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
『壹』 尋北方常見中草葯常識介紹
雪見草,又名荔枝草,荔枝草是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15-90cm。多分枝。主根肥厚,向下直伸,有多數須根。清熱,解毒,涼血,利尿。用於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腎炎水腫、癰腫;外治乳腺炎、痔瘡腫痛、出血。
『貳』 鐵棒錘的醫葯價值
性味
《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苦辛,熱,有大毒。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驅風除濕,止痛消腫。治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牙痛,食積腹痛,婦女痛經,癰腫,凍瘡。
①《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活血祛瘀,止痛。治風濕關節痛,月經痛。
②《陝西中草葯》:活血祛瘀,祛風濕,止痛,消腫敗毒,去腐生肌,止血,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勞傷,惡瘡癰腫,無名腫毒,凍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調敷,磨汁塗,煎水洗或研末放於膏葯內敷貼,內服:煎湯,2~3厘;或研末。
注意
①《陝西中草葯》:服葯後忌熱飲食、煙、酒二小時。
②《陝甘寧青中草葯選》:孕婦忌服。
附方
①治風濕性關節痛:一鐵棒錘二至三錢。研粉,加白酒一兩,用火點著,蘸洗患部,每日一次。(《陝西中草葯》)二鐵棒錘三厘。水煎服或研末沖服。(《陝甘寧青中草葯選》)
②治牙痛:鐵棒錘研末,用牙簽棉花,在水中浸濕後蘸葯末五厘,塗患處,勿咽下。(《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
③治痞塊,食積腹痛:鐵棒錘三分,天南星二分。研末撒在膏葯上,貼臍部。(《陝西草葯》)
④治瘰癧(未破者):鐵棒錘以醋磨汁,塗患處。
⑤治凍瘡:鐵棒錘以水磨汁,塗患處。
⑥治刀傷:鐵棒錘、芋兒七各三錢,冰片五分,麝香一分。共為細末,外敷傷處。(④方以下出《陝西中草葯》)
葯理作用
鎮痛作用
本品總鹼具有顯著的鎮痛作用,其鎮痛強度為嗎啡的43.7倍,其主要有效鎮痛成分為烏頭鹼、3-乙醯烏頭鹼、去氧烏頭鹼等。烏頭鹼的作用見附子及川烏頭條下。3-乙醯烏頭鹼、去氧烏頭鹼均具有顯著外地人痛活性。醋酸扭體法去氧烏頭鹼皮下注射的抑制小鼠扭體反應50%的劑量ID50為0.22±0.06mg/kg,3-乙醯烏頭鹼為0.13±0.03mg/kg;而熱板法測得腹腔注射的小鼠鎮痛ED50則分別為0.41±0.10mg/kg和0.24±0.05mg/kg,鎮痛治療指數分別為6.37及4.60。
抗炎作用
本品總鹼以及烏頭鹼、3-乙醯烏頭鹼、去氧烏頭鹼均具有顯著抗炎活性。總鹼0.15mg/kg、烏頭鹼和3-乙醯烏頭鹼0.05mg/kg對大鼠蛋清性及甲醛性足跖腫具有顯著抑製作用,但對棉球性肉芽組織增生無明顯影響。去氧烏頭鹼對多種急性滲出水腫性炎症也具有顯著抑製作用,0.2mg/kg腹腔或皮下注射均能顯著抑制角叉菜膠、甲醛等所致大鼠足跖腫脹,抑制組胺所致大鼠皮膚或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0.8mg/kg還能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炎症,但其對巴豆油性肉芽囊腫或棉球性組織增生均無明顯影響。對於角叉菜膠性大鼠足跖腫,去氧烏頭鹼腹腔注射的ED50為0.42±0.06mg/kg,治療指數為6.38,而同法測得3-乙醯烏頭鹼的ED50為0.12±0.02mg/kg,治療指數為5.92。
局部麻醉作用
本品總鹼、烏頭鹼、3-乙醯烏頭鹼均有顯著局部麻醉效果,肌注或皮內注射均有效。總鹼的局麻強度為的卡因的14倍,鹽酸普魯卡因的159倍。
解熱作用
傷寒菌苗發熱家兔腹腔注射3-乙醯烏頭鹼0.04mg/kg或去氧烏頭鹼0.24mg/kg均有顯著解熱效果,於注射後30min起效,維持3h以上。
