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西葯治療 » 中葯微辛

中葯微辛

發布時間: 2021-03-23 22:59:23

1. 有哪些中葯屬於辛溫解表葯

麻黃

[性味]辛、苦溫。[功用](1)發汗:用於風寒感冒。配桂枝發汗力增強,治重症無汗的風寒感冒。(2)平喘:用於實證喘息。配生石膏、杏仁治肺熱咳喘(如肺炎)。(3)利尿:用於實證水腫。配生石膏、生薑、甘草治風水(如急性腎炎水腫)。

[用法]1.5~10克。生用發汗;蜜炙用於止咳平喘。

蘇葉

[性味]辛、溫。

[功用](1)發散風寒:用於風寒感冒,常配荊芥。(2)解魚蟹毒:用於魚蟹中毒引起的嘔吐腹瀉,常用紫蘇。

[用法]5~10克。解魚蟹毒用30~60克。

防風

[性味]辛、溫。

[功用](1)祛風解表:用於風寒感冒,常配荊芥。配黃芪、白術(即"玉屏風散"),用於體虛自汗。(2)祛風濕止痛:用於風濕痛。(3)祛風解痙:用於破傷風。

[用法]3~10克。

荊芥

[性味]辛、微溫。

[功用](1)發汗解表:用於外感風寒,常配防風、蘇葉。(2)理血解毒:用於血蘊熱毒之目赤、咽腫、瘡毒、麻疹初起、蕁麻疹等。(3)祛瘀止血:荊芥炭能止血,可用於衄血(鼻或齒齦出血)、崩漏(子宮出血)、便血。治便血常配槐花、側柏炭。

[用法]5~10克。

桂枝

[性味]辛、甘、溫。

[功用](1)發汗散風:用於風寒感冒。配白芍治風寒感冒有汗者。配麻黃增強發汗作用,治重症無汗的風寒感冒。(2)溫化水濕:用於陽虛不能化氣之水濕痰飲停滯,可配茯苓、白術(如五苓散)。(3)溫通經脈:用於陽氣不通或寒邪凝滯之胸痹、風寒痹症、閉經等,可配附子、當歸、川芎。

[用法]適量。

白芷

[性味]辛、溫。

[功用](1)散風除濕:用於風寒濕盛引起的前額頭痛、牙痛、眉棱骨痛,常配羌活、防風。並用於寒濕內盛、脘腹作痛,帶下清稀。(2)芳香通竅:用於鼻炎、鼻竇炎、常配蒼耳、辛荑、薄荷。(3)消腫排膿:用於瘡瘍腫痛,常配瓜蔞、貝母。

[用法]3~10克。本品溫散耗陰,故陰虛火旺之頭痛忌用。

藁本

[性味]辛、溫。

[功用]散風寒,止頭痛:用於外感風寒之頭頂痛,可配白芷。

[用法]3~10克。

辛荑

[性味]辛、溫。

[功用]通肺竅:本品為治療鼻塞不通的專葯,用於鼻炎、鼻竇炎,常配蒼耳子。

[用法]3~10克。

細辛

[性味]辛、溫。

[功用](1)發散風寒:用於風寒感冒或風寒所致的頭痛,可配麻黃、藁本。(2)溫經止痛:用於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3)溫化寒痰:用於稀痰壅盛的慢性支氣管炎。(4)宜通肺竅:用於鼻炎、鼻竇炎。

[用法]2~5克。用量不宜過大。

蒼耳子

[性味]辛、微苦、溫。

[功用](1)通肺竅:用於鼻炎、鼻竇炎,常配辛荑、白芷、薄荷。(2)祛風濕:用於皮膚癢疹(如蕁麻疹)、風濕痛。

[用法]3~10克。

2. 醫生所說的「忌辛辣中的『辛』是什麼意思」

辛在中醫葯理論中屬於「四氣五味」的內容,它反映的是中葯的一種性能。
具體內容指:
四氣是中葯的寒、熱、溫、涼四種性能特徵。能夠治療熱性病症的中葯,屬於寒性或涼性;能夠治療寒性病症的中葯,則屬於溫性或熱性。
五味是中葯的辛、甘、酸、咸、苦五種味道,還有些中葯具有澀或淡味。
其中辛有發散、行血之功效,多用來治表症。
中醫對這些特性的敘述,採用的是取類比象法得出的一種認識,到現在,可能與在辭典中對該字的解釋有很大不同了。
如果非要讓人直觀覺得什麼是「辛」,那麼喝幾口烈酒,或吃幾只生辣椒,你就能體會到了。辛辣、麻辣、酸辣,總還能區分吧。

