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空黄褐斑
A. 人体经络主要作用是什么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等。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干,“内藏于府藏(脏腑),外络于支节”(【灵枢·海论】)。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奇经八脉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十五络脉是指人体十二经脉加上躯干前的任脉、躯干后的督脉各自别出的一络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十二经脉按其循行顺序分别成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称其为“正经”。
循行走向
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正如 《灵枢·逆顺肥瘦》所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表里关系
一.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叙述。
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分布的特点是: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躯干部: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
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脾经在中线。至内躁八寸处交又之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线。
二.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足之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手之阴阳也。”
互为表里的两经,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侧的相对位置,并在四肢末端交接;又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从而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不仅由于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衔接而加强了联系,而且由于相互络属于同一脏腑,因而使互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可相互影响。在治疗 上,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腧穴经常交叉。
B. 怎样治疗双肺静脉淤血,气短,胸背疼痛
1手太阴肺经 -从胸走手 中府、天府、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 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是补肾的穴位。(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 列缺:不好找。合骨相对凹点。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头项寻列缺” 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 太渊:很深。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心血管病) 鱼际:火穴。治疗热性病。咳、喘有效果。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 少商:大拇指外根部。治疗咽喉痛的要穴。(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2手阳明大肠经 -由手走头起始于商阳穴、合谷、温溜、曲池、结束于迎香穴 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 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调节便秘。