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相關計算
A. 有關於遺傳計算
7患甲病(不管乙病)只考慮E e
甲為常隱(ee患病) E:95% e:5% 則EE:361/400 Ee:38/400 ee:1/400
3基因型為EE:19/21 Ee:2/21
4基因型為EE:1/3 Ee:2/3
7基因型為ee: 2/3 * 1/2 * 2/21 * 1/2 = 1/63
∴7號患甲病概率為1/63
B. 基因遺傳計算
親代Bb*Bb,產生F1有BB: Bb: bb=1:2:1,
其中灰身的有BB和Bb,(bb是黑身的,所以排除掉了。)那這樣BB佔1/3;Bb佔2/3
自由交配可能有以下這幾種:
(1)BB*BB,後代全是灰身的。
(2)BB*Bb,後代也全是灰身的。
(3)Bb*Bb,後代是黑身的幾率是1/4,還得乘以Bb本身的幾率是2/3,所以黑身的佔全部F2=1/4*2/3*2/3=1/9
那麼灰身的就佔8/9,灰:黑=8/9:1/9=8:1
C. 有關於遺傳計算1
第二代:雜合的黃鼠(Aa)與黃鼠(Aa)雜交,子代理論上為1AA、2Aa和1aa(因為A的精子和A的卵細胞不能結合,所以沒有AA),第二代只有Aa和aa,則其中Aa佔2/3,aa佔1/3。
第三代:第二代同基因型老鼠交配,則2/3Aa的後代為2/3(1/4AA+1/2Aa+1/4aa),1/3aa的後代仍為1/3aa,合並得到1/6AA、1/3Aa、1/2aa,去掉AA,重新計算比例得到2/5Aa、3/5aa。
所以黃鼠的比例為40%。
D. 遺傳力的相關計算
遺傳力的計算
遺傳力是可用不同的方法來計算的。現舉例說明
假設影響長度的一對等位基因A和a,在一個群體中
基因型aa Aa AA
表現型10 18 20
頻度0.36 0.48 0.16
a基因的平均效應=13.20 cm
A基因的平均效應=18.80 cm
之間的平均差異=18.80-13.20=5.60 cm
當A和a雜合時Aa=18,並不等於AA和 aa的平均數,表明有某些顯性效誚存在。
Gg雜合狀態下的高度6cm 正好等於兩個純合基因型GG和 gg的平均值,6=(4++8)/2說明沒有顯性;當G g 貢獻8 cm 高度,和GG的表型相同,則表現出了G對g完全顯性。
若Gg=(GG+gg)/2=(4+8)/2=6(cm) 說明G對g無顯性
若Gg=GG=8 表明G對g完全顯性
若Gg的表型為6<Gg<8 則為不完全顯性
若4<Gg<6 則g對G為顯性
若Gg>AA(8) 表明超顯性。
加性方差和顯性方差
只有在基因純合時才能顯示相加效應,在雜合時顯示顯性效應。我們把群體總的遺傳方差分成加性方差(additiive genetic variance)Sa2和顯性方差(dominance variance)Sd2,加性方差是由群體中兩種純合體(AA和 aa)之間的平均差異而形成的;顯性方差Sd2是由基因雜合作用而產生的。這樣
VG=VA+VD
現以aa=10 Aa=18 AA=20為例
=0.36×10+0.48×18+0.16×20=15.44 (cm)
總的遺傳方差
=17.13(cm)=
a等位基因的頻率
或者
A等位基因的頻率
等位基因的平均方差
=0.60×(13.20-15.44)2+0.40×(18.80-15.44)2=7.525(cm2)
以上是以一個等位基因計算的,而二倍體生物都帶有兩等位基因,因此,
(cm2)
由於所以(cm2)
總的表型方差
總的表型方差
表型方差只有在F2代中通過對不同表型的後代的測量方可得到。當我們求得Sg2和環境方差Se2時也可求得Sp2。
求環境方差的方法一般是測算基因型相同的個體組成的某群體的方差,即是環境方差。因在基因型相同時表型的變異只可能是環境引起的。常常採用的方法是
Vp1和Vp2表示植物雜交中兩個親本的方差。由於親本都要求是純系,基因型可視為一致的。那麼每一個親本產生的表型變異應是環境造成的。為了較為精確,希望有不同的樣本,所以採用兩個親本。但由於有些植物純系表現出明顯的退化,如玉米純化後植株矮小,結實少,這樣會帶來誤差。為了消除或減少誤差可用下式來計算:
VE=(VP1+VP2+VF1)/3
與前式不同之處僅增加了F1的表型方差。因F1雖是雜合的,但基因型相同,如果表型發生變異當然可以推測為環境因素所造成的,同時F1又有雜種優勢,比親本長得高大,結籽率也高,從而解決了性狀退化所帶來的誤差。
我們求得環境方差後很容易就可以求出廣義遺傳力
E. 遺傳身高的計算公式
有兩種公式:
①CMH法:
男孩遺傳靶身高=(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2 + 6.5CM
女孩遺傳靶身高=(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2 - 6.5CM
該方法從上世紀70年代起被普遍使用。具體公式是:
男孩=(父身高+母身高+13)/2±8CM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13)/2±8CM
②FPH法:
男孩=45.99+0.78×(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女孩=37.85+0.75×(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注意的是:
①計算公式是經過統計學處理後得出,只有約95%的正常人在此范圍內,不一定人人能達到;
②計算出的中間值後面還有±5.29CM,也就是說可能高於或低於中間值;
③遺傳身高只是完全正常人應該達到的成年身高范圍,不代表所有孩子都能達到。千萬不要因計算出的遺傳身高尚可而不重視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矮小也是一種疾病,時常會有父母身高都高者孩子矮小,因為父母身高高,並不能代表孩子絕對不會有生長素缺乏等疾病;
④父母身高較矮者也不要過於悲觀。由於父母過去都未進行過任何矮小方面的檢查與治療,不代表家族中肯定沒有影響身高的疾病,有些疾病現在可以檢查,並可得到有效治療,如果孩子也有相同疾病,完全可能通過檢查、治療達到比較理想的終身高;
⑤由於現在生活水平提高,食品中性激素時常難免,保健品中性激素更為泛濫,加上不良信息過多刺激,孩子發育普遍提前,性早熟也明顯增多。不能因為孩子身高尚可或較高而不重視孩子發育情況,性早熟時由於發育過早,身高常高於同齡人,但停止生長也早,將來身高反而可能更矮。一旦青春期結束,生長就會停止,再無治療可能;
⑥預測成年身高最准確的方法是通過准確評估骨齡後預測。因為計算遺傳時只考慮父母身高,並不考慮孩子現身高和當時的骨齡。如果骨齡大於年齡,後期生長空間會較小,成年身高會較低,而骨齡小於年齡,則後期生長空間會較大,成年身高可能較高。由於骨齡是人的生理年齡,應該與現實際年齡相符,如果相差過大,常常是因疾病造成,需要及時檢查、治療;
⑦首先在日本,現在也包括我國台灣地區和部分西歐國家,對所有生長期兒童、青少年每兩年免費拍一次骨齡片,以便及時發現生長發育方面的異常情況,從而及時治療,值得國人借鑒。
(5)遺傳相關計算擴展閱讀:
影響兒童靶身高的遺傳關系主要有兩個,一是兒童成年身高與MPH的關系,二是選型婚配的影響(父母身高之間的相關系數),在2000年,Cole證明可以使用SDS(Standard deviation score,標准差得分)來代替傳統的父母身高中值,並提出了以選型婚配和回歸偏差修正的條件靶身高(conditional target height,cTH)方法。
由一人群得出的兒童靶身高預測公式是否能夠應用於其它人群,首先取決於不同人群兒童的平均身高、標准偏差以及MPH的一致性。其次,由於不同人群兒童及其雙親生長環境的差異,兒童成年身高和MPH之間相關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例如,瑞典男女兒童成年身高與MPH的相關系數均為0.59,父母身高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27;中國兒童成年身高與MPH的相關系數則分別為男0.53、女0.60,父母身高的相關系數為0.39。
靶身高所預測的是兒童的遺傳身高,並未涉及預測時個體兒童特異的環境影響因素;而經常使用的成年身高預測方法依據預測時兒童的身高和骨齡,主要反映了兒童所受到的環境因素(疾病、營養狀況等)的影響。因此,在臨床上常常將兩種預測方法結合起來使用,為兒童的疾病診斷與治療監測提供依據。
在中國香港、上海、台灣曾經對兒童靶身高進行了研究。Luo et al.的認為瑞典兒童的靶身高模型可應用於中國香港兒童。而在中國上海和台灣兒童的應用比較研究中,瑞典兒童的靶身高模型並不適用於中國兒童,但是這兩項研究的樣本量較小。
因此,《中國人手腕骨發育標准-中華05》課題組依據中國五城市兒童樣本,以CMH、FPH、cTH方法的原則重新計算預測公式,觀察了不同公式對中國兒童靶身高的預測效果。
參考資料:
靶(遺傳)身高_網路
F. 遺傳計算
(1)甲,乙,丁三隻兔的基因型依次為:BB、Bb、bb。
由甲【黑毛】和丁兔【褐毛】交配後,所生子兔全部為黑毛,可知黑毛為顯性性狀,褐毛為隱性性狀。且所生子兔全部為黑毛,說明甲為純合黑毛,基因型為【BB】;丁為純合褐毛,基因型為【bb】。
又由乙【黑毛】和丁【bb】【褐毛】交配後,所生子兔中有褐毛的,可知乙【黑毛】為雜合子,基因型為【Bb】。
鑒別丙兔基因型的方法是:用丙與丁交配。
【由於丙為雄兔黑毛,基因型可初步定位為【B_】,甲和乙為雌兔,只能與甲和乙中的一隻交配,但甲為純合黑毛【BB】,甲與丙的後代,無論丙為純合子還是雜合子,都是黑毛,無法鑒別;而丙【B_】與丁【bb】交配,若丙為純合子,後代全為黑毛;若丙為雜合子,則後代黑毛和褐毛都有。】
G. 關於遺傳計算
將其後代先分雌雄:首先,以雄為例,其有無角比例(HH或Hh:hh)為3:1;再以雌羊為例,其有無角比例(HH:Hh或hh)為1:3,又生出雌雄羊的概率相同,則可知其數量之比為1:1啊!
H. 遺傳計算
改成「他們生一個男孩不攜帶患病基因的概率。」
生一個男孩不攜帶患病基因,已經確定子代性別,所以不用乘1/2
生一個不攜帶患病基因的男孩,子代性別是不確定的,所以要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