴现象,而阴精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故又云:“若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并将顾护阴精贯穿于治疗温病的始终。在论述斑疹的用药禁忌时指出:“斑疹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瞀乱。”《温病条辨》卷三所列青蒿鳖甲汤乃治疗温热余邪深伏阴分的著名效方,至今为临床所习用。
根据症状命名
皮疹是红斑狼疮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8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皮肤损害。因此,以皮疹特征来命名红斑狼疮是造成其病名繁多的关键因素之一。
鸦疮 在明代《疮疡经验全书·鸦疮》中说:“鸦者,久中邪热,脏腑虚寒,血气衰少,腠理不密,发于皮肤之上,相生如钱窍,后烂似鸦,日久损伤难治。”朱仁康认为盘状红斑狼疮类似“鸦疮”,由于肝郁气滞,血瘀凝聚成斑。
红蝴蝶疮 为近代医家根据SLE面部特有的蝴蝶形红斑而提出的新病名,另外也有称为“红蝴蝶丹”、“蝴蝶斑”或“红蝴蝶斑”者,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命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6月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红蝴蝶疮病”作为SLE的中医病名。
赤丹 《诸病源候论·赤丹候》:“赤丹者,初发疹起,大者如连钱,小者如麻豆,肉上粟如鸡冠肌理。由风毒之重,故使赤也。”据此候之描述,与狼疮的红色丘疹、斑丘疹和红斑而不痒很相似。《外台秘要》卷三十:“《肘后》疗面目身体卒得赤斑或黑斑。如疮状;或痒瘙之,随手肿起,不急疗之,日甚杀人,方用羚羊角煎。”
马缨丹、流皮漏 两者均为近代所创之新病名,前者类似SLE,而后者类似DLE,现已很少应用于临床。
鬼脸疮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通常毁坏面容,根据这一特征,北京赵炳南教授最早提出盘状红斑狼疮为“鬼脸疮”,指出其病因病机为标实本虚,阴阳不调,上火下寒,上实下虚,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并以秦艽丸为主方,根据病人不同证型辨证施治。另外,由于红斑狼疮皮疹好发于面部,有人认为“颧疡”、“颧疽”亦属于红斑狼疮。参考《疡医准绳》和《疡科选粹》中的文献记载,两证均由风热而生,发于颧骨类处,不论左右,由小而渐大如榴,初起红,浮肿疼痛,七日即溃,用仙方活命饮治疗。显然此二证为发于颧部的痈疽,与红斑狼疮的面部皮疹并不完全相符。“血风疮”、“面游风”则系某些瘙痒性皮肤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复杂,不仅损伤皮肤出现各种皮疹,还可累及多个脏腑。故在其对应的中医病名上千差万别,以致难以以某一种或某一类病名来概括。如多关节疼痛是“痹病”、“周痹”,有肾炎、肾功能损害属“水肿”,有肝脏损害属“黄疸”、“胁痛”,有急性心内膜炎、心肌损伤者属“心悸”,有胸水者属“悬饮”,表现神志异常者,可称为“癫狂”、“痫证”等。总之,由于病情的发展阶段不同,累及的脏腑各异,可有不同的名称。但对于SLE的中医命名,尚缺乏能反映本病内涵的统一的认识,因此沈丕安教授结合临床经验体会,提出了“斑痹”的新病名,值得借鉴。
小 结
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从而造成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这是红斑狼疮的“本质”所在。反映在“标”上则为结缔组织病变,包括皮肤、粘膜、肌肉、血管、浆膜的炎症;有各系统和器官的表现,也可出现全身症状。一般DLE、SCLE以皮损表现为主,而SLE则常伴随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症状。纵观以往的中医命名可以发现,古代医家尤其重视红斑狼疮的皮肤表现,如“温毒发斑”、“红蝴蝶”、“鸦疮”、“赤丹”等病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红斑狼疮的特征性表现,但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所反映的病情往往很局限,有时一种命名包含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而且在不分型的情况下很难把握病情和预后。因此,将中医病名进行规范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①便于学术交流,在彼此借鉴的基础上促进中医治疗红斑狼疮的发展;②规范临床,以利于临床医生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和预后;③使中医能与西医同步发展。虽然祖国医学并未确切论述红斑狼疮的理法方药,但临证时我们不妨借鉴古人治疗上述各病的宝贵经验,取各家之长,并结合现代科技,以期开辟一条治疗红斑狼疮的新途经。

