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急腹症
❶ 紅斑 刺痛感 是紅斑狼瘡的症狀嗎
系統性紅斑狼瘡早期症狀一般是發熱、乏力、體重減輕等等。發現面部蝶形紅內斑、盤容狀紅斑、在日曬過後皮膚易發現灼熱、刺痛、脫發、刺癢、雷諾氏現象、口頭潰瘍、蕁麻疹、皮膚血管炎。紅斑狼瘡早期症狀還有,系統紅斑狼瘡的症狀都有哪些方面?白血球減少症、貧血症和血小板減少症;干擾肺、心臟和消化道和其他器官,症狀嚴重者可發現狼瘡性肺炎、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以及急腹症等,更為嚴重者如果再不第一時間醫治非常可能危及生命。高血壓、浮腫、血尿和蛋白尿、尿型管等等;周身關節疼痛、腫脹,四肢肌肉疼痛伴腫脹;這是紅斑狼瘡早期症狀之一。
❷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消化系統表現是什麼
可發生於半數以上的病例,表現為腹痛,尤以狼瘡危象為明顯,常誤診為急腹症。可伴有腹水,且常反復發作。胃腸道血管炎是本病非特異症狀,多為一過性。少數患者可發生潰瘍性結腸炎、胰腺炎和食管運動障礙。肝大是本病的一種常見體征,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改變,這種改變與疾病本身的性質、葯物中毒有關。狼瘡性肝炎經治療後肝功能可很快恢復正常,葯物所致者停葯後肝功能即恢復正常。肝大者常伴有脾大,少數患者可出現腮腺腫大,易誤診為腮腺炎,還可發生舍格倫綜合征。
❸ 我朋友得了紅斑狼瘡。為什麼在醫院治療。醫生一天要抽她身上好多血
是為了查下患者自身抗體問題,給你看看這個你了解下吧 ,紅斑狼瘡簡介:紅斑狼瘡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屬結締組織病范圍,分為盤狀紅斑狼瘡(DLE),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深部紅斑狼瘡等類型。紅斑狼瘡的發病緩慢,隱襲發生,臨床表現多樣、變化多端。 盤狀紅斑狼瘡損害以局部皮膚為主,系統性紅斑狼瘡常累及多個臟器、系統。紅斑狼瘡患者約70%~85%有皮膚表現,因此紅斑狼瘡歷來是皮膚病學研究的重點。另外,也有人主張將SLE歸在風濕病范疇,隨著人們對紅斑狼瘡的日益重視,對紅斑狼瘡不斷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必將對其診斷與治療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紅斑狼瘡發病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SLE(紅斑狼瘡)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皮膚、肌肉、骨骼、心、肺、肝、脾、腎、腦、眼、鼻、耳、牙齒、頭發均可出現病變。如:發熱、乏力、食慾減退、全身不適、關節腫痛、肌肉酸痛、體重減輕、脫發、面部紅斑、指端紅疹、手足遇涼後變白或變紫、反復口腔潰瘍、淺表淋巴結腫大、經期出血不止、皮膚紫癜、貧血、白細胞、血小板數下降、頭痛、幻覺、幻聽、木僵狀態、頑固性腹瀉、嘔吐、黃疸、心悸氣短、不能平卧、出現胸水、心包積液等。 目前通常採用美國風濕病學會1982年修訂的分類標准。 1、 面部蝶形紅斑 2、 盤形紅斑 3、 日光過敏 4、 口腔或鼻咽部潰瘍 5、 非侵蝕性關節炎 6、 漿膜炎 7、 腎臟損害 8、 神經病變:癲癇發作或精神病 9、 血液異常:溶血性貧血、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 10、免疫學異常:狼瘡細胞陽性、抗ds-DNA抗體陽性、抗SM抗體陽性、或持續6個月的抗梅毒血清試驗假陽性 11、 抗核抗體陽性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累及多系統多臟器的、具有多種自身抗體的自體免疫性疾病。 診斷要點 1、症狀和體征 (1)多見於20~40歲女性,常有對日光及許多葯物過敏史,部分患者家族傾向。 (2)起病緩慢,早期多有乏力、消瘦、關節酸痛等。 (3)發熱:多為熱型不定的無寒戰低熱,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療無效,對糖皮質激素或非甾體類解熱敏感。 (4)皮膚粘膜:80%有皮膚損害,最常見多形性、對稱性皮疹,可累及全身各個部位,面部及手部多見。面部紅斑好發於鼻頰兩側,呈蝶形分布,緩解期紅斑可消退留有棕黑色素沉著。指甲周圍紅斑,具特徵性。也可有盤狀紅斑損害。如伴有血小板減少或皮膚血管病變,可表現為紫癜性淤斑。15~20%的患者有雷諾現象,活動期可見口腔粘膜潰瘍,常見脫發。 (5)關節、肌肉表現:90%以上的患者關節受累,多數為中、小關節,呈對稱性非畸形性的關節腫脹、壓痛。50%患有肌痛,但無肌萎縮。 (6)漿膜病變:1/3以上有胸膜炎和胸腔積液,約1/4的患者有心包積液多呈小至中等量。 (7)腎臟病變:見乎所有的患者均有狼瘡性腎炎,主要表現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高血壓、浮腫及氮質血症,最終出現腎功能衰竭。病理分型可為:①系膜型:此型電輕預後好;②膜型:主要表現為腎病綜合征,③局灶型:極少發生腎功能衰竭;④彌漫增殖型:此型電嚴重。 (8)心臟病變:約有10%累及心臟,以心包炎最常見。體檢時有心包摩擦音,血性心包積液,縮窄心包炎,少數患者可出現心包填塞徵象。有心律紊亂,奔馬律者揭示心肌受累。心臟受累嚴重者可全心擴大,心功能不全。 (9)血管病變:主要有血栓性靜脈 炎、閉塞性脈管炎、冠狀動脈炎。 (10)肺部病變:可見間質性肺炎,肺蛻有斑狀浸潤,激素治療可使陰影消除。X線可出現片狀肺不張。 (11)消化道病變:部分患者有肝脾腫大,但黃疸少見,有時可見急腹症發作,偶見腹肌炎或腸血管炎引起的腸潰瘍、腸壞死、腸穿孔、腸梗阻等。 (12)神經、精神病變:主要表現為癲癇、脊髓炎、神經抑鬱和痴獃等。 (13)其他:視乳頭水腫、[視網膜和角膜病變,淺表淋巴結腫大。全身紅斑狼瘡也可同時與其他結締組織病並存(如乾燥綜合征)。 2、實驗室檢查 (1)一般檢查:常有正色素正細胞性貧血,血沉增快,50%患者白細胞減少,1/3患者水槔減少。 (2)周圍血及骨髓液可找到狼瘡細胞。 (3)免疫球蛋白特別是1gG增高,補體C3減少,抗核抗體滴度陽性(≥1:80),尤其是抗Sm抗體和抗ds-DNA抗體陽性具有高度診斷價值。 (4)直接免疫熒光檢查:不論皮損或外表正常的皮膚處均可呈陽性反應。 3、美國風濕病學會1982年新修訂的診斷標准如下: (1)顴部紅斑。 (2)盤狀紅斑。 (3)光敏感性皮膚過敏。 (4)口腔無痛性潰瘍。 (5)非侵蝕性關節炎。 (6)漿膜:①胸膜炎;②心包炎。 (7)腎炎:①尿蛋白>0.5g/d;②細胞管型。 (8)神經系統異常:抽搐或精神病。 (9)血液學異常:①溶血性貧血伴網織紅細胞增多;②白細胞減少<4×10/L;③淋巴細胞減少<1.5×10/L;④血小板減少<100×10/L。 (10)免學異常:①LE細胞陽性;②抗ds-DNA抗體陽性;③Sm抗體陽性;④梅毒抗體陽性。 (11)抗核抗體陽性。 以上11項標准中必須符合4項或4項以上指標才能診斷。 治療 1、一般治療:注意休息,避免感染、日曬等誘因。 2、葯物治療 (1)非甾體類抗炎葯:可作為發熱、關節痛、肌痛等的對症治療(見類風濕性關節炎)。 (2)氯奎:0.5g,每日2次口服,對皮膚損壞有效. (3)糖皮質激素:適用於活動期,一般用量為強的松每日1mg/kg,病情嚴重者劑量可加倍,病情穩定約2後逐步減至維持量每日5~15mg。如在減量過程中症狀又見反跳,則應以減量前的劑量加5mg予以維持,且時間多需6~12個月。病情危重者可用甲基強的松龍1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每日1次靜脈滴注,連用3 日為1個療程。 (4)免疫抑制劑:適用於皮質激素治療無效或大劑量皮質激素不能耐受者,可選用硫唑嘌呤或環磷醯胺,劑量為每日1.5~3mg/kg,分次口服.後者超大劑量沖擊治療適用於高度活動的進展性腎炎,0.5~1g/平方米體表面積,靜脈滴注,每日3周1次;病情好轉後改為每3個月1次維持。 (5)免疫增強劑:轉移因子每次4ml,上臂內側皮下注射,每周3次,3個月為1個療程;左旋咪唑50mg,連用3日,停1日,為1個療程,或每周連續用葯2~3日,每日150mg。 (6)中草葯:適用於輕型或配合糖皮質激素一起應用,治則以養陰清熱補腎為主,如雷公藤糖漿或片劑有較好療效。 (7)對光過敏者,可搽防光劑,如5%二氧化鈦或氨基苯甲酸以其衍生物配成的制劑。 (8)血漿置換或白細胞置換。 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❹ 系統性紅斑狼瘡易累及哪些臟器
