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遺傳因素 » 被動的遺傳

被動的遺傳

發布時間: 2021-03-26 09:39:38

❶ 哪些屬於遺傳

遺傳病是指由於遺傳物質改變所致的疾病。具有先天性、終生性和家族性。病種多、發病率高。目前已發現的遺傳病超過3000種,估計每100個新生兒中約有3~10個患有各種程度不同的遺傳病。
1.高血壓
遺傳危險度:★★★★★
科學家已培育成功一種「遺傳性自發高血壓」老鼠。這種老鼠會把高血壓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它們的子孫100%會發生高血壓,這是高血壓與遺傳密切相關的最典型例子。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高血壓屬於多基因遺傳性疾病。通過高血壓患者家系調查發現,父母均患有高血壓者,其子女今後患高血壓概率高達45%;父母一方患高壓病者,子女患高血壓的幾率是28%;而雙親血壓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僅為3%。
防治原則
1.堅持監測血壓,正常狀態下至少每年1次。
2.限鹽補鉀。逐步把每日攝入食鹽的量控制到5克,同時多吃富含鉀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仁、蓮子、芫荽、莧菜、菠菜等)。
3.防止超重和肥胖。
4.戒煙限酒。
2.糖尿病
遺傳危險度:★★★★★
糖尿病具有明顯遺傳易感性(尤其是臨床上最常見的2型糖尿病)。家系研究發現,有糖尿病陽性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顯著高於家族史陰性人群。而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機會是普通人的15~20倍。
防治原則
誘發糖尿病的「外因」有熱量攝取太多,活動量下降,肥胖,吸煙以及心理壓力過大等。反過來,避免以上因素就可預防糖尿病。在飲食方面,應該做到糧食、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注意攝入量與消耗量平衡。常測體重,如果體重增加了,熱量肯定攝入過量,這時就應檢討你的食譜並增加運動。
3.血脂異常
遺傳危險度:★★★
血脂代謝異常有許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遺傳因素。隨著醫學科學發展,目前已經發現有相當部分血脂異常患者存在一個或多個遺傳基因缺陷。由遺傳基因缺陷所致血脂異常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顯遺傳傾向,臨床上通稱為家族性血脂異常。
防治原則
最重要的是強調「邁開腿,管住嘴」。一方面要適當限制飲食,但食物種類應盡量豐富,選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維生素、纖維素(水果、疏菜、麵包和谷類食物),控制體重。同時加強鍛煉,使熱量消耗掉才不至於使脂肪在體內堆積。
4.乳腺癌
遺傳危險度:★★★
乳腺癌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流行病學調查發現,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親患乳腺癌,則患病的危險性增加1.5~3倍;如有兩位近親患乳腺癌,則患病率將增加7倍。發病的年齡越輕,親屬中患乳腺癌的危險越大。
防治原則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要特別注意自查,以發現乳癌的蛛絲馬跡,早期治療。乳房包塊是乳腺癌最常見的體征,這種包塊與乳腺增生包塊不同,常為單個,形態不規則,質地較硬,活動度不好,大多無疼痛,與月經周期無明顯關系。此外,如發現有乳頭濕疹、溢液、皺縮,也應引起重視,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5.胃癌
遺傳危險度:★★★
胃癌患者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調查發現,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即父母和親兄弟姐妹)得胃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3倍。比較著名的如拿破崙家族,他的祖父、父親以及三個妹妹都因胃癌去世,整個家族包括他本人在內共有7人患了胃癌。
防治原則
患胃癌危險因素包括缺乏體育鍛煉、精神壓抑、吸煙、喜食煙熏食品、喜食重鹽飲食、過量攝入肉類、幽門螺桿菌感染、胃潰瘍等。而喜食菌類、新鮮水果是胃癌的保護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胃癌的家族聚集現象可能與共同感染幽門螺桿菌有關,有胃癌家族史者應去醫院監測有無該細菌感染,有則及時治療。
6.大腸癌
遺傳危險度:★★★
家族遺傳導致的大腸癌佔大腸癌發病總人數的10%~15%。親屬中有大腸癌患者的人,患此病的危險性比普通人大3~4倍,如果家族中有兩名或以上的近親(父母或兄弟姐妹)患大腸癌,則為大腸癌的高危人群。
防治原則
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應多吃新鮮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發霉食物,少飲含酒精飲料,戒煙。如出現以下症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①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增多,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②大便帶膿血或黏液便。③大便變細、變形,排便費力。④時有排便感,卻無大便解出。
7.肺癌
遺傳危險度:★★
國外研究機構對超過10.2萬名日本中老年人展開了長達13年的追蹤調查,他們中共出現了791例肺癌。研究者將直系親屬有肺癌患者和沒有肺癌患者的兩組人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前者患病幾率是後者的2倍。肺癌的遺傳性在女性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防治原則
肺癌的發生與吸煙密切相關,特別是那些有家族肺癌病史的人,一定要遠離煙草和被動吸煙。如果出現刺激性咳嗽、痰血等症狀,尤其是上述高危人群,應盡早找醫生診治。如果能早期發現並規范治療,肺癌的治癒率可以達到70%。
8.哮喘
遺傳危險度:★★★★★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哮喘發病的遺傳因素大於環境因素。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其子女患哮喘的幾率可高達60%;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為20%;如果父母都沒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只有6%左右。此外,如果家庭成員及其親屬患有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或食物、葯物過敏等,也會增加後代患哮喘的可能性。
防治原則
成人哮喘多在兒童期發病,兒童期早治療是減少成人期發病率的關鍵。有哮喘家族史者應避免各種引發哮喘的環境因素,如吸入各種過敏物質(過敏原)、呼吸道病毒和細菌感染、吸煙和空氣污染等,這些因素在哮喘發病和加劇中起觸發和推波助瀾的作用。平時要做好居室、生活和工作環境的清潔衛生,戒煙,積極預防和及時治療呼吸道感染等。
9.抑鬱症
遺傳危險度:★★★★★
許多研究都發現抑鬱症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較密切的關系,抑鬱症患者的親屬中患抑鬱症的概率遠高於一般人,約為10~30倍,而且血緣關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據國外報道,抑鬱症患者親屬中患抑鬱症的概率為:一級親屬(父母、同胞、子女)為14%,二級親屬(伯、叔、姑、姨、舅、祖父母或孫子女、甥侄)為4.8%,三級親屬(堂、表兄妹)為3.6%。
防治原則
抑鬱症的防治應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為主。如果經常出現悶悶不樂、體重顯著增加或減少、失眠或睡眠過多、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有輕生念頭等現象,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10.老年痴呆
遺傳危險度:★★★
科學家在長期研究後發現,老年性痴呆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研究發現,父母或兄弟中有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可能性要比無家族史者高出4倍。
防治原則
如果有老年性痴呆家族遺傳史的,50歲以後就應該進行檢查,看有沒有智力方面的障礙,以便及時採取一些措施進行治療。
除遺傳因素外,教育程度低者易患老年痴呆,而接受過正規教育的人其發病年齡比未受過教育者推遲7~10年。此外,長期情緒抑鬱、離群獨居、文化水平和語言水平低、喪偶且不再婚、不參加社交活動、缺乏體力和腦力活動等也易致老年性痴呆症。
以上各類遺傳病發病率加起來約為30%,而且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因此,不能再籠統他說遺傳病只是一種罕見之症。預防遺傳病患兒的降生,是提高我國人口素質的重要優生手段。
絕大多數遺傳病無法治癒。
因為現代醫學還不能改變已出生的人的基因,所以只要致病基因還在,就無法治癒。但是某些病可以通過不停地用葯來緩解病情。

