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会传染病毒吗
① 蚊子会传播什么疾病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在地球上,再没有哪种动物比蚊子对人类有更大的危害。
疟疾这种病是由疟蚊传染的。疟疾又称瘴气。据1935年卫生署的调查,在瘴气盛行的区域里,居民血液内有疟原虫的占50%,患恶性疟疾的占72%。1936年江苏皋县因患疟疾死亡二万人左右,1876年开凿巴拿马运河时曾因黄热病及疟原死了无数的工人,以致1889年不得已而停工。后经昆虫学家解决了蚊子的问题才得以继续完成运河工程。1930年远东热带病医学会的报告指出:泰国每年死于虎口约50人,而死于疟疾者达五万人。全世界疟疾属的成员有400种,其中85种能传播疟疾。疟原虫造成的疟疾是全球人类主要的死因之一,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孩童,更容易受到疟疾的感染而死亡。疟疾每年约造成3百万人死亡,[3]
会传染疟疾的疟蚊分布在中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中亚,尤以非洲最为严重。在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冈比亚疟蚊(Anopheles
Gambiae),疟蚊的一种其他疾病大部分种类的蚊子都能够传染丝虫病(由线虫导致)。这种疾病会导致橡皮肿(gumma)使外生殖器及大腿异常肿大。在全球,约有120万人感染丝虫病。[2]大部分品种的蚊子会传染病毒性的疾病,包括黄热病、登革热、日本脑炎、圣路易脑炎、多发性关节炎、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契昆根亚热及西尼罗河热。幸运的是,艾滋病不会借由蚊子叮咬而传染。
蚊子是怎样把病原传入人体的呢?当疟蚊吸食患有疟疾病人的血液,也把其中的疟原虫(疟疾的病源)吸进体内。它们再咬人时,疟原虫又从蚊子的口中注入被咬者的体内了。十天以后,疟原虫开始在接近皮肤的血管内出现。它们在患者的红血球内繁殖,分裂成大量的小原虫,这些小原虫破坏红血球并释放一种毒素。每个小疟原虫又侵入其它红血球而继续繁殖,使得病人体内疟原虫和毒素越来越多,引起患者发冷和发烧。得了疟疾的病人首先发冷,全身抖个不停,但体温表测验体温是高的。大约经过一小时,病人才觉得发烧,这时体温继续上升,三、四小时之后开始出汗、体温下降,再过几小时病人觉得松快,病好像过去了,其实这时小原虫已侵入新的红血球,又开始繁殖。当疟原虫再次破坏红血球而出时病人又发病而形成第二回合。除非获得适当的治疗否则这种发作将有规律地继续下去而令人痛苦不堪。疟疾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病人身体衰弱,工作效率低,严重时还会丧失生命。目前用药品已可治疗和预防此病,但最好的办法是消灭传染这种疾病的蚊子--疟败。
流行性乙型脑炎(这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是由蚊子传带的,这种病又叫日本乙型脑炎,普通都把它叫做大脑炎。患者有发烧、头疼、呕吐,抽风、昏睡、昏迷等现象。治疗上没有特效药品,所以病死率相当高。
蚊子咬吸了含有本病毒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后,经过一个相当时期就具有了感染性,再叮咬没有免疫力的人时可以使被咬者发病。传染这种病的蚊子叫库蚊和伊蚊。防治本病的发生与流行除注射疫苗、防治传染外,必须大力进行灭蚊,消灭传播者。此外,库蚊和按蚊还传播丝虫病(象皮肿)。
我国能传播疾病的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叫按蚊,俗名疟蚊,主要传播疟疾。据不完全统计,1929年的1年内,全世界因患疟疾致死的约200万人。另一类叫库蚊,主要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类叫伊蚊,身上有黑白斑纹,又叫黑斑蚊,主要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
② 被蚊子咬了会不会传播病毒
首先,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蚊子叮咬不会传播乙肝和艾滋病病毒,因为蚊子只吸血不输血,它才不会把好不容易“偷吸”来的血液吐出来,跟大家解释一下蚊子吸血过程,便清晰明了:
第一步,找准下口之处;
第二步,用舌头从唾液腺中导出唾液,注入人体;
第三步,借助上唇从血管中吸血。
请注意第二步和第三步是完全无交集的两条通道,因此,即使蚊子刚刚吸了含有艾滋病和乙肝病毒的血液,并不会进入血管中,上唇残留的那一丁点血液,
也不会造成传染危险,如果这只蚊子很不幸,被你打死了,那么流在皮肤上的血液同样无风险。
此外,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至今并没有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吸血昆虫传播(包括蚊子、臭虫等)。所以,再听到诸如此类传言,大家不必担心,可以直接忽视。
蚊子会传染这些病毒是真的!
