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遺傳育種
A. 轉基因作物遺傳育種存在的優缺點是什麼
優點不必贅述(是作物具有優良的性狀比如抗蟲、抗倒伏等),確定是加快了物種進化,可能創造新的不可控制的蛋白或性狀
B. 遺傳育種 選擇育種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目前生產上常用的選擇育種有兩種方法,即單群選擇和集團選育。
在某一蜂場內,如果發現少數幾群蜂有某一有利變異——獨特的優點時,則可採用單群選擇法擴大,加強該有利變異。首先將這種變異的蜂群單獨挑選出來作為種群,既作母群又作父群,繁殖一批後代蜂群。觀察和測定這些蜂群的女兒蜂群,如果這些女兒蜂群表現出在這些有利變異上具有與親代蜂群相同的優良性能,說明這種變異性狀是可以遺傳的。那麼這個優良變異的蜂群即留作種用蜂群,從其後代中選出具有與親代相同的變異性狀的蜂群,留作繼代種用蜂群,累代朝著這一有益變異的方向連續選擇和繁育下去,經過若干世代後,這一有益變異就可在後代蜂群中穩定地遺傳下來,育成具有某一獨特性狀的新品種。
在某一蜂場內,經過考察或鑒定,發現具有相同類型的有益變異性狀的蜂群的數量較多時,可採用集團選育的方法。可將選出的蜂群作為種用蜂群,並把這些蜂群分作兩組,一組作母群,移取其卵或小幼蟲培育處女王;另一組則作父群,讓其培育種用雄蜂,把處女王和雄蜂放在具有可靠隔離條件的交尾場進行自然交尾,或進行人工授精。對這批種用蜂群的後代進行鑒定,從中選出與親代具有相同變異性狀的優良子代蜂群作為繼代種用蜂群。並把它們也分作兩組,分別作為母群和父群進行繁育。如此重復選育下去,使某一有利的變異性狀在後代蜂群不斷鞏固和加強,最後就有可能形成一個具有某一有利性狀的新品種。
C. 凡是學習過遺傳育種學的,都知道轉基因技術的重大意義!
咱們不討論轉基因到底有什麼意義 我只想說 一現在的科學 無法證明這個東西到底對人的影響有什麼樣的改變 就像哥白尼提出日心學 實際上 太陽並非是太陽系的中心 就像進化論也不是那麼牢靠了
D. 我國科學家在遺傳育種方面的成果和利用了哪些技術原理
看網站:分子遺傳育種
或者:http://www.bioon.com/Index.asp
絕對有你要答案!
去找找下邊的文獻全文看看吧:
遺傳育種
AFLP分子標記在玉米優良自交系優勢群劃分中的應用 吳敏生 王守才 戴景瑞 《作物學報》 2000 26(1)
摘 要:利用AFLP分子標記技術研究了17個玉米優良自交系的遺傳多樣性,4個AFLP引物組合分別擴增出30、30、44、41條多態性帶,平均每個引物組合擴出36.25條帶,4個引物組合共擴增出145條帶,每一個引物組合都可將17個自交系完全分開。利用AFLP數據、進行聚類分析,將17個優良自交系聚為6群,結果表明,用AFLP標記進行玉米優勢群劃分與自交系系譜親緣關系基本一致,AFLP技術可以用於玉米自交系的遺傳多樣性研究和優勢群劃分。
從事緊湊型玉米育種的回顧與展望 李登海 《作物雜志》 2000 (5)
摘 要:從探索我國玉米高產道路,進行夏玉米高產攻關研究開始,講述了在高產試驗中從平展型玉米雜交種發展到應用緊湊型玉米雜交種的歷史過程,並通過緊湊型玉米與平展型玉米的株型比較試驗,證明了緊湊型玉米較平展型玉米的增產作用,結合緊湊型玉米雜交種的生理特徵,探索良種良法配套技術,創造出16444.35kg/hm2的夏玉米高產記錄。選育出20多個被全國玉米育種單位廣泛應用的緊湊型玉米自交系,所選育的緊湊型玉米雜交種佔全國玉米種植面積的1/3以上。推動了我國玉米育種和高產栽培研究事業的發展。本文對緊湊型玉米育種的發展提出了作者的觀點。
帶遺傳標記的玉米基因雄性不育的發現及遺傳和利用研究 林曉怡 楊典洱 林建興 《作物學報》 2000 26(2)
摘 要:1992年在玉米族遠緣雜交組合3402F3(丹340×403-2)中首次發現帶標記性狀的基因雄性不育(GMS)材料。遺傳分析結果表明,不育性受1對隱性基因控制。當不育株(A)與可育株(B)進行兄妹交,育性分離比例接近1∶1;而可育株(B)自交的後代,可育株與不育株的分離比例為3∶1。連鎖遺傳分析結果證明,不育基因(ms °)與標記性狀基因(plf)緊密連鎖,未發現有交換現象,它們可能位於同一染色體同一位點上。經過不育株5代兄妹交已選出幾個高產核不育兩用系。通過測交篩選出一個強優勢高產恢復系HR-1。利用高產核不育系與強優恢復系配製出兩個超高產玉米雜交種;小區(0.0066hm2)產量分別為72.0kg和78.1kg,比對照掖單13號增產18.6%和28.7%。本文還討論了帶遺傳標記的高產核不育兩用系的應用前景,並提出進一步研究ms°-plf基因的設想。
利用SSR標記研究玉米自交系的遺傳變異 李新海 傅駿驊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 2000 33(2)
