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葯北未
Ⅰ 中葯名北精是什麼它的別名又是什麼
我是做葯材的沒有這個名,請把葯方或者要治啥病告訴我,幫你查。
Ⅱ 北抽是一味中葯,它是什麼
北抽是一種水果,也是充當一味中葯的葯材。
Ⅲ 中葯中北杞是枸杞還是黃芪還是
是枸杞
Ⅳ 中葯北姜的功效是什麼,可以用什麼代替
生薑味辛性溫,長於發散風寒、化痰止咳,又能溫中止嘔、解毒,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證,前人稱之為
「嘔家聖葯」。姜炙法就是取生薑的這些特性,用薑汁這一輔料對葯物進行炮製,來增強葯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嘔的作用,並降低其毒副作用。
Ⅳ 關於中葯「北其」的好處
北芪,即黃芪,又名膜莢黃芪,因盛產於我國北方,故名北芪,主產於吉林省長白山,山西省渾源縣北嶽恆山以及內蒙古等省區。北芪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深長呈棒形;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單數羽狀復葉,小葉卵形至披針形,莖葉均有白色柔毛;總狀花序對生,開淡黃色蝶形小花;莢果膜質,花期 7-8 月,果期 8-9 月。北芪喜涼爽乾燥氣候,以排水良、土層深厚的砂質土壤為佳,多生於海拔 800-1300 米間的向陽山坡或灌叢邊緣。北芪的根為補虛葯,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謂其 「 為補葯之長 」 ,可見北芪做補益葯歷史悠久。
【性 味】:甘,微溫。
【歸 經】:歸脾、肺經。
【別 名】:棉芪,綿芪,黃蓍,黃耆,王孫,獨根,二人抬,炮台芪······
編輯本段
功效
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
補氣聖葯北芪的五大功效
北芪又稱為黃芪、綿芪,南方人常稱該葯為「北芪」,這是因為黃芪產於北方的緣故。其葯材以根粗長、質綿、折斷麵粉性及黃白色、味甜者為優。
北芪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它的補氣作用較強,是常用的補益氣血之佳品。北芪除了具有補氣作用外,還有其它功用,因其廣泛的用途而被譽為「一葯多能」。其應用范圍涉及到內、外、婦、兒、五官、骨傷科,具有以下五大功效:
補脾益氣 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之症,以及脾虛泄瀉,久瀉脫肛等。北芪的補氣力強,善補肺氣,可以治療肺虛氣短,聲低懶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症。常配黨參、白術、淮山、炙甘草同用。用蜜制後的北芪補益力更強。
固表止汗 用於表虛自汗。北芪補氣之中而有外達之性,故能補氣固表以止汗。北芪的固表止汗作用較好。臨床上通過不同配伍,能治療各種汗出症;同助陽葯配伍,治陽虛自汗;同補氣葯配伍,治療氣虛自汗;同滋補葯配伍,治陰虛盜汗。若氣血不足,外受風寒,又往往不能作汗,在解表葯中配伍黃芪,能鼓舞陽氣,補益汗源,使其發汗,所謂「黃芪有汗能止,無汗能發」就是這個道理。這時宜生用。
益氣升陽 用於氣虛下陷之症。中醫認為臟器的下垂是由於中氣下陷之故,北芪善於益氣升陽,可治療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腎下垂以及氣虛血脫的崩漏等症。中醫用補中益氣湯治療臟器下垂各症,補中益氣湯中的北芪就是取其補氣之中而有上升之性,能升脾胃之清陽。這時宜蜜制後用。
利水消腫 用於氣虛水腫,常配白術、防己、炙甘草或桂枝、茯苓同用,如防己黃芪湯、防己茯苓湯均有本品。多用於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晚期等。
托瘡排膿 用於氣虛癰疽久不潰破,或潰後久不癒合,常與黨參、肉桂同用。取本品補氣健脾,能促進膿皰的早潰和肌肉的新生,有排膿生肌作用。
北芪為重要的補氣葯,全身之氣皆能補益。能補脾健胃、補肺益氣、補氣固氣、補氣消腫、補氣生血、補氣通絡、補氣升提、補氣托毒、排膿生肌。古人把北芪推崇為「補氣諸葯之最」。
