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葯速記方法
⑴ 中葯快速記憶法
病情分析:您好,您可是需要一些增強記憶類的中葯?中醫認為記憶力下降與脾腎虛內弱有關,建議您服一些補腎補氣容的葯。
意見建議:您可以服用核桃仁,是有所幫助的,如果情況較重可以服用還少丹。如果是平常休息不好的話,注意休息就能解決問題,祝您身體健康!
⑵ 執業葯師中葯綜合速記口訣速記
【中葯綜合速記口訣】
香肉揮發香味,豆沙粉碎才好吃。
【解析】
氣味散失回主要是指飲片固有的答氣味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或貯藏過久氣味散失或變淡
1、含揮發油:沉香、肉桂
粉碎後:豆蔻、砂仁
更多關於執業葯師的記憶口訣,請關注潤德教育。潤德教育執業葯師
⑶ 有什麼速記中葯的方法
按作用記唄。解表葯,清熱葯,化濕葯等,按治療分類記。有本中葯500味速記口袋書適合你,卓越網買本去。
⑷ 中醫葯名速記法
葯名難記???不會吧??功效比葯名難記就真的,多看幾次就好了~~~很多中葯名字很有意思的·~~
⑸ 400種中葯速記口決
(一)解表葯) O! {; d' ^*
(1)發散風寒葯
麻黃 發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腫 ( 風水水腫 )
桂枝 發汗解肌 溫通經脈 助陽化氣(痰飲蓄水寒凝血滯諸痛)9 `5 h& s9 紫蘇 解表散寒 解魚蟹之毒 行氣寬中
生薑 解表散寒 解魚蟹之毒 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荊芥 祛風解表 透疹 消瘡 炒炭止血# f- \# P; @" | 防風 祛風解表 勝濕止痛 止痙 止瀉* R* z! h% ?: P
羌活 解表散寒 祛風勝濕 止痛(上半身風寒濕痹)& r, ?* ?' U) z6 e 藁本 解表散寒 除濕止痛 (顛頂頭痛) +. c8 l1 ~ 白芷 解表散寒 祛風止痛 宣通鼻竅燥濕止帶消癰排膿(陽明經眉棱骨痛) 細辛 解表散寒 祛風止痛 溫肺化飲通竅(少陰頭痛); b# T7 r# k0 Q 蒼耳子 發散風寒宣通鼻竅去風濕止痛(前額鼻內脹痛)
辛夷 發散風寒宣通鼻竅 (包煎。鼻淵蒼耳子散加辛夷細辛) 香薷 發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 (2)發散風熱葯
薄荷 疏散風熱 透疹利咽 清利頭目 疏肝行氣(辛散耗氣虛人多汗禁用) 牛蒡子 疏散風熱 透疹利咽 宣肺祛痰 解毒散腫 滑腸通便(氣虛便溏慎用) 蟬蛻 疏散風熱 利咽透疹 開音 明目退翳 熄風止痙1 Y1 I% w% e5 \- f 蔓荊子 疏散風熱 清利頭目/ f! ^. F1 r- G
桑葉 疏散風熱 清肝明目 平抑肝陽 清肺潤燥 涼血止血 菊花 疏散風熱 清肝明目 平抑肝陽 清熱解毒
柴胡 解表 升陽舉陷 退熱 疏肝解郁(醋炙)退熱截瘧(柴胡截肝陰) 升麻 解表 升陽舉陷(炙) 透疹 清熱解毒(生)(齒痛口瘡陽明熱毒) 葛根 解肌退熱 透疹 生津止渴 升陽 止瀉(煨)(項背強痛) 淡豆豉 解表 除煩 宣發郁熱# t+ N% ~1 ~' J+ ]) g" W F* w. t# S!(二)清熱葯 : J' H: v9 O. i) O8 ^ (1)清熱瀉火葯
石膏 清熱瀉火 止渴除煩 斂瘡生肌 收濕止血(生瀉煅斂先煎)
知母 清熱瀉火 生津潤燥 陰潤燥(肺胃腸腎陰)' J! b. h- t 蘆根 清熱瀉火 生津止渴 除煩止嘔 利尿
天花粉 清熱瀉火 生津止渴 消腫排膿(忌烏頭肌注流產) 淡竹葉 清熱瀉火 除煩 利尿(胃火心火小腸火)
梔子 清熱利濕 瀉火除煩 涼血解毒。焦梔子涼血止血
夏枯草 清熱瀉火 明目 散結消腫(降壓瘰癧癭瘤乳癰)" t2 H5 O2 決明子 清熱 明目 潤暢通便(不宜久煎)- S) n+ G! S, D (2)清熱燥濕葯2 a$ Z' Y! ^# C) T8 X' x6 x* q3 g0 U
黃芩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止血安胎(炒用)(肺熱咳嗽高熱)
黃連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濕熱痢疾善清心經之火) 1 Z) V8 f 黃柏 清熱燥濕 瀉火除蒸 解毒療瘡(骨蒸勞熱)- [+ w6 T( w2 y9 ?" 苦參 清熱燥濕 殺蟲止癢 利尿止瀉/ P1 V0 s U! w# _, p 白鮮皮 清熱燥濕 祛風解毒 (疥癬)
