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痰草葯
Ⅰ 去痰的草葯有幾種
這位女士你好,尖銳濕疣是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所致的性傳播疾病,復發性較高,可以多次復發,主要以增強免疫力預防復發為主。 目前治療尖銳濕疣的方法是用傳統中葯治療,建議你用傳統中葯穿山甲,川黃連,敗醬草,赤芍,鐵膽粉,海南沉,黃芪,板藍根,野菊花,生地,茵陳等治療。這些葯物還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Ⅱ 止咳祛痰的草葯
止咳平喘葯:多辛甘苦,有潤燥、宣降斂瀉等作用
(1)麻黃—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於表證已解,氣喘咳嗽。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強平喘功效。
Ⅲ 具有化痰作用的中草葯有哪些
(1)天南星
成分:含有皂苷、苯甲酸、黏液質及多量澱粉。
性味歸經: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
作用:燥濕化痰,祛風止痙。葯理實驗表明,所含皂苷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輕微惡心,反射性地引起支氣管分泌增加,產生祛痰作用。實驗表明,本品尚具有明顯的鎮靜作用以及鎮痙和鎮痛作用。
(2)遠志
成分:含皂苷、遠志酸、樹脂、脂肪油等。
性味歸經:辛、苦,微溫。歸肺、心經。
作用:寧心安神,祛痰開竅,消癰腫。國外報道,所含皂苷能刺激胃黏膜反射引起呼吸道黏膜纖毛運動,顯示祛痰作用,所含遠志醇和遠志酸均有祛痰作用,尚可使支氣管黏膜分泌增加,其祛痰作用似桔梗,唯作用強度略遜。常與其他葯物配伍作為祛痰劑,用來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及各種原因引起的有痰咳嗽。
不良反應:大劑量口服可引起惡心嘔吐,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以及孕婦慎用。
(3)紫菀
成分:含紫菀皂苷、紫菀酮、槲皮素等。
性味歸經:苦、甘,微溫。歸肺經。
作用:化痰止咳。傳統經驗認為,本品能止咳化痰;而實驗證實,本品能顯著地增加呼吸道腺體的分泌作用,使痰液稀釋,易於咳出。
其鎮咳作用不明顯。實驗表明,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菌作用。主要用以治療咳嗽且有痰涎壅盛、咳吐不爽者。
(4)白芥子
成分:含白芥子苷、脂肪油、芥子酶、芥子鹼等。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經。
作用:溫肺祛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為惡心性祛痰葯,白芥子油對胃黏膜有輕度刺激,產生輕度惡心感,反射地增加支氣管的分泌而祛痰。適用於咳嗽而痰多清稀,胸脅滿悶作痛。
不良反應:過量可致胃腸炎,並發生腹瀉、腹痛等症狀。
(5)前胡
成分:白花前胡含吡喃香豆精類、白花前胡內酯甲、乙、丙、丁。
紫花前胡含呋喃香豆精類,如紫花前胡苷、紫花前胡素。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肺經。
作用:降氣祛痰,宣散風熱。顯著增加呼吸道分泌作用,無顯著鎮咳作用。臨床上常與其他中葯配伍治療肺熱咳嗽,痰稠氣逆,如急性支氣管炎。
(6)款冬花
成分:含有款冬二醇、山金車二醇、皂苷及揮發油等。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經。
作用:潤肺下氣,止咳化痰。實驗表明,本品的祛痰作用與桔梗相似。尚有一定的鎮咳作用,其作用不及半夏,且持續時間短暫。
其醇浸膏對豚鼠能解除因組胺而引起的支氣管痙攣。本品為常用化痰止咳葯,常與紫菀配伍,兩者並用有協同作用。
(7)野決明
成分:含有皂苷、揮發油和野靛鹼、多實槐子鹼等多種生物鹼。
性味歸經:溫、寒,甘、苦。歸肺經。
