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病因分析 » 穆斯林传染

穆斯林传染

发布时间: 2021-03-23 12:33:25

⑴ 伊斯兰教是怎样传播的中国来的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中叶从阿拉伯传入中国,至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分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宗派,中国主要是逊尼派。在回、维吾尔、塔塔尔、柯尔克孜、哈萨克、乌孜别克、东乡、撒拉、保安等少数民族1700多万人口中,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中国穆斯林大多数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甘肃、青海、云南等省,其他各省、市也有分布。

1953年5月11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是中国穆斯林全国性的宗教团体。其宗旨和任务是: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爱护祖国,团结伊斯兰教人士和各民族穆斯林群众积极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同各国穆斯林的友好联系和友好往来,维护世界和平,搜集整理伊斯兰教史料等。最高机构为全国代表会议。

2001年4月23日,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该委员会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专门委员会,由爱国爱教、德高望重、代表中国伊斯兰教最高宗教学识和经学水平的大阿訇、大毛拉组成。其宗旨和任务是: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依据伊斯兰教经典,对伊斯兰教教义教规作出权威性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准确解释,编写讲经范本,提高伊斯兰教教职人员水平,规范讲经内容,反对利用伊斯兰教搞宗教极端主义,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⑵ 穆斯林群众去世后尸体处理过程中洗尸员怎么样防护未知传染

第十八章 人类死亡的丧葬哀悼礼仪

人类死亡的丧葬礼仪,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出现而产生的。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不同,文化传统沿袭过程不同,对生命和死亡的观念认识不同,因此,人们不可避免地对丧葬礼仪有着不同的方式、有着不同的观点,从而引发了不同的社会意义。总的说来,适当的有节制的丧葬礼仪对于人类社会还是必要的,因为其本身所含有的伦理道德和社会意义,有益于对死者的追念、对家属的慰藉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关系的调适。

第一节 中国传统丧葬哀悼礼仪

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丧葬礼仪中,中国,特别是中国汉族的传统丧葬哀悼礼仪最为复杂,规模也较宏大,许多繁文缛节,表现了儒、道、佛传统文化对死亡丧葬民俗的厚积影响。仅以中国中原地区的民间丧葬习俗为例,将传统丧葬礼仪过程简述如下。

一、初终与装殓
(一)衣殓
衣殓指给即将死去的病人穿寿衣。古代儒家的定制,衣殓分两次进行,三日给死者穿常服,称为“小殓”;五日给死者穿官服,称为“大殓”。现在衣殓多一次性完成,称小殓,棺殓为大殓。常在弥留之际,便给濒死者沐浴穿戴好内外寿衣。死者衣服里外三新,衣裤鞋帽齐全,夏天也要穿棉衣。褥子黄色,被单白色,是为“铺金盖银”。寿衣不许有纽扣,不许打死结,有“冤家宜解不宜结”的意思。
(二)遗嘱与“易簧”
临终者如果尚有余力,在临终时刻要嘱托子女后人续办未了事宜,有财产则予以分配,即是遗嘱。“簧”是指竹席,“易簧”是指在人临终时,把他从睡床上移挪到另一处地方,在北京地区称为换床。福建沿海多移至祠堂,安徽合肥是移至厅前,山东是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山西北部则是移至充当灵床的门板上,称作“挺尸”。换床表面上是对临终者“冲喜”,实际上是减少生者的恐惧心理。
(三)招魂与“饭含”
确定死亡之后,家人到房顶或高坡呼唤死者的名字,叫他回家,是为“招魂”。其后还要检查死者鼻息、脉搏,表面看是希望亲人归魂的礼仪,实际是一种防止假死的措施。初死之时,还有给死者口中含物的习俗,富家含玉、珍珠,称“饭含”,或在死者袖内放小面饼和纸钱,以便在去“冥府”的路上给“拦路狗”吃饼、给“拦路鬼”撒钱、以及“渡河”、“过桥”的费用。
(四)丧服
人们为死者穿丧服时,须根据丧服的质料和穿丧服时间的长短,来体现血缘关系的远近尊卑。繁琐的“五服”制度反映了中国封建家庭宗法观念,一般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几个等级。其中斩衰与死者关系最近,系由儿子对父亲、未出嫁的女儿对父亲、孙子对祖父、妻妾对丈夫所穿的丧服。而母亲死了,儿子、未出嫁的女儿只能以齐衰之服对待,反映了封建父权思想。丧礼上的“五服”,渐渐成为了决定人们亲属关系的代词,人们常以“五服”来界定亲缘关系。
(五)棺殓
棺殓也叫入木,就是将死者的遗体殓入棺木,是正式入殓,故称为“大殓”。死者的一生功过就此论定,所谓“盖棺论定”。入殓是亲友与死者最后的告别,所以入殓时,亲人亲属朋友都要参与。将死者遗体从灵床放入棺木之后,有一系列的“开光”、“摔罐”、“躲钉”、“挽发”等礼仪程序,大殓遂告完成。

