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西葯治療 » 中葯朝天子

中葯朝天子

發布時間: 2021-03-22 02:15:55

⑴ 關於中葯的詩詞

中葯詩文匯集

《水調歌頭 湯頭拾趣》
竹葉柳蒡道,泰山磐石邊。龜鹿二仙興至,逍遙桂枝前。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龍共舞,玉女伴天仙。陽和桃花笑,碧雲牡丹妍。
酥蜜酒,甘露飲,八珍餐。白頭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涼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參養榮,回春還少年。四海疏郁罷,常山浴湧泉。
註:詞內含湯頭三十個,依次為:竹葉柳蒡湯、泰山磐石散、龜鹿二仙膠、逍遙散、桂枝湯、四君子湯、三子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玉女煎、天仙藤散、陽和湯、桃花湯、碧雲散、牡丹皮散、酥密膏酒、甘露飲、八珍湯、白頭翁湯、何人飲、醒消丸、涼膈散、葛花解酲湯、保元湯、人參養榮湯、回春丹、還少丹、四海疏郁湯、常山飲、湧泉散。

紅娘子。嘆一聲。受盡了檳榔的氣。你有遠志。做了隨風子。不想當歸是何時。續斷再得甜如蜜。金銀花都費盡了。相思病沒葯醫。待他有日的茴薌也。我就把玄胡索兒縛住了你。想人參最是離別恨。只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因此黃連心苦苦裡為伊擔悶。白芷兒寫不盡離情字。囑咐使君子切莫做負恩人。你果是半夏的當歸也。我情願對著天南星徹夜的等。你說我。負了心。無憑枳實。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願對威靈仙發下盟誓。細辛將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書也。當做破故紙。
相傳古代有一對夫婦就是用中葯名寫的「兩地書。」妻子的信是這樣寫的:
「檳榔一去,已過半夏,豈不當歸耶?誰使君子,效寄生纏繞它枝,令故園芍葯花無主矣!妾仰視天南星,下視忍冬藤,盼不見白芷書,茹不盡黃連苦,古詩雲:豆寇不消心頭恨,丁香空結雨中愁。奈何!奈何!
這封信每一句話都嵌入一味葯名,抒發了妻子心中的哀怨和思念,情真意切。
丈夫看後,揮筆答道:「紅娘子一別,桂枝香已凋謝矣!幾思菊花茂盛,欲歸紫苑。奈常山路遠,滑石難行,姑待蓯蓉耳。卿勿使急性子,罵我曰蒼耳子,明紅花開時,吾與馬勃,杜仲結伴還鄉。至時金銀相贈也」。
回信也是葯名的聯句,將思念,艱辛,歸期和允諾躍然紙上。讀罷趣味無窮。
血蠍天雄紫石英,前胡巴戟指南星。相思子也忘知母,虞美人兮幸寄生。鶯宿全朝當白芷,馬牙何日熟黃精。蛇床蟬腿漸陽起,芎葯枝頭萬斛情。國老不能和百葯,將軍無計掃餘殃。黃連何為連身苦,龍骨應知骨自香。吐露清愁情已闕,金花在目興應忙。蛇床獨活相思子,此德當歸續命湯。

三宿而出畫。王不留行。
管仲不死。獨活。
曾晰死。苦參。
吾當之小於狂簡。當歸。
裨諶草創之。藁本。
出三日。肉從容。
居其所眾星拱之。天南星。
七八月之間旱。半夏。
小人之德草。隨風子。
舟車所至。木通。
以正不行。繼之以怒。苛子。
孩提之童。乳香。
興滅國。繼絕世。續斷。
若決江河。澤瀉。
亡之命矣夫。沒葯。
楚狂接與歌而過孔子。車前子。
桃之夭夭。紅花。
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蟬脫。
夫人幼而學之。遠志。
婦產房(生地)
焊接(續斷) 老驥伏櫪(遠志)。
一令又一令(千張紙),
仙人之歌(神曲),
孤零的一生(獨活)。