作用:祛痰鎮咳。全草有祛痰作用,大劑量有催吐作用。可部分代替吐根制劑。適用於痰喘咳嗽。所含野靛鹼有很強的呼吸興奮作用,可用於急性傳染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和新生兒窒息。多實槐子鹼對自主神經節有抑製作用。
(8)白前
成分:含有三萜皂苷。
性味歸經:辛、甘,平。歸肺經。
作用:祛痰,降氣止咳。用來治療感冒咳嗽、急性支氣管炎,也可用於久咳多痰。常與桔梗、紫菀、百部等配伍應用。
(9)竹瀝
性味歸經:甘,寒。歸心、肺、胃經。
作用:清熱化痰。臨床應用有明顯的祛痰作用,尚具有鎮咳、解熱、鎮靜作用,常用於咳嗽痰多。
不良反應:一般無不良反應。過量時可有輕度腹瀉,故腹瀉者不宜服用。
(10)淡竹液
作用:本品有較好祛痰作用,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以祛痰,症狀緩解明顯。
不良反應:未見有不良反應。
(11)杜鵑素
成分:葉含揮發油、黃酮類物質槲皮苷、槲皮素(小葉枇杷素-2)、棉花素(小葉枇杷素-3)等。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經。
作用:祛痰,止咳,平喘。為中草葯來源的祛痰葯。可直接作用於呼吸道黏膜,而不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或是通過神經反射而產生祛痰作用。葯理試驗表明,本品能促進兔氣管纖毛運動,即促進呼吸道機械清除異物的功能;可逐步減少呼吸道排出的蛋白,並使呼吸道分泌的蛋白含量下降,並減輕非特異性炎症滲出。臨床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可使痰量逐漸減少,黏度下降,痰液變稀,易於咳出,從而減輕症狀。與溴己新作臨床對比:日服本品300mg或溴己新36mg,本品療效勝過溴己新。
不良反應:有口乾、食慾不振及燒心感。大劑量可能對肝臟有反應。
(12)豬菜
成分:全草含豬菜素和豬菜醯胺。
性味歸經:辛,涼。歸肺經。
作用: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活血通經。臨床用於治療各型慢性氣管炎,其療效高,毒性、副作用則較小。據認為,其主要作用為祛痰,其次為鎮咳,多數患者服葯後痰量明顯減少,痰易咯出,近期療效較好。
實驗證明,本品口服6 ~ 8 小時血中濃度達到高峰。對本品進行結構改造,將其氰基換成羥基後,不影響療效,但毒性可大為降低。
不良反應:主要有口乾,少數患者可有胃部不適、食慾不振、惡心、頭暈、乏力、排尿困難等。
(13)沙參
成分:輪葉沙參根含三萜類皂苷為沙參皂苷,杏葉沙參的根含呋喃香豆精類。
性味歸經:甘、微寒。歸肺、胃經。
作用:清肺養陰,益胃生津。沙參有祛痰作用,但較紫菀、天南星效果差,可持續4 小時以上。沙參水浸劑(1 ∶ 2)在試管內對奧杜盎氏小芽孢癬菌、羊毛狀小芽孢癬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14)商陸
成分:根含商陸鹼及澱粉約25%,根莖葉均含商陸毒素、氧化肉豆蔻酸、三萜酸、皂苷和硝酸鉀。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作用:瀉下利水,消腫散結,化痰。用小鼠與家兔酚紅法證明,商陸的煎劑、氯仿提取物、皂苷元及乙醇浸膏,經腹腔或灌胃給葯,有明顯的祛痰作用;乙醇提取物作用更明顯。注射給葯較灌胃給葯作用強,且不受切斷迷走神經的影響。初步認為是直接作用於氣管黏膜,使腺體分泌增加,痰液稀釋,易於排出的關系。但是由於商陸含有皂苷的作用成分,不能完全排除其刺激胃黏膜反射性的祛痰作用。商陸醇浸膏還能使家兔氣管纖毛黏液運動加快,有利於清除氣管內痰液。此外,尚能使末梢血管收縮,血管通透性降低,炎症減輕,與其祛痰作用有關。小鼠氨水噴霧引咳實驗證明,商陸生物鹼部分有鎮咳作用。煎劑及酊劑對肺炎球菌、痢疾桿菌、流感桿菌均有抑製作用。對許蘭氏黃癬菌和奧杜盎氏小芽孢癬菌等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從本品中提出的三萜酸有抗炎作用,對大鼠腳腫脹的消炎作用與氫化可的松相似。
