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症狀表現 » 唐容川脫發

唐容川脫發

發布時間: 2021-03-09 17:40:09

1. 中醫的氣血到底指的是什麼

氣血理論是中醫理論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古代傷科中,更是占據了主導的地位,一直指導著歷代醫家的臨床實踐。現就氣血理論的淵源、分類作一粗淺探討,以供同道參考。

1 氣血理論淵源

氣和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兩大物質。氣血理論源於《內經》,《素問·調經論》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不居集》又曰:「氣即無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氣。」《內經》論疾病發生之理,是基於陰陽而歸結於氣血。傷科疾病,不論在臟腑、經絡,或在皮肉筋骨,都離不開氣血。《醫宗必讀》曰:「氣血者,人之所賴以生者也。」而唐代孫思邈《千金方》中提出由於跌打墜墮,可傷及經絡血脈導致出血;或血液不能循經留注,離經妄行,即可出現「傷血」的病理表現。孫氏運用止血、化瘀等法,成為後世骨傷科的治療常規。而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發展了《黃帝內經》的氣血學說,提出了「亡血」之說,西晉葛洪《肘後方》則強調血管損傷後,會導致大出血而死亡,他說:「若中筋交脈血出不可止,爾則血盡殺人。」到了明清時期,中國古代骨科進入了發展史上的全盛時期。薛己著《正體類要》曰:「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變,臟腑有所不和。」闡明了肢體雖然受損於外,但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絡外連於肢節,內屬於臟腑,必然由外及內使氣血傷於內,引起臟腑功能不和,出現不同的內證。又有清代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跌仆閃挫源流》記述:「跌仆閃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內,氣血俱傷病也」「氣運乎血,血本隨氣以同流,氣凝則血亦凝矣。氣凝在何處,則血亦凝在何處矣。」說明人體偶發損傷後,必引起氣血之傷。到了現代,氣血理論更是貫穿於整個傷科三期辨證施治的過程之中。

2 氣血理論的分類

2.1 專從血論 古代醫家從其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形成了「傷從血治」為主的獨特理論體系,它的根據是:「傷必及血」,血貫整體,故必從血論治。如《傷科補要》曰:「跌打損傷,專從血論」;傷科內治,早期宜破血,中期宜和血,後期宜補血。清代陳士鐸《辨證錄》指出:「內治之法,必須以活血化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能去,瘀不去則骨不能接。」;又如王肯堂在《瘍醫准繩》中開宗明義應用劉宗厚觀點:「損傷一證專從血論」,並且闡發「但須分其瘀血停積和亡血過多之證。二者不可同法而治,而瘀血者宜攻利之,若亡血者兼補而行走,又查其傷有上下輕重淺深之異,經絡氣血多少之殊。」《可法良規》指出:「凡傷損之症,乃有形器物所傷,為筋骨受病,當從血論。」李挺在《醫學入門》中指出:「折傷專主血論,非如六淫七情在氣在血之分。」此類醫家專從血論,忽略了人體「氣」之重要性。重視了有形之「瘀血」,忽視了「氣」的功能在傷科治療上的重要性。

2.2 氣血學說 氣血學說源於內經,眾多醫家以此為理論依據去治療傷科疾患。薛己著《正體類要》曰:「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他對跌打損傷或骨折後瘀痛的辨證治療,基本上以氣血學說為理論依據,分別以補氣養血活血等方法治療。在《醫林改錯》中,王清任從氣血立論指出:「治病之要決,在明白氣血,無論外感、內傷,要知初病傷人何物,不能傷臟腑,不能傷筋骨,不能傷皮肉,所傷者無非氣血。氣有虛實,實者邪氣實,虛者正氣虛。」「血有虧瘀,血虧必有虧血之因。」把傷科的病理變化歸因於氣之虛實,血之虧瘀。唐容川在《血證論》中認為損傷內外迥異,當分清內外,外傷出血是氣中之血先動,其病機為「血蘊於氣分之中」,是氣中之血病;內傷出血是血中之氣先動,其病機為「氣蘊於血分之中」,是血中之氣病,前者治法當重視氣分,在表的從氣分發之,在里的從氣分奪之,在半表半里的從氣分和之,從而「以疏發其氣,氣散則血散」,再配以血分葯物以期達到良好效果。對於後者治法,則應重視血分,治宜「清理其血為主」,一則瀉血分之虛,二則滋補陰血之虧,並兼用氣分之葯,可望獲得預期之效。另外,佛家練功、點穴、醫傷專從氣血論。《少林真傳傷科秘方》關於拳傷與氣血關系認為:向上打傷的是順氣,平拳打傷的是寒氣,倒插打傷的是逆氣,其症最凶。人的血隨氣運行,氣順則血順,氣逆則血逆,氣塞則血滯。因此拳傷氣血而導致氣滯、血瘀、氣逆、氣厥。肢體受傷,皮肉筋骨首當其沖,但氣血循行於人體之中,無處不到。骨皮肉筋骨損傷的同時,氣血的運行也受到影響,主要表現為氣滯血瘀。氣機不暢,無以鼓動血行則血瘀,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傷瘀凝,壅塞脈道,必阻礙氣機流通。氣血理論是與損傷有關的基礎理論的核心,也是指導治療的關鍵。

