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鱗屑
Ⅰ 請問紅斑狼瘡的症狀是什麼
臨床表現
盤狀紅斑狼瘡:主要侵犯皮膚,是紅斑狼瘡中最輕的類型。少數可有輕度內臟損害,少數病例可轉變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膚損害初起時為一片或數片鮮紅色斑,綠豆至黃豆大,表面有粘著性鱗屑,以後逐漸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色素明顯加深,略高於中心。中央色淡,可萎縮、低窪,整個皮損呈盤狀(故名盤狀紅斑狼瘡)。損害主要分布於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耳輪及頭皮,少數可累及上胸、手背、前臂、口唇及口腔黏膜也可受累。多數患者皮損無自覺症狀,但很難完全消退。新損害可逐漸增多或多年不變,損害疏散對稱分布,也可互相融合成片,面中部的損害可融合成蝶形。盤狀皮損在日光暴曬或勞累後加重。頭皮上的損害可引起永久性脫發。陳舊性損害偶爾可發展成皮膚鱗狀細胞癌。
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臨床上較少見,是一種特殊的中間類型。皮膚損害有兩種,一種是環狀紅斑型,為單個或多個散在的紅斑,呈環狀、半環狀或多環狀,暗紅色邊緣稍水腫隆起,外緣有紅暈,中央消退後留有色素沉著和毛細血管擴張,好發於面部及軀干;另一個類型是丘疹鱗屑型,皮損表現類似銀屑病,為紅斑、丘疹及斑片。表面有明顯鱗屑,主要分布於軀幹上肢和面部。兩種皮損多數病例單獨存在,少數可同時存在。皮損常反復發作,絕大多數患者均有內臟損害,但嚴重者很少,主要症狀為關節痛、肌肉痛、反復低熱,少數有腎炎、血液系統改變。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紅斑狼瘡各類型中最為嚴重的一型。絕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即有多系統損害表現,少數病人由其他類型的紅斑狼瘡發展而來。部分病人還同時伴有其他的結締組織病,如硬皮病、皮肌炎、乾燥綜合征等,形成各種重疊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表現多樣,錯綜復雜,且多較嚴重,可由於狼瘡腎炎、狼瘡腦病及長期大量使用葯物的副作用而危及患者生命。
深部紅斑狼瘡又稱狼瘡性脂膜炎,同樣是中間類型的紅斑狼瘡。皮膚損害為結節或斑塊,位於真皮深層或皮下脂肪組織,其大小、數目不定,表面膚色正常或淡紅色,質地堅實,無移動性。損害可發生於任何部位,最常見於頰部、臀部、臂部,其次為小腿和胸部。經過慢性,可持續數月至數年,治癒後遺留皮膚萎縮和凹陷。深部紅斑狼瘡性質不穩定,可單獨存在,以後即可轉化為盤狀紅斑狼瘡,也可轉化為系統性紅斑狼瘡,或與它們同時存在。
新生兒紅斑狼瘡,表現為皮膚環形紅斑和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有自陷性,一般在生後4~6個月內自行消退,心臟病變常持續存在。
葯物性紅斑狼瘡主要表現為發熱、關節痛、肌肉痛、面部蝶形紅斑、口腔潰瘍,可有漿膜炎。ANA、抗組蛋白抗體、抗ss-DNA抗體等可為陽性。停葯後逐漸好轉,病情較重者可給予適量糖皮質激素。
Ⅱ 三大類型紅斑狼瘡的症狀分別是什麼
系統性紅斑狼瘡--- 大量研究表明本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具有遺傳因素的紅斑狼瘡患者,能累及身體多系統、多器官,在患者的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到多種自身抗體。在某些外界或人體內部因素作用下,如病毒感染、日光暴曬、精神創傷、葯物、妊娠等促發了一場免疫應答,從而產生多種抵抗自身組織的抗體和免疫個、復合物,引起人體自身組織,如皮膚、血管、心、肝、腎、腦等器官和組織,治療不當易反復發作,每次復發都有可能加重病情。 深部紅斑狼瘡--- 深部紅斑狼瘡又稱狼瘡性脂膜炎,損害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可持續數月至數年,同樣是中間類型的紅斑狼瘡。皮膚損害為結節或斑塊,位於真皮深層或皮下脂肪組織,其大小、數目不定,表面膚色正常或淡紅色,質地堅實,無移動性。常見於頰部、臀部、臂部,其次為小腿和胸部。經過慢性,治癒後遺留皮膚萎縮和凹陷。深部紅斑狼瘡性質不穩定,可單獨存在,以後即可轉化為盤狀紅斑狼瘡,也可轉化為系統性紅斑狼瘡,或與它們同時存在。 