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西药治疗 » 中药房和西药

中药房和西药

发布时间: 2021-03-25 05:50:36

⑴ 药品管理条例中中药房和西药房能由同一个主任担任吗

医院药房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我院医院药房管理,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山东省药品使用条例》、《山东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山东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人员管理

一、人员档案

从事药品质量管理、购进、验收、养护、保管、调配工作的人员应当建立个人档案,包含资料有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专业技术职称复印件、年度业务考核表等。

二、健康档案

从事药品质量管理、调配、验收、养护、保管等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每年应当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健康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

三、学习制度

从事药品质量管理、购进、验收、养护、保管、调配工作的人员应当接受药事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每周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

第二章 药品管理

一、药品的购进与验收

购进药品应当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从具有合法资格药品生产、药品批发企业采购药品,严格审核供货单位、购进药品及销售人员的资质,建立供货单位档案。

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收人员要逐批验明药品的包装、规格、标签、说明书、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

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验收记录,做到票、帐、物相符。购进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二、药品的保管

设置与诊疗范围和用药规模相适应的、与诊疗区和治疗区分开的药房、药库。药房、药库的内墙壁、顶棚和地面应光洁、平整,门窗应严密。

在常温(温度为0—30℃)、阴凉(温度不高于20℃)、冷藏(温度为2—10℃)条件下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 对储存有特殊要求的药品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包装上标注的条件及有关规定储存。做好温湿度的监测和管理,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的,应及时调控并予以记录。

药品养护人员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养护,并做好记录,库存药品每季度养护一次,陈列药品每月养护一次,重点品种每半月养护一次;对影响药品质量的隐患应当及时排除;对过期、污染或变质等不合格产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处理。

三、药品的调配

进行药品调配的人员必须具备药学专业技术相关资格。

调配的药品应当与诊疗范围相适应,必须凭注册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或者乡村医生开具的处方或医嘱进行,非经医师开具处方不得调配药品。

药品发放应当遵循“先产先出”、 “近效期先出”和按批号发放的原则。

调配、拆零药品,应当根据临床需要设立独立调配、拆零场所或者专用操作台并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工作环境卫生整洁;使用的容器和工具应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污染药品;拆零时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应当做好详细记录,至少保存一年。

在完成处方调配后,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处方。

⑵ 请问开中药房好还是开西药房好啊

药房基本都是中西药都经营,单纯经营中药饮片的药店是极少的,除非是开中医诊所,中药除了一般人意识里的要煎的饮片外,还包括中成药(中药制成的药片、口服液、胶囊、颗粒之类),真正意义上的西药是化学药,现在看西医已经不再是纯西医,西医也会用中成药。

⑶ 中药与西药有什么区别

80年代至今,随着化学药品开发渐趋艰难,药害问题不断被认识,国际药学界对中药的兴趣渐增,中药热逐渐升温。在我国,中药在医疗保健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占药品市场消费总量的40%,呈现出中药与西药半壁江山的格局。那么中药与西药的区别到底应该如何认识呢?为此,中新药业天津达仁堂制药厂厂长徐晓阳专程拜访了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姜廷良教授,以下是与姜教授的谈话记录。

徐: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中药是由天然药物制成的,而西药是化学物质合成的,但中药与西药的区别还远远不止这些,您怎样认为它们的区别?

姜:中药与西药确实存在着很多的差别,正像你所说的那样。首先,它们的活性物质基础是不一样的,西药都是化学合成产物,而中药则多由植物、动物和一些矿物经过炮制和其他工艺加工而形成的活性物质群构成,这也是大家常说的天然产物与化学产物的区别。

徐:我注意到您在多种场合下提到中药是由天然的活性物质群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群在人体内发挥的作用与西药又有什么不同呢?

姜:西药由单一的或有限的几个化合物单体组成,所以在人体内的作用模式与中药有所不同,西药主要作用于体内特异的靶点,一般来说具有相当高的选择性和专一性,即被人体吸收后在特定的系统、组织、甚至器官中有相当高的含量分布,并作用于这一部分而发挥治疗作用。如治疗高血压常用扩张血管剂等,但如果在其他靶点也有作用的话,那产生的后果就是我们常说的副作用了,而中药也有特定的活性物质作用于特定的靶点,但更多的是不同的活性物质作用于多个不同的靶点而产生协同、放大的优势作用,以整体的观念治疗病症,可以把中药形象地比喻为“霰弹”,如用桂枝汤解热是多种活性成分分别作用于外源性、内生性致热源,及体温调节中枢中多种神经递质而起作用的,又如用大承气汤泻下,是芒硝、大黄分别通过高渗性、反射性的肠运动增加的综合作用,可以说西药作用于特定的靶点,而中药则作用于多靶点。

徐:实际上每个单一的中药,其本质都是一个活性物质群,可以作用于多靶点,那为什么中成药常常是由几味或十几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呢?

