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潤腸中葯
① 陰虛秘的中葯處方有哪些
(1)黃精丹皮杏仁湯
[主治]滋陰潤腸通便。
[處方]黃精10克,丹皮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麥冬20克,玄參10克,厚朴10克,澤瀉10克,枳實10克,淮山30克,茯苓10克,石斛10克,白芍15克,栝樓仁10克,甘草5克。
[用法]中葯置沙罐內以冷水浸泡30分鍾,中火煎沸10-15分鍾,濃縮為450毫升,日分3次服。
(2)四仁通便湯
[主治]滋陰潤腸通便。
[處方]甜杏仁、松子仁、大麻子仁、柏子仁各10克。
[用法]將四仁共搗爛,加開水500克沖泡,加蓋片刻,當茶飲用。
(3)老人便秘方
[主治]益氣養液,潤腸導滯。
[處方]黃芪30克,銀花20克,當歸20克,白芍30克,麻仁30克,肉蓯蓉20克,厚朴10克,酒大黃10克,威靈仙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② 治療血虛便秘有哪些中葯處方
【中葯處方】復
(制1)首烏潤便散
[主治]補血潤腸。
[處方]何首烏、胡桃仁、黑芝麻各60克,共為細末,每次服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3次服。
(2)當歸郁李仁湯
[主治]滋陰養血,潤腸通便。
[處方]秦當歸10克,麻仁30克,柏子仁15克,郁李仁20克,枳殼12克。兼心煩口渴,舌紅苔剝,脈細數者,為陰虛有熱,加知母、花粉、玉竹等生津清熱之品。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3)養血潤腸煎
[主治]養血潤腸。
[處方]生首烏15克,生當歸9克,生赤芍9克,火麻仁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③ 解決便秘的中成葯
麻仁潤腸丸很有效,你試試。最好是買同仁堂的。
④ 陰虛秘有哪些中葯處方
(1)黃精丹皮杏仁湯復
[主治]滋陰潤腸通便制。
[處方]黃精10克,丹皮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麥冬20克,玄參10克,厚朴10克,澤瀉10克,枳實10克,淮山30克,茯苓10克,石斛10克,白芍15克,栝樓仁10克,甘草5克。
[用法]中葯置沙罐內以冷水浸泡30分鍾,中火煎沸10-15分鍾,濃縮為450毫升,日分3次服。
(2)四仁通便湯
[主治]滋陰潤腸通便。
[處方]甜杏仁、松子仁、大麻子仁、柏子仁各10克。
[用法]將四仁共搗爛,加開水500克沖泡,加蓋片刻,當茶飲用。
(3)老人便秘方
[主治]益氣養液,潤腸導滯。
[處方]黃芪30克,銀花20克,當歸20克,白芍30克,麻仁30克,肉蓯蓉20克,厚朴10克,酒大黃10克,威靈仙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⑤ 便秘有哪些中醫葯治療方法
①熱秘:大便干結,小便短赤,面紅心煩,或有身熱,口乾口臭,腹脹或痛,回舌紅苔黃或黃燥,脈滑數答。治宜清熱潤燥通便。
中成葯:新清寧片。
②氣秘:排便困難,大便干或不幹,伴噯氣頻作,胸脅痞滿,腹中脹痛,舌苔白,脈弦。治宜順氣行滯。
中成葯:開胸順氣丸。
③氣虛:大便秘而不結,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乏力,掙則汗出氣短,伴見神疲氣怯,肢倦懶言,舌淡苔白,脈弱。治宜益氣潤腸通便。
中成葯:補中益氣丸。
④血虛:大便干結,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健忘,唇舌色淡,脈細澀。治宜養血、潤燥、通便。
中成葯:潤腸丸。
⑤陰虛:大便干結如羊屎狀,伴形體削瘦,口乾思飲,或有心悸,顴紅,失眠,眩暈,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潤腸。
⑥ 治療陰虛便秘有哪些中葯處方
【中葯處方】
(1)黃精丹皮杏仁湯
[主治]滋陰潤腸通便。
[處方]黃精10克,丹皮10克,杏仁版10克,生地15克,麥權冬20克,玄參10克,厚朴10克,澤瀉10克,枳實10克,淮山30克,茯苓10克,石斛10克,白芍15克,栝樓仁10克,甘草5克。
[用法]中葯置沙罐內以冷水浸泡30分鍾,中火煎沸10-15分鍾,濃縮為450毫升,日分3次服。
(2)四仁通便湯
[主治]滋陰潤腸通便。
[處方]甜杏仁、松子仁、大麻子仁、柏子仁各10克。
[用法]將四仁共搗爛,加開水500克沖泡,加蓋片刻,當茶飲用。
(3)老人便秘方
[主治]益氣養液,潤腸導滯。
[處方]黃芪30克,銀花20克,當歸20克,白芍30克,麻仁30克,肉蓯蓉20克,厚朴10克,酒大黃10克,威靈仙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⑦ [中葯學]下列哪些葯物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A, D, E解析:[分析]當歸功能養血潤腸通便,鎖陽益精血潤腸燥,天門冬滋陰液,潤腸燥治便秘,熟地與白芍雖有補血的作用,但卻無潤腸之功,所以本題的答案是A、D、E。
⑧ 用中醫葯怎樣治療便秘
〈1〉熱秘:大便干結,小便短赤,面紅心煩,或有身熱,口乾口臭,腹脹或痛,舌紅苔黃或黃燥,脈滑數。
治法:清熱潤燥通便。
中成葯:新清寧片。
〈2〉氣秘:排便困難,大便干或不幹,伴噯氣頻作,胸脅痞滿,腹中脹痛,舌苔白,脈弦。
治法:順氣行滯。
中成葯:開胸順氣丸。
〈3〉氣虛:大便秘而不結,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乏力,掙則汗出氣短,伴見神疲氣怯,肢倦懶言,舌淡苔白,脈弱。
治法:益氣潤腸通便。
中成葯:補中益氣丸。
〈4〉血虛:大便干結,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健忘,唇舌色淡,脈細澀。
治法:養血,潤燥,通便。
中成葯:潤腸丸。
〈5〉陰虛:大便干結如羊屎狀,伴形體削瘦,口乾思飲,或有心悸,顴紅,失眠,眩暈,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潤腸。
中成葯:增液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