盤狀紅斑狼瘡--- 主要侵犯皮膚,是紅斑狼瘡中輕的類型。綠豆至黃豆大,表面有粘著性鱗屑,以後逐漸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色素明顯加深,略高於中心。中央色淡,可萎縮、低窪,整個皮損呈盤狀(故名盤狀紅斑狼瘡)。損害主要分布於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耳輪及頭皮,少數可累及上胸、手背、前臂、口唇及口腔粘膜也可受累。多數患者皮損無自覺症狀,但很難完全消退。新損害可逐漸增多或多年不變,損害疏散對稱分布,也可互相融合成片,面中部的損害可融合成蝶形。盤狀皮損在日光暴曬或勞累後加重。頭皮上的損害可引起永久性脫發。陳舊性損害偶而可發展成皮膚鱗狀細胞癌。 精彩文章推薦: 常見的三大紅斑狼瘡病因紅斑狼瘡常見的三種症狀表現
Ⅲ 紅斑狼瘡有幾種類型
紅斑狼瘡都有哪些類型紅斑狼瘡臨床表現有許多亞型,明確紅斑狼瘡患者的具體分型,對於治療和預後都有著十分重要意義。
目前認為紅斑狼瘡類似光譜,是一種病譜性疾病,最輕的一端為局限性盤狀紅斑狼瘡,最重的一端為系統性紅斑狼瘡,中間還包括播散性盤狀紅斑狼瘡、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深在性紅斑狼瘡、抗核抗體陰性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許多亞型。
各型紅斑狼瘡的臨床特點、化驗血清自身抗體等都有不同,治療和預後也不一樣。一般來說,除了系統性紅斑狼瘡病情較重,預後較差之外,其餘的幾型均稍好;但是各型紅斑狼瘡不是孤立存在的,永遠不變的。紅斑狼瘡的病情受到內外界環境影響較大,隨著機體抵抗力的變化以及治療反應,各型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如果有不明白的病情需要咨詢,可以直接點擊【病情咨詢預約申請單】獲取幫助。
Ⅳ 紅斑狼瘡 詳細介紹一下!
「紅斑狼瘡」 是西方醫學拉丁文( erythematosus )翻譯而來。1828年法國皮膚科醫生貝特(Biett)首先報道了這樣一個病人:面部出現像被狼咬過後不規則水腫性紅斑,中間凹陷,邊緣突起,表面光滑.有時帶有鱗屑,稱為「紅斑狼瘡」。後
來發現此病不僅有皮膚損害,,而且有腎、腦、心、肺、血液、關節、肌肉等全身性病變。100多年前美國醫生奧斯勒(Osler)又提出系統紅斑狼瘡(SLE)這一病名。《中醫臨床診療術語》(1997)將SLE統一命名「蝶瘡流注」。
臨床上通過將紅斑狼瘡分為兩種類型病變僅限於皮膚的稱「盤狀紅斑狼瘡」.有內臟多器官,多系統受累的稱為「系統任紅斑狼瘡」。新加坡稱為「蝴蝶病」,台灣稱「思樂醫」(SLE)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是一種自身免疫檢疫病。
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能累及身體多系統、多器官,在患者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到多種自身抗體。狼瘡一詞在拉丁語的含義是狼咬的潰瘍,亦有頑固難治的意思。可見紅斑狼瘡的治療具有相當的難度。紅斑狼瘡可分為盤狀紅斑狼瘡(dle)和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早在18世紀末,osler第一次敘述使用了系統性紅斑狼瘡名稱,見之於皮膚病學文獻中。他第一次闡明和強調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個全身性疾病。他這樣描述:藉助於滲出性紅斑去熟悉了解一種病因不明的疾病,它具有多形性皮膚病損,充血、水腫,偶見出血性關節炎。並有各種內臟損害表現,其中最重要的是胃腸道危象、心內膜炎、心包炎、急性腎炎、黏膜出血。復發是這一疾病的特殊現象,可每月發作或經過幾年較長時間再發作。發作時可以沒有特徵性皮膚表現,並可出現內臟症狀,但病人的體表並無任何滲出性紅斑。
1941年美國病理學家克來姆普爾(klemperer)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理做了詳細的研究,提出了「膠原血管病」的概念。1948年hargrave在研究此病時發現了狼瘡細胞(lecell),這是一個重要發現。後來由於免疫學和免疫病理學的發展,證實了本病免疫學上一系列變化或畸變。雖然迄今仍未能完全闡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因,但本病有異常的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是確切的,將它作為結締組織病,並確定是「免疫復合物病」的原型,已得到公認。1955年cazanave首次引用紅斑狼瘡(le)這個名詞來描述該病的皮膚表現,特別指出這種表現類似一種叫做尋常性狼瘡的皮膚結核。
