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葯材鑒定圖典
A. 中葯書籍
1、《全國中草葯匯編》
《全國中草葯匯編》是在衛生部的領導下,由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葯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衛生部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同全國九省、二市有關兄弟單位共同協作編寫而成。
全書文字部份分上、下兩冊,正文收載中草葯2,202種,附錄1,723種,連同附註中記載的中草葯,總數在4,000種以上。
2、《中葯大辭典》
《中葯大辭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版的第一部大型中葯專業工具書,由南京中醫學院(現南京中醫葯大學)編纂,於1958年至1966年完成初稿,1972年至1976年修訂,1977年出版,出版時南京中醫學院與南京醫學院合並,故署名為江蘇新醫學院。
書中共收載中葯5767味,其中包括植物葯4773味,動物葯740味,礦物葯82味,以及傳統作為單位葯使用的加工製成品等172味。
《中葯大辭典》先後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科技成果獎、首屆中國辭書類一等獎。
第二版於2006年出版,共收載葯物6008味,增補了初版後近30年來有關栽培(飼養)技術、葯材鑒定、化學成分、葯理作用、炮製、現代臨床研究等方面的中葯研究成果
3、《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一部集中國16世紀以前本草學大成的著作,明代萬曆六年(1578年)定稿,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學家、葯學家和博物學家之一李時珍。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醫家類。
《本草綱目》從完稿至刻印經歷了十多年時間。李時珍到過蘄州、黃州和武昌,都沒有書商願意承印。1579年,他前去南京六部直隸(簡稱南直隸、南京)尋求出版,但未獲成功。1590年,在獲得南京藏書家兼出版商胡承龍的贊助,得以刻印。然而,李時珍未及三年便卒於家,未能看到自己的著作問世。
4、《常用中葯材彩圖手冊4》
《常用中葯材彩圖手冊4》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黃紅中、廣東葯學院黃小玲編寫,是《常用中葯材彩圖手冊》叢書的第4本。挑選了臨床上最常用的100多種中葯材,介紹了它們的來源種屬、質量優劣、性味歸經、功效主治、使用注意和經驗效方。
並對中葯基本知識作了簡明扼要的介紹,讓讀者對中葯有一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彩圖中的葯材,全部為直接在臨床上運用的飲片,其紋理清晰,鑒別特徵突出,方便廣大群眾與醫務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中葯時作效用參考與性狀鑒別對照,確保用葯安全與有效。
5、《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託名「神農」所作,實成書於漢代,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葯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為中葯理論精髓。
《神農本草經》記載了365種葯物的療效,多數真實可靠,至今仍是臨床常用葯;它提出了辨證用葯的思想,所論葯物適應病症能達170多種,對用葯劑量、時間等都有具體規定,這也對中葯學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傳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
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葯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葯葯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B. 中草葯書籍
