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遺傳因素 » 遺傳物質漂變

遺傳物質漂變

發布時間: 2021-03-27 14:11:52

A. 遺傳學都講什麼

遺傳學的基本內容

遺傳學的研究范圍包括遺傳物質的本質、遺傳物質的傳遞和遺傳信息的實現三個方面。遺傳物質的本質包括它的化學本質、它所包含的遺傳信息、它的結構、組織和變化等;遺傳物質的傳遞包括遺傳物質的復制、染色體的行為、遺傳規律和基因在群體中的數量變遷等;遺傳信息的實現包括基因的原初功能、基因的相互作用,基因作用的調控以及個體發育中的基因的作用機制等。

遺傳學中的親子概念不限於父母子女或一個家族,還可以延伸到包括許多家族的群體,這是群體遺傳學的研究對象。遺傳學中的親子概念還可以以細胞為單位,離體培養的細胞可以保持個體的一些遺傳特性,如某些酶的有無等。對離體培養細胞的遺傳學研究屬於體細胞遺傳學。遺傳學中的親子概念還可以擴充到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復制甚至mRNA的轉錄,這些是分子遺傳學研究的課題。

一個受精卵通過有絲分裂而產生無數具有相同遺傳組成的子細胞,它們怎樣分化成為不同的組織是一個遺傳學課題,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屬於發生遺傳學。由一個受精卵產生的免疫恬性細胞能夠分別產生各種不同的抗體球蛋白,這也是遺傳學的一個課題,它的研究屬於免疫遺傳學。

從噬菌體到人,生物界有基本一致的遺傳和變異規律,所以遺傳學原則上不以研究的生物對象劃分學科分支。人類遺傳學的劃分是因為研究人的遺傳學與人類的幸福密切相關,而系譜分析和雙生兒法等又幾乎只限於人類的遺傳學研究。

微生物遺傳學的劃分是因為微生物與高等動植物的體制很不相同,因而必須採用特殊方法進行研究。此外,還有因生產意義而出現的以某一類或某一種生物命名的分支學科,如家禽遺傳學、棉花遺傳學、水稻遺傳學等。

更多的遺傳學分支學科是按照所研究的問題來劃分的。例如,細胞遺傳學是細胞學和遺傳學的結合;發生遺傳學所研究的是個體發育的遺傳控制;行為遺傳學研究的是行為的遺傳基礎;免疫遺傳學研究的是免疫機制的遺傳基礎;輻射遺傳學專門研究輻射的遺傳學效應;葯物遺傳學則專門研究人對葯物反應的遺傳規律和物質基礎,等等。

從群體角度進行遺傳學研究的學科有群體遺傳學、生態遺傳學、數量遺傳學、進化遺傳學等。這些學科之間關系緊密,界線較難劃分。群體遺傳學常用數學方法研究群體中的基因的動態,研究基因突變、自然選擇、群體大小、交配體制、遷移和漂變等因素對群體中的基因頻率和基因平衡的影響;生態遺傳學研究的是生物與生物,以及生物與環境相互適應或影響的遺傳學基礎,常把野外工作和實驗室工作結合起來研究多態現象、擬態等,藉以驗證群體遺傳學研究中得來的結論;進化遺傳學的研究內容包括生命起源、遺傳物質、遺傳密碼和遺傳機構的演變以及物種形成的遺傳基礎等。物種形成的研究也和群體遺傳學、生態遺傳學有密切的關系。

從應用角度看,醫學遺傳學是人類遺傳學的分支學科,它研究遺傳性疾病的遺傳規律和本質;臨床遺傳學則研究遺傳病的診斷和預防;優生學則是遺傳學原理在改良人類遺傳素質中的應用。生統遺傳學或數量遺傳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數量性狀,而農作物和家畜的經濟性狀多半是數量性狀,因此它們是動植物育種的理論基礎。

