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疱疹病毒6型
① 人类疱疹病毒的其他人疱疹病毒
与人类感染相关的疱疹病毒还包括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和8型。 (一)生物学特性:HHV-6具有不同于其他疱疹病毒的血清学和遗传学特征,其基因组DNA约为160~170Kb,mol%G+C为43%~44%。根据其抗原性的不同可有A和B两个型别之分,即HHV-6A和HHV-6B,两型HHV-6的遗传性相近,但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性不同。HHV-6A的致病性尚不十分清楚,而HHV-6B是引起儿童疱疹和其他疾病的主要因素。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人疱疹病毒6型在人群中的感染十分普遍。健康带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经唾液传播,垂直传播也时有发生。HHV-6原发感染后多无症状,少数可引起幼儿丘疹或婴儿玫瑰疹。常急性发病,先有高热(39℃数天)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退热后颈部和躯干出现淡红色斑丘疹。此外,感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癫痫、脑膜炎和大脑炎等。HHV-6很少引起成人原发感染。
HHV-6感染也是引起器官移植受者发热的原因之一,在脊髓移植等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体内潜伏的HHV-6常可被激活而发展为持续的急性感染。淋巴增殖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人均是HHV-6的易感宿主,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和艾滋病病人的增多,HHV-6感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毒分离,细胞肿大变园呈“气球样”表明有病毒存在,荧光抗体染色有助于进一步鉴定病毒。也可用原位杂交和PCR技术检测受感染细胞中的病毒DNA,或用血清学方法测定病毒特异性IgM和IgG类抗体。
诊断HHV-6感染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患儿发热数天且热退后出现丘疹。②能通过细胞培养分离到病毒,但需时较长,约10~30天,也可能获得阴性结果。③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到特异性IgM或IgG类抗体。④血液或唾液作PCR,检测到HHV-6的DNA。⑤脑脊液PCR测定HHV-6核酸阳性,可诊断脑膜炎患者。
(四)防治原则
体外研究表明,HHV-6对ganciclovir和foscarnet敏感,而对无环鸟苷的敏感性低,但均未获得临床应用数据。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亦未研制出有应用价值的疫苗。 它不同于所有已知的人类疱疹病毒,尽管其与HHV-6的同源性很小,但与其他疱疹病毒相比两者的关系最为密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HV-7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疱疹病毒,HHV-7主要潜伏在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唾液腺中,人与人的密切接触可传播该病毒,唾液传播是其主要途径。
该病毒的分离培养条件与HHV-6相似
与HHV-6一样,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人疱疹病毒8型(HumanHerpesVirusTyps8,HHV-8)为双链DNA(165kb),主要存在于艾滋病卡波济肉瘤组织和艾滋病患者淋巴瘤组织中。HHV-8与卡波济肉瘤的发生、血管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及一些增生性皮肤疾病的发病有关。
HHV-8可通过性交传播,在发达国家发现于同性恋男性,而在发展中国家男性、女性均有发现。由于病毒可在B淋巴细胞中复制,故能通过输入污染的血细胞传播,而血浆则无传播病毒的作用。尽管HHV-8感染B细胞,但患者并无免疫功能障碍。
感染HHV-8的临床诊断,可通过血液中HHV-8抗体的测定、末梢血细胞中(主要是B细胞)HHV-8序列测定、卡波济肉瘤组织中病毒及其基因的检测等。已有应用免疫荧光ELISA、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血清抗原、抗体的报道。血清学方法的敏感性高于病毒序列测定。