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小贴士: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泻火。是郗穴治急症是深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端点。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作用。它是大肠经的合穴(合穴治脏腑,治腹部疾患)皮肤病很多都和大肠有关系,曲池是个排毒的穴位。 肩俞穴:把手伸平了有个窝。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五十肩、肩周炎) 迎香穴: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小结:呼吸道疾病: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疼。头面部疾病;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其他:神经性皮炎、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3足阳明胃经 从头到脚 四白、厉悦穴 腿的外侧 美容的经:面部气色、皮肤松弛、长豆豆、面白气血不足调胃经。 小贴士:敲打面部、脖子、胸前、腿正面外侧及小腿胫骨外侧的整个胃经。 四白穴:可以治疗眼袋、黑眼圈。是给眼睛供血的穴位。 天枢穴:肚脐眼旁边2寸。治大肠功能不好,慢性结肠炎、便秘腹泻双向调节。 梁丘穴:在膝盖上2寸。治急性胃痛。是胃经的郗穴治急症。和妇科急性乳腺炎。 足三里(犊鼻穴):膝眼下3寸旁开一横指。强壮穴及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虚,也是消气穴吃的不舒服有胀起要揉足三里。还专治慢性胃痛。小贴士:先揉左腿会对脾胃调节更好一点;要是肝胆从右边好 上巨墟:足三里往下3指。治疗大肠疾病。 下巨墟:上巨墟下3指。治疗小肠疾病,小腹痛。(肚子痛的位置不在胃脘,靠近肚脐眼位置,就揉下巨墟 丰隆穴:下巨墟旁边。外踝上8寸旁开一指。(向后)离穴不离经。去处高血脂,是一个化痰穴。痰湿重适合。可化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是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小结:胃肠道疾病:小儿腹泻、胃下垂、胃痛、胃胀。头面疾患:头痛、眼痛、牙痛、面神经麻癖。其他:白细胞减少症、中风偏瘫后遗症。 4足太阳脾经 :脾主运化、脾主统血。头晕,手麻、手脚冰凉是脾功能差。始于足大趾内侧的足阴穴。 足阴穴:通常用艾灸法用香烟代替。鼻出血治、例假不止,艾灸可止血。 太白穴:贴着脚内侧骨头揉,缝里向指间揉。通过脾来补肺的穴。(山药臆米粥) 公孙穴:大拇指往下滑有个壳头。重要穴位,连心脏,促进肠子蠕动,对消化不良、憋闷、吃太多了肚胀效果明显。 其他脾经都小腿内侧。三阴交:胫骨的边缘,地机、阴陵经、 脾经治痛风。血海:把掌心放膝盖上大拇指的位置,敏感的点。气血聚集的地方。治血症:出血、贫血、血淤症。 小结: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便秘、痢疾。妇科病:痛经、闭经、附件炎、盆腔炎。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 5手少阴心经 :心理、思虑、神志、睡眠、感情纠葛等。 极泉穴:在腋窝终点。可以探查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早期的疾病、可调心律,治疗两肋疼。 方法:用大拇指点按极泉穴然后拨动一下小筋,就会有电麻感(通的)痛而不麻(血管有淤阻)不痛不麻(供血不足)预防心梗、心绞痛。 少海穴:肘横纹边缘处。是心经的合穴。合治内腑对心脏的调节很好。属水(水在五行中是属肾)多梦叫心肾不交,就会造成五心烦热,踏实不下来。可调节心脏,交通心肾,减缓心律,降低血压。 灵道穴:腕横纹下1.5寸贴着骨头揉:防治心脏早搏,心跳过速、心烦躁上火、慢性心脏病,减缓心律,平静心神。对慢性心脏病的人非常重要。 阴郗穴:腕横纹上0.5寸。手脚心发热、出汗,中医讲五心烦热,睡不踏实、起夜,其实尿也不多(小便频数)穴位在骨缝当中,点按要往里掐。 神门穴:在掌横纹上凹陷处。穴位深。可用大拇指指节搁它。就是安定心神的门户。增强睡眠。是原穴属土,火(心脏)生土(脾)把心脏烦热过多的气血补到脾胃上去。增加了消化能力,安神了同时也把心火泻掉了。还可防止老年痴呆。一安定心神增强睡眠,泻心火。二增强胃动力。三防老年痴呆。四治疗晕车。五增强通便能力。 少府:在感情线上攥拳小指尖对的地方少府是心经的火穴。因此湿热症、火症可通过少府调节。可直接调节心脏的穴。主治先天心脏疾病。 少冲:小指内侧指甲旁。#穴(急症热症)发烧、癫狂、昏厥症。它有开窍醒神的功效。放血、去热。 