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磺胺药
⑴ 磺胺类药有哪些
磺胺类药物种类很多,临床可根据病情及药物特点进行选用。
(1)磺胺噻唑
抗菌力专强,由于属乙酰化物溶解度低,副作用较多,排泄快,但由于价廉,临床上仍旧广泛使用。
(2)磺胺嘧啶
抗菌力强,排泄慢,血中有效浓度高而维持时间长,易透入脑脊液,适用于脑膜炎等疾病,但因溶解度低,应注意对肾脏的损害作用。
(3)磺胺二甲基嘧啶
抗菌作用和疗效较磺胺嘧啶稍差,但对某些立克次氏体和原虫(如球虫)有抑制作用,对肾脏损害作用小,在家畜中维持有效血浓度达24小时。
(4)磺胺甲氧嗪
又名长效磺胺,一天用一次,抗菌作用和疗效比较好,但副作用大。
(5)磺胺脒
内服后约有30%~50%吸收,但达不到有效浓度,而肠道浓度高。
⑵ 常见磺胺类药物都有哪些
磺胺类来药物种类很多自,临床可根据病情及药物特点进行选用。
(1)磺胺噻唑
抗菌力强,由于乙酰化物溶解度低,副作用较多,排泄快,但由于价廉,临床上仍旧广泛使用。
(2)磺胺嘧啶
抗菌力强,排泄慢,血中有效浓度高而维持时间长,易透入脑脊液,适用于脑膜炎等疾病,但因溶解度低,应注意对肾脏的损害作用。
(3)磺胺二甲基嘧啶
抗菌作用和疗效较磺胺嘧啶稍差,但对某些立克次氏体和原虫(如球虫)有抑制作用,对肾脏损害作用小,在家畜中维持有效血浓度达24小时。
(4)磺胺甲氧嗪
又名长效磺胺,一天用一次,抗菌作用和疗效比较好,但副作用大。
(5)磺胺脒
内服后约有30%~50%吸收,但达不到有效浓度,而肠道浓度高。
⑶ 磺胺类药物是什么
磺胺类药物能抑制大多数革兰染色阳性及一些阴性球菌,对少数真菌、病毒及疟原虫亦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常用的磺胺制剂分两类:一类是肠内易吸收的磺胺药如磺胺嘧啶(SD)、磺胺异口唑(SIZ)、磺胺甲基异口唑(SMZ)及磺胺对甲氧嘧啶(SMD)等。另一类是肠内吸收较少的磺胺药如磺胺脒(SG)、酞磺胺噻唑(PST)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等。
【药理和毒理】
肠内易吸收的磺胺药,服后吸收快而完全,2~3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吸收后广泛分布在全身组织及体液中。磺胺药主要在肝脏代谢,发生乙酰化,其溶解度降低,易析出结晶,损害肾脏。易吸收类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少量可由胆汁及乳汁排泄,亦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肾功能损害时,药物的半衰期明显延长。碱性溶液可促进磺胺的排泄。磺胺药物还可影响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并可发生过敏反应。
【诊断要点】
1.病史有应用磺胺类药物史。
2.临床表现
(1)泌尿系统症状血尿、尿急、尿痛、尿少、尿闭,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有磺胺结晶。
(2)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嗜眠、精神错乱、共济失调、耳鸣、重听、良性颅内压增高等,可有多发性神经炎症状。
(3)血液系统症状粒细胞减少、急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4)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肠道出血,肝脏可肿大、压痛、黄疸及肝功能损害等。(5)过敏反应可出现药物热、皮疹、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及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等。
【急救治疗及预防】
(1)误服大量者尽早催吐、洗胃、导泻。
(2)多饮水,加服与磺胺药等量的碳酸氢钠,使尿液呈碱性,促进毒物排泄。
(3)如因磺胺结晶阻塞发生严重症状时,可行输尿管插管术,并用无菌碱性液体如2%~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肾盂,以减轻或解除梗阻。
(4)若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征象,应及时处理。