② 病毒性疱疹是什么原因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创伤、劳累、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串疮”、“火带丹”、“甑带疮”、“蛇丹”、“飞蛇丹”等,俗称“缠腰龙”,一年四季都可发病。
带状疱疹.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方法不当会遗留后遗症.建议中医中药治疗.用邱-医-堂疱疹祛毒膏贴敷可治愈.膏药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托毒祛腐、清热解毒、补气活血;“生-肌-丹”可以托毒外出,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同时能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生长,祛腐生肌,通过膏药外敷,拔毒生肌,通经活络。可迅速阻截病毒蔓延.修复神经,把体内的病毒排除体外.使脉络畅通,气血流畅,从而不留任何后遗症。在具体治疗时有的需要采用内外兼治配合治疗。
③ 疱疹病毒好治疗吗
可以治疗好的,要去正规的医院哦
④ 孕检查出疱疹病毒啥意思
疱疹病毒有8种
1、单纯疱疹病毒1型(人类疱疹病毒1型)。
2、单纯疱疹病毒2型(人类疱疹病毒2型)。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3型)。
4、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
5、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5型)。
6、人类疱疹病毒6型。
7、人类疱疹病毒7型。
8、人类疱疹病毒8型。
感染后的常见表象为:神经节腺体、肾淋巴组织、淋巴组织热性疱疹;唇、眼、脑感染;生殖器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单核细胞增多症,眼、肾、脑和先天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婴儿急疹和其他一些如未知腹痛等病症。
⑤ 人类疱疹病毒有哪些
疱疹病毒系指一大类感染人体后能够引起蔓延性皮疹的病毒,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 球形、二十面体立体对称衣壳,基因组为线性双股DNA。核衣壳周围有一层厚薄不等的非对称性披膜。最外层是包膜,有糖蛋白刺突。有包膜的成熟病毒直径180~200nm,DNA核心直径约为30~40nm。2. 除EB病毒除外均能在二倍体细胞核内复制,产生明显的CPE,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病毒可通过细胞间桥直接扩散。感染细胞可与邻近未感染的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EB病毒和疱疹病毒6型的培养则需人或灵长类淋巴细胞。3. 而在某些刺激因素作用下又可转为增殖性感染。潜伏和复发感染是疱疹病毒的突出特点,这一生物学行为可导致某些疱疹病毒的基因组整合于宿主的染色体而构成潜在的癌基因。
疱疹病毒生物分类归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有分α、β、γ三个亚科,分别称之α疱疹病毒、β疱疹病毒和γ疱疹病毒,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与人类感染有关者包括:1)α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宿主范围广,复制周期短,繁殖速度快,是一类溶细胞性感染的病毒,多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2)β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疱疹病毒6型和7型),该亚科病毒的宿主范围窄,在细胞培养中复制缓慢,繁殖周期长,受感染细胞变大形成巨细胞,病毒在淋巴细胞内潜伏感染,也可潜伏于分泌腺、肾脏或其他组织;3) γ疱疹病毒( EB病毒、人疱疹病毒8型),主要感染B淋巴细胞并长期潜伏,大多不引起溶细胞性病变。此外,B型疱疹病毒、simian疱疹病毒也偶尔引起人类疾病。
⑥ 疱疹有什么类型
疱疹是指疱疹病毒科病毒所致疾病。目前已知在疱疹病毒科中有八种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6、7、8型)可造成人类疾病,这类病毒被统称为人类疱疹病毒(HHV)。
