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葯白微
⑴ 中葯白薇是否可以引起嘔吐
戓因個體差異;任何一種中葯都有可能引起嘔吐;
⑵ 中葯白薇有什麼功能
清熱,復涼血。治陰虛制內熱,風溫灼熱多眠,肺熱咳血,溫瘧,癉瘧,產後虛煩血厥,熱淋,血淋,風濕痛,瘰癧。
①《本經》:"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酸疼,溫瘧洗洗,發作有時。"
②《別錄》:"療傷中淋露。下水氣,利陰氣,益精,久服利人。"
③陶弘景:"療驚邪,風狂,庢病。"
④《綱目》:"治風溫灼熱多眠,及熱淋,遺尿,金瘡出血。"
⑤《本草述》:"主治患痰虛煩。"
⑥《要葯分劑》:"清虛火,除血熱。"
⑦《現代實用中葯》:"治卒中患者之四肢浮腫,又用於急性熱病中末期之灼熱及衰弱病之消耗熱,肺結核之骨蒸潮熱等,有清涼性滋養之效;又用於小溲亦澀,肺熱咳嗽等證。"
⑧《民間常用草葯匯編》:"清肺熱。治吐血及老年咳嗽。"
⑨《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腎炎、肺結核、尿路感染、水腫等。"
⑶ 白薇打什麼除草葯
太多了,都很好聽杜仲,茯苓,菟絲子,紅花,益母草,洋金花等等
⑷ 白薇的葯用價值
根及部分根莖供葯用,有除虛煩、清熱散腫、生肌止痛之效,可治產後虛煩嘔逆,小便淋瀝,腎炎,尿路感染,水腫,支氣管炎和風濕性腰腿痛等。
性味:苦咸,寒。
①《本經》:味苦,平。
②《別錄》:咸,大寒,無毒。
③《本草匯言》:味苦咸,氣溫,無毒。
④《本草備要》:苦咸,寒。
歸經:入肺、胃、腎經。
①《綱目》:陽明經。
②《雷公炮製葯性解》:入心、腎二經。
③《本草新編》:入心、脾二經。 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用於溫邪傷營發熱,陰虛發熱,骨蒸勞熱,產後血虛發熱,熱淋,血淋,癰疽腫毒。刀傷。
用法用量:煎湯,7.5~15克;或入丸、散。
備註:一般用於清虛熱者居多,常與青蒿、銀柴胡等配伍同用;治肺熱咳嗽,可與前胡、枇杷葉等同用。(《中國葯典》) ①《本經》: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酸疼,溫瘧洗洗,發作有時。
②《別錄》:療傷中淋露。下水氣,利陰氣,益精,久服利人。
③陶弘景:療驚邪,風狂,庢病。
④《綱目》:治風溫灼熱多眠,及熱淋,遺尿,金瘡出血。
⑤《本草述》:主治患痰虛煩。
⑥《要葯分劑》:清虛火,除血熱。
⑦《現代實用中葯》:治卒中患者之四肢浮腫,又用於急性熱病中末期之灼熱及衰弱病之消耗熱,肺結核之骨蒸潮熱等,有清涼性滋養之效;又用於小溲亦澀,肺熱咳嗽等證。
⑧《民間常用草葯匯編》:清肺熱。治吐血及老年咳嗽。
⑨《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腎炎、肺結核、尿路感染、水腫等。
宜忌:
①《本草經集注》:惡黃芪、大黃、大戟、乾薑、乾漆、大棗、山茱萸。
②《本草經疏》:凡傷寒及天行熱病,或汗多亡陽過甚,或內虛不思食,食亦不消,或下後內虛,腹中覺冷,或因下過甚,泄瀉不止,皆不可服。
③《本草從新》:血熱相宜,血虛則忌。
④ 不良反應:白薇甙能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強心功能較強,內服過量,可產生強心甙樣中毒反應,中毒量一般為30~40克。臨床使用切勿過量。
⑤ 血分無熱、中寒便滑、陽氣外越者慎服。 ⑴治體虛低燒,夜眠出汗:白薇、地骨皮各20克,水煎服。(《河北中葯手冊》)
⑵治肺結核潮熱:白薇15克,葎草果實15克,地骨皮20克,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葯》)
⑶治尿道感染:白薇25克,車前草50克,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葯》)
⑷治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生竹茹1克,石膏1克,桂枝0.5克,甘草3.5克,白薇0.5克。上五味末之,棗肉和丸彈子大。以飲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熱者倍白薇,煩喘者加柏實一分。(《金匱要略》竹皮大丸)