龍膽草 清熱燥濕 瀉肝膽火 明目(肝經實火上炎濕熱下注)
9 j ]% ~! u/ x' ?( X( R (3)清熱解毒葯+ N8 K1 S8 x- ]0 U
金銀花 清熱解毒 疏散風熱 涼血止痢$ w4 T' v2 ?) g4 u( e3 c; g; 連翹 清熱解毒 疏散風熱 消腫散結清心利尿(瘡家聖葯)
蒲公英 清熱解毒 消腫散結 利濕通淋 通經下乳4 e- N. e) u4 [1 f 紫花地丁 清熱解毒 涼血消腫
穿心蓮 清熱解毒 涼血消腫 燥濕(煎劑致嘔多入丸散) |8 R8 S! 大青葉 清熱解毒 涼血消斑 利咽
板藍根 清熱解毒 涼血利咽 (痄腮丹毒)" I# b# ?6 [8 [) J8 e2 U 青黛 清熱解毒 涼血消斑 清肝瀉火 熄風定驚(難溶丸散)
白花蛇舌草 清熱解毒 利濕通淋 (陰疽。脾胃虛寒禁用)8 d9 h1 ]% Z, N' 青黛 清熱解毒 涼血消斑 清肝瀉火 熄風定驚(難溶丸散)
白花蛇舌草 清熱解毒 利濕通淋 (陰疽。脾胃虛寒禁用)6 i; A) b/ q& `% 熊膽 清熱解毒 熄風止痙 清肝明目(0.25-0.5丸散) 射干 清熱解毒 利咽祛痰3 p& R, |+ k; U% W* ]
山豆根 清熱解毒 利咽消腫 (有毒3-6)! A1 k) Z, Y3 E& l- y: C 馬勃 清熱解毒 利咽止血 (包煎喉症出血潰爛適宜)' t( \* Z' m8 馬齒莧 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 止痢( |; V4 j, G9 l t$ c7 o
鴉膽子 清熱解毒 止痢截瘧 腐蝕贅疣6 e0 Z8 G0 @4 B S5 y) s 白頭翁 清熱解毒 涼血止痢 (胃腸濕熱血分熱毒) 貫眾 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 殺蟲(尤善崩漏)
土茯苓 解毒除濕 通利關節 (楊梅毒瘡肢體拘攣解汞毒) (4)清熱涼血葯
生地 清熱涼血 養陰生津 止血 (虛熱骨蒸消渴秘脾虛濕滯便溏禁用)) 玄參 清熱涼血 瀉火解毒 滋陰 消癰(白喉上部腫痛)! l! k7 y" g; 丹皮 清熱涼血 活血祛瘀(治無汗骨蒸要葯、血虛有寒月經過多孕婦不用) 赤芍 清熱涼血 散瘀止痛 清瀉肝火8 o$ d K. [" G& D5 C0 z, B 紫草 清熱涼血 活血解毒 透疹 (瘡瘍燙傷)
水牛角 清熱涼血 解毒定驚(15-30先煎3小時濃縮粉沖服) (5) 清虛熱葯- n; E; m* y0 h$ A4 P; x
青蒿 清透虛熱 涼血 除蒸 解暑 截瘧
白薇 清熱涼血 利尿通淋 解毒療瘡(陰虛外感) 地骨皮 涼血 除蒸 清肺瀉火 生津止渴
銀柴胡 退虛熱 除疳熱/ w/ U4 I; s v; S
胡黃連 退虛熱 除疳熱 清濕熱8 d; u% f% d1 T 胡黃連 清熱燥濕(下焦) 退虛熱 除疳熱
黃連 清熱燥濕(中焦) 清心胃實火 清熱解毒 % }' `: Z' z9 l
(三)瀉下葯 (1)攻下葯
大黃 瀉下攻積 清熱瀉火 涼血解毒 逐瘀通經(瘡瘍燒燙傷後下)4 芒硝 瀉下攻積 清熱消腫 潤燥軟堅(沖服外敷)
番瀉葉 瀉下通便 (泡。煎服後下)# @6 m! u& _1 C7 t9 n" C! y4 l
蘆薈 瀉下通便 清肝殺蟲(丸散1-2小兒疳積)0 S% {0 Q) P" C, v, j
(2)潤下葯
火麻仁 潤暢通便 滋養補虛# \2 Q, U- z" r$ ^$ V) x: P 郁李仁 潤暢通便 利水消腫 松子仁 潤暢通便 潤肺止咳
(3)峻下逐水葯. c. m k i3 z/ u: ^& v
甘遂 瀉水逐飲 外用消腫散(風痰癲癇內服醋制減低毒性1克丸散)3 京大戟 瀉水逐飲 外用消癰散結(胸脅停飲)2 o; G: k: }3 N! P! _8 莞花 瀉水逐飲 殺蟲療瘡祛痰止咳
牽牛子 瀉下逐水 去積殺蟲4 x* p; @, b1 V( T' m
巴豆 逐水退腫 峻下冷積 祛痰利咽 外用蝕瘡(0.1-0.3丸散制霜用)
(四)祛風濕葯
(1)祛風濕葯7 K6 m. H3 H- N, S 獨活 祛風濕 止痹痛 解表
威靈仙 祛風濕 通絡止痛 消骨鯁 行痰水3 U, o* t; [9 K Y8 x 川烏 祛風濕 溫經止痛(大毒1.5-3先煎久煎心腹冷痛寒疝痛)
蘄蛇 祛風通絡 止痙(有毒截風要葯)/ u5 Q$ x7 e/ p) ~" {* 木瓜 舒經活絡 和胃化濕(吐瀉轉筋)
(2)祛風濕熱葯+ ?4 Y* n! e" U5 z7 x n# ?