不良反應:少數患者可有鼻咽干及消化道症狀。大量能刺激胃腸蠕動引起腹瀉,並能刺激中樞,引起四肢肌肉抽搐,抑制心臟,最後可因呼吸肌麻痹、心肌麻痹而死亡。
Ⅳ 草葯中哪幾味葯有化痰的功效
這是我上學時自己歸納的:化痰止咳平喘葯功效歸納:既能化痰又能利咽的葯物:桔梗、胖大海、羅漢果既能化痰止咳又能潤腸通便的葯物:瓜蔞仁、杏仁、蘇子、胖大海既能化痰止咳又能降逆止嘔的葯物:半夏、竹茹、旋覆花、枇杷葉既能化痰又能軟堅散結(化痰軟堅、消痰軟堅)的葯物:黃葯子、昆布、海蛤殼、海浮石、海藻既能化痰又能止痙(祛風止痙,治風痰)的葯物:天南星、白附子、天竹黃。宣肺止咳平喘兼有解表作用的葯物:桔梗、前胡清肺止咳平喘的葯物:馬兜鈴、黃芩、枇杷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的葯物:葶藶子、桑白皮潤肺止咳平喘的葯物:紫菀、款冬花、百部、貝母降氣止咳平喘的葯物:蘇子、苦杏仁、旋覆花、枇杷葉、前胡、白前斂肺止咳平喘的葯物:白果 溫化寒痰,治濕痰,寒痰代表葯: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清化熱痰,用治熱痰代表葯:浙貝母、瓜蔞、竹茹、竹瀝、天竺黃;潤燥化痰,用治燥痰代表葯:川貝母、瓜蔞仁;治風痰代表葯:天南星、禹白附其它章節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葯物有:麻黃、細辛、桑葉、牛蒡子、射干、乾薑、沉香、萊菔子、橘皮、遠志、明礬、南沙參、五味子、訶子、胡桃肉、蛤蚧等。
Ⅳ 什麼中草葯去痰
中醫將痰分為寒痰、風痰、熱痰、濕痰及燥痰等。
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內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熱飲,舌苔薄白或膩,小青龍湯加減:桂枝6克,制半夏10克,乾薑6克,細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氣喘加炙麻黃6~9克。
風痰:由風邪侵肺即傷風引起,開始痰白稀,以後可轉黃黏痰,病人怕風,舌苔初起白,後轉薄黃,杏蘇飲加減:杏仁10克,蘇葉6克,荊芥6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白前10克。痰色轉黃,加膽星6克,連翹10克,銀花12克。
熱痰:由熱邪侵肺或先受風或寒邪而發高熱數天後,使津液燒灼而轉化為黃黏痰,病人怕熱喜涼飲,舌紅苔黃膩,瀉白散化 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黃芩10克,杏仁10克,膽星6克。
濕痰:濕邪侵人人體(如居潮濕環境),使肺、脾功能失調或飲食不節而運化失調引起。痰為白色稀水樣,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膩,二陳湯加味:制半夏10克,橘紅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 克,蒼白術各10克。
燥痰:由久旱氣候乾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覺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黃,清燥救肺湯出入:北沙參15克,天麥冬各10克,生石膏30克,炙杷葉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貝10克,玉竹15克。
Ⅵ 有啥中草葯是去痰的
桔梗,開宜肺氣、祛痰,適用於外感風寒,咽喉腫痛,痰多者,一般使用3—9克;紫菀,能止咳化痰,定喘,解熱,適用於風寒咳嗽氣喘,痰多者,一般使用3—9克。
weixin 關注 (我的熱心醫生)
Ⅶ 什麼中葯可以去痰
中醫將痰分為寒痰、風痰、熱痰、濕痰及燥痰等。
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內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熱飲,舌苔薄白或膩,小青龍湯加減:桂枝6克,制半夏10克,乾薑6克,細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氣喘加炙麻黃6~9克。
