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遺傳嗎
A. 糖尿病會遺傳嗎家人有糖尿病
會的,糖尿病的其中一個病因就是遺傳因素,你家人有糖尿病的話你要注意,糖尿病的症狀有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如果有這些症狀就要警惕了。還有就是你可以定期去查一下血糖值,希望能幫到你。
B. 糖尿病會遺傳么
糖尿病本身不會遺傳,遺傳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體質。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情況下患糖尿病的幾率要相對來說高一些,但是也不是百分百的會患有糖尿病。建議飲食上注意低糖、低脂、低熱量,主食控制在八成飽即可,多食用蔬菜,定期復查空腹和餐後的血糖。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C. 糖尿病也會遺傳嗎
糖尿病,大概成年人都聽到過糖尿病這個名詞。據最近的估計,全世界大約有兩億人是糖尿病患者。
大多數人都知道,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有很多的葡萄糖溢流到尿中去。他們體內缺少或完全沒有胰島素。胰島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缺少胰島素會引起兩個大的問題:第一個是擾亂了體內的生化過程,產生了高血糖,改變了體內脂肪和蛋白質的化學過程,如果不加治療,可能導致糖尿病性昏迷和死亡;第二個主要危險是慢性的大小血管的病變。這要經過好幾年。它可能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而小血管的疾患特別會影響眼睛及腎臟,帶來失明、腎功能衰竭,最可能導致死亡。糖尿病的持續期愈長愈可能發生血管的這種病變。總的說來,糖尿病目前面臨著的是壽命減短而且每天可能面臨著災難。
一般認為患糖尿病一是遺傳一是環境影響,通常是兩者兼而有之。當然,胰腺因癌症、嚴重感染、炎症或患病而受到破壞也是原因之一。產生激素的其他腺體(例如腦垂體)的某些疾患可能與糖尿病的發病有關。有時候,糖尿病也可能是由葯物(如可的松、利尿劑或某些含有性激素的葯物)引起的。
糖尿病是遺傳還是環境造成的?對這個問題,過去和現在都是這樣假設:某些人對糖尿病有遺傳易感性,生活方式和環境則是促使它發作的外在因素。
有關研究還發現,某些種族中肥胖的流行增加了糖尿病的發病率。大家都知道,體重愈重對葡萄糖的耐受力愈差。有人曾對30~40歲的糖尿病患者的兄弟姐妹就上述相關性進行了研究。結論是,在患者的兄弟姐妹中,不肥胖而患糖尿病的比肥胖而患糖尿病的少4/5。南非的班圖人則與此相反,最胖的婦女的糖尿病發病率反而最低。
事實上,現在還不清楚是肥胖症本身還是飲食中的某些成分是導致糖尿病的最重要的因素。飲食中的脂肪看來很有關系。多吃糖能導致糖尿病的說法沒有為人們普遍接受。飲食中缺少鉻和蔬菜纖維的說法尚待研究。同時,肥胖對糖尿病的影響似乎比遺傳易感性大。有趣的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以後食品匱乏的年頭中糖尿病的發病率大為下降。
按這些線索對外來移民的調查研究得出了有趣的結果。最好的一次研究是在以色列進行的。在這次研究中對剛到那裡不久的葉門的猶太人和在以色列定居了25年以上的猶太人進行了對比,後者中患糖尿病的比新移來的多40倍。南非的印度人則是個不同的例子。南非印度人生糖尿病的比他們的祖先出身地旁遮普的印度人要多10倍。同樣,居住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波利尼西亞人中患糖尿病的比在紐西蘭大陸居住要多4~20倍。
不論是飲食還是遺傳易感性的影響,人們認為高血脂(膽固醇、甘油三酸酯)或高尿酸是與糖尿病聯系一起的。
由於某些還未明確的原因,男性糖尿病患者與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是有所變化的。例如20世紀初發現女性糖尿病患者多於男性,而過去20年中又回到了男性多於女性的情況。可能家庭子女數的改變、肥胖症患者的多少對上述性別的變化起了一些作用。糖尿病的發病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糖尿病診斷的判據表明,百歲老人中90%以上至少有化學性的糖尿病。
在某些社會里,有跡象表明婦女生孩子越多,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越大。這意味著懷孕是促使糖尿病發病的因素。其中有無遺傳因素,迄今尚未弄清。
另一方面,有證據表明,HL-B8或BW15血型的人,早年患青少年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的機會比其他血型的年輕人多2.5倍。可以得到的最可靠的資料表明,如果他(或)她是HL-B8或BW15血型,則兄弟姐妹患上述糖尿病的機會是10~11%;如果兩種血型同時存在,則兄弟姐妹的危險率上升到20%。這兩種血型只有在青少年發病的患者中才有顯著的出現率。青少年型糖尿病的牲征是早年發病,體重正能,針對自己的胰腺有抗體及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胰腺有一些其他特徵。
科學家們又發現青少年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和其他HLA型如DW3、DW4血型的關系比上面的更為密切。約80%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有這種血型或組織型。至於上述血型使人容易得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的原因則至今尚一無所知。有趣的是,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由於母親得風疹病而有出生缺陷的孩子,爾後又發展成糖尿病的,血型有70%是HLA-B8型。最後甚至糖尿病的季節性高峰現在也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通常有HLA8-B8血型或組織型來解釋。流行的觀點認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有與HLA-B8型有關的基因,這些基因使他們容易受到某些病毒的感染。製造胰島素的細胞(B細胞)可能容易感這些病毒。病毒直接破壞B細胞或者通過人體所產生的抗體打擊B細胞。