雜交是遺傳學研究的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所以生活周期的長短和體形的大小是選擇遺傳學研究材料常要考慮的因素。昆蟲中的果蠅、哺乳動物中的小鼠和種子植物中的擬南芥,便是由於生活周期短和體形小而常被用作遺傳學研究的材料。大腸桿菌和它的噬菌體更是分子遺傳學研究中的常用材料。

生物化學方法幾乎為任何遺傳學分支學科的研究所普遍採用,更為分子遺傳學所必需。分子遺傳學中的重組DNA技術或遺傳工程技術已逐漸成為遺傳學研究中的有力工具。

B. 哪些因素可改變生物的基因(遺傳物質)

可以通過一些化學試劑如溴化乙錠,可以使用物理射線如紫外照射(這也是細菌基因育種的方法之一),可以通過雜交

C. 請問非孟德爾遺傳,母系遺傳,細胞質遺傳三者是否可以等同

不可以

母系遺傳和細胞質遺傳可以等同,但兩者都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孟德爾遺傳定律是細胞核遺傳

細胞質遺傳是指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的遺傳物質,獨立遺傳.(但受細胞核控制)

D. 適者生存自然選擇的含義是什麼怎樣用人工的辦法使遺傳物質發生變異

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語出《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亦稱「自然淘汰」.達爾文學說中進化過程的主要機制.是能導致種群在遺傳特性上趨異的因素之一.由於對食物和空間的競爭,以及對捕食者的作用,可影響某一種群的組成,結果那些對周圍發生有利變異的生物存活下來,不利變異的則被消滅.達爾文把這種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微小的有利變異得到積累而成為顯著的有利變異,從而產生了適應特定環境的生物新類型.自然選擇的作用比遺傳漂變大得多,自然選擇在大小種群中都能成為它們進化性變化有效動力.自然選擇是種群內所產生的經過遺傳得來的變化.因為某些個體和其他個體留下更多的後代,許多世代以後,具有能使生物存活和留下更多後代的特徵的基因,靠犧牲那些提供較少適應度的基因來增加其頻率,只要環境中有足夠的變異讓不同的遺傳品系去適應環境的不同部分,一個種群就能夠對自然選擇作出反應而分歧,這種對環境異質性充分協調的現象在所有有機體類型中,甚至在種群水平上,都是一種極其普遍的現象.

E. 進化中遺傳物質變化

變異、自然選擇和進化

1.遺傳變異(基因型)有二種來源:突變是變異的主要來源;基因流(gene flue)和重組也是變異的直接來源。Stebbins(1971)認為突變包括基因突變或點突變和染色體突變。基因流表示居群間的基因交換(雜交產生),而重組帶來了新的基因和等位基因,形成新的基因型,由不同個體帶來,增加了居群的基因型。

染色體突變包括:多倍體、異倍體和結構變化(含片斷丟失、增加、移位、倒位、交換、重復)。 結構變化不產生新基因,但形成重組、排列和連鎖。

2.自然選擇 進化發生於遺傳的變異、突變、重組,但還需要有進化的外動力。這種外動力即自然選擇。自然選擇的結果是適應,是居群適應於環境。不同基因型對環境的適應結果不一。

環境提供了三種選擇(Grant 1977):環境穩定,有利正常個體,淘汰了變異;環境非直接變化;環境大的變化產生了間斷的選擇,打破了居群形成新的生態型。

理論上,如果自然選擇不存在,基因頻率將保持穩定。 然而在每一代隨機傳送中基因頻率會浮動。這樣小的分離對居群影響很大,會產生不等的頭尾。對大樣本,頭尾是平等的。對小樣本遺傳漂變大於自然選擇。進化中的遺傳漂變的重要性長久來是否定的,但無疑存在於自然界。

3.進化(演化)

進化是自然現象,從低級——>高級,簡單——>復雜--->簡單,水生——>陸生-->水生。已知進化的來源是遺傳的變異,而進化的動力是自然的選擇與適應。選擇決定方向,而環境變化決定植物的演化。遺傳與變異的統一是進化的動力。