摘 要:利用SSR標記研究了21個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的遺傳變異,初步進行了雜種優勢群劃分。從69對SSR引物中篩選出43對擴增產物具有穩定多態性的引物。43對引物在供試材料中共檢測出127個等位基因變異,每對引物檢測等位基因2~7個,平均為2.95個;平均多態性信息量為0.511。21個自交系之間的遺傳相似系數變化范圍為0.480~0.768,平均為0.627。 UUPGMA 聚類分析結果表明,供試自交系可分為2個類群。黃早四自成1群;其餘20個自交系又分為5個亞群。生產上利用的高產雜交組合的親本均屬於不同的類群(亞群),而在類群(亞群)內未發現高產組合。研究發現8對具有較高多態性信息量的引物,利用這些引物可以對供試材料進行初步鑒定。研究表明,利用SSR標記可以進行玉米自交系遺傳變異分析,並用於雜種優勢群劃分。
我國21世紀玉米遺傳育種工程技術展望 李晚忱 榮廷昭 《玉米科學》 2000 8(2)
摘 要:介紹了國外玉米遺傳育種工程在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動態,根據我國玉米遺傳育種研究工作面臨的艱苦任務和有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提出了21世紀初的發展策略。
玉米三種遺傳效應研究現狀與技術集成 段民孝 宋同明等 《玉米科學》2001,01
摘 要:通過大量詳實資料,對玉米雜種優勢、雄性不育、油分基因花粉直感等三種遺傳效應的研究歷史與現狀作了詳細概述,根據相關的遺傳理論與實踐,提出了將三種遺傳效應進行技術集成的可能性,從而形成一種高產優質玉米生產模式,有可能是未來玉米生產的發展方向。
山東省八九十年代玉米雜種優勢模式的利用 宋再華 史新海 彭守華 於福新《雜糧作物》2001,2
摘 要:通過對山東省1980~1999年生產上推廣的37個主要玉米雜交種進行分析,總結探索出山東省八九十年代有10種雜種優勢主體模式和19種子模式。其中,應用最多的主體模式為BSSS群×唐四平頭群,子模式為8112亞群×唐四平頭群、XL80亞群×唐四平頭群和C103亞群×唐四平頭群。
玉米輪回選擇的現狀與展望 謝俊賢 《雜糧作物》2001,2
摘 要:系統回顧了國內外玉米輪回選擇的研究進展;扼要介紹了我國學者近年來提出的4種新的玉米輪回選擇改良方法;同時對有關的幾個重要問題進行了展望。
玉米產量性狀配合力遺傳分析 王向東 高根來 張風琴《玉米科學》2001,01
摘 要:通過對8個中晚熟玉米自交系產量性狀進行雙列雜交分析,表明各個自交系產量性狀的一般配合力與特殊配合力存在顯著差異,玉米雜交種F1的產量構成受到一般配合力與特殊配合力的共同作用,用特殊配合力對F1的作用大於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高低與一般配合力無明顯相關關系。因此在玉米雜交種組配與自交系改良工作中,既要兼顧雙親的一般配合力與特殊配合力,又要保持雜交優勢利用模式與選系模式的種質關系。
玉米主要品質性狀的配合力分析 祁新 趙穎君 鄔信康等《玉米科學》2001,01
摘 要:採用不完全雙列雜交法,對普通玉米4個品質性狀(澱粉、油分、蛋白質、賴氨酸含量)的GCA和SCA及其相關進行了分析。同一品質性狀不同親本的GCA差異較大,同一自交系不同品質性狀的GCA也有差異,同一品質性狀因組合不同而SCA也不一樣。親本自交系的GCA和SCA對雜種的品質性狀有重要作用,二者不能相互代替。
玉米雄性不育性研究Ⅷ.對玉米YⅡ-1不育胞質線粒體DNA RFLP分析 秦泰辰 徐明良等《作物學報》2001,2
摘 要:以玉米T、S、C群及新選育的YⅡ-1不育系為材料,用這4類群不育胞質線粒體DNA,經4種限制性內切酶酶切,長距凝膠分離酶切片段獲得高解析度的清晰譜帶。再以5種線粒體特異的基因片段作為探針與酶切條帶雜交,結果表明:T、S、C群表現較多差異的雜交帶型,持有明顯的多態性,YⅡ-1型雜交帶與T、S群區別明顯,與C群有少量差異。這為從遺傳組成上區分不育胞質類群和YⅡ-1型不育系的歸群提供試驗依據。
近等基因背景下對玉米胚乳突變基因ae的遺傳效應研究 滕文濤 宋同明等《作物學報》2001,2
摘 要:採用8個生產上常用的常規玉米自交系以及它們的ae近等基因系各組配16個組合進行裂區試驗。測定等基因背景各對組合的直鏈澱粉含量、千粒重、小區產量及其它農藝性狀。結果表明,純合aeae的組合與同型馬齒型組合相比千粒重、小區產量普遍降低而直鏈澱粉含量顯著提高,遺傳背景對ae基因的表達有重要影響,自交系和雜交種中可能存在著對ae基因表達不同數量的修飾基因。
利用RFLP和SSR標記劃分玉米自交系雜種優勢群的研究 袁力行 傅駿驊 張世煌等《作物學報》2001,2