另外,中醫認為補氣有助生血,所以在治療各種血虛症時加入補氣的北芪、黨參可以加強補血作用,如具有健脾養心、補血益氣作用的歸脾湯。北芪還有降血糖的作用,所以常與淮山、生地黃、天花粉、五味子等配伍治療糖尿病(消渴病)。對癌症放化療期間使用北芪可增強抗癌葯的效果,減輕放化療的不良反應,保護正常細胞,防止骨髓抑制。中醫還有一條名方就是補陽還五湯,湯中重用北芪四兩,治療中風後遺症的半身不遂,效果非常好。
Ⅵ 北皮是一種中葯嗎
你確定是叫這個名字?學中葯的表示沒聽過,可能是某些老中醫慣用的別名
Ⅶ 北芨是什麼中葯材,有什麼作用功效
你說的應該是白芨。
白芨是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塊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以及緬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氣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開花。
白芨有廣泛的葯用價值及園林價值。主要用於收斂止血,消腫生肌。花有紫紅、白、藍、黃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內觀賞,亦可點綴於較為蔭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口水調白芨粉塗鼻樑上低處(名「山根」);另取白芨粉一錢,水沖服。
2、心氣疼痛。用白芨、石榴皮各二錢,研細,加煉蜜和成丸子,如黃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湯送下。
3、婦女陰脫。用白芨、川烏葯,等分為末,薄布包一錢,納入陰道中,覺腹內熱即止。每天用一次。
4、疔瘡、腫瘡。用白芨粉半錢,澄水中,等水清後,去水,以葯攤厚紙上貼於患處。
5、跌打骨折。用白芨粉二錢,酒調服。
6、刀傷。用白芨、煅石膏,等分為末,灑傷口上。
7、冬季手足皸裂。用白芨粉加水調勻,填入裂口。患處不能沾水。
8、湯火傷。用白芨粉調油塗搽。
9、重傷嘔血。每日服白芨末,米湯送下。
10、肺、胃出血。
11 鼻衄:將白芨末,過100目篩備用。血衄患者在全身葯物治療的同時,用白芨末散布於凡士林紗布或紗球表面,填塞鼻腔出血側,每次用白芨粉4-5克,填塞物保留72小時,治癒率達90%以上,少數病人需要填塞2次痊癒。
12 百日咳:白芨川貝散(白芨,款冬花,川貝各等分),1歲以下百日咳患兒,每次服1克,每日3次,總有效率為98.2%。
13 口腔粘膜病:將白芨粉和白糖按2:3的比例混勻。將該粉塗病損部位,用棉球壓迫15分鍾,暫禁食及漱口,每日塗3次,有效率為98%。
14 皮膚結核:有人用狼毒,白芨細末加凡士林調成30%的軟膏,按常規消毒皮損部位,將葯膏均勻塗於紗布上約0.2厘米厚,貼敷患處,1天換葯2次,治療25例,結果治癒16例好轉6例,無效3例。
15 痤瘡:採用中葯白芨,白芷進行面部皮膚按摩和石膏倒模治療痤瘡。將白芨,白芷各等分研成極細粉末,用開水按1:6比例沖調成稀糊狀,用此葯做按摩霜做面部皮膚及穴代替按摩,按摩完畢,在薄塗一層葯,紗布遮蓋眉,眼,口部,將石膏粉300-400克用溫開水攪拌成糊狀,均勻地覆蓋於面部,20分鍾後揭去,每天2次,5次為1療程,總有效率為98%。
16 乳頭皺裂:白芨,白礬各30克,金銀花20克,水煎3次,濃縮至100毫升。用棉球蘸葯塗於患處,每天10次,治療乳頭皺裂患者,總有效率為88.24%。
17 白帶:用白芨30克,雞冠花10克,茯苓皮20克,黨參15克,白花蛇舌草10克,水煎服。治療婦女白帶,服2劑後,白帶明顯減少,7劑痊癒。
18 肛裂:將白芨粉和醫用滑石粉各半,裝入瓶內高壓消毒後使用,患者排便後洗凈肛門,用葯棉或紗布將白芨滑石粉塗於肛門裂處,繼而用手輕輕按摩長強穴數次,至肛門周圍有發熱感為宜。
Ⅷ 中葯有個名叫北什麼了,好像是北ti。那個字是怎麼寫。
北耆
Ⅸ 中葯北齊是什麼有沒有其他別名
你問的因該是北芪吧,也叫黃芪,以北方的較好所以通常叫北芪。與之相對的南芪,也叫五爪龍或者五指毛桃。都是補氣的。南芪教平和點。不容易上火。廣東人喜歡用來煲湯、買中葯的葯店都可以買到
Ⅹ 中葯 北統是什麼意思
統貨的本意不是「不同等級混合」,
所以是指未進行精選的葯材。統貨葯材沒有進行分級(如一等、二等品),是各等級葯材混在一起的
所謂北統,是因為不少葯材南北方用的不一樣。比如:五味子,山豆根什麼的。
北統就是來自北方品種的統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