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激光
⑴ 伯爵手錶真偽鑒別
1、藍寶石表玻璃為弧面,而真表應為稜柱形組成的弧面。
2、表盤的鑽石鑲嵌的有些分散,許多鑽石不平整,所有的字元都不規整,明顯是作坊手工活,包括表殼的做工也是一樣,怎麼看怎麼覺的稜角渾圓做法粗糙。
3、秒針相對時分針明顯的偏細不協調,且秒針表面電鍍不光亮。
4、表帶「蝴蝶扣」上的圖標十分模糊。作為18k金錶殼,常見標識有幾個:一個是「聖博納」狗頭,就是耳朵特大的那種狗,也有用「護國女神」頭像的(粵港人稱為鬼妹);另一個是用天平的圖案,再有就是18k或750的標識。一般要沖壓在表殼,表後蓋里,表帶上,但要在很小的面積上,把它們沖壓的很清楚,也是不容易的,假表往往在這點上都做不好。
⑵ 潮劇有什麼特色,作文,明天就要交啦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潮州白字(頂頭白字)、潮曲,主要流行於潮汕地區,是用潮汕話演唱的一 個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潮劇在國內主要流布在廣東東部、福建閩南漳州地區的雲霄縣、東山縣、詔安縣及平和縣等,廣泛流行於香港、東南亞、上海、以及西方許多國家和地區,泰國曾經是潮劇在全球的發展中心,現還有泰語潮劇,凡有潮州人的地方就有潮劇。潮劇經常在廟會上演出,表示於對「老爺」(指 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愛在非常熱鬧的氛圍下觀看,使節日氣氛更加濃重,因此,潮劇要比其它劇種更具濃郁的民族色彩。 我國戲曲在12世紀至13世紀形成北方雜劇和南方戲文(南戲)。北雜劇在宋金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至元代達到繁榮;南戲是12世紀初葉,在浙江溫州首先形成發展起來的。在宋元二百多年的流傳發展中,南戲向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流傳,形成了弋陽腔(江西),海鹽腔、餘姚腔(浙江),崑山腔(蘇州),以及泉潮腔(閩南粵東)等聲腔劇種。南戲流傳到各地並形成地方聲腔劇種,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南戲原有的曲調流傳到各地之後,被戲曲演員以當地語言傳唱著,由於語言、語調上的差別,使之不斷變化,在風格上也逐漸地方化起來;一種是當地的民間音樂——從秧歌、小調、直到某些宗教式歌曲,不斷地被採用到戲曲中來,豐富著原有的曲調。這兩種因素相互滲透,便形成了若干不同風格的聲腔劇種。」明本潮州戲文的發展,證明了現潮汕地區在元明時期有過繁榮的南戲演出活動,一些在史籍上記載已佚的宋元南戲早期劇本,如《顏臣》(即《陳顏臣》,演陳顏臣與連靜娘的故事)、《劉希必金釵記》,就是早期南戲曾在現潮汕地區流傳的佐證。
其次,《蔡伯皆》、《劉希必金釵記》,均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南戲劇本,說明南戲流傳到現潮汕地區之後,潮州藝人曾用潮州方言演唱,由於語音、語調上的不同,使原有的曲調起了變化,同時還吸收潮州的民間音樂、小調等,從而在南戲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的聲腔——潮腔。明代戴璟在《廣東通志》所載:「潮俗多以鄉音搬演戲文」。清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所載:「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日潮州戲。」這兩手抄演出本的出土,是潮人以鄉音唱南北曲的佐證。
其三,《荔枝記》、《荔鏡記》是以潮州民間故事編寫,結構完整、手法嫻熟、用潮腔演唱的劇本,說明潮腔在嘉靖年間已趨於成熟,那麼,它形成的年代,自然應在嘉靖之前。前到什麼年代呢?有的戲曲研究專家根據有關的史料,認為「明中葉以前,泉潮腔已很盛行,它有獨特的劇目和演出形式,流傳在泉州長、漳州、潮州一帶」。「明中葉以前」即15世紀初,距今已有500多年了。如果從《荔鏡記》刊刻的嘉靖丙寅(1566年)算起,潮劇歷史的絕對數字,也有4 4 0多年了。
⑶ 如何辨別伯爵手錶的真偽
第一:看錶把頭
⑷ 怎麼分辨是不是進口木地板呢
假冒進口產品