酣睡(安息香),
條條大道無阻擋(路路通),
讀書好處多(益智)。
匿藏和尚(密佗僧),
自我戒備(防已)
家喻戶曉(貫眾)。

天女撒花(降香)
千里駒(馬寶) ,
枯木逄春(蘇木),
低頭思故鄉(懷熟地) 。

不生第二胎(杜仲), 蜀幣(川貝)。

一斗(畝合) 非同凡響(神曲)。 初產絕育(杜仲)。

破屋更遭連夜夜雨(漏蘆), 月經來潮(月月紅)。

牧童(牽牛子),四通八達(路路通), 壽比南山不老松(千年鍵)。

飛騎穿楊(走馬箭),盾(衛矛), 浪子回頭(金不換),
帶兵的人(將軍一即大黃)。

皇帝送客(王不留行), 罷宴(冰硼散) ,
兩廂的傳柬人(紅娘子)。
奉命出差(使君子)。 趙雲的故鄉(常山) 。
瀝血將盡(血竭)。不薄不奢(厚朴) ,
意志不堅(松節), 孔明懷著赤誠心,〔卧龍丹〕。
日中煮茗(午時茶) 開綠燈(路路通) 千年裘(陳皮)。
讀罷群書增見識(益智) ,五月十五日(半夏) 酸甜苦辣咸(五味子)。
大路上摔筋斗(滑石)
離鄉背井(生地), 倉庫潮潤(谷芽)。
嶺石上的青苔(地骨皮) ,人人都說家鄉好(熟地)。
台灣同胞盼統一(當掃)。
飛行員關機倉蓋(防風), 三九時節(天冬), 鬨堂大笑(合歡)。
偷梁換柱(木賊), 昭君出塞(王不留行)。
九死一生(獨活),故鄉山水(熟地)。
荒土(生地), 婦女節前一天(三七)。
金鏈接銅鏈(黃連), 瀑布(澤瀉),
戈壁林帶(防風),出外之人思故鄉(當歸) 。
光榮標志(紅花), 是草長年不發育(甘草),
暑季自萎黃(夏枯草), 必欲先睹而後快(急性子一見喜),
茅塞頓開(腦立清)。
留芳千古(安息香) 。萬物齊眠(全竭), 故鄉(熟地),相思病(沒葯)。
短笛無腔信口吹(雌黃), 實而不華(無花果),塵滿面,鬢如霜(白頭翁) 。
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遠志),
天仙奏樂傳人間(神曲)。
全家樂(合歡), 崇高的理想(遠志),
古籍殘卷(破故紙)。吉慶有餘(禹余糧),
非同凡人(天仙子),牧童(牽牛子)。
不勞而獲(寄生), 千里駒(馬寶), 名門閨秀(千金子)。
織女的孩子(天仙子), 天女散花(降香), 病入膏盲(沒葯)。
箭已發完(射干), 農夫耕田(牽牛),
和尚服裝(蟬衣)。站著不動(亭藶), 蜀中遇險(川芎) ,
晚上防盜(夜關門)。張飛帶兵(急性子),
遠方出差(生地), 我花開後百花殺(菊花)。
神鳥落地變百草(仙鶴草), 孔明用兵,無堅不攻(川軍)
何家祖輩無白發(何首烏)
為何日落末回返(當歸) ,大禹治水奪豐年(禹余糧) ,後繼無人(續斷)。
三年無陰雨(千日紅) ,手巧廚師不用油(甘草),園田荒蕪(通草)。
夜聞啼雁多思鄉(懷熟地), 百草凋零一葉青(獨活),
萬噸鋼梁一手撐(大力子)。
十分老實(一錢厚朴), 送客(王不留行), 筆走龍蛇(書帶草)。
計劃生育,保障婦嬰(益母), 半夜回來不點燈(熟地),
一江春水向東流(通大海)。

靜夜思 [宋]·辛棄疾
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鬱,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相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掠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黃。
南宋詩人辛棄疾以雲母、珍珠、防風、沉香、鬱金、黃柏、桂枝、蓯蓉、水銀、連翹、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輕粉、粉黛、獨活、續斷、烏頭、苦參、當歸、茱萸、熟地、菊花等24味中葯名搭配在一起寫了這首詞。
這首詞,把一個深閨中的婦女,在戰亂年代的夜闌更深之時,獨守空房,思念遠離家鄉,征戰在沙場的丈夫那種悲切凄涼的心情,抒發得淋漓致盡,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中 葯 名 入 家 書