致心律失常作用
與烏頭鹼相似,3-乙醯烏頭鹼及去氧烏頭鹼也均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但小鼠靜注誘發心律失常的劑量卻較烏頭鹼為高,3-乙醯烏頭鹼為烏頭鹼的2.85倍,去氧烏頭鹼則為烏頭鹼的7.2倍,且誘發成功率也遠較之為低,且呼吸抑制輕,僅為烏頭鹼的38%,3-乙醯烏頭鹼靜注對大鼠的致心律失常劑量為0.097mg/kg。6.體內過程 3-乙醯烏頭鹼血葯時間曲線符合開放型三室模型。各組織中分布以膽囊含量最高,肝、腎和肺次之。少量葯物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靜脈注射後主要由尿排出,大部分以代謝產物形式排出,部分以原形物排出。
毒性
3-乙醯烏頭鹼對小鼠的LD50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靜注時分別為2.5mg/kg,0.7mg/kg和0.47mg/kg,大鼠靜注的絕對致死量為0.41mg/kg;另報告大鼠腹腔注射為0.71±0.17mg/kg,小鼠為1.10±0.12mg/kg;還有報告小鼠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及靜注的LD50分別為3.09mg/kg,0.70mg/kg,0.58-0.62mg/kg及0.40mg/kg,大鼠灌胃、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為2.30mg/kg,0.49mg/kg及0.31mg/kg。中毒表現為於5-15min出現流涎,淚水分泌增多,類似嘔吐的反應,共濟失調,四肢無力,爬卧、呼吸減速慢等,死前有陣發性抽搐,多於15h內窒息而死。靜注的安全量家兔為10μg/kg,麻醉犬為10μg/kg肌注兔為20μg/kg,清醒犬為22μg/kg,劑量加大可出現流涎、呼吸抑制、心律失常、血壓下降等。致死量家兔靜注為30μg/kg未見死亡。3-乙醯烏頭鹼有蓄積性,連續給葯毒性加大。大鼠、兔、犬的亞急性毒性3-乙醯烏頭鹼主要損傷心肌,引起心肌細胞變性,肝細胞輕度損傷,部分大鼠精細胞發育受阻,但小鼠、家兔均未見致畸作用,但有一定胚胎毒性。阿托品及阿托品加人工呼吸對於-乙醯烏頭鹼中毒有明顯的解救作用。去氧烏頭鹼腹腔注射的LD50小鼠為2.61±0.30mg/kg,大鼠為2.68±0.75mg/kg。
『叄』 這是什麼植物作用內蒙古西林郭勒草原發現的。
二色補血草
二色補血草(學名:Limonium bicolor (Bag.) Kuntze)別名:燎眉蒿(《甘肅中草葯手冊》),補血草、掃帚草、匙葉草、血見愁(《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禿子花(《陝西中草葯》),蒼蠅花(《寧夏中草葯手冊》),白花萊棵(《河南中草葯》)。
二色補血草白花丹科,補血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60厘米,全體光滑無毛。莖叢生,直立或傾斜。葉多根出;匙形或長倒卵形,基部窄狹成翅柄,近於全緣。花莖直立,多分枝,花序著生於枝端而位於一側,或近於頭狀花序;萼筒漏斗狀,棱上有毛,白色或淡黃色,宿存;花辯匙形至橢圓形;雄蕊著生於花瓣基部;蒴果5棱,包於萼內。為鹽鹼地拓荒植物。
分布遼寧、陝西、甘肅、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江蘇、內蒙古等地。葯用部位全草,5~7月採集,9~11月挖根,曬干。主要功效為補血,止血,散瘀,益脾,健胃,月經不調。
------------------------------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如還有新的問題,請重新另外起一題向我求助,答題不易,敬請諒解~~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提問勿忘採納
滿意請按答題先後採納~
謝謝
如對你有所幫助,
請採納或給予好評,
如有其他疑問,
可以向我求助,
O(∩_∩)O謝謝
親,請採納或給予好評哦,O(∩_∩)O謝謝
註:此答案已過驗證
誠心為您解答每一個問題!
如您滿意請採納最佳!如有疑問請繼續追問!
您的好評是我們前進的動力,相互學習,一起進步!