④ 红斑狼疮的中医治疗

红斑狼疮中医称红蝴蝶疮,是一种可累及皮肤及全身多脏器、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是由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加上阳光曝晒,药毒内侵,六淫侵袭,导致热毒入里,阴阳失调,脉络瘀阻,内伤于脏腑,外伤于肌肤而发病。因此在治疗上中医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治疗,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外治主要避光、护肤、润肤为原则,内治主要根据患者的症型分为热毒炽盛证、阴虚火旺证、脾肾阳虚证、脾虚肝旺证以及气滞血瘀证,具体用药建议患者选择正规医院,由医生面诊指导治疗,以免贻误和耽误病情。

⑤ 红斑狼疮是什么病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能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在患者专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属到多种自身抗体。

参与人体免疫反应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另一类称B淋巴细胞。前者与细胞免疫有关,后者与体液免疫有关。在正常情况下,两者的功能相辅相成,保持功能上的平衡。在某些外界(或)人体内部因素作用下,例如病毒感染、日光曝晒、精神创伤、药物、妊娠等,使两类细胞的功能失去平衡,T淋巴细胞功能下降,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从而产生多种抵抗自身组织的抗体。例如抗核抗体,这种抗体可与人体自身组织,如皮肤、血管、心、肝、肾、脑等脏器发生免疫反应,引起组织损伤,产生各种临床表现,如各种皮疹、蛋白尿、关节疼痛、脏器功能损害等,由此而发病。

后来由于免疫学和免疫病理学的发展,证实了本病免疫学上一系列变化或畸变。虽然迄今为止仍未能完全阐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但本病有异常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是确切的,将它作为结缔组织病,并确定是“免疫复合病”的原型,已得到公认。

系统性红斑狼疮就是由于免疫反应超过一定程度而引发的病变。因此说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⑥ 全身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病理

中医认为红斑狼疮是日晒病,诱因就是太阳暴晒的结果。中医讲究阴阳调回和,就是致中和答,男性属阳,女性属阴,人体只有阴阳调和才不会生病。人的体质禀性有差异。属阳分大阳,中阳,小阳。属阴的 也分大阴,中阴,小阴。容易患红斑狼疮的 人群就是男性属小阳,女性属小阴体质。这样的体质一旦被恶毒的太阳爆晒了以后,热毒因子就会侵入五脏六腑,扰乱人体的内环境改变阴阳属性,热毒因子随着血液以及经络侵入人体全身的 各个器官,造成患者全身乏力和酸痛,削弱了人体的 抵御能力,破坏了人的免疫系统,继而损害各脏器。必须确定的是红斑狼疮的病因就是太阳晒出来的。致于女性比男性多,那是因为女性属阴的缘故,至于男性发病,也是偏向于阴性的 小阳体质的人。根治红斑狼疮的必须遵循先泻后补的治疗方略。 基本原理就是先将其热毒消除,然后调理滋补被其扰乱的内环境,达到致中和的目的,只有阴阳调和了,红斑狼疮自然就痊愈了。

⑦ 请各位大师帮我讲解一下“红斑狼疮”的问题

你问错地方了 这里是心理健康呀 建议你 如果真想了解的话 那么了解病理的专业知专识 比较好一些 这里也仅仅是拷属贝那边的信息给你看而已 肯定拷贝的不会很全面 那么还不如你自己去看 不是吗

不过 听说那个毛病貌似是绝症的说 全身会起小红点点样子的东西 我第一次了解这个病是在新加坡的一部电视剧 貌似是万梓良和范文芳主演的 一路风尘 剧中 范文芳就是患的这个毛病

