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葯愛子
Ⅰ 有關四大名著作者的資料!
吳承恩(約1500-約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
我國明代著名小說家,他所創作的《西遊記》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吳承恩出生於一個由下級官吏淪落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親吳銳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少年時,就已名冠鄉里,他除奮好學外,特別喜歡搜奇獵怪,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野史,這類五光十色的神話世界,潛默化中養成了搜奇獵怪的嗜好,這對他創作《西遊記》有著重大的影響。
步入青年時代的吳承恩是狂放不羈、輕世傲物的年青人。社會地位的低下,貧窮困苦的處境,使這位大才子狂放不羈,招來了紛至沓來的笑聲,被人交口稱譽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吳承恩約二十歲時,與同鄉一位姓葉的姑娘結婚,婚後感情甚篤。吳承恩雖然狂放不羈,但他品行端 ,忠於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年,吳承恩在府學歲考和科考中獲得了優異成績,取得了科舉生員的資格,與朋友結伴去南京應鄉試。然而才華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這位譽滿鄉里的才子竟名落孫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親懷著遺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敗的教訓,吳承恩在以後三年內,專心致意地在時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試中卻仍然沒有考中。吳承恩羞恨交加,這年冬天,竟病倒了。
兩次鄉試的失利,再加上父親的去世,對吳承恩的打系是沉重的。在他看來,考不取舉人,不僅付資無由,而且愧對父母,有負先人。但他並不以為自己沒考取是沒本事,而只是命運不濟,他認為"功名富貴自有命,必須得之無乃痴?"
生活困頓給吳承恩帶來的壓力並不小於科考的失利。父親去世以後,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開支,但他卻沒有支撐門戶的能力,更沒有養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來源,除了每月從學府里領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親所留遺產了。
品嘗了社會人生酸甜苦辣的吳承恩,開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慮社會人生的問題,並且用自己的詩文向不合理的社會進行抗爭。
一生窮困的吳承恩,奮盡全力完成中外聞名的《西遊記》後,帶著悲喜交加的心情,約於萬曆十年離開了人世。
他雖然終身未能騰達,但他和他的《西遊記》,在中國學史上取得了光輝而崇高的地位,永將光照千秋。
他不是太監
曹雪芹本名曹霑 ,號雪芹、或芹圃,芹溪。為什麼三個號都離不開一個「芹」字,這里有個民間傳說。原來曹雪芹住在西山的時候,曾用野芹熬湯治好了一名茶館伙計馬青,從此醫名大震,後來他用中草葯治好許多人的病。為了進一步表明他的志向,他便特意給自已取了一個雪芹的號,意思是願做一棵山鄉的芹,既可給父老鄉親們充飢,又可為窮人治病。後來又取了芹圃、芹溪的號,他的正名倒不大有人提起了。
為什麼「芹」字之前冠以「雪」字,周汝昌以為怕是從蘇東坡《新春》詩:「園父初挑雪底芹」的意思中取來的。寒雪壓芹,芹芽卻以頑強的生命力破雪而出,迎接春天的到來。不是頗有深意嗎?