『肆』 求此花的名字
二色補血草(學名:Limonium bicolor (Bag.) Kuntze)別名:燎眉蒿(《甘肅中草葯手冊》),補血草、掃帚草、匙葉草、血見愁(《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禿子花(《陝西中草葯》),蒼蠅花(《寧夏中草葯手冊》),白花萊棵(《河南中草葯》)。
二色補血草白花丹科,補血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60厘米,全體光滑無毛。莖叢生,直立或傾斜。葉多根出;匙形或長倒卵形,基部窄狹成翅柄,近於全緣。花莖直立,多分枝,花序著生於枝端而位於一側,或近於頭狀花序;萼筒漏斗狀,棱上有毛,白色或淡黃色,宿存;花辯匙形至橢圓形;雄蕊著生於花瓣基部;蒴果5棱,包於萼內。為鹽鹼地拓荒植物。
分布遼寧、陝西、甘肅、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江蘇、內蒙古等地。葯用部位全草,5~7月採集,9~11月挖根,曬干。主要功效為補血,止血,散瘀,益脾,健胃,月經不調。
『伍』 中葯名稱
老頭草《東北常用中草葯手冊》)
【異名】
小矛香艾(《青海常用中草葯手冊》)
老頭艾(《黑龍江常用中草葯手冊》)。
【來源】為菊科植物火絨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火絨草,又名:薄雪草、白艾。
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
全株密生灰白色綿毛。
根纖細,褐色;根莖粗壯,分枝。
莖叢生,直立或斜生。
單葉互生,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3厘米,寬2~6毫米,先端急尖,具小尖頭,基部楔形,全緣,兩面密生綿毛;無柄或基生葉具短柄。
頭狀花序盤狀,黃色,具短總梗,3~5個簇生莖頂,其下圍生2~4個苞葉,苞葉披針形或橢圓形,兩面密生白色綿毛;總苞半球形,總苞片2~3列,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草質,上部褐色呈干膜質,背面密被白色綿毛,內面光滑;花單性異株或為異性花序,邊緣有少數雌性花,中央為兩性花,雌花細管狀,結實,長2~3毫米,基部略膨大,花冠上端有不等之裂齒;兩性花管狀,不結實,長3毫米,具5裂片;冠毛白色,1列,長約5毫米,基部結合成環。
瘦果長圓形,被短柔毛,果熟稍增長。
花果期7~8月。
生於乾燥山坡、水溝邊、田野。
分布西北、東北、華北等地。
【採集】6~7月采,洗凈,去殘枝葉及根的外皮,曬干。
【性味】《東北常用中草葯手冊》:微苦,寒。
【功用主治-老頭草的功效】
①《東北常用中草葯手冊》:清熱涼血,益腎利水。 治急性腎炎,尿血。
②《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清熱涼血,消炎利尿。 治急,慢性腎炎,對消失蛋白尿和血尿有效。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4錢。
【選方】治腎炎:火絨草一兩,煮水卧雞蛋三個食之。
『陸』 這是什麼花染了顏色的。
二色補血草,學名:Limonium bicolor (Bag.) Kuntze,別名:干枝梅、燎眉蒿(《甘肅中草葯手冊》)、掃帚草回、匙葉草、血見愁(《北方常答用中草葯手冊》)、禿子花(《陝西中草葯》)、蒼蠅花(《寧夏中草葯手冊》)、白花萊棵(《河南中草葯》)。白花丹科補血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葯用部位為二色補血草的全草,主要功效為補血,止血,散瘀,益脾,健胃,月經不調。二色補血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類似梅花,迎風傲雪,花香四季,永不變色,永不凋謝,盆栽、院植、花壇栽培效果極佳,絢麗多姿、優雅華貴。二色補血草花莖通常有數回分枝,花量大,經冬不落,是加工乾燥花的理想材料。
『柒』 這個是什麼花
二色補血草染成的。