2.3 亡血理論 《金匱》首先從病人反應於外的面色及脈象上入手,了解患者體內氣血陰陽的變化,以推斷出血量的多少,預測疾病的凶吉。如《臟腑經絡先後病脈症第一》載:「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又有《可法良規》「凡傷損之症,出血太多……是血氣虛……當峻補元氣,若皮膚已破,出血過多而昏聵者,氣血虛極也,大補元氣」。指出皮膚破損而出血易致血虛,若出血太多則會造成氣隨血脫的嚴重病理改變。西晉葛洪《肘後方》則強調血管損傷後,會導致大出血而死亡,「若中筋交脈血出不可止,爾則血盡殺人。」這些醫家強調了出血太多的凶險及診治的方法,對氣血理論作了一定的補充。

2.4 「惡血歸肝」理論 「惡血歸肝」之論,在《內經》已有所見,《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曰:「有所墜墮,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素問·繆刺論篇》:「人有所墜墮,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葯。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到了金朝,李東垣《醫學發明》將其繼續深化,其曰:「夫從高處墜下,惡血流於內,不分十二經絡,聖人具作風中干經,留於脅下,以中風療之,蓋肝主血故也。」這里惡血指瘀血,即離經之血,或血運不暢阻滯於經脈及臟腑內的血液。關於惡血與肝的關系,可見「惡血歸肝」論是李東垣宗經大旨,並結合臨床建立的,它對後世影響深遠。雙如明代李挺《醫學入門》:「凡損傷,專從血論,肝主血,不問何經所傷,惡血必歸於肝,流於脅,郁於腹而作脹痛。」清代吳謙《醫宗金鑒》曰「凡跌打損墜墮之證,惡血留內,則不分何經,皆以肝為主,蓋肝主血也,故敗血凝滯,從其所屬,必歸於肝。」肝主身之筋膜,折骨傷筋,內應於肝。肝藏血,指足受血,方能攝步。血之在身,隨氣而行,常無停積為順。骨碎筋斷,血行失度,敗血歸肝,新血不生,遂至筋脈不得養而拘攣作痛。該理論至今仍有效指導著臨床。

2.5 血水相關理論 血水相關理論從另一個角度闡明了血與氣在傷科中的重要性,在骨傷科中有特殊的意義。血水同屬陰液,都有滋潤濡養的作用,均由水谷化生而成。《靈樞·邪客篇》:「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另一方面,血也能生水,血液經過臟腑氣化蒸騰,轉化為津液,滲於脈外,遍布於組織間隙中。故《血證·吐膿篇》曰:「血得氣之變蒸,亦化而為水。」骨折損傷後,局部脈絡破損,血溢於肌腠,則見腫脹。正如《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中雲:「瘀血化水,亦法水腫,是血病而兼水也。」又如清代姜禮《風勞臌膈四大證治》曰:「津液者,血之餘,行乎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濁氣滯,則凝聚而為痰。」唐氏指出:「氣與水本是一家,治氣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氣。」同時,「血者即是氣,宗氣者即是血」,「血有餘便是水」。水液凝聚為痰,痰瘀互結,新血不生,則骨不能接。治療骨折須注重血水兼理的內治方法。