摘 要:利用RFLP和SSR標記對29個玉米自交系進行雜種優勢群劃分,篩選出56個多態性RFLP探針酶組合,66對多態性SSR引物,分別在供試材料中檢測到187個和232個等位基因變異。兩種方法比較表明,SSR標記的平均多態性信息量(PIC,0.54)高於RFLP(0.42);但對供試材料的遺傳多樣性評價基本一致,平均遺傳相似系數(GS)分別為0.64和0.62。綜合RFLP和SSR分析結果進行聚類分析,將供試材料劃分為四平頭,旅大紅骨,LSC,BSSS和PA五個類群,劃分結果與系譜分析基本一致,並把系譜來源不清的種質劃分到相應的雜種優勢群。其中PN群的確認,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玉米種質雜種優勢群的基本框架,為育種實踐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
玉米遺傳轉化系統的研究進展 王罡等 《遺傳》2001,1
摘 要:本文介紹了近年來玉米遺傳轉化系統的建立、基因導入手段、方法等方面的研究進展。
玉米野生近緣種類玉米的研究和利用 李冬郁等《玉米科學》2001,2
摘 要:玉米的野生近緣植物類玉米有兩個種,一為一年生墨西哥類玉米,一為多年生類玉米.多年生類玉米有兩個變種,一為四倍體多年生類玉米,一為二倍體多年生類玉米,它們是玉米屬中除玉米種之外的另外兩個種.這些野生種在自然界的嚴酷競爭和自然選擇條件下形成了許多優良特徵、特性,特別在抗逆性、抗病蟲害、品質等方面.將其有益基因導入到栽培玉米獲得豐富的多樣性的種質遺傳資源,以創建新的基因庫,是提高玉米育種水平和效率、加快育種進程的重要基礎和途徑.通過玉米與其野生類玉米雜交,我們正從其雜種後代中選育出大批在糧食用和飼料用等方面有利用價值的優良植株並建立株系,從中選育出了優良異源自交系並配製出優良雜交種用於生產。
分子標記在玉米遺傳育種中的應用 王彩潔等《玉米科學》2001,3
摘 要:本文綜述了近年來分子標記技術在玉米目標基因的標記、玉米自交系親緣關系與遺傳多樣性研究、QTL分析、雜種優勢研究中的應用.
3個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系的選育及分組鑒定 李晚忱等《作物學報》3
摘 要:從地理遠緣雜交和親緣遠緣雜交群體中,分離選育川G、類2、類3三個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系。恢保關系鑒定和線粒體DNA的RFLP分析表明,三個不育系均屬C組細胞質雄性不育。但是,從線粒體DNA的RFLP帶型可以推斷,川G與類2、類3以及參試C組不育系屬於不同亞組,對克服C組細胞質雄性不育的遺傳單一性具重要意義。這三個不育系的不育性穩定且恢復容易,用以轉育的生產用不育系,已經推廣應用。
利用cDNA―AFLP技術研究玉米基因的差異表達 吳敏生 高志環 戴景瑞《作物學報》3
摘 要:利用cDNA-AFLP技術,對玉米強優勢組合和弱優勢組合及其雙親自交系在苗期和雄穗生長錐伸長期的基因表達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玉米強優勢組合和弱優勢組合的基因表達有明顯差異,基因表達有多種類型,表現出質和量的差異,不僅有增強,也有雙親沉默,弱優勢組合雙親沉默的數量在苗期和雄穗生長錐伸長期均高於強優勢組合,雜種優勢的大小可能與雙親基因間的抑制有關。
玉米細胞質線粒體DNA RFLP分類研究 李小琴等《作物學報》2001,4
摘 要:本實驗用4個酶、4個探針組成16個酶/探針組合對玉米N、T、C、S、WBMs、801CMS等細胞質進行了線粒體DNA(mtDNA)RFLP分析。一方面對玉米細胞質 mtDNARFLP 分類方法進行研究,證明只要酶/探針技術體系合適,可以通過該方法對細胞質進行快速准確地分類;提出探針的選擇是主要的,酶次之;認為PstⅠ/B30、HindⅢ/pBcmH3、BamHⅠ/pHJ2-7-1三個酶/探針可以作為mtDNA RFLP分類技術體系。另一方面,用 mtDNA RFLP分 類法把新發現的 WBMs 不育胞質劃分為S組,801CMS劃分為C組。
CIMMYT群體與中國骨幹玉米自交系雜種優勢關系的研究 李新海等《作物學報》2001,5
摘 要:本文旨在採用NCⅡ遺傳交配設計,通過在武漢的兩年試驗研究10份 CIMMYT 群體與我國骨幹玉米自交系之間的雜種優勢關系,以探討利用外來種質拓寬我國玉米種質遺傳基礎的途徑.試驗結果表明:在與我國優良骨幹自交系交配的組合中,群體Staygreen、群體43-C11和群體21-C2三個群體穗部性狀表現較好,單株產量一般配合力高,表現出較高的利用潛力.在供試的50份組合中,有13份組合的對照優勢為正值,其中涉及到含有Tuxpeno血緣的3個群體(群體43-C11、群體21-C2、群體49-C6)的組合達8份,佔61.54%.在4份強優勢組合中,群體43-C11和群體21-C2參與形成的有3份.這些結果暗示我國現有的優良種質與Tuxpeno種質的配對有可能組成具有較大潛力的雜種優勢模式.A8833和A9245群體諸性狀一般配合力表現較差,與供試的我國骨幹玉米自交系的雜種優勢較低.群體32、基因庫19-C19、黃粒綜合種C3和P500四個群體農藝性狀一般配合力表現中等,產量一般配合力不高,但可以作為特殊種質資源加以利用.本文的研究結果為有效利用這批外引種質提供了重要信息。
