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西葯治療 » 陽厥治療西葯

陽厥治療西葯

發布時間: 2021-03-25 08:23:22

Ⅰ 陰厥症是什麼怎麼治療呢

你說的這種情況應該按照中醫所說"陰縮症"進行治療.
中醫所說"陰縮症",實際上就是指前陰內縮,包括男子陰莖和陰囊內縮的病證.其縮陰症的形成,常常因為感受寒邪,寒人厥陰肝經,或寒邪直中少陰,或大吐瀉後元氣虛陷,寒凝下焦,或因感受溫熱時邪,陽明熱盛,邪陷厥陰,或肝經熱甚,熱深厥深,陽氣郁伏,格陰於外,均可導致宗筋失養,寒凝收引而致陰莖陰囊上縮.病機有寒入厥陰,少陰虛寒,陽明熱厥的真熱假寒.其治療法則總不外溫經散寒和泄熱通陽.這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
假如是在同房中出現了以上情況,千萬不要驚慌失措!一定要採取積極措施進行治療.方法可有針灸療法:氣海、急脈、關元提插行針.並行溫針回陽.還可以用紅糖生薑水以溫中祛寒:生薑30克(或老薑20克),水煎;加入紅糖適量,熱服。

Ⅱ 網上流傳一個老中醫治療陽痿早泄

不要盲目服用,出現早泄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出現早泄,一般多見版於龜頭敏感,包權皮過長,前列腺炎等疾病引起,可以到醫院男性科做一下身體檢查看是哪種疾病導致,然後再進行治療,不要盲目治療。如果是龜頭敏感導致可以使用鹽酸達克羅寧軟膏治療,也可以採取陰莖背神經阻斷術治療。

Ⅲ 厥證有幾種類型,其病機和主方分別是什麼

氣厥
1.實證
症狀:由情志異常、精神刺激而發作,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或四肢厥冷,呼吸氣粗,口噤拳握,舌苔薄白,脈伏或沉弦。
治法:開竅,順氣,解郁。
方葯:通關散合五磨飲子加減。
常用葯:皂角、細辛、沉香、烏葯、檳榔、枳實、木香、檀香、丁香、藿香。
2.虛證
症狀:發病前有明顯的情緒緊張、恐懼、疼痛或站立過久等誘發因素,發作時眩暈昏仆,面色蒼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淡,脈沉細微。
治法:補氣,回陽,醒神。
方葯:生脈注射液、參附註射液、四味回陽飲。
常用葯:人參、麥冬、五味子、附子、炮姜、甘草。
血厥
1.實證
症狀:多因急躁惱怒而發,突然昏倒,不知人事,牙關緊閉,面赤唇紫,舌黯紅,脈弦有力。
治法:平肝潛陽,理氣通瘀。
方葯:羚角鉤藤湯或通瘀煎加減。
常用葯:羚羊角(或山羊角)、鉤藤、當歸尾、紅花、山楂、烏葯、青皮、木香、香附、澤瀉。
2.虛證
症狀:因失血過多而發,突然昏厥,面色蒼白,口唇無華,四肢震顫,自汗肢冷,目陷口張,呼吸微弱,舌質淡,脈芤或細數無力。
治法:補養氣血。
方葯:急用獨參湯灌服,繼服人參養營湯。
常用葯:人參、黃芪、當歸、熟地、白芍、五味子、白術、茯苓、遠志、甘草、肉桂、生薑、大棗、陳皮。
痰厥
症狀:素有咳喘宿痰,多濕多痰,惱怒或劇烈咳嗽後突然昏厥,喉有痰聲,或嘔吐涎沫,呼吸氣粗,舌苔白膩,脈沉滑。
治法:行氣豁痰。
方葯:導痰湯加減。
常用葯:陳皮、枳實、半夏、膽南星、茯苓、蘇子、白芥子。

Ⅳ 厥陽病是是什麼意思

患陽熱盛的病,損傷了陰津,治療應滋陰。例如:溫病日久末愈,身熱面赤,口乾舌燥,甚則齒黑唇裂,手足心熱超過手足背熱,脈虛大,用甘潤滋陰之劑,宜用加減復脈湯(炙甘草、乾地黃、白芍、麥冬、阿膠、麻仁)。疾病的症狀在陽經,而針刺陰經。...(火星人)8848

