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者是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㈠ 传染源的定义
通俗的讲,所谓传染源是指体内有某种细菌或者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等等,并且能够排出这些致病源的人和动物,这里包括病人,携带者和动物。例如各种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如甲肝,乙肝丙肝等病人及其病毒携带者。还有例如体内带有狂犬病毒的猫科和犬科的动物以及带有鼠疫杆菌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老鼠等等,再有携带布氏杆菌的牛羊等等。以上这些人或者是动物都是传染源。
㈡ 为什么说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因为患病的动物身上藏有各种病毒和细菌。通过人的密切接触。传染给人类。所以有病的动物尽量离人类远些,避免传染给人类。
㈢ “无症状感染者也能成为传染源”,那该如何找出无症状感染者
即使在医疗水平已经足够高的今天,人类在面对很多顽疾的时候依然会措手不及。而瘟疫正是困扰着人类的一大顽疾,因为它是由病毒引发的。而由于病毒的突变型,我们压根就没有能够彻底打败它的方法。不过瘟疫一般都是人为因素打破了自然规律才会引发,所以只要人类自己守住底线就不会有问题。不过有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把握尺寸,所以招来了瘟疫。虽然病毒的破坏性非常高,但是总有人能够抵抗得住而不发病,但是他却依然会把病毒传染给别人,也就是所谓的超级传播者。
不过什么措施都比不上远离传播源,所以最好的就是不要出门,尽量在家里面待着。不和外面的人接触,也不要去别人家串门。否则是避免不了被传染的风险的,即使出门也要切记带好口罩,不要往人多的地方走动。因为谁也不知道人群中是不是潜伏着一个超级传播者。
㈣ 传染源最常见的感染模式是什么
主要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而且又能够繁殖,还能够排出病原体的人或者是版动物权。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受感染的动物。因为这些病原体,都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或者是寄生虫,所以叫做病原体。
既然是病原体,就有一定的传染性,都会归为一些传染源。当人出现接触病人,或者是病原携带者的时候,如果有亲密的接触,比如呼吸道血液或者是饮食方面的,因为传染源一般会经过这几种途径,还有就是亲密接触的,比如液体的一个传播,比如乙肝、艾滋、梅毒这些主要是通过性接触血液来传播。
当有传染病出现的时候要及时的治疗,而且要做好隔离,不但与其他人隔离,还要与病人隔离,这样才能切断传染源,做好预防。
㈤ 为什么说隐形感染者是危险的传染源
隐性感染者因为没有症状,跟那被发现,但他们又携带病毒,具有传染性,如果他们接触到正常人,正常人就有可能被传染!如果是显性感染者因为有症状,能第一时间被检测出来!相对而言还安全点
㈥ 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是哪些
病原体被清除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被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免疫屏障所清除,也可由事先存在于机体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母体的抗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所清除。
隐性感染
又叫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隐形感染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感染者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
显性感染
又叫临床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发生持续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大多数传染病,显性感染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少部分。少数传染病中,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后,病原体可被清除,感染后获得持久免疫,不易再受感染。
有些感染后免疫力并不巩固,容易再受感染发病。小部分显性感染者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恢复期携带者。
病原携带状态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病原携带状态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按其发生于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之后分为恢复期与健康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称为潜伏期携带者。按其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是否在3个月以下分为急性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痢疾、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并非所有的传染病都有病原携带状态。
潜伏性感染
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的不同之处。
㈦ 艾滋病毒的传染源都有哪些
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
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
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
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
(7)感染者是不是重要的传染源扩展阅读:
病毒特点:
1、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T淋巴细胞系统,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
2、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有神经症状的脑组织液中,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
3、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对艾滋病病毒消毒也有效;
4、感染者潜伏期长、死亡率高;
5、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比已知任何一种病毒基因都复杂。
HIV感染者是传染源,曾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等分离得HIV。握手,拥抱,接吻,游泳,蚊虫叮咬,共用餐具,咳嗽或打喷嚏,日常接触等不会传播。以下介绍主要三种传播方式:
性接触传播:
HIV存在于感染者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性行为很容易造成细微的皮肤粘膜破损,病毒即可通过破损处进入血液而感染。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1、血液传播
人体被输入含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吸毒、移植感染者或病人的组织器官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2、母婴传播
感染了HIV的妇女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也可将病毒传给胎儿,感染的产妇还可通过母乳喂养将病毒传给吃奶的孩子。
㈧ 传染病传染的三个环节是什么
传染病传染的三个环节是
一 传染源:
传染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患者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但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即出现症状的患者)只占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隐性感染者与病原携带者在一些传染病中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二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或方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有些传染病可以经水和食物通过消化道传播。经蚊虫等叮咬,即虫媒传播,以及血液和体液等途径也是传染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三 易感人群:
人群易感性即人体对某种传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御某种病原体的入侵而染病。某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占总体人群的比例越高,则这种传染病越易于发生和传播,该病流行的可能性越大。
㈨ 传染源的人作为传染源
人受到病原体侵袭后,可以不形成感染,或引起不显性感染,或引起有轻、重程度不等的临床症状的疾病。发生感染后的结果,可以为:
1.病原体被从体内清除掉,不再继续传染别人;
2.临床症状虽已消失,但病原体却或短或长持续存在,形成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3.形成不完全的感染后免疫,可再受感染。