優質蛋白玉米自交系產量的特殊配合力及其雜種優勢模式的初步分析 番興明等《作物學報》2001,6
摘 要:對從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引入的及省內自育的10個優質蛋白玉米(QPM)優良系進行了配合力分析及雜模式的初步研究.通過部分雙列雜交獲得45個雜交組合,並種植在雲南省的3種不同生態條件下進行觀察鑒定.產量的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品種之間、環境之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而重復之間不顯著;產量的一般配合力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而特殊配合力的差異不顯著.雜交組合CML147噪ML23具有最高產量(8512.95kg/hm2),雜交組合YML102噪ML12具有最低產量(1486.05kg/hm2).自交系YML23產量的一般配合力效應值最高(90.90),自交系CML149(35.19)和CML147(30.57)產量的一般配合力效應值也較高;而自交系CML174產量的一般配合力效應值最低(-66.23).自交系CML140與YML102具有最高的產量特殊配合力效應值(95.95),自交系CML140與YML29產量的特殊配合力效應值也較高(86.31);而自交系YML12與YML102產量的特殊配合力效應值最低(-178.19).根據雜交組合產量性狀的配合力分析,可初步將這10個優質蛋白玉米自交系劃分為4個雜種優勢群和4種雜種優勢模式。
利用RFLP和SSR標記劃分玉米自交系雜種優勢群的研究 袁力行 傅駿驊 張世煌等
優質蛋白玉米遺傳育種研究進展 丁占生 《中國農業科學》 2000 33(增刊)
摘 要:從遺傳規律、種質資源、品種選育3個方面對優質蛋白玉米研究進行了綜述。opaque-2基因可調節醇溶蛋白的合成,改善胚乳蛋白質品質;修飾基因可克服opaque-2基因的負面效應,作用機理可能與γ-醇溶蛋白含量增加有關。將opaque-2基因和修飾基因導入普通玉米種質,選育出若干優質蛋白玉米基因庫、群體,並進行雜種優勢和配合力研究。今後應注重遺傳規律研究,為育種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熱帶、亞熱帶地區結合雜交種選育繼續拓寬遺傳基礎,溫帶地區應重點開展種質的引入、改良及創新研究,在育種工作中應用簡便、有效的品質檢測方法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
玉米根系性狀的遺傳及相關分析 王秀全 陳光明 何丹 《中國農業科學》 2000 33(增刊)
摘 要:對玉米根系性狀的遺傳及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各根系性狀在不同親本間存在真實的遺傳差異;不同親本之間,根系性狀的配合力存在顯著差異,這為組配出根系發達的玉米雜交種提供了遺傳基礎。同時根系性狀中氣生根條數、根鮮重、根乾重、根總長、根總條數等性狀的遺傳以加性效應為主,遺傳力較高,能穩定遺傳,其轉育及早代選擇有效。相關分析表明,氣生根條數與根鮮重、根乾重、根總長、根總條數、土壤中根條數正相關顯著或極顯著,可作為玉米育種根系選擇的指標。
玉米果穗苞葉性狀的遺傳分析 霍仕平 晏慶九 許明陸 《雜糧作物》 2000 20(2)
摘 要:採用NCⅡ交配設計,對玉米果穗苞葉數、苞葉長、苞葉寬和苞葉重進行了遺傳分析。結果表明:苞葉數和苞葉寬的遺傳總方差中,加性方差占絕大部分,遺傳上主要表現為加性效應,符合加性——顯性遺傳模型,兩性狀的廣義遺傳力(hB2(%)分別為54.69%和37.81%,狹義遺傳力(hB2(%)分別為49.42%和29.17%;苞葉長和苞葉重的遺傳總方差中,加性方差雖佔大部分,但非加性方差也約佔1/4,甚至接近1/2(苞葉重),遺傳上除主要表現為加性效應外,尚有顯性和上位性效應存在,兩性狀的hB2(%)分別為61.62%和93.01%,hB2(%)分別為43.43%和55.08%。在育種上,這4個苞葉性狀重點在於對親本的選配,但苞葉長和苞葉重還應重視等位基因的顯性效應和非等位基因間的上位性所產生的雜種優勢。
玉米人工合成群體配合力效應及遺傳潛勢研究 鐵雙貴 鄭用璉 劉丁良 《作物學報》 2000 26(1)