⑧ 红斑狼疮是什么病死亡率很高

红斑狼疮对于患者抄的袭身体健康的伤害是很大的,是一种自身的免疫性疾病,也是很多人都听说过的一种疾病,这个疾病会累积到我们身体的很多的器官,病人迁延而且又爱反复的发作,所以我们要在了解了红斑狼疮的症状,预防方法后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也就可以很有效的把病情给抑制住,使我们的身体尽早地恢复到健康。
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有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西医首先是先对身体进行局部性的治疗,如果治疗后效果不太明显时,再进行全身疗法。这种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就是赛能、醋酸泼尼松片、安捷素等,不过自己是可以盲目的选择的,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后,在根据具体的病情对症下药。

⑨ 红斑狼疮是什么类型的病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说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治疗建议到正规的甲等医院就诊,属于于风湿免疫科,随着红斑狼疮患者的逐年上升,郑州管城中医院开展了运用纯中药治疗红斑狼疮专科,可咨询了解看看

⑩ 谁知道红斑狼疮是什么病

中医治疗红斑狼疮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红斑狼疮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有药物疗法及其它疗法。药物疗法就是平时大家常用的中药,其它疗法包括针灸、按摩、局部封闭、理疗等,这些疗法大多是针对红斑狼疮的某一症状采用的对症疗法。
口服中药治疗红斑狼疮又有中医辩证论治法,一病一方用药法,单方验方治疗法及中成药治疗等。其中辩论治方法照顾面广,灵活性大,又有求因治疗的特点,是值得采取治疗措施之一,但因系统性红斑狼疮损害广泛,症状复杂多变,临床上每个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尽一致,因此各医家在辩证分型及选方用药上见解不一,根据全国多数医家总结出的各种临床辩证施治类型,综合各家的见解及临床经验,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红蝴蝶斑辩证标准,辩证分为六个症型,分别为热毒炽盛型、阴虚内热型、肝肾阴虚型、邪热伤肝型、脾肾阴虚型及风湿痹型,大致包括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急性活动期,稳定期及脏器损伤的一些情况,根据各症型的临床表现,分别选用不同的治疗方剂及药物。一病一方用药法则是根据红斑狼疮病的变化规律,抓信本病的主要病机,针对病机设定治疗方剂,以一主统治,其中有的用滋阴补肾法,有的用活血化瘀法,有的用解毒清热法,有的用祛风除痹法等。在分型施治及一病一方用药中使用最多的传统成方有清热地黄汤、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济生肾气丸、生脉饮、归脾汤、牛黄清心丸、四物汤、右归丸、左归丸等。应用更多的则是每个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创制的自拟方剂,在这些方剂中常用的药物有生地、元参、山萸肉、枸杞子、黄精、麦冬、百部、女贞子、早莲草、太子参、人参、黄芪、茯苓、山药、白术、党参、黄连、黄芩、银花、连翘、石膏、知母、羚羊角、水牛角、当归、紫草、赤芍、丹参、桅子、柴胡、地骨皮、蜈蚣、杜仲、川断、附子、肉桂、桂枝、青蒿、丹皮、甘草、泽泻、猪苓等。常用的单方则有雷公藤及其制剂。其中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甙片、雷公藤糖浆、三藤饮等;昆明山海棠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盘状红斑狼疮,在20世纪70—80年代曾有约厂生产其片剂,每片含生药50mg;青蒿及其制剂,对盘状红主狼疮有一定疗效,其中制剂有青蒿丸、青蒿浸膏片等均为口服,而青蒿素则为注射剂,90年代应用已减少;另外有一些制剂如复方金荞片、三蛇糖浆、五倍子和蜜陀僧散,红花制剂、丹参制剂、大黄制剂等也在临床应用。
除口服中药汤剂及应用成药外,尚有针炙疗法,耳针疗法、穴位封闭法、挑治法及食疗、体疗等不同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都可以做为系统性红斑狼治疗过程中的辅助疗法。
综上所述,中医中药治疗红斑狼疮的方法有多种,在临床应用中要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分别选用一种或数种治疗方法。

