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子小是遗传吗
1. 胆子大小是天生的吗
胆子大小是天生的吗?2010年07月02日 21:36 中国早教网 罗宽
现在有许多家长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爸爸妈妈们可能会因为孩子的胆子大而担忧:孩子胆子大的,担心孩子不会自我保护,容易学会打人、骂人,长大以后会经常闯祸;孩子胆小的,担心孩子受欺负,遇事畏缩不前,长大以后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最近,一位家长向我们述说了这样一件事:上周她带四岁的儿子到翻斗乐去玩儿。在翻斗乐的宝宝乐园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有的孩子见到玩具马上就跑过去,拣自己喜欢的玩具玩起来。可我家贝贝搂着我的腿,眼睛盯着地毯上的好玩儿玩具,却不敢上前去玩,在我的鼓励下,他才慢吞吞地靠近玩具,而且只玩儿离我最近的几种玩具,还不放心地边玩边不时地回头看看我。过了一会儿,翻斗乐的一位阿姨进来了,手里拿着一辆自动卸货的玩具卡车,里面装着积木。有的孩子看见后,马上就凑过去,和那个阿姨一起玩起来;我家贝贝看见这个阿姨进来后,下意识地放下自己手中的玩具,马上跑到我身边,无论这个阿姨怎样招呼,他都不肯过去玩。
这位家长问到:“孩子的胆子大小是天生的吗?
如果胆子大小是天生的,那么我和他爸爸的胆子都不算小,这孩子究竟是随了谁?
如果胆子大小是天生的,孩子会一辈子都胆小吗?
如果说胆子大小不是天生的,那么对于那些只有两三岁的孩子,是谁“教给”他们胆大或胆小的?
专家点评
胆子大小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早教专家说:胆子大小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这个问题,现在心理学界倾向于胆子大小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复杂地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婴儿刚刚出世那一刻起,遗传的影响就突出地表现出来了。从医院的婴儿床上,我们就能大概地发现哪些孩子将来可能胆大,哪些孩子将来可能胆小。婴儿的哭声大小、哭的方式、他们在饥饿时的表现、护理人员接近他们时的反应,这些都可以作为区分孩子胆子大还是胆子小的指标。
但是,当妈妈从医生手里第一次接过孩子的那一刻起,环境的影响也就开始发生作用了。你看吧,那些素来“胆大”的妈妈们是以多么喷发的热情对待她们的孩子的!她们不停地和孩子大声说话,笑声朗朗;她们使劲地搂抱孩子,亲吻孩子,还不停地逗孩子,努力让孩子做出积极地反应,逗得孩子发笑和咿呀作声。
而一些平素“胆小”、文静的妈妈们就不然了,她们以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照顾着孩子,观察孩子的一切行为举动,努力满足他们的需要,解除他们的痛苦。但她们很少和孩子说话,要说也是轻声慢语、温情脉脉,她们拘谨、矜持的性格使她们很少大声地冲着孩子笑,逗孩子也较少。
您大概不会反对,这两类妈妈带出的孩子身上,将会带有她们自己的性格、行为方式和待人处事风格的痕迹。
但是您也千万不要以为,不管孩子天生特点如何,孩子的胆子大小会很容易地接受妈妈、爸爸的影响,变得和妈妈爸爸一模一样。问题比您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复杂的儿童心理发展过程
专家总结的第二点是,孩子从出生到成年,要经过好几个心理发展阶段,而且这是个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陈教授列举了他的儿子的一个例子:我自己大概属于那种胆大的爸爸,而孩子的妈妈则属于那种比较胆小的妈妈。儿子生来像他的妈妈,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无论我怎样鼓励,甚至生气地责骂,儿子在四岁半时,仍然不敢爬公园里的滑梯,尽管他亲眼看着比他年龄小的男孩女孩们兴高采烈地在滑梯上爬上爬下。我绞尽脑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培养孩子变得像我一样胆大(据说我小时候胆子特别大)。当儿子六岁半上小学时,从开学的第二天起,我就让他自己走过两条街去上学。但是直到小学毕业的时候,他仍然属于那种非常守纪律、非常胆小的学生(虽然已经当上了班里的中队长);初中时,当他从外地转回北京的一所重点中学读书时,尽管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但他还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难以克服退缩、自卑心理。直到他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并且进入高中,自己各方面的表现和成就使他在班里获得了同学的普遍承认,社会地位已经相当牢固时,我才感觉到,他身上“胆小”的缺点基本上克服了。但现在已成为大学心理系学生的儿子,最不愿意干的事之一,就是自己到商店里买他自己用的东西。就是说,他身上还是带有胆小的痕迹。
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就是这样复杂!从出生到18岁成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他们要经历好几个心理发展阶段,但他们出生时具有的那些固有的特点,却顽固地保持着其连续性。幸好,这种顽固的连续性,还不至于顽固到不接受任何环境影响、根本无法改变的地步。