二、吊祭仪礼
人死之后,孝子要及时向亲友报丧,而亲友也按照一定的规矩来吊祭死者,形成了丧葬礼仪中的重要活动内容。
(一)报丧、奔丧与吊丧
人死之后,死者的亲人,主要是孝子要及时向亲友报告死讯,以及丧期、葬期等有关事宜。或孝子着孝服前去报告,或寄讣文信函,或在报纸上登载讣告。
出门在外的子女及亲友接到讣告后,赶路回来称为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因疾病、工作等原因而不能奔丧者,要寄物以吊,否则被人视为不孝。
亲友接到讣闻后即携礼来吊丧,所携之礼不外糖果点心、花圈纸马或钱物。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要将哀痛的思绪诉诸文字,诸如挽联挽幛、悼词、诔文等。
(二)哭丧
哭丧是中国民间丧礼的一大特色。若没有人哭丧,人们会认为死者人缘不好,或子孙不孝。该哭的人不哭,人们会认为他(她)不知礼、不孝顺。哭丧据亲戚远近、男女性别各有约定俗成的规矩。特别是妇女不仅要哭出声来,还要有词有调,称颂死者的贤良,表达自己的哀伤怀念。实际上哭丧的程度与内心的情感并非都是一致,对一些人来说不过是囿于形式而已,诚如希腊学者路吉亚诺斯在《论居丧》中所说:“丧家的感情实际上是全受着风俗习惯的指导。”[1]在哭丧和守灵时还要按一定的时辰间隔焚烧纸钱,嘴里念叨死者的名字或称谓,以让死者来“拿钱”。
(三)超荐与炼度
在吊丧礼仪过程中佛教、道教直接地影响者丧葬仪式,僧侣、道士直接参加民间丧葬活动,诵经礼忏、设坛作斋、炼度超荐,使释、道的信仰观念在丧葬礼仪活动中得到了贯彻实施。延僧邀道、诵经超度成为中国丧葬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三、送葬与居丧
(一)送葬时间
把棺木灵柩送到埋葬的地点下葬,称为送葬,又称“出殡”。也有将出殡和下葬的日子分开的。送葬多选择单日。古礼三日而殡、三日而葬,夏天尸体易于腐坏故十分不便,因而又有所谓“渴葬”、“血葬”,即7日内不卜而葬。
(二)送葬程式
出殡之日,先由孝子“摔盆”。盆即放在灵前烧纸用的瓦盆,暗喻给死者在阴间用的锅,摔碎方好带去阴间,并表示一种既定的继承关系。出殡的仪仗顺序一般是:最前面是扛着引魂幡的孝子,其后依次为灵柩、抱明器的孝子、鼓乐班子、送殡的女眷。一路上有专人撒纸钱,以“买路”送灵。送葬的规模盛况不一,视丧家贫富和权势大小而有所区别,其悬殊甚大。
(三)下葬
到达墓地之后,将棺木徐徐放入墓坑,填土埋葬,堆起坟丘,将引魂幡插在坟上。中国早先“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挖墓坑,不筑坟丘,地上也就没有任何标志。后来不仅要筑坟丘,还要植树、立墓碑、镌刻墓志铭。下葬回来后,还有一套繁褥的礼仪,如进家门前要从火上迈过,以消驱邪气等。
第二节 其他国家民族宗教的丧葬礼仪