同時,他還有「夢阮」的號。「阮」即是以蔑視禮教、率性任性著稱的魏晉名士阮籍。「夢阮」之號表達了他薄名利、鄙流俗、重性情的人生品格追求。
曹雪芹的生年,研究者一般推測為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年)出生於江寧織造府。這時曹家不及先前那樣興盛,但曹雪芹趕上了家庭最後一段繁華時期。曹雪芹的先祖原是漢 人,被滿人貴族擄為正白旗包衣,成為奴僕,入了旗籍,後來成為清皇室內務府的奴隸。曹家發跡是從上祖曹振彥開始。他隨清兵入關,為清皇室立下了汗馬功勞。曹振彥兒子曹璽之妻孫氏當了康熙的保姆,康熙即位第二年曹璽任命為江南織造第一任監督,掌管宮廷所需織物和采購,這是個財賦要職。曹璽去世,康熙又命其子曹寅襲了此職。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被稱為「讀書洞徹古今,負經濟才,兼藝能」,他任職時期是曹家鼎盛時期。康熙6次南巡,就有五次以江南織造署為行宮,後四次在曹寅任上。曹寅死後,康熙又命其子 曹顒襲職,過兩年, 曹顒去世,康熙又命曹寅之侄子曹 兆頁 (可能是曹雪芹之父)過繼給曹寅為子並襲職,直至雍正五年,因皇室爭權奪利,互相傾軋,曹兆頁 獲罪 (據張書才先生考證:當時曹家虧空200萬兩銀子以上,是獲罪的重要原因),遭株連,後被革職抄家。曹家祖孫三代任江寧織造之職達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出生在南京,少年時代過著「錦衣紈褲」「飫甘饜肥」的豪華生活,曹家又是「詩禮簪纓之族」,特別是曹雪芹祖父曹寅,是當時有名的才子,著名的《全唐詩》就是他主持刊印的。他能作詩、詞、 曲,有《楝亭詩抄》等著作,同時又是著名的藏書家,家有藏書數萬冊。這樣一個有極深文學修養的家庭,為曹雪芹創作《紅樓夢》准備了優良的文化素質和藝術素質。
在曹雪芹十三歲時,即曹家被抄家的次年,全家遷回北京。最初安身之地是北京崇文門外蒜市口地方十七間半房,我曾於200年夏去參觀過這個地方,有兩位老人(曹家後代)指著一間十多個平方的空房子說,曹雪芹就是在那間房子里寫《紅樓夢》的。他可能在宗學里當過差,從好友敦誠的詩來分析推測,他在宗學里不是干粗活,而是「詩筆有奇氣」「高談雄辯」,以才子、詩人的形象出現在眾多皇族子弟面前。
曹雪芹大概在四十歲前後移居北京西郊傍近西山的一個荒村,敦誠的題為的《贈曹雪芹》的詩:「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前句寫住地,後句寫生活困窘之狀。從他一些好友詩作零星記載中,我們僅能知道他多才多藝,工詩善畫,喜歡喝酒,對黑暗的社會抱著不屈的傲岸態度。張宜泉有首《題芹溪居士》一詩中說他:「羹調未羨青蓮寵,苑召難忘立本羞」。意思是他不羨慕慕李白(青蓮居士)曾受到皇帝調羹賜食的寵幸,不忘畫家閻立本應召到御前畫畫所留下的羞恥。看來,工詩善畫的曹雪芹是有機會往高枝上爬的,但他連皇帝的恩賜也不希冀,這樣傲世的性格決定了曹雪芹必定愈來愈貧困。曹雪芹在北京西郊荒村,度過了十個春夏秋冬,最後因愛子夭折,悲傷過度,一病不起,「淚盡而死」,終年還不到五十歲。
Ⅱ 誰知道趙縣那的趙州航帆中葯堂電話是多少啊,之前有後來丟了
身為趙縣人,趙州人,為你普及下。中醫史上第一家官辦的中葯葯堂誕生於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是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批准創建的。當時,王安石基於變法派內部分裂,愛子王雯英年早逝,尤其是自己久病纏身,決定辭職而歸隱山林。臨別政壇,他命人在首都開封創設一家「太醫局熟葯所」,也叫「買葯所」,可以說,它就是現代中葯店的前身。
在王安石變法期間,各地曾多次發生自然災害。他雖然表示「夭變不足畏」,但看到那麼多病人痛苦的樣子,常常深感不安。尤其是當他得知病者缺醫少葯,有些人又乘機製造和販賣假葯時,更是百感交集。這時,有人提出建議:應成立一個專門機構,一方面研製一定規格的各種劑型成葯,如丸、散、膏、丹,由國家專利出售,不許個人或其他部門私自製作;一方面在水旱疫癘之災時,給百姓發放葯劑。王安石聽罷大喜,當即採納了意見,並組織專門人員落實。
「太醫局熟葯所」成立後,大大方便了病人,也為政府贏得了豐厚的利潤,受到了朝野的一致贊許。所以,王安石變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熟葯所」的「生意」卻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到宋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葯所已增開到七所。幾年後,五所「熟葯所」更名為「醫葯惠民局」,兩所「修合葯所」更名為「醫葯和劑局」。與此同時,類似的葯局猶如雨後春筍,迅速出現在全國各地。
Ⅲ 西遊記中對沙和尚的評價
雖然不是
諺語大全