家长应因势利导
如果孩子身上除了有胆小的缺点之外还有别的“天生的”优点(比如我儿子的记忆力比一般孩子好,这使他的学习成绩从小就在班里名列前茅);如果您能耐心地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如果孩子在社会性发展的各方面都很正常;在心理发展各阶段的最主要问题上都发展得很好,比如婴儿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幼儿期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小学期间培养起勤奋精神和自信心;在青春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本体感。那么,孩子胆小的缺点就会得到根本的改变。
胆小并不完全是缺点
当然,必须指出的一点是,胆小并不完全是缺点。胆小的孩子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容易受到伤害。他们容易变成听大人话、守规矩、守秩序的“好孩子”,相对来说不容易学坏;而且“胆小”往往和谨慎、小心、细致、认真等性格特征有天然联系,而这些恰恰是人格特征中难得的优点。
但是胆小毕竟不值得夸耀,有充足的经验资料和研究证据表明,胆子比较大、外向、健谈、善于适应新环境、有探索精神的人比胆小、内向、退缩的人更容易在社会上取得成就;更容易在千变万化、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因此,如果您的孩子生来胆小,您应该“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地使他的胆子变得大起来。 (本文来源:中国早教网 )
2. 男人的性格胆量大小是遗传父亲还是母亲
对一个孩子来说,其智力来自母亲,情感来自父亲,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将挑战传统观念。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更具逻辑推理能力和理性,而女性则较具直觉和情感。但剑桥大学的研究者却发现,母亲基因在孩子大脑的发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父亲基因是影响孩子情感和性格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一结论,女性如果希望得到一个聪慧而心理健全的孩子,不必去找一个高智商的伴侣,而男性则应该寻找聪明的妻子。研究发现,在大脑负责记忆和思维的区域内,没有父亲的细胞;而在负责情感的区域,没有发现只含母亲基因的细胞,相反,只含母亲基因的细胞,动出现在负责语言和计划能力的“执行”区。因此,他们相信对人类来说,母亲的基因在大脑皮质的形成中有更大的贡献。
在一般情况下,男孩要比女孩顽皮。英国科学家认为,这与男孩的遗传基因有关。由于男性性别X染色体是由母亲而来,故男孩子一般比女孩顽皮及无礼,是受母新的遗传。换句话说,顽皮男孩的顽皮个性,来自母亲的染色体。
根据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人是否活得快乐、幸福,其实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外在因素或我们对这些因素的反应,几乎不起作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行为遗传学家利坚博士,经过分析1500对双胞胎发现,即使他们中的一个做大学校长,另一个做水暖工人,或一个有博士学位,另一个连高中都没毕业,同卵双胞胎对人生的满意程度完全是相同的。利坚判断,这跟同卵双胞胎遗传基因完全相同有关;如果换做异卵双胞胎,遗传基因雷同的程度跟一般同胞兄弟姐妹无异,感受幸福的能力则差异很大。美国健康营养检测中心对6000名男女志愿者进行了长达10年的实验,研究显示,一个人的典型情绪不会随时间而改变。换言之,相对比较快乐的人,10年后还是会比较快乐,悲观的人也会继续相对悲观。
3. 孩子胆大胆小是天生的吗
现在有许多父母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爸爸妈妈们可能会因为孩子的胆子大而担忧:孩子胆子大,担心孩子不会自我保护,长大以后会经常闯祸;如果孩子胆小,又担心他容易被欺负,遇事畏缩不前,长大以后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最近,一位父母向我们述说了这样一件事:上周她带四岁的儿子到翻斗乐去玩儿。在翻斗乐的宝宝乐园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有的孩子见到玩具马上就跑过去,拣自己喜欢的玩具玩起来。可我家贝贝搂着我的腿,眼睛盯着地毯上的好玩儿玩具,却不敢上前去玩,在我的鼓励下,他才慢吞吞地靠近玩具,而且只玩儿离我最近的几种玩具,还不放心地边玩边不时地回头看看我。过了一会儿,翻斗乐的一位阿姨进来了,手里拿着一辆自动卸货的玩具卡车,里面装着积木。有的孩子看见后,马上就凑过去,和那个阿姨一起玩起来;我家贝贝看见这个阿姨进来后,下意识地放下自己手中的玩具,马上跑到我身边,无论这个阿姨怎样招呼,他都不肯过去玩。 这位父母问到:“孩子的胆子大小是天生的吗?如果胆子大小是天生的,那么我和他爸爸的胆子都不算小,这孩子究竟是随了谁?如果胆子大小是天生的,孩子会一辈子都胆小吗?如果说胆子大小不是天生的,那么对于那些只有两三岁的孩子,是谁“教给”他们胆大或胆小的? 