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遺傳學說
① 哪月摩爾根創新了遺傳染色體學說
應該是1910年5月。
在1910年5月,在摩爾根的實驗室中誕生了一隻白眼雄果蠅。摩爾根把它帶回家中,把它放在床邊的一隻瓶子中,白天把它帶回實驗室,不久他把這只果蠅與另一隻紅眼雌果蠅進行交配,在下一代果蠅中產生了全是紅眼的果蠅,一共是1240隻。後來摩爾根讓一隻白眼雌果蠅與一隻正常的雄果蠅交配。卻在其後代中得到一半是紅眼、一半是白眼的雄果蠅,而雌果蠅中卻沒有白眼,全部雌性都長有正常的紅眼睛。摩爾根對此現象如何解釋呢?他說:「眼睛的顏色基因(R)與性別決定的基因是結在一起的,即在X染色體上。」或者像我們現在所說那樣是鏈鎖的,那樣得到一條既帶有白眼基因的X染色體,又有一條Y染色體的話,即發育為白眼雄果蠅。
摩爾根及其同事、學生用果蠅做實驗材料。到1925年已經在這個小生物身上發現它有四對染色體,並鑒定了約100個不同的基因。並且由交配試驗而確定鏈鎖的程度,可以用來測量染色體上基因間的距離。1911年他提出了「染色體遺傳理論」。果蠅給摩爾根的研究帶來如此巨大的成功,以致後來有人說這種果蠅是上帝專門為摩爾根創造的。摩爾根發現,代表生物遺傳秘密的基因的確存在於生殖細胞的染色體上。而且,他還發現,基因在每條染色體內是直線排列的。
染色體可以自由組合,而排在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是不能自由組合的。摩爾根把這種特點稱為基因的「連鎖」。摩爾根在長期的試驗中發現,由於同源染色體的斷離與結合,而產生了基因的互相交換。不過交換的情況很少,只佔1%。連鎖和交換定律,是摩爾根發現的遺傳第三定律。他於20世紀20年代創立了著名的基因學說,揭示了基因是組成染色體的遺傳單位,它能控制遺傳性狀的發育,也是突變、重組、交換的基本單位。但基因到底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這在當時還是個謎。1933年,摩爾根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② 通過遺傳的染色體學說來說明染色體與基因的關系
遺傳基因其實就是一段一段的dna組成的,整個的dna是按照鹼基配對的原則把母體的遺傳信息通過rna傳遞過來的。而dna鏈條卻依託於染色體上。
另外,在細胞分裂的時候,通過染色體的復制,就把dna復制了,也就把帶有遺傳信息的基因復制到各自的子染色體中,再通過轉載rna的運載,把信息還原成氨基酸,形成蛋白質,從而使母本的特徵得以流傳和保持,進而細胞也就分裂成了相同的子細胞。換而言之,三者共同協作,在遺傳中連續的發揮作用,且缺一不可。
③ 染色體學說的主要觀點
遺傳的染色體學說的誕生是細胞學和遺傳學的結晶,宣告了細胞遺傳學的日臻成熟,正如米勒所言:「它為整個現代遺傳學奠定了基礎養料」。摩爾根也因此在諾貝爾誕生100周年的1933年而榮膺桂冠。諾貝爾委員會認為:「沒有摩爾根的研究,就沒有人類遺傳學,也就沒有人類優生學」。遺傳學的飛速發展業已表明,當時的這種評價遠遠不夠。正如科學史學家邁爾(E.Mayr)1984年所言:「接受遺傳的染色體理論絕不是染色體研究的終止,而是進入染色體研究新時代的標志」。
④ 染色體遺傳學說的要點是什麼(要詳細)
1遺傳因子位於染色體上,並稱這些因子為基因;
2染色體存在於細胞核中,分裂間期它以染色質的狀態存在;
3在細胞分裂時,成為短粗的桿狀結構,稱為染色體。
⑤ 染色體遺傳學說的要點是什麼
1遺傳因子位於染色體上,並稱這些因子為基因;
2染色體存在於細胞核中,分裂間期它以染色質的狀態存在;
3在細胞分裂時,成為短粗的桿狀結構,稱為染色體。
⑥ 遺傳染色體學說具體是什麼
孟德爾豌豆雜交試驗論文被重新發現3年後的1903年,薩頓(Sutton)和鮑維里(Boveri)根據各自的研究,認為孟德爾「遺傳因子」與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的染色體行為具有平行性,同時提出了遺傳的染色體學說,認為孟德爾的遺傳因子位於染色體上,這個從細胞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圓滿地解釋了孟德爾遺傳現象。
