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传染疾病
① 想确认草莓传染病病源是来自于土壤还是来自于草莓苗,请问哪个机构可以做鉴定检测
问问草莓种载人员
② 草莓 有病
病害防治
1、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2、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3、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对策: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4、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③ 种草莓会不会传染性病或者hiv
不会的的,说的应该是男女见的种草莓吧,这个因为没有体液的交换,所以一般不会传染性病或者艾滋病。
④ 草莓主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叶斑病
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兑水75千克进行喷雾。
(2)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0.3波美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3)灰霉病
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对策:在现蕾到开花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700倍液等喷雾。
(4)根腐病
根腐病发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5)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拔除烧毁已发病者。
(6)线虫
线虫寄生在草莓组织中,危害叶柄、芽、根等,使被害器官变成红色,严重时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烧毁病株,用敌百虫乳剂400~5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喷3次。
(7)蛴螬
蛴螬在草莓收获期和八九月份咬食根、茎,使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在危害期灌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也可结合浇水向流水中滴入水胺硫磷,每亩用药1千克。
(8)草莓卷叶蛾
每年4~5月份虫卵孵化成幼虫,幼虫吃叶,并把叶卷起来在里面吐丝结网继续为害。
防治方法:开花前和采摘后,用50%马拉硫磷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
⑤ 吃草莓为什么容易感染病毒
网络语言,已辟谣。草莓本身不含病毒,感染病毒是因为被病毒污染的草莓,没有清洗干净。任何水果蔬菜清洗不净,都可能引起食用者身.体不适。
⑥ 为害草莓的病毒病有哪些各有哪些特征
病毒病是危害草莓生产的重要病害,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目前世界各地已报道的草莓病毒及其类似病害有25种。草莓病毒是以蚜虫、线虫为主要传播媒体,危害面广。我国已检出的危害草莓的病毒有7种,即草莓斑驳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皱缩病毒、草莓镶脉病毒、草莓丛枝病毒、草莓拟轻型黄边病毒、烟草坏死病毒。其中前4种是危害我国草莓产区的主要侵染病毒。据调查,这4种病毒的侵染株率达80.2%,其中草莓斑驳病毒53.4%,草莓轻型黄边病毒20.8%,草莓镶脉病毒30.7%,草莓皱缩病毒20.8%。草莓病毒侵染草莓后,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畸形、生长量减少、植株矮化、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现象,严重引起毁灭性灾害。不同病毒的为害特征如下:
(1)草莓斑驳病毒 又名草莓轻型皱缩病毒。该病毒首次发现是在英格兰凤梨草莓上,目前在草莓栽培区分布极广,世界各地凡有草莓栽培的地方几乎都有分布。感染森林草莓的症状为:叶脉透明,脉序混乱,叶片褪绿斑驳,植株矮化。感染栽培品种,此病毒单独侵染时往往不表现明显症状,但病株长势衰退,果实品质下降,一般减产20%~25% 。草莓驳斑病毒与草莓镶脉病毒复合浸染,在栽培品种上不产生症状,便导致植株生长减弱、产量下降。在森林草莓上,两种病毒都表现症状,而驳斑病毒症状加重。与草莓皱缩病毒复合浸染,在栽培品种和指示植物上都可产生皱缩症状。与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复合侵染,与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复合侵染,在感病品种上产生褪绿或黄边、植株矮化、浆果少和小果等综合症状。