关于红斑狼疮的治疗
治疗主要着重于缓解症状和阻抑病理过程,由于病情个体差异大,应根据每个病人情况而异。
一、一般治疗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慢性期或病情已稳定者可适当参加工作,精神和心理治疗很重要,病人应定期随访,避免诱发因素和刺激,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阳光。生育期妇女应严格避孕。
二、药物治疗
(一)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些能抵制前腺素合成,可做为发热、关节痛、肌痛的对症治疗。如消炎痛对SLE的发热、胸膜、心包病变有良好效果。由于这类药物影响肾血流量,合并肾炎时慎用。
抗疟药氯喹口服后主要聚集于皮肤,能抑制DNA与抗DNA抗体的结合,对皮疹光敏感和关
节症状有一定疗效,磷酸氯喹250-500mg/d,长期服用因在体内积蓄,可引起视网膜退行性变。早期停药可复发,应定期检查眼底。
(三)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急性或暴发性病例,或者主要脏器如心、脑、肺、肾、浆膜受累时,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血小板减少作出血倾向时,也应用糖皮质激素。
用法有两种,一是小剂量,如0.5mg/kg/d,甚至再取其半量即可使病情缓解.二是大剂量,开始时即用10-15mg/d维持.减量中出现病情反跳,则应用减量前的剂量再加5mg予以维持.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应用于暴发性或顽固性狼疮肾炎和有中枢神系统病变时,1000mg/d静脉滴注,3日后减半,而后再用强的松维持.其些病例可取得良好疗效, 其副作用如高血压,易感染等应予以生视.
(四)免疫抑制剂主要先用于激素减量后病情得发或激素有效但需用量过大出现严重副作用,以及狼疮肾炎,狼疮脑病等症难以单用激素控制的病例。如环鳞酰胺15-2.5mg/kg/d,静脉注射或口服,或200mg隔日使用。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性腺萎缩、致畸形、出血性膀胱炎、脱发等。应当注意的是,细胞毒药物并不能代替激素。
(五)其他药物如左旋咪唑,可增强低于正常的免疫反应,可能对SLE患者合并感染有帮助。用法是50mg/d,连用三天,休息11天。副作用是胃纳减退,白细胞减少。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是近年大量用于治疗生症再障的免疫抑制剂,具有较高活力的T淋巴细胞毒性和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功能,一些盐水,缓慢静脉滴注,连用5—7天,副作用是皮疹、发热、全身关节酸痛、血小板一过性减少和血清病。若同时加用激素可使之减轻。
(六)血浆交换疗法通过去除病人血浆,达到去除血浆中所含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等,后输入正常血浆。效果显著、但难持久,且价格昂贵,适用于急重型病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简称狼疮性肾炎(LN),是一种包括肾脏在内的多个脏器受累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及肾脏损害症状为主要表现。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率约为70例/10万人。中医学文献中无狼疮性肾炎的病名记载。根据LN主要临床特征,可隶发球中医发热、红蝴蝶、日晒疮、水肿、虚劳、悬饮等范畴。LN在临床上病情复杂多变,治疗上较为棘手。近年来我们在肾病临床上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辨识动静,重用清解:动即狼疮性肾炎的急性活动期,静为狼疮性肾炎的休止期或亚急性轻度活动期。在狼疮性肾炎的活动期,其临床的显著特点为热毒炽盛。热毒可从肌表内陷深入,始在卫分,旋即进入气分,继而内窜入营,甚则深入血分。亦可由药食之毒,从内而发,初起即见气分热盛或气营两燔的临床表现,由于热毒致病传变最速,故病程中常见气分热盛和气营两燔证候,尤以气营两燔证最为多见,而极少见卫分证候,多数病例初发即表现为气营两燔,甚至出现热毒深入血分的危重证候。对此,我们强调重用清热解毒之剂以清气分热毒,并力倡不论有无营分证候,皆应伍以透热凉营之品,以气营两消,迅速截断扭转病势。临床上我们发现:狼疮性肾炎之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其活动期虽以标实为重,但阴虚之本早寓其中,其阴虚质燥,虚火内炽,营血久受煎熬,则气热一至,即翕然而起,迅成气营两燔,热毒燎原之势,故虽营分表现未著,亦当先安其未受邪之地。在方药的选择上,最适用清瘟败毒饮,该方集白虎汤、犀解地黄汤和黄连解毒汤之清气、凉营、解毒于一方,与我们治疗活动期狼疮性肾炎的原则极为合拍。当急性活动期已经控制,进入亚急性轻度活动期或休止期,则标实之热毒渐逝,而本虚之证较为突出,由于体质之阴虚质燥,复因热毒伤津灼液导致阴虚加重,或壮火食气,而出现气阴两虚的证候,治当以滋阴养液或益气养阴为主,但清热解毒仍不可废,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故当辅以清解之剂,以防死灰复燃,出现病情反复。