19世紀,特別是下半葉,細胞學有了空前的發展:魏斯曼(A.Weismann)首先提出要在細胞水平研究遺傳的觀點,斷然否定獲得性遺傳,提出種質連續理論;赫特維希(O.Hertwig)研究海膽受精作用,確認動物細胞在形成配子過程中要發生減數分裂;魯(W.Roux)1883年提出遺傳物質均等分配的觀點;薩頓和蒙哥馬利(Montgomery)證明了染色體的連續性,薩頓指出:「父本與母本的染色體以配對的方式聯系,減數分裂時彼此分開,這就是孟德爾遺傳的物質基礎」;鮑維里研究馬蛔蟲受精作用,證實了染色體的個體性,他認為:從受精卵衍生出來的一切細胞,其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這正如威爾遜(E.B.Willson)所預言的:「細胞通過分裂在發生上連續,遺傳現象就是這種連續性的結果。」
這些細胞學成果的染色體假說在1903~1910年的這段時間內未得到承認和支持,有不少遺傳學家反對,貝特森(Bateson)就屬其中之一。連鎖現象最初是貝特森於1906年在香豌豆雜交中發現的,盡管此時染色體學說已經提出3年,但他在連鎖現象面前,除了提出相斥和相引這兩個名詞和「珍惜你的例外吧!」這句名言之外,別無建樹。
後來摩爾根對染色體學說作出了決定性貢獻。
染色體理論主要來自細胞學的觀察事實,摩爾根認為這是「思辨」臆測,要求提供更直接的證據,宣稱絕不接受這種「沒有實驗基礎」的理論。
在摩爾根看來,承認那種性狀由「顆粒」控制,而顆粒位於單個不同的染色體上,這有餑於他的漸成論思維背景,這意味著將在一定程度上否定自己原有的概念體系。現在看來可以這樣認為:1910年之前,作為胚胎學家的漸成論者,對細胞學家所固守的預成論和顆粒論是持否定態度的,盡管預成論與漸成論的爭辯表面上看,100年前就已偃旗息鼓,且以後者勝利而告終,但胚胎學家對預成論思維的任何痕跡都過度敏感,因為對於預成論者,孟德爾學說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顆粒學說,而摩爾根則認為預成論全然否定了細胞質和環境的作用。
當然,原初的顆粒遺傳理論確有簡單化的缺點。1909年約翰遜(W.Johannsen)才提出基因型和表現型的概念,在這之前,顆粒論者就不得不從遺傳因子與生物性狀之間一一對應聯系的預成論思維去探討遺傳。也就是說,雖然小人學說早已無人問津,但基因型就是縮小了的表現型的跡痕卻未能動搖。
為什麼摩爾根很快又成為染色體學說的主要倡導者和一系列有力證據的提供者呢? 1904年美國細胞學家威爾遜邀請他到哥倫比亞大學,作為好友、同事,兩人的辦公室僅一牆之隔,且有著一些既研究果蠅遺傳又研究昆蟲染色體的共同學生作媒介,此間威爾遜的工作深刻地影響著摩爾根。
1908年摩爾根引進黑腹果蠅建立果蠅室,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1910年5月發現一種白眼雄蠅,他立即用白眼雄蠅與正常紅眼雌蠅交配,結果F1全是紅眼,說明白眼屬隱性突變性狀;在F1兄妹交產生的F2中,出現了白眼只限於雄蠅的現象,這預示眼色與性別的遺傳相關;他又將這只白眼雄蠅與F1紅眼雌蠅回交,結果表明雌蠅也可出現白眼;再將這只白眼雌蠅與紅眼雄蠅雜交,出現了雄蠅全是白眼而雌蠅全是紅眼現象,他將這種女象父、子象母的現象稱為交叉遺傳(criss-cross inheritance)。
性狀遺傳隨性別不同而有所差異,這是孟德爾雌雄同株的豌豆不可能表現的新現象,但這使摩爾根聯想到世紀之交的性染色體研究。
1891年後亨金(H.Henking)發現並命名半翅目昆蟲精巢細胞中含異染色質的X染色體;1902年麥克隆(C.E.Mc Clung)將該染色體與昆蟲性別相聯系;威爾遜(1905年)研究半翅目和直翅目昆蟲,認為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特別是史蒂文斯(N.M.Stevens)發現果蠅性別決定機制。