2. 氣血兩虧是什麼現象、症狀

氣血兩虛 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物質,它對於人體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種生理功能。故《難經·八難》說:「氣者,人之根本也。」張景岳亦說:「人之有生,全賴此氣。」(《類經·攝生類》)氣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如下幾方面:推動作用,溫煦作用,防禦作用,固攝作用,氣化作用,營養作用,而血,是紅色的液態物質,故又稱血液。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具有很高的營養和滋潤作用。血液必須在脈管中循行,才能發揮其正常的生理效應。如因某些原因而致血液逸出於脈外,則失去其正常的生理作用,即為出血,又稱為「離經之血」。脈,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又有「血府」之稱。如《脾胃論》說:「脈者,血之府也。」 氣血兩虛中醫指氣虛與血虛同時存在的證候 臨床表現:少氣懶言,神疲乏力.或有自汗,心悸多夢,頭暈目眩,面色淡白或面色萎黃,舌質淡嫩,脈細無力.。 證因分析:多有久病不愈,氣血兩傷,或先有血需,而後導致氣虛.反之也是這樣,氣血虛衰或氣血失和,相互為用的功能減退,對經脈、筋肉、皮膚的濡養作用減弱,從而產生肢體筋肉等運動失常或感覺異常的病理狀態。其臨床表現可見肢體麻木運動不便,甚則不用,肌膚乾燥、瘙癢、欠溫,甚則肌膚甲錯等症。 氣血兩虛的治療 (1)黨參(或人參)養榮丸(黨參、黃芪、白術、當歸、白芍、熟地、茯苓、甘草、肉桂、五味子、陳皮、遠志、生薑、紅棗)適用於氣虛乏力,動則氣短出汗,或病後虛弱,食少便溏者。每日服2次,每次服9克。 (2)黃精丸(當歸、黃精、黃酒)適用於氣血兩虛,面黃肌瘦,頭目昏眩,神疲乏力.每次服2次,每次服1粒(重6克)。 (3)麥味地黃丸(熟地、山萸肉、山葯、丹皮、茯苓、澤瀉、麥冬、五味子)此方為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而成,故與六味地黃丸適應症近似,適用於肺腎兩虛並有陰虛內熱,如咽燥口乾、夢遺盜汗、午後升火等。每日服2次,每次服9克。 (4)補腎強身片(仙靈脾、菟絲子、金櫻子、女貞子、狗脊)適用於一般腎虛表現,如腰酸足軟,耳鳴脫發,遺精陽萎。每日服3次,每次服5片。 (5)復方胎碟片(胎盤、黨參、黃芪、陳皮、麥芽)適用於貧血及一般慢性病穩定期所表現之神疲乏力。每日服3次,每次服4片。 (6)金鹿丸(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生地、熟地、黃芪、天冬、麥冬、枸杞子、杜仲、牛膝、山葯、芡實、菟絲子、五味子、鎖陽、肉蓯蓉、補骨脂、巴戟肉、葫蘆巴、川斷、覆盆子、褚實、秋石、陳皮、川椒、小茴香、沉香、青鹽、鹿肉)葯物組成與參鹿補片相似。唯更宜於老年陽衰、精髓空虛、步履不便、手足麻木等,青壯年一般較少應用。

3. 肛腸術後大便不通可吃大黃,黃連嗎

大黃別名川軍、文軍、錦紋、生軍、將軍,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Maxim.ex Balf)或葯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乾燥根及根莖.大黃葯用歷史悠久,為臨床常用中葯之一,具有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活血去瘀、清瀉溫熱的作用,可用於癰瘍腫毒、疔瘡、燙火傷[1].歷代醫家都把大黃作為治療臃腫疔瘡之要葯,外用於局部,則其解毒散瘀、消腫止痛之功更著.<日華子本草>雲:"敷一切瘡癤癰毒."<本草切要>雲:"臃腫初發,毒熱熾盛而大便結,以大黃可也."

【期刊名稱】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年(卷),期】2011(020)029

【總頁數】2

【關鍵詞】[關鍵詞] 肛腸疾病;術後;大黃

大黃別名川軍、文軍、錦紋、生軍、將軍,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Maxim.ex Balf)或葯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乾燥根及根莖。大黃葯用歷史悠久,為臨床常用中葯之一,具有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活血去瘀、清瀉溫熱的作用,可用於癰瘍腫毒、疔瘡、燙火傷[1]。歷代醫家都把大黃作為治療臃腫疔瘡之要葯,外用於局部,則其解毒散瘀、消腫止痛之功更著。《日華子本草》雲:「敷一切瘡癤癰毒。」《本草切要》雲:「臃腫初發,毒熱熾盛而大便結,以大黃可也。」《醫學衷中參西錄》

謂其「善解瘡瘍熱毒,以治疔毒尤為特效之葯」。美國學者諾爾曼·泰勒在《改變世界的植物》一書,將大黃列為「有全球影響」的十幾種傳統葯物之一。《夷志堅》(治水火灼傷):「庄浪大黃(生研),蜜調塗之,不唯止痛,又且滅瘢。」清代唐容川謂「大黃葯一味,既是氣葯,又是血葯,止血不留瘀尤為妙葯」。故在臨床上常選用大黃制劑直接外敷創面,以達到鎮痛消炎、止血活血作用。

