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惊气散
❶ ;请问熬制中药时行气散为什么要后下发病时间及原因:
因为它含有挥发油等物质,熬制时间长了有效成分容易丢失,所以要后下
❷ 哪些药材有散气下气的功效
指导意见:
这种情况一般考虑 是需要根据自己情况 来 选择药物的, 应注意增加营养适当的进行锻炼身体看看的
❸ 补中益气散的制法、处方、鉴别、检查、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储藏
【兽药名称】 通用抄名:补中益气散袭
汉语拼音:BuzhongYiqi San
【主要成份】 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等。
【性 状】 本品为淡黄棕色的粉末;气香,味辛、甘、微苦。
【功能与主治】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马、牛、羊、猪的脾胃
气虚,产后气血虚弱,子宫及阴道脱垂,脱肛,漫草不食,久泻虚弱
以及母猪哺乳后过度消瘦。
【用法与用量】 马、牛250g;羊、猪100g,每日1次,连服4~6天,
沸水冲开后常温灌服。
【不良反应】 无
【注意事项】 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
【规 格】 250g/罐含黄芪35g、党参30g、白术30g、甘草15g、当
归15g。
❹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乱,思则气结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气指的是身体的元气,人的情绪与元气互相影响,怒了肝气疏泄,喜乐太过心气涣散,悲可使元气消散,恐使肾气下泄,惊使元气乱走,思虑过度元气郁结。
详细解释:
怒则气上指暴怒而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甚则血随气升,并走于上的病机变化。
喜则气缓指过度喜乐伤心,导致心气涣散不收,甚则心气暴脱或神不守舍的病机变化。
悲则气消指过度悲忧伤肺,导致肺气抑郁及肺气耗伤的病机变化。
恐则气下指过度恐惧伤肾,致肾气失固,气陷于下的病机变化。
惊则气乱指猝然受惊伤心肾,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肾气不固的病机变化。
思则气结指过度思虑伤心脾,导致心脾气机结滞,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
(4)中药惊气散扩展阅读
中医认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就是每个人都有的对外情志反应。因此,情绪变化就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一部分,一般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绪刺激,超出了人体的正常生理范围,才会造成功能紊乱。
根据中医理论,精神刺激过度如狂喜、暴怒、骤惊、愤怒等,直接影响内脏的气机,导致气滞不行。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忧则气聚,思则气结,继而产生疾病。
七情致病因每个人的性格、体质、意志、休养等而有别。一般来说,喜悦较少致病,而惊恐致病最快,愤怒致病较重,优思致病缓慢。各种情绪分别对脏腑产生不同的影响。
❺ 中药调养气郁体质的方法有哪些
1.肝气郁结,应疏肝、理气、解郁,宜用柴胡疏肝饮
柴胡疏肝饮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柴胡、积壳、赤芍各15克,甘草5克,香附25克,川芎7.5克,砂仁5克,干晒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陈皮各25克,半夏7.5克,知母10克,猪苓、泽泻、厚朴、黄芩、黄连各15克,干姜5克,姜黄7.5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早晚食后服。
【功效】疏肝、行气、利水。适用于肝郁气滞,失其疏利三焦之职,发为腹腔积液。
2.气滞痰郁,应化痰、理气、解郁,宜用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
【来源】《金匿要略》。
【组成】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生姜15克,苏叶6克。
【用法】水煎服。厚朴和苏叶煎煮时,先以清水浸泡半小时,而后煎15分钟即可,不宜过长。
【功效】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适用于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
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3.心神失养,应养心安神,宜用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炙甘草10克,小麦 30克,大枣5枚。
【用法】上3味加水适量, 小火煎煮,取煎液2次,混匀。
【功效】
养心安神,补脾和脏 燥,多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其他 精神失常类疾病凡属脏阴不足、虚热燥扰者均可参考使用。
❻ 中药散剂
山药30g,白扁豆30g,薏仁30g,茯苓30g,砂仁20g,黄精20g,白术20g,党参15g,柴胡50g,苏梗20g,厚朴30g,百合20g,杏仁30g,半夏20g,陈皮15g,藿香20g,竹茹20g,黄芩30g,木瓜20g,芦根20g,益母草30g,干姜20,甘草15g。
❼ 中药汤剂中补气散组成成分是什么
黄芪、党参吧。
❽ 帮我翻译一下“”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
释义: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气的影响而发生的。如暴怒则气上逆,大喜则气缓散,悲哀则气消散,恐惧则气下陷,遇寒则气收聚,受热则气外泄,过惊则气混乱。
出处:出自《黄帝内经·素问》。
原文节选: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白话释义:黄帝说:讲得非常有道理!我听说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气的影响而发生的。如暴怒则气上逆,大喜则气缓散,悲哀则气消散,恐惧则气下陷,遇寒则气收聚,受热则气外泄,过惊则气混乱,过劳则气耗损,思虑则气郁结,这九样气的变化,各不相同,各又导致什么病呢?
岐伯说:大怒则气上逆,严重的,可以引起呕血和飧泄,所以说是“气逆”。高兴气就和顺,营卫之气通利,所以说是“气缓”。悲哀过甚则心系急,肺叶胀起,上焦不通,营卫之气不散,热气郁结在内,所以说是“气消”。
恐惧就会使精气衰退,精气衰退就要使上焦闭塞,上焦不通,还于下焦,气郁下焦,就会胀满,所以说是“气下”。寒冷之气,能使腠理闭塞,营卫之气不得流行,所以说是“气收”。
(8)中药惊气散扩展阅读:
“喜则气缓”的中医论述:
病因病理学术语。即九气为病的机理之一,谓过喜伤心,则心气涣散不收。《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内脏密切相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喜怒思忧恐,简称“五志”。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❾ 吃中药能治疗散气吗
散气???气散了还是放屁???气散能治,放屁多,中医知道原因--但没留下药方治。
❿ 行气散结的药那种最好
行气散结是个中医词,我想你问的应用是中医中药方面的内容。行气散结涉及的内容比较广,从中药方面说主要是理气和活血类中药,结指的徵瘕痞积,简单的说就是有东西聚集阻滞了气血的运行。具体的如治疗血滞的冠心病的薤白,三七,治疗痰湿的枳实,青皮,半夏;治疗气郁的香附,治疗热结肿痛的连翘,夏枯草等。中成药如越鞠丸,枳术宽中片,血塞通片,红金消结片等。因不知道你治那方面的,所以没有最好的,只有咨询下医生诊断了疾病,再根据你的情况一定有最适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