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红背叶
A. 中药红心娘攻效与作用
红背叶别名:红背娘、红细娘、红帽顶树、红背山麻杆、红心小娘。
红背叶为大戟科植物红背山麻杆的根、叶入药。本草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根全年可采,夏秋采叶。分布浙江、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
红背叶甘、凉。有清热利湿、散瘀止血的功用。主治痢疾、小便不利、尿路结石、血崩、白带、腰腿痛、跌打肿痛。外用治外伤出血。
单方验方:
1.治肺痈:红背叶根30g,苡米60g,水煎服。
2.治脱肛:红背叶根30g,水煎,冲白糖服。
3.治骨鲠:红背叶根二层皮、生盐各适量,捣烂,药汁慢慢吞下。
4.治混合痔:红背叶全株50g,黄莲1g,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
5.治感冒发热:红背叶10至15g(干),生用30g,水煎服。
6.治跌打肿痛:红背叶鲜叶适量,捣烂调酒外擦患部。
7.治皮肤湿痒:红背叶枝叶适量,水煎外洗。
8.治荨麻疹:红背叶茎叶适量,煎水外洗。
9.治风疹:红背叶叶、青蒿全草各适量,每天1剂,水煎外洗。
本品内服常用量干品10至15g,鲜品30g。外用适量,孕妇慎用。
B. 红背丝绸是什么药
红背丝绸 中草药
毛叶白粉藤
药名 毛叶白粉藤
别名 左爬藤、葫芦叶、左边藤、粗壳藤、红背丝绸、白背丝绸。
功效 止咳;平喘;解毒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科属分类 葡萄科
主治 咳嗽;哮喘;毒蛇咬伤
生态环境 生于低、中山的密林或溪边疏林中。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味淡、微涩、平。有拔毒消肿、散瘀止痛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扭伤。风湿关节疼痛、骨折、痈疮肿毒。
采收和储藏
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鲜用呀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江西、福建、西藏等地。
动植物形态
苦郎藤 攀援亚灌木。全株无毛或多少被锈色短柔毛。小枝有明显的条纹,枝圆柱状;卷须有时分叉,初时被毛,后渐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5cm,初时被锈色长柔毛;托叶膜质,近圆形,长3-4mm;叶片膜质,心形,长和宽各7-12cm,先端短急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鲜绿色或暗灰绿色,多少有光泽,干时呈浅红褐色,两面在成熟时无毛或背面有时多少被诱色短柔毛。花两性,聚伞花序组成比叶短并与其对生的伞形花序;花梗纤细,长3-4mm,结果时伸长;花萼杯状,无毛;花瓣4,卵圆形;雄蕊与花瓣对生;花盘浅波状4裂;子房上位,无毛或多少被毛。浆果小,梨形,长6-8mm,直径4-5mm,干时黑色,有种子1颗。花期4-8月,果期8-9月。
功效分类 祛瘀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本品藤茎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0.3-1.5cm。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棱状条纹,并伴有多数
红褐色点状突起的皮孔。节明显,节间长5-10cm。断面不平坦,皮部窄,木质部呈黄褐色,射线辐射状,导管的孔眼明显,木质部易纵向片状分离,中心髓部红褐色。气微,味淡,口尝有滑腻感。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细胞5-6列,排列紧密,内含棕色或红棕色物质。皮层较窄。中柱鞘纤维成束,木化。韧皮射线顶端呈喇叭状,合众多草酸钙簇晶,韧皮部筛管直径25-40μm。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宽广,导管孔径较大,直径10-255μm;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强木化。木射线近髓部细胞木化。髓部细胞较大,直径30-110μm;纤维散在,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