摘 要:選用6個自交系為測驗種,採用NCⅡ遺傳交配設計,對以我國西南地區優良玉米地方種質巫溪14,蘭花早和北美,熱、亞熱帶種質為主體的人工合成群體LBM、WBM、LLS、WLS和兩個美國優良群體BSSSR、BS16等6個群體的配合力效應及遺傳潛勢進行了系統評估。兩年兩地(武漢、安陽)的研究結果表明:LBM、WBM、LLS、WLS群體的單株產量GCA高於BSSSR和BS16;參試的36個組合中高產組合主要集中在以LBM、WBM、LLS、WLS為親本之一的組合中,其中WBM ?HZ85產量最高;根據SCA效應及產量表現,確定了若干雜種優勢配對模式;雜種優勢類群的劃分存在明顯的交叉,表明人工合成群體遺傳變異豐富、遺傳基礎復雜,具有較好的輪回選擇及組配優勢組合的遺傳潛勢。
玉米雜種優勢與種質擴增、改良和創新 張世煌 彭澤斌 李新海 《中國農業科學》 2000 33(增刊)
摘 要:遺傳基礎狹窄是當前玉米育種的首要限制因素。根據雜種優勢群和雜種優勢模式的原理擴增和改良玉米種質,將為育種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奠定基礎。我國研究雜種優勢群的技術路線可概括為系譜分析結合雙列分析、NC-Ⅱ設計和DNA分子標子技術的組合。當前,我國玉米育種主要使用3個雜種優勢群或5個亞群,2個主要雜種優勢模式或4個子模式。根據我國玉米生產和種質結構特點,制定了玉米種質擴增、改良和創新的技術路線,主要包括外來群體接力改良、創造半外來種質和分析雜種優勢群與構建雜種優勢模式。雜交種選育技術的提高和雜種優勢模式的構建促進群體改良技術從群體內選擇轉變為群體間相互輪回選擇。相應的技術路線也要予以調整。
玉米種子純度檢驗方法研究 孔廣超 曹連莆 《種子》2000 (3)
摘 要:闡述了檢驗玉米種子純度的形態學方法、生理生化方法和分子生物學方法的研究及應用情況,並對各種方法的優缺點進行了述評。
玉米株型性狀的遺傳參數研究 趙延明 王玲 王日方 《雜糧作物》 2000 20(2)
摘 要:選擇玉米株型性狀時應以GCA為主,重點考慮親本自身的性狀特點。株高GCA與穗位GCA、葉面積GCA,穗位GCA與葉面積GCA,葉長GCA與葉面積GCA,葉面積GCA與葉片數GCA之間相關顯著或極顯著,相互間選擇有促進作用。遼76、遼87、遼5088、沈137等自交系可根據育種目標加以利用。
雜種優勢模式在山東省玉米育種上的應用 陳舉林 王玉林 蘇波 《雜糧作物》 2000 20(2)
摘 要:山東省玉米育種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其遺傳基礎相對狹窄。主要種質分為改良Reid、Lancaster、塘四平頭、旅大紅骨和其它雜優種質群。改良Reid和塘四平頭雜優群起主導作用。主要雜種利用模式以改良Reid×塘四平頭,塘四平頭×其它種質、改良Reid×其它種質、塘四平頭×Lancaster、改良Reid×旅大紅骨為輔。應加強種質改良,豐富遺傳基礎,探索新的雜種優勢利用模式。
玉米分子圖譜的構建和遺傳多樣性分析 王天宇 黎裕 《玉米科學》 2000 8(2)
摘要:全面評述了近一二十年來利用分子標記技術構建分子標記圖、進行遺傳多樣性評價及雜種優勢預測的研究進展。
玉米單交種選育存在的不足及彌補措施 於秀榮 邢吉敏《河北農業科學》4(2) 2000 6
摘要:玉米單交種的選育越來越集中在幾個骨幹自交系,造成種質遺傳基礎狹窄。為拓寬種質遺傳基礎,應進一步發掘和引進種質資源,採用群體改良和生物工程技術選育自交系。
帶遺傳標記的玉米基因雄性不育的發現及遺傳和利用研究 林曉怡 楊典洱 林建業 《作物學報》 2000 26(2)
摘要:1992年在玉米族遠源雜交組合3402F3(丹340X403-2)中首次發現帶標記行狀的基因雄性不育(GMS)材料。遺傳分析結果表明,不育性受1對隱性基因控制。當不育株(A)與可育株(B)進行兄妹交,育性分離比例接近1:1。而可育株(B)自交的後代,可育株與不育株分離的比例為3:1。連鎖遺傳分析結果證明,不育基因(MS0)與 標記性基因(PLF)緊密連鎖,未發現有交換現象,它們可能位於同一染色體同一位點上。經過不育株5代兄妹交已選出幾個高產核不育兩用系。通過測交篩選出一個強優勢高產恢復系HR-1。利用高產核不育系於強優勢恢復系配製出兩個超高產玉米雜交種;小區(0.0066HM2)產量分別為72.0KG和 78.1KG,比對照掖單13號增產18.6%和28.7%。本文還討論了帶遺傳標記性狀的高產核不育兩用系的應用前景,並提出了進一步研究MS0-PLF基因的設想。
矮生玉米的遺傳與育種 閻淑琴 《玉米科學》 2000 8(2)
摘要:簡單的概述了矮生玉米的遺傳規律。回顧了我國矮生玉米育種及其發展概況。並結合嫩江農科所育種實踐,論述了矮生玉米的研究使用及其發展前景。
爆裂玉米的品質及其選育 曾三省(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 100081)1999,7(1).—14~17
摘要:本文對爆裂玉米的品質及其測定作了介紹,並對影響爆裂玉米最重要的品質特徵爆裂膨脹性的因素進行分析,還論及爆裂玉米品種的選育方法。