母親高堂:
來信郎讀(狼毒),今書白紙(芷)。
知母酸辛,獨活空房;夜卧荊芥,日飲豆根。聞之血竭,似劍穿胸(川芎)!
兒穿山甲,披滿天星;苦戰生地,綿馬貫眾。思母續斷,難為苦參!
雲母自重,輕粉厚衣;冬當防風,夏避蜈蚣;春食山葯,秋嘗桂肉。
常山崎嶇,行防滑石,萬事細心(辛),不急性子。
夏盡蟬蛻,示兒當歸。天高地黃,兒當回鄉(茴香)!
叩母千年健安!
不孝兒敬上
(每句含一葯名,共含29 味中葯名)春
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葯天麻及牡丹;
遠志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問澤蘭。

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菊開花遍地黃,一日雨露一回香;
牧童去取國公酒,醉到天南星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窗一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時,門外戶懸白頭翁。


一副對聯37味中葯
上聯:陽春三月 天仙紅娘子 龍骨玉肉 首烏容少 一點硃砂痣 面撲天花粉頭插金銀花 身穿羅布麻 項帶珍珠 腰掛珊瑚 懷抱太子在重樓連翹百步 仰望天南星 盼檳榔
下聯:冰雪連天 日人白頭翁 血竭陳皮 滿面花椒兩撮銀柴胡 背搓豬牙皂 足登棉皮鞋 披掛穿山甲 頸纏金纓胸佩琥珀 手拄虎杖 上常山獨活千年 欲成威靈仙 棄鼠婦
橫聯:各有遠志
對聯內包括了陽春砂、天仙子、紅娘子、龍骨、玉果(肉蓯蓉)、何首烏、硃砂、天花粉、金銀花、羅布麻、珍珠、珊瑚、太子參、重樓、連翹、百部、天南星、檳榔、雪蓮、薏苡仁、白頭翁、血竭、陳皮、花椒、銀柴胡、豬牙皂、綿萆薢、穿山甲、金纓子、琥珀、虎杖、常山、獨活、千年健、威靈仙、鼠婦蟲、遠志共37味中葯。百草詩情-金銀花-菊花-女貞子

金銀花
葯用觀賞兩兼之,忍冬耐貧品格奇。淮南飄雪依舊翠,華北嚴寒半凋枝。
藤蔓春來卵葉綠,白花變黃放香時。味甘性寒解毒熱,祛病飲茶老少宜。
菊花
四君子里一嬌葩,凌霜傲骨世人誇。風流千古東籬下,冷香一秋百姓家。
本性微寒甘苦味,方便廉價療效佳。清熱平肝明雙目,常把菊花當茶飲。
女貞子
效益多重植四方,城鄉環保綠蔭行。冬至樹葉仍蒼翠,春撫小花穗穗黃。
深秋采果枝中覓,種子顆粒微黑紫。女貞泡酒防衰老,常服還使眼亮堂。


中葯詩詞(三首)

懷舊事
喝馬藍關路,王孫欲斷腸。
風揚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志遠情難棄,心高意已傷。
春長山月寂,莫若早回鄉。
詩中嵌馬蘭、王孫、羊桃、郁李、志遠、薏芑、常山、茴香八味中葯

古出塞
天雄志遠憶當年,赤箭長刀鎮遠巔。
劍戟如柴胡虜懼,兵聲似水銀光延。
休雲母念多幽咽,莫感當歸寫淚箋。
此夜防風多野火,王孫意氣守關邊。
詩中嵌天雄、志遠、赤箭、柴胡、水銀、雲母、當歸、防風、王孫九味中葯

燕歸梁·葯名遙侶
白紙無情對影單,半夏鵲聲歡。
思君當歸理金簪。忍獨活,夢西番。
王孫寶刃,天雄汗血,防風夜披氈。
赤箭射缺玉門關。鐵衣冷,思東川。
詞中嵌白芷、半夏、當歸、獨活、王孫、天雄、防風、赤箭、鐵衣九味中葯