小结: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国缓。神经及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其他: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6手太阳小肠经:属火。由手走头,起始于少泽穴、前谷、后溪、小海、肩贞、天宗、肩中俞、天窗、听宫。 治疗肩背、颈椎、脸部、耳朵 少泽穴:井穴(源头)治疗热症,通常刺血方法比较好。咽喉痛、发烧、牙肿点刺,滴一滴血就可缓解。不适合按摩。 后溪穴:掌纹末端凹陷处,往上推,推到骨缝。穴位深。是八脉交会的大穴。一治疗后背督脉上的病。二可治疗落枕、肩膀疼。 养老穴:手放平手心朝下,食指肚顶着最高点,往外转凹陷下去的位置。治疗眼睛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 支正穴:腕横纹上5寸,在侧面。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有个特殊的功效治人体的赘生物猴子、扁平疣、脂肪瘤(痰湿凝结、气淤症引起)小肠功能增强了就不会有瘤子 小海穴: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之间手一拨动手指就会麻。一。常拨动小海会增强心脏力量。增强消化功能。小海是合穴属土。(合治脏腑)小肠经属火,火能生土。所以把火散到脾经上了,可以增强脾的力量。二。可去人体的燥火。 天宗:小海穴往上在后背肩胛骨的凹陷处,天宗是个大穴。防治乳腺问题,肩痛、心血管、肺部疾病。防治肩膀酸疼。 听宫穴:耳平前1厘米,张口时是凹陷的。治耳部方面的疾患耳聋耳鸣听力下降 小结:五官病: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其他:失眠、落枕、肩痛、腰扭伤。7膀胱经: 功效:是最大的排毒通道。督脉旁开1.5到3寸都是膀胱经。 睛明:使眼睛明亮,消除眼疲劳。按穴位的方法是把指甲剪平,用右手按住头,利用中指奔手按的头的方向按穴位。也可以两边同时按。 肺俞、厥阴俞、心腧:用点按,哪个穴位敏感就多刺激哪个穴位。按摩,拔罐,针灸,刮痧均可。 厥阴俞:治疗胸闷,预防心梗,心绞痛,冠心病。 肾俞:治疗腰痛的要穴。腰痛的地方,站立,肘尖和膀胱经相交的位置。 委中:膝盖弯曲的中间。右手用大拇指点按,左手拽住脚脖子,往上弯,这样穴位才敏感。腰背委中求,治疗腰背酸痛,腰肌劳损还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疗法排除毒素。 承山:腿肚子边沿的位置。可治疗腰腿痛,痔疾。 飞扬:承山穴往外旁开三指再往下俩指。治疗慢性腰痛。 昆仑:外踝后侧有个凹陷,经常拨动可以降低血压,增强大肠的蠕动,治疗便秘。对治疗腰痛也有很好的效果。 申脉:外踝边沿。治疗胯骨两边腰痛效果显著。 金门:治疗急性腰扭伤和急性头痛的要穴。 至阴:小脚趾外侧指甲旁。艾灸可转胎。 8肾经 功能: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治疗人体骨骼方面的疾病。肾开窍于耳,肾之府为腰。 涌泉:脚底前掌凹陷处,每晚按摩100次可引血下行。可调节高血压。 一. 按摩时无弹性,体质虚寒的人可用艾灸的方法。 二. 肾火旺,肾阴不足,可多揉涌泉穴。 太溪:脚内踝后侧贴着内踝。肾经的原穴,补肾的大穴。拔罐、按摩都行,什么体质都可以按。对人体非常有补益作用。 大钟:太溪穴下面一点。肾经的络穴。治疗慢性疾患,本脏以外循经走向联络到的其他经上的问题都可治疗。可治咽喉痛,失音症。 复溜:大溪穴之上紧挨着。贴着骨头方向去按。治疗淤血症,要防止静脉曲张一定要多按摩复溜穴。可以通月经,揉复溜可帮助伤口愈合,特别是在脾经上的。滋肾阴,治疗干咳,哮喘。 阴谷:紧挨着委中的一个窝边沿。肾经合穴。治脏腑及肾经的主要疾病。通膀胱,利尿,治疗女士的阴道搔痒,不孕症。男士的阴囊湿疹。 俞府:胸口中线旁开三指。调动肾经的气血。上边气血不足,即肾不纳气,如饥不欲食,女士的梅核气等。按摩俞府穴可得到缓解。同时按摩太溪、复溜。把整个气血都运转起来。 9心包经,始于天池,终于中冲,由胸走手。刺激左侧效果最佳。 天泉:腋下横纹两寸。治疗胸痛、心悸、突然害怕等。 曲泽:肘横纹中点。治疗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调节心血的供应。 郗门: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是12寸,郗门穴在离腕横纹5寸处。急救穴,治疗突发性的心绞痛。按这个穴一定要用大拇指按住,然后手腕转动,才能揉到。 内关:治疗因心理压力大引起的失眠等症状等,可调节心率。 大凌:在腕横纹的中间。可治压力引起的头痛,预防由于心血管淤阻产生的口臭等。 劳宫:是一个大补穴。揉这个穴可使心情放松。 中冲:中指甲内侧。可用指甲掐或用指节咯。是泄心火的要穴,治口疮 小贴士:推天河水,从腕横纹到肘横纹的中点(推时从劳宫起,推300次),对内热性小孩发烧,不出汗等症状有缓解作用。