系統性紅斑來狼瘡是一種全身源性的疾病,可累多個器官和系統。 (1)幾乎所有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均有腎損害,約半數患者有狼瘡性腎炎 。表現為腎小球腎炎或腎病綜合征,可見不同程度的水腫、血尿、蛋白尿、管型尿、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一旦發展為尿毒症,則成為患者死亡的常見原因。 (2)部分患者有肺部感染,體溫升高,聽診有濕羅音。 (3)少數可發生各種急腹症,消化系統表現有腹瀉、消化道出血、急性腹膜炎、肝大、黃疸等。 (4)20%患者有神經系統損傷,表現為抽搐、偏癱、昏迷等。出現中樞神經損害常預示病變活動、病情危重、預後不良。血液系統最常見的是正色素細胞性貧血。
❺ 我18歲得系統性紅斑狼瘡,醫生說我的是慢性病,所以沒有住院治療
紅斑狼瘡是素體缺乏加之外因誘發使機體陰陽失調,臟腑受損,日久構成五臟俱虛,虛則易受外邪侵襲,易生瘀生痰,有形之邪閉阻三焦,疏泄晦氣而使全身各安排器官受損,然後構成復雜多變的症狀,在疾病的整個病理過程中,因為痰瘀阻滯三焦對機體構成危害的程度與患者的五臟虛損程度,病史的長短呈正相關,所以每個患者的病變部位,病況程度也各不相同,總之本病的根本病機為"五臟虧虛,邪阻三焦"。
首要,從本病病因及發病來看,患者有素體缺乏,素體就是一個人具有的體質特性,體質決議著人體對致病要素的易感性和病機癥候的傾向性,紅斑狼瘡的這種體質要素,大多稟受於爸爸媽媽,如爸爸媽媽體虛,胎氣缺乏,或胎中失養,臨產受損,構成臟腑不健,氣血缺乏,活力不旺,有時機患紅斑狼瘡,治療紅斑狼瘡一定是先治療五臟六腑...【中醫教授--鄭康忠】
❻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症狀有哪些
1.早期表現兩性均發病,男女之比為1∶7~10,發病年齡為2~80歲,以20~40歲多見。多數病人最後都有多臟器損害,但在早期可僅有1個臟器受累的表現,同時伴有自身抗體(尤其是抗核抗體,簡稱ANA)陽性的實驗室發現,這可對本病的診斷提供可靠的線索。因本病的臨床表現變化無常,起病方式多變,可幾個臟器同時起病,也可相繼出現幾個臟器受損的表現。多數都有一定的起病誘因(感染、日曬、情緒受刺激)。最常見的早期症狀為發熱、疲勞、體重減輕、關節炎(痛)。較常見的早期表現為皮損、多發性漿膜炎、腎臟病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血液異常及消化道症狀等。
2.系統性表現
(1)發熱:85%以上的病人於病程中可有不同程度發熱,有的可長期持續發熱而無其他症狀及明顯的實驗室發現,但多伴有ANA陽性。發熱多見於急性起病者,部分病人高熱與繼發感染有關,尤其多見於長期接受大劑量激素治療的病人,但多數病人發熱為本病的固有特徵。
(2)關節肌肉症狀:有關節痛者佔90%以上,常為先發症狀,且常與皮損、發熱和其他內臟損害同時發生。典型的特徵為發作性對稱性關節痛、腫脹,常累及手指的遠端小關節、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關節和膝關節,也可累及其他關節。與類風濕關節炎相比,本病關節炎發作僅持續數天,可自行消退,間隔數天到數月後又可再度復發。發作消退後,不伴有骨質侵蝕、軟骨破壞及關節畸形。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的病人,5%~10%發生股骨頭或肱骨頭壞死。
約半數病人於病情惡化期可出現肌痛和肌無力,尤其上、下肢近端明顯。在梳頭和爬樓梯時可出現肌無力,其發生與長期應用大劑量激素有關。約10%病例可發生多發性肌炎。
(3)皮膚損害:80%的病例可出現皮膚損害,以皮疹為最常見,亦是本病的特徵性表現。皮疹表現多種多樣,有紅斑、丘疹、毛囊丘疹、水皰、血皰、大皰、結節、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瘀血斑、滲液、糜爛、結痂、壞疽、潰瘍、萎縮等,可為其中之一種或幾種同時或先後發生,全身任何部位均可發生。典型皮損為發生在面部的蝶形紅斑,對稱性分布於雙側面頰和鼻樑,邊緣清楚,為略微隆起的浸潤性紅斑(圖3)。初起為丹毒樣或曬斑樣,以後逐漸變為暗紅色,有時紅斑可出現水皰和痂皮,繼之出現粘著性鱗屑、毛囊角質栓和毛細血管擴張。(圖4,5,6)。