Ⅳ 那些葯物治療顛癇病有效

葯物治療癲癇病本身就需要長時間去驗證效果,患者是不能夠心急的,如果患者在治療中途就選擇放棄,就會給疾病的治療帶來更大的困難,所以治療癲癇病一定要有耐心,有恆心。

Ⅵ 怎麼治療心厥,心厥怎麼辦

一、在西醫上:吸氧,補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葯物,如阿拉明、多巴胺等葯的應用。
二、在中醫上:
1、辨證治療
陰竭陽脫證:身熱肢冷,汗出如油,或大汗淋漓,躁擾不安,氣喘息微,皮膚干澀,心音微弱,血壓下降,脈微而數或結或促。固陰回陽,生脈散合參附湯加減。
心陽虛脫證:面白,肢冷,冷汗淋漓,氣息微弱,心悸,暈厥或昏迷,脈微,血壓顯著降低。回陽固脫。參附湯加桃仁、紅花、棗皮、乾薑等。
痰熱動風證:心悸,胸悶,喘咳痰嗚,痰稠色黃,躁動不安,抽搐,神昏譫語,舌質暗紅,苔黃膩,脈促或弦滑。清熱化痰熄風。黃連溫膽湯合羚角鉤藤湯加減。
痰蒙心竅證:心悸,神志恍惚,躁動不安,或表情淡漠,意識朦朧,昏睡,或肢體抽搐,舌淡胖,脈促或滑。化痰開竅。滌痰湯合蘇合香丸。
2、單方驗方:
(1)附片10g,棗皮15g,水煎急服。
(2)參附註射液,或生脈注射液,靜注或靜滴。
3、針灸療法:
取人中、太沖、內關、湧泉、素髎、足三里、三陰交等穴,補法,亦可艾灸百會穴等。

Ⅶ 奎寧是什麼葯,有什麼作用呢

奎寧是一種進口西葯,主治瘧疾,俗稱「打擺子」。

Ⅷ 中醫所指的陽葯和陰葯分別是哪些分一下類

手足涼稱之為厥逆,得看你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一般有蛔厥,熱厥,氣厥,寒厥,血厥等,各種厥的病機都不一樣,當然用葯也是天差地別,用葯沒有什麼男女之分.蛔厥一般用烏梅丸,葯有黃芩黃連大黃附子細辛烏梅等,熱厥承氣輩,有大黃芒硝厚朴枳實等,氣厥四逆散有柴胡芍葯枳殼等,寒厥方用四逆輩,附子乾薑甘草等,血厥用當歸四逆湯有當歸細辛通草等.

Ⅸ 有哪些補心陽的葯、有哪些滋胃陰的葯

心陽不振為心氣虛損進一步發展而來,關鍵在陽氣不足而出現畏寒肢冷。治療時宜補陽之不足,因此治則是:溫補心陽,養心安神。
1、心力丸:溫陽益氣,活血化瘀。用於心陽不振、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胸悶氣短、心悸怔忡、冠心病、心絞痛等。
2、加味生脈飲,此葯由人參、麥冬、五味子、黃芪、附子等組成,每次服1支(10毫升),每日2~3次。其它如補腦丸、扶正增脈沖劑等也可參考選用。
3、樂令建中湯(《和劑局方》):黨參20g,黃芪20g,茯苓15g,炙甘草12g,生薑6g ,大棗10g,桂枝12g,桂心12g,細辛5g,半夏12g,白芍12g,當歸15g,麥冬12g。方中黨參、黃芪、炙甘草補氣,桂枝、桂心、細辛溫補心陽;茯苓、半夏健脾化痰;當歸、麥冬、白芍補血養心;生薑、大棗調和營衛,共湊溫心陽、補心血、健脾安神之功。若四肢厥冷、便溏、尿頻、脈細者,屬陽虛寒盛,可加用附片12~15克,以溫補心腎之陽。