進化的不同方式:(1)復式進化(全面進化),是有花植物的特點;(2)特徵式進化(特異適應),是局部器官,如變態葉、葉狀莖形成了輻射適應;平行、趨同也屬這一類;(3)簡式進化(退化),如寄生植物、單性花、單被花。

進化速度在不同類群相差很大,取決於不同的內外因。慢的如水杉、銀杏;快的是真核細胞,如從原核——真核化了20億年,而從真核——有花植物只有10億年時間。

F. 表觀遺傳學是「後拉馬克學說」嗎

拉馬克認為生物在新環境的直接影響下,習性改變,某些經常使用的器官發達增大,不經常使用的器官則逐漸退化(用進廢退),並認為這樣獲得的後天性狀可傳給後代,生物體由此可逐漸演變.此外,他還認為適應是生物進化的主要過程.
長頸鹿脖子的用進廢退進化
達 爾文認為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決定物種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的進化,並提出著名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論斷.他還認為遺傳突變是生物進化的動力, 有利突變可在自然選擇中被保存.這種進化論的著眼點是群體,遺傳物質的多樣性通過個體的遺傳突變而擴增,進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
隨著遺傳物質的測序和中心法則的認識,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達爾文進化論是科學的,個體意識能支配進化的拉馬克主義只是謬論.物種漂變學說和中性進化都是達爾文主義的現代版,它們解釋了遺傳物質基因在物種進化中的演變.
隨著科學的向前發展,有些生物現象不能夠被達爾文學說解釋.如空氣中的污染物在沒有改變基因的情況下如何影響DNA的表達,從而導致像肺氣腫或肺癌之類的 疾病;某種疾病只發生在同卵雙胞胎中的一位.這些現象排除了遺傳物質變異的可能性,而生物特性卻出現改變.表觀遺傳學是遺傳物質之外的遺傳因素,也是外界 環境與遺傳物質之間的橋梁.在遺傳物質沒有改變的情況下,生物體的性狀受到特定環境誘導而發生可遺傳的變化.從性狀遺傳上看,表觀遺傳學是拉馬克學說的延 續,生物體性狀在物種繁衍過程中不斷被繼承.一些組裝信息(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質構象變化等)可調控基因的表達水平,進而影響節遺傳基因的功能和特性.
然而表觀遺傳學克服了生物體進化的唯意識論,因而不是簡單的拉馬克學說.不僅沒有否認達爾文的進化論,它還作為這一理論的補充.生物體性狀的強化或退化不 是生物體的意識決定的,而是受遺傳物質和表達模式共同影響的.關於生物的進化,達爾文從遺傳物質解釋,而表觀遺傳學則從基因的表達模式上詮釋.換句話說, 達爾文回答了人類是由古猿進化的,而表觀遺傳學則回答為什麼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表觀遺傳記憶
基因的表達活性在一些地區長期受環境的影響;個體生存的環境能影響後代的生物學或生理學特徵,但是在遺傳過程中基因組卻沒有改變.一些研究表明,在家庭 中,祖父母遭受嚴重的食物短缺,子孫後代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就會更大,表觀遺傳學中通過基因是否表達獲取的記憶能解釋這一點.但是截止到目前,還 沒有一個清晰的機制能解釋個體如何形成對可變因子(如營養)的記憶.
表觀遺傳學中甲基化對基因表達的作用
研究表明組蛋白甲基轉移酶和去甲基酶對於組蛋白甲基化狀態影響很大,比如H3K9特異性去甲基化酶Jhdm2a在激素受體介導的基因激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G. 生物遺傳學方面的例子

遺傳學的研究范圍包括遺傳物質的本質、遺傳物質的傳遞和遺傳信息的實現三個方面。遺傳物質的本質包括它的化學本質、它所包含的遺傳信息、它的結構、組織和變化等;遺傳物質的傳遞包括遺傳物質的復制、染色體的行為、遺傳規律和基因在群體中的數量變遷等;遺傳信息的實現包括基因的原初功能、基因的相互作用,基因作用的調控以及個體發育中的基因的作用機制等。

遺傳學學科分支
[編輯本段]