4. 如何正確面對癌症

扶正培本:中醫學認為,正虛邪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黃帝內經》「虛者補之」「損者益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扶正固本是中醫治療腫瘤的亮點,許多研究也證實中葯之所以能夠抑制腫瘤,主要是通過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來發揮作用。扶正療法可提升人體正氣,調節人體氣血陰陽,使五臟六腑功能重回平衡態。補法內容繁多,有補氣養血,有補益肝腎,有填精益髓,有補益脾胃等等。准確辨證、合理補益能給腫瘤患者帶來益處。辨證施補,除湯葯外,還有一些中葯制劑也可用於腫瘤患者。
活血化瘀:血脈瘀阻,瘀血內積日久成癌,是中醫認識腫瘤病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很多腫瘤在初診斷時就可見「血管癌栓形成」,晚期腫瘤常可合並靜脈血栓,高凝狀態是腫瘤的常見現象,故可見瘀血阻滯的確是腫瘤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活血化瘀法可有效緩解腫瘤症狀。另外,腫瘤患者容易合並貧血,貧血可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中醫活血化瘀法大家唐容川提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活血化瘀可改善腫瘤患者的貧血現象。按照「活血化瘀」法則,一批抗腫瘤中葯制劑均有一定抗癌作用。

5. 顏德馨的自述

我出生在江蘇丹陽。父親顏亦魯是名醫賀季衡的門生,建國後先後擔任南京中醫學院附院內科主任、江蘇省腫瘤防治研究所中醫科主任等職務,是全國名老中醫之一。他行醫60餘年,潛心研究中醫經典理論,講究「仁風」,對於病家有求必應,曾醫治了大量內外婦科疑難重病患者。我走上從醫的道路是與父親的言傳身教分不開的。 知醫必先明道。幼時,父親先讓我讀十三經,從漢儒的章句之學開始到宋儒的義理之學,使我先懂得師傳,再從聖賢經傳中尋找
心法的學習路徑。至我12歲時,父親就讓我背頌《內經》、《傷寒》等中醫古代典籍,午夜一燈,曉窗千字,是習以為常的。我雖朝夕誦讀而能背出,但對於其醫理卻似懂非懂。當時,西醫尚不時興,治病主要是靠中醫葯。有一次,一位無錫農民,在他家門口被車子軋傷,大量出血,父親在那位農民的傷口上敷上一把「鐵扇散」,血頓時止住了。又有一次,父親的「餐之軒」醫寓來了一位農民,背上生了一個「陰疽」,高高隆起,發著高燒,痛苦萬分,父親為他施行「火針」,即用一種帶有稜角的針燒紅後直刺患處,膿水大量外流,其苦頓失,燒退炎消。這一件件事情,給我很大觸動,體會到「醫乃仁術」,施救夭橫,足以活人。漸漸地我立志學醫,「不為良相,則為良醫」,我要像父親一樣做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 於是每逢父親臨診,我就侍診一側,一面看父親怎樣治病,一面幫父親抄方子,聆聽父親教誨,並且把父親的方子分門別類地加以整理,內科、兒科、婦科、喉科、外科整理了幾十本。父親對於脾胃學術之研究,造詣尤深。其在理論上倡導「脾胃既為後天之本,又為諸病之源」的觀點,認為脾統四臟,脾病可波及四臟,四臟有病,亦波及脾,故臨床有心脾、肺脾、肝脾、脾腎同病等病證。在臨床上重視健脾益氣,扶正法則的運用,常從脾論治,靈活化裁。在用葯上也有獨到之處,擅發揮「蒼白術」等葯物功效,燥濕健脾,扶正固本,使濕去脾自健,脾健濕自化,廣泛應用於內科雜病。臨床遵此,每可應手獲效。如此攻讀數年有餘,熟讀了《內經》、《傷寒》、《金匱》等經典原著,我逐漸掌握了較為系統的中醫理論及臨床基本知識,為今後繼續學習打好了基礎。今臨證數十年,遵循家學,師古酌今,得有今日,緬懷先父,常不能自已。 文革結束後,我又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總結這幾十年的臨床實踐,我逐漸發現各種疾病都與氣有關,尤其是久病、怪病等疑難雜證。雖然我從小崇拜父親的成就,但通過長期觀察發覺父親的健脾學說不盡完美,父親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亦為諸病之源。但事實上諸多疑難雜證並非源於脾胃而是源於淤血。為了尋找理論依據,我和同事曾對565例疑難病症患者進行「甲皺微循環」、「血液流變性」等實驗,結果證實這些病人都有血瘀陽性指征,經治療好轉後,實驗室指標也相應好轉。於是,我深感「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的臨床意義重大,由此提出了「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新觀點,進而提出了「衡法」的治療法則。