多胞質玉米胚乳澱粉粒性狀的掃描電鏡觀察 李敬玲(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 北京 100101),賈敬鸞,劉 敏… 遺傳學報.— 1999,26(3).—249~253
摘要:11種多胞質系玉米胚乳澱粉粒的掃描電鏡觀察表明:不同的細胞質對細胞核有不同程度的互作,3種甜質胞質玉米的胚乳澱粉粒多呈球形,排列緊密,存在一定的共性;這11種玉米胚乳澱粉粒的平均直徑為9.78μm~14.69μm,通過玉米胚乳粉粒形狀特徵的觀察,在玉米澱粉性狀和玉米籽粒的商品價值關繫上進行一定程度探索,為玉米的進一步發展和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
黑龍江省玉米品種發展歷程及其遺傳組成分析 李春霞(黑龍江省農科院玉米研究中心 150086),蘇俊 玉米科學.—1999,7(1).—36~40
摘要:本文通過對黑龍江省1980~1997年18年間種植面積在1.0萬hm2以上的玉米雜交種情況及其遺傳組成分析,結果表明我省玉米品種的變化特點是:80年代中前期以自育、早熟品種為主,單、三、雙交種同時並用80年代後期應用的中晚熟品種(如四單8、吉單101等)多為從吉林、遼寧等省引入的;90年代應用的優良品種以四單19、本育9、龍單13為主。同時還可以看出生產上應用的雜交種的種質:在80年代集中在甸11、Bup44、大黃等幾個骨幹係上,90年代逐漸轉向以Mo17類亞群、塘四平頭群為主階段。應用的親本材料過度集中造成了我省玉米種質遺傳基礎日趨狹窄。因此玉米育種工作應加強基礎材料的改良研究與開發利用研究,從而拓寬基因資源,解決我省玉米育種種質資源缺乏,遺傳基礎狹窄的問題。
幾個玉米自交系主要數量性狀配合力分析 / 敖 君(黑龍江省農科院牡丹江農科所 157041)//玉米科學.—1999,7(1).—41~42
摘要:按(P1× P2)不完全雙列雜交設計,分析了5個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禿尖、穗粗、行數、行粒數、軸粗、穗重和單株產量9個性狀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結果表明禿尖、行粒數、軸粗和穗重主要受加性基因影響,其餘5個性狀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應同時存在。
利用DNA指紋鑒定玉米雜交種純度及其真偽技術的研究 / 趙久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 100089),郭景倫,孔艷芳 … // 玉米科學.—1999,7(1).—9~13
摘要:從500個隨機引物中篩選出30個在玉米上具有較好多態性的RAPD隨機引物,並進一步篩選確定了適合我國主要玉米雜交種及其雙親的特異引物,建立了相應的DNA指紋圖譜。雜交種的DNA指紋圖譜表現為父、母本雙親帶型的互補,均未出現互補帶型之外的新帶型。應用RAPD技術獲得DNA指紋圖譜的方法可以簡便、快捷、經濟、准確地鑒別玉米雜交種子純度及真偽。目前已進行了上百份的檢測實踐,無一差錯。
RAPD技術在玉米自交系親緣關系研究中的應用 / 孫致良(萊陽農學院 265200),張超良,金德敏…//遺傳學報.--1999,26(1). --61~68
摘要:通國對我國正在使用的12個玉米骨幹自交系的RAPD分析,從220個Operon引物中篩選出12個能產生穩定的遺傳多態性的引物。利用這些引物擴增出的指紋圖譜,進性聚類分析,可將全部供試自交系分成3個類群。第1類群包括黃早4系統的5個自交系;第2個類群包擴478和488兩個姊妹系;第3類群包括5個關系較遠的自交系,其中3個來自美國,1個是全部中國血統,1個既有美國血統又有中國血統。這個結果與根據各個自交系的已知系譜確立的親緣關系基本一致。
RAPD分子標記與玉米雜交種產量優勢預測的研究 / 吳敏生(中國農業大學遺傳育種系 100094),王守才,戴景瑞 / 遺傳學報.-1999,26(5).-578~584
摘要:以24個優良玉米自交系按NCⅡ(11×13)設計組配成143個單雜交種為材料,利用RAPD分子標記技術研究玉米雜交種優勢群劃分,遺傳距離(GD)與特殊配合力、雜種產量、雜種產量優勢(MH)的關系。結果表明:⑴RAPD技術可用於玉米雜交優勢群劃分。⑵親本遺傳距離與雜種產量優勢、雜種產量、特殊配合力有一定相關關系,但決定系數很小,分別是10%、10%、15%,利用RAPD技術預測雜種優勢、雜種產量作用有限,應進一步研究與雜種優勢有關的數量性狀位點(QTL),從而使育種家預測高產組合成為可能。
玉米兩個RFLP標記的原位單雜交與共雜交定位的比較 / 杭超(武漢大學生命?/div>
E. 什麼叫做抗逆農作物
一、課題的定位與目標