但也夠用了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練手腳慢,兩天不練丟一半,三天不練門外漢,四天不練瞪眼看。
◆十年練得好文秀才,十年練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練,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勝讀十年書。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為。
◆力是壓大的,膽是嚇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說無憑,事實為證。
◆湖裡游著大鯉魚,不如桌上小鯽魚。
◆口說不如身到,耳聞不如目睹。
◆山裡孩子不怕狼,城裡孩子不怕官。
◆萬句言語吃不飽,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來的,船是一櫓一櫓搖出去的。
◆千學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練。
◆久住坡,不嫌陡。
◆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兒寬。
◆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揚帆,一輩子不會撐船。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水落現石頭,日久見人心。
◆打鐵的要自己把鉗,種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
◆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頭回上當,二回心亮。
◆發回水,積層泥;經一事,長一智。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老馬識路數,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
◆老牛肉有嚼頭,老人言有聽頭。
◆老薑辣味大,老人經驗多。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吃一回虧,學一回乖。
◆當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才曉路難行。
◆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真把式,連說帶練全把式。
◆多銼出快鋸,多做長知識。
◆樹老根多,人老識多。
◆砍柴上山,捉鳥上樹。
◆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
◆砂鍋不搗不漏,木頭不鑿不通。
◆草遮不住鷹眼,水遮不住魚眼。
◆葯農進山見草葯,獵人進山見禽獸。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會說不一定能幹。
◆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
◆經得廣,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鄉間問老農。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鯉魚走長江。
◆樹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諺語第二緝
◆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時強弱在於力,萬古勝負在於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沒理,狗怕夾尾。
◆人怕理,馬怕鞭。
◆人橫有道理,馬橫有韁繩。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親不親,要看理順不順。
◆天上無雲不下雨,世間無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彎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無二日,人無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擺,理越明。
◆無理心慌,有理膽壯。
◆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
◆認理不認人,不怕不了事。
◆認理不認人,幫理不幫親。水大漫不過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說。
◆水退石頭在,好人說不壞。