正常人血清中可以有針對多種自身抗原的自身抗體,但它們的效價很低,不足以破壞機體自身的正常成分,但卻可以幫助清除衰老蛻變的自身成分,稱之為「生理性抗體」。在健康人,自身抗體出現的機會隨年齡增長而增高。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一半多的人可以檢查出自身抗體,如抗核抗體、抗線粒體抗體等,但這些自身抗體的出現並不意味著他們有自身免疫病。如果針對自身抗原的自身抗體超過一定數量,使自身免疫反應超過一定程度,以致破壞了機體正常的組織結構,並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就稱為自身免疫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就是由於免疫反應超過一定程度而引發的疾病。因此說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病。
在不久以前紅斑狼瘡的治療還很困難,病人的預後較差,死亡率也很高。但隨著人們對它較深的認識,尤其是應用了新的試驗檢查方法和皮質激素的治療後,紅斑狼瘡的預後有了較大的改觀。近10年來,五年存活率已提高到90%以上。隨著醫學的迅猛發展,相信這一難治疾病的預後將會有更大的改觀。
Ⅳ 怎麼才是紅斑狼瘡
去問醫生呀在這浪費什麼時間?
說一下身上有紅斑絕對不能判斷是SLE。
Ⅵ 什麼是紅斑狼瘡
紅斑狼瘡是一種慢性反復發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青少年女性。現認為紅斑狼瘡系一病譜性疾病,局限性盤狀和系統性紅斑狼瘡為其二極端類型,中間有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和深部紅斑狼瘡等。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它們之間有相互轉化的可能。 盤狀紅斑狼瘡損害主要限於皮膚,初起時為小片的紅色斑疹,稍隆起,以後表面逐漸出現粘著性鱗屑,小心揭去鱗屑可見其下面帶有刺狀角質栓,而損害表面則顯現擴張的毛囊口,日久皮損中央萎縮、凹陷,可見毛細血管擴張與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斑。皮膚損害可發生於耳輪、前額、唇部、頭部、手背及頸部等處,頭皮損害可造成永久性脫發,自覺微癢,常在日曬或勞累後加劇,容易復發。本病一般無全身症狀。 系統性紅斑狼瘡面部常出現蝶型或盤型紅斑,鮮紅或紫紅,表面光滑或附有鱗屑,掌跖、指趾末端及甲周皮膚可出現水腫性紅斑或多形性紅斑樣,有的還有凍瘡樣皮疹及毛細血管擴張性丘疹。同時可有局限性或彌漫性脫發、發熱、關節疼痛乏力。腎臟損害可出現蛋白尿、管型及紅細胞、白細胞。侵犯心臟可致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等。呼吸系統受累可表現為間質性肺炎和乾性或滲出性胸膜炎。消化系統受累可有食慾不振,肝功能損害,白球蛋白比值倒置等。腦損害可出現抽搐及神經、精神症狀。檢查多種項目異常,如貧血,白細胞<4000/立方毫米,血小板減少,血沉加快,狼瘡細胞檢查陽性,抗核抗體陽性,抗雙鏈脫氧核糖核酸及抗可溶性核抗原抗體陽性,補體降低,免疫復合物增高。 在治療方面,該病的治療首先消除病人的顧慮,建立治療信心,避免過度勞累,進行適當活動,注意營養,消除病灶,避免感冒及傳染性疾病。還要注意防止日曬,慎用某些誘發性葯物如肼苯達嗪、青黴素等。非必要的大手術不做為宜。 該病中醫辨證可分為氣血兩燔、肝鬱氣滯、瘀血內阻、脾腎陽虛、陰陽俱虛五型,選用相應的中醫治療可加速病情緩解,急性階段應用激素的同時加用中葯可促進症狀的緩解。在亞急性階段長期應用激素後而症狀不易緩解時加用中葯效果頗佳。激素減量時加用中葯可使加快激素的撤減速度。少數病人亦可單純用中葯治療。 紅斑狼瘡雖好發於女性,但男性患者也屢見不鮮。因此,在紫外線強烈的環境下,不論男女均應做好防曬,尤其是長期在露天作業人員,如建築工作者、體育工作者、職業司機等。此外,很多女同志只注意麵部防曬,其實這遠遠不夠。因為日曬引發疾病是一種全身反應,僅遮住面部並不解決問題,只有做好全身防護才能避免疾病發生。夏季,上午9時到下午3時是紫外線最強烈的時候,此時若無特殊情況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全身防護,戴上帽子。當然,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強身體素質,是預防疾病發生的最佳方法。
