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魚皮膚病
㈠ 冬天皮膚長魚鱗是什麼病
病情分析: 魚鱗病目抄前還沒有根治方法,但是患者若能加強皮膚護理,再結合葯物治療,可使症狀獲得一定好轉。 首先應加強皮膚護理,冬季氣候乾燥時,皮膚失水相對增加,皮損即加重。本病不影響健康,輕的不用治療;嚴重的可服維生素A,局部搽10%魚肝油軟膏或10%食鹽軟膏。可以緩解症狀。
㈡ 觀賞魚得了皮膚病如何治療
如果不值錢,就丟了吧。如果名貴,只能慢慢調理,先把水濕調到35左右維持一周,同時用魚類克霉降菌的葯。養魚就是玩的過程,平時就是預防,水濕恆定,氧氣充足,過濾正常,每天換水三分之一,就是養七彩一般不會得病,真是得病,還真不好治。
㈢ 我家的冷水魚身上掛上了白毛毛,是不是病了啊,怎麼處理一下
水質有問題,這是水霉病,具體解決方法
膚霉病 又稱水霉病、白毛病,為觀賞魚最常見疾病之一。
[病原體] 為水零屬、綿霉屬、異霉屬、絲囊霉屬、腐霉屬等種類。
[症狀] 當撈捕、運輸觀賞魚時,稍為不慎,使魚體皮膚受傷,或寄生蟲侵襲破壞皮膚,黴菌的孢子侵入傷口,吸取養料,迅速萌發,菌絲一端向內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長,形成棉絮狀菌絲。黴菌剛寄生時,肉眼不易發現;待肉眼見到時,菌絲已從魚體傷口侵入,由外向內生長。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由於棉絮狀的菌絲日漸增多,魚體負擔過重,使游泳失常,食慾減退,日漸瘦弱,導致死亡。
觀賞魚感染黴菌時,還受其光照時間長短的影響。較長時間的陰雨連綿,或室內燈光、日光等光源不足,這些因素都能促使黴菌的孳生。受黴菌感染的魚體,通常皮膚布滿白翳一層,尤其是黑色、紅色魚最為明顯,從而失去魚體應有的光澤。隨後活動遲鈍,常呈呆滯狀,浮於水面,若不及時治療,魚體黴菌蔓延,患處肌肉腐爛,食慾減退,最終導致死亡。
[治療方法]膚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現,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見。為了防止水霉病的發生,應注意操作時盡量防止損傷魚體和寄生蟲咬傷,並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鹽,以抑制水霉病的發生。當發現魚體感染水霉病時,可用3%食鹽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鍾,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溶液加l%食鹽浸泡20~30分鍾,或用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20~30分鍾,或用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藍溶液浸泡20—30分鍾,或用百萬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或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二(0.02ppm)的孔雀石綠溶液、百萬分之零點三(0.3ppm)的甲醛溶液直接潑灑入水族箱,以抑制黴菌的孳生。還可用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在水族箱頂端安裝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㈣ 魚的皮膚潰爛是什麼病
腐皮病主要背鰭以後軀幹部位,其次腹部或近肛門兩側,少數在前部。病初皮膚肌版肉發權炎,出現紅斑,後擴大圓形或橢圓形,邊緣光滑,分界明顯,似烙印。隨後鱗片脫落皮膚、肌肉腐爛,甚至穿孔,見骨骼或內臟。 瘦弱游動緩慢。治療:①發病季節漂白粉1mg/升全池潑灑消毒。②呋喃西林20mg/升浸洗10~20分鍾。高錳酸鉀塗於患處1g/斤。青黴素注射10或4萬國際單位。③紅葯水塗抹傷口、水溶性抗生素加入飼養水體中。</SPAN></SPAN></p>祝你的魚兒早日康復!
㈤ 養的冷水魚身上有白的怎麼辦
膚霉病 又稱水霉病、白毛病,為觀賞魚最常見疾病之一。
【病原體】為水零屬、綿霉屬、異霉屬、絲囊霉屬、腐霉屬等種類。
【症狀】當撈捕、運輸觀賞魚時,稍為不慎,使魚體皮膚受傷,或寄生蟲侵襲破壞皮膚,黴菌的孢子侵入傷口,吸取養料,迅速萌發,菌絲一端向內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長,形成棉絮狀菌絲。黴菌剛寄生時,肉眼不易發現;待肉眼見到時,菌絲已從魚體傷口侵入,由外向內生長。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由於棉絮狀的菌絲日漸增多,魚體負擔過重,使游泳失常,食慾減退,日漸瘦弱,導致死亡。
【治療方法】膚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現,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見。為了防止水霉病的發生,應注意操作時盡量防止損傷魚體和寄生蟲咬傷,並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鹽,以抑制水霉病的發生。當發現魚體感染水霉病時,可用3%食鹽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鍾,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溶液加l%食鹽浸泡20~30分鍾,或用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20~30分鍾,或用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藍溶液浸泡20—30分鍾,或用百萬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或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二(0.02ppm)的孔雀石綠溶液、百萬分之零點三(0.3ppm)的甲醛溶液直接潑灑入水族箱,以抑制黴菌的孳生。還可用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在水族箱頂端安裝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㈥ 魚得了皮膚病怎麼辦
你好,這是魚感染了,水裡有菌,在水裡加放少量高錳酸鉀來殺菌。
㈦ 為什麼魚缸幾天不換水,魚就會得皮膚病!