◆以勢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讓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說實話,沒理說蠻話。
◆有理的想著說,沒理的搶著說。
◆有理不怕勢來壓,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話說在面前。
◆有理不可丟,無理不可爭。
◆有理贏,無理輸。
◆有理擺到事上,好鋼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有斧砍得樹倒,有理說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會說。
◆吃飯吃米,說話說理。
◆吃人的嘴軟,論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說要說有理的。
◆會走走不過影,會說說不過理。
◆舌頭是肉長的,事實是鐵打的。
◆燈不亮,要人撥;事不明,要人說。
◆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好人爭理,壞人爭嘴。
◆好茶不怕細品,好事不怕細論。
◆好酒不怕釀,好人不怕講。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說話怕輸理。
◆壇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軟。
◆菜沒鹽無味,話沒理無力。
◆腳跑不過雨,嘴強不過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順人心。
◆船穩不怕風大,有理通行天下。
◆煮飯要放米,講話要講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響,理不辯不明。
◆路是彎的,理是直的。
◆路不平,眾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條,理只一條。
◆碾谷要碾出米來,說話要說出理來。
◆稻多打出米,人多講出理。
◆劈柴看紋理,說話憑道理。
諺語第三緝
◆人有志,竹有節。
◆人有恆心萬事成,人無恆心萬事崩。
◆人不在大小,馬不在高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人往大處看,鳥往高處飛。
◆人爭氣,火爭焰,佛爭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窮志不窮。
◆人要心強,樹要皮硬。
◆人憑志氣,虎憑威勢。
◆人怕沒志,樹怕沒皮。
◆人起心發,樹起根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山高有攀頭,路遠有奔頭。
◆山高流水長,志大精神旺。
◆小人記仇,君子長志。
◆不怕路長,只怕志短。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不怕山高,就怕腳軟。
◆不怕學不成,就怕心不誠。
◆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
◆不擔三分險,難練一身膽。
◆不磨不煉,不成好漢。
◆木尺雖短,能量千丈。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天無一月雨,人無一世窮。
◆天不生無用之人,地不長無名之草。
◆無志山壓頭,有志人搬山。
◆見強不怕,遇弱不欺。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鋼。
◆水深難見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下流,人爭上游。
◆只要自己上進,不怕人家看輕。
◆只有上不去的天,沒有過不去的山。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無恆,不怕無成。
◆只給君子看門,不給小人當家。
◆鳥貴有翼,人貴有志。
◆鳥往明處飛,人往高處去。
◆生人不生膽,力大也枉然。
◆寧可身冷,不可心冷;寧可人窮,不可志窮。
◆寧可身骨苦,不叫麵皮羞。
◆寧做螞蟻腿,不學麻雀嘴。
◆寧做窮人腳下土,不做財主席上珍。
◆寧願折斷骨頭,不願低頭受辱。
◆寧給好漢拉馬,不給懶漢作爺。
◆寧給窮人一斗,不給富人一口。
◆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
◆寧肯給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財。
◆寧打金鍾一下,不打破鼓千聲。
◆寧叫錢吃虧,不叫人吃虧。
◆寧死不背理,寧貧不墮志。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有上不去的天,沒過不去的關。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朝晴。