一、古希腊罗马人的葬礼
(一)古希腊人的葬礼
古希腊视掩埋死者是种神圣的义务,掩埋阵亡者包括敌人成为一条规定。对战死者,将死者置于尸床之上让人们哀悼恸哭,同时有专门的乐工领唱挽歌。妇女要哭,但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不许表现出过分的悲痛。由亲属为死者净身,涂上油,为他穿上生前的甲胄,并在死者的口中放一枚硬币,是付给阴间转渡灵魂者卡戎的费用。人死后第三天,遗体要在日出之前出殡,由雇佣的哭灵人、亲友护送下葬。如果火葬,死者的尸体放到柴堆上以后,将其生前所用的器物置于身旁,同时杀献牺牲,人们围绕火葬堆哀哭,最后点火焚烧。火葬后死者的骨灰捡入精美的容器,并在火葬堆所在地垒土筑墓,将死者的骨殖葬入墓中。在这些仪式前后有专门的丧葬宴会,酬谢参加葬礼的亲友,并举行规模巨大的殡葬赛会,项目包括战车竞赛、拳术、角力、赛跑、掷铁饼、掷标枪等,优胜者可以得重奖。欢腾热烈的赛会,说明哀期已经过去,新的正常生活由此开始。
(二)古罗马人的葬礼
古罗马人死后由丧事代理(类似现在的殡仪馆)派来收尸工,给死者净身、涂油,再把遗体放到灵台上,安葬在第八天进行,出殡或隆重或简单。在送殡行列中有乐队、哭灵人、表演死者生平故事喜剧的演员,并带着死者祖先的蜡面具和描绘死者业绩的图画。在进行火葬时,先在地上撒上鲜花等,然后点燃木柴,还要在火上洒酒或香料。火熄灭后,把死者的遗骸收拾起来,洒上酒和牛奶,干后再装入骨灰坛或骨灰盒。土葬时,尸体装在木棺或石棺里放入墓穴。参加葬礼的人回家后要从火堆上跨过用以净身。安葬后第九天,要在墓地进行祭祀和酒宴仪式招待客人,有时还要举行角斗游戏。

二、古埃及人的葬礼
古埃及富人和贵族的葬礼送殡队伍人数众多,第一组仆人用扁担挑着馅饼、花、瓦罐和其他劳动工具;第二组抬着陪葬用品如安乐椅、床、匣子、柜子、拆开的马车等;第三组搬运死者的个人用具、装防腐处理过的死者脏器的箱子、手杖、权杖、全身人像等。石棺放在灵柩台上,灵柩台放在葬船上,葬船又放在带滑轨的爬犁上,两头牛在前拉着爬犁。在墓地举行葬仪后,将装木乃伊的石棺放进墓中,并在旁边分别摆好带来的陪葬品,然后,由砌石工把入口砌死。最后在墓旁举行追悼酒宴,请演唱者歌颂死者,感谢上帝,祝愿生者愉快。穷人死后只能用粗布裹着的尸体(木乃伊),扔进被认为是穷人的公墓的深沟里,填上一层砂土,上边再扔上新的木乃伊再填土,这样一层又一层,称为穷人的合葬墓。

三、基督教的葬礼
基督教丧葬礼仪的特点是简单、庄严,各类礼仪包括唱诗、祈祷、读经、宣训、证道等。其程序先是入殓(入木),即牧师训勉后,参加葬礼者一齐唱诗时,由亲属及帮忙的人一起将死者的遗体小心地放进棺材内;然后是告别礼拜,在静默祈祷时思念死者生时的业绩,并为遗族祷告。埋葬时亲友们围着墓穴唱圣诗、读经,祈祷后予以安葬;最后是追思礼拜,多在忘日举行,目的是思念故人,以死者为楷模,并尽对先人的崇敬和孝道。

四、天主教的葬礼
天主教的葬礼程序也较为简单,开始是诵早课经行追思礼,全体亲友来宾一同进行弥撒圣祭,再到灵柩前行追思礼,念诵追思已亡祝文。然后是告别式,由司祭降福祭品,由死者亲人自行奠拜。然后按照尊卑长幼的顺序向灵柩洒圣水,行鞠躬礼,或向遗像上香。接着是封棺出殡,出殡行列的顺序是遗像在先,其后是彩挽、挽联、花环,接着是由大鼓等乐器组成的乐队。教友、司祭走在灵柩前面,灵柩后面是死者的亲属家人和前来吊丧的亲朋好友。到了墓地,则请司祭降福墓圹后将棺木掩土埋葬。