2、活血化瘀,贯穿始终;狼疮性肾炎不论是在急性活动期还是亚急性活动期或休止期,瘀血始终是贯穿于病变不同阶段的重要病机之一.在急性活动期常因热毒炽盛,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而导致皮肤瘀斑可瘀点;亦可因热毒壅滞血脉,灼伤营服以致血粘而浓,运行不畅导致血脉瘀阻.病程进入亚急性轻度活动期或休止期,则热毒渐逝,而以阴虚或气阴两虚为病机的主要方面,也可因阴虚脉道不充,血少脉涩;或气虚帅血无力,血行迟缓以致血脉瘀滞.现代医学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免疫反应是产生狼疮性肾炎的关键.由于原位免疫复合物或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滞留沉积,进而补体系统被激活,使肾小球内产生炎症及凝血过程,导致肾小球毛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沉积.并可致肾小球固有细胞增生,基质增多,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在肾小球浸润,使毛细血管壁狭窄甚至闭塞,在整个病变过程中产生“瘀血”的病理。因此,叶教授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过程中,以活血货票瘀法作为贯穿疾病始终的治疗法则。并体现在中医不同证型的辩证治疗之中。我们强调不论各型的治法如何确立,均应伍以活血化瘀法。临床上除选用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益母草和用芎等药外,更喜用地龙、僵蚕等虫类药物,以其功擅入络搜剔,不公能通利十二经脉,亦能疏通络脉之瘀滞,对改善肾小球毛细管病变极具效力。
4、 中西结合,互资其长;临床上我们习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对于急性活动期和亚急性活动期的狼疮性肾炎,常以激素标准疗程治疗,并按照激素治疗阶段的不同,辩证地配合中药治疗,以强化激素的疗效,减轻激素的毒副作用,从而发挥了中药增效减毒的双重作用。对狼疮性肾炎表现为慢性肾炎型或肾病综合征型者,常在激素标准疗程的基础上,配合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对肾功能短期化呈急进性肾炎型者,首始采用甲基强的松冲击疗法(方案参阅急进性肾炎章),继以激素标准疗程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并配合服用或经肠道灌注中药通腑降浊类药物如酒军、芒硝等,藉肠排泄体内潴留之溺毒,改善机体的内环境。对经上述诸法治疗病情缓解,狼疮基本不活动的患者,重社用中药调节机体的气血阴阳以善其后.如狼疮之热毒羁留日久和激素、环磷酰胺之药毒伤阴耗气,常易致病后气阴两亏,在撤减激素的同时,给病人服以参芪地黄汤以益气养阴。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时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患者,常用阿胶、鹿角胶、冬虫夏草合玉屏风散以温肾益精,补气固表,俾气足精旺,骨强髓充,以利于白细胞的再生和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对狼疮性肾炎合并其它脏器损害者,除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外,并配合中医辩证治疗,如对狼疮性心肌炎的患者,给予丹参生脉饮(丹参、人参、麦冬、五味子等)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对狼疮所导致肝损害的患者,给与滋水清肝饮加减(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酸枣仁、山栀子、柴胡、茵陈、琥仗等)以滋阴养血,清肝泄热。通过中西医疗法的优势互补,极大地提高了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减轻了两药的毒副作用,具有极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红斑狼疮常用的西医治法有哪些?