HHV是一组中等大小的有囊膜的DNA病毒,能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并能长期潜伏在体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再发感染。临床上常见的有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等疾病。可侵犯人体多个器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
与人类感染有关者包括下面的八种:
1、HHV-1
单纯疱疹病毒第一型(HSV-1),属α疱疹病毒。HSV-1的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半岁以后的婴幼儿,大多呈隐性感染,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内。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疱疹性口腔炎、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疱疹性湿疹、疱疹性脑炎等。疱疹性脑炎多发生在大龄儿童和成人中,死亡率可达70%。
2、HHV-2
单纯疱疹病毒第二型(HSV-2),属α疱疹病毒。HSV-2的原发感染多见于青春期以后的患者,可潜伏于骶神经节内,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
3、HHV-3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α疱疹病毒,会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水痘是儿童的多发性传染病,带状疱疹是成年人的一种散发性疾病。
4、HHV-4
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EBV),属γ疱疹病毒,是一种淋巴细胞病毒,会引起人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还与伯奇淋巴瘤和鼻咽癌的发病有关。
5、HHV-5
巨细胞病毒(CMV),属β疱疹病毒。可以引起先天性感染,妊娠期感染者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此外,CMV还可能有致癌作用。
6、HHV-6
玫瑰疹病毒(Roseolovirus),属β疱疹病毒。会造成第六症,即小儿急疹(婴儿玫瑰疹)。原发感染后与其他疱疹病毒一样,可造成潜伏感染。
7、HHV-7
与HHV-6相近,属β疱疹病毒。引起的症状也大致相同。
8、HHV-8
是猴病毒属(kSHV),属γ疱疹病毒。在卡波西肉瘤和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组织中可发现。
(6)人疱疹病毒6型扩展阅读:
有的患者皮肤上可能会出现大疱、血疱,甚至糜烂,但无需紧张。只要规范治疗,带状疱疹是可以很快治好的。要多休息,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并保证充足的水分。
在饮食方面禁忌吃油腻的食物、海鲜、蛋类,家禽也尽量不吃。注意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不要摩擦患处,避免水疱破裂。可外用3%硼酸溶液或雷夫奴尔湿敷,促使水疱干燥、结痂。
⑦ 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抗原检测阳性是性病吗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属于疱疹病毒科的以人类为自然宿主的疱疹病毒共有6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及人疱疹病毒6型。本节主要讨论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多引起腰部以上的皮肤疱疹和眼、口腔疱疹。Ⅱ型多引起腰部以下的皮肤疱疹及外生殖器疱疹。男性主要见于包皮、阴茎和龟头,亦可在阴囊或会阴处;女性主要见于子宫颈,亦可见于阴道及外阴。故与胎儿和新生儿有关的主要是Ⅱ型。但Ⅰ型有进也可引起先天怀和新生儿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较易分离,接种于组织培养(原代兔肾细胞、鸡胚细胞、羊膜细胞或Hela细胞、WI-38细胞等)中24~48小时即可出现病变。直接荧光抗体法更可于2小时内得出结果,不但可确定为单纯疱疹病毒,而且可分清Ⅰ型或Ⅱ型。应用HSV-DNA酶切电泳图形分析法,不但可鉴别Ⅰ、Ⅱ两型,而且可检测出同型中不同株的差异,故可用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单纯疱疹病毒在人群中广泛存在,人是唯一的宿主。病人及带毒者是唯一的传染源。除皮疹疱液外,唾液、尿和粪便中也都含有病毒。传染方式很多,主要是通过皮肤、粘膜的直接接触。Ⅱ型则主要通过性交。