成年人心里烦躁也可以推。虚寒体质的小孩不能用。 10 三焦经:主内分泌失调,主情志,主气郁。多按摩右侧效果会更好。 关冲:在无名指外侧指甲旁。要用食指的指节来咯它。防止晕车, 液门:小指无名指交界处无名指这一侧骨缝当中。治疗口干舌燥,夜里口渴的症状 阳池:腕关节的中点。刺激阳池能激发人体阳气,对身体虚寒怕冷有缓解作用。也可艾灸。 支沟:腕关节上3寸。治疗肋间神经痛,气郁不舒等症状,按摩支沟穴还有通便的作用。 翳风:在耳后根。治疗急性耳聋、耳鸣。尤其是急性耳聋、耳鸣有很好的效果。 丝竹空:防治黄褐斑、鱼尾纹的产生。 11 胆经:胆主决断,帮人决断谋虑,使人心情舒畅。 童子缭:在鱼尾纹旁边。主治眼疾,对青光眼,眼压过高,眼睛胀痛有治疗作用。 率谷:耳尖上3至5厘米略微凹陷的地方。治偏头痛。 风池:在发际边凹陷处。对眼睛酸涩,头部眩晕有治疗作用。把眼睛闭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一起按揉风池穴,按的方向是奔鼻子的位置。 肩井:大拇指贴在脖子然后把手弯成弓型中指点的肌肉的位置有一个凹陷就是肩井穴。主治痛症。对头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上半身痛均有缓解作用。 京门:肋骨边沿,肋骨和肉交界的地方,用手点一点就会有一个特别痛的点,这个点就是京门穴。是肾经的发源地。刺激京门穴起到调节肾气的功效。对肾虚、腰痛有缓解作用。 12肝经:肝经三大功能。一。肝主疏泄,抒发宣泄情志。二,肝主藏血,储藏不用的血。三,肝主宗筋,男性生殖问题。 太冲:大脚趾和二脚趾指缝之间上面1寸。揉太冲穴可以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有宣泄作用。是肝经的原穴。和行间一起按效果最好。 行间:大脚趾和二脚趾指缝之间。配合太冲穴向行间方向推,可起到消除肝脏郁积的作用,使肝血源源不断地供到心脏。 蠡沟:内踝上5寸。一,治疗女性阴道搔痒。二,月经不调,白带不调,月经湿疹。 章门:八大要穴之一。肋骨的边沿,把手贴在脸上,肘尖的位置,就是大概章门的位置。调节五脏协调,敲打它可疏肝健脾,防治乳腺增生,防治妇科病,减肥。 13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十二条经络的时辰表 ----------- 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时间 和 对应的经络 21:00-23:00 三焦经。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3:00-5:00 肺经。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5:00-7:00 大肠经。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9:00-11:00 脾经。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C. 面部刮痧的经络穴位
头部为诸阳之会,而面部则是十二条经络中有六条手足三阳经经过,并有督脉所主。
其分布大致如下:
1、手足阳明经:正面眼睛以下大部分区域;
2、手足少阳经:耳部上下旁测区域;
3、手足太阳经:眉上额部及头顶、后枕部。 常用穴位:(见图15、16)
1、承浆(任):主治:癫狂、歪嘴、脸肿、牙痛、强壮身体、平衡内分泌、润肌、对经期前后暗疮有极佳的抑制作用。
2、大迎(胃):主治:发热恶寒、面浮肿、眼闭不合、颈痛、瘰疮等,对恢复面部光泽有直接充实作用。
3、颊车(胃):主治:歪嘴、牙关紧、牙痛、暗疮、失音、脏躁、扁体炎症。有疏风活络、止痛作用。
4、下关(胃):主治:耳鸣、耳聋、牙齿痛、重听。能润肌肤.消除暗疮。
5、地仓(胃):主治:流口水、失音不语、腹腔痛胃院痛。流通经脉,扶正镇痛,润泽肌肤,消除眼袋。
6、颧(小肠):主治:目下部肿痛、三叉神经痛。眼睑眨不止,有镇痛镇痉。抗皱消疮、散瘀祛皱作用。
7、听会(胆):主治:耳鸣、耳内流脓、下颔关节炎、牙痛、腮肿、疏经活络、活跃面部细胞、开窍益聪。面色红润。
8、人中(督):主治:癫狂、昏迷、牙关紧闭。嘴歪、腰酸痛。强壮身体、对笑肌、面部表情肌有良好的连带作用,消除皱纹好。
9、巨髎(胃):主治:口眼歪斜、目下眶部肿痛鼻塞、唇颊肿痛、三叉神经痛、本穴能贯通内外肌肉皮毛,修复受损细胞,改善暗疮去除斑痕好。
10、听宫(小肠):主治:耳聋、耳鸣、腹腔满痛、通经络、开耳窍、止痛、益聪令皮肤光泽。
11、迎香(小肠):主治:歪嘴、鼻痛、脸痛,消除眼袋、明目。
12、四白(胃):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瞬动不息、鼻炎等症。
13、上关(胆):主治:牙痛、偏头痛、耳鸣、癫痛等。对肝胆型黄褐斑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14、睛明(膀胱):主治:青光眼。早期白内障、眼红肿痛、迎风流泪。色盲。疏风泄热,解毒明目作用。