3. 中葯辛夷花有什麼功效

辛夷花有散風寒、通鼻竅。多用於鼻塞,鼻淵,流涕,風寒感冒頭痛等。

4. 本草綱目 氣味:苦、辛、溫、微毒 什麼意思 是有毒

辛是辛辣,比起普通的辣椒要更有刺激感一點,平就是沒有什麼特殊的味道!但多多少少會有些須的中葯味道!

5. 中葯辛夷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主治什麼

【正名釋名】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為木蘭科植物辛夷、望春花、玉蘭的乾燥花蕾。本品含苞未放 的花蕾如夷,夷者氣味辛香也;夷、夷諧音,故名。
【拉丁用名】Magnolia Liliflora Desr;Magnolia de—nudata Desr。
【別名異名】辛矧、候桃、房木(《神農本草經》)、新雉(《甘泉賦》),迎春(《本草拾遺》),木欄、桂欄(《廣雅》),玉蘭(《學圃雜疏》),白木蓮(《本草綱目啟蒙》)、木筆花(《蜀本草》),毛辛夷、辛夷桃(《山西中葯志》),姜朴花(《四川中葯志》)。
【處方用名】辛夷、辛夷花、迎春花、木筆花、炒辛夷、鮮辛夷、干辛夷、煨辛夷、密辛志。
化學成分
1.辛夷(木蘭)花蕾含揮發油,油的主要成分為構緣醛、丁香油酚,桂皮醛、桉油精、對烯丙基苯甲醚等。新鮮的花含微量蘆丁。樹皮含有毒成分柳葉木蘭胺,有箭毒樣作用。
2.玉蘭花蕾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檸檬醛、丁香油酚。l.8-桉葉素、蒎烯;癸酸、維生素A、生物鹼等。根含木蘭花鹼。葉和果實部都含芍葯素的甙。
3.望春花花蕾提出一種生物鹼結晶C17Hl9O3N,熔點208℃。還分出松樹脂醇二甲醚、鵝掌楸樹脂醇B二,甲醚,望春花素和發氏玉蘭素等木脂體成分。
葯理作用
1.局部收斂作用: 辛夷花蕾的揮發油有收縮臭粘膜血管的作用。
2.降低血壓作用:以夷花苞乾燥粉未的水、醇提取物對麻醉勸物(狗、貓、兔大鼠等)靜脈、腹腔、肌內注射均有降壓作用。肌肉注射對未麻醉狗也有降壓作用,l克/千克(按生葯計算)時降低血壓約40%以上,對實驗性腎性高血壓大鼠、亦出現降壓作用,對腎陛高血壓的狗則效果不明顯,但對老年性「原發性」高血壓則有明顯的降壓效果。降壓成分在去油水溶液中轉溶於乙醚之部分。在降壓原理方面、與中樞神經系統似無甚關系,而是直接抑制心臟、特別是擴張血管以及神經節阻斷而來。口服時降壓作用不明顯,可能因有效成分不易被吸收的原故。根含木蘭花鹼,故有降壓作用。
3.對橫紋肌: 望春花花蕾中的生物鹼結晶在蛙腹直肌標本上,有箭毒樣作用;而水煎劑則相反,有乙醯膽鹼樣作用。用不同提取方法在上述標本上作比較試驗,證明望春花蕾與日本產的花蕾性質相同,而前者作用較強。
4.對子宮:在大鼠及家兔離體子宮,狗及家兔在位子宮及子宮瘺管的實驗中,證明辛夷煎劑、流浸膏對子宮有興奮作用。並謂辛夷內所含的興奮子宮成分溶予水及乙醇的非揮發性物質。
5.浸潤麻醉:浸劑或煎劑對動物有局部麻醉作用、辛夷飽和溶液對於蛙神經肌肉有箭毒樣作用;辛夷煎劑小量給豚鼠皮下注射有浸潤麻醉作用。辛夷的水抽提物具有明顯的乙醯膽鹼樣作用。
6.抑菌: ①抗病毒:日本辛夷對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在體外,體內(小鼠皮下注射其煎劑)均有昵顯的抗病毒作用;②抑制真菌生長:15%一30%辛夷煎劑對多種致病性真菌有抑製作用;③抑制細菌生長:其煎劑對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等有抑製作用。
加工炮製
1.凈制 揀去雜質及花柄、簸去泥屑即得。
2.干制 將凈制花蕾曬至半干,堆起待內部發熱後、再曬至全乾。
3.炒制 取凈花蕾,用清炒法,炒至絨毛呈微黑色為度,篩去灰屑。
4.煨制宣布包煨。
5.蜜制先將蜜熬至紅黃色,加入碎辛夷花、炒至不粘手為度。每辛夷花500克,用蜜60克。
6.芭蕉水制《雷公炮炙論》曰:「凡使辛夷,拭去赤肉毛了,以芭蕉水浸一宿,用漿水煮之,從已至未,取出,焙乾。
【性味】辛、溫。
【歸經】入肺、胃、脾、膽、肝五經。
功效主治