秦艽 祛風濕 止痛 通絡 退虛熱清 濕熱(活血養榮)/ E0 p3 g- Y8 防己 祛風濕 止痛 利水消腫(偏上木防己偏下漢防己)9 _* X+ z: 豨薟草 祛風濕 利關節 清熱解毒
絡石藤 祛風通絡 涼血消腫(跌仆損傷)( R- h% f+ p4 X: J; s
雷公藤 去風濕 活血通絡 消腫止痛 殺蟲解毒(大毒 孕婦忌用熬1-2小時)/ H K9 k) i+ t( [' |9 h" A (3)祛風濕強筋骨
五加皮 祛風濕 強筋骨 補肝腎 利尿$ p6 p1 k3 h9 a; A! r+ U 桑寄生 祛風濕 強筋骨 補肝腎 安胎
狗脊 祛風濕 強腰膝 補肝腎(溫補固攝遺尿白帶絨毛外用止血). i7 Y6 Y, a3 B) C2, L:(五)化濕葯 藿香 化濕 解暑 止嘔
佩蘭 化濕 解暑 (脾癉) " Y/ Q) d+ }+ P' ^ e 蒼術 燥濕運脾 祛風散寒 發汗解表
厚朴 燥濕消痰 下氣除滿% O" A" y0 `2 ~6 t8 W
砂仁 化濕行氣 溫中(中下二焦) 止瀉安胎(後下)
豆蔻 化濕行氣 溫中(中上二焦) 止嘔(後下). ~7 Q8 M7 o5 E 草果 燥濕 溫中 除痰 截瘧7 r/ Z/ d, Z; { z' N7 | 0 l.(六)利水滲濕葯 (1) 利水消腫葯
茯苓 利水消腫 滲濕 健脾 寧心' Y; q6 d/ k+ a1 M6 x8 q- y 薏苡仁 利水消腫 滲濕 健脾 除痹 清熱排膿
豬苓 利水消腫 滲濕 $ U. G7 b7 \# M2 x( I( r 澤瀉 利水消腫 滲濕 瀉熱
香加皮 利尿消腫 祛風濕 強筋骨 有毒
⑹ 中葯速記口訣
給你介紹一本速記中醫葯性的好書《諧趣葯性賦》
本書是繼《葯性賦》,《葯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解》之後的一本歌訣體裁中葯葯性速記書冊。它適應時代迅速發展的要求,使葯性的速記又上升一個台階。
本書特點是「快」,「准」二字。【快】是記得快,本書的《諧趣葯性歌》可讓您在數日內,記牢600味中葯的葯性。【准】是記得准確。對每味葯的四氣(寒、熱、溫、平),五味(酸、苦、甘、辛、咸, 酸苦、酸甘、酸辛、酸咸、苦甘、苦辛、苦咸、甘辛、甘咸 ),
歸經(肝、心、脾、肺、腎、肝心、肝脾、肝肺、肝腎、心脾、心肺、心腎、 肺脾、肺腎、 肝心脾、肝心肺、肝心腎、肝脾肺、肝脾腎、 肝肺腎、心脾肺、心脾腎、心肺腎、 脾肺腎、 及入四經、入五經者),可記得一絲不錯。對600多味中葯,絕無記混、記錯之弊病。
本書第一章,講記憶的規律。即用一「字「代表上述每味中葯的葯性(四氣、五味、歸經),稱之為「字標」,取其作用如機器之「標牌」意,見牌即知,一目瞭然。其規律用《字標圖》表示,可供查閱。如果今後再有新發現之中葯,可據其葯性,填入其中,其字標自定。這為今後,不斷發展增多的新葯,記憶葯性,留下廣闊前景。
本書前一、二章,講基本知識,三、四章為研習專題,第五章為附錄,供參考之用。
本書,實為欲迅速掌握數百千葯性的,中醫葯系的學生、中醫執業人員,難得的一本好書。數百年來記葯性難的苦腦,今後將一掃而光。快買一本吧,成功在向你招手!
