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性中葯
❶ 中醫醫葯:酸,苦,甘,辛,咸,概括的葯性是怎麼回事
這是有可能的,古時候一般用的葯材都是野生的,也沒有什麼污染,現在基本都是栽培的,而且有時候還用有機化肥,殺蟲劑等等,導致葯效較差,還有現在很多葯材都是使用替代品,也會影響療效的。當然,現在的中葯提取技術比較成熟,中成葯及中葯制劑的效果是很好的,這是古時候沒有的,也是古時候比不上的。
❷ 性功能咸退,用什麼葯
想要命得話不要亂吃壯陽葯 找中醫把把脈 因病施治
❸ 中葯很咸正常嗎
鹹味可能是有芒硝之類的葯物,這也很正常的,即使炮製過的也沒這么鹹的。來內治療扁平疣不可能要用容到用鹽炮製的葯(鹽炮製多是補腎的葯),所以我認為這個應該是芒硝(軟堅散結的)。不過沒見你的方子給這樣回復太過於武斷了點,呵呵,最好有方子才能確定啊。
❹ 中葯中葯的味性分幾種又是如何區分
辛:有發散、行氣、行血作用。一般治療表證的葯物,如麻黃、薄荷,或治療氣血阻滯的葯物,如木香、紅花等,都有辛味。
甘: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一般用於治療虛證的滋補強壯葯,如黨參、熟地;和拘急疼痛、調和葯性的葯物,如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葯多質潤而善於滋燥。
酸:酸有收斂、固澀作用。一般具有酸味的葯物多用於治療虛汗、泄瀉等證,如山茱萸、五味子澀精斂汗,五倍子澀腸止瀉。
澀:與酸味葯的作用相似。多用以治療虛汗、泄瀉、尿頻、精滑、出血等證,如龍骨、牡蠣澀精,赤石脂能澀腸止瀉。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泄的含義甚廣,有指通泄的,如大黃,適用於熱結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適用於肺氣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梔子,適用於熱盛心煩等證。至於燥,則用於濕證。濕證有寒濕、濕熱的不同,溫性的苦味葯如蒼術,適用於前者;寒性的苦味葯如黃連,適用於後者。此外,前人的經驗,認為苦還有堅陰的作用,如黃柏、知母用於腎陰虛虧而相火亢盛的痿證,即具有瀉火存陰(堅陰)的意義。
咸: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多用以治療瘰癧、痰核、痞塊及熱結便秘等證,如瓦楞子軟堅散結,芒硝瀉下通便等。
淡:有滲濕、利尿作用。多用以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證,如豬苓、茯苓等利尿葯。
中葯十九畏:
硫黃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見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
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
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爁炙煿莫相宜。
❺ 中葯哪些有酸、咸、甘、苦、辛
一、五味
五味的本義是指葯物和食物的真實滋味。葯食的滋味可以通過口嘗而察得。由於葯食「入口則知味,入腹則知性」,因此古人將葯食的滋味與作用聯系起來,並用滋味來解釋葯食的作用。而在醫學中則以之作為概括葯物作用的理論,這樣就形成了最初的五味理論。
五味理論在春秋戰國時代是以飲食調養的理論出現的,如四時五味的宜忌,過食五味所產生的不良後果等。五味作為葯性理論最早見之於《內經》、《本經》之中。《內經》對五味的作用和應用及陰陽五行屬性都做了比較系統的論述,《本經》不僅明確指出「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還以五味配合四氣,共同標明每種葯物的葯性特徵,從而為五味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經後世歷代醫家的補充,逐步完善了中葯的五味理論。
葯性的五味,是指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種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有些葯物還具有淡味或澀味,因而實際上不止五種。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種滋味,所以仍然稱為五味。
葯物五味的認定,首先是通過口嘗,即用人的感覺器官辨別出來的,它是葯物真實味道的反映;但五味更重要的則是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觀察,不同味道的葯物作用於人體,產生的不同反應和獲得不同的療效,而被歸納總結出來的。也就是說,五味不僅僅是葯物味道的真實反映,更重要的是對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自從五味作為歸納葯物作用的理論出現後,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覺的范圍,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礎之上了。因此,本草書籍的記載中有時出現與實際口嘗味道不相符的地方。總之,五味的含義既代表了葯物味道的「味」,又包含了葯物作用的「味」,而以後者為據構成了五味理論的主要內容。五味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樣,具有陰陽五行的屬性,《內經》雲:「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洪範》謂:「酸味屬木、苦味屬火、甘味屬土、辛味屬金、鹹味屬水。」《素問・藏氣法時論》指出:「指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這是對五味屬性和作用的最早概括。後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補充,日臻完善。