由于带毒者和隐性感染的广泛存在,加上传播方式很多,且无可靠的疫苗,故预防较难。 单纯疱疹病毒主要侵犯起源于外胚层的组织,如皮肤、粘膜、眼和神经系统。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对于HSV感染的限局和中止有重要作用,因此免疫功能正常者的原发感染常为局部感染,免疫未成熟的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和高度营养不良者则可形成全身播散性感染。原发性局部感染的患者中也有一部分伴有病毒血症。原发性感染后的体液免疫可清除体内大部病毒,而小部分病毒常潜伏在局部感觉神经节内,如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迷走神经节、骶神经节等。在某些因素,如发热、日晒、创伤、月经、情绪激动、手术等刺激下,病毒可在神经节内被激活,沿轴突向其支配的周围组织扩散而引起复发,故复发总是在相同部位反复发生,而且在疱疹发生前常有局部皮肤的感觉异常。这种复发多不伴有病毒血症。 因此,如果孕妇罹患原发性疱疹病毒感染,病毒就有可能在病毒血症期间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形成先天感染。如果孕妇产道中疱疹病毒(原发感染或复发均可),则病毒可于分娩过程中感染新生儿而引起新生儿感染。无论是先天感染或新生儿感染,预后都较差,如有人统计了298例这种患儿,其中178例死亡,57例有后遗症,仅66例健存。因此对于这种疾患的防治非常重要。 关于HSV引起胎儿畸形的确切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HSV对人类细胞有诱变作用则是肯定的(表13-7)。 从表中可以看出,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后,对人类染色体的诱变作用,有断裂、粉碎、粉碎片、次缢痕区损伤、次缢痕区稀薄、双体断裂及裂隙等,至于病毒、染色体畸变与胎儿畸型之间关系如何?还需进一步做更多地观察与研究。 表13-7 疱疹病毒对人类细胞染色体的诱变作用 临床诊断和病毒种类 细胞体系 畸变类型
⑧ 这种是什么疱疹
疱疹是指疱疹病毒科病毒所致疾病。目前已知在疱疹病毒科中有八种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6、7、8型)可造成人类疾病,这类病毒被统称为人类疱疹病毒(HHV)。HHV是一组中等大小的有囊膜的DNA病毒,能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并能长期潜伏在体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再发感染。临床上常见的有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等疾病。可侵犯人体多个器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
⑨ 小儿人类疱疹病毒6,7,8型感染性疾病是怎么引起的
问您的主治医生
⑩ 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抗原检测:阳性。这种病是性病吗严不严重谢谢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属于疱疹病毒科的以人类为自然宿主的疱疹病毒共有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及人疱疹病毒6型。本节主要讨论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多引起腰部以上的皮肤疱疹和眼、口腔疱疹。Ⅱ型多引起腰部以下的皮肤疱疹及外生殖器疱疹。男性主要见于包皮、阴茎和龟头,亦可在阴囊或会阴处;女性主要见于子宫颈,亦可见于阴道及外阴。故与胎儿和新生儿有关的主要是Ⅱ型。但Ⅰ型有进也可引起先天怀和新生儿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较易分离,接种于组织培养(原代兔肾细胞、鸡胚细胞、羊膜细胞或Hela细胞、WI-38细胞等)中24~48小时即可出现病变。直接荧光抗体法更可于2小时内得出结果,不但可确定为单纯疱疹病毒,而且可分清Ⅰ型或Ⅱ型。应用HSV-DNA酶切电泳图形分析法,不但可鉴别Ⅰ、Ⅱ两型,而且可检测出同型中不同株的差异,故可用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单纯疱疹病毒在人群中广泛存在,人是唯一的宿主。病人及带毒者是唯一的传染源。除皮疹疱液外,唾液、尿和粪便中也都含有病毒。传染方式很多,主要是通过皮肤、粘膜的直接接触。Ⅱ型则主要通过性交。由于带毒者和隐性感染的广泛存在,加上传播方式很多,且无可靠的疫苗,故预防较难。