❷ 遺傳律率為0,能傳遞給後代嗎

不會遺傳;有可能會傳染給後代,如果沒作好措施的話,可能乙肝母親會傳染給胎兒、嬰兒。具體防護措施是乙肝病毒母嬰阻斷的方法:對於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可以從兩個方面採取措施進行母嬰阻斷。一方面可以使用葯物將孕婦體內的乙肝病毒傳染給胎兒的能力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可以在嬰兒出生後利用免疫方法阻斷來自母體的乙肝病毒。

由於孕期使用抗病毒的葯物風險較大,所以目前較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在妊娠後3個月採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被動免疫方法來降低孕婦體內乙肝病毒的傳染能力。具體方法是:孕中期測定乙肝病毒DNA的濃度,如果高於500meq/ml,即可分別在孕7、8、9三個月各注射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用葯期間要觀察肝功、乙肝病毒DNA的濃度等。如乙肝病毒DNA濃度低於500meq/ml,有肝功異常且可除外重疊感染其他類型的肝炎病毒者,也可以按上述方法進行被動免疫。但是如果肝功正常,則可以不必進行此治療。

孕期的治療只是能夠降低孕婦體內乙肝病毒的傳染水平,並不能保證胎兒完全不被感染,很可能乙肝病毒正在新生兒的體內「旅行」,尚未「定居或繁衍」,所以當新生兒出生時除採取必要的產科措施外,採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聯合使用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具體方法是:新生兒出生後於0、1月齡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再於2、3、5月齡各注射重組乙肝疫苗10微克,然後在7月齡時取血化驗乙肝病毒的保護性抗體,應該隨訪三年,如果觀察孩子的保護性抗體低於或接近10IU/ML,可再次注射重組乙肝疫苗10微克。

❸ 生男生女會遺傳嗎

按照遺傳學及生育學的觀點綜合分析:結婚的男女雙方,女方的生男生女與遺內傳有關的機率容要大。但按生育學的觀點,生男生女的主要原因是男方的精子xx、xy
染色體來決定生男生女
。所以生男生女與家族有一定的關系,但不是
100%。

❹ 遺傳基因是什麼意思

遺傳基因,也稱為遺傳因子,是決定生物遺傳特徵,具有復雜結構的化學物質。

一、定義:

基因有兩個特點,一是能忠實地復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徵。

二是基因能夠「突變」,突變絕大多數會導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變。非致病突變給自然選擇帶來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選擇中被選擇出最適合自然的個體。

二、基本特性:

基因具有三種特性:

1、穩定性

基因的分子結構穩定,不容易發生改變。基因的穩定性來源於基因的精確自我復制,並隨細胞分裂而分配給子細胞,或通過性細胞傳給子代,從而保證了遺傳的穩定。

2、決定性狀發育

基因攜帶的特定遺傳信息轉錄給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核糖體上翻譯成多肽鏈,多肽鏈折疊成特定的蛋白質。其中有的是結構蛋白,更多的是酶。基因正是通過對酶合成的控制,以控制生物體的每一個生化過程,從而控制性狀的發育。

3、可變性

基因可以由於細胞內外誘變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突變。突變的結果產生了等位基因和復等位基因。由於基因的這種可變性,才得以認識基因的存在,並增加了生物的多樣性,為選擇提供更多的機會。

(4)被動的遺傳擴展閱讀

作用:

基因是人類遺傳信息的化學載體,決定我們與前輩的相似和不相似之處。在基因「工作」正常的時候,我們的身體能夠發育正常,功能正常。如果一個基因不正常,甚至基因中一個非常小的片斷不正常,則可以引起發育異常、疾病,甚至死亡。

健康的身體依賴身體不斷的更新,保證蛋白質數量和質量的正常,這些蛋白質互相配合保證身體各種功能的正常執行。每一種蛋白質都是一種相應的基因的產物。

基因可以發生變化,有些變化不引起蛋白質數量或質量的改變,有些則引起。基因的這種改變叫做基因突變。蛋白質在數量或質量上發生變化,會引起身體功能的不正常以致造成疾病。

❺ 人的遺傳病有那些

遺傳病是指由於遺傳物質改變而造成的疾病。遺傳病在上、下代之間按一定方式傳遞,同時,遺傳病的發病也需要一定的環境因素。現在已被認識的遺傳病有5000多種,包括鐮刀型細胞貧血症、囊性纖維化病、血友病、白化病等等。遺傳病對人類健康有很大危害,也嚴重影響人口素質。隨著醫學的發展,一些遺傳病已經能夠治療,特別是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促使了分子醫學的誕生,開始應用基因療法治療遺傳病。預防遺傳病患兒的生出,是極為重要的。現在應用羊膜穿刺等胚胎檢測技術,在懷孕的初期,就可以確定胚胎是否有遺傳缺陷。如果有缺陷,就採取墮胎。禁止近親結婚,是減少遺傳病的一項重要措施。
遺傳病主要特點
遺傳病是因遺傳基因或遺傳物質的改變導致的疾病。遺傳物質只能在有血緣關系的成員中傳遞,並且受累個體可能在受精卵時期即已獲得了致病基因,保持到終身。因此遺傳病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家族聚集性。即家族中有多個成員患病,或者一對夫婦反復生育患同樣病的病孩。

②垂直傳遞性。遺傳病只在血緣親屬中自上代往下代傳遞,無血緣的家族成員不受影響。血緣親屬中也不能橫向傳遞,如哥哥不能傳給弟弟。

③先天性。這些基因大多可能在胚胎期已經發揮了致畸的作用。遺傳病患者大多在母體內即已患病,很多遺傳病患者在出生前或出生之時就有明顯症狀或畸型。

④終身性。終身性意味著兩點:

其一,對大多數遺傳病還缺乏有效的臨床治療措施,一旦病情發生,很難徹底糾正或根治;

其二,主要是指無法改正患者的致病基因。患者通過飲食控制、內外科技術及當今發展起來的基因治療
技術,在某種程序上可以改善甚至完全糾正臨床症狀,但是其致病基因仍保持終身,並通過生殖傳給子女。

冬春季節是各種傳染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好發季節,近兩年來,非典型肺炎(包括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都在此季節嚴重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給我們的健康敲響了警鍾。但是專家認為,只要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勤於鍛煉身體,很多傳染性疾病都是可以預防的。本報記者特邀滬上權威感染病學專家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繆曉輝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病科副主任盧洪洲博士,就冬春季節常見的麻疹、風疹、流腦、猩紅熱、流行性感冒、水痘、肺結核和非典型肺炎等傳染性疾病為讀者一一解析。

專家認為,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來傳播,因此,日常生活中是有對策來避免它的。以下八大對策供參考。

1、避免受涼

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細菌和病毒容易侵入。

2、凈化環境

新鮮空氣能夠去除過量的濕氣和稀釋室內污染物。

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3、補充營養

注意多補充些魚、肉、蛋、奶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可中和體內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氣候乾燥,空氣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注意多喝水。

4、生活規律

生活不規律易使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5、加強鍛煉

體育鍛煉可增強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但霧天不要晨練,因為濃霧中不僅含有大量有害物質,而且水汽較多,會影響人體肺部的氣體交換。

6、個人防護

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出門盡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盡量少到擁擠的場所。

7、免疫預防

流行季節前可到防疫站或正規醫院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疫苗。

8、及早就醫

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氣短等一種或多種呼吸道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別不當回事,更不要胡亂吃葯。

盤點8種冬春常見傳染病
[麻疹病毒]襲擊5歲以下幼兒

麻疹俗稱「出麻」,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以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頰粘膜有麻疹粘膜斑,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等為主要表現。多見於8個月以上到5歲的嬰幼兒。自開展麻疹疫苗接種以來,總發病率已經顯著下降了。

作為一種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麻疹病毒存活在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內,通過飛沫進行傳播,可隨空氣進行傳染,不過麻疹病毒比較脆弱,在空氣中不能存活很長的時間。該病毒在公共場所的傳染性很強,建議在傳染病高發季節少帶嬰幼兒到公共場所去。

■預防麻疹的方法:

1、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8個月齡時初種,7歲時再加強接種一次。

2、體弱多病或有慢性病的兒童,可注射免疫球蛋白進行被動免疫,可制止發病或減輕症狀。

3、冬春季節,用馬蹄(荸薺)、紅蘿卜煎水服,每周1-2次,亦有預防作用。

[風疹病毒]早期感染可致胎兒畸形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易在兒童集體機構發生流行。臨床表現為低熱、輕微的上呼吸道炎症狀和麻疹樣皮疹,常伴有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孕婦如果在妊娠早期感染了風疹病毒,可引起胎兒嚴重的全身感染並致畸形,稱之為先天性風疹綜合征。

■預防風疹的方法:

1、注射風疹減毒活疫苗:主要對象應是15個月以上的小兒及兒童、易感育齡婦女。

2、妊娠早期孕婦應避免與風疹患者接觸,如已接觸並經風疹病毒抗體測定陽性者,應終止妊娠;陰性者可注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一般的丙種球蛋白無預防作用。

[流腦]起病最急及時就醫

流腦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腦膜炎雙球菌寄生在人的鼻咽部侵入血液循環,再進到腦膜及腦脊髓膜,引起腦膜及脊髓膜發炎。它起病急、傳播快、病死率高,是一種較嚴重的急性傳染病,主要侵犯15歲以下的兒童。在流腦流行期間,絕大多數患者症狀不典型,他們是主要的傳播者。

流腦的主要症狀是突發高熱、寒戰、頭痛、嘔吐,嚴重時出現頸項發硬,頭後仰、抽搐、昏睡等症狀,在胸、背部皮膚上一般可見到瘀點。因此,一旦發現有上述症狀的病人要立即就近就醫,如不及時搶救,常於24-48小時危及生命。

■預防流腦方法:

1、注意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保持室內清潔、空氣流通,被褥勤洗、勤曬,流腦流行時不要帶小孩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或病家串門。

2、預防流腦最好的辦法是接種流腦多糖體疫苗,一般接種後5-7天抗體水平就上升,注射一次疫苗有效免疫力至少可維持3-4年;如在流腦流行的季節前一個月,對6個月至15歲的兒童普遍進行一次流通腦多糖體疫苗注射,可預防流腦的發生和流行。

3、流腦是兒童中多發傳染病,小學、幼兒園、托兒所要做好晨檢,發現可疑病兒應及時送醫院治療,並做好隔離和其他兒童的預防工作。

[猩紅熱]可引發急性腎小球腎炎

猩紅熱為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在5-15歲的兒童。臨床表現為發熱後出現咽峽炎及全身皮膚細小皮疹,疹退後皮膚出現片狀脫落,少數患者於發病後2-3周發生非化膿性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及風濕熱等。

■預防猩紅熱的方法:

1、隔離患者,特別是要在集體兒童機構中執行。

2、密切接觸者的處理,尤其是體弱及免疫力功能低下者,可服用磺胺類葯或注射青黴素。

[流感病毒]傳染性強易流行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點是起病急,傳染性強,流行廣泛,傳播迅速,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流感是通過飛沫傳播的。

流感病毒在外界的抵抗力弱,在56℃30分鍾條件下易被滅活,在室溫下傳染性很快喪失,100℃1分鍾即被滅活,但在0~4℃能存活數周,在-20℃真空乾燥條件下可長期保存。對紫外線和化學消毒劑敏感。

■流感的預防方法:

1.管理傳染源:病人就地隔離,隔離至退熱後2天,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3天。

2.切斷傳播途徑: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和污染物要用漂白粉、過氧乙酸等進行消毒,室內通風,流行期間禁止大型聚會。

3.保護易感人群:有條件時疫苗接種和流行期間葯物預防。

[水痘]常在兒童中集體流行

水痘是一種小兒最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經呼吸道傳染是主要傳播途徑。另一種是接觸傳染,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被感染。多見於1~6歲的小兒,水痘傳染性很強,常在托兒所、幼兒園等兒童集體中流行。