15、承泣(胃):主治:夜盲、口眼歪斜、红肿、泪泣症。消除眼袋油脂粒、开窍、明目。
16、球后(经外):主治:神经萎缩、青光眼、白内障、青少年近视等、本穴对消除黄褐斑、皱纹有显著的疏络作用。
17、瞳子髎(胆):主治:头痛、目痒、角膜炎、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青少年近视。疏散风热、清头明目消肿止痛作用,对上眼睑红肿,下眼睑红肿,下眼袋充胀起疏导作用。
18、攒竹(膀胱):主治:头痛、目眩。消除眼部、额部抬头皱纹、明目。对眼睛疲劳,上眼睑浮肿有独特疗法。
19、鱼腰(经外):主治:眼红肿疼痛、面神经麻痹、前额痛等。对换肤后皮肤增厚症变红或是用劣质化妆品敏感症,均有独到的修复作用。
20、丝竹空(三焦):主治:头痛、目眩、偏头痛、消除额部皱纹、鱼尾纹、润泽肌肤、明目。
21、阳白(胆):主治:前额头痛、目眩、迎风流泪、能消除额部皱纹、明目。
22、太阳(经外):主治:眼睛红肿,头痛、头晕、神经衰弱、可消除疲劳、消热解毒、清头明目、醒脑、明目。
23、神庭(督):主治:心神烦乱、精神焦虑、头痛、失眠、眩晕、惊恐、强身、防止衰老。
24、印堂(督):主治:前额痛、鼻部疾患、去皱纹,使皮肤光亮红润。
25、头维(胃):主治:头痛、目眩、目痛、增强体质、提神、醒脑。
26、曲鬓(胆);颔颊肿痛、颈项强痛不回顾、偏头痛。
27、耳轮廓(反射区疗法):强身健体、令肌肤回复弹性、白嫩。
28、翳风(三焦):主治:耳鸣、扁桃体炎、耳内湿痒、颊肿、牙痛、偏头痛、疏风通络、镇痛等。
29、风池(三焦):主治:头痛、脑疾患、眼病。精神病或神经系统的常用穴。对忧郁肝斑症有效。
30、百会(经外):主治:头痛、眩晕、中风、昏迷、心烦、惊悸、健忘、精神病、子宫出血等症、清热开窍、健脑宁神、回阳固脱、平肝息风。
面部刮痧手法
面部刮痧手法1、点:用鱼形刮痧板的鱼吻部或鱼尾部在穴位上轻轻用力向下点压。
面部刮痧手法2、扭:用鱼形刮痧板的鱼吻部进行螺旋式点扭穴位,顺向或反向扭动。
面部刮痧手法3、刮:用鱼形刮痧板鱼腹的头部棱面,沿经络轻盈刮拭。
面部刮痧手法4、点叩:用鱼形刮痧板的尾部点叩面部的七条经络线。
面部刮痧手法5、按:用鱼形刮痧板头部的平面在穴位用力缓缓向下按压。
面部刮痧手法6、揉:用鱼形刮痧板头部平面在穴位或经络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动。
面部刮痧手法7、托:用鱼形刮痧板的头部的平面,用力向上提托肌肉。
面部刮痧手法8、放气:用鱼型刮痧板头部的平面,按揉后拖至同一条经络线上的下一个穴位上松板放气。
面部刮痧手法9、摩游:用鱼形刮痧板的鱼腹棱面在穴位或经络进行轻、柔、慢的游游弋滑动
D. 我的五官还算可以,就是脸上有黄褐斑。黑眼圈特别严重。整个人看上去憔悴得很。而且很明显。记得有一次我
那你平常熬夜比较多吗是吗 ,化妆可以的
E. 拔罐哪些穴位可以治疗各类皮肤疾病
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经呼吸道、口腔、生殖器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临床表现为患处初感灼痒、紧张,数小时后出现红斑,迅速变为粟粒至绿豆大小的簇集性水疱,疱破后露出糜烂面,数日后干燥结痂,愈后可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浅瘢痕。附近淋巴结肿大。本病好发于口角、唇缘、鼻孔周围、口腔黏膜、扁桃体、生殖器部位及臀部、会阴等处。
【拔罐部位】
1上肢部:合谷。
2下肢部:三阴交。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由鼻黏膜进入人体,侵犯外胚层结构及感觉神经系统的组织而发病。常有轻度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将要发疹的部位出现痒感、感觉过敏、灼热及疼痛。经约1~3日局部发生红斑,继之出现簇集性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为一个或数个水疱群,数日后疱液破裂后表面干燥结痂,留有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斑。附近淋巴结肿大。皮疹多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常见于胸部、面部、颈部、腹部皮肤及眼、鼻、口腔黏膜及耳部。神经痛为本病的又一特征。发疹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疼痛。
【拔罐部位】
1头部:太阳、阳白、下关、翳风、颊车、地仓。
2上肢部:曲池、外关、合谷。
3下肢部: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