求採納
Ⅶ 紅斑狼瘡在皮膚上的表現
1 慢性紅斑狼瘡以盤狀紅斑狼瘡為多見,特點為皮膚持久性盤狀紅斑,境界清楚,表面毛細血管擴張關有黏著性鱗屑,剝離鱗屑可見其下擴張毛襄口,鱗屑底面有很多刺狀角質突起,拴在毛襄口中。在發展過程中,損害中心逐漸萎縮,色素減退,而周圍色素沉著。
2 亞急性皮膚紅斑狼瘡 臨床表現有二型 1 環—多環型,損害初起為紅色水腫性斑,逐漸向外周擴大成環,弧形,鄰近的融合成多形或腦回形,邊緣紅色隆起,內側覆蓋細小鱗屑,中央消退後留淺色色素沉著和毛細血管擴張。或呈離心性環,環中央消退處又起新環;2 丘疹鱗屑型,初起為紅色丘疹,逐漸擴大成大小不待,形狀不規則斑,上覆菲薄鱗屑,呈銀屑病樣可糠疹樣,不見毛襄性栓塞和粘黏著性鱗屑。通常出現一種皮損。
3 急性皮膚紅斑狼瘡 即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的皮損,典型的皮損表現為面部蝶形紅斑,為位於顴突的對稱性水腫性紅斑,皮損常越過鼻樑,偶爾也可見到單側性的。皮損還可累及前額,眶周和頸前V字區,伴有或不伴有水腫的全身性的紅斑。
Ⅷ 紅斑狼瘡是什麼
疾病症狀:紅斑狼瘡常見的類型有盤狀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及亞急性型紅斑狼瘡,三種類型的紅斑狼瘡患者會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具體如下:
盤狀紅斑狼瘡是一種症狀較輕和較常見的類型。患者發病時會出現大片鮮紅色的斑塊,這些皮損大約為黃豆大小,表面黏著一些鱗屑。斑塊主要分布在受到日光照射的部位,比如面部、頭皮等,可引起脫發。深部紅斑狼瘡的皮損一般呈結節狀或斑塊狀,呈膚色或淡紅色,常發生於面部、手臂和臀部,即使治癒之後也會留下皮膚萎縮的痕跡。
系統性紅斑狼瘡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不僅在皮膚上有表現,更會累及全身多個系統和器官,引發較嚴重的病變。
亞急性型紅斑狼瘡的皮損通常呈環狀紅斑型或丘疹鱗屑性,患者還會出現脫發、發熱、關節疼痛等全身症狀。
Ⅸ 紅斑狼瘡是什麼病
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能累及身體多系統、多器官,在患者專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屬到多種自身抗體。
參與人體免疫反應的主要是T淋巴細胞,另一類稱B淋巴細胞。前者與細胞免疫有關,後者與體液免疫有關。在正常情況下,兩者的功能相輔相成,保持功能上的平衡。在某些外界(或)人體內部因素作用下,例如病毒感染、日光曝曬、精神創傷、葯物、妊娠等,使兩類細胞的功能失去平衡,T淋巴細胞功能下降,B淋巴細胞功能亢進,從而產生多種抵抗自身組織的抗體。例如抗核抗體,這種抗體可與人體自身組織,如皮膚、血管、心、肝、腎、腦等臟器發生免疫反應,引起組織損傷,產生各種臨床表現,如各種皮疹、蛋白尿、關節疼痛、臟器功能損害等,由此而發病。
後來由於免疫學和免疫病理學的發展,證實了本病免疫學上一系列變化或畸變。雖然迄今為止仍未能完全闡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因,但本病有異常的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是確切的,將它作為結締組織病,並確定是「免疫復合病」的原型,已得到公認。
系統性紅斑狼瘡就是由於免疫反應超過一定程度而引發的病變。因此說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Ⅹ 如何判斷自己得了紅斑狼瘡
紅斑狼瘡(LE)是一種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多見於15~40歲女性。紅斑狼瘡是一種疾病譜性疾病,可分為盤狀紅斑狼瘡(DLE)、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SCLE)、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深在性紅斑狼瘡(LEP)、新生兒紅斑狼瘡(NLE)、葯物性紅斑狼瘡(DIL)等亞型。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有家族聚集傾向,0.4%~0.5%的SLE患者的一級或二級親屬患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單卵雙生子通患SLE的比率可高達70%(24%~69%),而異卵雙生子該比率為2%~9%;目前發現與SLE有關的基因位點有50餘個,多為HLAⅡ、Ⅲ類基因,如HLAⅡ類D區的DR2、DR3、DQA1、DQB1和HLAⅢ類基因中C4AQ。