⑸治郁冒血厥,居常無苦,忽然如死,身不動,默默不知人,目閉不能開,口噤不能語,又或似有知,而惡聞人聲,或但如眩冒,移時乃寤:白薇50克,當歸50克,人參25克。上為散,每服25克,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全生指迷方》白薇湯)
⑹治婦人遺尿,不知出時:白薇、芍葯各50克。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⑺治火眼:白薇一兩,水煎服。(《湖南葯物志》)
⑻治肺實鼻塞,不知香臭:百部100克,款冬花、貝母(去心)、白薇各50克。上為散,每服5克,米飲調下。(《普濟方》)
⑼治金瘡血不止:白薇為末,貼之。(《儒門事親》)
⑽治瘰癧:鮮白薇、鮮天冬各等分,搗絨敷患處。(《貴州草葯》)
⑾治風濕關節痛:白薇、臭山羊、大鵝兒腸根各25克,泡酒服。(《貴州草葯》) 白薇油能直接加強心肌收縮,同時有解毒、利尿作用。對心臟的作用白薇甙能使心肌收縮作用增強,心率變慢,可用於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抗菌作用本品還有對肺炎球菌有抑製作用。
治療半身不遂:白薇15g,澤蘭10g,穿山甲6g,水煎服。治療3例,效果滿意。(《廣東中醫》)
治療血管抑制性暈厥:白薇30g,黨參15g,當歸15g,炙甘草6g,水煎服。治療11例,治癒9例,全部有效。(《中西醫結合雜志》)
不良反應:
白薇素有較強的強心作用,內服過量,已引起強心苷樣中毒反應,中毒量為30~45g,可出現心悸、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腹瀉、流涎等中毒症狀,臨床用葯應予以注意。
葯理評價
經驗鑒別:以根粗長,色棕黃者佳。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熱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劑),葯材不得少於19.0%。兼能利尿。 《葯典》。【傈僳葯】哪波莫:根用於陰虛潮熱,低熱不退,尿路感染《怒江葯》。【侗葯】讓賓:根治咽喉炎,風濕關節炎《桂葯編》。三百尚里。Samp begs sangp niv,尚義都盡(Sangpil gs qemp):根主治代喉老(老年咳嗽),故喉久天(串串咳)《侗醫學》。【壯葯】三百根:功用同侗族《桂葯編》。【苗葯】妥江薩:根治跌打損傷,疼痛《滇葯錄》。根及根莖用於陰虛發熱,血虛昏厥,小便澀痛《湘藍考》。【水葯】項白擬,婆婆針線包,老君須:根治毒蛇咬傷《水族葯》。【阿昌葯】革嗯啊,鋪啊奴:治風濕性腰腿痛,肺結核,支氣管炎《德宏葯錄》。【德昂葯】娃波孔: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葯錄》。【景頗葯】Bvunmyo chi: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葯錄》。【哈尼葯】區希:根、葉治療風濕性腰腿痛,肺結核低熱,支氣管炎《哈尼葯》。【蒙葯】根及根莖用於陰虛發熱,肺熱咳血,血虛昏厥,熱淋,小便澀痛,風濕關節疼痛,瘰癧《蒙植葯志》。敖-杜格莫寧:根及根莖用於陰虛潮熱,熱病後期低熱不退,血虛昏厥,小便澀痛《蒙葯》。
⑸ 中葯材白薇種孑兩年的發芽。嗎。
乾燥密封保管得當會發芽,但會影響發芽率。
⑹ 中葯白微功效用途
清虛熱中葯,主治: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用於熱病病邪入營血回,身熱答不退,陰虛內熱,產後虛熱;熱淋、血淋,瘡癰腫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等症。
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用於溫邪傷營發熱,陰虛發熱,骨蒸勞熱,產後血虛發熱,熱淋,血淋,癰疽腫毒。
⑺ 白薇打什麼除草劑
別名春草最芳菲,修褉年年采白薇。
血厥莫教忙錯亂,風溫何必痛噓唏。
葳蕤湯合功偏大,棗肉丸和性不違。
遺溺崩淋傳古法,世人罕用嘆知希。