专家点评:胆子大小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陈会昌教授说:胆子大小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这个问题,现在心理学界倾向于胆子大小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复杂地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婴儿刚刚出世那一刻起,遗传的影响就突出地表现出来了。从医院的婴儿床上,我们就能大概地发现哪些孩子将来可能胆大,哪些孩子将来可能胆小。婴儿的哭声大小、哭的方式、他们在饥饿时的表现、护理人员接近他们时的反应,这些都可以作为区分孩子胆子大还是胆子小的指标。 但是,当妈妈从医生手里第一次接过孩子的那一刻起,环境的影响也就开始发生作用了。你看吧,那些素来“胆大”的妈妈们是以多么喷发的热情对待她们的孩子的!她们不停地和孩子大声说话,笑声朗朗;她们使劲地搂抱孩子,亲吻孩子,还不停地逗孩子,努力让孩子做出积极地反应,逗得孩子发笑和咿呀作声。 而一些平素“胆小”、文静的妈妈们就不然了,她们以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照顾着孩子,观察孩子的一切行为举动,努力满足他们的需要,解除他们的痛苦。但她们很少和孩子说话,要说也是轻声慢语、温情脉脉,她们拘谨、矜持的性格使她们很少大声地冲着孩子笑,逗孩子也较少。 您大概不会反对,这两类妈妈带出的孩子身上,将会带有她们自己的性格、行为方式和待人处事风格的痕迹。 但是您也千万不要以为,不管孩子天生特点如何,孩子的胆子大小会很容易地接受妈妈、爸爸的影响,变得和妈妈爸爸一模一样。问题比您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复杂的儿童心理发展过程 陈教授总结的第二点是,孩子从出生到成年,要经过好几个心理发展阶段,而且这是个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陈教授列举了他的儿子的一个例子:我自己大概属于那种胆大的爸爸,而孩子的妈妈则属于那种比较胆小的妈妈。儿子生来像他的妈妈,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无论我怎样鼓励,甚至生气地责骂,儿子在四岁半时,仍然不敢爬公园里的滑梯,尽管他亲眼看着比他年龄小的男孩女孩们兴高采烈地在滑梯上爬上爬下。我绞尽脑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培养孩子变得像我一样胆大(据说我小时候胆子特别大)。当儿子六岁半上小学时,从开学的第二天起,我就让他自己走过两条街去上学。但是直到小学毕业的时候,他仍然属于那种非常守纪律、非常胆小的学生(虽然已经当上了班里的中队长);初中时,当他从外地转回北京的一所重点中学读书时,尽管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但他还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难以克服退缩、自卑心理。直到他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并且进入高中,自己各方面的表现和成就使他在班里获得了同学的普遍承认,社会地位已经相当牢固时,我才感觉到,他身上“胆小”的缺点基本上克服了。但现在已成为大学心理系学生的儿子,最不愿意干的事之一,就是自己到商店里买他自己用的东西。就是说,他身上还是带有胆小的痕迹。 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就是这样复杂!从出生到18岁成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他们要经历好几个心理发展阶段,但他们出生时具有的那些固有的特点,却顽固地保持着其连续性。幸好,这种顽固的连续性,还不至于顽固到不接受任何环境影响、根本无法改变的地步。 父母应因势利导 如果孩子身上除了有胆小的缺点之外还有别的“天生的”优点;如果您能耐心地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如果孩子在社会性发展的各方面都很正常;在心理发展各阶段的最主要问题上都发展得很好,比如婴儿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幼儿期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小学期间培养起勤奋精神和自信心;在青春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本体感。那么,孩子胆小的缺点就会得到根本的改变。 胆小并不完全是缺点 当然,必须指出的一点是,胆小并不完全是缺点。胆小的孩子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容易受到伤害。他们容易变成听大人话、守规矩、守秩序的“好孩子”,相对来说不容易学坏;而且“胆小”往往和谨慎、小心、细致、认真等性格特征有天然联系,而这些恰恰是人格特征中难得的优点。 但胆小毕竟不值得夸耀,有充足的经验资料和研究证据表明,胆子比较大、外向、健谈、善于适应新环境、有探索精神的人比胆小、内向、退缩的人更容易在社会上取得成就;更容易在千变万化、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因此,父母应该“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地使他的胆子变得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