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基本特点是皮疹的多形性、对称性,易反复发作,剧烈瘙痒。皮疹呈多形性,如红斑、小丘疹、小水疱、丘疱疹、糜烂、渗出、结痂、皲裂、鳞屑、肥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抓痕。这些皮损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或某些皮损为主。急性期皮损可有红斑、丘疹、水疱、丘疱疹、糜烂、渗出及结痂,病程较短。亚急性湿疹以小丘疹、鳞屑、结痂为主,偶有丘疱疹、小水疱。慢性湿疹皮损多表现为干燥、鳞屑、肥厚、皲裂、苔藓样变,可见色素沉着或脱失。
【拔罐部位】
1背部:大椎、肺俞、脾俞。
2上肢部:曲池、内关、合谷。
3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刺激后发生的炎症反应。当皮肤受到强酸、强碱等刺激性较强的物质刺激后则在短时间内发病。轻者局部呈现淡红至鲜红斑片,轻度水肿,斑上有密集的针尖大红丘疹;重者局部呈现肿胀明显的红斑,斑上有密布的丘疹、水疱,甚者出现大疱。当病变波及到或发生于眼睑、口唇、包皮、阴囊等处则水肿明显,皮肤光亮,表面纹理消失。患者常自述瘙痒,局部灼热或胀痛,若去除接触物,可痊愈。再接触致敏物可再发病。
【拔罐部位】
1上肢部:尺泽、曲池、曲泽、合谷。
2下肢部:委中。
药疹
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反应称为药疹,又称药物皮炎。临床表现有:①红斑类药疹,皮损以红斑、红斑丘疹为主。类似荨麻疹样、猩红热样、麻疹样或多形红斑样。②水疱类药疹,皮损以水疱、大疱为主。兼见红斑、斑丘疹、丘疱疹等。③皮炎类药疹,用药后加上光线照射,在皮肤裸露部位或其他处出现湿疹样皮疹。④固定性药疹,皮疹为圆形或椭圆形鲜红斑或紫红斑,大小不等,单个或多个,可发生于口唇与口角、龟头、肛门、手背、足背、躯干、趾指间等处。
【拔罐部位】
1上肢部:尺泽、曲泽、内关、曲池、合谷。
2下肢部: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皮损常突然发生,先有皮肤瘙痒,随即起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或皮肤色,风团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此起彼伏,皮损可随瘙痒而增多,融合成大片。累及胃肠道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症状可有发热。
【拔罐部位】
1颈背部:风府、大椎、膈俞。
2上肢部:曲池、合谷。
3下肢部:血海、足三里。
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容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本病的损害,初期时为点滴状棕红色斑点或斑丘疹,表皮覆盖着多层银白色鳞屑,以后逐渐扩展,边界清楚。损害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尤以四肢伸侧、肘膝关节、头皮和骶骨部位为常见。
【拔罐部位】
1背部:肺俞、肝俞、肾俞。
2上肢部:曲池、内关、神门。
3下肢部:血海、三阴交、足三里、飞扬。
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一种以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疹色紫红,略起白屑为特征的皮肤病。由于其皮损多呈玫瑰红色,其上鳞屑如糠似秕,故称为玫瑰糠疹。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约为全部皮肤病的31%。全年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节为多见。发病年龄相当广泛,多在10~40岁。
【拔罐部位】
1颈背部:风池、大椎、肺俞。
2上肢部:曲池、合谷。
3下肢部:血海。
鱼鳞病
该病为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疾病,由躯干、四肢有鱼鳞状鳞屑而得名。出生不久即可发病,有家族史及明显遗传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出生时症状往往不显著,生后数月,手背及四肢伸侧出现皮损,渐渐波及躯干、四肢屈侧,头皮可有轻度鳞屑,腋下及臀裂常不波及。
【拔罐部位】
1背部:脾俞、肾俞。
2腹部:中脘、关元。
3上肢部:曲池。
4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