註: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白薇味苦咸平無毒。又名春草、薇草、白幕等。色黃微白,芳香襲人。全稟天地之陰氣以生,味苦而咸,性寒而香,故能清解血分熱邪。治驚邪狂惑,療寒熱酸痛。利水瀉熱,清金除煩。退熱淋而通鼻塞,解溫瘧而止遺溺。泯自汗灼熱、多睡之風溫,療身熱肢滿、昏迷之暴風。利氣益精,下水滲濕。婦人調經種子方中,往往用之。以白薇為君,佐以地黃、白芍葯、當歸、蓯蓉、白膠、黃柏、杜仲、山茱萸、天麥門冬、丹參,蜜丸,久服可使易孕。除瘧邪葯中,多加白薇主之則易瘳。朱肱《活人書》治風溫發汗後,身猶灼熱,自汗身重多眠,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者,葳蕤湯中亦用之。婦人血厥如風,平居無苦疾,忽如死人,目閉口噤,移時方省,亦名郁冒。白薇、當歸各一兩,人參五錢,甘草二錢,每五錢水煎服。惡黃芪、大黃、大戟、乾薑、大棗、乾漆、山茱萸。以棗肉為丸,蓋恐諸葯寒涼傷脾胃爾。
⑻ 中葯白薇有什麼傳說和典故
白薇的故事
戰亂年間,打了敗仗的兵,和土匪差不多,燒殺擄掠,無惡不做;打了勝仗呢,長官就更加放縱士兵去干壞事。所以,老百姓一聽說打仗,就得趕緊逃避兵禍。
這一年,又打起仗來,鄰近幾個村子的人全跑光了,只有一個生病的人跑不了,他的妻子只好在家陪他。兩口子明知軍隊一過來准沒好事兒,但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這天夜裡,妻子正在煎葯,忽聽有人敲門:「大哥,開門呀,救救我吧!」那聲音很凄慘。妻子跟丈夫商量了一會兒,就把門打開。只見一個衣帽不整的士兵,一進門便跪下懇求道:「大哥大嫂,快救命!」「你這是怎麼啦?」「我們敗啦!弟兄們死的死、逃的逃,就剩我一個人。大哥借我一套舊衣服換吧,不然被抓去就得殺頭。」 病人很是同情,就叫妻子找一套衣服給他換了。病人的妻子還把大兵換下的軍服扔進了門外的水坑。沒過多久,一隊人馬殺過來,把這家的房子團團圍住。一個軍頭兇狠地闖進門,問道:「你家藏著外人沒有?」「沒有。」軍頭一把揪住婦人的頭發,又問:「那兩個男人都是誰?」「床上躺著的是我丈夫,他正生著病;這位是請來的醫生。你看,這不正在煎葯嗎?」軍頭一腳把葯罐子踢翻,又命人把他們三個拉到門外一陣亂打。那伙當兵的趁機一窩蜂地擁進屋,能搶的搶,能拿的拿,最後又放火把房子燒了才走。等這伙人走遠,逃難的大兵幫著病人的妻子把火撲滅,又搶救出一些粗重傢具。然後,他哭著說:「大哥大嫂,你們為了救我才受害,真太對不起你們了。」病人說:「甭提了,反正我這病也沒法治,過一天是一天!」「你得了什麼病?」「渾身發熱,手腳無力。」「多久啦?」「躺了整整一年。」「請過醫生沒有?」「請過好多位了,吃什麼葯也治不好。」落難的大兵走上前,切一下病人的脈。過了會兒,他說:「這病我能治。等天亮我就去找葯。」第二天,大兵挖回幾顆橢圓形葉子、開紫褐色花的野草,說:「大嫂,你把草根洗干凈,煎了給大哥吃。然後照樣多挖一些,讓大哥多吃幾天,病一定會好。」「謝謝你啦!」「謝什麼?多虧你們夫妻救了我。時候不早,我得走啦!」病人急忙說:「留個名字吧!以後咱們就當朋友來往。」「我叫白威。只要不死,一定會再回來看你們。」說完,落難的大兵走了。
病人的妻子煎好了葯,丈夫吃完覺得渾身舒服了許多。以後,又連吃了一個月,他的病終於痊癒。逃難回來的鄉親們都問病人是怎麼好的。病人說:「有個朋友送了葯。」「什麼葯?」「就是這種草。」「叫什麼名字?
」「他沒說。不過,他答應回來看我的,到時候再問吧。」可是,過了許多年白威也沒來。為了紀念白威,就用他的名字稱呼他傳的葯草,不過,寫成字就變「白薇」了。
本品為蘿摩科植物直立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unge及同屬近緣植物的乾燥根或根莖。性寒;味苦、咸;歸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用於溫邪傷營發熱,陰虛發熱,骨蒸勞熱,產後血虛發熱,熱淋,血淋,癰疽腫毒等症。血虛無熱、中寒食少便溏者慎服,汗多亡陽者禁服。
⑼ 中葯里的白薇根和白薇又是區別
為蘿蘑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根。用於陰虛內熱,風溫灼熱失眠,肺熱咳血,溫瘧,
⑽ 中草葯白蘞和白微是同一種葯嗎
不是同一種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