清代程國彭《醫學心悟》曾提出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種治法理論,這在當時對繼承總結中醫治法起了推動作用。但沿襲至今,中醫治療學已大有進展,「八法」已不能包括中醫所有治法。我認為人體氣血循經而行,環流不息,濡養全身,若因各種原因而出現血行不暢,或血液瘀滯,或血不循經而外溢,均可形成血瘀。瘀阻脈道內外,既影響血液正常運行,又干擾氣機正常出入,以致機體陰陽氣血失衡,遂疾病叢生。「衡法」即是通過治氣療血來疏通臟腑氣血,使血液暢通,氣機升降有度,平衡陰陽,從而祛除各種致病因子。所謂「衡」者,《禮記·曲禮下》謂,「大夫衡視」,猶言平。《荀子·禮論》謂:「衡誠懸矣」,系指秤桿。可見衡有平衡和權衡之義,能較全面反映其疏通氣血,平衡陰陽作用。王清任曾謂:「周身之氣通而不滯,血活而不瘀,氣通血活,何患不除。」在治療上,「衡法」以「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為綱辨治各種病證,以活血化瘀,行氣益氣等葯味為主,或從氣治,或從血治,或氣血雙治,處方用葯當多從「通」字著眼,以調氣血而安臟腑為治療原則。可歸納為10種配伍方法,靈活運用,療效卓著,適用於陰、陽,表、里,虛、實,寒、熱等多種疾病,尤其運用於心腦血管病領域,頗有效驗。
2001年在上海市衛生局領導下組建上海市中醫心腦血管病臨床醫學中心,我作為該中心學術帶頭人,目前中心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 臨床根據「衡法」治則,採用活血化瘀法常能治療疑難雜症。1986年1月20日上海《新民晚報》報道了一則醫案。有一19歲少女從小患左上肢血管瘤,左手背、手指、前臂腫脹、疼痛、不能勞動。左前手臂周徑為39厘米,左手背周徑為28厘米,青筋暴露,需著袖口特大的衣服。X片顯示:左前臂及手背血管瘤,尺骨中下段增粗,尺橈遠端關節脫位。院外會診認為已無法保留,擬予截肢治療。我用清熱化瘀,軟堅清瘤之法治療,二年後左前手臂周徑縮小為26厘米,能穿著普通衣服,避免截肢,恢復勞動力,分配在某無線電廠工作。 又如一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紅細胞220萬/立方毫米,血色素5克,白細胞2800/立方毫米,網織細胞0.1%,骨髓穿刺結果:骨髓部分抑制。面色不華,神疲乏力,齒衄,鞏膜及眶周色素沉著,脈細緩,舌淡紅,苔薄膩。一般認為是氣血、肝腎的虧虛,而我認為乃因瘀濁膠滯,而使生化無權,應先以宣暢氣血為第一步。處方用的全是活血化瘀之品,七帖後,紅細胞310/立方毫米,血色素8.3克,白細胞5000/立方毫米,血小板8000/立方毫米,又服21帖後獲致緩解。 運用衡法出奇制勝治療心腦血管病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如應用溫陽活血法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使不少患者心絞痛發作明顯減少,減少硝酸類葯物劑量,有些患者甚至停用西葯。如王某某,女,60歲,冠心病心絞痛頻繁發作1年余,經用多種葯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改用溫陽活血法1月後,心絞痛基本消失,以往所服擴冠葯也逐漸減量。我運用益氣活血法治療冠心病介入療法後再狹窄,為中醫中葯治療本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如徐某,女,海外華僑,因患冠心病回國做介入治療,術後心絞痛依然頻發,經用上法後心絞痛明顯減少,活動後也不發作。 以上許多醫案都被收載於余所著的《活血化瘀療法臨床實踐》、《顏德馨診治疑難病秘笈》、《中華名中醫治病囊秘·顏德馨卷》等書中。這些臨床經驗還轉化為科研成果並通過科研鑒定,多次獲得各級科技進步獎。
後來,我又將氣血學說和「衡法」治則應用於抗衰老領域。我認為衰老的本質為氣血失調,氣虛血瘀,其中「虛」是現象,「瘀」是本質,「虛」是歸宿,「瘀」是原因。因為任何一種病因和各種疾病的發生均將影響氣血的正常循行,首先出現氣血失和,流通受阻,瘀血停滯。由於瘀血的存在,氣血失去平衡,臟腑得不到正常濡養,後才出現臟腑虛衰,精氣神虧耗,氣化功能受損,臟腑生理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加重氣血失衡,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最後臟腑功能衰老以至死亡。