◆吃過的饃饃不香,嚼過的甘蔗不甜。
◆好漢憑志強,好馬憑膽壯。
◆好漢不吃悶頭虧,好鳥不鑽刺笆林。
◆好漢做事干到底,好馬登程跑到頭。
◆好男不爭財和產,好女不爭嫁時衣。
◆好鼓一打就響,好燈一拔就亮。
◆志高品高,志下品下。
◆走路不怕上高山,撐船不怕過險灘。
◆男人無志,鈍鐵無鋼,女人無志,亂草無秧。
◆秀才餓死不賣書,壯士窮途不賣劍。
◆谷要自長,人要自強。
◆沒有鋸不倒的樹,沒有敲不響的鍾。
◆窮莫失志,富莫癲狂。
◆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君子報仇三年,小人報仇眼前。
◆虎不怕山高,魚不怕水深。
◆虎瘦雄心在,人窮志不短。
◆樹老根子深,人老骨頭硬。
◆樹怕爛根,人怕無志。
◆草若無心不發芽,人若無心不發達。
◆膽大騎龍騎虎,膽小騎貓騎兔。
◆膽大走遍天下,膽小寸步難行。
◆秤砣雖小,能壓千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腳底。
◆菜無心必死,人無心必亡。
◆菜能吃,糠能吃,氣不能吃;吃能讓,穿能讓,理不能讓。
◆猛虎不處劣勢,雄鷹不立垂枝。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愁人苦夜長,志士惜日短。
◆願為眾人死,不為一人亡。
◆撒網要撒迎頭網,開船要開頂風船。
諺語第四緝
◆一人修路,萬人安步。
◆一人作惡,萬人遭殃。
◆一人不說兩面話,人前不討兩面光。
◆一山出虎,百家豬死。
◆一字兩頭平,戥秤不虧人。
◆一好遮不了百丑,百好遮不了一丑。
◆一個雞蛋吃不飽,一身臭名背到老。
◆人怕放盪,鐵怕落爐。
◆人怕引誘,塘怕滲透。
◆人怕私,地怕荒。
◆人怕沒臉,樹怕沒皮。
◆人靠自修,樹靠人修。
◆人靠心好,樹靠根牢。
◆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
◆人前若愛爭長短,人後必然說是非。
◆人要實心,火要空心。
◆人是實的好,薑是老的辣。
◆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刀傷易治,口傷難醫。
◆大路有草行人踩,心術不正旁人說。
◆千金難買心,萬金不賣道。
◆小時偷針,大了偷金。
◆小人記仇,君子感恩。
◆不怕怒目金剛,只怕眯眼菩薩。
◆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鬼嚇人,就怕人嚇人。
◆不要騎兩頭馬,不要喝兩頭茶。
◆不是你的財,別落你的袋。
◆不吃酒,臉不紅;不做賊,心不驚。
◆不圖便宜不上當,貪圖便宜吃大虧。
◆天憑日月,人憑良心。
◆歹馬害群,臭柑豁筐。
◆勸人終有益,挑唆害無窮。
◆打人兩日憂,罵人三日羞。
◆打空拳費力,說空話勞神。
◆擊水成波,擊石成火,激人成禍。
◆只可救人起,不可拖人倒。
◆只可勸人家圓,不可勸人家離。
◆只可救苦,不可救賭。
◆只有修橋鋪路,沒有斷橋絕路。
◆只有千里的名聲,沒有千里的威風。
◆鳥惜羽毛虎惜皮,為人處世惜臉皮。
◆寧可認錯,不可說謊。
◆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
◆寧可無錢,不可無恥。
◆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餘。
◆寧可明槍交戰,不可暗箭傷人。
◆寧可一日沒錢使,不可一日壞行止。
◆寧叫心受苦,不叫臉受熱。
◆寧伸扶人手,莫開陷人口。
◆寧救百隻羊,不救一條狼。
◆發誓發得靈,監房無罪人。
◆皮鞭傷肉,惡語傷心。
◆有話說在當面,有事擺在眼前。
◆有勢不可使盡,有福不可享盡。
◆有心燒香,不論早晚。
◆當著真人,別說假話。
◆行為不正經,舌頭短三分。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說假話。
◆知足得安寧,貪心易招禍。
◆知足稱君子,貪婪是小人。
◆知足常樂,終身不辱。
◆知過不難改過難,言善不難行善難。
◆狗咬人,有葯治;人咬人,沒葯醫。
◆狐狸總要露尾巴,毒蛇總要吐舌頭。
◆貪圖小利,難成大事。
◆使心用心,反害自身。
◆和氣生財,忤逆生災。
◆學好三年,學壞三天。
◆學好千日不足,學壞一日有餘。
◆放虎歸山,必有後患。
◆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刻薄成家,終無久享。
◆做賊瞞不得鄉里,偷食瞞不得舌齒。
◆做賊偷蔥起,貪污揩油起。
◆偷來錢,兩三天;血汗錢,萬萬年。
◆偷吃不肥,做賊不富。
◆腳正不怕鞋歪,心正不怕雷打。
◆腳踏十字穩,不怕棒槌滾。
◆貓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
◆船頭坐得穩,不怕風來顛。
◆銀錢如糞土,臉面值千金。
◆清貧常樂,濁富多憂。
◆謊話講不得,莊稼荒不得。
◆麻雀落田要吃谷,狐狸進屋要偷雞。
