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遗传学人
㈠ 遗传学的三大遗传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三大规律之间的联系
.自由组合规律以及连锁交换规律都是在分离规律基础上发展和引伸出来回的。因此,分离规律答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规律。
.在生物进行有性繁殖的过程中,既有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分离,又有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还有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正是电于这三个基本规律在同时地起作用,才使致了生物的遗传性状在传递中,既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会不断的产生新的变异类型,从而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三大规律之间的区别
分离规律: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
.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互不干扰
”连锁和交换规律: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团,在传递中此不能自由组合,在不发生交换时,既为完全连锁遗传,在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流时,既为不完全连锁遗传。
㈡ 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什么
1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律 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挑选七对相对应的性状 ,年复一年地进行种植和杂交实验,分析这七对性状从上代至下代的遗传规律。经过八年反复试验,孟德尔总结出两条定律。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律。 孟德尔假设存在着控制遗传性状的因子,双倍体植株的细胞含有成对因子。 每对性状因子都有显性因子(用大写字母代表,如:A)和隐性因子(用小写字母代表,如:a)之分。只有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因子情况下(可写为aa),才表现出隐性因子所代表的性状。如:白花,一对遗传因子均为显性因子(可写为AA),或一对遗传因子含一个显性因子一个隐性因子(可写为Aa),均表现出显性因子所代表的性状,如:紫花。这样,人们将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表型,而将它的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例如,紫花是表型,基因型为AA的植株和基因型为Aa的植株都具有紫花,这称为表型。 在从在双倍体植株产生单倍体的卵细胞或花粉细胞时,成对因子就会分离开来,每个单倍体的卵细胞或花粉细胞得到一个因子。经过授粉受精后,产生的种子从父本得到一个遗传因子,从母本得到一个遗传因子,遗传因子均成对存在。 孟德尔第一定律认为,遗传因子在形成单倍体生殖细胞时分离,在受精时随机组合,这一规律被人们称之为分离律。 2.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律 一个个体的两对性状在遗传中是否相互影响?有什么样的遗传规律呢? 孟德尔仍通过遗传豌豆实验,提出人称为孟德尔第二规律的自由组合律。这个定律在肯定各对性状均服从上述分离律的基础上,提出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遗传中彼此是独立的,因此,控制两对性状的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在遗传中表现出自由组合的特点。 3. 孟德尔学说的重要意义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明确地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并且强调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独立性,彼此间并不“融合”或“稀释”,这些提法或概念一改在他以前对生物体性状遗传捉摸不定,难以把握的状态。 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只是在形成单倍体生殖细胞时才分离开来,这些提法为后来人们寻找和确定遗传因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孟德尔所提出的实验方法:选定相应性状,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再对后代的性状表现进行分析,这一套实验方法被后来的遗传学家连续使用约半个世纪,被证明是科学有效的研究遗传的方法。运用这套方法,人们在模型实验材料(豌豆,果蝇,粗糙链孢霉等)中确定了成百上千个遗传因子--基因。
㈢ 遗传学三大定律
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
连锁与互换规律
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分离定律 law of segregation为孟德尔遗传定律之一。 孟德尔决定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同时存在于杂种一代(F1)的个体中,但仍维持它们各自的个体性,在配子形成时互相分开,分别进入一个配子细胞中去。在孟德尔定律中最根本的就是分离定律。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在纯合子中相同染色体上占有同一基因位置的来自双亲的二个基因决不会发生融合而是仍维持其个体性,而在配子形成时,基因发生分离,其结果是杂种第二代(F2)和回交一代(B1)中性状会发生分离。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
在孟德尔从事的大量植物杂交试验中,以豌豆杂交试验的成绩最为出色。经过整整8年(1856-1864)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称为基因)的论点,并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两个重要规律的发现和提出,为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孟德尔名垂后世的重大科研成果。
连锁与互换规律
191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摩尔根(1866—1945)和他的几位学生开始了对果蝇的遗传研究。 摩尔根果蝇是一种在夏天的水果摊上常见的小昆虫,它有一对小小的红眼睛。当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的第一年,他们发现了一种雄性白眼果蝇,这种新的果蝇是经过红眼果蝇自发突变而来的。当把雄性白眼果蝇与雌性红眼果蝇交配,获得的后代均是红眼果蝇,说明眼睛颜色的红色对白色是显性的: 当把F1代的雄性红眼果蝇与雌性红眼果蝇交配时,获得的F2代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仍为3:1,但是雄性与雌性则不存在3:1关系,且所有的白眼果蝇均是雄性的,这说明白眼性状是与性别相联系的,也就是说,这两个不同的性状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白眼与性别相连,因此叫做性连锁(sex-linkage)。人类中的色盲和血友病(hemophilia)也是X隐性连锁的。
㈣ 第三大遗传定律是指的..