姜:这个问题也正好反映了中药与西药的另一个区别,即中药多为复方而西药多为单一化学成分,我们现在使用的无论是中成药还是大夫开的汤剂,绝大部分都是复方。之所以是这样要从中药和西药的发展史说起。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中药出现在先秦的《山海经》,但记录的都是单味药,这说明自古先民们用中药还是以单味药开始的,但从战国以后的所有中药古书中记载的几乎都是复方,这也充分说明了正是由于单味中药不能很好地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而尝试用复方并取得了成功,从而成为中药发展的方向。此外,由于人体是多个复杂系统组成的有机体,同一种病在不同的人身上或一种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在同一个人身上所表现的情况千差万别。由君臣佐使 组成的复方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辨证施治,标本兼治,这也是中药复方得以发展的另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段中药演变发展的历史记录了中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实际上西药与中药发展的轨迹又惊人地相似,西药的起源也是由单味草药开始的,如现代仍然广泛使用的阿斯匹林就是水杨柳树皮中的主要成分,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乙酰水杨酸。但与我们不同的是,随着西方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西药从18世纪就开始尝试从单味草药中提取,精制其中的主要成分,并试图用化学的方法合成得到大批量的、廉价的单体化合物,正是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的草药走的是一条由复杂到简单的道路。

有趣的是发展了几千年的辨证施治的中药复方居然正好与现代西方追求的个性化诊疗和回归自然的潮流不期而遇。相反在化学药的毒副作用、治疗方案的无差别化和对疑难症的束手无策面前,复方中药显示出了它的优势,就在我们将很多精力放在从单味中药中提取单体的时候,美国人却开始了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中药与西药再一次表现出差异。

徐:中药与西药确实存在着很多客观的差异,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么大的差异呢?

姜:药品都是为诊疗服务的,所以中药与西药自然和中医与西医的理论密不可分,所以这一切的差异都是来自于中医与西医对人类疾病与健康有着不完全相同的认识。

西医是建立在病理解剖学基础上的医学体系,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人体的认识由组织器官发展到细胞、分子甚至DNA的水平,认为疾病是由于这些脏器发生病理变化造成的。所以治疗多以恢复这些脏器的实体为目的,治的是“病”,用药的机理也多为“对抗”。而中医是一种循证医学,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与环境不协调或自身脏腑间失去平衡而造成的,治疗不完全在于病理的变化,更多地考虑机体功能的恢复,治的是“症”(即病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用药的机理多为“调整”。

以治疗肿瘤为例,西医多用放化疗法以缩小肿块为最终目的;而中医除考虑抑瘤以外,还以缓解癌症患者的各种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为目的。如你们厂生产的益肺清化膏(肺瘤平)在治疗肺癌上的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徐:您能概括地总结一下西药与中药的不同吗?

姜:简单地说,西药多为化学合成的单一成分,多以恢复发生病理的脏器为目的,它是针对“病”引进“对抗”。而中药是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按照一定原则组成的复方,多是恢复人体与环境或人体各脏腑间的不平衡状况,它是将“证”引进调整。总之,西药主要是以消灭“病灶”为目的,中药是以调整人体机能,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中药与西药的本质区别还是源自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不同理解,中医药正是基于传统文化的指导,像中新药业达仁堂制药厂这样悠久历史的企业,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千万不要丢掉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优势。

注:鸡尾酒疗法是由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的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即像调制鸡尾酒一样,同时使用3-4种药物,每一种药物针对艾滋病毒繁殖周期的不同环节,从而达到治疗艾滋病的目的。

⑷ 中药和西药有什么区别西药里有植物成分吗

  1. 西药来源于西医理论,中药来源于中医理论。

  2. 西药里有一些是植物提取物,所以,你的提问的答案是:有时有,有时没有。后者没有的,大多是现代化学工业产品。例:银杏叶片剂,应纳入西药,是由西方人提取并精制,按照西医临床试验标准进行了西医西药的研究,大的数据比对,认为该药有效。