2.性激素
本病多見於育齡期女性,妊娠可誘發或加重SLE。但證據尚顯不足。
3.環境因素及其他
紫外線照射可激發或加重LE,可能與其損害角質形成細胞,是DNA發生改變或「隱蔽抗原」釋放或新抗原表達致機體產生相應抗體,從而形成免疫復合物引起損傷相關。葯物如肼苯達嗪、普魯卡因、甲基多巴、異煙肼、青黴素等均可誘發葯物性紅斑狼瘡。某些感染(如鏈球菌、EB病毒等)也可誘發或加重本病。
臨床表現
盤狀紅斑狼瘡:主要侵犯皮膚,是紅斑狼瘡中最輕的類型。少數可有輕度內臟損害,少數病例可轉變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膚損害初起時為一片或數片鮮紅色斑,綠豆至黃豆大,表面有粘著性鱗屑,以後逐漸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色素明顯加深,略高於中心。中央色淡,可萎縮、低窪,整個皮損呈盤狀(故名盤狀紅斑狼瘡)。損害主要分布於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耳輪及頭皮,少數可累及上胸、手背、前臂、口唇及口腔黏膜也可受累。多數患者皮損無自覺症狀,但很難完全消退。新損害可逐漸增多或多年不變,損害疏散對稱分布,也可互相融合成片,面中部的損害可融合成蝶形。盤狀皮損在日光暴曬或勞累後加重。頭皮上的損害可引起永久性脫發。陳舊性損害偶爾可發展成皮膚鱗狀細胞癌。
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臨床上較少見,是一種特殊的中間類型。皮膚損害有兩種,一種是環狀紅斑型,為單個或多個散在的紅斑,呈環狀、半環狀或多環狀,暗紅色邊緣稍水腫隆起,外緣有紅暈,中央消退後留有色素沉著和毛細血管擴張,好發於面部及軀干;另一個類型是丘疹鱗屑型,皮損表現類似銀屑病,為紅斑、丘疹及斑片。表面有明顯鱗屑,主要分布於軀幹上肢和面部。兩種皮損多數病例單獨存在,少數可同時存在。皮損常反復發作,絕大多數患者均有內臟損害,但嚴重者很少,主要症狀為關節痛、肌肉痛、反復低熱,少數有腎炎、血液系統改變。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紅斑狼瘡各類型中最為嚴重的一型。絕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即有多系統損害表現,少數病人由其他類型的紅斑狼瘡發展而來。部分病人還同時伴有其他的結締組織病,如硬皮病、皮肌炎、乾燥綜合征等,形成各種重疊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表現多樣,錯綜復雜,且多較嚴重,可由於狼瘡腎炎、狼瘡腦病及長期大量使用葯物的副作用而危及患者生命。
深部紅斑狼瘡又稱狼瘡性脂膜炎,同樣是中間類型的紅斑狼瘡。皮膚損害為結節或斑塊,位於真皮深層或皮下脂肪組織,其大小、數目不定,表面膚色正常或淡紅色,質地堅實,無移動性。損害可發生於任何部位,最常見於頰部、臀部、臂部,其次為小腿和胸部。經過慢性,可持續數月至數年,治癒後遺留皮膚萎縮和凹陷。深部紅斑狼瘡性質不穩定,可單獨存在,以後即可轉化為盤狀紅斑狼瘡,也可轉化為系統性紅斑狼瘡,或與它們同時存在。
新生兒紅斑狼瘡,表現為皮膚環形紅斑和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有自陷性,一般在生後4~6個月內自行消退,心臟病變常持續存在。
葯物性紅斑狼瘡主要表現為發熱、關節痛、肌肉痛、面部蝶形紅斑、口腔潰瘍,可有漿膜炎。ANA、抗組蛋白抗體、抗ss-DNA抗體等可為陽性。停葯後逐漸好轉,病情較重者可給予適量糖皮質激素。
DLE主要根據皮疹特點及皮膚病理檢查。有條件者可做免疫熒光帶實驗以幫助確診。SLE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三方面綜合確定。目前一般採用美國風濕病學會1982年修訂的SLE診斷標准。患者具有11項標准中4項或更多項、相繼或同時出現,即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