1。祛風散寒 辛夷《本草乘雅半偈》曰:「植樹四十年方實、孕萼歷三季始開。」「偏歷四時之氣。」再日其花蕾:「有春氣在頭象,風木主色象。」因此、本品受蘊四時中氣而性平、則能治寒熱疾患。又感初春萼茁花蕾,應春時氣而生少火,故其性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曰:「少火生氣。「辛夷入三焦上之肺、中之脾胃、下之肝膽,而生臟腑清氣。其氣辛香。薄而浮散,能行臟腑營衛,內祛五臟風寒,外辛溫解表,徹內徹外,表證里證皆可運用。
2.通鼻竅《醫學正傳》雲:「鼻為肺竅,「其經脈所至,專屬陽明,自山根以上則連太陽督脈以通於腦、故此數經之病皆能及之。」本品能入肺、胃等經,引諸經清陽上行於鼻,祛邪止涕、通塞利竅。凡諸鼻塞流涕、香臭不聞,皆宜用之。
3.止頭痛 頭者,皆由五臟精華之營,六腑清陽之氣,匯聚之處,為精明之腑。凡外感內傷、邪氣上犯、均致蔽復其清氣,或瘀塞其經絡,則頭痛發作。辛夷能生三焦營衛上升入腦,增強正氣,抗禦邪實;辛行散滯,溫通脈絡。因此,治療風寒頭痛最為有效。
4.升清明目 目視萬物辨五色,必賴五臟六腑之精氣上注。本葯辛行、能引臟腑精華上注於目,目得營榮,則明視。所以《本草綱目》有「久服明目」的記載。
5.鑒別應用 辛夷以「辛」「夷」而名,專於走上,善通鼻竅。蒼耳子苦燥而降,兼治風濕痹痛或通身搔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塞鼻或水浸蒸餾滴鼻。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凡氣虛、頭腦痛屬血虛火熾、齒痛屬胃火者忌服。川
芎為之使。惡五石脂。畏菖蒲、蒲黃、黃連、石膏、黃環。
【配伍應用】
1.配蒼耳子辛夷、蒼耳子皆辛溫,均能宣肺通竅,疏散風濕,行滯止痛,相伍為用,祛風寒、利鼻竅、止頭痛,共增療效。
2.配細辛辛夷與細辛、辛溫解表,善通鼻竅;二葯合用,相輔相助,可用於風寒鼻塞或鼻淵濁涕最宜。
3.配川芎辛夷入氣分;川芎入血分,二葯相伍、行氣散瘀。
4.配白芷辛夷、白芷,皆入陽明經,二葯配合,善治眉梭作痛,又能和胃消食。
5配石膏可清熱祛風、消腫止痛,辛夷味辛、發散風熱;石膏性寒清熱瀉火,一散一清,相得益彰。
6.配薄荷辛夷辛溫,薄荷辛涼,二葯相伍,無偏寒偏熱之弊,故寒證熱證皆可應用。
7.配酒芩酒芩善行,辛夷通竅,二葯相配,治鼻淵濁涕黃稠,有清熱散風之效。
8.配天雄腎氣上通於腦,因腎陽不足,髓海空虛,因致虛寒頭痛者,以大辛大熱溫腎之天雄,配辛夷升發,共奏全功。
方劑制劑
1.辛夷散(《濟生方》) 川芎、木通、防風、羌活、甘草、辛夷、細辛、藁本、升麻、香白芷各等分。上為未。每服三錢、茶清調下。治肺虛鼻塞、流涕或不聞香臭者。
2.辛夷膏(《御葯院方》) 辛夷、細辛、木香、木通、白芷、杏仁,湯泡,去皮尖,研。各五錢用。上用羊髓,豬脂二兩,和葯於石器內,慢火熬成膏,取赤黃色放冷,入龍腦,麝香一錢為丸,綿裹塞鼻中數日,肉脫即愈。主治鼻塞、鼻息肉。
3.補腦散(《醫方考》)天雄、辛夷仁、蒼耳茸等分,共為未,飯後酒下二錢。主治虛寒頭痛。
4.蒼耳子散(《濟生方》) 辛夷半兩,蒼耳子二錢半,香白芷一兩,薄荷葉半錢。上並曬干,為細未。每服二錢,用蔥,茶清食後調服。主治風熱、風寒頭痛,鼻塞流涕。
5.川芎散(《證治准繩》) 辛夷、川芎各一兩,細辛(去苗)七錢半,木通半兩。上為細未。每用少許,綿裹塞鼻中,濕則易之。五、七日瘥。治鼻塞較重者。
6.治鼻淵方(《仁齋直指方論》) 辛夷、白芷、荊芥、酒芩、神曲、蒼術、半夏、南星各等分。上為末。水調食後服。主治鼻塞流涕。
7.辛夷天麻散(《本草匯言》) 辛夷一兩、制半夏、膽星、天麻、乾薑、川芎各八錢。為未,水泛為丸。每晚服三錢,白湯下。
8.治鼻淵、鼻息肉方(《瘍醫大全》) 辛夷(去毛)、桑白皮(蜜炙)各四兩,梔子一兩、枳實、桔梗、白芷各二兩,共為細末。每JJ艮--錢淡蘿卜湯調服。
9.治鼻塞,不聞香臭方(《梅氏驗方新編》) 皂角、辛夷、石菖蒲等分為末。綿裹塞鼻中。
10.治鼻內作脹或生瘡(此系酒毒者多)(《繆氏方選》) 辛夷一兩、JIl黃連五錢,連翹二兩。俱微炒,研為末。每飯後服用三錢。白湯下。
11.治頭面腫癢如蟲行(此屬風痰)(《古今醫准》) 辛夷一兩,白附子、半夏、末花粉、白芷、僵蠶、玄參、赤芍各五錢,薄荷八錢。分作十劑服。
12.治齒牙作痛,或腫或牙齦浮爛(《本草匯言》)辛夷一兩,蛇床子二兩,青鹽五錢。共為末摻之。

