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葯屈頭鴨
Ⅰ 請問葯店有:貓爪草,屈頭雞中葯賣沒急求
沒有聽說過有這樣子的中葯的啊,不知道你是有什麼不適的啊,還有沒有其他的葯物的啊
Ⅱ 中葯的屈頭雞是什麼
屈頭雞別名復水三七、制土三七、水雞頭、水雞仔、囫頭雞、水蝦公、山大黃、田螺七、馬老頭、小田螺七、水狗仔、水檳榔。為蒟蒻薯科植物裂果薯的塊莖。主治:清熱解毒;止咳祛痰;理氣止產能;散瘀止血。主感冒發熱;痰熱咳嗽;百日咳;脘腹脹痛;瀉痢腹痛;消化不良;小兒疳積;肝炎;咽喉腫痛;牙痛;痄腮;瘰癧;瘡腫;燙、燒傷;帶狀皰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Ⅲ 中葯「屈頭雞」是「訶子」嗎
建議:屈頭雞是白花菜科槌果藤屬植物保亭槌果藤的乾燥成熟果實或種子。 回廣東大部分地區習答慣稱完整的果為屈頭雞,稱種子為馬檳榔,但也有相反的叫法,即稱果實為馬檳榔,種子稱屈頭雞。由於馬檳榔和屈頭雞的性味和功能相同,故這一名稱上的不一致並無大礙。 功用: 清熱利咽,生津止渴。用於熱病口渴,麻疹,喉痛,食滯脹滿,腫毒。 性味: 甘、微苦,微寒 訶子為使君子科。 功效:斂肺;澀腸;下氣;利咽 兩者是不同的中葯。
Ⅳ 越南小吃"屈頭蛋",也稱鴨子蛋的具體做法和配料
屈頭蛋:將已經孵了18天的鴨蛋煮熟,去殼,淋上新鮮的檸檬汁,撒上炸蔥頭,子姜絲,生鹽,香菜,吃起來香,辣,酸,脆.據說可以提神補腦,可治偏頭疼,具有清補作用哦~~在越南一帶和廣西邊境一帶滿流行的小吃.
Ⅳ 欽州那裡有屈頭鴨吃
你說的是屈頭蛋吧?屈頭蛋在廣西主要是防城港、東興一帶供應,欽州幾乎沒有賣這個的,想吃的話到養殖場向老闆要,自己回家煮去。
Ⅵ 屈頭雞的葯用名稱叫什麼
屈頭雞·《全國中草葯匯編》【別名】樹屈頭雞
【來源】白花菜科山柑屬植物屈頭雞Capparis versicolor Griff.[C. Koi Merr. et Chum],以根及果實入葯。秋季采果,曬干;根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植物形態】保亭槌果藤 蔓性灌木。無毛或幼枝被柔毛;枝和小枝有下彎的刺,刺堅硬,尖端暗黑色。單葉互生;葉柄長5-10mm,幼時被微柔毛;葉片紙質,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3-8cm,寬1.5-3.5cm,先端鈍或急尖而鈍頭,基部寬楔形而稍圓,全緣。傘形花序腋生或頂生,具花2-4朵,有香氣;花梗長2-3cm;萼片4,外面2片圓卵形,內面2片橢圓形,長8-10mm;花瓣白色或淡紅色,倒卵形,長於萼片;雄蕊約60個,花絲長約2.5cm;子房橢圓形或卵圓形,子房柄長達5cm。果球形,直徑3-5cm,近梗部有淺脈棱。種子腎形,長1.5-2.5cm,寬1-1.5cm。花期夏季。
【功效分類】清熱利咽葯;潤肺止咳葯
【性味歸經】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果:止咳平喘。用於咳嗽,胸痛,哮喘。