遺傳學中的親子概念不限於父母子女或一個家族,還可以延伸到包括許多家族的群體,這是群體遺傳學的研究對象。遺傳學中的親子概念還可以以細胞為單位,離體培養的細胞可以保持個體的一些遺傳特性,如某些酶的有無等。對離體培養細胞的遺傳學研究屬於體細胞遺傳學。遺傳學中的親子概念還可以擴充到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復制甚至mRNA的轉錄,這些是分子遺傳學研究的課題。

一個受精卵通過有絲分裂而產生無數具有相同遺傳組成的子細胞,它們怎樣分化成為不同的組織是一個遺傳學課題,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屬於發生遺傳學。由一個受精卵產生的免疫恬性細胞能夠分別產生各種不同的抗體球蛋白,這也是遺傳學的一個課題,它的研究屬於免疫遺傳學。

從噬菌體到人,生物界有基本一致的遺傳和變異規律,所以遺傳學原則上不以研究的生物對象劃分學科分支。人類遺傳學的劃分是因為研究人的遺傳學與人類的幸福密切相關,而系譜分析和雙生兒法等又幾乎只限於人類的遺傳學研究。

微生物遺傳學的劃分是因為微生物與高等動植物的體制很不相同,因而必須採用特殊方法進行研究。此外,還有因生產意義而出現的以某一類或某一種生物命名的分支學科,如家禽遺傳學、棉花遺傳學、水稻遺傳學等。

更多的遺傳學分支學科是按照所研究的問題來劃分的。例如,細胞遺傳學是細胞學和遺傳學的結合;發生遺傳學所研究的是個體發育的遺傳控制;行為遺傳學研究的是行為的遺傳基礎;免疫遺傳學研究的是免疫機制的遺傳基礎;輻射遺傳學專門研究輻射的遺傳學效應;葯物遺傳學則專門研究人對葯物反應的遺傳規律和物質基礎,等等。

從群體角度進行遺傳學研究的學科有群體遺傳學、生態遺傳學、數量遺傳學、進化遺傳學等。這些學科之間關系緊密,界線較難劃分。群體遺傳學常用數學方法研究群體中的基因的動態,研究基因突變、自然選擇、群體大小、交配體制、遷移和漂變等因素對群體中的基因頻率和基因平衡的影響;生態遺傳學研究的是生物與生物,以及生物與環境相互適應或影響的遺傳學基礎,常把野外工作和實驗室工作結合起來研究多態現象、擬態等,藉以驗證群體遺傳學研究中得來的結論;進化遺傳學的研究內容包括生命起源、遺傳物質、遺傳密碼和遺傳機構的演變以及物種形成的遺傳基礎等。物種形成的研究也和群體遺傳學、生態遺傳學有密切的關系。

從應用角度看,醫學遺傳學是人類遺傳學的分支學科,它研究遺傳性疾病的遺傳規律和本質;臨床遺傳學則研究遺傳病的診斷和預防;優生學則是遺傳學原理在改良人類遺傳素質中的應用。生統遺傳學或數量遺傳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數量性狀,而農作物和家畜的經濟性狀多半是數量性狀,因此它們是動植物育種的理論基礎。

遺傳學研究方法
[編輯本段]

雜交是遺傳學研究的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所以生活周期的長短和體形的大小是選擇遺傳學研究材料常要考慮的因素。昆蟲中的果蠅、哺乳動物中的小鼠和種子植物中的擬南芥,便是由於生活周期短和體形小而常被用作遺傳學研究的材料。大腸桿菌和它的噬菌體更是分子遺傳學研究中的常用材料。

生物化學方法幾乎為任何遺傳學分支學科的研究所普遍採用,更為分子遺傳學所必需。分子遺傳學中的重組DNA技術或遺傳工程技術已逐漸成為遺傳學研究中的有力工具。

H. 細胞質遺傳、母系遺傳、以及體細胞遺傳的區別和特點

細胞質遺傳(cytoplasmic inheritance):細胞質內的基因,即細胞質基因所控制的遺傳現象和遺傳規律。特點及原因
(1)特點 細胞質遺傳①母系遺傳:不論正交還是反交,Fl性狀總是受母本(卵細胞)細胞質基因控制;②雜交後代不出現一定的分離比。
(2)原因①受精卵中的細胞質幾乎全部來自卵細胞;②減數分裂時,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隨機不均等分配。