■水痘的預防:

患了水痘的病兒一經確診,立即在家隔離直至全部結痂。水痘雖然症狀較輕,一般都能順利恢復,但它的傳染性很強,而且水痘在目前還未普遍施行自動免疫,因此預防水痘主要靠隔離好病兒,盡可能避免健康兒童與患水痘的病兒接觸。

[肺結核]易感人群在增加

肺結核是傳染病中的常見病,又稱「白色瘟疫」,曾經在80年代被認為人類已經基本徵服的疾病之一。但在90年代又卷土重來,易感人群的數量也在增加。它對機體的侵襲,以及對人體生活,工作造成的影響是絕對不可忽視的。

結核病的傳染源主要是痰塗片陽性的肺結核排菌病人。有了傳染源,結核菌還必須通過一定途徑才能傳染給別人。肺結核病人主要通過咳嗽或打噴嚏等把含有結核菌的微沫散播於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結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結核菌的感染。結核病傳染的程度主要受結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狀以及接觸的密切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家庭內父母或祖父母等長輩有結核病,兒童較易受到結核菌的感染。

■肺結核的預防:

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因此禁止隨地吐痰,對菌陽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圍的東西要加以消毒和適當處理,室內可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時,患者用過的食具應煮沸消毒10-15分鍾,被褥在烈日下暴曬4-6小時,痰盒、便器可用5-10%來蘇浸泡2小時,最好將痰吐在紙上燒掉或用20%漂白粉溶液泡6-8小時。除此之外還可接種卡介苗,它是一種無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種於人體後可使未受結核菌感染者獲得對結核病的特異性免疫力,保護率約為80%。可維持5-10年,因而隔數年後對結素試驗轉陰者還需復種。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醫護人員是高危人群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發熱(高於38攝氏度)、頭痛、乏力和咳嗽,部分病人有呼吸加速、氣促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早期白細胞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減少;影像學顯示肺炎性改變。該病在一定條件下傳染性較強,主要通過近距離飛沫傳播、接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醫護人員是本病高危人群。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預防: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

(2)注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穩定情緒和避免吸煙,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3)保持辦公室和居所的空氣暢通,經常開窗,使空氣流通。勤打掃環境衛生,勤曬衣服和被褥等。保持空調設備的良好性能,並經常清洗隔塵網。

(4)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體質。

(5)結合自身情況,可適當服用一些抗病毒和預防流行性感冒類葯物。

(6)盡量不到醫院探視高燒不退或肺炎病人,如果一定要探視時必須戴醫用口罩。

(7)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

導致傳染病流行有三大環節

環節一:傳染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物。患者無疑是重要的傳染源,但在大多數傳染病中,顯性感染(即出現症狀的患者)只佔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隱性感染者與病原攜帶者在一些傳染病中會成為重要的傳染源。

環節二: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後,到達另一個易感者的途徑或方式。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和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此外,還有些傳染病可以經水和食物通過消化道傳播。經蚊蟲等叮咬,即蟲媒傳播,以及血液和體液等途徑也是傳染病的重要傳播方式。

環節三:人群易感性即人體對某種傳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禦某種病原體的入侵而染病。某種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占總體人群的比例越高,則這種傳染病越易於發生和傳播,該病流行的可能性越大。

為何傳染性疾病多發在冬春

專家指出,因為冬春季節氣候寒冷,人們多集中在室內活動,互相接觸機會較多。由於門窗關得較嚴,空氣不流通,室內溫度較高,給存在於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生長繁殖創造了一定的有利條件;據實驗室研究,在污染嚴重的室內空氣中,每立方米就存在著數以百計的各種微生物。另外,由於病人或帶菌(毒)者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播散出大量的病菌和病毒,使集居於室內的人們易於互相傳播;流感、腮腺炎、白喉等亦可通過食具、用具、玩具等傳播。再就是由於室內外溫差較大,當從溫暖的室內外出時,驟然吸入大量冷空氣,冷空氣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局部毛細血管收縮,使血流量減少,呼吸道的免疫球蛋白及吞噬細胞功能也隨之降低,這時潛伏在呼吸道內的各種病菌也乘虛而入,引起發病

❻ 遺傳的秘密,動物的知識來自哪裡

一般來說,記憶是儲存在大腦海馬體中的,但注意,這只是記憶,而非遺傳記憶。關於所謂本能反應,有很多說法,我所比較認同的是來自於母代基因以及其的表觀遺傳修飾,前者通過親代-子代的遺傳得以延續,後者通過基因印記得以遺傳和繼承。

❼ 被動的人不好嗎

也沒什麼好不好的,這是一個人的個性使然,有遺傳因素,家庭環境因素,學習工作環境因素,這些內在的,外部的綜合因素的疊加,想要改變真的很難。苛求他一朝一夕改變幾乎不能,這需要慢慢的溝通引導,逐漸的改變。

❽ 性格是自己的還是遺傳的

性格有受遺傳因素影響的,還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人類遺傳性狀的遺傳方式分為兩大類,單基因遺傳和多基因遺傳。單基因性狀受一對基因的控制,遺傳方式符合孟德爾定律,如血型、DNA多態性等。多基因遺傳性狀受多對效基因控制,還受環境因素的影響,遺傳規律復雜,如人的身高、胖瘦、膚色、智商、性格、行為和相貌等。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對555對雙胞胎的行為進行了分析,好鬥性格源自遺傳,結果表明6歲前的攻擊行為大多與遺傳因素相關,而6至12歲階段攻擊行為則主要是受環境影響。

(8)被動的遺傳擴展閱讀:

性格的後天發展:

氣質、性格的表現能夠在母體懷孕的過程中遺傳。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在社會生活中接觸的范圍擴大,性格趨向社會性,受環境的影響加深。

在現實中,絕大多數人的性格為混合型,性格再開朗的孩子也有內向的時候,而急躁的孩子在處理事情中也會表現冷靜的方面。

❾ 遺傳變異

首先我否認樓上的答案
遺傳與變異差異如下:
1 遺傳是定向的,變異是不定向的
2 後者是前者的源泉和基礎
3 變異是進化的原因。
4 遺傳是之世代間的相似的現象,變異是生物個體間的差異
5 遺傳和變異都是生物適應環境的結果

智慧教育之四:探索人類智慧的進化

人類的文明與文化進化,是播種智慧的土地,是養育智慧的江河,是構築智慧的基石,是創造智慧的源泉。

第一節 生物遺傳與生物進化

沒有生物的遺傳,就沒有生物的進化,也就不可能有人類智慧的遺傳與進化。

DNA的指令進化,是對環境所產生的「超突變」效應,產生極大數量的模型,來試圖完成與外來病毒的楔合作用。而這些過程僅僅發生在「信息層」的作用,從未到達抗體的「製造層」。