五、俄罗斯斯拉夫民族的葬礼
俄罗斯人早在10世纪就信奉基督教,但后来在长达2~3百年的时间内, 许多乡村居民则按照多神教的习俗安葬死者,有时还把基督教和多神教两种宗教葬礼结合起来。人死后要给死者净身,换上干净华贵的衣服。从死后到安葬前,每天夜间都要由受雇的诵读者读圣诗和作安魂祈祷。
东斯拉夫民族习俗,死者在安葬时,要穿和举行婚礼时一样的衣服。年轻未婚的姑娘或男子死了,安葬时也要象结婚时一样打扮。在乌克兰,未婚的姑娘死后要举行结婚摹仿仪式,请来媒婆、办喜事的人等,还就要选一个年轻人扮“鳏夫”,给姑娘的手指上戴上镶宝石的镀金戒指,如同中国的冥婚。

六、伊斯兰教教徒葬礼
伊斯兰教对待葬礼的观念有着自己的特点,认为所有的穆斯林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主张人们在生前多做善事,穆圣说“多记得死亡,为死亡多做善功的人才是最明智的人。”有的国家让临终者面向天房,靠右侧而卧,并对临终者颂读《雅辛章》,认为这样可以减轻他的罪行。伊斯兰教徒死后不用棺材,用棉布做的尸衣把死者裹起来,死后第三天在阿訇的引导下用抬床将死者送至墓地,有的国家要在墓底上铺毡毯。安葬时不举行盛大丧礼,仅由阿訇念诵祈祷文。穆斯林的坟墓崇尚节俭,甚至不留任何标志,中国的穆斯林坟墓有树碑的,大约是受现代丧葬礼仪的影响所致。

七、犹太人的葬礼
犹太人力求尽可能快的安葬死者,他们的传统看法是,尽快安葬是对死者的尊敬。他们还主张节俭,包死者遗体的布用普通的亚麻布,棺材用普通木制棺材。他们认为简朴象征着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犹太人也不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因为他们认为“人就是由尘灰变来的,死了应再变成尘灰。”如果是父母死了,要由死者的孩子读一种特殊的祈祷文。

八、袄教教徒葬礼
袄教教徒死了以后,家人要吃斋3天,并请神职人员念祈文。第三天夜里, 要用带血的祭品和宗教供品供火──让火照亮供品肉和死者的衣服。在前30天每天都要为死者备供品。到第30天再供第二次带血的祭品,一年以后还要供一次带血的祭品。以后每年都要对死者的灵魂进行一次祭祀,直到满30年。袄教教徒把死尸看作是邪恶之躯,生者应避免和死人接触,因此尸体的搬运和安葬都由专业人员进行。

九、其他民族或宗教的葬礼
许多民族都认为与死尸接触是危险的,北美达科塔部族的印第安人,在杀人或接触过尸体之后,要采用气浴净身。在马达加斯加,凡是参加过送殡的人,在没有洗澡之前不得进入庭院。祖鲁人、卡非尔人及其他非洲部族,在安葬死者后也要通过洗脚礼来净身。有的民族清洗时用火不用水,如南非的巴苏陀部族,孩子从墓地走过后,母亲就要在他的两腿旁点燃起小火,以驱邪魔。日本神道教宣布,任何与死亡有关的都是不干净的,按照神道教教徒的信仰,每年要进行两次全民洗礼。aware天 猫

⑶ 伊斯兰教是如何传教的

(1)伊斯兰教是从阿拉伯地区的一个国家的宗教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宗教宗教。阿拉伯伊斯兰国通过各种手段广泛传播,例如不断的外部扩张,商业联系,文化交流以及将教师派往世界其他地方的结果。

(2)四大哈里发(632~661)期间。在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后,他最亲密的门徒,阿布伯克尔,奥马尔,奥斯曼和阿里,先后继承了他的职业生涯,称之为“哈里发”(意为安拉使者的继承人)。在四个哈里发的30年中,他们为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吴迈耶王朝(661~750)时期。在661年,它由Mu'awiyah(600-680)创立,他出生在Wu Maiye家庭,并在大马士革定居。

(4)阿拔斯王朝(750~1258)时期。 750年,它由阿布阿巴斯(722-754)创立,并在巴格达定居。在政治上,哈里发屈服于“地球上安拉的阴影”,并奉行同等重视宗教和世俗主义的政策。

(5)奥斯帝国时期(1299~1922)。在13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中亚崛起。 1299年,他的部落首领奥斯曼一世致电苏丹并正式建立了奥斯曼帝国。