一首中葯詩,兩岸相思淚
河北台屬劉氏與丈夫劉清玉均善詩文,兼通中醫葯。劉清玉解放前獨自去台灣,直至九十年代初,劉氏接到丈夫從台灣寄來的嵌有中葯名稱的四首絕句,詩句飽含鄉思離情,感人至深。春節將至,現將劉氏復詩一並貼來供博友欣賞,兼懷台灣同胞。
遊子當歸意興飛,黃連含苦知音微。
烏梅海角歲寒晚,桑葉彩孤月照扉。
菊花花開幽怨多,何來硃砂采傾佛。
九州多少女貞子,仰看牽牛思渡河。
獨活腦風閩江東,夕陽半夏兩鬢蓬。
壯小葉落鬱金盡,斑白頭翁悲道窮。
續斷銀河未了情,胖大海遠煙霜親。
鉤藤鉤起思鄉夢,漫步常山竟迷津。
劉氏接詩百感交集,依韻也用中葯名作詩回復:
天南星隱暮雲飛,煙雨園林花白薇。
不掃蛾眉意花粉,亭前紫苑掩寒扉。
黃芩枝頭噪鳥多,葳蕤未守笑儂傾。
迎春花放翠堤曉,不見牽牛來渡河。
金銀花映畫倚東,霜桑葉飄鬢疏蓬。
人間要數黃柏苦,不敷胭脂不怨窮。
血竭淚干憶君情,丁香馥郁思遠親。
可憐厚朴深情意,南燭光搖怕問津。

耐人尋味的中葯詩文
中國古代史籍浩瀚,詩文精品數不勝數,其中有一些「中葯詩」和「中葯文」風格獨特,足稱工巧,讀這些古人篇章,既可讓人欣賞到中葯文的文學性,又可增加中葯知識,甚至還能了解當時的歷史。筆者從古代中葯文中摘出一篇以描寫戰爭為題的中葯文,與讀者共賞。
在《戒庵老人漫筆》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水賊反,自號威靈仙,與辛夷前胡相連結,犯天雄兵,上謂生曰:『豺狼毒吾民,奈何?』生曰:『此小草寇,臣請折笞之』。上大喜,賜穿上甲、犀中帶,問『何時當歸』?曰:『不過半夏』。道帥兵往,乘海馬攻城,大戰百合,流血餘數里。令士卒挽川弓,發赤箭,賊不能檔,逐走,絆於鐵蒺藜,或踐滑石而躓,悉追斬之,惟先降者獨活,以延胡索系之而歸,獲無名異寶不可勝計,上迎勞生曰:『卿平賊如剪草,孫武不能過也』。」
這篇僅二百來字記載宋代當時一次戰斗經過的中葯文,暗含水賊、威靈仙、辛夷、前胡、天雄、草寇、穿山甲、犀角、當歸、半夏、海馬、百合、川芎、赤箭、蒺藜、滑石、獨活、延胡素、無名異、剪草等二十幾味葯名,真可謂短小精煉,獨具妙工,讀後耐人尋味。