皮疹在光照後加重,可在1~2周之後自行消退。皮疹消退後多形成瘢痕和發生色素沉著或色素脫失和萎縮。有時皮疹可累及下頦、雙耳、頭皮和頸部。皮疹復發常發生於病情惡化期。20%~30%的病人對日光過敏,表現為暴曬日光後,皮膚暴露部位(面部和前臂伸側)可發生皮疹,偶爾出現全身性蕁麻疹或大皰樣皮損,可伴有瘙癢感或灼痛感。光過敏嚴重時可誘發皮外型系統性紅斑狼瘡。
四肢皮疹也有很大的特異性,常在指(趾)尖出現特徵性紅斑性腫脹和毛細血管擴張。大小魚際、指(趾)甲溝、肘、膝及其他部位(多受壓)可出現持久性紅斑。甲床及甲周也可發生紅斑和毛細血管擴張。皮疹波及頭皮時,可引起皮膚附屬器持久性喪失,而成為不可逆性脫發。炎症消退後,多留下不定形的低色素性瘢痕。脫發為本病常見的皮損,多發生於病情活動期,可表現為彌漫性脫發,也可表現為斑點性脫發。除典型的皮疹和脫發外,尚可在病程不同時期出現某些非特異性持久性或一過性皮損,包括瘀斑和紫癜,系由血管炎和血小板減少所致。此外,尚可出現大皰性皮疹,肢體遠端潰瘍和壞疽,也可發生面部水腫、反復發作性蕁麻疹及全身彌漫性色素沉著等。(四肢皮損變化如圖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有的病人在病情活動期可出現黏膜損害,表現為黏膜潰瘍,尤多見於上齶和鼻中隔,也可發生於陰道和喉黏膜。也可表現為齒齦炎、黏膜出血、糜爛和出血斑片。少數病例可發生黑棘皮症或皮膚鈣質沉著。個別病人也可發生皮膚深部及皮下脂膜炎,表現為反復發作性疼痛性皮下結節,皮膚腫脹或有紅斑,癒合後留有凹陷性瘢痕形成。10%~15%的病例早期可有雷諾現象。但較硬皮病出現者為輕。偶爾可出現紅斑性肢痛症,表現為陣發性肢端皮膚溫度升高和灼燒性疼痛。
其他非特異性皮損為風團、網狀青斑、多形性紅斑樣改變、眶周和面部水腫等(圖23)。
(4)血液學:幾乎所有病人在病程中都可出現血液學改變,其中以貧血為最常見,這與微血管病變、鐵的利用障礙、慢性腎臟病變等因素有關。約10%病人可出現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常伴有脾大,以致被誤診為脾功能亢進。雖然本病溶血性貧血的發生率較低,但顯示這種特徵的直接Coomb試驗陽性率高達65%以上。該試驗陽性而又無溶血表現者,其紅細胞表面常覆有C3或C3裂解產物。有溶血表現者,其紅細胞膜既覆有C3又覆有IgG,有時也可僅覆以IgG,這種抗體屬溫性抗體。此外,本病的冷凝集素也可引起溶血性貧血。
本病的另一個血液學異常為輸血反應的發生率高,且反應程度也較嚴重,往往對本病可造成不可逆轉性病情惡化,甚至造成死亡,臨床工作者必須對此高度警惕。另外,形成次要血型抗原的抗體也明顯升高。個別病人可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但對激素治療反應良好。白細胞減少也是本病常見的血液學表現,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都減少,後者中的T細胞和B細胞均可減少。淋巴細胞減少與病情活動有關。本病對感染的反應性不良,即使繼發嚴重感染,白細胞也無明顯升高。本病白細胞減少是由於體內存在抗白細胞抗體而導致白細胞溶解破壞所致。白細胞減少的另外原因是骨髓生成障礙,系血清中存在抑制骨髓細胞形成因子所致。白細胞除在量的方面有減少外,尚有質的異常,表現為吞噬功能降低及產生白細胞趨化因子減少。
淋巴細胞減少與體內存在抗淋巴細胞抗體有關。抗淋巴細胞抗體分為兩類:一類為細胞毒性補體依賴性IgM抗體,在4℃具有活性;後一類抗體可使淋巴細胞在體內破壞。
約15%病例有血小板減少,可為早期表現,引起嚴重的皮膚黏膜、消化道、泌尿道及生殖道出血,偶爾發生顱內出血。這種改變是由於體內存在抗血小板抗體,使血小板破壞。循環的免疫復合物使血小板半衰期縮短,也是造成血小板減少的原因。血小板不僅有量的減少,而且還有質的異常,表現為血小板凝聚異常。這種缺損常引起皮膚紫癜。
