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五味是什么
A. 中药上讲的四气五味,归经都是什么意思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结合起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脉的病变起一定的治疗作用。例如桔梗、款冬花能治疗咳嗽气喘的肺经病,归入肺经;羚羊角、天麻、全蝎能治疗手足抽搐的肝经病,归入肝经。所以归经是观察疗效后总结出来的。一种药物而归入二经或数经的,说明它的治疗范围较大,例加杏仁人入肺、大肠,能治疗肺经的咳嗽、大肠的大便燥结。泽泻入脾、胃、肾、膀胱,这四经有水湿的病,常用泽泻治疗。
B. 中药学的五味是什么
1)四气也称四性,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和温、热是性质不同的两类药性,而寒和凉、温和热只是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凉次于寒,温次于热,这是根据药物作用与机体产生的反应和治疗效果而概括出来的。凡能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其具有寒凉的性质。寒性药和凉性药属阴,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性和热性药物属阳,具有温里、敌寒、助阳、通络等作用。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之间,称为平性,对寒证和热证都可应用。
(2)五味
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不同的药味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①酸味含有有机酸和鞣质。有收敛、固摄作用。如石榴皮能涩肠止泻。
②苦味含有生物碱和苷类。有清热燥湿、泄降作用。如黄连能燥湿泻火,大黄能泻热通便等。
③甘味含糖。有补养、和中、缓急作用。如甘草能调和药性等。
④辛味含挥发油。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如木香能理气,细辛能发汗解表、止痛等。
⑤咸味含矿物质。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如昆布、海藻能软坚治痰结等。
C. 什么是中药的五味
五味就是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此外还有淡味,所以实际上有六味;也有人认为淡附于甘,故不称六味,仍称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有共同之处。味辛者能散能行,适用于表证和气滞血淤症;味苦者能泻能燥,适用于热证和湿证;酸能收敛,适用于盗汗、遗精、久泻等症;咸能软坚,适用于大便燥结、痰块、瘰疬等症;甘能补能缓,适用于虚弱病或缓和拘急疼痛;淡能渗能泄,适用于水湿症。
有些药物其味有两种以上,例如肉桂辛甘、玄参苦咸。一般说来,有兼味的药,其作用也较复杂。
每种药物都有气和味,两者必须综合运用。同样是寒性药,若味不同,其作用也就不同,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是甘味药,但气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如黄芪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可以清热除烦。
D.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什么
四气
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疾病有热证和回寒证之分,一般答说来,能治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药,如寒性的黄连、黄柏、大黄能清热、降火、解毒。能够治疗寒证的大多属温性或热性药,如热性的附子、干姜、小茴香能暖中散寒。温与热、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常用于阳证、热证疾病的治疗。温热药多具有温和、救逆、散寒等作用,常用于阴证、寒证的治疗。有些平性药物只是药性比较缓和,但也具有偏寒或偏热之性,因此也属于四气之内,如某些补药、理气药、利尿药等。
五味
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而其味相同的中药,作用也有共同之处,如辛味药能发散、能行气血,适用于表证和气滞血瘀等证;苦味药能泻能燥,适用于热证和湿证;酸味能收敛,适用于盗汗、遗精、久泻等;咸能软坚,适用于便秘、肿块、瘰疠等症;甘即甜味,能补能缓,适用于虚弱或和缓,拘紧疼痛等症;但两者必须综合运用。如同样是寒性药的黄连和浮萍,由于黄连味苦、浮萍味辛,因此,黄连能降火,浮萍却能疏散风热。同样是甘味的黄芪和芦根,温性的黄芪能补气、寒性的芦根却能清热除烦。
E. 中药的五味是什么啊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
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桅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症瘕痞块等证。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症等。
[
F. 中药学的四气五味指的是什么
(1)四气也称四性,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和温、热回是性质不答同的两类药性,而寒和凉、温和热只是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凉次于寒,温次于热,这是根据药物作用与机体产生的反应和治疗效果而概括出来的。凡能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其具有寒凉的性质。寒性药和凉性药属阴,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性和热性药物属阳,具有温里、敌寒、助阳、通络等作用。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之间,称为平性,对寒证和热证都可应用。
(2)五味
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不同的药味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①酸味含有有机酸和鞣质。有收敛、固摄作用。如石榴皮能涩肠止泻。
②苦味含有生物碱和苷类。有清热燥湿、泄降作用。如黄连能燥湿泻火,大黄能泻热通便等。
③甘味含糖。有补养、和中、缓急作用。如甘草能调和药性等。
④辛味含挥发油。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如木香能理气,细辛能发汗解表、止痛等。
⑤咸味含矿物质。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如昆布、海藻能软坚治痰结等。
⑥其他有的药物具有淡味和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的作用,如茯苓能利尿除湿。涩味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等作用,如诃子能涩肠止泻等。
G. 什么是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素有“四气五味”之说,“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
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
中医根据药物的四性辨证用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只是总的原则,而病人的证候表现,又分表里寒热。表寒之证只能治以表热之药。如麻黄、桂枝、防风、羌活之类辛散温热之品,解表散寒,而不宜温里散寒的附子、干姜之药。里寒之证,
只能治以温里散寒的辛热之品,如附子、干姜、肉桂、呉萸之类,若误用之,或无功效,或使病证变得更加危重,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发展成为表述中药药用功能的说法。最初药物的味道是依据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等。后来则是根据药物的功用来确定药味了,如辛味具有发散的作用,中药葛根口尝并不具备辛味,但是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所以在本草书上就把葛根的药味确定为辛味。
“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
H. 中药五味有哪些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I. 中药五味有什么意义
(一)、辛抄
1治疗作用: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2不良反应:辛味药多大能耗气伤阴。
(二)甘
1、治疗作用:能补助、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腻膈碍胃,令人中满。
(三)酸
治疗作用: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不良反应: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
(四)苦
1、治疗作用:能泄、能燥、能坚、能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显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二指坚厚肠胃。
2、不良作用:能伤津、伐胃。
(五)咸
治疗作用: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肠作用。
不良作用:多食咸则脉凝冷而变色”能伤脾胃。
J. 五味分别是什么
酸、苦、甘、辛、咸。
1、辛味口尝有麻辣或清凉感,有的具香气,能发散解表、行气活血、温肾壮阳,适用于外感表症、气滞血瘀症、风寒痹症、肾阳虚亏症等。如荆芥、紫苏、陈皮、木香、当归、郁金、韭菜子、蛇床子、菟丝于等。
2、甘味口尝味甜,能调和脾胃、补益气血、缓急止痛,适用于机体虚弱,功能不足之症,和某些拘急挛痛,并能调和药性,如甘草、党参、熟地、饴糖、黄精、枸杞子等。
3、酸(涩)味具收敛、固涩作用,适用于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尿频失禁、遗精带下、崩漏下血等症。如龙骨、牡蛎、山茱萸、赤石指、禹余粮、罂粟壳、桑蝶蛸、覆盆子、芡实、莲子、金樱子、陈棕炭、仙鹤取等。
4、苦味能清热解毒、燥湿、泻火、降气、通便,适用于热症,湿热症、痈肿疮疡、喘咳、呕恶等症,如山栀、大黄、黄连、苦参、杏仁、厚朴等。
5、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平肝潜阳,适用于大便秘结、瘰疬痰核、瘿瘤、肝阳头痛眩晕,如海藻、昆布、芒硝、肉苁蓉、羚羊角、石决明等。
(10)中药的五味是什么扩展阅读
五味的出现
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是其主要讨论的内容。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诸于《内经》《本经》中。《内经》对五味的作用、阴阳五行属性及应用都做了系统的论述。
《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