(6)在6世纪和16世纪,反对奥斯曼帝国的波斯萨法维王朝和印度的莫卧儿王朝出现在伊斯兰世界。 Shia Safavid王朝(1502-1722)于16世纪初在伊朗成立,其领土位于阿富汗东部,西大叻河以北,Amu Darya以北,波斯湾以南,以及什叶派至国教。掀起波斯伊斯兰文化的复兴。

(7)伊斯兰教早日传播到世界与阿拉伯帝国向外征服密切相关。但自10世纪以来,伊斯兰教在非洲,亚洲和东南亚的广泛传播,以及伊斯兰化的进程,往往是通过贸易活动,文化交流和教师的传教活动来实现的。

(3)穆斯林传染扩展阅读: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的伊斯兰教一般被认为是在651年(唐朝的第二年)从阿拉伯人引入中国的泉州,广州等地。那时,伊斯兰教的光明时期,东正教会非常接近先知的时代。那时,主要有阿拉伯商人,士兵和阿姨。根据“隋书”的记载。

伊斯兰教分为两大派,逊尼派和什叶派。中国主要是逊尼派。在回族,维吾尔族,鞑靼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宝安族等少数民族20多万人最信仰伊斯兰教。

1953年5月11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是中国穆斯林的国家宗教团体。其宗旨和使命是:协助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代表穆斯林的合法权益。

⑷ 伊斯兰教的传播是怎样的

伊斯兰教最初主要在贫困而缺乏文化的阿拉伯游牧民族如贝都印人中间得到传播,反映了阿拉伯民族要求进一步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和形成集权国家的迫切愿望。穆罕默德在世之日,就致力于建立以伊斯兰教为最高信仰的统一的阿拉伯帝国。他的形象被描绘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持剑的英雄,意味着信仰与征服。在他死后的50年间,历届哈里发(阿拉伯政教合一的领袖,意为“继承人”)不断向外扩张,他们从拜占廷帝国夺取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把拜占廷式的基督教教堂改造成为清真寺,征服伊朗高原,击败波斯的萨珊朝(中国古籍称“安息国”),在乌玛雅德朝(公元661年-750年)进一步扩张,向东深入中亚地区,占据阿富汗和印度北部,并一度威胁中国西部边境,唐史称之为“大食国”。向西进入非洲,沿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公元711年),从而踏上了欧洲的领土。

乌玛雅德王朝建都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在那里建造了宫殿和清真寺。后来,阿巴斯王朝(公元750年-1258年)迁都于今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在这里兴建的宫殿和寺院,明显地受到萨珊朝波斯艺术的影响。阿巴斯朝阿拉伯王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伊斯兰建筑和绘画艺术的黄金时代。

⑸ 现在伊斯兰教通过什么方式传播教义

在中国不具备宗教发展的社会条件,虽然是宗教信仰自由,但无法主动去接触社会,无法开展广泛宣传——通过报纸、电视等,也不可能派传教士。伊斯兰教也是如此,所以伊斯兰教主要是在信仰伊斯兰的少数民族内部传播的,更多的是家族传承,民族自发,而清真寺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教育机构。所以,伊斯兰主要通过家庭和清真寺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动来传播教义的。当然,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就开办了一些穆斯林幼儿园和小学。

⑹ 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重大影响

产生: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七世纪初,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建。其教义主要有: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天使,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的“前定”,并信仰“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目前信徒约6亿人。主要流传在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圣地是麦加和麦地那。
传播的影响:
打破了狭隘的民族界限,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最重要)。 伊斯兰教之所以和平和迅速的传播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伊斯兰教信条的简洁明了。伊斯兰召唤人类信仰应受崇拜的独一的造物主-真主。伊斯兰同时不断地教导人类应用智慧和观察的能力来认识真理。在很短的时间内,人类以往伟大文明的结晶及文学艺术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正如先知所教诲的“求知是每一位穆斯林男女应尽的责任”。东西方思想和新老观念的融合,带动了医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建筑学、艺术、文学以及历史学等领域的前所未有的进步。许多关键的学科及概念体系,诸如代数学、阿拉伯数字,以及零的概念(对于数理科学的进步至关重要)都是经由伊斯兰文明传播到中世纪的欧洲大陆。许多复杂的仪器,包括观象仪(星盘)、象限仪和精确的航海图的发展为欧洲人的远航探索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⑺ 伊斯兰教的传播分布