根:散瘀,消腫,止痛。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果1~2枚,果有毒,不可過量,防中毒。;根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備注】(1)果有毒,不可過量,防中毒。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屈頭雞·《廣東中葯志》【來源】 為白花菜科槌果藤屬植物保亭槌果藤 Capparis versicolor Grill. [C. koi Merr. et Chun]的乾燥成熟果實或種子。
【原植物】 保亭槌果藤為攀援灌木;枝有下彎的硬刺,嫩枝被微柔毛。葉紙質,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8厘米,頂端短尖,鈍頭,基部楔尖;側脈每邊5~8條;葉柄長5~10毫米,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夏季開花;花有香氣,常2~4朵排成頂生和腋生的傘形花序,稀為單生花,總花梗很短;花梗長2~3厘米,無毛;萼片4枚,外面2片圓卵形,裡面2片橢圓形,長8~10毫米;花瓣4片,白色或淡紅色,倒卵形;雄蕊多數,遠比花瓣長;子房1室。漿果大,卵球形,直徑3~5厘米,果皮厚約3毫米,表面粗糙,常有槽紋。種子近腎形,長1.5~2.5厘米,灰褐色。 生於中海拔林中,常攀援於樹上。分布於我省及廣西、海南等省區。越南、緬甸、馬來西亞亦有分布。
【產地】:廣東省廣寧、懷集縣。此外,粵北、粵東地區有產。
【採收加工】 冬季採收。摘取成熟果實,置沸水中稍燙,撈起,曬干。在我省葯材市場上,原個乾燥果實稱為「屈頭雞」;剝除果殼,取出的乾燥種子稱為「馬檳榔」。
【性狀】:(1)屈頭雞:原個果實寬卵圓形,長3.5~5厘米,直徑3~4厘米,先端凸起微尖,基部有明顯的果梗脫落殘痕,凹陷略呈洞狀,寬達5毫米左右。表面黃棕色至黃褐色,密布細粒狀突起,有3~4條微凹陷的縱溝,略對等地由基部伸向頂部。果皮厚2~3毫米,質硬而脆,內表面淡棕黃色,粘附有淡黃色絮絡狀果肉。種子2枚,常與果皮分離。 果皮氣無,味淡。 (2)馬檳榔:種子呈扁圓形,寬2~2.5厘米。表面常粘附黃白色果肉,刮除果肉可見種皮暗褐色,稍厚而硬,打破後可見種仁黃白色,略光滑,扁圓腎形,寬1.5~2厘米,厚約5毫米,胚根位於外圍,突出如鳥嘴狀,子葉在中央盤卷,形狀極似雞的胚胎,故有「屈頭雞」之名。種仁微具油脂臭氣,味微苦澀而後甘涼,稍似橄欖樣回甘味。
【質量要求】:屈頭雞以原個無破、體重者為佳。馬檳榔以種仁黃白色、不泛油、味甘濃者為佳。
【包裝貯藏】:屈頭雞用竹簍或蒲袋裝載,存放於乾燥處;馬檳榔用木箱或麻袋裝載,存放於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炮製】 屈頭雞:整理潔凈,用時打破。 馬檳榔:整理潔凈。
【醫療用途】
性味:甘,寒;有小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利咽,生津止渴。用於熱病咽痛,暑熱口渴。
用法與用量:3~6克,生嚼或水煎服。
【來源】《廣東中葯志》
Ⅶ 在廣西梧州、蒼梧一帶野生的中葯屈頭雞的葯理作用有人傳言它能抗癌,是否真的謝謝各位專家!