--------------------------------------------------------------------------------
[前景] 如果中央中醫葯管理部門採納本發明,在全國范圍內,將『中葯名』全部改成『附標中葯名』,一夜之間,困惑中醫界數千年的『記葯性難』的苦惱,便可煙消雲散。畢一生精力還記不準百味葯性的教授、教師、學生、醫生都得到解脫。他們再也不用去死記硬背『葯性』了。例如:『柴胡』變成『整柴胡』,一看到[整]字,就知道『柴胡』是治肝、心、脾經病的葯;其味苦,善燥濕、消炎、降下、通便;其氣寒涼,寒可清熱瀉火、涼可涼血養陰。[整]的拼音為[Zhěng]:其聲母為[Zh]代表入肝心脾,其韻母為[Eng]代表味苦,其四聲為[第三聲(√)]代表性寒涼。不但中國人一看便知,就是外國人,只要他會念拼音,他照樣可以無師自通。可見[本發明]對中醫在國內的普及、對中醫在國外的推廣的意義已不言自明。而實現此目標真是太簡單了。只需政府下一個通知(從即日起,全國和中葯有關單位,一律把『中葯名』改為『附標中葯名』);想學葯性的人背誦兩個小歌(聲母代表歸經歌、韻母代表五味歌)大約用兩天的時間就可實現了。
其次是背讀歌訣法:每天背一句,用112天就能記牢、記准700味中葯葯性。與背一輩子也記不清100味的速度相比,豈不是天壤之別。
1 向您介紹一本快速記憶葯性的書。
中醫發展到今天,面臨的兩大難題:就是辨證不會診脈,論治不會用葯。
不會診脈是學習方法問題,不會用葯則是因為葯性太難記。
葯性為什麼難記呢?這是因為每味葯有三類共1125種(25×15×3=1125 )量值。記一味容易,多了就容易記混、記錯,非常難記。就像記一件上衣的尺寸一樣,它有身長64cm、領大42cm、肩寬50cm、胸圍114cm、、袖長53cm、等尺寸,記一件較容易,記兩三件的尺寸還可以,要想記三十件五十件而不記錯,哪就困難了。記葯性的難處正是如此。一味葯,它有25種可能的歸經,15種可能的味,最少可分寒熱平3樣氣,記一味較容易,記兩三味還可以,記30味50味而不記錯,就難了。古人正是為解決此問題而為後人編寫了《葯性賦》、《葯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解》。在人類認識二千五百多種葯的時侯,編了《葯性賦》記載了240味常用葯。後來在人類認識五千多種葯的時侯,編了《葯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解》記載了400味常用葯。到人類已認識一萬多種葯的今天,若還按常用葯與現有葯總數為8%比例計算,人們理應掌握800味常用葯,才算與時代同步。因此必須創造新的記憶法以滿足時代要求。這就是我編著《諧趣葯性賦》的初衷。
⑺ 怎樣速記各種中葯的功效
標題來記憶.這是首先要知道的自.就是說你知道它的大標題也就知道了它的主要功效.如清熱解毒類.你只要知道它們是屬這一類的,應該說主要功效也記住了.象二花,連翹,大青葉,半邊蓮,蒲公英,魚腥草,紅藤等等.
記住了主要功效再比較它們.如二花連翹都能清熱解毒和散風熱,都能用於瘡癰疔腫和溫病初起.但連翹有散結作用,還可用於瘰癧痰核和清清熱. 大青葉還能用於涼血消斑.蒲公英長於乳癰,魚腥草長於肺癰和肺熱.紅藤長於腸癰.還有如清熱燥濕葯中的三黃,黃芩,黃連,黃柏,它們都能清熱燥濕和瀉火解毒,用於濕溫,痢疾等證,但黃芩偏於上焦,治肺熱.黃連偏中焦的心胃.黃柏偏腎等等.
另外也可對一些葯物的善長來分析,如寸冬善養肺陰而潤肺,黃芪善養肺氣,白術善健脾等等.
⑻ 中葯速記的介紹
《中葯速記》是與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相配套的系列助學叢書之一,是我國第一個中醫葯院校「國家級教學團隊」(教育部授予)——北京中醫葯大學中葯學教學團隊的教材建設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