6. 中草葯 歸辛(大概是這個音) 是什麼

前年有歸辛這種中城葯,現在不知還有沒有了

7. 中葯的「甘、平、淡、辛、溫」是什麼意思哪些是熱體質的人吃的

你好
四氣五味
中葯的性質和滋味。中葯葯性理論的基本內容之一。

四氣
指葯物的寒、熱、溫、涼四種特性。又稱四性。寒涼和溫熱是兩種對立的葯性,而寒與涼、熱與溫之間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還有平性,即葯性平和。一般寒涼葯多具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滋陰等作用,主治各種熱證。溫熱葯多具溫中、散寒、助陽、補火等作用,主治各種寒證。

五味
原指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種味道,後擴展為體現葯物功能歸類的標志。
辛味有發散解表、行氣行血作用,即辛散。一般解表葯、行氣葯、活血葯多具辛味,主治表證和氣滯血瘀證。

甘味有滋補和中、調和葯性及緩急止痛作用,即甘緩。一般滋養補虛、調和葯性及止痛葯多具甘味,主治虛證、痛證。

酸味有收斂固澀作用,即酸收。一般止汗、止咳、止瀉、固精葯多具酸味,主治多汗、久咳、瀉痢、遺精、遺尿等證。

苦味有清泄、燥濕作用,即苦堅。一般清熱、瀉火、通便、燥濕葯多具苦味 ,主治熱證、火證、濕證。

鹹味有瀉下、軟堅散結作用,即咸軟。一般軟化堅硬、消散結塊、瀉下通便葯物多具鹹味,主治大便燥結、瘰癧癭瘤、啯瘕痞塊等證。五味之外,還有淡味及澀味。淡味有滲濕、利尿作用。一般滲濕利尿葯多具淡味,主治水腫、小便不利等證。澀味與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斂固澀作用。