二色補血草,學名:Limonium bicolor (Bag.) Kuntze,別名:干枝梅、燎眉蒿(《甘肅中草葯手內冊》)、掃帚草容、匙葉草、血見愁(《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禿子花(《陝西中草葯》)、蒼蠅花(《寧夏中草葯手冊》)、白花萊棵(《河南中草葯》)。白花丹科補血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葯用部位為二色補血草的全草,主要功效為補血,止血,散瘀,益脾,健胃,月經不調。二色補血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類似梅花,迎風傲雪,花香四季,永不變色,永不凋謝,盆栽、院植、花壇栽培效果極佳,絢麗多姿、優雅華貴。二色補血草花莖通常有數回分枝,花量大,經冬不落,是加工乾燥花的理想材料。
『捌』 求石花圖片,詳細清楚點的,叫石花的中葯有哪幾種附圖片和名字一起,謝謝
別名】石苔花(《草木便方》),乳花(《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地衣(《吉林中草葯》),道立克(蒙名)。 【來源】為梅花衣科植物藻紋梅花衣的全體。全年可采,從石上鏟下,除凈雜質,曬干。 【原形態】葉狀地衣,表麵灰綠色至灰褐色,平滑,背面黑褐色;全體作放射狀深裂,裂片寬1~3毫米,頂端和邊緣又兵2叉狀或不規則的分歧;子器多數散生,呈皿狀,直徑1~4毫米;子囊盤褐色;子囊橢圓狀棍棒形,內生8個五色的子囊孢子;孢子橢圓形,長10~16x5~7微米。粉子器埋沒在地衣體中,粉子針形,長5~7X1微米。 【生境分布】著生於岩石上。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化學成份】藻紋梅花衣含藻紋苔酸。其變種含黑茶漬素、松蘿剔酸和大量的石花酸。牛皮葉含石茸酸等。 【葯理作用】黑茶漬素對魚有毒。牛皮葉所含之酸性成分,味苦而有強烈的收斂性。 【性味】 甘,寒。 ①《山西中葯志》:微甘,無毒。 ②《重慶草葯》:味苦,性寒,無毒。 【功能主治】 養血,明目,補腎,利尿,清熱,解毒。治視物模糊,吐血,血崩,腰膝疼痛,小便熱痛,白濁,白帶,湯火傷。 ①《草木便方》明目,益精,化痰,解熱毒,生津止渴。潤咽喉,塗凍瘡、湯火傷。 ②《山西中葯志》:清膈熱,利小便,化痰消癭,補血明目,益神增髓。 ③《重慶草葯》:治刀傷。 ④《山東中草葯手冊》:補腎,壯筋骨。 ⑤《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養血明目,益精,壯筋骨,化積聚。治視物模糊,腰腿痛,腹中包塊,肝炎。 ⑥《吉林中草葯》:補中益氣,祛濕利尿,清熱化痰。治膀胱濕熱,黃疸,金瘡,腰腿風冷,血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研末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 【附方】 ①治吐血、紅崩:石花、紅茶花、艷山紅。碾成細粉,兌開水服或煮撈槽服。每次三錢。 ②治男子小便痛,轉成白濁:石花乾粉三錢。煎水煮撈糟服。 ③治婦女小便痛,轉成白帶:石花乾粉三錢,煎水,兌米飲湯沖蛋花服。(①方以下出《重慶草葯》) ④治腎虛腰膝冷痛:石花三錢,補骨脂四錢,杜仲五錢,牛膝四錢,枸杞四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葯手冊》) ⑤治腎虛牙痛:石花五錢,豬肉四兩。共煮食。(《山東中草葯手冊》) ⑥治風濕腰痛:石花四兩,白酒二斤。浸七日後飲酒,每晚二盅。(《吉林中草葯》) 【備注】此外,尚有牛皮葉科植物牛皮葉,體呈葉狀,全體為不規則的橢圓形,長達20厘米,表面褐色,凹凸成網狀,子器赤褐色,雄器細微呈黑點狀,生在表面凸出部。生於山間岩石上或樹上。亦同等入葯。
『玖』 暴馬子,即白丁香花的葯用。用途。
【出處】《吉林中草葯》
【拼音名】Bào Mǎ Zǐ
【別名】白丁香(《吉林中草葯》),棒棒木(《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荷花丁香(《寧夏中草葯手冊》)。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的樹皮、樹干及莖枝。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落葉喬木,高6~8米。樹皮灰褐色,有橫紋。小枝灰褐色,有明顯的橢圓形皮孔。芽小,卵圓形,紫褐色,先端疏被白纖毛。葉對生,卵圓形,先端突尖、漸尖或鈍,基部通常廣楔形,全緣,有光澤。圓錐花序頂生;花小,白色;萼鍾狀,4裂,宿存;花冠漏斗狀,不比萼長或微長;裂片4;雄蕊2,伸出花冠外,約為花冠2倍長;子房2室。蒴果長圓形,開裂象小鴨嘴。種子長圓形,周圍有紙質的翅。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於林緣、河岸及混交林下。分布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陝西、甘肅、寧夏等地。