中醫中葯亦入聯
中醫中葯是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對世界的偉大貢獻之一,同時,它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中華文明的寶庫。以中醫中葯為題材的聯語也很多,有的寫得十分精當;有的寫得非常老道;有的構思巧妙;有的明白如話。我把此類對聯大致劃分為四個方面,謹供楹聯愛好者參考。
第一種聯:以德感人的對聯
其一,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葯生塵。
其二,神州到處有親人,不論生地熟地;春風來時盡著花,但聞藿香木香。
我國祖祖輩輩的老中醫,多是飽學之士,熟讀四書五經,道德文章堪稱出類拔萃;我國世世代代開中葯鋪的掌櫃,也有不少人既懂醫術,又諳為人之道。行醫也好,開葯鋪也好,為的是治病救人、懸壺濟世,賺錢發財則放在次位。其一聯有個故事。傳說某縣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醫開了一家中草葯店,開張那天,一位老友前去祝賀,他發現店內外竟無一聯,感到不解。於是,他揮筆寫下一副門聯:「靈丹仙葯;妙手神醫。」橫批是「興隆葯店」。主人看了之後連連搖頭說「不好,不好」。老醫生親自提筆寫下:「但願世間人無病,哪怕架上葯生塵。」親朋好友、街坊四鄰看了這副對聯,頓時為老中醫這種高尚情操和無私品德深深所感動。「如果世人都不生病,哪怕我的葯都生了塵土、賣不出去,又有什麼呢!」其二聯也有一個故事。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七十多歲的台灣老人羅泰先生,從台灣回大陸老家浙江黃岩探親,路上受了風寒,身體不適。第二天他即來拜訪從小一起長大的老友朱光宗老中醫。老中醫熱情相待,立即切脈開方,處方中有「生地」、「熟地」兩位中葯。羅老先生隨口說出上聯:「神州到處有親人,不論生地熟地。」朱老中醫聽了很高興,立即答道:「春風來時盡著花,但聞藿香木香。」
第二種聯:以誠待人的對聯
其一,一葯一性,豈能指鹿為馬;百病百方,焉敢以牛易羊。
其二,修和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其一聯是說,開葯鋪的,當大夫的,都要以高度的責任心、誠實可信的態度對待病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疏忽不得,馬虎不得。這種關乎到人命的事,怎能「指鹿為馬」,又怎能「以牛易羊」呢!其二聯,是享譽國內外的我國葯店老字型大小同仁堂的祖傳家訓。同仁堂葯店的一代又一代人,都是以「和」為本,以誠待人。他們還有兩句話,道出了他們祖祖輩輩興旺發達的秘訣:「炮製雖繁,必不敢減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省物力。」這種以誠信的態度經營,正是我們目前市場經濟中許多人所欠缺的。君不見,時下弄虛作假、背信棄義之舉不正在充斥商海么!君不見,當前口是心非、坑蒙拐騙不正在侵蝕著我國厚道淳樸的民風么!我們的祖宗曾雲:「誠者天下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孔子也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難怪近幾年許多有識之士都在大聲疾呼:「誠信,歸來兮!」讓我們從同仁堂的對聯中受到一些教益吧!
第三種聯:以技救人的對聯
其一,切三關,辨陰陽,興中伐賊,師承仲景;諳百草,定君臣,拯弱抑強,法效時珍。
其二,我愧無能,卅載功夫,可謂深矣;終難治貧者病根,富者錢癖;人死何知,五尺棺木,亦雲足矣;更勿需經懺捐產,苫塊傷身。
作為一個醫生,僅僅道德水準高、待人以誠,還是遠遠不夠的,他還應有精湛的醫術、高超的本領,才能治病救人、起死回生。其一聯是說,古時候某地有位老中醫,醫術精湛,葯到病除。一天,老中醫忽發興致,要與徒弟對對聯,他自己先感慨地說出一副聯:「何妨我千秋不老;但願人百病莫生。」徒弟為其師傅的醫德醫術所感動,於是立即詠出這幅聯。這聯主要是歌頌醫生的醫術高超的。「師承仲景」、「法效時珍。」仲景即漢末著名醫學家張仲景,著有《傷寒論》、《金匱要略》等中醫葯名著。總結了漢朝以前的醫學經驗,對祖國醫學貢獻巨大。時珍,即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他經過27年的深入民間、上山采葯和苦心研究,終於寫出載有1518種葯物的《本草綱目》,對後世葯物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這副對聯是說,作為醫生應該以張仲景、李時珍為師,不僅要學習他們治病救人的高貴品質,還應具備他們「辨陰陽」、「定君臣」的高超技藝。其二聯則是一個舊社會的老中醫窮其一生的感嘆。在舊社會,作為一個醫生,你的醫術再高,也只能給人治治病患而已,對社會問題——「貧者病根、富者錢癖」也只能無可奈何、望而興嘆罷了。下聯則是這個老醫生對自己死後「薄葬」的要求,表現了一個唯物主義者的超脫胸懷。
第四種聯:以巧迷人的對聯。
其一,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佔百合,旋復回朝,不愧將軍國老;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葯勝五倍,蓯蓉出閣,宛若雲母天仙。
其二,天造奇力:曰雪曰霰曰霧,合來共為三白散;地設良葯:名芩名連名柏,煎去都成大黃湯。
這兩副聯都是以中葯葯名合成的對聯,它們合成得非常巧妙,令人拍案叫絕。尤其是第一聯,其上下聯分別用了九種中葯葯名(旋復、將軍、國老;蓯蓉、雲母、天仙均為葯名),作者只加個別動詞、副詞、連詞,便使之聯系起來;又通過比喻、比擬、轉借、雙關等修辭方法,給無生物以活力,予百草以情感。生動形象,別具一格,真是美哉妙也!

