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葯量
⑴ 服葯量應該怎樣掌握
與服葯對症、次數准確同樣重要的是用量合適。因為葯物經腸胃進入血液後,需達到一定濃度才能見效。如果用量不足則無效,還可能使病菌產生抗葯性,反而有害;用量過大會增加毒副反應甚至引起葯物中毒,所以,處方葯的服葯量要遵醫囑,非處方葯需依照說明書,根據自己的性別、年齡、體重等因素准確掌握。
一般常用的葯物劑量是指成年人的用量。小兒身體因並未發育成熟,無論在葯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還是對葯物的敏感性方面,均不同於成年人,而老年人因肝腎功能衰退,使葯物的代謝排泄能力下降,致使葯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延長,易產生不良反應。故老幼用葯劑量應比成年人少。一般兒童用葯劑量按體重計算,兒童劑量=成人劑量×兒童體重(千克)/50(千克)。下面介紹一下老人和小孩子用葯劑量推演算法:年齡用葯量
60歲以上3/4~4/5成人量
15~18歲3/4成人量
12~15歲3/5成人量
8~12歲1/2成人量
6~8歲1/3成人量
4~6歲1/4成人量
2~4歲1/6成人量
1~2歲1/8成人量
初生兒~1歲1/24~1/12成人量。
⑵ 葯物用量方法
葯物用量的方法:
1、聽從醫生的囑咐:
2、參考詳細的說明書:
3、去專業的醫院詢問醫生。
⑶ 葯物的「基本劑量」是什麼意思
對動物機體發生一定反應的葯量稱為葯物的劑量。劑量一般指防治疾病的常用量。如果劑量過小,在體內不能獲得有效濃度,葯物則不能發揮其有效作用;如果劑量過大,超過一定的限度,葯物的作用可出現質的變化,對機體產生毒性作用。
要發揮葯物的作用而又要避免其不良反應,就必須掌握葯物的劑量范圍。
最小有效量
葯物開始出現葯效時的劑量。
極量
治療量的最大限度。
治療量
產生明顯治療作用的劑量,即常用量,略大於最小有效量而小於極量的葯物的劑量。
最小中毒量
葯物已超過極量,使機體開始出現中毒的量。
中毒量
介於最小中毒量與最小致死量之間的葯物劑量。
致死量
引起動物死亡的劑量。
安全范圍
最小有效量與最小中毒量之間的范圍。
治療指數
實驗動物的半數致死量(LD50)與半數有效量(ED50)之比值,衡量葯物的安全性。治療指數愈大,葯物的安全性也愈大。一般而言,一個比較安全的葯物,治療指數不應小於3。
⑷ 葯品服葯量應該怎樣掌握
與服葯對症、次數准確同樣重要的是用量合適。因為葯物經腸胃進入血液後,需達到一定濃度才能見效。如果用量不足則無效,還可能使病菌產生抗葯性,反而有害;用量過大會增加毒副反應甚至引起葯物中毒,所以,處方葯的服葯量要遵醫囑,非處方葯需依照說明書,根據自己的性別、年齡、體重等因素准確掌握。
一般常用的葯物劑量是指成年人的用量。小兒身體因並未發育成熟,無論在葯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還是對葯物的敏感性方面,均不同於成年人,而老年人因肝腎功能衰退,使葯物的代謝排泄能力下降,致使葯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延長,易產生不良反應。故老幼用葯劑量應比成年人少。一般兒童用葯劑量按體重計算,兒童劑量=成人劑量乘兒童體重(千克)/50(千克)。下面介紹一下老人和小孩子用葯劑量推演算法:
年齡用葯量
60歲以上3/4~4/5成人量
15~18歲3/4成人量
12~15歲3/5成人量
8~12歲1/2成人量
6~8歲1/3成人量
4~6歲1/4成人量
2~4歲1/6成人量
1~2歲1/8成人量
初生兒~1歲1/24~1/12成人量
8.服葯的最佳姿勢