過去就發現,兩個同卵雙胞胎都患糖尿病的機會是50%,而非同卵雙生的只是9%。研究人員還注意到,在糖尿病的這種研究中,年齡是非常有關系的。平均統計數表明,同卵雙生共同患病的(一致率)達71%。但對50歲以上同卵雙生進行研究以後,發現100%雙方都患糖尿病。
國外的資料有跡象表明,一旦同卵雙生之一得糖尿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另一個將3年之內得糖尿病,另一個在10年以上才得此病是極為罕見的。
一對雙胞胎都得糖尿病的,往往有家屬史,其比例(有家屬病史所佔的百分比)為45%,遠遠超過只有雙胞胎之一得此病者有家屬史的比例(17%)。這似乎表明一對雙胞胎都得糖尿病與遺傳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再稍加思考,就可能以使你得出這樣的結論:隨著家族人員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年齡的增長,陽性家族史也將增多。也許是出乎人們意料之外,對同卵雙生的研究清楚表明,遺傳因素完全不能解釋青少年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但可能解釋老年人的糖尿病。
D. 糖尿病遺傳嗎
建議:糖尿病病因和發病機制 糖尿病病因及發病機制十分復雜,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傳統學說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遺傳因素 舉世公認,糖尿病是遺傳性疾病,遺傳學研究表明,糖尿病發病率在血統親屬中與非血統親屬中有顯著差異,前者較後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遺傳因素的重要性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達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遺傳因素明顯高於糖尿病Ⅰ型。 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來,中、外學者確認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認為伴隨著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激動及各種應激狀態,會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三、肥胖因素 目前認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誘發因,約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前均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與糖尿病的發病率呈正比,有基礎研究材料表明:隨著年齡增長,體力活動逐漸減少時,人體肌肉與脂肪的比例也在改變。自25歲至75歲,肌肉組織逐漸減少,由占體重的47%減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別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顯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長期攝食過多 飲食過多而不節制,營養過剩,使原已潛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島素β細胞負擔過重,而誘發糖尿病。現在國內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體越豐滿,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來,隨著對糖尿病研究和認識的不斷深入,從分子生物學、電鏡超微結構、免疫學、生理生化學等多角度進行控索,對糖尿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又有了新的認識。五、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與病毒感染有顯著關系,感染本身不會誘發糖尿病,僅可以使隱形糖尿病得以外顯。 六、妊娠 有關專家發現妊娠次數與糖尿病的發病有關,多次妊娠易使遺傳因素轉弱誘發糖尿病。 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學認為糖尿病是由幾種基因受損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類第六對染色體短臂上的HLA-D基因損傷;Ⅱ型糖尿病—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線粒體基因損傷。總之,不管哪種類型的糖尿病,也不論是因為遺傳易感而發病,還是環境因素、病毒感染發病,歸根結底都是基因受損所致。換言之糖尿病是一種基因病。
E. 糖尿病有遺傳
很多糖尿病病人的子女都擔心,自己將來會不會得糖尿病?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是一個多病因的疾病,他的發病主要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如不良生活方式,即營養過多、缺少運動、飲酒、吸煙等)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也可以說,糖尿病既是遺傳病,但又不全由遺傳因素決定發病。就絕大多數糖尿病而言,糖尿病病人遺傳給下一代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遺傳易發生糖尿病的體質,即糖尿病易感性。也就是說這些人天生比別人容易得糖尿病,如果再加上某些環境因素的作用,就會發生糖尿病。