應該是水質不好引起的。請問你魚缸是多大的?是上濾還是側濾或底濾?有沒有殺菌燈?幾天換一次水?每次換多少?濾材多嗎?用了多久了?那個生病的魚你養了多久了?
㈧ 魚鱗皮膚病 患上魚鱗皮膚病有什麼症狀
得了魚鱗病會出現魚鱗狀皮膚,非常難看,要及時到皮膚科醫院治療。
㈨ 家裡的魚缸老是把魚養成皮膚病,是什麼情況
一般魚體出現皮膚病是因為水質污染或者缸體殺菌不徹底導致的。建議開缸前用高錳酸鉀浸泡魚缸,缸內加水時要除氯氣。保持經常換水。
㈩ 冷水魚身體腫是怎麼回事
在集約化水產養殖中,養殖業戶常常面臨寄生性原蟲的困擾,其中小瓜蟲是致病性最強的原蟲之一。小瓜蟲學名為多子小瓜蟲(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是一種遍生性(周身遍布纖毛)纖毛蟲,通常寄生於淡水魚類的體表、鰭和鰓上,形成小白點,所以在生產上稱之為「白點病」。該寄生蟲會引起魚的活動異常、上皮增生、呼吸困難以及機械損傷,繼而帶來病菌的繼發感染。在自然水體中,魚類的聚集密度不高,水質環境較好,小瓜蟲不易大量繁殖,因此,野生的淡水魚類很少受到小瓜蟲的嚴重感染。然而在水泥池、室內的水族箱或漁排網箱等高密度魚類養殖場所,蟲體就能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而致病。小瓜蟲尤其對冷水魚危害更嚴重,若治療不及時,死亡率很高,有冷水魚類癌症之說。為了防治小瓜蟲病,只有了解小瓜蟲的生活史,採取科學用葯措施方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多子小瓜蟲的形態
小瓜蟲屬金毛目、膜口亞目、凹口科、多子小瓜蟲(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小瓜蟲一般可分為營養體(幼蟲、成蟲時期)和胞囊兩個時期。在營養體時期,幼蟲鑽進宿主真皮或鰓瓣等處後,汲取宿主營養生長,形成白色膿胞,即肉眼見到的小白點。它的體型和大小在幼蟲期和成蟲期差別很大。成蟲,橢圓形或球形,大小為350~800×300~500μm,周身密被纖毛。胞口位於蟲體的頂端腹面,腹縫線明顯。蟲體有大、小核各一個,大核多為腎形,小核球形或三角形,位於大核的凹側,大、小核均有核膜,胞質內含有大量線粒體、粘液泡、伸縮泡、食物泡、微管、粗面內質網等細胞器。胞囊大小隨成蟲大小變化,成蟲越大,胞囊越大;成蟲形成胞囊所需的時間隨水溫的升高而縮短,胞囊內孵出幼蟲所需的時間隨溫度升高而變短,囊壁厚度隨水溫升高而變薄。囊壁由三層組成,內、外兩層電子密度高,中間層電子密度低、均質。幼蟲,卵圓形,大小為30~50×24~43μm。周身纖毛排列整齊,胞口位於蟲體的頂端腹面,腹縫線不明顯。大小核分開,其它結構和成蟲相似[1]。
2生活史
多子小瓜蟲由感染魚或攜帶蟲體的其它生物、器械帶入魚塘,也可隨魚塘的引入水源進入魚池。小瓜蟲是一種專性寄生蟲,只有依賴宿主才能生存。進入上皮層後,蟲體變圓成為滋養體。此時由於有宿主上皮層和粘液的保護,一般化學葯物很難殺死它們。僅在胞囊期和掠食體期才對葯物敏感和易於被殺死。胞囊階段的蟲體離開病魚後,粘附在魚池底壁或其它固體表面。胞囊內逐漸分裂成許多小個體,即幼蟲母體。通常一個胞囊能形成2000多個幼蟲母體,最後破囊而出變成感染性幼蟲,進入掠食體階段。此期蟲體周身長有豐富的纖毛,藉此游向魚體。依靠頭上的穿刺腺鑽入宿主魚的皮膚和鰓。如果在1~2天內沒有發現宿主魚,幼蟲會自行死亡。小瓜蟲完成其生活史所需要的時間隨水溫的變化而不同,蟲體通常在20~25℃最易感染宿主魚。但在低水溫如1℃也可以感染。在30℃以上,蟲體不能發育。所以通常在炎熱的夏天不會發生白點病。在24℃時完成生活史需要4天。但在7℃以下,往往需要5周以上。另據報道,蟲體能夠在上皮細胞層下面進行復分裂,這是多子小瓜蟲三期生活史*的一個旁路發育階段。這時可以看到大小相似的復分裂蟲體細胞在宿主的上皮層下面呈排或呈叢聚集。當蟲體發育到這時,則很難殺死它們,因為這種蟲體通常不會離開宿主[2]。