一、基本概念

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從而闡明生命現象本質的科學。

分子:是指物質的單元,能夠保持與原物質化學一致性的元素的最小粒子或原子的化學結合的最小粒子。分子分為生物分子與非生物分子,生物分子是由非生物分子構成的,它已經具有生命。

遺傳是人類機體結構、功能進化的基礎,也是人類智慧進化的基礎。

遺傳學:是研究生物體遺傳和變異規律的科學研究,范圍包括遺傳物質本質、遺傳物質的傳遞和遺傳信息的實現3個方面。

⑴遺傳物質本質包括:它的化學本質、它所包含的遺傳信息、它的結構、組織和變化等。

⑵遺傳物質傳遞包括:遺傳物質的復制、染色體的行為、遺傳規律和基因在群體中的數量變遷等。

⑶遺傳信息實現包括:基因的原初功能、基因的相互作用、基因作用的調控以及個體發育中的基因的作用機制等。

遺傳物質:本質是染色體,人類的染色體有46條,大小約為1~2微米,DNA是染色體的主要成份。遺傳物質的傳遞是通過DNA、RNA的復制來實現的,遺傳信息是DNA的信息與程序。

二、分子生物與人類進化

在生物的基因中,記錄了整個生物進化的過程,如果我們能夠解讀基因,我們就可以搞清楚生物進化的所有歷史。而基因中蘊含的文化,就是基因文化;基因中蘊含的生物改造自身、創造自身的智慧,就是基因智慧。

在人類進化之中,智慧對於進化發揮著主導作用:從人類的基因中,我們可以解讀到基因文化和基因智慧;從生物分子中,我們能夠看到分子智能;從生物細胞中,我們能夠看到細胞智能;從生物組織中,我們能夠看到組織智能;從生物器官中,我們能夠看到器官智能。

如果說,人類進化的早期,是一個智慧形成的進化過程,那麼,當這個智慧形成之後,人類的進化就進入到在智慧引導與控制下的智慧進化時期。它包括:⑴人體自身進化——功能、結構、進化機制的進化;⑵人類文化進化——文化、科技、物質文明、知識、觀念、智慧的進化。

在智慧進化過程中,智慧程序產生了一系列的轉化,包括:程序的自形成、程序的自重組、程序的自組織、程序的自進化、程序的自控制。正是由於它們的形成,而導致了智慧程序的自形成、自重組、自組織、自進化、自控制進化。

生物學意義的「進化」:是指生命是由非生命的物質產生的,然後,完全按照自然方法發展這樣一個過程。

生命是一種分子現象,生物分子是構成生命體的、具有生命的最小單位。奇妙的生物分子極為復雜,它是一種有機分子,並且具有生物分子智能。現在我們還不知道,為什麼生物分子就具有了生命現象,它與非生物分子到底有什麼區別?生物分子進化與非生物分子進化又有什麼不同?生物分子智能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人類胚胎發育過程中,存在著細胞「突變」。我們知道,人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形成的,受精卵只是一個細胞,而胎兒卻有許多種細胞。那麼,應該說,胎兒是由一個受精卵「突變」而來的了?原來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受精卵攜帶著人類的遺傳基因——DNA,它是由一系列的程序構成的,攜帶著構成人體所有不同類型細胞的全部信息。這個程序,將按照它原有的時間順序、構成方式,逐步完成胎兒的發育。受精卵為胎兒的形成,提供遺傳信息、提供復制各種細胞的場所。所以說,人類胚胎發育過程,絕不是細胞「突變」,而是一個遺傳信息程序執行過程。

生物體內有許多高智能的器官,比如:⑴分子器官——構成了細胞內物資運輸的高速公路、運輸線、構成了各種生命過程的生命開關;⑵太陽能器官—— 具有光合作用的器官;⑶電子器官——神經系統的器官。這些高智能的器官,執行著各自不同的功能,它們要比現有的最為復雜、功能最為精密的人工智慧儀器,還要高級的多。

三、生物遺傳與智慧遺傳

生物遺傳:是指通過細胞染色體由祖先向後代傳遞的品質。生物遺傳不但給了我們一個完整的身體,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完整的智能結構,這就是大腦。生物遺傳是由遺傳基因DNA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來完成的,DNA中即包括了構成人體結構、生理功能的信息,也包括了構成智慧的信息。

智慧遺傳:我們知道,人體的生理功能是不受人的意識控制的,屬於潛意識的那部分,而人的遺傳智慧也深藏在潛意識里,它必須由後天的學習和社會實踐來開發,才能進入我們的顯意識層次,並被我們所感知。

意識:是指人的頭腦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人類的遺傳使我們具有了這種潛在智能,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智能是:「能夠識別和學習人類自己所創造的信息體系的智能,人類的信息體系包括語言、文字、符號、圖形等。」這就是說,我們的大腦不是空的,它包含了形成潛在智能的全部信息。

進化: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嬰兒的「能夠識別和學習人類自己所創造的語言智能中心」,是在大腦的顯意識區,處於一種開放狀態,隨時准備接受外來的信息,它的發育與定型過程,是人類由自然人,進化為社會人的關鍵時期。假如,這個時期嬰兒只接受了動物的信息,比如:我們所知道的「狼孩」,他就會「進化」成為,具有「狼習性的動物」。

嬰兒對周圍環境和同伴的認可過程也很重要,他會受其影響而進化,如果是人文的環境,那麼他就會進化為人,反之就會「進化」為動物。因為,嬰兒還沒有形成自主意識,還不具備選擇和識別環境的能力,所以,嬰兒的早期進化,完全是一個適應環境過程,而不是選擇和識別環境過程。

智力中心:我們接受了祖先遺傳給我們的所有的「智力中心」,嬰兒的早期教育,不但喚醒了這些沉睡的智力中心,促進其結構的發育、成熟;同時也注入了大量的「人類信息」,使其形成了最初的「原始意識」。很明顯,「人類信息」是促進嬰兒形成正常「認知心理智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樣看來,顯意識是後天進化所獲得的,其主要特點是能「主動的注意、關注」,它與嬰兒先天的條件反應不同,前者是一個「主動的、有意識行為」;後者是一個「被動的、無意識行為」。

信息遺傳:如果說,DNA是整個人體的遺傳信息總合,為什麼我們只想到它可以遺傳我們的形體結構,而不遺傳我們進化的智慧?即對信息處理的能力。有人會說,如果智慧是先天遺傳的,為什麼嬰兒出生後不會說話、認字?我想有這么幾種可能性:

⑴遺傳信息庫,首先要與後天的感覺信息庫建立對應關系,才能被啟動。

⑵知識信息要在後天獲取,是一種抽象信息。

⑶抽象信息是由人類所創造的抽象符號、圖像所構成,而人類最初最容易接受的是形象信息。

⑷實際上,嬰兒的學習確實是從形象認知開始的,這與成人研究自然科學的過程相吻合,

⑸我們的知識是在我們感知了自然界的信息後,通過不斷的總結、歸納,並將這種自然界的信息,轉化為人類的信息,才建立了今天的知識體系。

生物遺傳沒有把祖先已經創造的知識遺傳給我們,而是把智力給了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呢?要知道,這種以遺傳方式所獲得的「智力」(智慧核心),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形成和改變的,它將伴隨我們一生。

知識遺傳:假如我們只獲得了知識遺傳,而沒有獲得能夠創造知識的智力遺傳,在我們極短的生命里,將很難或無法改變這種知識遺傳智慧,這對個體再進化,具有極大的束縛作用,知識遺傳將變成人類大腦中的固有智慧,也不利於個體的多樣化發展,不符合「生物的多樣性原理」。

智力遺傳:為什麼個體必須獲得「智慧核心」的遺傳呢?因為這個「智慧核心」是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對於個體來說,在他有限的生命里,是不可能完成這種進化的。這個「智慧核心」就是:人生來就能夠學會說話,並能夠識別和學習人類自己所創造的信息體系。人類的大腦就具有這樣的功能,而且可以通過學習獲得前人的智慧結晶,並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新的知識與智慧,而無須以遺傳方式,直接獲得的「智慧」(知識)。我們所須的是智慧的結構與基本功能,是學習與創造的智慧。
智慧教育之四:探索人類智慧的進化

第二節 進化論與智慧教育

進化論不但是生物進化與智慧的經典理論,而且是整體科學理論、科學思想、科學方法進化的經典理論,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創造了人工智慧理論中的系統自進化理論。

一、「宏觀」進化論與智慧

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一書中,系統地闡述了他的生物進化理論,這就是著名的進化論(Darwinism)。認為生物都有繁殖過剩的傾向,而生存空間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須「為生存而斗爭」。在同一種群(群體)中的個體存在著變異,那些具有能適應環境有利變異的個體將存活下來,並繁殖後代,不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就被陶汰。如果自然條件和變化是有方向的,則在歷史過程中,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微小的變異就得到積累而成為顯著的變異」。由此可能導致亞種和新種的形成。

「宏觀」 進化論:其代表人物達爾文堅信,生物的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他強調生物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認為自然選擇與適應是生物進化的原始動力。生物種群的多樣性與生物所處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生物進化的本質是DNA隨機突變形成的,生物進化是一種自然屬性。

在我看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對於解釋生物機體的進化是比較合理的,但對於人類的智力進化來說,則無法擺脫其「生物屬性的哲學思想體系」。如果說,在人類進化的早期,人類還沒有脫離一切生物進化的屬性的話,這一時期的人類進化,還處在「適應自然環境的被動進化」之中。那麼說,人類進化的後期智力進化,則是一個「主動適應自然環境、主動認識世界、主動改造世界的主動進化」。這主要表現在人類智力進化的「原始創造意識」,包括人類創造的工具、語言、文字、符號、圖形等。為什麼說人類智力進化是一個主動過程呢?因為人類的進化,如果只是一味的適應自然,這樣的進化結果,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產生超越動物的「主動意識」,也就不可能創造出工具、語言文字。

然而,人類正是在利用自然工具等基礎之上,獲得了創造的「啟發」,進而萌發了「原始創造意識」,從此走上了智力進化的主動創造歷程。我們再來看一看人類現代的智慧進化,哪一項科技進步不是創造的結果?反過來,人類的科技創造,又促進了人類自身智慧的進化。這種從現代人類智慧進化,來推測原始人類智慧進化的,「逆向性智慧進化思想系統」,是非常科學的,它符合人類智力進化的客觀規律。

二、「微觀」進化論與智慧

「微觀」進化論:是從分子生物化學的「微觀」層次,來研究、解釋人類進化的理論體系。

懷疑:「微觀」進化論對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提出了懷疑:認為人類的進化,不是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微小的變異就得到積累而成為顯著的變異」,而是整體功能結構的「突變」。

核心理論:任何一種系統都具有不可降低的復雜性,所謂的「不可降低的復雜性」:是指某個系統是由匹配得當、相互關聯的幾個部分組成,這些部分是這個系統發揮功能的基礎,因而,缺少任何部分都將使這個系統無法有效地發揮功能。所以,在生物進化中,生物系統只能是作為一個整體一次形成。

過渡:在生物進化中,就功能層次上,不存在過渡的前身。我們可以從非生物界的實例中,來理解這個問題:例如從自行車發展到汽車,自行車只能是「概念上的」 過渡的前身,而不可能是「實際意義上」的過渡的前身,因為,就功能層次上自行車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由它的鏈條,進化為汽車的發動機的。

指令進化:正因為如此,DNA「指令進化」是對環境所產生的「超突變」效應,產生極大數量的模型,來試圖完成與外來病毒的楔合作用。而這些過程僅僅發生在信息層的作用,從未到抗體的製造層。正如我們在解決問題前,是通過思維來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從發散性思維活動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許多可能,最後再從中選擇出正確的方案,這正是進化的奇妙之處。

生物之所以具有智慧,是因為他對任何一種必要的功能活動,只是利用各種「指令」,來尋找最終需要執行的功能活動,而不是通過各種功能的具體執行,獲得最後的正確方案。如果是那樣的話,生物需要付出多少失敗才能找到正確的方案呢?而人類智慧進化,也使人類具有了用思維來尋找正確方案的智慧,使人類不必要付出「行動」上的失敗。這就是進化的意義所在,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揭開智慧之迷的根本原因。

程序進化:在生物進化過程中,DNA中基因的重組,應該是一個程序的再構建或重組。細胞里的每一個生命過程,都是按照DNA程序指令來完成的。程序的改變是DNA的自組織智能、自進化智能、自控制智能、自完善智能協同完成的,其目的是對環境適應的自然選擇,主動選擇。大系統控制正是基於這種理論來設計與實現的。

同樣,生命的起源也屬於程序的進化:由數據 信息 程序 生命。程序是由一些有規律的數據、信息構成的,這就是所謂的「秩序」。生命形成的最初秩序,就是自然規律——「自然程序」,各種事物都有自身的內在規律,信息存在於自然界,自然界本身就是「規律」。