站立服葯,食道呈自然垂直狀態,有利於葯物下行滑到胃內,便於盡快吸收。坐著尤其是躺著服葯,易使葯物粘在食道壁上,不但不能將葯物輸送到最佳吸收部位,而且食道壁還會因粘附的葯物而受到刺激、腐蝕等損害。
據觀察,站立用水服葯,15秒後葯片到達胃內,而不飲水或飲水後仰卧者,有50%的人10分鍾後葯片仍未到達胃。尤其膠囊類葯,一旦粘在食管,再飲水也難以短時間內到達胃。因此,服葯時應站立,服葯後不宜立即仰卧,以免葯物滯留於食管。
⑸ 什麼叫葯物的劑量
對動物機體發生來一定反源應的葯量稱為葯物的劑量。劑量一般指防治疾病的常用量。如果劑量過小,在體內不能獲得有效濃度,葯物則不能發揮其有效作用;如果劑量過大,超過一定的限度,葯物的作用可出現質的變化,對機體產生毒性作用。
要發揮葯物的作用而又要避免其不良反應,就必須掌握葯物的劑量范圍。
最小有效量
葯物開始出現葯效時的劑量。
極量
治療量的最大限度。
治療量
產生明顯治療作用的劑量,即常用量,略大於最小有效量而小於極量的葯物的劑量。
最小中毒量
葯物已超過極量,使機體開始出現中毒的量。
中毒量
介於最小中毒量與最小致死量之間的葯物劑量。
致死量
引起動物死亡的劑量。
安全范圍
最小有效量與最小中毒量之間的范圍。
治療指數
實驗動物的半數致死量(LD50)與半數有效量(ED50)之比值,衡量葯物的安全性。治療指數愈大,葯物的安全性也愈大。一般而言,一個比較安全的葯物,治療指數不應小於3。
⑹ 葯物用量和劑量的區別
用量就是一天幾次,劑量就是每次吃多少。望採納~
⑺ 葯物過量攝入
細菌耐葯、肝損傷、葯物依賴
俗話是葯三分毒,雖然現在生活和科技的發展進步,越來越多的合成葯面世,拯救了無數人的性命,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味的單純依靠西葯來拯救自己,因為長期的服用西葯還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這個在很多西葯使用說明書上的禁忌反應上都有具體的說明,所以日常我們還是需要注重自己的健康身體。
服用過多的西葯,首先最會導致的就是耐葯性,身體裡面的壞的細胞和病毒、細菌都是非常聰明的,它們就像達爾文所說的進化史一樣,會進行進化,並且會提升自己的耐葯性,這也是為什麼一旦得了癌症,化療一段時間之後會可能有癌細胞產生耐葯反應,導致葯物無法產生效果的情況,就像每年都會有的超級細菌是一樣的道理,就是因為濫用抗生素產生的。
肝損傷這是長期服用西葯是最難以避免的事情,因為合成西葯裡面,並不是所有的物質都是百分之百有利的,而肝臟是人體排毒的器官,長期使用西葯,就會讓肝臟長期處在一個超負荷運轉的狀態,從而導致肝臟的損傷,也讓肝臟更加容易生病,導致肝功能受損,所以我們要減少西葯服用。
最後一個應該是人們最怕的,就是葯物依賴,很多人因為長期服用同一種葯,會上癮,就連枇杷止咳糖漿都會上癮,因為他們對葯物產生了依賴性,一旦有什麼問題都是靠這種西葯來維持的話,長期的服用,就會產生依賴性,一旦產生依賴性就像抽煙上癮一樣,把吃葯當成一種日常的習慣,這個就是大家最怕也是最討厭的一個葯物依賴。
⑻ 什麼是葯物劑量、常用量、極量、致死量
葯物的不同用量會起到不同的效果,所謂用量就是劑量,即用葯的分量。 劑量太小,達不到體內的有效濃度,起不到治療作用,這種小劑量就稱為無效量。 當劑量增加到出現最佳治療作用時,這個劑量就叫做治療量,即常用量,也就是通常治病時所需的分量。 在常用量的基礎上再增加劑量,直加至即將出現中毒反應為止,這個量就稱為最大治療量,也就是極量。 用葯超過極量時,就會引起中毒,這就是中毒量。 在中毒量的基礎上再加大劑量,就會引起死亡,此劑量即稱為致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