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葯的五味是什麼
A. 中葯上講的四氣五味,歸經都是什麼意思
寒、熱、溫、涼四種葯性,古時也稱四氣。其中溫熱與寒涼屬於兩類不同的性質。而溫與熱,寒與涼則分別具有共同性;溫次於熱,涼次於寒,即在共同性質中又有程度上的差異。葯物的寒、熱、溫、涼,是從葯物作用於機體所發生的反應概括出來的。是與所治疾病的寒、熱性質相對而言。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葯物,一般屬於寒性或涼性,如黃芩、板藍根對於發熱口渴、咽痛等熱證有清熱解毒作用,表明這兩種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葯物,一般屬於溫性而上,如附子、乾薑對於腹中冷痛、脈沉無力等寒證有溫中散寒作用,表明這兩種葯物具有熱性。在治則方面,《神農本草經》雲:「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素間.至真要大論》雲:「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這是基本的用葯規律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種味。有些葯物具有淡味或澀味,實際上不止五種。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種滋味,所以仍然稱為五味。
歸經就是把葯物的作用與臟腑經脈的關系結合起來,說明某葯對某些臟腑經脈的病變起一定的治療作用。例如桔梗、款冬花能治療咳嗽氣喘的肺經病,歸入肺經;羚羊角、天麻、全蠍能治療手足抽搐的肝經病,歸入肝經。所以歸經是觀察療效後總結出來的。一種葯物而歸入二經或數經的,說明它的治療范圍較大,例加杏仁人入肺、大腸,能治療肺經的咳嗽、大腸的大便燥結。澤瀉入脾、胃、腎、膀胱,這四經有水濕的病,常用澤瀉治療。
B. 中葯學的五味是什麼
1)四氣也稱四性,指寒、涼、溫、熱四種葯性。其中,寒、涼和溫、熱是性質不同的兩類葯性,而寒和涼、溫和熱只是存在著程度上的差異,涼次於寒,溫次於熱,這是根據葯物作用與機體產生的反應和治療效果而概括出來的。凡能治療熱性病證的葯物,便認為其具有寒涼的性質。寒性葯和涼性葯屬陰,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作用;溫性和熱性葯物屬陽,具有溫里、敵寒、助陽、通絡等作用。此外,還有一些葯物的性質介於寒涼和溫熱之間,稱為平性,對寒證和熱證都可應用。
(2)五味
指酸、苦、甘、辛、咸五種不同的葯味。不同的葯味有不同的治療作用。
①酸味含有有機酸和鞣質。有收斂、固攝作用。如石榴皮能澀腸止瀉。
②苦味含有生物鹼和苷類。有清熱燥濕、泄降作用。如黃連能燥濕瀉火,大黃能瀉熱通便等。
③甘味含糖。有補養、和中、緩急作用。如甘草能調和葯性等。
④辛味含揮發油。有發散、行氣、行血作用。如木香能理氣,細辛能發汗解表、止痛等。
⑤鹹味含礦物質。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如昆布、海藻能軟堅治痰結等。
C. 什麼是中葯的五味
五味就是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此外還有淡味,所以實際上有六味;也有人認為淡附於甘,故不稱六味,仍稱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葯物,其作用有共同之處。味辛者能散能行,適用於表證和氣滯血淤症;味苦者能瀉能燥,適用於熱證和濕證;酸能收斂,適用於盜汗、遺精、久瀉等症;咸能軟堅,適用於大便燥結、痰塊、瘰癧等症;甘能補能緩,適用於虛弱病或緩和拘急疼痛;淡能滲能泄,適用於水濕症。
有些葯物其味有兩種以上,例如肉桂辛甘、玄參苦咸。一般說來,有兼味的葯,其作用也較復雜。
每種葯物都有氣和味,兩者必須綜合運用。同樣是寒性葯,若味不同,其作用也就不同,如黃連苦寒,可以清熱燥濕;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風熱。同是甘味葯,但氣不同,作用也不一樣,如黃芪甘溫可以補氣、蘆根甘寒可以清熱除煩。
D. 中葯的四氣五味是什麼
四氣
又稱四性,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葯性。疾病有熱證和回寒證之分,一般答說來,能治熱證的葯物大多屬於寒性或涼性葯,如寒性的黃連、黃柏、大黃能清熱、降火、解毒。能夠治療寒證的大多屬溫性或熱性葯,如熱性的附子、乾薑、小茴香能暖中散寒。溫與熱、寒與涼只是程度上的差異。寒涼葯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常用於陽證、熱證疾病的治療。溫熱葯多具有溫和、救逆、散寒等作用,常用於陰證、寒證的治療。有些平性葯物只是葯性比較緩和,但也具有偏寒或偏熱之性,因此也屬於四氣之內,如某些補葯、理氣葯、利尿葯等。