約10%病例體內存在循環的抗凝物質,此類患者很像伴有血小板減少症,它可加重血小板減少所致的出血傾向,並可使部分凝血致活酶時間延長和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5)腎臟病變:最為常見。對本病進行常規腎活檢顯示,幾乎都有腎損害,僅半數病例有臨床症狀。狼瘡腎臟病變主要為腎炎和腎病綜合征。狼瘡性腎炎病人的尿中可出現紅細胞、白細胞、蛋白和管型。腎功能早期正常,隨著病程延長,腎功能亦逐漸惡化。晚期可出現尿毒症。尿液鏡檢時,在高倍鏡下每視野紅細胞和白細胞數大於5個,提示有腎小球腎炎;如果中段尿中紅細胞和白細胞數持續大於5,則提示為活動性損害,若尿中經常有少量蛋白則更是如此。尿中其他成分也可相繼出現,開始可有透明管型、細顆粒管型,繼而出現粗顆粒管型、白細胞管型、紅細胞管型。狼瘡腎炎可發展為腎病綜合征,出現漸進性水腫,從下肢開始,並可累及疏鬆組織如眼瞼等。重者可發生胸腔積液、腹水,血漿總蛋白低於35g/L,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尿蛋白排出量每天在3g以上,血膽固醇高於7.8mmol/L,蛋白電泳示α2β球蛋白升高,而γ球蛋白在蛋白尿顯著時降低。狼瘡腎病綜合征常見於膜型腎小球腎炎、彌漫性增殖型腎小球腎炎,偶見於局灶性增殖型腎小球腎炎。高血壓是狼瘡腎炎的特徵表現,由各種類型的腎臟病變所引起。一旦出現高血壓,則意味著腎臟的病變在惡化,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壓對於控制SLE的病程起重要作用。
本病也可發生腎小管損害,中度以上的腎小球病變伴有間質性腎炎,可引起腎小管酸中毒,但通常較輕。個別病例以腎小管酸中毒為主要臨床特徵。腎小管受損主要由於免疫復合物沉澱於腎小球間質所致。腎盂腎炎也是本病常見的並發症,它可加重腎實質的病變,加重病情。腎臟病變最終引起功能不全,是本病的死亡原因之一。
(6)心血管系統症狀:系疾病本身及長期接受激素治療所致。心臟損害見於2/3以上的病人,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內膜炎等,其中以心包炎為最常見。慢性心包病變有心包纖維增厚,可無臨床症狀或症狀很輕,僅表現為反復發作性胸痛。少數病人心臟聽診時可聞及一過性心包摩擦音。急性心包炎常有心包積液,並可引起心包填塞症狀。
2%~8%病人有冠狀動脈病變,系免疫復合物沉積於冠狀動脈引起局部血管炎,長期接受激素治療所引起的高脂血症、腎性高血壓長期加重心臟負荷等因素引起。常表現為心絞痛、心肌損害及心力衰竭等。
心肌炎較心包炎少見,但也為本病的主要表現,可為全心炎的一部分,並容易波及心臟傳導系統。本病心肌炎的臨床表現為心臟擴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傳導障礙。心衰時用洋地黃治療無反應,且容易中毒,應用激素則反應良好。
狼瘡性心內膜炎常累及二尖瓣葉、腱索及主動脈瓣造成相應的心瓣膜病變,以瓣膜反流為主。臨床上極易誤診為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病變或主動脈瓣病變,或者聯合瓣膜病變)。心臟外科對瓣膜病變矯正後,心衰症狀可暫時緩解,但數月或數年後心衰症狀更加惡化,甚至導致死亡。對此心血管外科工作者必須提前仔細鑒別心臟瓣膜病變的病因,並權衡手術利弊。
部分病人早期可有肢端痙攣、血栓性靜脈炎和閉塞性脈管炎。個別病例尚可發生急進性冠狀動脈瘤,既可為血管壁內型,也可為血管壁外型。此外與血管炎、激素誘發高血脂、腎性高血壓有關,因而本病心肌梗死發病率較高,也是本病的另一死亡原因。
(7)呼吸系統:見於50%~70%的病人,胸膜、肺實質和肺血管均可受累,其中以胸膜炎為最常見,表現為發作性胸痛,持續數小時至數天不等,有時伴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積液,可為單側也可為雙側,還可累及縱隔胸膜。肺實質病變有幾種非特異性改變,即毛細支氣管擴張、肺泡隔斑點性缺損、全肺局灶性小泡性肺氣腫、慢性肺間質纖維化。最常見的肺功能障礙為氣體彌散功能下降,肺活量下降。狼瘡性肺炎多累及肺的1葉或數葉,呈一過性肺小片狀浸潤,常於數天後消失,並具有多部位、遊走性復發的特徵。本病肺炎最嚴重的症狀為持續性肺泡型浸潤,通常可累及雙下肺野,起病急驟,臨床表現為重度呼吸困難、呼吸過速、缺氧、發紺,此種肺部病變的病死率極高。少數病例發生肺間質纖維化,表現為
緩進性呼吸困難,呼吸過速和缺氧,病程長者可引起肺動脈高壓。
由於毛細血管漏出和彌漫性肺血管炎,故偶爾可引起嚴重的肺泡出血和肺水腫,其症狀類似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此種病人多在短期內死亡。
(8)消化系統:可發生於半數以上的病例,表現為腹痛,尤以狼瘡危象為明顯,常誤診為急腹症。可伴有腹水,且常反復發作。胃腸道血管炎是本病非特異症狀,多為一過性。少數病人可發生潰瘍性結腸炎、胰腺炎和食管運動障礙。肝大是本病的一種常見體征。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改變,這種改變與疾病本身的性質、葯物中毒有關。狼瘡性肝炎經治療後肝功能可很快恢復正常,葯物所致者停葯後肝功能即恢復正常。肝大者常伴有脾大。少數病人可出現腮腺腫大,易誤診為腮腺炎。還可發生舍格倫綜合征。