中葯三七之中葯詩詞賞析 本名山漆不須疑,屈指何曾有數推。

鋒簇塗來瘡即合,杖笞敷上痛無知。

損傷跌撲堪排難,腫毒癰疽可救危。

豬血一投俱化水,真金不換效尤奇。

註: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三七味甘微苦溫無毒。時珍曰:彼人言其葉左三右四,故名三七,蓋恐不然。或雲本名山漆,謂其能合金瘡,如漆之粘物,出廣地山中,故名。散血止痛,去瘀消腫。治一切吐血衄血,血痢血崩。南人軍中用為金瘡要葯,雲有奇功。又雲:凡杖撲傷損,瘀血淋漓者,隨即嚼爛,罨之即止;青腫者,即消散。若受杖時,先服一二錢,則血不沖心;杖後敷之,去瘀消腫易愈。產後服,亦良。大抵此葯氣溫、味甘微苦,乃陽明、厥陰血分之葯,故能治一切血病,與麒麟竭、紫礦相同。腫毒,醋磨塗,刃杖傷,嚼塗。血痢崩下,煎汁服。得生地、阿膠,治吐衄。得當歸、川芎,治惡血。生廣西山洞中者良,略似白及、地黃。有節,味微甘,頗似人參。以末摻豬血中,血化為水者真。一名金不換,貴重之稱也。

采葯
野情貪葯餌,郊居倦蓬蓽。青龍護道符,白犬遊仙術。
腰鐮戊己月,負鍤庚辛日。時時斷嶂遮,往往孤峰出。
行披葛仙經,坐檢神農帙。龜蛇采二苓,赤白尋雙術。
地凍根難盡,叢枯苗易失。從容肉作名,薯蕷膏成質。
家豐松葉酒,器貯參花蜜。且復歸去來,刀圭輔衰疾。

⑵ 哪些花可做葯材

木槿花的花能清熱涼血,解毒消腫,內服可治痢疾、痔瘡、尿路感染、婦女白帶;外用可治瘡癤腫毒、燙傷。它的皮能清熱利尿,殺蟲止癢,水煎液外洗可治濕疹、體癬、腳癬。其果實名叫朝天子,有解毒止痛、清肺化痰之功,燒灰存性,用芝麻油調和外塗可治黃水瘡。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木槿莖與根的浸出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

山植除具備一般水果所含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外,含鈣質特別離,每百克果肉內含鈣85毫克,在各種果品中名居首位。世界許多國家,正是利用山楂這個特點,專門配製一些「健身飲料」供人們飲用。它還具有增強心肌、降低血脂的功能,對冠心病、高血壓等病症有顯著的療效。

仙人掌不僅僅是公園、庭院住宅栽培的觀賞花卉,而且還是一味治病良葯。仙人掌的根、莖、花、汁和果實均可人葯。根、莖性味苦寒,具有行氣活血,清熱解毒的功能。臨床用於治療胃氣痛、咳嗽和水火燙傷等,效果較為明顯。仙人掌雖然外貌不很雅觀,卻對環境、治病救人帶來好處。它果性味甘平,具有補脾健胃之功,有鎮靜安神特效。

⑶ 南北兩朝―劉寄奴一生的故事

劉寄奴的故事

關於劉寄奴這味中葯的名稱有一段傳說故事。相傳南北朝時期的宋武帝劉裕稱帝前,曾率兵出征新洲,敵軍主力被消滅後,其殘餘人馬逃奔山林。劉裕帶兵追剿,被一條橫卧路上的巨蛇擋住去路,劉張弓搭箭射中巨蛇,蛇負傷而逃。第二天,劉裕帶兵到林中繼續搜查敵軍殘余,忽聞有人悄悄細語和杵臼之聲,便派兵士前去查看。兵士循聲走去,只見數名青衣童子正在搗葯,兵士正欲舉刀殺之,眾童子伏地哀求說:「我等並非敵兵,只因昨日劉將軍射中我主,我主疼痛難忍,故命我等搗葯治傷。」兵士們將此回稟劉裕。劉裕甚詫異,近前去看,眾童子不見了,只見地上有草葯數束,遂命兵士將草葯帶回。依青衣童子所述,將這種草葯試敷金瘡,甚是靈驗,便在軍中推廣使用。那時,兵士們不知道這種草葯叫什麼名字,大家認為是劉將軍射蛇得葯,便以劉裕的字命名「劉寄奴」。

劉寄奴又名六月雪,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野生於山坡、樹林下。主產於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採集加工時間:8月開花時,連根拔起,曬干,供葯用。

劉寄奴味苦,性溫,歸心、脾經。功效與主治:破血通經,斂瘡消腫。治胸腹脹痛、產後血瘀、跌打損傷、金瘡出血、癰毒等。

⑷ 兩種植物分別叫什麼名字呢求教!