程序進化可以使細胞內的生命過程,由一種模式轉化為另一種模式。生命過程只不過是由程序所控制的一個過程,構成生物進化的原因是程序進化,而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生命現象,只是這個程序控制下的結果。所以,從結果論證進化的方法是徒勞的,我們應該從原因——程序進化,去探索生物的進化,探索智慧的進化。
智慧教育之四:探索人類智慧的進化

探索宇宙的起源與進化,要比探索有關生命的起源與進化更加困難,這是由於生物與非生物只不過是存在方式不同,生命的起源只是物質構成方式的轉化。而宇宙起源的原始狀態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進化的歷程又是什麼樣的?則是一個非常難解的迷。

DNA與RNA:科學研究已經證明:自然界中存在的「氫與碳」、「氮與氧」,能夠生成烷、氨、水,並在雷電、火山、太陽光的作用之下,形成氨基酸,DNA、RNA同樣也能夠形成。蛋白質只不過是氨基酸的有序組合方式,DNA、RNA既是生命物質,也是信息編碼的物質單體和信息儲存的介質。

有學者提出,現代科學在合成DNA、RNA時,加入了人類的智慧,而認為在DNA、RNA形成的原始狀態,其智慧應該是零。我認為:在DNA、 RNA形成的原始狀態,其智慧就是「自然秩序」,我們不應該否認「自然秩序」的存在,要知道人類就是自然創造的,人類的智慧也是自然創造的。那麼,為什麼說人類的智慧就一定高於自然智慧呢?現代科技不就是揭示自然規律嗎?

另一些學者常常用人造物質的產生與進化,來說明自然物質的產生與進化的不可能性,這是絕對錯誤的。因為人造物質與自然物質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造物質是人類信息操作的結果,自然物質是自然信息操作的結果;人造物質已經賦予了人類的智慧,而自然物質卻保持著自然秩序——「自然智慧」。

生物細胞進行復制時,提取NDA信息分為兩個過程:

⑴轉錄——細胞首先將NDA的信息轉錄到RNA,製作成各種不同的RNA,RNA攜帶著NDA的信息。

⑵轉譯——RNA是NDA的復製品,並將其信息轉化成為特定的蛋白質,而蛋白質就是這組信息的實體。

密碼:生物進行進化時,首先在自身NDA中,標記好需要進化的密碼,在向下一代遺傳時,改變密碼。於是下一代所接受的密碼,是已經發生改變了的密碼,即已經進化後的密碼。而下一代生物就可以利用直接獲得的、已經進化的、新型密碼,建立起新的細胞結構,而不需要改造自己的細胞結構。具體過程是:精子+ 卵子 受精卵 新型 密碼進化。在卵子受精時,進化後的信息遺傳給下一代。

計算機病毒的復制、演化,對生物進化應該有許多啟示,即程序進化問題。我們應該在這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

選擇與適應:分子生物化學認為:某個系統要經受「自然選擇」的考驗,就必須具備「最基本的功能」。根據系統本身的結構——認為達爾文主義者對生命機制的一個解釋,會讓人永遠難以捉摸。而我認為:「最基本的功能」結構的進化,不是對原有細胞結構的改造,而是通過DNA的進化,構成新的「最基本的功能」結構。「自然選擇」與「適應環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所有生物進化的根本原理。

「自然選擇」是一種雙向的過程,生物選擇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以求「適者生存」;環境以自身的調節作用,選擇構成環境各種因素,以求達到平衡。因為無論是生態環境,還是宇宙的大環境,它們原本就是一個動態平衡體系,它們之所以能夠以這種方式存在,就是它們具有維持這種動態平衡的內在運行機制,這就是它們的自然規律。

我們不應該將生物與非生物,放在一種完全對立的角度,進行認識與考查。而應該從宇宙大環境及其演化規律,對生物與非生物演化、進化,進行的分析與考查。任何規律都應該是廣義是的程序、秩序。某種程序所具有的控制、調節機制,就應該視為一種智能。不同層次的程序,只不過智能程度有所不同。

模式轉換:「復雜系統」必須具備自組織智能、自控制智能、自進化智能。「復雜系統」通過系統的「紊亂」,從一種模式,轉換到另一種模式。正如受精卵開始時,只是一個細胞,呈現某種穩定的條理化狀態,但受精卵的DNA中蘊藏著,能夠打破這種穩定「條理」的程序,由此而引導細胞內部的 「紊亂」,並產生了肝細胞、皮膚細胞、腦細胞等。

這個過程很像計算機程序行為,「復雜系統」正是以一個數學概念描述計算機程序的行為。我們知道,計算機的一個小的程序改變,將會引起輸出端的極大的變化,生物正是以這種方法完成進化的。

自然秩序在DNA中,形成了生物秩序,環境的變化使生物秩序需要隨之產生相應的改變,於是引導出有目的的改變。DNA的自控制智能,對環境的變化產生感應,並由此產生指令的改變。生物中生化的改變、生物電的改變,即正電與負電的變化,與電子計算機中信息的變化,存在著相似的關系。比如:「正」、 「負」;「0」、「1」。這些大概就是生物程序的構成機制。下面我們從人工智慧、信息理論,來討論生物中存在的一些智能。

分子智能:每個分子都是由相應的原子組成,並具有一定的運動方式,即組成某種分子的相應原子之間的作用,構成了這種分子特有的運動方式。這種特有的運動方式是由一系列的數據組成的,再由數據構成信息,最後構成特有的「程序」。而這個「程序」就是分子智能,分子就是在它的控制之下保持其特有的運動方式的。

細胞智能:每個細胞內都存在著DNA,其內部存在著控制細胞生命過程的「程序」,所以DNA的「程序」就是細胞智能。細胞進化正是通過這種「智能程序」的有目的的選擇完成的,就像我們人類改造環境一樣,細胞在不斷地改造、完善「自身」,因此DNA是一個絕對地智能高手。

器官智能:器官是由一系列的相關細胞構成的,其功能是由這些細胞協同完成的,器官的協同機制也就是它的控制機制,即器官智能。

從自行車到飛機,是從人工動力到機械動力的進化、動力方向的進化、基本構件的進化、構件組合模式的進化,這些都是智慧「觀念」的進化、智慧「指令」的進化。細胞進化也是這樣一種方式。

人類智慧的進化與生物進化一樣,也是程序的進化。比如人類感覺、認知、思維過程,都是一些程序的操作過程,包括程序的自形成、程序的自重組、程序的自組織、程序的自進化、程序的自控制等。
智慧教育之四:探索人類智慧的進化