【化學成份】樹皮含揮發油、甾醇、三萜成分及酚性成分。
【葯理作用】
①祛痰作用
小鼠或家兔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都有顯著的祛痰作用(酚紅法),作用強度與同劑量桔梗相當,切斷迷走神經後,作用不受影響,直接從氣管內給予小量葯物亦可發生作用,因此可能系直接刺激呼吸道而發生作用。對於氣管纖毛上皮運動則反有抑制。祛痰的有效成分是酸酚及黃酮類物質。
②平喘作用
豚鼠口服全皮水煎液有非常明顯的平喘作用(組織胺噴霧引喘法)。平喘的有效成分是萜類。小鼠灌服接近中毒量的全皮水煎液仍無止咳作用(氨水噴霧法)。樹皮的乙醇提取物的中性部分有止咳作用。
③對大鼠實驗性慢性氣管炎的作用
灌服浸膏20克/公斤,共20天。並無止咳作用,但能減輕Ⅲ級以下支氣管上皮細胞的肥大增生,使各級支氣管杯狀細胞數量減少,氣管腺體肥大增生減輕以及腺泡、導管粘液化數量減少,但對慢性炎症細胞浸潤和淋巴組織增生無明顯作用。
④其他
全皮及內皮水煎液對肺炎雙球菌和流感桿菌有中度抑菌作用,全枝水煎液對此只有輕度抑制。木心水煎液則無作用。全皮水煎液對網狀內皮系統吞噬機能及毛細血管通透性均無影響。
【毒性】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大於100克/公斤及10.18克/公斤。豚鼠灌胃20克/公斤/日(相當於成人量20~40倍)連續20天,除體重增長受到明顯抑制外,心電圖、肝功能、尿蛋白及內臟病理切片檢查均無明顯改變。全皮水煎液對胃有刺激性,乙醇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則無刺激。
【性味】《東北常用中草葯手冊》:苦,微寒。
【功能主治】《吉林中草葯》:消炎,鎮咳。利水。治痰鳴喘嗽,心臟性浮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附方】
①治痰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暴馬子一寸長,切條,水煎頻飲。(《吉林中草葯》)
②治心臟性浮腫:暴馬子一兩,切碎,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葯》)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實驗表明,暴馬子各部分以內皮作用最強,全皮次之,木心最差。故臨床多採用其嫩皮,劑型有沖劑、粉劑、糖漿、丸劑,及暴馬子皮提出物等。除單方制劑外,尚有復方制劑,但兩者療效相近。對單純型慢性氣管炎的療效皆高於喘息型;祛痰和止咳的療效皆高於平喘的療效。暴馬子鎮咳作用雖明顯,但不及可待因,祛痰作用與等劑量的桔梗比較,作用相似。制劑與用法:一沖劑:取暴馬子樹皮洗凈煎煮2次,合並2次濾液濃縮成膏加糖粉混勻,製成顆粒,60℃左右乾燥。每次3克;日服3次。每日量相當暴馬子樹皮1兩。二糖漿:暴馬丁香嫩皮3兩,青蘿卜3兩,加水300毫升,煎成60毫升,加白糖適量即成。每次30毫升,日服2次,10天為一療程。三丸劑:每丸3錢(含暴馬丁香嫩皮粉5克,蜂蜜5克),每次1丸。日服3次,10天一療程。四粉劑:暴馬子皮水煎3次,每次1小時,濃縮噴霧乾燥製成粉劑,每日5錢(10兩制),分3次服,連服20天。五暴馬子皮提出物:從暴馬子樹皮(干)5錢(10兩制)中製取總提出物1.8克,每次0.6克,每日3次,飯後服,10天為一療程。療效:沖劑組冶療25例,近期控制2例,顯效3例,好轉14例,無效6例;糖漿組治256例,近期治癒33例,顯效79例,好轉114例,無效30例;丸劑組治療275例,近期治癒22例,顯效1例,好轉122例,無效70例;提取物組觀察20例,2個療程後近期治癒7例,顯效4例,進步7例,無效2例。服暴馬子皮提取物後一般在2~3天開始見效,6天效果明顯,10天效果可達一定高度;10天後若繼續治療。有效病例可繼續好轉或趨向治癒,而無效者則仍然無效。副作用:少數病例服葯後有口乾、胃部不適、輕度腹瀉等現象,停葯後即消失。
【備注】同屬植物歐暴馬丁香的水或丙酮浸出物給發熱之兔、貓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退熱作用。
【摘錄】《*辭典》
『拾』 誰知道草葯老頭草的學名是什麼
小矛香艾(《青海常用中草葯手冊》),老頭艾(《黑龍江常用中草葯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