菜豆樹,商業叫法:幸福樹

又叫:蛇樹、豆角樹、接骨涼傘、牛尾樹、朝陽花、山菜豆、苦苓舅(台灣)、小葉牛尾連、個魯(海南島)、蛇仔樹、紅花木(兩廣喬灌木名錄)、牛尾樹(樹木學下冊)、豇豆樹(雲南富寧)、辣椒樹(雲南河口)、接骨涼傘、森木涼傘、朝陽花、牛尾木(廣西實用中草葯)、豆角木、牛尾豆、蛇仔豆、大朝陽(廣西中獸醫葯用植物)、跌死貓樹(海南)等。名稱繁多,在花卉市場上又叫幸福樹、麒麟紫葳等商品名稱。

⑸ 天子藤茶是什麼

藤茶,又稱茅岩霉茶、莓茶、藤婆茶、甘露茶,是顯齒蛇葡萄種的多年生藤本植物。藤茶在古代一直被當做中葯的葯引使用,當下也是一味珍貴的中葯材,《中國中草葯匯編》里有詳細的描述:藤茶味甘淡,性涼,具有降暑生津,消炎利尿,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等功效。長期飲用藤茶對皮膚癬癩,黃疸性肝炎,感冒風熱,咽喉腫痛,急性結膜炎,失眠等都有極好的作用。所以藤茶具有極高的葯用價值。所以藤茶叫茶不是「茶」。

⑹ 這是什麼蟲子,買來吃挺貴的。最後一張圖片是它寄生的樹,這種樹的種子是中葯,叫朝天子(音,並不一定是

芝麻蟲

⑺ 中葯文化的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個政治術語,古代天子、諸侯都稱君,輔佐君者稱為臣,君臣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古代葯學家將它引入葯物配伍組方中,成為方劑組成的基本原則。早在 西漢初年成書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岐伯回答黃帝關於「方制君臣」時說:「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神農本草經》說:「葯有君、臣、 佐、使,以相宣欇」。明代的何伯齋更進一步闡釋說:「大抵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輔治者,臣也;與君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經使治病之葯至 病所者,使也」。十分清楚地講明了君、臣、佐、使之葯的功能。更詳盡一點說,君葯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幾味;臣葯是輔助 君葯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作用的葯物,或者是對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葯物;佐葯是輔助君臣葯起治療作用,或治療次要症狀,或消除 (減輕)君、臣葯的毒性,或用於反佐葯,使葯是起引經或調和作用的葯物。以《傷寒論》中第一方「麻黃湯」為例,主治外感風寒的表實證。君葯——麻黃 (3兩),辛溫,發汗解表以散風寒,宣發肺氣以平喘逆。臣葯——桂枝 (2兩),辛甘溫,溫經和營,助麻黃發汗解表。佐葯——杏仁(70個),苦溫,降肺氣助麻黃平喘。使葯——炙甘草(1兩),苦溫,調和諸葯又制約麻、桂發 汗太過。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經之效,故不再用引經的使葯。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葯性有有次,相互制約又相互補充,協調作用,形成一股強大的葯 力,去攻克外感風寒這一堡壘,臨床療效十分顯著,成為千古名方、經方。中葯方劑的組成不是幾種葯物的簡單組合,而是在豐富的臨床實踐基本上形成的一個有機 的整體。其中文化內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強調的「和」。