運用這些細胞學成果,可斷言上述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但摩爾根仍然躊躇不定,其主要原因是:漸成論觀點在復雜的實驗結果面前,仍影響著摩爾根對並非基於「小人與活力」之上的預成論觀點的思維。他很難相信染色體是一種能夠從根本上控制一切的「顆粒」。
摩爾根果蠅雜交結果與英國研究的蛾類和鳥類性別決定機制相抵觸;後來證實這種平行的相反恰是基因位於染色體上的又一證據。
果蠅只有8條染色體,而個體性狀紛呈繁雜,他擔心這樣一來,許多性狀勢必包含在同一染色體中而隨之一道「孟德爾化」。物種間染色體數目差異甚大,這使他認為染色體未必是能控制一切性狀的基質。
縝密的科學思維,可貴的懷疑主義!當進一步的研究使他對這些問題有所醒悟時,著名的論文《果蠅的限性遺傳》誕生了,在遺傳學這是第一次將一個具體的基因與一個特定的染色體聯系起來。
然而最終直接證明染色體理論的還是摩爾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的經典研究。他在重復白眼雌蠅與紅眼雄蠅的交配時,發現了約1/2000的初級例外子代,即女偏母、子偏父的「性狀直傳」;再將初級例外中白眼雌蠅與正常紅眼雄蠅交配,發現了更高頻率(4%)的次級例外。布里吉斯假設初級例外的白眼雌蠅具有XXY的異常性染色體(即母本減數Ⅰ過程中X染色體不分離,共同進入受精卵所致),它形成的4種配子與正常父本的2種配子結合,即形成8種眼色、性別、育性、生活力不同的後代,其中4%為直傳性狀的次級例外,布里吉斯還逐一鏡檢了這些果蠅的性染色體,結果完全證實了他的假說,同時還提出了性別平衡理論。這項研究直觀地、令人信服地證實了染色體就是基因的載體。
遺傳的染色體學說的誕生是細胞學和遺傳學的結晶,宣告了細胞遺傳學的日臻成熟,正如米勒所言:「它為整個現代遺傳學奠定了基礎養料」。摩爾根也因此在諾貝爾誕生100周年的1933年而榮膺桂冠。諾貝爾委員會認為:「沒有摩爾根的研究,就沒有人類遺傳學,也就沒有人類優生學」。遺傳學的飛速發展業已表明,當時的這種評價遠遠不夠。正如科學史學家邁爾(E.Mayr)1984年所言:「接受遺傳的染色體理論絕不是染色體研究的終止,而是進入染色體研究新時代的標志」。
⑦ 1遺傳的染色體學說是什麼
http://genetics.sjtu.e.cn/genetics/2.01.htm
⑧ 遺傳的染色體學說,你們怎麼理解
染色體遺傳學說,是美國生物學家摩爾根對孟德爾學說的進一步發展。他用果蠅做了大量試驗,提出了遺傳因子位於染色體上。1909 年,丹麥遺傳學家約翰遜首次把孟德爾的「遺傳因子」稱作基因 。染色體存在於細胞核中,在細胞期(細胞不分裂的時期),它以染色質的狀態存在;在細胞分裂時,成為短粗的桿狀結構,稱為染色體(因為它染色較深)。染色體實際上是染色質濃集而成的,內部呈緊密的、高度螺旋曲卷的絲狀結構。在細胞核中含有進一步發育所必需的所有信息,它決定這個細胞將發育成為一個人、一匹馬或一羽鴿子,並且決定鴿子是大型或小型的,羽色是灰的或是紅的,飛翔能力是優秀的或是低劣的等。這些發育或發展的資料及指令,均存在於染色體的絲狀結構上。在染色體上,依照順序包含一系列鹼基,稱為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就好像項鏈上成串的珠子,這些成串的基因正代表著所有的遺傳性狀,因而被稱為「遺傳的基本單位」。
⑨ 最早提出染色體遺傳理論的學者是
19世紀60年代,奧地利遺傳學家格雷戈爾·孟德爾就提出了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觀版點,但權這僅僅是一種邏輯推理。
1909年丹麥遺傳學家約翰遜(W. Johansen 1859~1927)在《精密遺傳學原理》一書中正式提出「基因」概念。
20世紀初期,遺傳學家摩爾根通過果蠅的遺傳實驗,認識到基因存在於染色體上,並且在染色體上是呈線性排列,從而得出了染色體是基因載體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