单纯疱疹病毒主要侵犯起源于外胚层的组织,如皮肤、粘膜、眼和神经系统。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对于HSV感染的限局和中止有重要作用,因此免疫功能正常者的原发感染常为局部感染,免疫未成熟的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和高度营养不良者则可形成全身播散性感染。原发性局部感染的患者中也有一部分伴有病毒血症。原发性感染后的体液免疫可清除体内大部病毒,而小部分病毒常潜伏在局部感觉神经节内,如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迷走神经节、骶神经节等。在某些因素,如发热、日晒、创伤、月经、情绪激动、手术等刺激下,病毒可在神经节内被激活,沿轴突向其支配的周围组织扩散而引起复发,故复发总是在相同部位反复发生,而且在疱疹发生前常有局部皮肤的感觉异常。这种复发多不伴有病毒血症。
因此,如果孕妇罹患原发性疱疹病毒感染,病毒就有可能在病毒血症期间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形成先天感染。如果孕妇产道中疱疹病毒(原发感染或复发均可),则病毒可于分娩过程中感染新生儿而引起新生儿感染。无论是先天感染或新生儿感染,预后都较差,如有人统计了298例这种患儿,其中178例死亡,57例有后遗症,仅66例健存。因此对于这种疾患的防治非常重要。
关于HSV引起胎儿畸形的确切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HSV对人类细胞有诱变作用则是肯定的(表13-7)。
从表中可以看出,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后,对人类染色体的诱变作用,有断裂、粉碎、粉碎片、次缢痕区损伤、次缢痕区稀薄、双体断裂及裂隙等,至于病毒、染色体畸变与胎儿畸型之间关系如何?还需进一步做更多地观察与研究。
表13-7 疱疹病毒对人类细胞染色体的诱变作用
临床诊断和病毒种类
细胞体系
畸变类型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体外人胚肺细胞
断裂、粉碎
体外人胚肾细胞
断裂、次缢痕区损伤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体外人胚肾和有胚肺细胞
断裂、次缢痕稀薄
人淋巴细胞
粉碎
Hep-2细胞
双体断裂、裂隙、粉碎
水痘-带状疱疹
体外肺细胞
断裂、粉碎片
体内白细胞
断裂
(一)先天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1、临床表现与诊断 根据受染的胎龄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妊娠头8周受染则可发生先天畸形,如妊娠晚期受染则可与新生儿受染相似。一般主要有以下表现:小头、小眼、脉络膜视网膜炎、晶状体混浊、心脏异常(如动脉导管未闭)、颅内钙化、肢体异常(如短指或短趾)、癫痫发作、痉挛性肢体瘫痪、精神性运动发育迟缓(psychomotor retardation)、子宫内发育迟缓、体温不稳、脑发育不良、脑积水、精神神经障碍、角膜翳形成、肝脾肿大、肺炎、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疱疹等。此外,流产、早产亦很常见。
关于诊断,由于临床表现与先天性弓形体病、先天性风疹及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都很类似,甚至有人建议统称为TORCH综合征(弓形体、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综合征),因此单从临床表现很难确诊,而主要依靠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查。如新生儿病毒分离阳性或血中抗单纯疱疹IgM抗体阳性即可确诊。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病毒抗原亦可迅速诊断。
2、预防和治疗 如上所述,先天感染主要是通过病毒血症,而只有原发感染时才出现病毒血症,因此,孕妇的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发现与确诊非常重要。一般说来,原发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常比较重,且常伴有全身反应,如发热,全身不适等。局部症状则常有尿痛,白带,阴部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外阴、会阴、腰部、臀部、阴道疱疹等。但子宫颈疱疹症状较少,常易被忽视。另外也有不少病人,虽属原发感染症状也极轻微,甚至毫无症状,亦易被忽视。因此原发感染主要依靠血清学诊断,如抗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常提示为原发感染。一般抗体在病程中由阴性转为阳性亦可协助诊断。而复发或再感染时,发病时和发病前一般抗体即可阳性。