3症狀
小瓜蟲病的症狀比較明顯,主要是在魚體表形成小白點。當病情嚴重時,軀干、頭、鰭、鰓和口腔等處都布滿小白點,並同時伴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爛、脫落,甚至蛀鰭、瞎眼;病魚體色發黑、消瘦、活動異常,常與水中的固體物摩擦,最後病魚因呼吸困難而浮頭死亡。小瓜蟲病的主要病理變化在皮膚和鰓上。由於小瓜蟲是在魚的上皮細胞下寄生,並不斷轉動,因而引起上皮細胞增生,形成白色結節,此乃所謂的小白點。其主要致病機理:小瓜蟲寄生在鰓的上皮細胞,引起鰓上皮細胞增生、腫脹、壞死,影響魚的呼吸;寄生後引起魚的電解質、營養物質和體液流失,造成代謝紊亂;導致魚的體表傷口產生繼發性感染,從而造成魚的死亡[3]。
治療用葯不易將蟲體殺死,原因是它們已寄生到魚的真皮內,在不傷害魚體的情況下使用化學葯物去殺滅小瓜蟲是很困難的。而被葯殺死的僅是自由游泳階段的蟲體。
4葯物治療經驗
4.1福爾馬林
施用福爾馬林會使魚體粘液分泌增多,而一旦魚體粘液增多,對小瓜蟲的包被粘液層就會加厚,從而更加阻礙葯物進入小瓜蟲的寄生部位。長時間多次高劑量施用福爾馬林對魚鰭和吻部會產生一定的組織破壞作用。但用福爾馬林消毒過的健康魚缸中,少有感染小瓜蟲的情況出現。福爾馬林不能長時間高濃度對病魚進行治療,殺滅小瓜蟲效果並不徹底。所以推薦在單一使用福爾馬林時作為清缸使用的消毒劑,而不是治療葯劑。
4.2瓜蟲殺
瓜蟲殺是一種不易溶解的粉末狀固體,即使在沸水中也很難溶解。其有效成分(辣椒鹼 吖啶黃)約占總重量的8%。在使用瓜蟲殺做致死試驗的健康魚缸中可以觀察到魚游動速度明顯變快,有少量浮頭跡象,體表粘液增多,原因是不溶性的瓜蟲殺在魚游動過程中附著在魚鰓上,對魚鰓的刺激所導致魚體浮頭等上述現象。瓜蟲殺對金鱒稚魚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在0.1%的懸濁液中,4小時金鱒稚魚開始死亡,靜置8小時之後魚已經死亡,鏡檢發現小瓜蟲仍有活力。通過這個試驗我們能說明外部施用瓜蟲殺不是一種治療金鱒稚魚小瓜蟲病的有效葯物。
4.3瓜蟲靈
瓜蟲靈有效成分s-復合高聚碘+中草葯(有效成分高於0.5%)。該葯物由於含有 4價碘離子,對殺滅離體小瓜蟲的作用十分明顯,該葯物對魚體的刺激作用小,在使用過程中,病魚身上的白點數目緩慢減少,但由於該葯物穿透力較弱,對寄生在魚體上的小瓜蟲殺滅效果不是很明顯,但只要持續使用該種葯物,便可以使小瓜蟲逐步消失。該種葯物的優點是可以長時間治療或消毒。缺點是該種葯物價格貴,陽光照射下較容易變質,不推薦池塘養殖使用。推薦在金鱒稚魚使用瓜蟲靈的葯物濃度為300mg/l葯浴8小時。
4.4食鹽
食鹽對魚體粘液層和小瓜蟲胞膜有較強的穿透作用,並且小瓜蟲對滲透壓十分敏感。在施用1%食鹽的金鱒病魚缸中觀察到如下現象:小瓜蟲寄生白點紛紛消失,但在相隔1日之後,所有魚體上又附著了更小的小瓜蟲寄生體,而且數目更多。由於食鹽有刺激小瓜蟲離體繁殖的作用,從上述現象得知食鹽對於離體小瓜蟲的殺滅作用較差,但過高濃度的食鹽容易導致魚體滲透壓不正常而死亡。推薦在金鱒稚魚上的使用方法是1%食鹽潑灑之後於5-6小時之後進行徹底換水清塘一次,清塘葯物可以選用生石灰等等。
4.5食鹽 福爾馬林 瓜蟲靈
1%食鹽 70mg/l甲醛 80mg/l瓜蟲靈葯浴2小時,這種混合葯物的缺點就是葯物對魚的致死濃度低,致死時間短,葯物更不容易滲透到小瓜蟲的寄生部位。對於小瓜蟲而言,它會使食鹽的作用被抵消,更不容易刺激小瓜蟲離體。效果要比單一使用葯物的效果差很多,不推薦使用。