以我國豐富的作物基因資源為核心,以農學和生物學應用基礎研究為主攻方向,立足於國家食物安全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在基因組水平上,重點開展作物種質資源抗逆新基因發掘、種質分子創新,以及新的理論、方法、技術途徑研究。為拓寬抗逆育種材料遺傳基礎,加速培育高產、優質、抗逆、高效新品種的進程,為我國糧食安全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保障。
二、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
(1)作物抗逆種質資源保護與鑒定
開展作物抗逆種質資源的考察、收集與保存;開展作物抗逆種質資源的大規模鑒定,建立並完善鑒定的方法、技術,制定作物抗逆種質資源鑒定的國家標准。
(2)作物抗逆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研究
研究各種農作物抗逆的遺傳多樣性,構建核心種質;明確抗逆遺傳多樣性的地理分布和在作物基因組中的分布。
(3)作物抗逆種質資源新基因挖掘與分子創新
建立基於植物基因組學的種質資源抗逆新基因發掘技術平台,系統、大規模、高通量地發掘作物抗逆新基因,明確這些基因的等位變異、在種質資源中的數量分布、功能、利用價值與有效利用途徑;利用生物學技術進行抗逆種質資源的分子創新,建立高效的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體系。
(4)作物抗逆種質資源應用基因組學研究
建設高通量的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技術平台,開展抗逆性的功能基因組學研究,開發新型分子標記。應用高通量功能基因組研究技術和生物信息學手段,從抗逆基因資源中克隆抗逆相關基因,並進行功能分析。
三、人才隊伍
課題組現有固定人員3名,其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各1名。在讀博士後、博士生各1名,在讀碩士生4名。
F. 什麼是遺傳育種
遺傳育種就是應用遺傳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為育種服務。育種學是創造新品系的學科,也是遺傳學的應用科學。遺傳學是育種學最重要的一個科學基礎,因為育種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改造農業動物和植物的遺傳性,創造新品種,以提高農業產品的數量和質量。
G. 遺傳育種有什麼重要性
遺傳育種就是應用遺傳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為育種服務。育種學是創造新品系的學科,也是遺傳學的應用科學。遺傳學是育種學最重要的一個科學基礎,因為育種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改造農業動物和植物的遺傳性,創造新品種,以提高農業產品的數量和質量。
遺傳學中的雜種優勢理論是育種的理論基礎。20世紀50年代我國廣東的科技工作者首先選育出水稻「矮腳南特」,接著通過雜交途徑開展矮化育種,並於1959年育成了耐肥、抗倒、高產的水稻良種「廣六矮」,隨後又培育出50多個矮稈良種。這是我國水稻育種史上的第一次突破。
遺傳學上把遺傳物質的偶然變化叫突變,但需要說明的是只有少數突變是有益的。由於自然突變頻率低,所以在育種上可採用誘發突變的方法。現在在生產抗菌素的菌種和其他工業微生物(如酵母菌)的育種中,都已廣泛利用誘變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植物方面,用X射線、叩射線等處理水稻、小麥種子曾得到一些有益的突變。另外,化學育種、多倍體育種等都是在誘發突變的基礎上形成的新的育種方法。
現在的遺傳工程研究將為育種開辟一條嶄新的途徑。人們想從豆科植物細胞中提取某一片段DNA,用遺傳工程的方法把它接人到非豆科植物中,產生出符合要求的重組DNA,形成可以省下氮肥的新品種。目前這一研究正在進行之中。
一方面,遺傳學的理論和方法被應用來為育種服務;另一方面,育種方面的一些實踐反過來也會豐富遺傳育種理論。人們通過遺傳育種把可遺傳的變異選擇下來,可創造出能適應新的環境、滿足人們需要的新的生物類型。
H. 我國的遺傳育種工作存在哪些問題