◆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諺語第五緝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一心想趕兩只兔,反而落得兩手空。
◆一回經蛇咬,三年怕草繩。
◆一問三不知,神仙沒法治。
◆一年算得三次命,無病也要變有病。
◆一瓶子水不響,半瓶子水亂晃。
◆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吃月亮。
◆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釣。
◆人愛富的,狗咬窮的。
◆人越嬉越懶,嘴越吃越饞。
◆自己做錯不算數,別人做錯打屁股。
◆自家的肉不香,人家的菜有味。
◆自稱好,爛稻草。
◆多鳴之貓,捕鼠必少。
◆論旁人斤斤計較,說自己花好稻好。
◆好葯難治冤孽病,好話難勸糊塗蟲。
◆伶俐人一撥三轉,糊塗人棒打不回。
◆身穿三尺衣,說話無高低。
◆沒錢時挨餓,有錢時耀闊。
◆紙做花兒不結果,蠟做芯兒近不得火。
◆雞大飛不過牆,灶灰築不成牆。
◆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步步歇。
◆看佛警僧,看父警子。
◆說話看勢頭,辦事看風頭。
◆爹不識耕田,子不識谷種。
◆病急亂投醫,逢廟就燒香。
◆家人說話耳旁風,外人說話金字經。
◆家無主心骨,掃帚顛倒豎。
◆燒的香多,惹的鬼多。
◆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
◆娘想兒,長江水,兒想娘,扁擔長。
◆能大能小是條龍,只大不小是條蟲。
◆眼大肚子小,爭起吃不了。
◆眼睛不識寶,靈芝當蓬蒿。
諺語第六緝
◆一路精,賺金又賺銀;路路精,無錢吃點心。
◆十里認人,百里認衣。
◆大王好見,小鬼難求。
◆大老爺丟簽,老百姓啃磚。
◆大樹一倒,猢猻亂跑。
◆大黃醫好人無功,人參治死人無過。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下不得毒手,成不了財主。
◆上了賭場,不認爹娘。
◆門前有個討飯棍,骨肉至親不上門。
◆門前出起青草墩,嫡親娘舅當外人。
◆小人自大,小溪聲大。
◆天下烏鴉一般黑,世上財主一樣狠。
◆天下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銀子。
◆天理地理,有錢有理。
◆不種泥田吃好飯,不養花蠶著好絲。
◆牛角越長越彎,財主越大越貪。
◆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
◆父望子成龍,子望父升天。
◆為富不仁 ,為仁不富。
◆文官三隻手,武官四條腿。
◆文官動動嘴,武官跑斷腿。
◆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
◆財大折人,勢大壓人。
◆冷,冷在風里,窮,窮在租里。
◆窮人心腸好,富人心如刀。
◆窮人手腳黑,富人心眼黑。
◆窮人求飯吃,富人脹破肚。
◆窮人的汗,富人的飯。
◆悶頭狗,暗下口。
◆武官會殺,文官會刮。
◆拍馬有個架,先笑後說話。
◆狗咬穿爛的,人舔穿好的。
◆狗仗人勢,雪仗風勢。
◆狗朝屁走,人朝勢走。
◆貪婪鬼沒個飽,吝嗇鬼不知富。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和尚不說鬼,袋裡沒有米。
諺語第七緝
◆一手難遮兩耳風,一腳難登兩船。
◆一手捉不住兩條魚,一眼看不清兩行書。
◆一人傳虛,百人傳實。
◆一樣事,百樣做。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邊。
◆一羽示風向,一草示水流。
◆一筆畫不成龍,一鍬挖不出井。
◆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價錢買不錯。
◆十個錢要花,一個錢要省。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看從小,馬看踢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龍無雲不行,魚無水不生。
◆龍眼識珠,鳳眼識寶,牛眼識草。
◆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
◆出門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瓜無滾圓,人無十全。
◆寧失一事,不失一時。
◆對強盜只能用刀子,對惡狗只能用棍子。
◆有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
◆有一興必有一敗,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話說在明處,有葯敷在痛處。
◆有果必有因,有利必有害。
◆有上坡必有下坡,有進路必有出路。
◆吃飯先嘗一嘗,做事先想一想。