四氣五味與養生
《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經典著作,它不僅奠定了中國傳統醫學發展的理論基礎,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確立了中國傳統飲食營養學理論體系的框架,為中國傳統飲食營養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 對飲食營養意義的論述
自然界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正如《素問•六節臟象論》(以下《素問》原文皆引自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年版《黃帝內經素問》)所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所謂「地食人以五味」,即是指飲食營養之「五味」。其中,「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合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問•六節臟象論》);「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靈樞•刺節真邪》,以下《靈樞》原文皆引自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等,強調了飲食五味、谷氣、水谷之精氣是人體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靈樞•五味》);「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氣津液皆盡故也」(《靈樞•平人絕谷》)。故曰「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素問•平人氣象論》)。
2 對預防思想與飲食營養的論述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靈樞•逆順》也指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強調預防為主的思想。在預防醫學中,飲食營養學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素問•五常政大論》指出「谷肉果菜,食養盡之」。這是有關「食養」概念較早的記載。《素問•上古天真論》又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黃帝內經》中提出了許多重要的養生原則和方法,如「法於陰陽」、「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等,但由於「人以水谷為本」,故最重要或最基礎的還在於「食養」,在於飲食營養的「食飲有節」。
3 對膳食結構的論述
《素問•臟器法時論》指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素問•五常政大論》也指出:「谷肉果菜,食養盡之」。這是世界營養學史上最早根據食物的營養作用對食物進行分類,並認為膳食應以上述四類食物為主組成,進而用於指導人們飲食生活的記載,是我國古代營養學領域的一大發現,它「精闢地、綱領性地向人們揭示了飲食的要義,是世界上最早而又全面的飲食指南」[1],對於指導人們保持合理的平衡膳食具有重要的意義。日本近代營養學家將食物分為「六群」或「四群」,用於指導居民保持平衡膳食的方法[2],其精神實質也與《黃帝內經》相一致。《黃帝內經》中這種「谷養、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曾對指導中華民族的飲食生活、增進民族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都有著較為廣泛的影響。即使是在社會發展的今天,它對於預防由於經濟發展、膳食模式西化所產生的所謂「文明病」或「富裕病」仍具有非常現實的指導意義。
4 對消化生理的論述
在消化生理上,《黃帝內經》提出了「脾胃學說」。認為「胃者,水谷之海也」(《素問•五臟別論》);「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靈樞•玉版》);「胃為倉廩之官,五味出焉」(《素問•刺法論》);「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灌五藏」(《靈樞•五味》)等,指出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和消化飲食物。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都必須首先經過胃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轉化為機體可以直接利用的氣、血等物質,故稱「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並將胃的這種功能概括為「胃氣」。由於「胃氣」對於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至關重要,故曰「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則死」(《素問•平人氣象論》);「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根本也」(《素問•玉機真藏論》)。有鑒於「胃氣」之盛衰對人體生理的重要意義,因此,在營養學上也就應十分重視保護「胃氣」。不僅如此,《黃帝內經》還進一步指出「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素問•經脈別論》);「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素問•太陰陽明論》);「脾主為胃行其津液也」(《素問•厥論》);「脾合胃,胃者,五穀之腑」(《靈樞•本輸》)等,進一步闡述了胃的這種消化生理功能,還必須得到脾的運化功能的配合,才能使飲食物轉化為精微物質,以化生氣血,並運送到全身,從而供養機體。除此之外,人體的消化生理還關繫到大腸和小腸,如「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問•刺法論》)。由於人體是以五臟六腑為中心,故脾胃就構成了人體消化生理的核心。任何飲食物的攝取,都取決於脾胃的運化功能,包括各種營養補充品等,最終都要通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輸送。由於脾胃在消化生理上的這種重要作用,故又稱「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這實際上是從理論高度概括了脾胃在飲食營養消化生理上的重要意義,這在傳統飲食營養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即強調飲食營養,必須首先重視脾胃的運化功能這一內因,必須以脾胃為本,重視保護和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人體飲食營養的消化、吸收和輸送,這對於解決在食物資源較為豐富的今天,為什麼仍然存在著的許多營養不良性疾病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並正在影響著近代營養科學的發展。這種飲食營養以脾胃為本的思想也成為中國傳統飲食營養科學的特點之一。此外,《黃帝內經》還對消化病理進行了論述。如《素問•脈要精微論》的「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等。
5 對食物性能的論述