風痰:由風邪侵肺即傷風引起,開始痰白稀,以後可轉黃黏痰,病人怕風,舌苔初起白,後轉薄黃,杏蘇飲加減:杏仁10克,蘇葉6克,荊芥6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白前10克。痰色轉黃,加膽星6克,連翹10克,銀花12克。
熱痰:由熱邪侵肺或先受風或寒邪而發高熱數天後,使津液燒灼而轉化為黃黏痰,病人怕熱喜涼飲,舌紅苔黃膩,瀉白散化 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黃芩10克,杏仁10克,膽星6克。
濕痰:濕邪侵人人體(如居潮濕環境),使肺、脾功能失調或飲食不節而運化失調引起。痰為白色稀水樣,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膩,二陳湯加味:制半夏10克,橘紅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 克,蒼白術各10克。
燥痰:由久旱氣候乾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覺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黃,清燥救肺湯出入:北沙參15克,天麥冬各10克,生石膏30克,炙杷葉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貝10克,玉竹15克。
Ⅷ 清肺去痰用什麼草葯好
用魚腥草30克、蘆根30克、桑拍皮、枇杷葉、百部各15克、生甘草6克可以清肺化痰。
Ⅸ 止咳化痰清肺的野生草葯有哪些
您好!
1、麥冬
麥冬性甘寒質潤,有滋陰之功,能養陰生津,潤肺清心,既善於清養肺胃之陰,又可清心經之熱,是一味滋清兼備的補益良葯。常用量為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飲服。傳統認為,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麥冬,清心除煩多用連心麥冬。
臨床上常用麥冬配伍人參、五味子,以增強滋陰潤燥的功效,用以治療因肺陰不足引起的喉癢、咳嗽無痰、口渴咽干以及腸燥便秘等症。
2、川貝
川貝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消腫的功效。《本草匯言》中論述認為:「貝母,開郁、下氣、化痰之葯也,潤肺消痰,止咳定喘。」它多用於緩解燥咳。川貝味甘、苦、性微寒,治療陰虛燥咳效果較好。
若肺燥陰虛咳嗽,痰中帶血,可用川貝3克加適量冰糖和水,用小火燉1小時服用。很多人為了緩解苦味,常將其放在雪梨中蒸;或在煮稀飯時取米湯200毫升,放入川貝、冰糖隔水燉服。川貝還可和瘦肉煲湯,每天用量通常在10克以內。
3、款冬花
中醫認為,款冬花性味辛、溫,入肺經,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質潤,溫而不燥,為潤肺止咳化痰良葯,適用於多種咳嗽氣喘。無論外感、內傷咳嗽,寒性咳嗽,熱性咳嗽,均可選用,故有治療咳嗽要葯之稱,但其以溫而不熱、辛而不燥、甘而不滯為特點,因此對於肺虛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為適用。
款冬花常經蜜炙之後使用,稱為炙冬花,以增強潤肺止咳平喘作用。臨床上冬花多與其他葯物配伍以增強療效,如冬花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止咳方中,二葯常配伍使用,共奏化痰止咳之效;若與麻黃、杏仁、蘇子為伍,稱款冬定喘湯,治痰嗽哮喘遇冷即發之症,療效頗佳。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望採納,謝謝
Ⅹ 那些中葯去痰潤喉
如果痰多就是有炎症,還要配合吃消炎葯,中葯輔助。羅漢果煮水喝,川貝冰糖熬水喝。祝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