(9)神經系統症狀約見於50%以上的病人,常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可出現各種形式的神經病和精神病,如神經官能症,癲癇,腦器質性病變,脊髓和周圍神經病變等。精神、神經系統症狀可以是首發症狀,但更常見於病程中或晚期,有人稱此為狼瘡腦病或神經精神型紅斑狼瘡。
①癲癇:為常見的中樞神經病變之一,發生率為15%,兒童患者更高。癲癇發作成為SLE最危險的急症之一,其發作絕大多數為大發作,少數可為小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通常對抗癲癇治療反應良好,但很難完全控制症狀,糖皮質激素治療可降低其發作閾值。
②頭痛:約佔10%,可表現為波動性頭痛、周期性偏頭痛,多伴有其他全身症狀如發熱、皮損等,與病情活動有關。
③中樞神經系統血管病變:約見於15%的病人,表現為腦血管病變,其中以偏癱失語者略多,其他有輕癱性橫貫性脊髓炎、截癱、假性腦瘤、小腦和錐體外系或丘腦下部功能障礙、舞蹈症、腦神經麻痹、無菌性腦膜炎、吉蘭-巴雷綜合征、周圍神經炎、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視野盲點等。
④周圍神經病變:表現為各種感覺和運動障礙,尤以下肢明顯的感覺運動障礙,四肢呈手套、襪套樣感覺減退,麻木疼痛,有時為緊束性疼痛或刺痛。少數病例表現為肢體發作性抽搐,伴有輕度感覺障礙。周圍神經病變多為一過性,經治療後,隨病情緩解可自行消失。這些症狀可能是因為繼發於血管炎,伴隨神經營養不良而發生的變化。
⑤多動症:表現為舞蹈症,可呈全身性或半身性,常為首發症狀,可反復發作。
⑥顱內高壓症或無菌性腦膜炎:前者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後者表現為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征。
⑦精神失常:常見於大多數病例,可以是SLE的首發症狀,但多數在病情加劇時才出現。最常見的精神症狀是抑鬱狀態。另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是精神分裂症樣表現,可能與腦血管炎、腦器質性損害有關。反復發作者預後較差,常遺留有痴呆、人格障礙、智力低下。以呆滯抑鬱為主的精神障礙起初表現為表情淡漠、少言、逐漸出現失眠、直視、表情呆滯、動作遲緩、記憶力差、不識親友、生活不能自理等。以興奮為主的精神障礙表現為失眠、多夢、情緒高漲、表情輕松、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哭笑無常、甚至打人罵人。激素治療伴隨的精神障礙表現為失眠、多夢、興奮、多語、焦慮、易激動、繼之可出現幻覺、情感障礙、哭鬧、亂語、打鬧、拒絕治療等。其他精神障礙一般出現於病情活動期、病危期和晚期,多伴有腦器質性病變。
(10)五官症狀:多表現有眼部症狀,以眼底改變為主,其特徵為視網膜有白色滲出,出血,水腫,視盤水腫,小動脈變細,邊界有清楚的棉花狀滲出物,內含細胞樣體。還可發生結膜炎、淺表性鞏膜炎。個別病例表現為頑固性牙痛、牙周膿腫。
(11)淋巴結:本病常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結腫大,以腋窩處淋巴結腫大為明顯,其次為頸部,偶爾可發生全身淋巴結腫大。內臟淋巴結腫大多見於肺門、縱隔和支氣管分叉處,後者可引起肺中葉綜合征。
(12)狼瘡危象:系本病的一種惡化表現。其表現為高熱,全身極度衰竭和疲乏,嚴重頭痛和腹痛,常有胸痛。還可有各系統的嚴重損害如心肌炎、心力衰竭和中樞神經系統症狀,表現為癲癇發作、精神病和昏迷,伴發局部感染或敗血症等。如腎臟受累,腎功衰竭可導致死亡。
3.重疊綜合征本病除與其他風濕病重疊外(參見重疊綜合征),尚可與其他非結締組織病性自身免疫病重疊,這類疾病包括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腎上腺炎、惡性貧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胃炎等。