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年和成年人。初发时,仅有瘙痒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
【拔罐部位】
1颈背部:风池、天柱、肺俞。
2上肢部:曲池。
3下肢部:血海、委中、足三里。
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是指皮肤无原发性损害,只有瘙痒及因瘙痒而引起的继发性损害的一种皮肤病。好发于老年及成年人,多见于冬季。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类。
【拔罐部位】
1背部:肾俞。
2腹部:关元。
3上肢部:曲池、合谷。
4下肢部:阴廉、阴包、血海、足三里、委中、承山。
痤疮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其初起损害多有粉刺,所以本病又称为粉刺。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占人口的20%~24%,尤其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有30%~50%的青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痤疮。一般男性的比例略高于女性,病程长久,发病缓慢,30岁以后病情逐渐减轻或自愈。痤疮以面、上胸、背部等处的粉刺、丘疹、脓疱等皮损为主要症状。
【拔罐部位】
1头颈部:风池。
2背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
3上肢部:曲池。
4下肢部:足三里、丰隆、内庭、厉兑、阴陵泉、三阴交。
酒渣鼻
酒渣鼻是一种以鼻部发红,上起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形似酒渣为特征的皮肤病。由于本病皮损常呈玫瑰红色,且形类痤疮,故又有玫瑰痤疮之名。酒渣鼻以鼻面部出现红斑、丘疹、脓疱、日久生有鼻赘为主要症状。
【拔罐部位】
1头面部:印堂、迎香、承浆、丝竹空、颧髎。
2上肢部:支沟、养老、列缺、合谷。
3下肢部: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内庭。
雀斑是一种以鼻面部发生褐色斑点为特征的皮肤病。因其色如同雀卵上的斑点,故名。多有家族病史,一般始发于学龄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至青春期以后可达顶峰。女性多于男性。雀斑以鼻面部生有褐色斑点为主要症状,常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鼻面、颈、手背、肩背上方等处对称分布。
【拔罐部位】
1颈背部:风池、肺俞、肾俞。
2下肢部:血海、阴陵泉、足三里。
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以面部发生黄褐斑片为特征的皮肤病。由于妊娠妇女及肝病患者常有黄褐斑,故又有妊娠斑、肝斑之称。因为黄褐斑的形状常似蝴蝶,所以又名为蝴蝶斑。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好发生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二者之比为3∶1~4∶1。妊娠3~5个月的妇女尤为多见。临床表现皮损为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片。
【拔罐部位】
1背部:肝俞、脾俞、肾俞。
2腹部:中脘。
3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白癜风是一种以皮肤上出现后天性色素脱失斑为特征的疾病。皮损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指背、腕、前臂、面、颈、生殖器附近为多,皮损色素脱失处呈乳白色。白斑面积可大可小,大者可泛及全身。一般可以分为炎症型、神经型和自体免疫型3种类型。
【拔罐部位】
1颈背部:风池、肺俞。
2腹部:中脘。
3上肢部:曲池。
4下肢部:血海、三阴交。
F. 面部刮痧能祛斑不我是遗传斑。有亲身经历者回答。。谢谢
1、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外出时应戴遮阳帽或打伞,特别春、夏季节交界时,尽内量避免晒容太阳,因为此时紫外线最容易晒伤皮肤,出现色斑。
2、如果色斑是某些药物及化妆品引起的,应该停用,观察色斑是否有加重,最好是能够找到导致色斑的具体成分,以后可避免使用含有此成分的药物及化妆品。
3、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芹菜、菠菜、黄花菜、黑木耳、藕、苹果、梨、西瓜、丝瓜、香蕉、黄瓜、柑橘、西红柿、山楂、鲜枣、蜜猴桃等.