◆吃菜吃心,聽話聽音。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剛則易折,柔則常存。
◆會說的惹人笑,不會說的惹人跳。
◆會怪怪自己,不會怪怪別人。
◆會跳的先縮腳,會撞的先縮脖。
◆全是生薑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先釘樁子後系驢,先撒窩子後釣魚。
◆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後炮。
◆多深的根基,築多高的牆。
◆行船趁順風,打鐵趁火紅。
諺語第八緝
◆人無笑臉休開店,會打圓場自落台。
◆人美不在貌,美在心意好。
◆人講禮義為先,樹講花果為原。
◆大欺小,不公道;大幫小,呱呱叫。
◆小心不怕多,有禮不在遲。
◆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不怕衣服有補釘,只怕心靈有污點。
◆見人不施禮,枉跑四十里;見人施一禮,少走十里地。
◆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打人不打臉,吃飯不奪碗。
◆叫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讓路不是痴漢,躲路不是獃人。
◆當著矮人,別說矮話。
◆爭著不夠吃,讓著吃不了。
◆行路能開口,天下隨便走。
◆好飯不怕晚,好話不嫌慢。
◆買賣不成仁義在。
◆你敬人一尺,人敬您一丈。
◆你對人無情,人對你薄意。
◆冷天莫遮火,熱天莫遮風。
◆君子動口,小人動手。
◆君子爭禮,小人爭嘴。
◆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贏一步。
◆若要好,大讓小。
◆事怕合計,人怕客氣。
◆和人路路通,惹人頭碰痛。
◆美言美語受人敬,惡言惡語傷人心。
◆說歸說,笑歸笑,動手動腳沒家教。
◆逢著瞎子不談光,逢著癩子不談瘡。
◆病好不謝醫,下次無人醫。
◆愛徒如愛子,尊師如尊父。
◆敬老得老,敬禾得寶。
諺語第九緝
◆一天省下個葫蘆頭,一年省下只大黃牛。
◆一天省下一兩糧,十年要用倉來裝。
◆一天省一把,十年買匹馬。
◆一天一根線,十年積成緞。
◆一天吃餐粥,一年省石谷。
◆一滴汗珠萬粒糧,細水長流度災荒。
◆萬石谷,粒粒積累;千丈布,根根織成。
◆萬物土中生,全靠兩手勤。
◆寸土寸金,地是老根。
◆寸土不空,糧食滿囤。
◆上山彎彎腰,回家有柴燒。
◆千靠萬靠,不如自靠。
◆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
◆不怕天寒地凍,就怕手腳不動。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來窮。
◆不怕吃飯揀大碗,就怕幹活愛偷懶。
◆少不惜力,老不歇心。
◆手藝是活寶,天下餓不倒。
◆長江不拒細流,泰山不擇土石。
◆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倒灶喝涼水。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毛毛雨,打濕衣裳;杯杯酒,吃垮家當。
◆心要常操,身要長勞。
◆火越燒越旺,人越干越壯。
◆尺有尺用,寸有寸用。
◆雙手是活寶,一世用不了。
◆水滴石穿,坐食山空。
◆功成由儉,業精於勤。
◆好問不迷路,好做不受貧。
◆勞動錢,萬萬年,貪污錢,在眼前。
◆求人不如求己,使人不如使腿。
◆弄花一年,看花一日。
◆囤尖省,日子長;囤底省,打飢荒。
◆囤尖浪費看不見,到了囤底後悔遲。
◆男也懶,女也懶,下雨落雪翻白眼。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每日省一錢,三年並一千。
◆近河莫枉費水,近山莫枉燒柴。
◆冷天不凍下力漢,黃土不虧勤勞人。
◆沒有鄉下泥腿,餓死城裡油嘴。
◆沒有大糞臭,哪來五穀香。
諺語第十緝
◆一個不敵兩人計,三人合唱二台戲。
◆一人一雙手,做事沒幫手,十人十雙手,拖著泰山走。
◆一個巴掌拍不響,一人難唱獨板腔。
◆一個巧皮匠,沒有好鞋樣;兩個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
◆一根草搓不成索,一根篾編不成籮。
◆一根木頭難成排,一根稻草難捆柴。
◆一根線,容易斷;千根線,能拉纖。
◆一根竹竿容易彎,三縷絲線扯斷難。
◆一隻腳難走路,一個人難成戶。
◆一隻蜂釀不成蜜,一顆米熬不成粥。
◆三勤一懶,想懶不得懶;三懶一勤,想勤不得勤。
◆千樹連根,十指連心。
◆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平時肯幫人,急時有人幫。
◆兄弟同心金不換,妯娌齊心家不散。
◆兄弟協力山成玉,父子同心土變金。