臨床表現典型,尤其出現典型的皮損,並有多系統損害的特徵者,結合實驗室檢查及有關免疫學檢查,一般容易作出診斷。在無皮損或早期僅有某個器官系統受累時,極易誤診。由於本病的臨床表現變化無常,多數病例缺乏絕對性臨床和組織學特徵,並無可證實的病因,因此造成診斷上的困難,其中最困難的是有些病人在緩解期或病程某個階段可無任何臨床和實驗室特異發現,抗核抗體測定也為陰性。
1.美國風濕病協會(1982)修訂的SLE診斷標准
(1)顴部紅斑:遍及顴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膚的固定性紅斑,常不累及鼻唇溝部位。
(2)盤狀紅斑:隆起紅斑上覆有角質性鱗屑和毛囊栓塞,舊病灶可有皮膚萎縮性瘢痕。
(3)光敏感:日光照射引起皮膚過敏。
(4)口腔潰瘍:口腔或鼻咽部無痛性潰瘍。
(5)關節炎:非侵蝕性關節炎,侵犯2個或2個以上的周圍關節,特徵為關節的腫、痛或有滲液。
(6)漿膜炎:
①胸膜炎:胸痛、胸膜摩擦音或胸膜滲液。
②心包炎:心電圖異常,心包摩擦音或心包滲液。
(7)腎臟病變:蛋白尿>0.5g/d或>;細胞管型可為紅細胞、血紅蛋白、顆粒管型或混合性管型。
(8)神經系統異常:
①抽搐:非葯物性或代謝紊亂,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臨時性電解質紊亂所致。
②精神病:非上述情況所致。
(9)血液學異常:溶血性貧血伴網織紅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
❼ 紅斑狼瘡有什麼並發症嗎
樓上的二位一位是復制一位是不懂!我親身體會,西醫並不是沒有用,紅斑狼瘡回發病答的時候你用中葯根本就是無用的!只能在西醫穩住病情才能用中葯調理!並發症最主要的就是會發生狼瘡性腎炎!當然控制不好也會引起其它內臟的一些病變!會關節疼痛,面部對稱蝴蝶斑,也可能是盤狀紅斑是對稱的!當然也有例外!
❽ 紅斑狼瘡引起消化系統的病變包括哪些方面
紅斑狼瘡發展到一定階段可累及多個器官,其對消化系統的影響也是蠻大的。約有半數以上的SLE患者出現消化系統的臨床和體征。
1、厭食、惡心、嘔吐及腹瀉 SLE患者出現的上述症狀,最常見的原因是葯物所致。如非甾體類消炎葯、抗瘧葯、激素及細胞毒葯。
2、咽炎、吞咽困難、及食管炎這些患者常有食管蠕動減弱或停止、食管平滑肌張力鬆弛或食管排空延遲等,X線鋇餐檢查除個別有食管張力下降外,多數正常。胃鏡可見黏膜糜爛、潰瘍或憩室炎症改變。吞咽異常也可由胃酸返流、食管裂孔疝或食管念珠菌感染引起。 3、腹痛及急腹症腹痛和狼瘡性腸系膜血管炎有關,也可能是補體、免疫復合物作用於漿膜表面,引起腹膜炎所致。腸系膜動脈炎,可導致回腸、結腸潰瘍,甚至引起回腸和結腸穿孔,而引起急腹症。也有SLE患者有局限性腸炎,腸黏膜糜爛及潰瘍,也可表現為急腹症。穿孔的治療以手術為主,盡管手術有一定的危險性,但仍然主張早期診斷,盡早手術治療。
4、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SLE患者可出現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原因,可能因血管炎而使胃壁供血減少,消弱了胃黏膜的防禦能力;另外和非甾體抗炎葯及激素等葯物有關。 5、潰瘍性結腸炎 SLE患者合並潰瘍性結腸炎較為少見,可在診斷SLE前發病。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
6、吸收不良及蛋白丟失性腸病 SLE患者出現吸收不良及蛋白丟失性腸病也可能是小血管炎所致,由於腸黏膜下微血管通透性增高,使富含蛋白質的體液漏入腸腔,從而發生吸收不良及蛋白丟失。
以上是紅斑狼瘡並發消化系統疾病的主要症狀,SLE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趁早治療,切忌耽擱。
❾ 關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書籍