功效:來清熱利咽的源葯物;潤肺和止咳葯
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
水果的咳嗽和哮喘。適用於咳嗽,胸痛,氣喘。
根:活血祛瘀,消腫,止痛。外敷治療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12個水果,果實有毒,不能過量,抗中毒。搗爛敷患處;根外用。
味道:甜,冷,小毒。
歸經: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利咽,生津止渴。對於發熱,咽痛,暑熱口渴。
用法與用量:36克,嚼或水煎服。
講究的有毒,慎用
Ⅷ 屈頭鴨子有寄生蟲嗎
這種鴨子沒有寄生蟲。
Ⅸ 草葯「屈頭雞」是什麼東西啊醫學名是什麼
屈頭雞·《全國中草葯匯編》 【別名】樹屈頭雞 【來源】白花菜科山柑屬植物屈頭雞Capparis versicolor Griff.[C. Koi Merr. et Chum],以根及果實入葯。秋季采果,曬干;根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植物形態】保亭槌果藤 蔓性灌木。無毛或幼枝被柔毛;枝和小枝有下彎的刺,刺堅硬,尖端暗黑色。單葉互生;葉柄長5-10mm,幼時被微柔毛;葉片紙質,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3-8cm,寬1.5-3.5cm,先端鈍或急尖而鈍頭,基部寬楔形而稍圓,全緣。傘形花序腋生或頂生,具花2-4朵,有香氣;花梗長2-3cm;萼片4,外面2片圓卵形,內面2片橢圓形,長8-10mm;花瓣白色或淡紅色,倒卵形,長於萼片;雄蕊約60個,花絲長約2.5cm;子房橢圓形或卵圓形,子房柄長達5cm。果球形,直徑3-5cm,近梗部有淺脈棱。種子腎形,長1.5-2.5cm,寬1-1.5cm。花期夏季。 【功效分類】清熱利咽葯;潤肺止咳葯 【性味歸經】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果:止咳平喘。用於咳嗽,胸痛,哮喘。 根:散瘀,消腫,止痛。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果1~2枚,果有毒,不可過量,防中毒。;根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備注】(1)果有毒,不可過量,防中毒。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屈頭雞·《廣東中葯志》 【來源】 為白花菜科槌果藤屬植物保亭槌果藤 Capparis versicolor Grill. [C. koi Merr. et Chun]的乾燥成熟果實或種子。 【原植物】 保亭槌果藤為攀援灌木;枝有下彎的硬刺,嫩枝被微柔毛。葉紙質,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8厘米,頂端短尖,鈍頭,基部楔尖;側脈每邊5~8條;葉柄長5~10毫米,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夏季開花;花有香氣,常2~4朵排成頂生和腋生的傘形花序,稀為單生花,總花梗很短;花梗長2~3厘米,無毛;萼片4枚,外面2片圓卵形,裡面2片橢圓形,長8~10毫米;花瓣4片,白色或淡紅色,倒卵形;雄蕊多數,遠比花瓣長;子房1室。漿果大,卵球形,直徑3~5厘米,果皮厚約3毫米,表面粗糙,常有槽紋。種子近腎形,長1.5~2.5厘米,灰褐色。 生於中海拔林中,常攀援於樹上。分布於我省及廣西、海南等省區。越南、緬甸、馬來西亞亦有分布。 【產地】:廣東省廣寧、懷集縣。此外,粵北、粵東地區有產。 【採收加工】 冬季採收。摘取成熟果實,置沸水中稍燙,撈起,曬干。在我省葯材市場上,原個乾燥果實稱為「屈頭雞」;剝除果殼,取出的乾燥種子稱為「馬檳榔」。 【性狀】:(1)屈頭雞:原個果實寬卵圓形,長3.5~5厘米,直徑3~4厘米,先端凸起微尖,基部有明顯的果梗脫落殘痕,凹陷略呈洞狀,寬達5毫米左右。表面黃棕色至黃褐色,密布細粒狀突起,有3~4條微凹陷的縱溝,略對等地由基部伸向頂部。果皮厚2~3毫米,質硬而脆,內表面淡棕黃色,粘附有淡黃色絮絡狀果肉。種子2枚,常與果皮分離。 果皮氣無,味淡。 (2)馬檳榔:種子呈扁圓形,寬2~2.5厘米。表面常粘附黃白色果肉,刮除果肉可見種皮暗褐色,稍厚而硬,打破後可見種仁黃白色,略光滑,扁圓腎形,寬1.5~2厘米,厚約5毫米,胚根位於外圍,突出如鳥嘴狀,子葉在中央盤卷,形狀極似雞的胚胎,故有「屈頭雞」之名。種仁微具油脂臭氣,味微苦澀而後甘涼,稍似橄欖樣回甘味。 【質量要求】:屈頭雞以原個無破、體重者為佳。馬檳榔以種仁黃白色、不泛油、味甘濃者為佳。 【包裝貯藏】:屈頭雞用竹簍或蒲袋裝載,存放於乾燥處;馬檳榔用木箱或麻袋裝載,存放於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炮製】 屈頭雞:整理潔凈,用時打破。 馬檳榔:整理潔凈。 【醫療用途】 性味:甘,寒;有小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利咽,生津止渴。用於熱病咽痛,暑熱口渴。 用法與用量:3~6克,生嚼或水煎服。 【來源】《廣東中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