表現:既銷售有進口的貼牌產品,同時還擁有國內廠家生產的貼牌產品,把國產產品當作進口產品搭車銷售。貼牌產品在國內外都很普遍。主要表現形式是,商家委託大工廠生產產品,然後貼上自己的品牌商標。
辨別方法:這在國內強化地板品牌中佔有一定比例,且各品牌之間價格差別較大。
要想全面了解產品信息,除了索要商家網址和電話外,還可通過質監局網站查詢歷年來的地板抽檢結果,以確認地板質量。
假冒進口品牌
表現:曾經進口過地板產品,但現已停止進口,卻仍然打著進口的牌子;或者雖有幾塊國外品牌的樣品掛著,問起時,售貨員就說沒有庫存,並向顧客推薦其他國產地板。最明顯的假冒是偽造包裝欺騙顧客。
辨別方法:這樣的情況屬於個別現象,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細心詢問就能夠分辨其真偽。另外,查看包裝上與每塊地板背面的日期、廠名、工廠等激光標志是否一致。
⑸ DMAX(中國巨幕系統)和IMAX巨幕有什麼區別
1,尺寸標准略有不同:從銀幕材質和尺寸來看,二者都是亮度增益較高的金屬幕,中國巨幕影廳採用大於20米寬*12米高的巨幅金屬銀幕,而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而由於場地限制,有些銀幕達不到巨幕和IMAX的最低要求,IMAX最小的銀幕寬度才14米,中國巨幕最小的為17米。
2,亮度標准不同:中影數字巨幕(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京民表示,中國巨幕系統現在已經發展到第四代產品,原有的氙燈設備在(小時內)亮度可以達到5FL,在激光光源下,亮度可以在(小時)恆定在10FL以上。
巨幕對亮度的要求是2D電影亮度為14FL +/-3FL;3D電影亮度為7FL – 14FL。IMAX影院的亮度標准未得到官方數據,但具業內人士表示,由於設備老化或維護不及時等原因,部分IMAX影院的亮度達不到其最初標准。
3,放映機設備不同,中國巨幕系統符合好萊塢DCI標准,採用國際領先科技的定製的放映機,IMAX的部分放映機技術也採用的相同的科技,硬體上,二者相差不大。
4,硬體和技術:二者相差不大,部分IMAX影院或面臨設備老化風險。
5,成本造價不同:安裝中國巨幕成本約為IMAX一半。
(5)博納激光擴展閱讀
IMAX特點:
IMAX的構造亦與普通電影院有很大分別。由於畫面解析度提高,觀眾可以更靠近銀幕,一般所有座位均在一個銀幕的高度內(傳統影院座位跨度可達到8~12個銀幕),此外,座位傾斜度亦較大(在半球形銀幕的放映室可傾斜達23度),便觀眾能夠面向銀幕中心。
DMAX特點:
中國巨幕(CGS)作為高端巨幕電影放映系統,採用大於22米的巨幅金屬銀幕,使得觀眾能最大視角欣賞影片畫面。中國巨幕(CGS)配備多種沉浸式還音系統,包括杜比全景聲(ATMOS)以及臨境音(DTS:X)。
⑹ 求,金剛石復合片的產品理論知識
你所說的金剛石復合片即聚晶金剛石復合片(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s,簡稱PDC)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彈性模量、各向同性和相對高的熱導率等顯著優點,近年來已成為高檔機械加工刀具、地質及石油鑽頭、陶瓷磨具、石材加工工具、混凝土工具和閥座閥芯等高耐磨設備的首選材料,也成為高科技新材料領域中最有生命力的支柱產品之一。
它是將0.1mm至數毫米厚的金剛石微粉與1mm至數毫米厚的硬質合金基體和粘結劑在高溫和超高壓條件下燒結而成的復合晶體材料。。PDC在工業上
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a.切削工具。既可加工有色金屬,也可加工非金屬、硬質合金、陶瓷、石質材料、玻璃及復合材料。切削非金屬材料時,壽命是硬質合金刀具的20~100倍,有時可達到1 000倍以上;b.鑽頭。PDC在石油開采和地質鑽探方面應用較廣。前蘇聯用人造聚晶金剛石鑽頭作了鑽進試驗,每個鑽頭平均鑽進深度為硬質合金牙輪鑽頭的50倍;c.線材加工工具。PDC也可用作拉絲模,拉拔銅及銅合金、鎢、鉬及不銹鋼等。一個PDC拉絲模在修磨前可拉制7kt銅絲,是硬質合金模的200倍,天然金剛石的10倍,成本僅為天然金剛石的1/3;d.特殊化工用設備。