  3. 除了中国大陆有草药及对应的医学外,据我所知,德国、非洲某些部落或国家也会有植物类提取物当作药物的。在这其中,德国会将植物提取物中最有药效的部分提取出来,形成植物提取物类药物,在德国药典中,也是德国的正式药物,进口到中国境内后,也会被视为西药(来自西方的,采取西医医学学体系进行了医学研究,可重复)。例如,在SARS时期,国内少数人知道并进行内服,提升抵抗力预防SARS的药物:德国产的施保利通片剂)。所以,西药并非绝对不含植物提取物。

  4. 日本:日本国很有意思的一个国家。由于在唐代派了很多遣唐史,也带回很多中药,医学也受到中国大陆的中医学影响,所以,日本会有一个分支医学,称为汉医,同时,在明治维新后,提出脱亚入欧的口号,从而进入近代发达国家,二战后,对于汉医的研究也采取西医西药方式,将植物提取物进行细化,寻找植物中的提取物中的最有效成份,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所以,汉医汉方在日本可视为,中药西医化的方式之一。也是大工业生产的成果。其药效对于一些疾病也是相当有效。(之所以称中医为汉医,而不是中医,可能的原因之一,近代中国积弱,日本人认为宋代以后无中国,只有汉唐才值得尊重与学习。某种意义上,近代来看,日本对于中医中药的重视反而比中国强,由于投入科研力量多,做事又严谨,沽名钓誉的人少一些,从群体来看,中医中药已在部分领域大大落后于日本,有如当年的围棋)。

  5. 到了中国大陆,虽然西医基础研究不多,但将中成药纳入到西药中,成为中西药复方制剂,在中国大陆也是常见的现象之一。不过,自2000年以内,国家药监局SFDA鼓励单体,也就是说,鼓励中药西医化。例如:999皮炎平,本质上应该是中西复方制剂,内含樟脑、薄荷等成份,西药成份为醋酸地塞米松。

  6. 中药的分类:中药分为汤剂 (即中医师处方,中药房配药,回家煎煮或委托机构煎煮)、中成药(现代剂型:配方颗粒剂 、片剂、滴丸剂、胶囊剂。传统剂型:膏丸丹散)。中成药如999感冒灵胶囊或颗粒剂、天津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等——中成药意味着你不用回家去煎煮,购回直接服用就好。中成药是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

  7. 保健品:食品类,不算药品 。但由于普通民众很多人分不清楚,常误以为补药也是药品或中药。例如:山东东阿阿胶,既可以理解为中药,也可理解为保健品(食品),还可理解为食品

  8. 药食同源:这类中药材,与食品相同,毒性极低,中国民众平素也会吃,尤其是产地。如:鱼腥草,在四川省,当地民众就直接拿来做菜。你当然也可以将之入药。新鲜的鱼腥 草因为挥发油没有挥发,药效较干的为强。

  9. 中药种植:由于现代工业大生产的缘故,原来依赖自然界慢慢长成的中药材基本在国内绝迹,所以,很多品种现在都采取农业方式种植生产,因此,其药效有所下降,所以,偶尔剂量处方稍大,也未必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当然,与服药时间长短也有关,大剂量不宜长期服用。由于采自植物 ,所以,中药汤剂 呈弱碱性,对胃部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所以,服用中药宜间断服用,一般连续服药两周后建议停服一周。当然还得听主诊中医师的意见。我的意见供参考。

  10. 在我看来,中医应该划分为:内治法(汤剂、膏丸丹散)、外治法(推拿按摩、针灸)、气功,缺一不可。前二者是医生对病人,后者气功是病人自己增强抵抗力的妙法。这三者组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中医疗法,所以,中药不过是三种组合中之一,且其疗效有限,应佐以另二种。