脾胃同居中焦,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營衛之所自出,無論本臟有病,還是其他臟腑病變,對脾胃的調整,在臨床上都是非常重視的。
脾胃病的證治,從李東垣到葉天士有了很大發展。東垣之論脾胃,對於升脾方面,固大有發明,而於降胃養胃方面,卻注意不夠。葉氏治脾胃,是在東垣的基礎上,又補充了他的不足,發展之處,就在於降胃養胃方面,而同時也注意到運脾升脾,從而使脾胃病的證治更臻完善。
近年來,筆者重溫了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一書,覺得葉氏養胃陰的學術思想在葉案中的運用經驗是十分豐富的。即使現今用於臨床,仍具一定的指導意義。本文就葉天士養胃陰學術思想的運用,略析如下。
甘涼濡潤,清養胃陰
本法主要由性味甘平與甘涼生津葯物組成,用於胃陰虧虛的病證,散見於《臨證指南醫案》胃脘痛、不食、脾胃門。引起胃陰不足的原因,葉氏認為,主要有燥熱、病傷不復、葯動胃津等。證見不飢不納,或知飢少納,或食味不美,音低氣餒,不渴,或煩渴思涼飲,口苦便艱,舌嫩少津,脈細略數等,臨床表現以胃陰虧虛較甚,燥熱未靖為其特點。治宜甘涼濡潤法。甘涼可以解燥熱,濡潤可以養胃陰,從而達到清養胃陰的目的。津液來復,則胃的通降功能得以復常,所謂「胃宜降宜和」,這是他的一大發明。此法淵源於《金匱要略》麥門冬湯而有所發展者。常用北沙參、麥冬、石斛、玉竹、天花粉、生甘草、蔗汁等甘涼濡潤、養陰生津之品,而使胃陰順降。配用粳米、糯米、南棗等甘平益胃、補益脾氣之味,以助升運。脾氣升,胃氣降,脾胃升降復常,則九竅不和之證,自能通利。余在臨床,常用該法治療小兒厭食症、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證屬胃陰不足者,屢治不爽。
若胃氣不順,便艱便秘明顯,葉氏則又每取脾約丸之半,用麻仁、甜杏仁、生白芍、大麥仁等斂陰潤腸之品,濡潤腸道。不主張用攻下,因「腑宜通即是補」,胃之陰液得以濡養,則胃氣自然通順。葉氏將此法稱作「通法」,這是他的用葯擅長之一。
養胃醒胃,必先制肝
本法主要見於《臨證指南醫案》木乘土、吐血門等,用於肝胃陰傷,神傷思慮,木火升騰,風陽擾胃者。證見脅痛,惡心,干嘔善噫,氣寒心痛,頭目眩暈,肢體麻木,咽干唇赤,舌絳或舌光剝,脈弦左數。臨床表現除有肝胃陰液不足表現外,尚有風陽上擾,橫逆犯胃症狀。對於這種中虛木賊之候,治療較為棘手。疏肝理氣則慮其辛燥傷陰;補中益胃則恐其壅逆呆滯。葉氏處理,很有經驗,提出「用葯忌剛用柔」。主張在調養中焦的同時,必先制肝,也就是養胃平肝法。並認為術、甘之守,升、柴之升,竟是脾葯。若用於肝胃陰傷者,只能是鮮能奏效。因為「肝為剛臟,宜柔宜和。胃為陽土,宜涼宜潤」。酸能制肝,斂陰生津,甘能令津還。常用阿膠、生地、白芍等以養肝柔肝。用人參、麥冬、知母、粳米、秫米、茯苓、小麥、南棗等,益胃養胃。用木瓜、烏梅、五味子、川楝子、桑葉、橘葉等,選擇一二味以制肝木。如肝風內動,眩暈欲仆者,則加牡蠣、天麻等,以平風陽。若神傷思慮等精神因素所致者,葉氏又常用柏子仁、茯神、遠志、酸棗仁、川貝母等,安神寧心之品,擇其一二味,作為配伍。
甘涼養胃,上以供肺
本法即培土生金法,亦即是《內經》「虛則補其母」的方法。散見於《臨證指南醫案》咳嗽、吐血等門,證屬肺胃陰虛者。究其原委,葉氏認為,主要有陽盛之體,或患燥熱之證,或病後傷及肺胃之陰,或誤治傷津等,導致胃津日耗,不司供肺。肺胃陰虛,易生內熱。故臨床以胃陰虧虛和肺燥證為其證候特點。常見:咳嗽,為嗆咳,舌咽乾燥,喉間燥癢,咯痰不利,痰中帶血絲,或氣逆咯血,音低氣短,口渴,思得涼飲,食不甘味,大便燥結,舌干唇紅,舌紅無苔,或有裂紋,脈細弱略數。此時治療,葉氏認為,不宜用異功散、參苓白術散等,以補土生金。因為這是治脾之葯,用於脾氣虛者。亦不宜「見咳治肺」,否則「生氣日憊矣」。提出「甘涼養胃,上以供肺」的治療原則,所謂「滋救胃液以供肺,惟甘寒為宜」,「先令其甘涼,令其胃喜,仿經義虛則補其母」。甘葯胃喜,即可以培土,甘涼(寒)即可以養胃生津,可以退燥熱,是土旺生金也。