虽然蚊子不会传播乙肝和艾滋病毒,但是,它却会传染以下几种常见病毒:
1、登革热: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就是蚊虫叮咬,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头疼,偶有皮疹现象,在亚热带地区较为流行,包括我国的广东、香港、澳门地区。
2、疟疾:疟疾也属于高发虫媒传染病,进入20世纪以来,疟疾发病率已呈锐减趋势,但全球每年被疟疾夺走生命的人可超过100万,如果蚊虫体内携带疟疾原虫,在它向人体内注入唾液时,便很容易传染。
3、圣路易斯型脑炎:这种传染性脑炎,最容易侵犯青少年和老年人,多数表现为头疼、咽喉痛、肌肉痛,一般几天内能够恢复,而年龄较大、体质较差的感染者,则可能存在生命危险。
4、东方马型脑炎:东方马型脑炎主要的受感染对象为人和马,一般感染率不高,可被传染后的死亡率高达50%,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高烧达到
39度)、头痛、恶心呕吐等;
以上几种蚊虫传播类疾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不必过分紧张,南方蚊虫肆虐地区则应该提高防蚊警惕。
③ 蚊子传染病毒吗
您好:
蚊子当然会传染病毒,没有哪一个科研部门敢说不传染。一般最易传染的是乙型脑炎、疟疾、黄热病、登革热。蚊子对人体的危害是严重的。在蚊子肆虐的季节和地区,加强防蚊和灭蚊,改善工作和居住环境,是预防蚊媒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④ 蚊子叮咬会传染病毒吗
这个得根据病毒的累别以及存活能力来说了,比如说艾滋病就传播部了。
一般很难传播,蚊子叮咬之后一般都是消化之后采取觅食,大部分病毒都已经丧失了活性,也就失去了传播能力了!
⑤ 蚊子会传播什么疾病
经蚊子传播的疾病多达80余种,主要有:
(1)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流行区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我国华南,华北,东北地区可见,集中7,8,9三个月发病.它由病毒引起,经蚊传播,临床上发病急,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重型患者病后往往有后遗症.
(2)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以发热,皮疹,肌肉和骨关节剧烈酸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病死率低;登革出血热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长江以南为多.
(3)黄热病:是黄热病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伊蚊传播.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临床特征有发热,剧烈头痛,黄疸,出血,蛋白尿.我国尚未发现本病.
(4)疟疾:由按蚊传播,是疟原虫传播引起传染病,夏季两季多见,常年可发病,国内多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可遍布全国,北方地区发病较少.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脾肿大,贫血.临床可分间日疟疾,三日疟疾,恶性疟疾三型.其中恶性疟疾可侵犯内脏,预后不良.
(5)丝虫病: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在我国仅有斑氏及巴来丝虫病流行,长江以南地区流行.丝虫寄生在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浆膜腔,引起淋巴管炎症及阻塞,形成象皮肿,腹水等.临床还有丝虫热,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综合征等.
(6)黑热病:是由白蛉叮咬而传播的,为内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地方性传染病.
因此,灭蚊避蚊是预防蚊媒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⑥ 蚊子会不会传染病毒
会。蚊也是通过吸血传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习性能察知其与疾病的关系。 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会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故蚊可传播人兽共患病。 蚊子爱叮哪些人?蚊子的头上和腿上长着触角和刚毛,有感觉作用,对湿度、温度、汗液都很敏感,所以它们常爱叮爱出汗又不洗澡的人。儿童的皮肤娇嫩,新陈代谢活泼,皮肤上的毛孔挥发汗液快,常挨蚊子叮。还有,蚊子对弱光很喜欢,如果你穿上一件黑色的衣服,正好合适于蚊子的视觉习惯。但是,蚊子对强气流很敏感,夏天当你摇扇乘凉时,蚊子难以接近你。
⑦ 蚊子会传染疾病吗
乙型脑炎就是蚊子传播的
蚊子叮人,骚扰人们的休息与工作,很是令人厌恶。但蚊子对人最严重的危害是它能传播多种传染病,这是我们必须重视而且要注意预防的。
在上海城区,经蚊子传染的常见疾病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多发于每年的7、8、9月,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一般起病急,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热,恶心、呕吐、嗜睡,头痛。2~3天后出现昏迷、抽搐,颈项发硬,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少数人病后可产生智力减退,手脚强直不能活动等后遗症,严重时成为终身残疾。
蚊子传播疟疾在上海也有发生。当蚊子咬过疟疾病人后再叮咬正常人就会传染。疟疾俗名“打摆子”“冷热病”,多在夏秋季发病,病人大都突然发冷、发抖,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发冷停止后继发高热、头痛,接着就是全身大汗,体温又恢复正常。如此症状可间隔一到两天反复周期性发作。疟疾症状典型,便于诊断,但由于疟原虫大量破坏红细胞,多次发作时可引起贫血、肝脾肿大,严重影响健康,还可导致孕妇流产或死胎。
能传播疟疾的伊蚊也传播登革热。其流行区域多见于中国广东和东南亚,夏末秋初易发,主要症状是高烧和剧烈头痛。登革热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上海居民去南方炎热地带出差或旅游时应事先了解当地有无疫情。
黄热病是由埃及伊蚊传播的,主要流行于南美洲与非洲,在上海就有过本地居民从非洲回国后因此病发作而死亡的报道。因此,上海海关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应加强检疫。