分离规律、自由组合和连锁遗传是遗传学的三大基本规律。 (1)分离规律 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存在的。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为例(表9-2): 可见,红花与白花杂交所产生的F1植株,全开红花。在F2群体中出现了开红花和开白花两类,比例3∶1。孟德尔曾反过来做白花为花的杂交,结果完全一致,这说明F1 和F2的性状表现不受亲本组合方式的影响,父本性状和母本性状在其后代中还将是分离的。 (2)独立分配规律(又称自由组合定律) 该定律是在分离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多对基因间自由组合的关系,解释了不同基因的独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发生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按照独立分配定律,在显性作用完全的条件下,亲本间有2对基因差异时,F2有22=4种表现型;4对基因差异,F2有24=16种表现型。设两个亲本有20对基因的判别,这些基因都是独立遗传的,那么F2将有220=1048576种不同的表现型。这个规律说明通过杂交造成基因的重组,是生物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独立分配定律是指两对以上独立基因的分离和重组,是对分离规律的发展。因此分离定律的应用完全适用于独立分配规律。 (3)连锁遗传规律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更炎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最后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的一些例证,实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于是继孟德尔的两条遗传规律之后,连锁遗传成为遗传学中的第三个遗传规律。所谓连锁遗传定律,就是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控制性状遗传基因的载体。通过交换的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距离的顺序,呈直线排列。这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地科学基础。
㈤ 遗传学上有哪三大定律它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与交换定律。
1,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就是说,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3,连锁与交换定律: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率或互换率。
㈥ 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是什么(具体内容)
1。基因的分离定律。
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3.基因连锁互换定律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前期,即四分体时期时,姐两条妹染色单体的相同片段将会重叠.在分裂后期时,因为两者需要分裂到两个子细胞中去,部分片段会被粘连并撤断到相对应的姐妹染色单体,以至于形成交叉互换.
㈦ 三大遗传规律及原理
科学名词: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和连锁遗传是遗传学的三大基本规律。
(1)分离规律 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存在的。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这一规律从理论[被屏蔽的广告]
[被屏蔽的广告] 8月,三星与您激情奥运 奖牌获得者的台前幕后
LG 手机一元抢拍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为例(表9-2):
表9-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可见,红花与白花杂交所产生的F1植株,全开红花。在F2群体中出现了开红花和开白花两类,比例3∶1。孟备尔曾反过来做白花为花的杂交,结果完全一致,这说明F1 和F2的性状表现不受亲本组合方式的影响,父本性状和母本性状在其后代中还将是分离的。
(2)独立分配规律 该定律是在分离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多对基国间自由组合的关系,解释了不同基因的独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发生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按照独立分配定律,在显性作用完全的条件下,亲本间有2对基因差异时,F2有22=4种表现型;4对基因差异,F2有24=16种表现型。设两个亲本有20对基因的判别,这些基因都是独立遗传的,那末F2将有220=1048576种不同的表现型。这个规律说明通过杂交造成基因的重组,是生物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独立分配定律是指两对以上独立基因的分离和重组,是对分离规律的发展。因此分离定律的应用完全适用于独立分配规律。
(3)连锁遗传规律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更炎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最后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的一些例证,实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于是继孟德尔的两条遗传规律之后,连锁遗传成为遗传学中的第三个遗传规律。所谓连锁遗传定律,就是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控制性状遗传基因的载体。通过交换的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距离的顺序,呈直线排列。这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地科学基础。
㈧ 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是什么
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摩尔根提出的连锁与交换定律构成了遗传的回基本规律,通答称为遗传学三大定律.