現據前人的論述,結合臨床實踐,將五味的作用及主治病證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一般來講,解表葯、行氣葯、活血葯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葯多用治表證及氣血阻滯之證。如蘇葉發散風寒、木香行氣除脹、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內經》雲:「辛以潤之」,就是說辛味葯還有潤養的作用,如款冬花潤肺止咳,菟絲子潤補腎等。大多數辛味葯以行散為功,故「辛潤」之說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有芳香氣味的葯物往往也標上「辛」,亦稱辛香之氣。這樣,辛就不只與味覺,而且與嗅覺有關了。隨著中外交流的發展,外來香料、香葯不斷輸入。到了宋代,由於香葯盛行,應用范圍日益擴大,對芳香葯物作用的認識也不斷豐富。具有芳香氣味的辛味葯,除有能散、能行的特點之外,還分別具有芳香辟穢,芳香化濕,醒脾開胃,芳香開竅等作用。
甘,「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葯性和緩急止痛的作用。一般來講,滋養補虛、調和葯性及制止疼痛的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葯多用治正氣虛弱、身體諸痛及調和葯性、中毒解救等幾個方面。如人參大補元氣、熟地滋補精血、飴糖緩急止痛、甘草調和葯性並解葯食中毒等。
酸, 「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固精縮尿、固崩止帶的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葯多用治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腸滑、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帶不止等證。如五味子固表止汗,烏梅斂肺止咳、五倍子澀腸止瀉、山茱萸澀精止遺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帶等。
苦,「能泄、能燥、能堅」,即具有清泄火熱、泄降氣逆、通泄大便、燥濕、堅陰(瀉火存陰)等作用。一般來講,清熱瀉火、下氣平喘、降逆止嘔、通利大便、清熱燥濕、苦溫燥濕、瀉火存陰的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葯多用治熱證、火證、喘咳、嘔惡、便秘、濕證、陰虛火旺等證。如黃芩、梔子清熱瀉火,杏仁、葶藶子降氣平喘,半夏、陳皮降逆止嘔,大黃、枳實瀉熱通便,龍膽草、黃連清熱燥濕,蒼術、厚朴苦溫燥濕,知母、黃柏瀉火存陰等。
咸,「能下、能軟」,即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一般來講,瀉下或潤下通便及軟化堅積、消散結塊的葯物多具有鹹味。鹹味葯多用治大便燥結、瘰癧痰核、癭瘤、瘕痞塊等症。如芒硝瀉熱通便,海藻、牡蠣消瘰散癭,鱉甲、土鱉蟲軟堅消等。此外,《素問・宣明五氣篇》還有「咸走血」之說。腎屬水,咸入腎,心屬火而主血,咸主血即以水勝火之意。如大青葉、玄參、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鹹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素問・至真要大論》又雲:「五味入謂,各歸所喜攻……咸先入腎。」故不少入腎經的鹹味葯如紫河車、海狗腎、蛤蚧、龜板、鱉甲等都具有良好的補腎作用。同時為了引葯入腎增強補腎作用,不少葯物如知母、黃柏、杜仲、巴戟天等葯用鹽水炮製也是這個意思。
淡,「能滲、能利」,即具有滲濕利水的作用,故不少利水滲濕的葯物都具有淡味。淡味葯多用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之證。如薏苡仁、通草、燈心草、茯苓、豬苓、澤瀉等。由於《本經》未提淡味,後世有些醫家主張「淡附於甘」,然淡味與甘味的作用,各具自己的特點,應該分別論述為是。
澀,與酸味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虛汗、泄瀉、尿頻、遺精、滑精、出血等證(症)。如蓮子固精止帶,禹余糧澀腸止瀉,[sa4]烏曲骨收澀止血等。故本草文獻常以酸味代表澀味功效,或與酸味並列,標明葯性。
以上是五味葯性的基本內容。但就某一具體葯物來說,則當具體分析。葯物的味往往單味者少,多數葯物具有幾種味,對這些葯物功效的認定,必須全面綜合並結合臨床療效來認識概括。此外,上述的五味作用,只是葯性的一個方面,對於葯物性能的全面認識,必須結合其他特性,才能全面地掌握葯物功能。
Zyy123.com,此文章來自華夏中醫葯網
❻ 什麼是咸性中葯
肉蓯蓉、海藻、昆布。
❼ 喝中葯可以吃咸性食物嗎
可以,但要少吃點
❽ 中葯里有沒有性苦.性咸 性甘 性酸這類
成都中醫葯大學招收的護理專業學生有三類: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以下是各類招收的最低學歷要求: 碩士研究生:護理本科畢業,具有學士學位; 本科生:參加高考,分數在二本線以上(約30分),具體招生分數線參照該年度二本線; 專科生:參加高考,分數在專科線以上(約50分),具體招生分數線參照該年度專科線; 除此之外,成都中醫葯大學成教學院還招收成教生,有專科和本科段兩種,兩者均需參加成人高考,並符合成人高考的報名條件,例如,報考專科的必須高中畢業或護理專業中專畢業,報考本科段的必須是專科畢業。 成都中醫葯大學沒有招收初中畢業的護理專業,但是成都中醫葯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院)的附屬針灸學校要招收初中畢業的學生學習護理專業,畢業後是中專文憑,而且一般只要能拿得到初中畢業證的學生針灸學校都收,呵呵,基本沒門檻。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❾ 葯性中的甘、咸、溫是什麼意思
葯物的作用分為性味,性是四氣:溫、熱、寒、涼,味是五味:酸、苦、甘、辛、咸。所以甘、咸是指葯的味,溫是指葯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