蚊子传播的丝虫病在我国分布甚广,上海地区少见。丝虫病幼虫可经蚊子叮咬从病人转移到健康人身上,然后寄生于人的淋巴系统内,产生淋巴管炎症状。主要表现是肢体上自上而下出现一条伸展的红线,有压痛感。病人还有畏寒、头痛和周期性的高热。晚期丝虫病人下肢出现橡皮肿,皮肤粗糙、变厚、变硬、患肢明显粗肿。
在蚊子传播的主要疾病中,乙脑、黄热病均可打预防针进行免疫。疟疾可通过服用乙胺嘧啶预防。登革热和丝虫病至今尚无有效预防方法。
蚊子对人体的危害是严重的。在蚊子肆虐的季节和地区,加强防蚊和灭蚊,改善工作和居住环境,是预防蚊媒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⑧ 蚊子会传播病毒吗
蚊子是一类十分有害的吸血昆虫。它的刺叮吸血固然会引起严重的骚扰,然而更为严重的是它能传播多种疾病。人被蚊子叮咬而感染的疾病有疟疾、淋巴丝虫病、黄热病、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统称为蚊媒病。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人体引起的疾病,蚊子的刺叮吸血将病人血中的疟原虫传播给健康人使健康人染上疟疾。疟疾流行呈世界性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最广。全世界受疟疾威胁的人口高达16亿以上,而非洲每年死于疟疾的儿童超过100万。所以,蚊子传播的疟疾已成为世界公害。蚊子还能传播斑氏虫疾、马来丝虫病和帝汶丝虫病。蚊子叮咬丝虫病人时,血液中的幼虫进入蚊体并发育成具有感染能力的幼虫,再叮咬人时,幼虫侵入人体并在淋巴管和淋巴结处发育为成虫。蚊子传播的淋巴丝虫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世界约有9千万人感染淋甲,处由病-目前已知蚊子传播的虫媒病毒病有60余种,他们都是通过蚊子的刺叮吸血而传播,因此,我们千万不可忽视蚊子。
⑨ 蚊虫叮咬会传染病毒吗
不会
1.病毒在蚊虫体内存活时间短首先蚊虫在病毒体内存活时间很短,比如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存活的时间不会超过48小时,所以,极有可能,在蚊虫还未叮咬人的时候,病毒就已经在蚊虫体内死亡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⑩ 蚊子会传染病毒吗
会的.像一些传染病,血型病毒都可以传染! 如 登革热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以浑身骨及关节剧烈疼痛、高热不退为特征,也被称为“碎骨热”,死亡率低。 什么原因引起登革热 (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 (二)传播媒介:伊蚊,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 (三)易感人群:在新疫区普遍易感。 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5~8d。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 一、典型登革热。 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2.全身毒血症状: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3.皮疹:于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5--7日。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4.出血: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二、登革出血热。 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 三、登革休克综合征。具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燥、昏睡、昏迷等。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6小时内死亡。 登革热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血象:病后白细胞即减少,第4~5d降至最低。 (二)血清学检查:常用者有补体结合试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 (三)病毒分类:采用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进行病毒分离,阳性率高达70%。 如何治疗 一、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二、对症治疗。 (一)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 (二)维持水电平衡。 (三)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 (四)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五)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登革热病毒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由在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这种疾病最初发生在热带地区,通常大多是发生在这些地区的雨季,这种环境下极易滋生大量携带病毒的蚊子。传染病的爆发规模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严重,其中登革热出血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收到大约500 000份登革热病例的报告,全球每年发生5,000万到1亿例登革热,更有24.5亿人受到感染的威胁。感染登革热轻则突然发热、剧烈肌肉疼痛、骨关节痛,重则广泛出血、迅速休克,在大多数国家登革热的死亡率大约为5%,大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壮年中。 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登革热属于黄热病毒属,自然就姓黄了。登革(Dengue)意思是得了这种病的人,由于肌肉关节疼痛,走起路来就像穿夹脚高跟鞋的女人。登革热病毒由兄弟四人分化成四大家族,被病毒学家称为DF-1、DF-2、DF-3、DF-4病毒型。因为四个家族成员都可能发生基因变异,所以引发的病也就不只是刻板的一种临床类型,除典型登革热外,还有更厉害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现在,这种疾病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在发达国家难觅踪影,也难以研究,很少有人注意到登革热。仅有的少数研究也要借用于人们熟悉的热带病的研究经费。“它是疟疾的穷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