⑸ 中药和西药有什么区别

中药和西药概念,各是一类药物本质的高度概括,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只有明确其内涵范畴,才便于深入研究和扩展。中药和西药,是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因此,在确定它们的内涵包括划分原则和标准时,均不能离开各自的医药学理论体系、然而目前,对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认识,却极混乱,实有必要加以分析,并给予科学的划分。故作尝试性探讨。 一、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混乱情况分析 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理解各异,实极混乱,试归纳如下。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 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 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 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 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 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 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 (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 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 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 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 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见后)。 2.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国药概念内涵 (1)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 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以组织形态(有时称病理形态)、生理 功能、生化变化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述机体的功能状态,并以此作为诊断的标准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如果采用药物治疗的话(因尚可采用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手术等),主要考虑影响机体病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而选用相应药物以达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强调的是外因对机体功能指标的针对性而较少考虑机体内因的综合影响。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 (2)西药概念内涵 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 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 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 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 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至于生物活性则考虑各个药物各自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 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见后)。 三、应澄清的几个问题 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确定后,如下几个问题就易得到澄清。 1.中国的药并不就等于中药所谓中国的药,应包括中国生产的所有药物。更从医药学理论体系讲,不仅包括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尚包括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如蒙药、藏药、傣药、维族 药等以及民间药(有时可称作草药),因它们均为各自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药物,即具相应的特性、功效表示法及使用规律,故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称作中药。如果称它们为中药的活,只能说是泛指的中药,即中国的药,而不是特指的中药。至于草药,即尚不具备一定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药物基本内容,而在民间确实能用以防治一些疾病的药物。不论草药还是如上提到的中医药学理论 体系之外的药物乃至西药,当经过研究确定其中药基本内容后,再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就可称作中药。如草药穿心莲,民间用其治疗痢疾、发烧等,近年通过研究已总结归纳出它的中药基本内容如性味一苦寒,中药功效表示如清热解毒等,已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故已可称之为中药。 2.一个药可称作中药又可称作西药到底如何称呼,应看药物概念内涵的两方面(如上述)。为进一步说明问题,试再举例。如大黄,无疑是一味中药,因它具中药基本内容而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但西医药学体系亦使用它,使用时并不考虑其中药基本内容,只考虑其西医药学术语表示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味苦,少量使用 作为苦味健胃药;具致泻作用,用来治疗便秘等。故在此种情况下,只能称之为西药。 其它如氯化铵(硇砂)、甘草等,均可称作中药或西药。 3.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有效成分或部位,到底算中药还是算西药? 到目前为止,一般来讲,还是称作西药为宜。如延胡索乙素,是得自中药元胡,且为其镇痛有效成分之一,但因其尚不具备中药基本内容,只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即考虑其具镇痛、镇静催眠作用,对慢性持续 性钝痛尤内脏痛效佳,主要用来治疗内脏钝痛、脑震荡后头痛及痛经等。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称作西药。其它如降压灵、黄连素、麻黄素等亦然。然而,现在不能称作中药,并不意味着永远绝对不能称作中药。只要将它们放到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内涵即中药的基本内容,还是能成为中药的。即西药还是能中药化的。 中草药的药理是与“四气五味”来调理人体“五脏六腑”之间之“阴阳平衡”,以固本培元为目的,增加自身的免疫力, 把病毒排出体外来达到治病的目的。什么叫“四气五味”?指药物的气与味,四气即温、热、寒、凉,五味即甘、酸、苦、辛、咸。根据中草药气味不同来决定药物之功效, 比喻甜味必和中, 芳香能止痛, 辣味能驱风, 味苦是清凉等。什么叫阴阳平衡? 简单来说就好比水与火, 水如太大必克火, 火如太大必烧干水。亦好比汽车的发动机一样, 要靠水箱之水来冷却才能正常运转, 如水箱没水肯定烧坏发动机,就是这个道理。 西药属于化学性药物, 由化学份子组成, 它的治病机理是用药物产生化学反应来杀灭病菌或病毒, 与抗菌消炎为主。所以一般浅表性病菌病毒用西药治疗, 效果非常快速。很多漫性病用西药治疗效果不见明显, 原因很简单, 漫性病多由治疗不及时所造成, 久病人必虚, 体虚得不到滋养就会波及其它器官引起连锁反应。因为人体是由多个器官所组成, 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分工及作用。比喻心脏是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但是单靠心能泵血吗?不能。心要靠肺的供氧, 有肺气的充盈才有脉博的跳跃。所以话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是相辅相连的, 决一不可。任何一个器官有病变不及时治疗都会影响到其它器官, 西药治疗只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能医好慢性病吗?但凡事都有一分为二, 中医所讲叫辩证施治, 有些病用中西结合来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之疗效。举个例:好比一棵树已被虫食到七零八落, 首先要将虫杀死, 再漫漫淋水施肥才能使树从新生长。 如果单杀虫不淋水施肥可能亦生长不了, 单淋水施肥不杀虫也不行。因为树生长得再快都不够虫食, 所以要先杀虫, 就如西医的杀菌消炎, 淋水施肥就如中医的固本培元。 在中国落后的年代我国中医药被先进的西方医疗所鄙视, 但近代有很多在外国居住的华侨得病, 先进的西方医疗已诊断为绝症, 回到祖国寻求中医药治疗能神奇般好转。去年在香港治疗非典就是一个实例, 开始用西药治疗反复发作, 后来还是靠广东的专家用中医药治疗, 得到世界卫生组识的认可。也引起国际上的关注, 在美国也投入大量的资金研究我国的中草药。我衷心希望中草药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更加巨大的贡献。