在食物性能理論上,《黃帝內經》提出了「氣味學說」。如「氣味和而服之」,「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素問•五臟別論》);「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等。《黃帝內經》中有關食物性能理論的「氣味學說」,主要包括了五味與四氣兩個方面的內容。關於對食物五味的認識,《黃帝內經》中有著較多的論述。《靈樞•五味》說「谷氣有五味」。所謂的「五味」,是指飲食物所具有的「甘、苦、辛、咸、酸、淡」幾種不同的味。在這里,包括淡味在內雖然已超出了五種味,但習慣上仍將淡味歸屬於五味。關於「五味」的作用及陰陽屬性,則「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素問•臟氣法時論》),「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瀉為陰,鹹味涌瀉為陰,淡味滲瀉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素問•至真要大論》)。關於飲食五味與人體五臟的關系,則「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靈樞•五味》);「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腎,淡入胃,是謂五入」(《靈樞•九針論》);以及「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謂五走也」(《靈樞•九針論》)等,說明「五味」還與歸經學說等有著內在的聯系,不同的「味」與五臟有著不同的親和力。此外,《黃帝內經》還運用五行學說闡明了五味之間的關系,如「酸傷筋,辛勝酸;苦傷氣,咸勝苦;甘傷肉,酸勝甘;辛傷皮毛,苦勝辛;咸傷血,甘勝咸」(《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關於具體食物的「五味」歸屬,在《黃帝內經》中也有論述。如《靈樞•五味》的「五穀:禾亢米甘,麻酸,大豆咸,麥苦,黃黍辛。五果:棗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豬咸,羊苦,雞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蔥辛」。五味之外,在《黃帝內經》中還提出了「五臭」的概念,即臊、焦、香、腥、腐:「肝,其臭臊。心,其臭焦。脾,其臭香。肺,其臭腥。腎,其臭腐」(《素問•金匱真言論》)。關於對食物四氣的認識,雖然在《黃帝內經》中直接的論述較少,但從其所論述的治則等方面也可以體現出來。
如「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素問•至真要大論》);「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水谷之寒熱,感則害六腑」(《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等,說明食物同樣具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食性。其中,寒涼性質的食物主要用於熱性體質或熱性病證,溫熱性質的食物主要用於寒性體質或寒性病證。應當指出的是,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黃帝內經》在食物營養成分的認識上不可能通過實驗室來進行分析研究,而將食物的營養物質統稱為水谷之「精微」(《靈樞•五味》)、「精氣」(《靈樞•平人絕谷》)、「食氣」(《素問•經脈別論》)、「谷氣」(《靈樞•刺節真邪》)等。對食物「精微」物質的認識,則主要是通過食物作用於人體的反應來進一步歸納為「氣味學說」,從而構成了傳統飲食營養科學中獨特的「食物性能理論」。也正是傳統飲食營養學這種以人為本、從作用認識食物營養的方法,它較之於西方近代營養學從成分認識食物的方法有其特色和優勢。西方近代營養學在食物成分的認識上,受實驗室條件的限制,對食物成分的認識也就存在其局限性。而中國傳統營養學從食物作用於人體來觀察其功能,也就有可能比較全面地認識食物的營養價值。
6 對飲食營養基本法則的論述
有關飲食營養基本法則的論述,在《黃帝內經》中總體概括為「食飲有節」(《素問•上古天真論》)。具體地說,主要包括了調理陰陽、謹和五味、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等方面的內容。其中,《黃帝內經》中的有關論述,雖大多指的是針法或治法,但從「醫食同源」的觀念出發,也同樣適用於飲食營養學。
6.1 調理陰陽的飲食營養法則《素問》雲:「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素問•生氣通天論》)。又雲:「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素問•至真要大論》)。由於陰陽的相對平衡是保持機體健康的重要條件,因此飲食營養也必須圍繞調理機體的陰陽來進行,以保持機體陰陽的相對平衡為目標。由此,調理陰陽也就構成了傳統飲食營養學的一個最基本的法則。
6.2 謹和五味的飲食營養法則《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陽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素問•五臟生成》也指出:「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認為飲食五味雖然可以養生,但是偏嗜五味,導致飲食五味太過又會損傷人體,因此應「謹和五味」,才能享有天賦的壽命。
6.3 因人制宜的飲食營養法則「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靈樞•壽夭剛柔》);「人之肥瘦、大小、寒溫,有老、壯、少、小」(《靈樞•衛氣失常》)。《靈樞》更有「陰陽二十五人」,根據人的稟賦等的不同,將人分為25種不同的體質特性,此外,尚有《靈樞•通天》的「陰陽五態人」等。由於人的體質、性別、年齡等的不同,因此在飲食營養上也應「必知形之肥瘦,營衛血氣之盛衰」(《素問•八正神明論》),必「先知二十五人」,「別五態之人」,「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靈樞•經水》),「審有餘不足,盛者寫之,虛者補之」(《靈樞•通天》)。因此,根據不同的體質等情況,採取相應的飲食營養方法,就構成了傳統飲食營養學「因人制宜」的基本法則。
6.4 因時制宜的飲食營養法則《靈樞•四時氣》說「四時之氣,各有所在」。《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又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更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靈樞•本神》)。因此,飲食營養應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根據季節寒熱的不同,制訂相應的飲食營養方法,這也是傳統醫學「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在傳統飲食營養學中的具體體現。正如《素問》所說「熱無犯熱,寒無犯寒,從者和」;「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6.5 因地制宜的飲食營養法則「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素問•五常政大論》)。《素問•異法方宜論》又說「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之大體也」。我國國土遼闊,各個地區的氣候、地理環境等各有不同,因而對人體生理功能的影響也就不一樣。因此,在飲食營養上還應兼顧到地域環境的不同情況,制訂相應的飲食營養方法,即因地制宜的飲食營養法則。
7 對食療的論述
食療作為中國傳統醫學臨證學中疾病治療的重要手段和特色之一,在《黃帝內經》中也有較多的論述,體現了中國傳統醫學「醫食同源」、「葯食同用」的思想。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素問•臟氣法時論》)。又如「五宜:脾病者,宜食禾亢米飯、牛肉、棗、葵;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薤;腎病者,宜食大豆黃卷、豬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靈樞•五味》)等。不僅如此,《黃帝內經》中還記載了以葯物和食物配伍治療疾病的內容,已具有了「葯膳」的含義,可謂是最早的食療葯膳方。如「半夏秫米湯(粥)」,並詳述對用水、用柴、用火等的要求。《素問•腹中論》以「四烏魚則骨一