一,紅斑狼瘡簡介:紅斑狼瘡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屬結締組織病范圍,分為盤狀紅斑狼瘡(DLE),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深部紅斑狼瘡等類型。紅斑狼瘡的發病緩慢,隱襲發生,臨床表現多樣、變化多端。 盤狀紅斑狼瘡損害以局部皮膚為主,系統性紅斑狼瘡常累及多個臟器、系統。紅斑狼瘡患者約70%~85%有皮膚表現,因此紅斑狼瘡歷來是皮膚病學研究的重點。另外,也有人主張將SLE歸在風濕病范疇,隨著人們對紅斑狼瘡的日益重視,對紅斑狼瘡不斷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必將對其診斷與治療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紅斑狼瘡發病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SLE(紅斑狼瘡)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皮膚、肌肉、骨骼、心、肺、肝、脾、腎、腦、眼、鼻、耳、牙齒、頭發均可出現病變。如:發熱、乏力、食慾減退、全身不適、關節腫痛、肌肉酸痛、體重減輕、脫發、面部紅斑、指端紅疹、手足遇涼後變白或變紫、反復口腔潰瘍、淺表淋巴結腫大、經期出血不止、皮膚紫癜、貧血、白細胞、血小板數下降、頭痛、幻覺、幻聽、木僵狀態、頑固性腹瀉、嘔吐、黃疸、心悸氣短、不能平卧、出現胸水、心包積液等。 目前通常採用美國風濕病學會1982年修訂的分類標准。 1、 面部蝶形紅斑 2、 盤形紅斑 3、 日光過敏 4、 口腔或鼻咽部潰瘍 5、 非侵蝕性關節炎 6、 漿膜炎 7、 腎臟損害 8、 神經病變:癲癇發作或精神病 9、 血液異常:溶血性貧血、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 10、免疫學異常:狼瘡細胞陽性、抗ds-DNA抗體陽性、抗SM抗體陽性、或持續6個月的抗梅毒血清試驗假陽性 11、 抗核抗體陽性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累及多系統多臟器的、具有多種自身抗體的自體免疫性疾病。 診斷要點 1、症狀和體征 (1)多見於20~40歲女性,常有對日光及許多葯物過敏史,部分患者家族傾向。 (2)起病緩慢,早期多有乏力、消瘦、關節酸痛等。 (3)發熱:多為熱型不定的無寒戰低熱,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療無效,對糖皮質激素或非甾體類解熱敏感。 (4)皮膚粘膜:80%有皮膚損害,最常見多形性、對稱性皮疹,可累及全身各個部位,面部及手部多見。面部紅斑好發於鼻頰兩側,呈蝶形分布,緩解期紅斑可消退留有棕黑色素沉著。指甲周圍紅斑,具特徵性。也可有盤狀紅斑損害。如伴有血小板減少或皮膚血管病變,可表現為紫癜性淤斑。15~20%的患者有雷諾現象,活動期可見口腔粘膜潰瘍,常見脫發。 (5)關節、肌肉表現:90%以上的患者關節受累,多數為中、小關節,呈對稱性非畸形性的關節腫脹、壓痛。50%患有肌痛,但無肌萎縮。 (6)漿膜病變:1/3以上有胸膜炎和胸腔積液,約1/4的患者有心包積液多呈小至中等量。 (7)腎臟病變:見乎所有的患者均有狼瘡性腎炎,主要表現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高血壓、浮腫及氮質血症,最終出現腎功能衰竭。病理分型可為:①系膜型:此型電輕預後好;②膜型:主要表現為腎病綜合征,③局灶型:極少發生腎功能衰竭;④彌漫增殖型:此型電嚴重。 (8)心臟病變:約有10%累及心臟,以心包炎最常見。體檢時有心包摩擦音,血性心包積液,縮窄心包炎,少數患者可出現心包填塞徵象。有心律紊亂,奔馬律者揭示心肌受累。心臟受累嚴重者可全心擴大,心功能不全。 (9)血管病變:主要有血栓性靜脈 炎、閉塞性脈管炎、冠狀動脈炎。 (10)肺部病變:可見間質性肺炎,肺蛻有斑狀浸潤,激素治療可使陰影消除。X線可出現片狀肺不張。 (11)消化道病變:部分患者有肝脾腫大,但黃疸少見,有時可見急腹症發作,偶見腹肌炎或腸血管炎引起的腸潰瘍、腸壞死、腸穿孔、腸梗阻等。 (12)神經、精神病變:主要表現為癲癇、脊髓炎、神經抑鬱和痴獃等。 (13)其他:視乳頭水腫、[視網膜和角膜病變,淺表淋巴結腫大。全身紅斑狼瘡也可同時與其他結締組織病並存(如乾燥綜合征)。 2、實驗室檢查 (1)一般檢查:常有正色素正細胞性貧血,血沉增快,50%患者白細胞減少,1/3患者水槔減少。 (2)周圍血及骨髓液可找到狼瘡細胞。 (3)免疫球蛋白特別是1gG增高,補體C3減少,抗核抗體滴度陽性(≥1:80),尤其是抗Sm抗體和抗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