性味 淡;微涩;平
为葡萄科植物毛叶白粉藤的藤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
望采纳O(∩_∩)O~
C. 红背叶的形态特征
灌木,高1-2米;小枝被灰色微柔毛,后变无毛。叶薄纸质,阔卵形,长8-15厘米,宽7-13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浅心形或近截平,边缘疏生具腺小齿,上面无毛,下面浅红色,仅沿脉被微柔毛,基部具斑状腺体4个;基出脉3条;小托叶披针形,长2-3.5毫米;叶柄长7-12厘米;托叶钻状,长3-5毫米,具毛,凋落。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腋生或生于一年生小枝已落叶腋部,长7-15厘米,具微柔毛,苞片三角形,长约1毫米,雄花(3-5) 11-15朵簇生于苞腋;花梗长约2毫米,无毛,中部具关节;雌花序总状,顶生,长5-6厘米,具花5-12朵,各部均被微柔毛,苞片狭三角形,长约4毫米,基部具腺体2个,小苞片披针形,长约3毫米;花梗长1毫米;雄花:花萼花蕾时球形,无毛,直径1.5毫米,萼片4枚,长圆形;雄蕊(7-)8枚;雌花:萼片5 (-6)枚,披针形,长3-4毫米,被短柔毛,其中1枚的基部具1个腺体;子房球形,被短绒毛,花柱3枚,线状,长12-15毫米,合生部分长不及1毫米。蒴果球形,具3圆棱,直径8-10毫米,果皮平坦,被微柔毛;种子扁卵状,长6毫米,种皮浅褐色,具瘤体。花期3-5月,果期6-8月。
产于福建南部和西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广东、广西、海南。生于海拔15-400(-1 000)米沿海平原或内陆山地矮灌丛中或疏林下或石灰岩山灌丛中。分布于泰国北部、越南北部、日本硫球群岛。模式标本采自香港。
3b.绿背山麻杆(变种)
Alchornea trewioides (Benth.) Muell. Arg. var. sinica H. S. Kin in Acta Phytotax. Sin. 26: 460. 1988.——A. mollis auct. non Muell. Arg.: Hand. ——Man. Symb. Sin. 7: 215. 1931.
本变种的叶下面灰绿色,被柔毛,小托叶长2-5毫米。雄花序密生短柔毛,苞片长1-1.5毫米,基部通常具1个腺体;雌花具萼片 6-8枚,长2.5-3毫米,无腺体,子房被淡黄色绒毛,花柱长7-9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长1.5-2毫米。花期3-5月,果期6-9月。
【来源】为大戟科山麻杆属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 (Benth.) Muell.-Arg.,以根、叶入药。根四季可采,夏秋采叶,晒干。
D. 潮汕草药叶下红作用功效及别名
原产地:美国中、北部地区
叶底红分布于美国中、北部地区,其叶形为卵圆形,叶长1.5一2.5公分,宽1.2-2公分。叶面为绿色,叶底为葡萄红色。亦属于市面上常见的水草品种之一。其在水族箱内栽种时。需要较强的光照及较充足的肥料。如果栽植环境得宜,它会生长良好,叶长还会超过
4公分以上,颜色呈赤褐色,茎顶之上亦呈赤红色,十分美丽。属于直立式生长,适宜栽种于中、后景区域。
【药名】:叶底红
【来源】:为野牡丹叶底红的全株。
【功效】:通经活血、清热燥湿、化积消食。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肿痛者;水火烫伤、疮疥等证;小儿疳积、食积不化、消化不良者,有化积消食之功。
【性味归经】:苦、涩,凉。入肝、脾、肺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
【别名】:野海棠(《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叶下红(浙江)、大毛蛇、白还魂、沙崩草、还魂红(广西)、假紫苏(广东)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西、广西、广东、福建、贵州。
【拉丁名】:Phylla-gathis
fordii
(Hance)C.
Chen
【考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潮菜原料--叶下红
原料名称:
叶下红
别名1:
Emilia
sonchifolia
(L.)