(5)注意保肝,治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溶血性贫血等其他对症处理(参见有关章节)。
(6)预防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剂量。肝肾功能减退、早产儿、新生儿及孕妇、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者忌用。应用时须多饮水,和碳酸氢钠合用,使尿呈碱性,以利排泄。
⑷ 磺胺药有什么作用
磺胺药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一类抗菌消炎药,其品种繁多,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了。可是,最早的磺胺药却是染料中的一员,从染料变成抗菌消炎的尖兵,其经过是颇耐人寻味的。
在磺胺药问世之前,西医对于炎症,尤其是对流行性膜炎、肺炎、败血症等,总是棘手得很,因无特效药可施。19世纪后半叶,微生物学家发明细菌染色法后,有人观察到一些染料的杀菌作用,可是后来又发现,不少染料在试管内有杀菌作用,但对人体却有毒性而不能应用。
1932年,德国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名为“百浪多息”(Prom-tosil)的红色染料,因其中包含了具有消毒作用的成分,所以曾被零星的用于治疗丹毒等疾患,虽获得一些疗效,但它在试管内却无明显的杀菌作用,因此未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同年,德国生物化学家杜马克在试验偶氮染料过程中,发现“百浪多息”对于感染了溶血性链球菌的小白鼠,具有很高的疗效,后来他又用兔、狗实验,获得成功。此间,杜氏的小女儿正巧因手被刺破引起感染,不久发生了败血症,虽经名医多方医治,均无济于事。杜氏在焦急不安之中决定用“百浪多息”给女儿一试,结果她竟从九死一生中得救。
1935年初,杜马克发表论文报告了他应用“百浪多息”的效果。当时许多学者对这种染料在试管内无杀菌作用,而在动物及人体内竟会有如此大的功效,莫不感到惊讶与迷惑,因此纷纷对这种奇妙的红色染料进行研究。不久,法国特利弗尔等研究认为,上述染料的抗菌消炎作,是由于它在体内分解为氨苯磺胺(简称磺胺)的缘故。他们将“磺胺”进行动物实验,发现对链球菌的疗效与“百浪多息”相同,于是磺胺的名字迅即在医学界广泛传播。其实,氨苯磺胺早在1908年就被化学家合成了,可惜它的医疗价值当时没有被人们发现,因而默默无闻了20多年。磺胺迄今仍然是消炎杀菌的重要“武器”之一。最早的叩诊
叩诊,是现代临床医学常用的一种物理诊断方法。医生通过手指叩击人体的一定部位,根据各部位质地、密度及其器官中气体和液体含量不同所产生的各种不同声音,来判断各器官的生理或病理状态。这种方法由于简便易行,因此即使在医学科学日趋发达的今天,仍然被世界各国的医生广泛应用。
叩诊是在18世纪中叶发明的。一位名叫奥恩布路盖的维也纳医生在进行尸体解剖的时候,发现有些死者的胸腔内充满着液体。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为什么胸腔积液在死者生前不能被发现?应该怎么发现?一次,他忽然想起他那经营酒业的父亲,经常用手指敲打酒桶,凭其发生的清、浊声音来估计桶内酒量的多少。人体的胸腔不也可以用手指叩击它,听其发出不同的声音而估计胸腔内有无积液。经过不断的摸索,奥恩布路盖终于发明了最早的叩诊方法,即用四只指头直接叩击人体胸部,并对胸部疾病与叩击音的变化关系作了较深刻的研究,于1761年在维也纳发表了题为《用叩诊人体胸廓发现胸腔内部疾病的新方法》的论文。
但是,奥恩布路盖的发明在当时并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相反还遭到了某些名医的冷嘲热讽,甚至被指责为“疯子”。到19世纪初,由于法国医生高尔维沙尔的推荐和法国临诊病院的应用,叩诊才逐渐被人们重视。1818年,在上述直接叩诊法的基础上,创制了叩诊板和叩诊锤,于是就产生了间接叩诊法。1838年,维也纳著名医生斯科达对叩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应用声学原理阐述了出现不同叩击音的原因,为叩诊找到了理论依据。以后,以对上述两种叩诊法作了改进,医生用自己左手中指的背部作为叩诊板,用右手中指进行叩诊。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