PDC的研究始於對天然多晶金剛石的研究。在自然界存在的多晶金剛石中有兩種,分別為卡博納多(Carbonado)和巴拉斯(Ballas)。卡博納多是一種由許多細小金剛石與少量其他物質聚結而成的塊狀多晶體,晶粒呈無序排列故無解理面。巴拉斯的外形似球或橄欖形,其堅固的外殼由輻射狀金剛石構成。上世紀60年代,為解決金剛石製造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微粉的利用問題,人們提出能否將金剛石微粉加工製造成人造卡博納多的想法。1964年美國GE公司的Delai 首次申請了以某些金屬添加劑使金剛石與金剛石產生結
合的專利。1966年英國DeBeers公司的Blainley等人 ]提出用親和性金屬為粘結劑的金剛石聚結體。1970年美國的Horton 和Strongburg 分別完成了燒結金剛石的試驗。1980年GE公司的李明陽等人 提出了用硅浸漬結合的金剛石聚
結體(PCD)。PDC是在PCD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73年美國GE公司研製成功的Compax就是PDC材料的最早產品,它的出現具有劃時代意義,同年GE公司與美國克里斯坦森(Christensen)公司合作研製成功了PDC石油鑽頭。英國DeBeers公司於1977年研製了與Corn—pax相似的產品Syndite,1983年向市場正式出售這種石油地質鑽頭系列產品。1977年日本住友電工研製成功細粒PDC材料。此外美國合成公司、梅加金剛石公司和鳳凰公司等也分別在上世紀8O年代研製開發出PDC產品。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國外PDC材料已廣泛應用於切削刀具、拉絲模和修整器等加工工業,並已完全佔領石油鑽探領域。我國PDC材料研製始於上世紀7O年代末,8O年代初用於鑽探和切削工具。1982年
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簡稱三磨所)與鄭州二砂廠合作研製成功PDC材料。上世紀80年代末江漢油田從美國鳳凰公司引進PDC生產技術後,1992年已有少量PDC銷往美國。1993年深圳森達公司引進美國合成公司PDC生產技術。近年來鄭州三磨所與日本東名公司合資建立了鄭州新亞復合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大部分產品出口國外。經過多年發展,我國PDC材料在品種、質量和應用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已接近或者達到國際水平。
聚晶金剛石復合片(PDC)的合成方法有兩種:直接合成,即人造金剛石與硬質合金基體一次合成,該工藝簡單,成本低,產量高,但耐熱性較低;間接合成,即先燒結出人造金剛石層,再焊接在硬質合金基體上,該方法合成工藝復雜,成本高,但耐熱性能高。目前,國內一般都採用直接合成法製造PDC。合成聚晶金剛石(PCD)的方法也有兩種:一種是「卡布納達」,用微細金剛石粉為基本原料,在高溫高壓下燒結合成;另一種是「巴拉斯」,以石墨為原料在特定穩定區內「生成轉變」合成。目前國內聚晶金剛石合成均採用「卡布納達」方法。
隨著國內外學者對PDC材料研究的不斷深入,該耐磨材料的性能也在不斷的完善之中。目前PDC材料的產品已經比較成熟,自成系列,尺寸越來越大且結構形狀與製造技術越來越多樣化,主要有以下發展趨勢:
a.產品系列化。目前PDC產品已經定型,國內外眾多廠家都有自己的系列產品,而且產品的規格和品種進一步完善,性能進一步提高,價格進一步降低,應用場合越來越廣泛。
b.尺寸大型化。上世紀70年代PDC的最大直徑為十幾毫米,80年代以來,為滿足大型加工工具和石油鑽頭的需要,國外非常重視大塊PDC材料的生產¨ 。為了提高金剛石的強度,要求金剛石粒度低於10}xm,盡可能低於5 m。但是粒度越細,燒結促進劑在顆粒之間的熔滲越困難。因此,可以採用在靠近硬質合金的地方採用大顆粒,其他部分採用小顆粒的方式。經過20多
年的發展,GE公司和DeBee~公司已能向市場提供+70ram的產品了,國內目前也可以提供三十幾毫米的產品。
c.形狀結構多樣化。過去的PDC產品只限於片狀和圓柱狀,由於尺寸大型化和加工技術如電火花、激光切割加工技術提高,三角形、人字形、山牆形以及其它各種坯料增多。為適應地質鑽探和勘察工程中的抗沖擊性鑽頭和改進型牙輪鑽頭的需要,美國合成公司和梅加金剛石公司還生產了球面、曲面和楔形面等PDC材料。目前國內外正在研究將該產品應用到耐磨損的閥門或泵等化工單元設備上,因此也出現了圓環狀等特殊形式的PDC材料。
找了些文獻,總結了下給你的,應該夠了
好好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