红斑狼疮是一种很复杂的疾病,需要专门从事本病研究的医生经过全面深入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后,再结合每位患者的不同变化给予个体化治疗,并不是千篇一律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治疗就能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患者及家属在饮食调护诸多方面共同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否则在疗效及预后上将大折扣。一般来说,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消炎痛、阿斯匹林、萘普生、芬必得等,这类药主要于发热、关节痛、肌痛、乏力等症状而无明显脏器损害的患者,但因其对肝肾易造成损害,故对狼疮性肾炎患者使用时应特别小心。
2、 抗疟药:并不是所有的抗疟药都可以治疗红斑狼疮,这里主要指氯喹,羟基氯喹等。该类药具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对人体具有光保护作用,可以缓解红斑狼疮患者的皮肤损害,对控制皮疹,并节症状,光敏感有一定的作用。是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的主药。
3、 糖皮质激素类(简称:激素类)药;尽管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不少副作用,但对大多数红斑狼疮患者来说,选择此类药物仍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尤其对急性或暴发性狼疮或有肾、心、脑、肺等主要脏器损害者更应适时、足量应用,其用药原则是早期,足量,并持续用药,早期用量大,随病情好转应逐渐减量。减量速度应根据病情恢复程度而定,多数患者一年以后能以5-15mg以下剂量维持。
4、 免疫抑制剂:此类药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也可单独使用,主要适用于狼疮性肾炎,狼疮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对于撤减激素后疾病易复发,激素有效但用量过大出现毒性作用者也较为适宜。这类药毒副作用较大,特别是引起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应用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此类药目前常用的疗效可靠的是环磷酰胺(CTX),其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性腺萎缩、致畸胎等。目前尚有用其他免疫调节剂治疗红斑狼疮的,如胸腺肽、转移因子等,也有使用肝素治疗狼疮肾炎的报道。
5、 其它疗法:在用上述方法无效时,患者多脏器严重受损者,可采用血浆置换法,脏器移植法,严重的肾脏损害出现肾功衰竭者可采用透析疗法或肾移植术。除选择性应用上述治疗方法外,可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配合中药协同治疗。这样既能提高疗效,又可将西药的毒副作用降至最低限度,尤其是在急性期过后更应长期服用中药增强体质,调整并逐渐稳定体内免疫系统功能,以巩固疗效。治疗期间患者要预防感冒,注意休息,情绪稳定,忌饮食辛辣,海鲜及大热的肉类食品。
另外,对红斑狼疮而言,光敏感是一突出的临床表现,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使机体产生抗原性较强的物质,这种抗原易刺激机体产生全身性免疫反应,所以红斑狼疮患者应注意避免日光照射,日光强烈时出门,应戴遮阳帽或撑伞,穿长袖衣裤。

热点内容
法国电影小男孩在农场遇到一只白狗 发布:2024-08-19 08:36:47 浏览:594
微光上有什么恐怖片 发布:2024-08-19 05:25:40 浏览:915
穿越香港鬼片灭鬼的小说 发布:2024-08-19 03:36:10 浏览:833
恶之花都敏秀姐姐扮演者 发布:2024-08-19 02:22:07 浏览:321
thai好看电影 发布:2024-08-18 11:34:37 浏览:795
电影内容女的是傻子容易尿裤子,男的很穷单身汉 发布:2024-08-18 10:31:36 浏览:129
双机巨幕厅和4k厅哪个好 发布:2024-08-18 10:18:41 浏览:818
日本僵尸片上世纪 发布:2024-08-18 07:32:00 浏览:537
怪物 韩国电影在线 发布:2024-08-18 03:49:17 浏览:491
第九区一样的 发布:2024-08-17 23:16:05 浏览: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