反對籠統的理肺化痰,苦辛開泄,泛泛而治。當然,兩者用於臨床,尚要權衡輕重,或以甘葯為主,或以清養為主。胃陰虛甚者,側重於甘葯。常用沙參、麥冬、扁豆、茯神、粳米、南棗、糯稻根等;肺燥重者,側重於清養。常用沙參、麥冬、石斛、玉竹、天花粉、蔗漿、梨肉、生甘草等。倘兩者證情相仿,則上述兩類葯物,又宜相權使用。若風溫干肺化燥者,加桑葉、杏仁,辛甘涼潤;如陰分不足,咳嗆失血者,加鮮枇杷葉、杏仁、川貝母、白茅根,甘寒潤降,以肅肺金;如咳而嘔,胃咳者,用麥門冬湯加竹茹、枇杷葉,清涼降逆和胃;如咳而咽乾咽痛,痰黃者,加鮮蘆根、冬瓜仁、生苡仁、杏仁、川貝母、桑葉,辛涼潤肺,止咳化痰。
清養胃陰,制陽止血
血證不外寒熱虛實,而陰虛有熱者,最為棘手,決非一般止血劑所能奏效。葉氏治血症,別具匠心。清養胃陰,制約陽動陽升,從而達到血止的目的,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用葯思路,值得我們效法。常用於咳血、衄血等,證屬胃陰虧虛,絡損血溢上竅者。其病因病機以內傷為多。緣由五味偏勝,腑陽臟陰為傷,或煩勞過動其陽,絡中血溢上竅,血去必陰傷生熱,或胃陰虧虛,虛火妄動,灼傷血絡。臨床見證,既有胃陰虧虛證,如口乾不欲飲,飢不欲食,舌光或有裂紋,無苔,或有低熱。又有出血證,如咳血,或痰中帶血絲,或衄血,量少色鮮紅。久病失血者,伴有神倦食減,音低氣短,或便溏,脈空大而弱等脾胃氣虛表現。此時治療,葉氏主張「胃葯坐鎮中宮為宜」,以「靜葯可制陽光之動」。大忌苦寒、溫燥、滋膩。因為苦寒易損胃氣,溫燥助火動津,滋膩有呆滯之弊。所謂坐鎮中宮之胃葯,葉氏多取甘寒之品,如北沙參、麥冬、玉竹、石斛等陰靜之葯,養胃陰,清虛熱,制陽動。對病久失血、胃氣不足者,則參以甘平或甘緩之品,如山葯、生扁豆、茯神、糯稻根、粳米、南棗、炙甘草等,扶中益胃,擇其1~2味,或2~3味,於清養胃陰劑中。這樣,既養胃陰,又益胃氣。有扶正而不溫熱、益陰又不涼滯的配伍特點。益胃不養胃,陽生陰長,陰液得充,以陰配陽,以陰制陽,妄動之虛陽虛火,自可斂降,出血之證,亦可瘳矣。所謂「陽動失血,皆系陰虧,必久進填實臟陰,斯浮越自和」。至於止血葯的運用,葉氏在辨證的基礎上,針對病機用葯,適當配用一二味涼血止血葯,或活血止血葯,真正做到辨證施治。並告誡我們,「莫見血以投涼」。他常用的止血葯很可師法:如活血止血的參三七、桃仁、丹參、牛膝、藕節等。涼血止血的丹皮、荷葉汁,以及用降氣順氣的蘇子、降香、鬱金等,這些都是深得「降氣即所以降火」,「降氣即所以止血」、「止血不忘活血化瘀」之旨的,竭力避免寒涼遏抑留瘀之弊端。筆者在臨床將該法略事變化,用於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咯血,證屬肺胃陰虛、陰虛火升的失血,每收效驗。可見葉氏此法,仍具現實指導意義。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小男孩在農場遇到一隻白狗 發布:2024-08-19 08:36:47 瀏覽:594
微光上有什麼恐怖片 發布:2024-08-19 05:25:40 瀏覽:915
穿越香港鬼片滅鬼的小說 發布:2024-08-19 03:36:10 瀏覽:833
惡之花都敏秀姐姐扮演者 發布:2024-08-19 02:22:07 瀏覽:321
thai好看電影 發布:2024-08-18 11:34:37 瀏覽:795
電影內容女的是傻子容易尿褲子,男的很窮單身漢 發布:2024-08-18 10:31:36 瀏覽:129
雙機巨幕廳和4k廳哪個好 發布:2024-08-18 10:18:41 瀏覽:818
日本僵屍片上世紀 發布:2024-08-18 07:32:00 瀏覽:537
怪物 韓國電影在線 發布:2024-08-18 03:49:17 瀏覽:491
第九區一樣的 發布:2024-08-17 23:16:05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