可以先在網上收索一下文革時期及前期的地方中草葯(廣東草葯)舊書。一般那個時期收集的草葯方劑治法比較真實可信,然後再找現代出版的彩圖版本,先認熟。再找人實驗療效(最好找到當地老人學習學習)。最後整理,總結經驗。我就是這么乾的
C. 在什麼地方可以查到中葯材的顯微鑒別的圖
比較專業且具有效力的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中葯材顯微鑒別彩色圖鑒
或者中醫院校教材比如中葯鑒定學或者葯用植物學等也會有顯微鑒別的圖
D. 生葯淫羊藿的基原植物均來源於什麼科
來源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及理化鑒定等方法。
(一)來源鑒定法
又稱基原鑒定法,是應用植(動、礦)物分類學的知識,對中葯的來源進行鑒定,確定其正確的學名,以保證應用品種准確無誤。
1.來源鑒定的內容:包括原植(動)物的科名、植(動)物名、拉丁學名、葯用部位,礦物葯的類、族、礦石名或岩石名。
2.原植物鑒定的步驟:①觀察植物形態;②核對文獻;③核對標本。
中葯的原植物鑒定,除經典分類學方法外,還可使用化學分類學、細胞分類學、數值分類學、DNA分類學方法和技術。
(二)性狀鑒定法
就是用眼看、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試等十分簡便的方法來鑒別葯材的外觀性狀,這些方法積累了豐富的傳統鑒別經驗,具有簡單、易行、迅速的特點。 性狀鑒定的內容包括形狀、大小、色澤、表面特徵、質地、折斷面的特徵、氣、味、水試、火試等。
1. 葯材 :
⑴ 形狀 :葯材的形狀與葯用部位有關,每種葯材的形狀一般比較固定。
⑵ 大小 :指葯材的長短、粗細(直徑)和厚度。
⑶ 色澤 :葯材的顏色與成分有關,顏色是否符合要求,是衡量葯材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應在自然光下觀察葯材的顏色,如用兩種色調復合描述色澤時,應以後一種色調為主色。
⑷ 表面特徵 :指葯材表面是光滑還是粗糙,有無皺紋、皮孔、鱗片、毛茸或其它附屬物等。
⑸ 質地 :指葯材的輕重、軟硬、堅韌、疏鬆(或泡松)、緻密、黏性、粉性、油潤、角質、綿性、柴性等特徵。
⑹ 斷面特徵:包括自然折斷面和橫切面。
⑺ 氣 :「氣」是由於葯材含有揮發性物質的緣故,也是葯材的重要鑒定特徵之一。
⑻ 味:葯材的味感是由其所含的化學成分決定的,每種葯材的味感是比較固定的。味感也是衡量葯材品質的標准之一。
⑼ 水試 :有些葯材放入水中,能產生特殊的現象,如沉浮、溶解情況、顏色、透明度、有無黏性、膨脹度、旋轉與否及有無熒光等。
⑽ 火試 :有些葯材用火燒之,能產生特殊的香氣或臭氣,會有顏色、煙霧、閃光或響聲等現象出現,可據此鑒別其真偽甚至優劣。
三)顯微鑒定法
是利用顯微鏡來觀察葯材的組織構造、細胞形狀以及內含物的特徵,礦物的光學特性,以及利用顯微化學方法,確定細胞壁及細胞內含物的性質或某些品種有效成分在組織中的分布,用以鑒定葯材的真偽和純度甚至品質,以及對中成葯是否按處方規定投料進行鑒定。
1.顯微製片方法
包括有橫切片或縱切片、表面製片、粉末製片、解離組織片、花粉粒與孢子製片、磨片製片、含粉末葯材的制劑顯微製片等。
2.植物細胞壁和內含物的鑒別
3.顯微測量
目鏡測微尺先用鏡台測微尺標化,然後在顯微鏡下測量細胞及細胞內含物的大小。通常是在高倍物鏡下進行測量,但欲測量較長的纖維、非腺毛等的長度時,則在低倍物鏡下測量,記錄最大值與最小值。
4.顯微常數測定
常見的顯微常數主要有用於葉類鑒別的氣孔數、氣孔指數、柵表比、脈島數和脈端數等。這些顯微常數常因植物種類不同而異,而同種植物則較為恆定,對於葉類、某些帶葉的全草類和花類葯材的品種鑒定有重要意義。
5.常用封藏試液
⑴ 蒸餾水、稀甘油:適用於觀察澱粉粒、油滴、樹脂等細胞內含物及細胞壁的顏色。
⑵ 甘油醋酸試液:使澱粉粒不膨脹,特別適宜澱粉粒的觀察與顯微測量。
⑶ 水合氯醛試液:可使皺縮的細胞膨脹;可溶解多種色素,如葉綠素及樹脂、澱粉粒、蛋白質、菊糖、揮發油,而各種晶體不溶解;有清凈、透明作用,使細胞、組織透明,便於觀察細胞形狀和組織構造及細胞內含的各種結晶體。
6.掃描電子顯微鏡和偏光顯微鏡的應用
⑴ 掃描電子顯微鏡:解析度高,可達3nm,放大倍數一般可達幾十萬倍,圖像富有立體感。
⑵ 偏光顯微鏡:主要用於觀察和分析礦物類中葯的光學性質,也可用於研究動物和植物類中葯的組織及細胞內含物,如澱粉粒、草酸鈣簇晶等。對於透明礦物,一般使用透射光源的偏光顯微鏡;對於不透明礦物則使用放射光源的偏光顯微鏡。
(四)理化鑒定法
1.物理常數的測定