⑻ 一味中葯」指天子「那位朋友知道」指天子「這味中葯,

你說應該是朝天子吧

⑼ 中葯學的相關理論

追溯到遠古神農時代,《淮南子·修務訓》中這樣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
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葯物泛稱「毒葯」。《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葯。」在古人看來,是葯三分毒,實際上是指葯物的特性;後來才用以專指毒性較大的葯物。《醫學問答》對此有解釋:「夫葯本毒葯,故神農辨百草謂之『嘗毒'。葯之治病,無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醫聖張仲景更有精闢之論:「葯,謂草、木、蟲、魚、禽、獸之類,以能治病,皆謂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稱之為毒葯。」神農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說他一日之中,辨別了70餘種葯物的特性。葯之特性,用對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錯了就會傷人害命。 中葯有「氣」,「氣」是什麼?它能治病?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農本草經》中說:「葯又有寒、熱、溫、涼四氣。」「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葯之「四氣」便由此而來。中醫葯理論中說到「氣」,居然有27個義項。這個「氣」,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葯性」。的先祖用寒、熱、溫、涼來詮釋葯的特性,比「毒」要具體、科學多了,這中葯的補,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別具文化情趣。有補氣、補心、補血、補腎、補脾、補肝、補肺、補陰、補陽等等,與之相應的方葯有「補心丹、補肝散、補肺散、四物湯、歸脾湯、補陰丸、補血榮筋丸、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百合固金湯、補陽還五湯、補腎磁石丸、補肺阿膠湯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單味葯,不下數十種,舉不勝舉。此類補法多是補臟氣。這個「補」,是調理、增強的意思;這個「氣」,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葯物來調理增強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發揮正常作用,充分體現中葯對人體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農本草經》中把葯分為上、中、下三品(即「類」),並說:「上葯養命,中葯養性,下葯治病。」又說:「上葯……為君,主養命以應天」,「中葯……為臣,主養性以應人」,「下葯……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
所謂養命、養性,都是突出了中葯調養人體的功效,從而保證機體、各個器官組織的功能正常,這就是許多人信奉中葯的原因之一。這是中葯學的進步,也是它的特色,這其中也充滿了文化意味。中葯的這種特性,被一一體現在每一味葯中,因為它對於療疾治病十分重要。對於寒病就要用熱性葯,對於熱病就要用寒性葯,這里葯性與病性是相逆的,所謂相反相成,這就是葯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若非如此,如果「以熱益熱(用熱葯治熱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會導致「精氣內傷,不見(現)於外」,這是治療上的嚴重失誤(《漢書·藝文志·文技略》)。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嚴肅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卻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熱而溫之」的醫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導致死亡。中醫葯學上稱這種用葯方法為「正治」,即常規治法。還用一種「反治」。 君臣本是一個政治術語,古代天子、諸侯都稱君,輔佐君者稱為臣,君臣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古代葯學家將它引入葯物配伍組方中,成為方劑組成的基本原則。
早在西漢初年成書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岐伯回答黃帝關於「方制君臣」時說:「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神農本草經》說:「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明代的何伯齋更進一步闡釋說:「大抵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輔治者,臣也;與君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經使治病之葯至病所者,使也」。十分清楚地講明了君、臣、佐、使之葯的功能。
更詳盡一點說,君葯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幾味;臣葯是輔助君葯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作用的葯物,或者是對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葯物;佐葯是輔助君臣葯起治療作用,或治療次要症狀,或消除(減輕)君、臣葯的毒性,或用於反佐葯,使葯是起引經或調和作用的葯物。
以《傷寒論》中第一方「麻黃湯」為例,主治外感風寒的表實證。君葯——麻黃(3兩),辛溫,發汗解表以散風寒,宣發肺氣以平喘逆。臣葯——桂枝(2兩),辛甘溫,溫經和營,助麻黃發汗解表。佐葯——杏仁(70個),苦溫,降肺氣助麻黃平喘。使葯——炙甘草(1兩),苦溫,調和諸葯又制約麻、桂發汗太過。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經之效,故不再用引經的使葯。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葯性有有次,相互制約又相互補充,協調作用,形成一股強大的葯力,去攻克外感風寒這一堡壘,臨床療效十分顯著,成為千古名方、經方。中葯方劑的組成不是幾種葯物的簡單組合,而是在豐富的臨床實踐基本上形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文化內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強調的「和」。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小男孩在農場遇到一隻白狗 發布:2024-08-19 08:36:47 瀏覽:594
微光上有什麼恐怖片 發布:2024-08-19 05:25:40 瀏覽:915
穿越香港鬼片滅鬼的小說 發布:2024-08-19 03:36:10 瀏覽:833
惡之花都敏秀姐姐扮演者 發布:2024-08-19 02:22:07 瀏覽:321
thai好看電影 發布:2024-08-18 11:34:37 瀏覽:795
電影內容女的是傻子容易尿褲子,男的很窮單身漢 發布:2024-08-18 10:31:36 瀏覽:129
雙機巨幕廳和4k廳哪個好 發布:2024-08-18 10:18:41 瀏覽:818
日本僵屍片上世紀 發布:2024-08-18 07:32:00 瀏覽:537
怪物 韓國電影在線 發布:2024-08-18 03:49:17 瀏覽:491
第九區一樣的 發布:2024-08-17 23:16:05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