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西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北美、澳洲和南美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和发展,是上述地区发展最快的宗教。伊斯兰教的复兴人为穆罕默德,在610年,为了统一内乱的阿拉伯半岛,他建立了伊斯兰教,之后又建立了穆斯林军队打下了周边国家,成为地跨欧、非、亚的大帝国,与之前的古罗马帝国相似,但是由于是以武力打下的,在10世纪之后就衰竭了。它自创兴到21世纪初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一种文化体系,传入世界各地后,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亚非50多个伊斯兰国家中,穆斯林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在30多个国家中,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尽管穆斯林们分布于世界各地,国籍,民族、肤色和语言各不相同,却共同恪守着那古老而纯洁的教义,即宇宙间只有一个主宰——“安拉”,并且依照各自的理解,遵循着《古兰经》的教义。在当代,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人民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
伊斯兰教的复兴者穆罕默德曾经说过:“求知对穆斯林男女都是天命。”“求知须从摇篮到坟墓。”“教育孩子一次,强于施粮一升。”“你们教人知识,给人方便,报人喜训,不可恐吓,若生气动怒时应当沉默。”
“哲理是:信士的遗失物,无论在哪里发现它,信士必当拾取。”“愚昧是最卑贱的贫穷;智慧是最宝贵的财富;骄傲是最令人难受的孤独。”
他的话鼓舞了广大穆斯林求知的愿望。从公元七世纪开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着海陆交通线到达了世界各地。他们或是进行贸易,又或是旅行,伊斯兰教亦跟随着他们传播着。

⑻ 伊斯兰教有哪些传播过程

伊斯兰教最初主要在贫困而缺乏文化的阿拉伯游牧民族如贝都印人中间得到传播,反映了阿拉伯民族要求进一步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和形成集权国家的迫切愿望。穆罕默德在世之日,就致力于建立以伊斯兰教为最高信仰的统一的阿拉伯帝国。他的形象被描绘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持剑的英雄,意味着信仰与征服。在他死后的50年间,历届哈里发(阿拉伯政教合一的领袖,意为“继承人”)不断向外扩张,他们从拜占廷帝国夺取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把拜占廷式的基督教教堂改造成为清真寺,征服伊朗高原,击败波斯的萨珊朝(中国古籍称“安息国”),在乌玛雅德朝(公元661年~750年)进一步扩张,向东深入中亚地区,占据阿富汗和印度北部,并一度威胁中国西部边境,唐史称之为“大食国”。向西进入非洲,沿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公元711年),从而踏上了欧洲的领土。

⑼ 伊斯兰教产生和传播的重大影响

产生: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七世纪初,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建。其教义主要有: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天使,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的“前定”,并信仰“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目前信徒约6亿人。主要流传在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圣地是麦加和麦地那。
传播的影响:
打破了狭隘的民族界限,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最重要)。 伊斯兰教之所以和平和迅速的传播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伊斯兰教信条的简洁明了。伊斯兰召唤人类信仰应受崇拜的独一的造物主-真主。伊斯兰同时不断地教导人类应用智慧和观察的能力来认识真理。在很短的时间内,人类以往伟大文明的结晶及文学艺术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正如先知所教诲的“求知是每一位穆斯林男女应尽的责任”。东西方思想和新老观念的融合,带动了医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建筑学、艺术、文学以及历史学等领域的前所未有的进步。许多关键的学科及概念体系,诸如代数学、阿拉伯数字,以及零的概念(对于数理科学的进步至关重要)都是经由伊斯兰文明传播到中世纪的欧洲大陆。许多复杂的仪器,包括观象仪(星盘)、象限仪和精确的航海图的发展为欧洲人的远航探索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热点内容
法国电影小男孩在农场遇到一只白狗 发布:2024-08-19 08:36:47 浏览:594
微光上有什么恐怖片 发布:2024-08-19 05:25:40 浏览:915
穿越香港鬼片灭鬼的小说 发布:2024-08-19 03:36:10 浏览:833
恶之花都敏秀姐姐扮演者 发布:2024-08-19 02:22:07 浏览:321
thai好看电影 发布:2024-08-18 11:34:37 浏览:795
电影内容女的是傻子容易尿裤子,男的很穷单身汉 发布:2024-08-18 10:31:36 浏览:129
双机巨幕厅和4k厅哪个好 发布:2024-08-18 10:18:41 浏览:818
日本僵尸片上世纪 发布:2024-08-18 07:32:00 浏览:537
怪物 韩国电影在线 发布:2024-08-18 03:49:17 浏览:491
第九区一样的 发布:2024-08-17 23:16:05 浏览: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