包括相對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點、凝固點、熔點等的測定。這對揮發油類、油脂類、樹脂類、液體類葯(如蜂蜜等)和加工品類(如阿膠等)葯材的真實性和純度的鑒定,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2.一般理化鑒別
⑴ 化學定性分析:利用葯材中的化學成分能與某些試劑產生特殊的氣味、顏色、沉澱或結晶等反應來鑒別中葯的真偽。
⑵ 微量升華:利用中葯中所含的某些成分,在一定溫度下能升華的性質獲得升華物,在顯微鏡下觀察其結晶性狀、色澤,或取升華物加試液觀察反應。
⑶ 熒光分析:利用中葯中所含的某些化學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產生一定顏色的熒光的性質進行鑒別。紫外光燈的波長為365nm,如用短波(254~265nm)時應加以說明。
⑷ 顯微化學分析:將葯材的切片、粉末或浸出物等置於載玻片上,加某些化學試劑後產生沉澱或結晶,在顯微鏡下觀察其形狀和顏色進行鑒別。利用顯微和化學方法確定中葯有效成分在中葯組織構造中的部位,稱為顯微化學定位試驗。
⑸ 泡沫指數和溶血指數:利用皂苷的水溶液振搖後能產生持久性的泡沫和溶解紅血球的性質,可測定含皂苷類成分葯材的泡沫指數或溶血指數作為質量指標。
3.檢查
⑴ 水分測定法:2005年版《中國葯典》水分測定法有四種,即烘乾法、甲苯法、減壓乾燥法和氣相色譜法。
⑵ 灰分測定法:2005年版《中國葯典》灰分測定法包括總灰分測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測定法。
⑶ 膨脹度的測定:膨脹度是葯品膨脹性質的指標,系指按乾燥品計算,每1g葯品在水或其它規定的溶劑中,在一定的時間與溫度條件下膨脹後所佔有的體積(ml)。主要用於含黏液質、膠質和半纖維素類的天然葯品。
⑷ 酸敗度: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種子類葯材,在貯藏過程中發生復雜的化學變化,產生游離脂肪酸、過氧化物和低分子醛、酮類分解產物,因而出現臭味,影響葯材的感觀性質和內在質量。
⑸ 色度檢查:利用比色鑒別法檢查葯材在貯藏過程中有色雜質的限量,如白術。
⑹ 有害物質的檢查:中葯中的有害物質主要有內源性的有害物質和外源性的有害物質。
①內源性的有害物質:
②外源性有害物質:
4.色譜法
⑴ 薄層色譜法:是用於定性鑒別最多的色譜法之一。
⑵ 高效液相色譜法
⑶ 氣相色譜法:適用於含揮發油及其它揮發性組分的中葯及中成葯的分析。
⑷ 蛋白電泳色譜法:用於動物葯、果實種子類及根莖類等含蛋白質及氨基酸的葯材的真偽鑒別。
⑸ 高效毛細管電泳
5.分光光度法
包括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紅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波長范圍為:200~400nm的紫外光區;400~760nm的可見光區;2.5~25um(按波數計為4000~400cm-1)的紅外光區。
6.色譜-光譜聯用儀分析法
7.浸出物測定
對某些中葯的有效成分尚未清楚或尚無精確定量方法的中葯,一般可根據已知成分的溶解性質選用溶劑進行浸出物的測定。通常選用水、一定濃度的乙醇(或甲醇)、乙醚作浸出物測定。有冷浸法和熱浸法。測定前供試品需粉碎,使能過二號篩。
8.含量測定
⑴ 含量測定方法:既有經典分析方法(容量法、重量法等)又有現代儀器分析法(如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氣相色譜法、薄層掃描法、高效液相法等)。
⑵ 揮發油含量測定方法有兩種:①甲法適用於測定相對密度在1.0以下的揮發油;②乙法適用於測定相對密度在1.0以上的揮發油。
(五)新技術和新方法簡介
1.DNA分子遺傳標記技術
2.中葯指紋圖譜鑒定技術
E. 中葯的鑒別主要包括哪些
您問的是中葯飲片的鑒別方法嗎?
中葯飲片的性狀鑒別,實際上就是傳統的經驗鑒內別,是用人的容感官,採用看、嘗、嗅、聽、手摸及水試和火試等方法,主要內容包括形狀、規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顏色、特徵、質地、折斷現象、氣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鏡,紫外光燈等。它簡便易行,在葯房櫃台即可進行,鑒別時可運用植物分類學、解剖學的理論知識進行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