上述几种情况中,凡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可以成为传染源。 病人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其某些症状又有利于病原体排出,如呼吸道传染病的咳嗽等,增加了易感者受感染的机会,所以传染病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对于某些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无病原携带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1.病程各期及其传染性:病原体侵入人体至被清除,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⑴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不同,有的疾病短至数小时。有的长达数年,但同一种传染病有固定的潜伏期。通常所说的潜伏期是指常见(或平均)潜伏期,如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最短为8天,最长为30天,常见潜伏期为18天。潜伏期的变动可能与进入机体的病原体的数量、毒力、繁殖能力以及机体的抵抗力等因素有关。有些传染病病人在潜伏期末即可排出病原体而具有传染性,如麻疹、水痘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应用:
①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用于追踪传染源,查找传播途径。
②根据潜伏期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为平均潜伏期加1~2天,危害严重者按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予以留验和检疫。
③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④根据潜伏期评价预防措施效果。一项预防措施实施后经过一个潜伏期,如果发病数明显下降,则可认为可能与措施有关。
⑤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般潜伏期短的疾病,一旦流行,常呈爆发,且疫势凶猛。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流行持续时间较长。
⑵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指传染病病人出现疾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期。这一时期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由于此阶段病人体内病原体数量多,临床症状又有利于病原体排出和传播,因此病人的传染性在临床症状期最强,虽然不少处于临床症状期的病人住院隔离,也难以杜绝向外传播的可能,故此期病人作为传染源的原因也最大。严格的隔离措施有助于限制病原体的播散。有些疾病,临床症状迁延不愈,形成迁延型或慢性疾病,排菌时间延长,起传染源作用的时间也延长,如慢性或迁延型痢疾。
⑶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指病人的临床症状已消失,机体所遭受的损伤处于逐渐恢复的时期。此期病人的免疫力开始出现,体内病原体被清除,一般不再其传染源作用,如水痘、麻疹等。但有些传染病,如痢疾、伤寒、乙型肝炎等,在恢复期仍可排出病原体,某些传染病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时间可能很长,甚至成为终身传染源,如伤寒。
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在于它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同时,传染期的长短也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如传染期短的疾病,继发病例常成蔟出现,传染期长的疾病,继发病例陆续出现,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2.各型病人的传染源作用
凡是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不管其临床症状是否明显,都可以成为传染源。有明显症状的病人容易被诊断出来,常常需要卧床休息,容易被治疗和管理,限制了他散播病原体的作用。
那些临床症状很轻,甚至没有自觉症状的感染者,因为症状轻微,不影响其正常活动,所以,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忽视那些轻型的甚至不显性感染的传染源。轻型病例常常容易被误诊或延误治疗,耽误隔离治疗措施。那些不显性病例一般需要血清学作追追溯诊断,或作病原体检查时才能发现。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检查方法、临床诊断方法,用一切可行方法来发现这些病人,以便有效控制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carrier)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统称为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按其携带状态和临床分期,一般分为3类: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ory carrier):是指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并可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职业少数传染病存在这种携带者,如麻疹、白喉、霍乱、痢疾等。这类携带者多数在潜伏期末排出病原体。因此,这类传染病如能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对防止疫情的发展和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 carrier):是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在一定时间内向外排出病原体者。相关的疾病包括痢疾、伤寒、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一般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个别携带者可维持较长时间,甚至终身。凡临床症状消失后病原携带时间在三个月以内者,称为暂时性病原携带者;超过三个月者,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后者常有间歇性排出病原体的现象,因此一般连续3次检查阴性时,才能确定病原携带状态解除。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 carrier):是指未曾患过传染病,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这类携带者只有通过实验室检查方可证实。一般健康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较少,时间较短,故认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但对于某些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肝炎等,健康携带者为数较多,则是非常重要的传染源。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其排出的病原体数量、携带病原体的时间长短、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条件及防疫措施等。在饮食服务行业、供水企业、托幼机构等单位工作的病原携带者对人群的威胁非常严重。 一个典型的事例发生在1900年的纽约。爱尔兰女厨师Mary Mallon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女性,她为纽约许多家庭做饭。在她被雇佣后,她服务的家庭陆续出现了53例伤寒。经过追踪调查,Mary被查出粪便伤寒杆菌持续阳性。在1907~1910间,她被监禁,并禁止从事厨师工作,人们把她称为“伤寒玛丽”。出狱后,她改名换姓,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但二年后,纽约和新泽西地区爆发了伤寒,共发现200余病例,流行病学追踪调查再次发现传染源就是当年的“伤寒玛丽”。因此,对饮食、供水、托幼服务人员的定期病原学检查和病后随访具有极其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㈩ 感染谱当中哪些情况可以作为传染源
传染过程的感染谱可概括为三类:
1.以隐性感染为主
其结局专为不显性感染所占比例较大属,只有一小部分感染者有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严重病例或死亡较罕见,此种感染状况,流行病学称为“冰山”现象。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以显性感染为主
多数感染者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隐性感染只有一小部分。极少数患者有严重症状或死亡。这类传染病易于诊断,如水痘、麻疹等。
3.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呈显性感染为主、症状严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多数死亡,如狂犬病等。
无论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均可产生特异性免疫,而其感染者都能排出病原体,在传染病流行过程中起着重要传染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