糖尿病的遺傳因素,即致病基因較為復雜。總的來說,在糖尿病中佔大多數的2型糖尿病較1型糖尿病遺傳的可能性更大。英國有研究觀察200對單卵雙胞胎20餘年後發現,其糖尿病的一致性(即雙胞胎在出生後的不同時間里都患糖尿病),2型糖尿病為90.6%,1型糖尿病為54.4%。同時,2型糖尿病的遺傳不是單一的基因遺傳,而是一個受多個基因影響,但每個基因影響強度不大的多基因遺傳病。根據我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10年來對1
100多個2型糖尿病家庭(6
000多家庭成員)的調查顯示,其親屬中的糖尿病發生率要比非糖尿病病人親屬中高3~4倍。如果父母都有2型糖尿病,其子女並非100%都患糖尿病,但發生率比較高;若父母中只有一個有糖尿病,則子女患糖尿病的機會相對較低。
容易遺傳的糖尿病除了2型糖尿病,還有一種特殊類型的糖尿病——單基因突變糖尿病,這種糖尿病是由於一個特定基因的突變引起的,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家族裡的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有這個基因的變異,而且家裡幾代人都會出現糖尿病患者,表現出的症狀和2型糖尿病基本相似,而發病年齡都比較小。
那麼,應當如何正確預防該病的發生呢?由於糖尿病在家族中的直系親屬(兄弟姐妹、父母親和子女)間遺傳危險性最大,所以一旦家中有人查出糖尿病,就需要對其直系親屬定期(最好每半年一次)檢查空腹和餐後血糖,如果空腹血糖在5.6毫摩爾/升以上,就應做葡萄糖耐量試驗,以進一步早期確診糖尿病。因為,他們是一群容易得糖尿病的「危險人群」,雖然他們可能還未發病或還處在糖尿病發病早期而自己毫無意識,定期檢查能幫助他們早發現、早治療。
F. 糖尿病會遺傳嗎
確實,糖尿病是具有遺傳傾向,大夫問家族史,也是想了解家裡是否有類似的患者,比如有些糖尿病,如MODY可能會有三代遺傳。但是對於最常見的2型糖尿病,我們所說的遺傳,確切的說是指遺傳傾向,而不是真正的遺傳病。是否患糖尿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環境因素,包括飲食、生活、精神等等。2型糖尿病是遺傳基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遺傳和環境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即使父母有糖尿病,後代如果有好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不會得糖尿病。
G. 糖尿病是遺傳病嗎
糖尿病是復雜的,經常為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發病。
一、遺傳 在部分糖尿病人中明確有遺傳因素影響發病,例如在雙胎中一例發生糖尿病,另一例有50%的機會發病。如為單卵雙胎,則多在同時發病。據統計,假如父或母患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子女發病的危險率約為10-5%,如父母均患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則子女的發病危險率更高。如一兄弟發生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則其他兄弟的發病危險率為10-15%。但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的子女中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並不高於一般人群。
已證實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與特殊的HLA有關,危險性高的有DR3;DR4;DW3;DW4;B8;B15等。
現在多認為部分糖尿病系多基因遺傳疾病,不是由某個基因決定的,而是基因量達到或超過其閾值時才有發病的可能。
二、病毒感染 許多糖尿病發生於病毒感染後,例如風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薩奇病毒、腺病毒等,可能與病毒性胰島炎有關。當然是每例病毒性感染均發生糖尿病。
三、自家免疫 部分糖尿病人血清中發現抗胰島β細胞抗體,給實驗動物注射抗胰島β細胞抗體可以引起糖耐量異常,病理檢查也可看到胰島中有淋巴細胞和嗜酸細胞的浸潤等現象。也有報導在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發病早期用免疫抑制治療可得到良好效果,甚至「痊癒」。
四、繼發性糖尿病 如破壞了大部分胰島組織的胰腺為和胰腺纖維束性變,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功能性垂體腺瘤,嗜鉻細胞瘤等均可引起繼發性糖尿病,即症狀性糖尿病。長期服用雙氫克尿塞、皮質激素、腎上腺能葯物等均可能導致或促使糖尿病加重。某些遺傳性疾病如下Turner綜合征等也容易合並糖尿病。
五、其它誘因
(一)飲食習慣 與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無明顯關系,而與食物組成相有關,如精製食品及蔗糖可使糖尿病的發病率高。由流行病學分析,高蛋白飲食與高脂飲食可能是更重要的危險因素。
(二)肥胖 主要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病有關,肥胖是食物的熱量超過機體的需要所致。過量進食可引起高胰島素血症,而且肥胖者胰島素受體數量減少,可能誘發糖尿病。
病理