分离律说的是遗传性状有显隐性之分,这样具有明显显隐性差异的一对性状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由一对纯合隐性基因决定。杂合体往往表现显性基因的性状。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是分离律的细胞学基础。
自由组合律是说生物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基因独立行动,可分可合,以均等的机会组合到同一个配子中去。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于生殖细胞是自由组合律的细胞学基础。
连锁与交换律是说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互相连锁的,它们常一起传递(连锁律),但有时也会发生分离和重组,是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各对等位基因进行了交换。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是交换律的细胞学基础。
㈨ 遗传学上有哪三大定律它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一、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分离定律为孟德尔遗传定律之一。 决定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同时存在于杂种一代(F1)的个体中,但仍维持它们各自的个体性,在配子形成时互相分开,分别进入一个配子细胞中去。在孟德尔定律中最根本的就是分离定律。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在纯合子中相同染色体上占有同一基因位置的来自双亲的二个基因决不会发生融合而是仍维持其个体性,而在配子形成时,基因发生分离,其结果是杂种第二代(F2)和回交一代(B1)中性状会发生分离。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二、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 在孟德尔从事的大量植物杂交试验中,以豌豆杂交试验的成绩最为出色。经过整整8年(1856-1864)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称为基因)的论点,并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两个重要规律的发现和提出,为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孟德尔名垂后世的重大科研成果。三、连锁与互换规律 191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摩尔根(1866—1945)和他的几位学生开始了对果蝇的遗传研究。 果蝇是一种在夏天的水果摊上常见的小昆虫,它有一对小小的红眼睛。当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的第一年,他们发现了一种雄性白眼果蝇,这种新的果蝇是经过红眼果蝇自发突变而来的。当把雄性白眼果蝇与雌性红眼果蝇交配,获得的后代均是红眼果蝇,说明眼睛颜色的红色对白色是显性的: 当把F1代的雄性红眼果蝇与雌性红眼果蝇交配时,获得的F2代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仍为3:1,但是雄性与雌性则不存在3:1关系,且所有的白眼果蝇均是雄性的,这说明白眼性状是与性别相联系的,也就是说,这两个不同的性状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白眼与性别相连,因此叫做性连锁(sex-linkage)。人类中的色盲和血友病(hemophilia)也是显性连锁的。
㈩ 经典遗传学的三大定律
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和连锁遗传是遗传学的三大基本规律。
(1)分离规律 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存在的。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为例(表9-2):
可见,红花与白花杂交所产生的F1植株,全开红花。在F2群体中出现了开红花和开白花两类,比例3∶1。孟德尔曾反过来做白花为花的杂交,结果完全一致,这说明F1 和F2的性状表现不受亲本组合方式的影响,父本性状和母本性状在其后代中还将是分离的。
(2)独立分配规律 该定律是在分离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多对基因间自由组合的关系,解释了不同基因的独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发生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按照独立分配定律,在显性作用完全的条件下,亲本间有2对基因差异时,F2有22=4种表现型;4对基因差异,F2有24=16种表现型。设两个亲本有20对基因的判别,这些基因都是独立遗传的,那么F2将有220=1048576种不同的表现型。这个规律说明通过杂交造成基因的重组,是生物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独立分配定律是指两对以上独立基因的分离和重组,是对分离规律的发展。因此分离定律的应用完全适用于独立分配规律。
(3)连锁遗传规律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更炎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最后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的一些例证,实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于是继孟德尔的两条遗传规律之后,连锁遗传成为遗传学中的第三个遗传规律。所谓连锁遗传定律,就是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控制性状遗传基因的载体。通过交换的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距离的顺序,呈直线排列。这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地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