但是,孕妇罹患原发感染并非一定感染胎儿。如有人报告14例原发感染之孕妇(其中3例为妊娠早期),所有新生儿均未受染,提示,即使是原发感染,经胎盘传播也不是很常见的,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如上所述,即使是原发感染,也不一定发生明显的病毒血症。另外,单纯疱疹病毒通过胎盘的能力也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根据以上情况,如证实孕妇为原发感染,则应进行羊水检查,如羊水中病毒分离阳性,则应考虑终止妊娠,虽然文献中也有人报告,羊水中单纯疱疹病毒阳性而小儿正常。
先天感染亦可由子宫颈上行感染。此多发生于破水后。有人认为,如破水后6小时以上才进行剖腹产,则新生儿感染单纯疱疹的机率与经产道分娩同,提示已经发生了上行感染。
治疗 目前认为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能有效的药物有:局部应用疱疹净、阿糖腺苷(vidarabine)、干扰素、无环鸟苷(acycloguanosine,acyclovir)等。其中干扰素尚无临床试用的报告,阿糖腺苷及acylovir对全身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及疱疹性脑炎似有较好的疗效(参阅以下“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但是这类药物只能中止疱疹病毒的感染,对于已经形成的发育缺陷则无能为力。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有些缺陷可能被代偿或弥补,有些则持续存在。
(二)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1、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全身播散型:主为内脏受侵,表现为肝炎(血清转氨酶升高或/和黄疸、肝脾肿大)。肺炎(呼吸困难、紫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紫癜、血小板减少、血尿、血便)、心包炎、循环衰竭以及全身中毒症状(精神萎靡、吸乳差、呕吐、腹泻、惊厥、昏迷)等。此型可同时合并疱疹性脑炎,亦可不合并。皮肤、粘膜疱前也同样可有可无;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型:常表现为脑膜脑炎(昏迷、抽搐、病理反射、视神经乳头水肿、囟门隆起等,脑脊液常呈病毒性感染之改变)。此型可合并皮肤、粘膜疱疹,亦可不合并;③单纯疱疹型:仅于皮肤、眼睛或口腔等处出现单纯疱疹。疱疹部位有时与分娩时先露部位有关,头位分娩者常在头部,臀位分娩者常在臀部及肛周。病变与成人同,偶可变成脓疱及大疱。皮疹可迅速剥脱而造成诊断困难。
三型中以①②型较为常见,两型可占总数的3/4以上。病死率分另为80%及30%。幸存者也常有遗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眼睛损害(较少)。
母亲产道有疱疹或单纯疱疹病毒阳性者诊断较易。发病后皮肤、粘膜伴有典型疱疹病变者诊断也不太困难。但确诊还必须病毒学和血清学证明。对于没有皮疹的患者或皮疹非常不典型的患者则主要靠病毒学与血清学的材料。如果病毒分离阳性或/和新生儿血液中出现特异性IgM抗体,或一般抗HSV抗体在病程中有4倍以上的升高均可协助诊断。
HSV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单独出现时诊断比较困难。既往多采取颞叶脑组织进行病毒分离或检测特异性抗原、脑脊液分离病毒或检测特异性抗原虽亦可确诊,但阳性率太低,可能由于病毒量太少。1990年开始有人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脑脊液中的病毒核酸,然后用特异性探针进行杂交,结果4例经脑活检或尸解证实的单纯疱疹性脑炎全部阳性,6例对照全部阴性。以后有人报告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 PCR),认为可以进一步提高灵敏性,值得进一步试用。
2、预防 新生儿疱疹主要经产道感染,此外亦可生后受染(如医院内交叉感染)。如前所述,妊娠本身有时也可引起疱疹复发,故孕妇发生疱疹的机会较多。有人报告,妊娠后20周产道疱疹病毒的阳性率可达1%,相当于同年龄组非经产妇女的三倍。产道有病毒存在对新生儿的威胁很大,新生儿受染率较高,故有人主张,凡发娩时产道有疱疹者或疱疹病毒阳性者均应进行剖腹产。如有人提出,对于疱疹病毒阳性的孕妇,由妊娠36周开始,每周分离病毒一次,然后根据分娩前的最后一次病毒分离结果决定分娩途径:如阳性即进行剖宫产,如阴性即进行正常分娩。作者认为,应用此种方法基本上可保证新生儿不受感染。作者应用此法观察了58次妊娠合并单纯疱疹感染的孕妇,共分娩60个新生儿,均未感染单纯疱疹。58次分娩中25次正常分娩,剖腹产33次(其中9次由于产科原因)。关于母亲有疱疹感染能否哺乳的问题,作者认为,只要注意隔离:穿隔离衣,戴手套,仔细洗手,仍可喂奶。在作者所观察的60例新生儿中,有35例为母乳喂养,其中13例母亲正有单纯疱疹感染,但新生儿均未感染。