4.6食鹽 瓜蟲靈
0.2%食鹽*5~7小時 瓜蟲靈500mg/l*12小時。施葯的方式是:施用0.2%食鹽,對魚進行葯浴5~7小時;之後再使用瓜蟲靈500mg/l對魚葯浴12小時。治療1~2天後,對魚體小瓜蟲有很好的殺滅效果。這種方法原理是利用小瓜蟲在外界滲透壓變化之後會離開魚體,而瓜蟲靈可以有效殺滅游離在水體中的小瓜蟲。在用葯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施用食鹽之後一定要密切觀察魚體上的小瓜蟲是否已經離體,觀察小瓜蟲離開魚體後,再進行瓜蟲靈葯浴治療。在治療的幾種方法中,此種方法非常快速有效。
5總結
5.1在飼養管理層面,一定要堅持做到「五消、四定」,即魚體消毒、食場消毒、工具消毒、水體消毒、餌料消毒。要對新進的魚苗、魚種一定要做嚴格的檢查和消毒;放苗之前的魚塘一定要清池暴曬;工具消毒之後也不要混用,一定要注意清理食場內的殘余餌料;養殖水體過一段時間後,有機物質以及懸浮物質大大增加,水體惡化,需要定期消毒;餌料消毒是指生物餌料的消毒。加強養殖管理,堅持生態防病,營造一個良好的水體環境是預防小瓜蟲病的必須步驟。
5.2發現小瓜蟲病之後一定要採取積極的治療方案,及時治療。一旦幼蟲再次鑽入魚體皮膚或鰓之後,葯效就大為降低。此時,寄生在皮膚和鰓上皮組織內的小瓜蟲在魚體分泌粘液的保護下,很難被葯物殺死。所以適時殺死感染期幼蟲對防治該病是極其重要的。
5.3從魚體增重和餌料系數考慮,使用葯物治療時需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使用高濃度,高刺激性,對魚體本身傷害較大的葯物;盡量使用低濃度,低刺激,可以長時間多次使用的葯物。堅持生態治病和健康養殖的方針。
5.4注意控制水溫。當環境不適,特別是低溫時,小瓜蟲成蟲並不立即形成胞囊而先分裂,有的中途死亡,有的分裂到一定數目中途再產生胞囊或不形成胞囊。而在高溫時,胞囊內孵出幼蟲所需的時間隨溫度升高而變短,囊壁厚度隨水溫升高而變薄。所以溫度升高或者降低都是控制病情的有利因素。
5.5小瓜蟲對外界滲透壓十分敏感,所以要好好利用這一特性。利用食鹽刺激小瓜蟲離體之後再殺滅離體小瓜蟲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治療辦法。
【摘要】小瓜蟲對集約養殖水體下的冷水魚有很大的危害,如果在魚種階段患病後治療不及時,會影響到成魚階段的餌料系數。採用普通的治療方法並不能有效地殺滅寄生在魚體上的小瓜蟲,本文對小瓜蟲形態和生活史闡述之後,介紹了一種能有效殺滅小瓜蟲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水產病害;冷水魚;金鱒;小瓜蟲
參考文獻:
[1]忘記了。
[2]俞曉麗,甘西,梁萬丈,徐德海 國外小瓜蟲病的研究現狀[j] 現代漁業信息綜述2004.2
[3]黃瑋,李安興 魚類小瓜蟲病防治的新思考[j] 科學養魚2004年第4期
[4]倪達書,李連祥.多子小瓜蟲的形態、生活史及其防治方法和一新種的描述[j].水生生物學集刊,1960,(2):197-215.
[5]陳啟鎏. 青、鯇、鱅、鰱四種家魚寄生原生動物的研究:ⅰ.寄生鯇魚的原生動物[j].水生生物集刊,1955(2):123-164.*
[6]黃琪琰.水生動物疾病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251大連水產學院學報第20卷
[7]鄧永強,汪開毓,黃小麗 魚類小瓜蟲病的研究進展(四川農業大學魚病防治中心,四川雅安62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