胰島β細胞數量減少,細胞核深染,胞漿稀少呈脫顆粒現象。α細胞相對增多,胰島內毛細血管旁纖維組織增生,嚴重的可見廣泛纖維化,血管內膜增厚,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常明顯的胰島病理改變,β細胞數量可只有正常的10%,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胰島病變較輕,在光學顯微鏡下約有1/3病例沒有組織學上肯定病變,在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早期,約50-70%病例在胰島及周圍可見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稱為「胰島炎」。
約70%糖尿病患者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出現病變,稱為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常見於視網膜、腎、心肌、肌肉、神經、皮膚等組織。基本病變是PAS陽性物質沉著於內皮下引起微血管基底膜增,此病變具有較高的特異性,糖尿病人的大、中動脈、包括腦動脈、椎動脈、腎動脈和心表動脈。因同樣病變亦可見非糖尿病人,故缺乏特異性。
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多見於病程較長和病情控制不良患者,末稍神經纖維呈軸變性,繼以節段性彌漫性脫髓鞘改變,神經營養血管亦可出現微血血病變,病變有時累及神經根,椎旁交感神經節、脊髓、顱神經和腦實質,感染神經損害比運動神經損害明顯。
肝臟脂肪沉著和變性,嚴重時呈類似肝硬化改變。心肌由混濁腫脹,變性發展為彌漫性纖維化。
H. 糖尿病會遺傳嗎
據早在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就在研究中發現糖尿病病人的家屬中,糖尿病的發病率遠高於普通人。因而認為糖尿病會通過基因遺傳給子女。目前的研究表明,糖尿病的遺傳涉及多個基因,這些基因的變異使人更易患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遺傳性尤為明顯,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就一定會患糖尿病,糖尿病的發生還受環境、肥胖等後天因素的影響,積極的預防對於這些易患糖尿病的人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對於這個問題,簡單的回答是:會遺傳。因為糖尿病患者的親屬中發生糖尿病的機會比非糖尿病患者的親屬要大,說明糖尿病有遺傳傾向。 因此,父母或某一方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應定期查血糖以便及早發現糖尿病。有資料統計表明,父母親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約有5%會患糖尿病,若父母親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則子女得病的機會更少。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的下一代只有5%會患糖尿病呢?從現代醫學觀點來看,有些人有某些基因,而這些基因對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說,在某種環境中就有可能發病,而避免這種環境,就可能不發病。 至於這種環境,目前認為和飲食熱量過剩及生活方式改變、活動太少及肥胖有關。 以上回答是「簡單的回答」,主要是針對社會上最多見的2型糖尿病來說的。按照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中國糖尿病學會新的分型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情況就復雜得多。如最近有報道,發現了與1型糖尿病有關的基因,而1型糖尿病的遺傳可能性就比2型糖尿病大得多。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生活條件有了較大幅度的改善,2型糖尿病在我國近幾年的發病率有快速增長的勢頭,由於環境因素的改變,很可能雙親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病率超過5%。 至於新分型中一類「特殊類型糖尿病」,情況就更復雜。有一部分病因已明確為因線粒體突變引起者,則是母系遺傳,即母親患有此種糖尿病,會將疾病遺傳給下一代;還有「成年型青年糖尿病」,則已明確了幾個特定的基因遺傳缺陷,當然和遺傳有關。但因葯物(如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利尿劑等)或內分泌疾病(如臨床常見的有皮質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嗜鉻細胞瘤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引起,或者因胰腺疾病(如胰腺手術切除、慢性胰腺炎)引起者,則就和原發病或所服的葯物有關,而不一定與遺傳有關了。
I. 糖尿病遺傳嗎
你好,
2型糖尿病的發病因素復雜,一般認為是遺傳因素與其他因素共同作專用的結果。在遺傳屬因素中,對不同人群的研究發現,多個基因的突變分別導致2型糖尿病的發生,其他因素如肥胖、年齡、高熱量的食物等也會引起糖尿病。據調查,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在55歲以後發病,吃高熱量的食物和運動量的減少也可能引起糖尿病。
值得注意的是,因線粒體DNA的突變多導致的糖尿病具有母系遺傳特徵,即往往通過母親遺傳給子女。約15%-25%的糖尿病患者的一級親屬(父母與子女之間)可表現為糖耐量試驗異常或發展為糖尿病。雙親中若有一人患糖尿病,子女中一生(到80歲)患糖尿病的機會為38%。
J. 糖尿病遺傳嗎
經過近幾十年的研究,一致認為糖尿病是一個多病因的綜合病症。
糖尿病的遺傳不是單一基因遺傳,而是多基因突變。糖尿病的遺傳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對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須有某些環境因素的作用,才能發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