3、治疗 如前所述,目前认为对全身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有两种,一是阿糖腺苷,一是acyclovir。从理论上干扰素也可能有效,但尚缺乏临床应用的报告。
关于阿糖腺苷,有人(Whitley,1980)曾试用于31例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并输液时间不少于12小时。结果:全身播散性患儿:治疗组8/14(57%)病死,对照组11/13(85%)病死。幸存者中,治疗组4/6有后遗症(1例有痉挛,2例有小头、癫痫发作、痉挛、失明,1例有严重脑损伤及尿崩症),对照组中1/2有后遗症(小头、癫痫发作、失明、耳聋)。故总的看来此型的预后不好。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型则不同,病死率治疗组仅1/10,而对照组则为3/6;后遗症治疗组为4/9(小头、癫痫发作、痉挛及失明),对照组2/3(1例偏瘫,1例小头、痉挛)。如将两型合并计算,则治疗组有7/24(29%)小儿健在,对照组仅2/19(11%)。提示,阿糖腺苷治疗确有一定好处。至于单纯疱疹型,治疗组似亦较对照组为优,两组虽均无病死者,但对照组8例中有3例,其皮肤、粘膜疱疹恢复后1年内却发生了脉络膜视网膜炎和/或神经系统损害,其中2例发展至痉挛和失明,1例发展为小并没有及痉挛。眼中未分离到病毒,也一直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或脑脊液异常。提示有些单纯疱疹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是亚临床型的,这些病儿以后仍可能发生神经系统损害和智力障碍,值得注意。单纯疱疹型治疗组有4例,均健在,仅1例于2岁时发生了轻度的脉络膜视网膜炎。提示,即使是单纯疱疹型患儿似亦值得进行阿糖腺苷的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作者未观察到像成人治疗过程中的那些胃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也未见到对骨髓、肝、肾功能的影响,血红蛋白、白细胞、肌酐、尿素氮也均与对照组同。其他报告也均证实阿糖腺苷对疱疹病毒感染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有人(Whitley,1981)两次报告本药单纯疱疹性脑炎的效果,第一次18例,第二次75例,诊断均经脑活检病毒分离证实。治疗后1月的病死率分别为28%及33%,而对照组为70%。治疗组共存活56例,其中30例正常。16例有中度后遗症,10例有严重后遗症。
亦有人报告阿糖黄嘌呤核苷(hypoxanthine araleinoside,ARA-R)疗效与阿糖腺苷相似,剂量也一样,而毒性较少。
关于无环鸟苷(acyclovir)目前虽未见到对先天性单纯疱疹感染疗效的报道,便对有免疫缺陷病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疗效的报道提示此药还是有希望的,如有人曾对心脏移植伴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病人进行过对照观察,药物剂量为250mg/m2,每8小时静脉点滴一次,点滴时间为1小时,共用7天,结果,病毒均于治疗后5日内消失,病变也迅速好转,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作者并对血清药物进行浓度测定,发现血清药物浓度高峰为4.8~40.1μm,远远超过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及Ⅱ型的50%抑制尝试(分别为0.1及1.0μm)。也有人认为,此药还可用于单纯疱疹复发的预防。如有人对抗-HSV阳性的骨髓移植病人进行观察,10例于移植前3日开始给药,剂量及给药方法同上,共给药18日,另10例为对照。结果给药组无1例有疱疹感染,对照组则有7例。也有人报告用5%的Acyclovir油膏涂抹,对生殖器疱疹有治疗作用,可使排毒期缩短。
以上材料均提示,此药值得试用于先天性单纯疱疹的治疗。由于此药毒性很小(偶有报告可引起肾功能减退者),因此,是否可用于预防亦值得研究。例如,对于单纯疱疹病毒阳性的孕妇是否可用此药治疗(全身和/或局部),以使分娩时病毒阴转,从而避免剖腹产。
近年来发现有耐无环鸟苷的HSV毒株,主要是脱氧胸苷激酶阴性(TK-)株,但较少见。对耐药菌株可采取联合用药,如无环鸟苷和阿糖腺苷或疱疹净联合,亦有人主张无环鸟苷并用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