草莓斑驳病毒可通过嫁接、蚜虫传染,也可通过菟丝子和汁液机械传染,但不能通过种子、花粉、植株相互接触传染。草莓斑驳病毒为非持久型蚜传病毒。蚜虫得毒和传毒时间很短,仅为几分钟。病毒在蚜虫体内无循回期。蚜虫在数小时内失去毒力。
(2)草莓轻型黄边病毒 为世界性分布。此病毒单独侵染栽培品种时无明显症状,仅使植株轻微矮化,但该病毒很少单独发生,常与斑驳、皱缩、镶脉病毒复合侵染,引起叶片黄化或叶缘失绿,植株生长势严重减弱,植株矮化,产量和果实质量严重下降,减产可高达75%。侵染智利草凤梨草莓通常无症状,侵染森林草莓症状为小叶凹陷、叶缘褪绿、植株长势衰退。
草莓轻型黄边病毒主要通过蚜虫传播,蚜虫为持久性传毒。虫体内循回期为24~40小时,接种15~30天后才表现症状。也可通过嫁接传染,不能通过种子、花粉和植株间接触传染。
(3)草莓皱缩病毒 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分布。1932年在美国俄勒冈州Marshall草莓品种上首次报道。目前此病毒是草莓上危害性最大的病毒。侵染森林草莓(指示种),主要症状为在叶柄和匍匐茎上扭曲变形,产生褪绿、坏死条斑,花瓣变形,有斑纹。叶柄和花瓣上的斑纹是皱缩病毒的重要诊断症状,也是区分皱缩病毒与斑驳病毒及轻型黄边病毒叶部症状的主要标志。侵染栽培品种时,感病品种表现为叶片畸形,叶上产生褪绿斑,沿叶脉出现小的、不规则状褪绿斑及坏死斑,叶脉褪绿及透明,幼叶生长不对称,扭曲皱缩,小叶黄化,叶柄缩短,植株矮化。此病毒有强弱不同的许多株系,强毒株系单独侵染时严重降低长势和产量,植株矮化,一般减产35%~40%,弱病株单独侵染,也使草莓匍匐茎的数量减少,繁殖能力下降,果实变小,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危害更加严重。如皱缩病毒与斑驳病毒复合侵染,使感病品种植株严重矮化,如再与轻型黄边病毒或镶脉病毒三者复合侵染,为害更为严重,产量大幅度下降甚至绝产。草莓皱缩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播,该病毒能在蚜虫体内繁殖,蚜虫属持久性传播,蚜虫可终生带毒。也可通过嫁接和机械接种(汁液)传染,不能通过种子、花粉和植株相互接触传染。
(4)草莓镶脉病毒病 1952年在英国从美国、巴西引进的草莓品种Fairfax上首次发现。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和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在森林草莓上侵染后主要症状表现为叶脉黄化、不连续黄化镶边,呈条状,老叶多斑,小叶扭曲。侵染栽培品种后,该病毒单独侵染时,无明显症状,但引起植株生长衰弱,匍匐茎量减少,产量和品质下降,与斑驳病毒、轻型黄边病毒复合侵染后常引起植株叶片皱缩扭曲,植株极度矮化。此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播,蚜虫为半持久性传毒。病毒不能在介体中复制,也不能通过介体后代传递。不能机械接种(汁液)传播,花粉和种子也不能传染。能通过嫁接和菟丝子传染。
⑦ 草莓病毒病如何防治
① 培育和栽培无病毒秧苗。培育无病毒母株,栽培无病毒苗木,实行严格的隔离制度是防治病毒病的根本措施。不同种类病毒脱除的难易程度不同。草莓斑驳病毒耐热性较弱,用37~38℃恒温处理10~14天即可脱除;草莓皱缩病毒需38℃条件下热处理6~7周后,再进行茎尖培养方可脱毒;草莓镶脉病毒在42℃下热处理10天,或37℃下热处理6周后再进行茎尖培养均可脱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亦可用热处理与茎尖培养结合或花药培养进行脱毒。无病毒苗在生产中要2~3年更新一次,在病毒侵染率高的地区及大棚、日光温室草莓园每年都要更新。为了防止栽培的无病毒苗被蚜虫传病毒侵染,无病毒苗的栽植区应离老草莓园2千米以外。②病毒检疫。在引种时要严格进行检疫,提高检测手段和技术,实施引种隔离检验制度。③防治蚜虫传播。蚜虫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治蚜虫是防止病毒传染蔓延的重要措施。蚜虫的活动高峰为5~6月,在这个时期喷药,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可显著地减少草莓病毒病的发病株率。也可利用蚜虫回避银色反射光的特点,用银色聚乙烯薄膜覆盖母株防治蚜虫。④及时进行轮作和倒茬,尽量避免在同一块地上多年连作草莓。⑤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提高草莓植株的抗病毒能力。在田间如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烧毁,减少侵染源。
⑧ 请问老师这是草莓什么病这个病传染吗
象灰霉病,选用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啶酰菌胺喷雾防治,间隔7天再喷一次,喷2-3次。
灰霉病低温高湿,阴雨天气容易发生病害
会传播
三图象草莓革腐病,用烯酰吗啉,霜霉威盐,三氯异氰尿酸,吡唑醚菌酯,等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