且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與自然界和疾病的不斷斗爭中,正氣必然受到消耗,由於氣虛推動血液無力,更加重了瘀血的阻滯,形成一種「虛實挾雜」、「氣虛血瘀」的局面。 所以,瘀血實邪乃人體衰老之主要因素,欲謀長壽之道,必需消除導致衰老的因子——瘀血。消除瘀血最妥善的方法是「固本清源」,清源者正所以為了固本,固本者也所以為清源服務,因氣行則血行,益氣有利於化瘀。臨床所見,人體進入老年,都有明顯的瘀血存在,例如色素沉著,皮膚粗糙,老年斑的出現,鞏膜混濁等,都是典型的瘀血體征,而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如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老年性痴呆、前列腺肥大、頸椎病等都是瘀血病理的體現,也是最常見的導致衰老和致死的原因。經過臨床證實,應用調氣活血為主的衡法能治療許多傳統上認為是「腎虧」的陽痿、脫發、耳聾、眩暈等等,也可反證這一觀點的可信性。1989年,我主持的「瘀血與衰老」科研項目,提出了瘀血實邪乃人體衰老之主因的新觀點,榮獲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其研究成果曾刊載於人民日報頭版,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根據該科研成果攝成《抗衰老》科教片,曾向全國放映,反響熱烈。 急性熱病是指以發熱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病,常見於各種傳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筆者為孟河馬培之學派傳人,先太師賀季衡以善治溫熱病而著稱於世,其用葯多有獨到之處,收效特著,使我深受其益。如三石湯之退熱存陰;薄荷與石斛同打、豆豉與鮮生地同用,辛透與甘寒同用,透邪而不傷津;玉樞丹之內服外敷;辟瘟丹治濕熱交蒸;桂枝龍骨牡蠣法之治陰陽離決;四磨飲子在溫熱病之應用以及洋酒白蘭地內服外敷,因證施治,均有獨到之處。 對於熱病的治療我主張衛表先汗,注重透邪,倡導寒溫並用,創羌英湯(羌活、大青葉、蒲公英)發汗退熱,投之輒效;邪入氣分,傳變速,變化多,治療需審度時機,或通腑,或化濕,或泄熱,或化痰,及時杜其發展;病入營血,重在清營泄熱,葯用鮮生地、鮮菖蒲、大青葉等,如有血瘀徵象,參入化瘀之品,其效益彰;熱入血分,傷津耗陰,疾病後期保陰尤需重視,取皮尾參、麥冬、蘆根、竹葉、鮮石斛等,常可使氣陰得復。對於里熱始盛者,即用生石膏,劑量宜大,因為急性熱病的主要病機是:毒隨邪入、熱由毒生、熱毒相搏、瞬息傳變。石膏能迅速祛除病原,杜絕熱勢的蔓延。石膏用量可達90克至250克,熱淫所勝,非此莫屬。
2002年11月至2003年上半年,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流行,中醫葯學在與非典的抗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評價。我有幸親自參與這一特殊戰役,特別在上海、廣東、香港等地的治療中,我發揮運用賀太師之經驗,獲得意外之效果。我認為「非典」作為一種急性傳染病,由於流行區域不同、患者體質差異以及病程長短不一,臨床表現因而不盡相同,所以必須「有是證,用是葯」,堅持辨證論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早期注重透表、宣達,逐邪外出,慎勿失表。方可選銀翹散。病將由表入里,則用麻杏石甘湯。中期重視兼邪的論治,如痰、瘀、濕的治療,提倡用葶藶子清熱豁痰以治療呼吸窘迫。生半夏也為慣用之品,其經驗表明生半夏與生薑先煎30分鍾,非但無毒,而療效遠勝制半夏。活血化瘀則有助於炎症的吸收,如清熱化瘀之赤芍、丹皮、丹參等。對「非典」發病中產生的肺纖維化,則倡用化瘀軟堅法治療,認為蟲類搜剔之品可獲一定療效,葯如生蒲黃、穿山甲、生牡蠣、海藻、昆布等。治濕則賞用蒼術,量常用至15g。並多配伍黃連、厚朴、菖蒲、佩蘭等品。若正治不效,可試用旁治之法,所謂「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雖不小便不利、下肢浮腫等症,也可用五苓散旁敲側擊。後期則需根據邪正相爭的變化而扶正以達邪。濕盛者多易傷陽,熱盛者多易傷陰。李東垣清暑益氣湯益氣養陰,清熱化濕,用於後期患者多能中的。若陽虛厥脫,當機立斷選用參附註射液靜脈滴注,氣陰兩虛厥脫則宜生脈注射液。