五味
是指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而其味相同的中葯,作用也有共同之處,如辛味葯能發散、能行氣血,適用於表證和氣滯血瘀等證;苦味葯能瀉能燥,適用於熱證和濕證;酸味能收斂,適用於盜汗、遺精、久瀉等;咸能軟堅,適用於便秘、腫塊、瘰癘等症;甘即甜味,能補能緩,適用於虛弱或和緩,拘緊疼痛等症;但兩者必須綜合運用。如同樣是寒性葯的黃連和浮萍,由於黃連味苦、浮萍味辛,因此,黃連能降火,浮萍卻能疏散風熱。同樣是甘味的黃芪和蘆根,溫性的黃芪能補氣、寒性的蘆根卻能清熱除煩。
E. 中葯的五味是什麼啊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一般來講,解表葯、行氣葯、活血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葯多用治表證及氣血阻滯之證。如蘇葉發散風寒、木香行氣除脹、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內經》雲:「辛以潤之。」就是說辛味葯還有潤養的作用,如款冬花潤肺止咳,菟絲子滋養補腎等。大多數辛味葯以行散為功,故「辛潤」之說缺乏代表性。
甘:「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葯性和緩急止痛的作用。一般來講,滋養補虛、調和葯性及制止疼痛的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葯多用治正氣虛弱、身體諸痛及調和葯性、中毒解救等幾個方面。如人參大補元氣、熟地滋補精血、飴糖緩急止痛、甘草調和葯性並解葯食中毒等。
酸:「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
固精縮尿、固崩止帶的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葯多用治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腸滑、遺
精滑精、遺尿尿頻、崩帶不止等證。如五味子固表止汗、烏梅斂肺止咳、五倍子澀腸止瀉、山茱萸澀精止遺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帶等。
苦:「能泄、能燥、能堅」,即具有清泄火熱、泄降氣逆、通泄大便、燥濕、堅陰(瀉火存陰)等作用。一般來講,清熱瀉火、下氣平喘、降逆止嘔、通利大便、清熱燥濕、苦溫燥濕、瀉火存陰的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葯多用治熱證、火證、喘咳、嘔惡、便秘、濕證、陰虛火旺等證。如黃芩、桅子清熱瀉火,杏仁、葶藶子降氣平喘,半夏、陳皮降逆止嘔,大黃、枳實瀉熱通便,龍膽草、黃連清熱燥濕,蒼術、厚朴苦溫燥濕,知母、黃柏瀉火存陰等。
咸:「能下、能軟」,即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一般來講,瀉下或潤下通便及軟化堅硬、消散結塊的葯物多具有鹹味,鹹味葯多用治大便燥結、痰核、癭瘤、症瘕痞塊等證。如芒硝瀉熱通便,海藻、牡蠣消散癭瘤,鱉甲軟堅消症等。
[
F. 中葯學的四氣五味指的是什麼
(1)四氣也稱四性,指寒、涼、溫、熱四種葯性。其中,寒、涼和溫、熱回是性質不答同的兩類葯性,而寒和涼、溫和熱只是存在著程度上的差異,涼次於寒,溫次於熱,這是根據葯物作用與機體產生的反應和治療效果而概括出來的。凡能治療熱性病證的葯物,便認為其具有寒涼的性質。寒性葯和涼性葯屬陰,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作用;溫性和熱性葯物屬陽,具有溫里、敵寒、助陽、通絡等作用。此外,還有一些葯物的性質介於寒涼和溫熱之間,稱為平性,對寒證和熱證都可應用。
(2)五味
指酸、苦、甘、辛、咸五種不同的葯味。不同的葯味有不同的治療作用。
①酸味含有有機酸和鞣質。有收斂、固攝作用。如石榴皮能澀腸止瀉。
②苦味含有生物鹼和苷類。有清熱燥濕、泄降作用。如黃連能燥濕瀉火,大黃能瀉熱通便等。
③甘味含糖。有補養、和中、緩急作用。如甘草能調和葯性等。
④辛味含揮發油。有發散、行氣、行血作用。如木香能理氣,細辛能發汗解表、止痛等。
⑤鹹味含礦物質。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如昆布、海藻能軟堅治痰結等。
⑥其他有的葯物具有淡味和澀味。淡味有滲濕利尿的作用,如茯苓能利尿除濕。澀味有收斂止汗、固精止瀉等作用,如訶子能澀腸止瀉等。
G. 什麼是中葯的「四氣五味」
中葯素有「四氣五味」之說,「四氣」指葯物的寒、熱、溫、涼四種特性,又稱「四性」。
寒涼和溫熱是兩種對立的葯性,而寒與涼、熱與溫之間只是程度的不同。一般寒涼葯多具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滋陰等作用,主治各種熱證。溫熱葯多具溫中、散寒、助陽、補火等作用,主治各種寒證。另外還有平性,即葯性平和。