DC
特点:
叶下红,潮汕地区别名称为红背草、紫背草、红下叶、叶背红、斋缸仔草。外地别名称为红背叶、羊蹄草、一点红、野芥兰。本品为菊科一点红红属一点红,为一年生草本。生于路旁湿地、山坡、田埂、旷野荒地。分布于我国华中、华南、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叶下红味微辛苦,性凉,无毒。内服清热解毒利水、凉血。外用消炎、散血消肿。入心肝肺经。主治目赤肿痛、肺热咳血、鼻血、跌打损伤胸痛、痢疾、喉蛾、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肾盂肾炎、腹泻、肺炎、阴道炎、外阴湿疹。外治皮肤疮疡肿毒、妇人乳痛、湿毒、中耳炎、乳痈、指疔、溃疡、蛇疡、蛇伤、结膜炎、尿路感染等。
1、治目赤肿痛:叶下红30克,水煎服。
2、治肺热咳血:叶下红、苍蝇翼各30克,水煎服。或治鼻血,叶下红、生茅根各30克,水煎加红糖服。
3、治跌打损伤胸部积痛:叶下红30克,捶汁冲酒服;或加鹅仔不食草15克,捶汁冲酒服。
4、治咽喉肿痛:鲜叶下红、鲜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或叶下红、一枝黄花各15克,水煎服。或治喉蛾,鲜叶下红90克,水煎去渣分2次咽,频频含咽,小儿酌减。
5、治肾盂肾炎:叶下红、狗肝菜各500克,车前草250克,水煎成500毫升,每日3次,每次10毫升。
6、治腹泻、肠炎:叶下红、番石榴叶各120克,加水适量煎成125毫升,每日2次,每次50毫升。或治痢疾,鲜叶下红30克,少许开水捶汁服,白糖为引,每日3次。
7、治肺炎:叶下红、爵床、卤地菊各15克,水煎服。
8、治中耳炎:鲜叶下红适量,洗净,开水浸润,捶烂取汁。将耳洗净,滴入耳内,每日3次。
9、治皮肤疮疡肿毒:叶下红捶红糖贴之。或用叶心15克捶盐贴之。或煮瘦猪肉食。
10、治妇女乳痛:叶下红30克,捶汁炖酒服,渣贴之;或加蒲公英捶糖少许贴之,或捶酒贴之。主治乳腺炎,叶下红30克,加适量食盐捶烂,贴之。
11、治阴道炎、外阴湿疹:叶下红适量,加食盐适量煎水,洗涤。
本品内服常用量生品30-60克,干品15-30克。外用适量。孕妇勿服,胃肠虚寒者勿用。
E. 正面绿色,背面红色的叶子是什么植物,有什么作用
根据楼主的描述有很多种可能
你去查一下这样几种植物看是不是你想要的:红背桂,紫背万年青,菊三七
F. 有一种药材叫花红草吗有什么功效
当然有!!不过
一般不用这个名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
DC.)又名叶下红、红背叶、红叶草、红花草、羊蹄草、红背果、石青红等,为菊科1、2年生草本植物,在南方各省均有野生。近年来,我国南方一些地方已开始进行人工栽培。一点红性平,味苦微辛,凉血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其食用部位为嫩茎叶,食法多样,可炒食,也可作汤或火锅用菜,口感清爽,具有类似茼蒿的香味。一点红采摘嫩梢,沸水焯后,加蒜蓉炒食,作汤。食味柔滑,清香可口。
G. 见血封喉为什么没有解药有人说红背竹竿草才可以解此毒,是吗红背竹竿草又是什么
的却只有红背竹竿草能解,不过这种草药很难辨别
H. 关于草药一点红(叶下红)
切成碎片,晒干,当作茶叶来泡茶.
I. 叶下红是什么药功效是什么
止痛、止血、祛瘀、消炎药。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溃疡、疮痈。
叶下红是清肺热、治咽喉肿痛良药,更是肺炎、肠炎、盲肠炎、B型肝炎、乳腺炎、口腔炎以及各种发炎症的消炎药,另外可兼治痢疾、腹泻、头痛、感冒、发热、跌打损伤、吐血、淋病、小便赤黄、湿疹、胎毒等,外用可消肿解毒、治疔痈、肿毒、刀伤、火伤。
咽喉肿痛:用叶下红、六角英、一枝香、盐酸草、落地生根、竹叶草、薄荷等,加西瓜、香蕉、杨桃、桑椹和柑桔类水果打精力汤服用。
治盲肠炎:以叶下红、赤查某、大金英、白花草、白花益母草等,加西瓜、甜瓜、木瓜、柠檬等柑桔类水果作精力汤,空腹服用。
治打伤吐血:用叶下红、白刺苋、艾草、金钱薄荷、枸杞、老公根、金线莲、黄药子、野姜花等,加水果作精力汤空腹服用。
(9)草药红背叶扩展阅读:
叶下红,潮汕地区别名称为红背草、紫背草、红下叶、叶背红、斋缸仔草。外地别名称为红背叶、羊蹄草、一点红、野芥兰。本品为菊科一点红红属一点红,为一年生草本。生于路旁湿地、山坡、田埂、旷野荒地。分布于我国华中、华南、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叶下红味微辛苦,性凉,无毒。内服清热解毒利水、凉血。外用消炎、散血消肿。入心肝肺经。主治目赤肿痛、肺热咳血、鼻血、跌打损伤胸痛、
痢疾、喉蛾、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肾盂肾炎、腹泻、肺炎、阴道炎、外阴湿疹。外治皮肤疮疡肿毒、妇人乳痛、湿毒、中耳炎、乳痈、指疔、溃疡、蛇疡、蛇伤、结膜炎、尿路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