如果能夠確定人類智慧進化就是程序進化,我們就可以按照程序進化機制,來研究人類智慧進化了。這還需要進一步的科學考證。

三、遺傳智慧的進化

「智慧核心」的進化,是通過種群進化得以實現的。在人類進化的漫長歲月里,人類的DNA基因中,保留下了自然界本身運行規則的「印跡」——「秩序」,比如時間:一年四季,日出日落;還有空間:大小,高低、遠近。這種「印跡」經過幾億萬年的進化,慢慢的以遺傳基因的方式,儲存到人體內部的 「DNA」之中,它是智慧進化最原始的開端。

人類進化的另一個部分是社會進化。社會進化就是文化進化,包括人類所創造的信息:語言、文字、符號、圖形等,也包括宗教、民俗、文明、科技等。社會進化屬於非生物進化,它發生在人體之外,是通過文化進化的形式來實現的。

為什麼生物進化不能把包括智力、知識等全部智慧遺傳給個體呢?而要採用社會遺傳的方式,進行知識遺傳,我想有以下11種原因:

⑴人類的遺傳基因承擔著人體遺傳所需的全部基因,這已是一個巨大的、具有天文數字的信息體系,在胎兒短短的十個月的孕育期,首先要確保完整而准確地、承襲父體和母體所提供的基因,形成胎兒自身的遺傳基因。

⑵而後這個遺傳基因進行有序的分化,形成不同組織器官的原始細胞,再由這些原始的組織細胞,發育成人體的不同組織和器官。

⑶你是否知道,人體擁有幾億萬個細胞,每一個細胞又具有什麼樣復雜而又精細的解剖結構,不同的組織、細胞又具有各自所特有的生理功能。要完成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的遺傳,是一個何等龐大、復雜的生物工程呀!

⑷大家都知道,人體是一個開放體系,要保持一個相當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就需要人體具備一個相當復雜、完善的調節體系。

⑸而生命體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進行新陳代謝,而新陳代謝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生命過程。

⑹同時,生命體還必須能很好地適應外部環境,並與疾病做斗爭,這一系列的人體功能,同樣需要遺傳基因來遺傳。

⑺自從語言和文字出現之後,人類的智慧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人類遺傳基因的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⑻這就是說,生物遺傳已不能適應社會進化飛速發展的需求。這是因為人體的遺傳基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人類所獲得的知識與智慧全部固化到遺傳基因當中去。

⑼而恰好人類所創造的語言、文字、符號非常適合充當這一角色,這就自然產生的社會進化。

⑽對於人類生物進化而言,社會進化是一種相當「經濟」的手段,它不但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自身的進化,而且減少了生物遺傳的負荷,這樣就能確保生物遺傳的准確性、簡易性、純凈性。

⑾試想、如果將所有的知識和智慧的遺傳任務,都交給生物遺傳基因來完成,過量的信息,已超過了人體遺傳基因所能承擔的遺傳能力,這將勢必造成遺傳過程的混亂,使人類的正常遺傳無法完成。

我認為:在人類的遺傳基因里,一定有「智慧遺傳信息」。如果說,沒有智慧遺傳信息,嬰兒又如何能夠學習語言、學習科學知識呢?反過來說,智慧是後天獲得的,那麼,為什麼只有人才能獲得呢?而其它動物、植物又為什麼不能獲得後天的智慧呢?我認為,嬰兒所獲得的最根本的智慧是「能夠識別和學習人類所創造的信息的能力」,而其餘的智慧都能在後天獲得。

四、獲得智慧的進化

獲得智慧進化:是個體進化,是先天智慧與後天學習、實踐的結晶。社會進化,即包括了個體大腦結構的進化與大腦遺傳智慧的進化,同時,也包括了外在的物質文明、科學知識、技術的進化。社會進化,使得個體不但獲得了先天的智慧結構與智慧信息的進化,而且,為個體後天能進一步獲得外在的物質文明、科學知識、技術奠定了豐厚的基礎。反過來,獲得了進化的個體,又推進了社會進化。那些進化中的佼佼者,將引導、促進整個社會的進化。

遷移:在人類近代進化史中,外在的物質文明、科學知識、技術的進化是最為迅猛的。社會進化是人類自己創造的,這即是生存的需求,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是人類慾望的需求。為什麼社會進化會如此迅猛呢?原來,這是由於「遺傳的遷移,進化的遷移」。

創造:自從我們的祖先走出森林後,隨著他們運動范圍的不斷擴大,勞力生產的復雜化,人類的大腦體積迅速增大,原始經驗的積累也在不斷的增長。這時,人類已「朦朧」的意識到,生物進化已無法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於是,人類便漸漸的開始創造自己的語言,接著又創造了文字。這樣,人類所獲得的知識得到了保存,並因此獲得飛速發展。再後來,人類又創造了數學與邏輯體系,使人類的智慧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大腦結構進化:在人類早期進化中,大腦結構的進化是非常有限的。這主要是由於大腦結構的進化,取決於遺傳基因的進化,而後者的進化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我們知道,智慧進化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大腦結構和大腦遺傳智慧的進化,二是外在的物質文明、科學知識、技術的社會進化。

主觀能動性:人類之所以能成為萬物之靈,最根本的是他所獨具有的主觀能動性。人類在意識到自身智慧的進化受到生物進化的束縛後,便主動開始了「創造社會進化體系」,使人類文化遺傳「由內部遷移到了外部」,使人類文化進化「由內部遷移到了外部」,完成了「智慧進化的一次徹底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小男孩在農場遇到一隻白狗 發布:2024-08-19 08:36:47 瀏覽:594
微光上有什麼恐怖片 發布:2024-08-19 05:25:40 瀏覽:915
穿越香港鬼片滅鬼的小說 發布:2024-08-19 03:36:10 瀏覽:833
惡之花都敏秀姐姐扮演者 發布:2024-08-19 02:22:07 瀏覽:321
thai好看電影 發布:2024-08-18 11:34:37 瀏覽:795
電影內容女的是傻子容易尿褲子,男的很窮單身漢 發布:2024-08-18 10:31:36 瀏覽:129
雙機巨幕廳和4k廳哪個好 發布:2024-08-18 10:18:41 瀏覽:818
日本僵屍片上世紀 發布:2024-08-18 07:32:00 瀏覽:537
怪物 韓國電影在線 發布:2024-08-18 03:49:17 瀏覽:491
第九區一樣的 發布:2024-08-17 23:16:05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