中醫根據葯物的四性辨證用葯,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只是總的原則,而病人的證候表現,又分表裡寒熱。表寒之證只能治以表熱之葯。如麻黃、桂枝、防風、羌活之類辛散溫熱之品,解表散寒,而不宜溫里散寒的附子、乾薑之葯。里寒之證,
只能治以溫里散寒的辛熱之品,如附子、乾薑、肉桂、呉萸之類,若誤用之,或無功效,或使病證變得更加危重,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五味原指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種味道,後發展成為表述中葯葯用功能的說法。最初葯物的味道是依據口嘗葯物的真實滋味,如黃連、黃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烏梅、木瓜之酸等。後來則是根據葯物的功用來確定葯味了,如辛味具有發散的作用,中葯葛根口嘗並不具備辛味,但是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於治療表證,所以在本草書上就把葛根的葯味確定為辛味。
「四氣五味」是中葯學的基本理論之一,性與味顯示了葯物的部分性能,也顯示出有些葯物的共性。只有認識和掌握每一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葯物之間同中有異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確地了解和使用葯物。
H. 中葯五味有哪些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種味。有些葯具有淡味或澀味,實際上不止五種,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種滋味,所以仍然稱為五味。
I. 中葯五味有什麼意義
(一)、辛抄
1治療作用:能散、能行、能發散、行氣、活血作用。
2不良反應:辛味葯多大能耗氣傷陰。
(二)甘
1、治療作用:能補助、能緩、能和、有補虛、和中、緩急、調和葯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膩膈礙胃,令人中滿。
(三)酸
治療作用: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作用。
不良反應:酸味葯大多能收斂邪氣。
(四)苦
1、治療作用:能泄、能燥、能堅、能泄含義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顯能堅的含義有二:一指苦能堅陰,即瀉火存陰,二指堅厚腸胃。
2、不良作用:能傷津、伐胃。
(五)咸
治療作用: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通腸作用。
不良作用:多食咸則脈凝冷而變色」能傷脾胃。
J. 五味分別是什麼
酸、苦、甘、辛、咸。
1、辛味口嘗有麻辣或清涼感,有的具香氣,能發散解表、行氣活血、溫腎壯陽,適用於外感表症、氣滯血瘀症、風寒痹症、腎陽虛虧症等。如荊芥、紫蘇、陳皮、木香、當歸、鬱金、韭菜子、蛇床子、菟絲於等。
2、甘味口嘗味甜,能調和脾胃、補益氣血、緩急止痛,適用於機體虛弱,功能不足之症,和某些拘急攣痛,並能調和葯性,如甘草、黨參、熟地、飴糖、黃精、枸杞子等。
3、酸(澀)味具收斂、固澀作用,適用於自汗、盜汗、久瀉脫肛、尿頻失禁、遺精帶下、崩漏下血等症。如龍骨、牡蠣、山茱萸、赤石指、禹余糧、罌粟殼、桑蝶蛸、覆盆子、芡實、蓮子、金櫻子、陳棕炭、仙鶴取等。
4、苦味能清熱解毒、燥濕、瀉火、降氣、通便,適用於熱症,濕熱症、癰腫瘡瘍、喘咳、嘔惡等症,如山梔、大黃、黃連、苦參、杏仁、厚朴等。
5、鹹味能軟堅散結、瀉下通便、平肝潛陽,適用於大便秘結、瘰癧痰核、癭瘤、肝陽頭痛眩暈,如海藻、昆布、芒硝、肉蓯蓉、羚羊角、石決明等。
(10)中葯的五味是什麼擴展閱讀
五味的出現
五味理論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飲食調養的理論出現了,如四時五味的宜忌,過食五味所產生的不良後果等,是其主要討論的內容。五味作為葯性理論最早見諸於《內經》《本經》中。《內經》對五味的作用、陰陽五行屬性及應用都做了系統的論述。
《本經》不僅明確指出「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還以五味配合四氣,共同標明每種葯物的葯性特徵,開創了先標明葯性,後論述效用的本草編寫先例,從而為五味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經後世歷代醫家的補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