⑹ 中药和西药有什么区别

中药和西药的区别在于:西药的组成成分人们能比较清楚的认识,对组成西药的化学结构能比较清楚的认识,起到关键作用成分能够比较清晰。而中药往往是复方,经过长时间的煎熬,组分的改变、不同的组分混在一起,关键成分还不了解。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加工炮制制得.是国粹!是本土!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西药是我们引进西方的!着是最根本区别!

⑺ 请问中药和西药有什么区别

你好:这个问题也正好反映了中药与西药的另一个区别,即中药多为复方而西药多为单一化学成分,我们现在使用的无论是中成药还是大夫开的汤剂,绝大部分都是复方。之所以是这样要从中药和西药的发展史说起。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中药出现在先秦的《山海经》,但记录的都是单味药,这说明自古先民们用中药还是以单味药开始的,但从战国以后的所有中药古书中记载的几乎都是复方,这也充分说明了正是由于单味中药不能很好地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而尝试用复方并取得了成功,从而成为中药发展的方向。此外,由于人体是多个复杂系统组成的有机体,同一种病在不同的人身上或一种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在同一个人身上所表现的情况千差万别。由君臣佐使 组成的复方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辨证施治,标本兼治,这也是中药复方得以发展的另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段中药演变发展的历史记录了中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实际上西药与中药发展的轨迹又惊人地相似,西药的起源也是由单味草药开始的,如现代仍然广泛使用的阿斯匹林就是水杨柳树皮中的主要成分,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乙酰水杨酸。但与我们不同的是,随着西方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西药从18世纪就开始尝试从单味草药中提取,精制其中的主要成分,并试图用化学的方法合成得到大批量的、廉价的单体化合物,正是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的草药走的是一条由复杂到简单的道路。

⑻ 中药和西药有什么区别

西药是单个化学成分的合成物,中药是天然植物/动物/矿物,每一味均含有过千上万种化学成分,经配方的中药处方就可想而知了。但是正是这样,中药的疗效是通过多靶点而起作用,因此,具有多重作用,包括调节作用,所以相对而言,中药的毒副作用较小。 西药是典型的头疼治头,脚疼治脚。而且毒副作用及后遗症较大。一般在短期内感觉不到, 西药一般是靠药品中的有效成份来完成功能,中药一般是靠药理,并根据病症,用一些药物组合来发挥作用,所以中医药一般比较难于掌握,也就是目前中医没有更大范围的发展的原因

⑼ 西药和中成药分别在西药房和中药房合理不合理

我觉得,合理与否,要看患者哪里取药比较方便.我们是放在西药一起的,因为整个药品的使用告知,我们的电脑系统成药和西药是做到一起的,临床医生处方这两个药也是一张处方,故我们认为,西药\成药一起患者最方便(不用跑两个药房),我们的管理也顺畅.
查看原帖>>

热点内容
法国电影小男孩在农场遇到一只白狗 发布:2024-08-19 08:36:47 浏览:594
微光上有什么恐怖片 发布:2024-08-19 05:25:40 浏览:915
穿越香港鬼片灭鬼的小说 发布:2024-08-19 03:36:10 浏览:833
恶之花都敏秀姐姐扮演者 发布:2024-08-19 02:22:07 浏览:321
thai好看电影 发布:2024-08-18 11:34:37 浏览:795
电影内容女的是傻子容易尿裤子,男的很穷单身汉 发布:2024-08-18 10:31:36 浏览:129
双机巨幕厅和4k厅哪个好 发布:2024-08-18 10:18:41 浏览:818
日本僵尸片上世纪 发布:2024-08-18 07:32:00 浏览:537
怪物 韩国电影在线 发布:2024-08-18 03:49:17 浏览:491
第九区一样的 发布:2024-08-17 23:16:05 浏览: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