實踐表明這些經驗和方法在治療「非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4年2月吳儀同志在全國中醫葯會議上,肯定了中醫在抗非典工作中的成績,要堅持繼承創新,決不能丟棄好的,也不能拒絕新的。中醫診治急性熱病是個寶庫,數千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今日中青年中醫由於種種原因已很少接觸到包括急性熱病在內的急症,但非典的教訓告訴我們,完全有必要培養中青年中醫師處理急性熱病的能力,並將一批具有較好辨證論治水平的中醫師組織起來建立中醫治療急性熱病應急網路,全面介入,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常有青年醫生詢問我診治之訣竅,我認為中醫在診療過程中既要遵循「整體觀點」和「辨證施治」原則,又要力求用「一元論」的觀點分析研究疾病發展過程及其在各階段表現出的不同臨床症狀。只有這樣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質,確定治法和用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或許訣竅就在這里。高明的醫生,貴在審證明而用葯准。然而,人體多奧妙,臟腑不能言,正如張機所說:「人稟五藏,以有五臟,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然凡病情復雜、隱蔽、或多方面相互牽涉時,必須有一個起決定和影響作用的症狀,而其它症狀都是隨著這一症狀的產生而產生,隨著這一症狀的轉變而轉變。
「一元論」思想的根本特點是從現象的不同組合來判斷現象系統徵候的特異性質,臨床思維漸進的蹤跡,基本上先有演繹,再有歸納,其中互貫著「一元論」思想。「候之所始,道之所生」,這里病機分析是為醫生提供症狀間相互聯系和尋找到起決定作用症狀的最有效方法。曾治療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時神昏譫語,實驗室檢查蛋白比例倒置,鋇透示食道下端及胃底靜脈曲張,診斷明確門脈高壓症。經輸血、中葯治療,出血遂止,旋即出現高熱、浮腫、腹水、並迅速加劇,空腹血糖13.8mmol/L,用保肝、降糖、利尿、放腹水等綜合治療,病勢有增無減,會診時已腹大如瓮,臍凸足底平,奄奄待斃,總的印象是實不耐攻,虛不受補。用東垣天真丹出入為方,輕補緩攻,立足於助氣化、展氣機、葯後頗合病機,二便暢利,腹笥漸松、精神、胃納轉佳,改從丹溪大溫中丸法啟脾陽,逐凝聚、宣經氣、利腑道。連服43劑,腹水消失,血糖初平,肌肉漸充,一改枯索之態。由此可知,每一種症狀都有一定臨床意義,而真正能反映這許多症狀本質的乃是三焦氣化失司,而並非是脾虛或水濕內停,若一味補氣健脾必致壅滿更甚,一味逐水又將耗氣傷正。
從症到到證候的認識是中醫系統辨證的結果,症與證本質之間的聯系,全靠一元論思想統率,攻克主要矛盾,其它便迎刃而解了。 我從醫70餘年,診治疾病數萬千,於臨床治療中摸索出三條思路,頗有收獲,今向同道供一得之愚,述之如下。其一為「振奮陽氣」,陽氣之與人體強弱有密切關系,對久治不愈的證候,輒加附子,往往能獲取意外效果。曾治一腎小盞結石患者,已服中葯數百劑,專科醫學認為其結石嵌頓,部位屬不易移動處,非手術絕難奏效,但患者體氣贏弱,不願手術,遂一反常法,投溫陽利氣、排石行水,用附桂石苓湯加莪術、王不留行,7劑後排出黃豆大結石2枚,復查腎盂積水消失,腎功能恢復。蓋取氣化不及州都義,其效如響斯應。其二從「血為百病之胎」立法,採用活血化瘀葯物攻克疑難雜證,亦多殊功。王清任講「氣通血活,何患不除」,唐容川謂「一切不治之症皆因不善祛瘀之故」,征諸臨床,確有至理。曾治一持續3年不愈之呃逆患者,遍用常法不效,投通竅活血湯2劑而瘳。其三謂「脾統四臟」,人體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皆賴脾胃之轉輸水谷精微,脾榮則四臟皆榮,脾衰則四臟俱衰。有一老年患者久病內臟下垂、低鉀症、肺氣腫、備嘗補腎、補肺、補脾之葯、終鮮有效,遂於前醫方中加入蒼術、升麻、荷葉、粳米、頹象一舉而振。於是得出結論:實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運脾,四季脾旺則不受邪。 在冬至到立春之間服用膏方進補,是我國人民的傳統,在江南特為盛行。孟河派處於魚米之鄉,尤多問津。家父為馬培之再傳弟子,我少時曾經涉獵,後負笈申江,隨秦師伯未,專攻進補之道。 膏方俗稱膏滋葯,是將中葯加水煎煮後濾渣,再加輔料而成的膏狀制劑,具有滋補強身,抗衰延年,治病糾偏等多種作用。膏方一般由三十味左右中葯組成,服用時間較長。因此,制訂膏方更應注重針對性。所謂針對性,即應該根據病者的疾病性質和體質類型,經辨證後配方制膏,一人一方,量體用葯,方能達到增強體質,祛病延年目的。我的經驗是:
1、重視脈案書寫,辨證立法膏方不僅是滋補強壯的葯品,更是治療慢性疾病的最佳劑型,所以膏方的制訂,首當重視辨證論治。醫家應從病者錯綜復雜的症狀中,分析其病因病位,正氣之盛衰,病邪之深淺,探求疾病之根源,從而確定固本清源的方葯,這套理、法、方、葯的中醫特色,必須充分體現在膏方的脈案中,切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否則病者服後,肯定弊多利少。
2、分析體質差異,量體用葯人體體質的減弱,是病邪得以侵襲,導致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而體質每因年齡、性別等不同而異,故選方用葯也不盡相同:如老年人臟氣衰退,氣血運行遲緩,膏方中多佐活血行氣之品;婦女以肝為先天,易於肝氣郁滯,故宜輔以疏肝理氣之葯;小兒為純陽之體,不能過早服用本品,十四歲之前以健運脾土為主,十四歲之後也僅宜六味地黃丸之類。先師秦伯未先生開膏方,總以白術﹑山葯為君,先嚴亦魯公不輕易為孩童開膏方,偶爾為之,也不過以南沙參﹑白術加六味地黃為主,均具法度。
3、調暢氣血陰陽,以平為期利用葯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陰陽氣血的不平衡,以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是中醫養生和治病最基本的主體思想,也是制訂膏方的主要原則。臨床所及,中老年人由於臟氣漸衰,運血無力,而呈現虛實夾雜的病理狀態,對此若一味投補,補其有餘,實其所實,往往會適得其反,所以膏方用葯,既要考慮「行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也應根據病者的症狀,針對瘀血等病理產物,適當加以理氣活血之品,疏其氣血,令其條達,而致陰陽平衡。
4、運脾健胃,以喜為補膏方內多含補益氣血陰陽的葯物,其性粘膩難化,若純補峻補,每每會妨礙氣血,與健康無益,故配伍用葯,至為關鍵。清代名醫葉天士曾謂:「胃以喜為補」,口服膏方後,胃中舒服,能消化吸收,方可言補,故制訂膏方,總宜佐以運脾健胃之品:或取檀香拌炒麥芽,以醒脾開胃;或用桔梗、枳殼、一升一降,以升清降濁。臨床尤其喜用蒼術一味,其氣辛香,為運脾要葯,加入眾多滋膩補品中,則能消除補葯粘膩之性,而起贊助脾運吸收之功。中醫習慣在膏方進補前,服一些開路葯,或祛除外邪,或消除宿滯,或運脾健胃,處處照顧脾胃的運化功能,確具至理。
5、通補相兼,動靜結合民間常有以驢皮膠加南貨制膏進補,造成腹脹便溏等不良反應,因其不符合「通補相兼,動靜結合」的原則,補品為「靜葯」,必須配以辛香走竄之「動葯」,動靜結合,才能補而不滯,臨床可針對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腦血管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梗死、糖尿病等,辨證選用「動葯」,例取附子溫寒解凝,振奮心陽;大黃、決明子通腑排毒,降低血脂;葛根、丹參活血化瘀,凈化血液等,與補葯相配,相使相成,而起到固本清源之效。 回首歧黃路,悠悠七十年,人生有涯而醫無涯。中醫學源遠流長,蘊藏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瑰寶。我的感觸是:要學好中醫,首先必須要有獻身祖國中醫葯事業的決心,志不堅則智不達,如果對一門學問沒有信心,又怎能學好它呢?其次學醫要邊讀書,邊臨床,既要繼承前人的寶貴經驗,又要具備開拓思想及實踐創新精神,要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和篤行的治學態度,刻苦專研,鍥而不舍,如此則臨床療效必能得到提高,功夫是不負有心人的。長江後浪推前浪,願後學諸君勤勉奮斗,實現中醫學術的發展與提高。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小男孩在農場遇到一隻白狗 發布:2024-08-19 08:36:47 瀏覽:594
微光上有什麼恐怖片 發布:2024-08-19 05:25:40 瀏覽:915
穿越香港鬼片滅鬼的小說 發布:2024-08-19 03:36:10 瀏覽:833
惡之花都敏秀姐姐扮演者 發布:2024-08-19 02:22:07 瀏覽:321
thai好看電影 發布:2024-08-18 11:34:37 瀏覽:795
電影內容女的是傻子容易尿褲子,男的很窮單身漢 發布:2024-08-18 10:31:36 瀏覽:129
雙機巨幕廳和4k廳哪個好 發布:2024-08-18 10:18:41 瀏覽:818
日本僵屍片上世紀 發布:2024-08-18 07:32:00 瀏覽:537
怪物 韓國電影在線 發布:2024-08-18 03:49:17 瀏覽:491
第九區一樣的 發布:2024-08-17 23:16:05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