4、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酒、咖啡、可可、葱蒜、桂皮、辣椒、花椒等。
5、不要滥用退色素药物或去斑霜。如果在用期间,局部有刺激感或发红,要立即停用,否则越来越多。
6、保持精神愉快,睡眠充足,多运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
7、积极治疗慢性肝肾疾病、甲状腺病、生殖系统疾病、纠正月经不调,调节内分泌功能障碍等。
8、女性可停用口服避孕药,改用其它避孕方式。
9、黄褐斑为妊娠原因所致者,如在产后半年内不能自行消失,就必需就医治疗。
10、此外,女生要注意经期保养,多吃些有助于子宫内淤血排出的食物,帮助子宫机能运转正常,不会给肝脏增加负担
G. 艾条美容功效有哪些
蒸气美容保湿的方法如今仍在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进步,艾草常被提炼制成精油或艾条做香熏按摩,并配合中药面膜,能达到更明显的保湿消炎效果。用蒸艾草的蒸气能改善干燥,令脸部长久保持湿润,还可以抑制感染,消除疼痛,对女人特别有帮助。现将临床常用养生与美容,并有良好效果的艾灸疗法选介于下:
功效一:治面部皱纹多
1、临睡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面部的穴位,约距穴2~3厘米左右选进行熏灸,每次选2~3个穴位,各灸5分钟左右,至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鱼尾纹多,选太阳、丝竹空;额纹选阳白、印堂;笑纹选地仓、下关、颊车。
2、将盐末填平脐孔,切取0.3厘米的鲜姜1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每次3~5壮,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
功效二:治黄褐斑
卧前取1支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黄褐斑局部施灸,艾条距皮肤2~3厘米,至局部皮肤产生红晕,自觉有温热感,施灸1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
功效三:治痤疮
将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颧骨、下关、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约1~2厘米,每穴灸2分钟,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功效四:治雀斑
艾条点燃后,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处,使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时,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伤皮肤,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经活血,防治雀斑。
希望能帮到你题主
H. 女孩子刮脸有什么好处
1.1、面部刮痧刺激表皮神经末梢
增强其传导功能的作用,可以激活受损的枯、弱细胞,促进和恢复细胞自身的分泌、再生和清洁功能,加速代谢产物从皮肤汗孔排出,舒畅、清洁毛孔。
1.2、通经活络,美白祛斑,活血化淤,排毒抗氧
面部刮痧能准确发现经脉淤滞的部位,并清除阳性反应(皮肤发凉、发热、有涩感、皮下发现沙乐样、结节样组织,疼痛、肌肉紧张、僵硬、萎软等都属于阳性反应),可以快速疏通经脉,活血化淤;
改善肌肤深部微循环,使肌肤代谢废物从血液循环的途径迅速排除,从而改善脸色,变晦暗为红润、为亮白,有效清除、淡化色斑。
1.3、收缩毛孔,收紧皮肤
面部刮痧可以提升肌肉,重塑脸型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排除多余的水分和代谢产物,确保肌肤有充足的营养供应,使毛孔自然收缩,肌肤自然收紧、提升,脸型也随着改变。
1.4、平复皱纹,延缓衰老
疏通细胞营养的供应渠道,恢复和增强皮肤自身的吸收、利用营养的功能。刮痧产生的热效应,增加了血液和淋巴液、体液的流量,使供应皮肤的血液循环持续增多,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而滋润肌肤,减少皱纹,延缓肌肤衰老。
1.5、间接调节脏腑
面部刮痧,刺激经络(面部有九条经脉循行)穴位(脸部有很多穴位)和全息区,通过经络的传导,可以间接调节脏腑。
2、刮脸刮什么穴位
2.1、迎香穴:
鼻翼旁。是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缓解因大肠功能失调引起的黄褐斑、痤疮、肥胖症问题;还有通鼻窍,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作用。
2.2、四白穴:
瞳孔直下的凹陷处。这个穴位是胃经穴位,经过许多现代临床研究,经常刺激这个穴位有很好的调节脾胃功能作用,同时也可预防和治疗黄褐斑、痤疮等病症,因为中医说胃气足则肌肤美好。
2.3、地仓穴:
瞳孔直下与口角交汇处。刮这个穴位可预防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气血生化问题,例如口角皱纹、黄褐斑、痤疮等。
2.4、丝竹空穴:
眉梢部的凹陷处。是三焦经穴位,可调节因代谢功能不畅引起的内热问题,帮助祛除眼部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