8. 中葯裡面味道辛香略帶微甜 是 什麼意思

中葯中有"四氣五味"之說。四氣是指,寒,熱,溫,涼。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回咸。葯答材具有四氣和五味等屬性。辛味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同「辣」,但又不是真正的等同於「辣」。辛味的葯材具有發散,上升的性質。辛味入肺,這類葯材可以治療寒邪。如風寒感冒等。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小男孩在農場遇到一隻白狗 發布:2024-08-19 08:36:47 瀏覽:594
微光上有什麼恐怖片 發布:2024-08-19 05:25:40 瀏覽:915
穿越香港鬼片滅鬼的小說 發布:2024-08-19 03:36:10 瀏覽:833
惡之花都敏秀姐姐扮演者 發布:2024-08-19 02:22:07 瀏覽:321
thai好看電影 發布:2024-08-18 11:34:37 瀏覽:795
電影內容女的是傻子容易尿褲子,男的很窮單身漢 發布:2024-08-18 10:31:36 瀏覽:129
雙機巨幕廳和4k廳哪個好 發布:2024-08-18 10:18:41 瀏覽:818
日本僵屍片上世紀 發布:2024-08-18 07:32:00 瀏覽:537
怪物 韓國電影在線 發布:2024-08-18 03:49:17 瀏覽:491
第九區一樣的 發布:2024-08-17 23:16:05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