◆鳥多不怕鷹,人多把山平。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團結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會說難抵兩口,會做難抵兩手。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助人要及時,幫人要誠心。
◆鄰居失火,不救自危。
◆兵不離隊,鳥不離群。
◆弟兄不和鄰里欺,將相不和鄰國欺。
◆虎離山無威,魚離水難活。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單筷難挾菜,獨翅難飛天。
◆磚連磚成牆,瓦連瓦成房。
◆獨柴難引火,蓬柴火焰高。
◆獨木不成林,單弦不成音。
◆家不和,外人欺。
◆家和日子旺,國和萬事興。
諺語第十一緝
◆一人難駕大帆船,雙手難遮眾人眼。
◆一人難順百人意,一牆難擋八面風。
◆一針不補,十針難縫;有險不堵,成災叫苦。
◆一隻眼,看不遠;千隻眼,看穿天。
◆一嬌百病生,淺水溺死人。
◆出籠的鳥兒難回,出口的話兒難收。
◆只有大意吃虧,沒有小心上當。
◆失事容易,得事艱難。
◆寧可悔了改,不可做了悔。
◆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
◆對人要寬,對己要嚴。
◆過頭話少說,過頭事少做。
◆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風揚。
◆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自誇沒人愛,殘花沒人戴。
◆字不可重寫,話不可亂傳。
◆豆腐莫燒老了,大話莫說早了。
◆實干能成事,虛心能添智。
◆絆人的樁,不一定高;咬人的狗,不一定叫。
◆居家要儉,行旅要慎。
◆樹大招風,氣大遭凶。
◆食多傷胃,言多語失。
◆說話細思考,吃飯細咀嚼。
◆前留三步好走,後留三步好退。
◆鹽多了咸,話多了煩。
◆緊行無好步,慢嘗得滋味。
◆柴經不起百斧,人經不起百語。
◆逢人莫亂講,逢事莫亂闖。
諺語第十二緝
◆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
◆一日不讀口生,一日不寫手生。
◆一藝不精,誤了終身。
◆一天學會一招,十天學會一套。
用英雄名和英雄事跡連成一句話(五句)
Ⅳ 中國四大名著分別是什麼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
羅貫中(1330年一1400年之間),名本,號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說家。他的籍貫一說是太原(今山西),一說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確考。據傳說,羅貫中曾充任過元末農民起義軍張士誠的幕客.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他還創作有《隋唐志傳》等通俗小說和《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戲劇。另外,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水滸傳》後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四大名著之【水滸傳】
施耐庵(1296年-1370年)中國小說家。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出生於江蘇一代,興化白駒場人。關於他的生平資料正確性有所爭議,也有查無此人之說。主要是水滸傳一書作者素有爭議,有一考為該書根本非施耐庵所寫,而是羅貫中所寫。在中央電視台拍攝的電視劇《水滸傳》中,將作者寫做施耐庵和羅貫中。
四大名著之【西遊記】
吳承恩(約1504年-約1582年)
,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江蘇淮安人。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大約活了將近80歲。
四大名著之【紅樓夢】
在20世紀初,「紅樓夢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曾經引起中國學界的爭論,這個爭論至今仍然存在。大致上可分為二說:一、紅樓夢是由曹雪芹所撰寫的;二、紅樓夢的作者另有其人。
至於紅樓夢本身則在第一章中說:這個故事真正作者已不可考,是由曹雪芹傳抄、批閱及增刪數次而成。一般而言,認為曹雪芹是本書作者是比較主流的看法。
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祖籍遼陽。祖先原為漢人,後入旗籍,為正白旗。中國清代著名作家。長篇名著《紅樓夢》的作者。
高鶚(約1738年
-
約1815年),滿族人,清代文學家。字蘭墅,一字雲士。祖籍遼寧鐵嶺,著有《紅樓夢》後40回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