母系遺傳,是指兩個具有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不論正交或反交,子一代總是表現為母本性狀的遺傳現象。母系遺傳屬細胞質遺傳。①母親將她的mtDNA傳遞給兒子和女兒,但只有女兒能將其mtDNA傳遞給下一代;
②人的細胞里通常有上千個mtDNA拷貝,在突變體和正常mtDNA共存的細胞中,mtDNA在細胞的復制和分離過程中發生遺傳漂變,可導致子細胞出現三種基因型:純合的突變體mtDNA、純合的正常mtDNA、突變體和正常的mtDNA的雜合。

染色體基因或細胞核的轉移把遺傳物質引入某種生物的細胞是體細胞遺傳學研究中的常用手段。外源遺傳物質直接轉化受體細胞的效率不高。把待轉移的遺傳物質用病毒、血影細胞、微細胞、脂質體等裝載後則能提高引入受體細胞的效率。此外,也可以用極細的玻璃管把 DNA直接注射到受體細胞的細胞核中。對於除去細胞壁後的植物細胞的原生質體來講,也可以用上述種種方法引入DNA分子、噬菌體顆粒和細胞器等。 除了轉移染色體或染色體片段以外,有時需要轉移整個細胞核,顯微注射也是轉移細胞核的常用方法。
應用——應用細胞融合、染色體鑒定、生化鑒定、免疫學鑒定等技術,已經建立了許多種基因定位方法,使人的基因定位的研究取得了快速的進展。例如,可利用中國倉鼠的細胞和人的體細胞融合的雜種細胞在傳代培養過程中不斷排斥人的染色體的現象來進行基因定位:如發現雜種細胞中人的9號染色體被排斥後便失去ABO血型抗原,就可以確定ABO血型抗原基因是在9號染色體上等。研究腫瘤細胞融合形成的雜種細胞的致瘤性的變化可以為了解正常細胞的癌化和腫瘤細胞的逆轉提供重要的線索。體細胞遺傳學方法還可應用於腫瘤(例如著色性干皮病)發生機理的研究(見DNA損傷修復、互補作用)。另外,體細胞培養的方法還可應用於人類遺傳性疾病的預防(見染色體病、先天性代謝缺陷)。
遺傳物質引入受體細胞後,分析外源基因在受體細胞中是否表達以及了解基因表達時所需的條件是研究真核細胞基因調控的有效途徑。此外,研究細胞核和細胞質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細胞質對核基因表達的作用,也都是體細胞遺傳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I. 生物基因的遺傳漂變速率一般是多少(每百萬年百分之幾)

鹼基對變化率相對固定,性狀變化率越高等生物越低

因為高等動物的遺傳物質更復雜,有更多的無用的鹼基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小男孩在農場遇到一隻白狗 發布:2024-08-19 08:36:47 瀏覽:594
微光上有什麼恐怖片 發布:2024-08-19 05:25:40 瀏覽:915
穿越香港鬼片滅鬼的小說 發布:2024-08-19 03:36:10 瀏覽:833
惡之花都敏秀姐姐扮演者 發布:2024-08-19 02:22:07 瀏覽:321
thai好看電影 發布:2024-08-18 11:34:37 瀏覽:795
電影內容女的是傻子容易尿褲子,男的很窮單身漢 發布:2024-08-18 10:31:36 瀏覽:129
雙機巨幕廳和4k廳哪個好 發布:2024-08-18 10:18:41 瀏覽:818
日本僵屍片上世紀 發布:2024-08-18 07:32:00 瀏覽:537
怪物 韓國電影在線 發布:2024-08-18 03:49:17 瀏覽:491
第九區一樣的 發布:2024-08-17 23:16:05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