目前,在動、植物遺傳育種領域,,隨著分子生物技術的飛躍發展,可以從分子水平上對動物的遺傳與變異本質進行深入的了解,因此,一些遺傳改良科研人員逐漸追求純分子設計育種的方法,認為基於數量遺傳學原理的傳統育種方法已經過時,由數量遺傳學得到的一些育種參數不如分子遺傳學手段獲得的結果更為精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首先,雖然數量遺傳學的研究已經有一定的歷史,但這門遺傳學和數學相結合的學科對大多數從業人員仍然是非常難以掌握的一門學科,大多數人員僅僅掌握育種軟體的應用,而並非真正的了解數量遺傳學的內涵;其次,和分子遺傳學一樣,數量遺傳學在現階段也在不斷發展中,還有許多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問題;因此,應採用數量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相結合的手段對動物進行遺傳改良,分子遺傳學可為數量遺傳學的數學模型建立作出貢獻,而分子遺傳學在現階段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藉助數量遺傳學作出比較合理的推斷。基於當前數量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的發展現狀,結合國際水產動物良種選育取得的成就,目前,中國的選育工作主要採用基於數量遺傳學原理的常規選育和基於分子遺傳學原理的分子輔助育種相結合的手段進行。但在實際應用中,基本上還是以基於數量遺傳學原理的傳統選育方法為主。目前尚未見有純利用分子遺傳學選育出新品種的報道。顯然,這一遺傳改良的理想技術還未能真正得到獨立應用。因此, 在以基於數量遺傳學原理的傳統選育方法為主導進行良種選育的同時,應進一步大力完善分子育種理論,促進分子數量遺傳學這一新興學科的發展並真正應用到良種選育工作中去。這是中國遺傳育種產業技術研究發展的趨勢。
I. 番茄的抗逆種質資源有哪些
(一)耐低溫弱光種質資源
中國保護地番茄栽培發展迅速,在保護地的低溫弱光條件引起的番茄徒長、花芽分化不良、光合效率低和落花落果現象日益突出,因此耐低溫弱光種質的創新已成為中國番茄種質資源和遺傳育種的研究重點之一。番茄耐寒種質資源廣泛地存在於番茄屬和茄屬中的類番茄茄(S.lycopersicoids)中。類番茄茄的耐寒性最強,個別材料具有抗短期零下低溫的能力,較好的材料有LA2776、LA2386、LA1990、LA2591、LA2730、LA1964等。耐寒性較強的為野生番茄,如多毛番茄LA1777、LA1778和 LA1363、智利番茄LA1969和LA1971、秘魯番茄和潘那利番茄,特別是生長在高海拔地區的野生番茄在低溫下生長良好,種子和花粉在低溫下的萌發能力較強。
普通番茄的耐寒性較差,但是不同的品種(系)之間存在耐寒性差異,普通番茄PI-341988在低溫下的種子萌發能力較快,它的耐寒性不是特別高,但在各種溫度下均比一般番茄萌發得快,該性狀由單基因控制。其他耐寒性較好的普通番茄材料有:Outdoor Girl、Immuna Prior Beta、UC82B、Koateai、Santiam、PI120256、Oregon Spring等,中國也育成了一批耐低溫材料如:97-66、97-69、CR932-52、CR932-60、994171P、To68、良豐-3-2、必美4號F2-2-2、CR9911、CR-9912、994171、申粉4號和合作906等。
耐弱光性種質材料創新及其遺傳育種也是保護地番茄研究的重要目標之一,並與耐低溫性育種緊密相關。國內外對番茄耐低溫弱光性的系統研究較少,因此所報道的有關種質資源也相對較少,一般來講,適合於早春或秋延後栽培的保護地番茄品種比較耐低溫弱光。杜永臣等研究了保護地環境適應性不同番茄基因型在春季低光照強度下生長發育的差異,結果表明適合於保護地栽培的品種中雜9號在低溫弱光下幼苗的葉乾重、地上部乾重、葉片干物質率和地上部干物質率隨光照水平下降變化較小,而非適應性品種中蔬6號的這些指標的變化則非常明顯。吳曉雷(1997)得到了類似的研究結果。較耐低溫弱光的番茄品種有春雷2號、春雷1號、中雜9號、中雜8號、佳粉15號、佳粉17號、粉都女皇、春粉2001和豫藝粉秀等。
(二)耐高溫種質資源
番茄在晝溫35℃/夜溫26℃或者連續4h、40℃的高溫乾燥或高溫多濕氣候環境下,常發生生長不良和落花落果現象,加上各種類型的病毒病、青枯病、細菌性斑點病、萎凋病、根結線蟲等的危害,導致夏季番茄生產極為困難。因此耐熱育種是目前番茄抗逆育種的一個重要內容。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AVRDC)在培育耐熱、抗多種病害的番茄育種方面成效顯著。該中心從收集的番茄材料中篩選出了41個耐熱種質,並明確耐熱性的遺傳是由少數顯性主效基因與未知數目的微效基因所控制,而且遺傳力高;另外,對耐熱性的生理基礎也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目前該中心已有119個品種分別在全球35個國家命名推廣,其中有8個品種在我國台灣省推廣應用。國內一些研究單位從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AVRDC)、美國、以色列等地引進了耐熱番茄品種或材料並進行了耐熱性鑒定,結果表明耐熱番茄在高溫下的種子、花粉萌發力較強。耐熱性較好的材料或品種有:CL5915-206D4-2-2-0-4、CL-1131、台中亞蔬4號、台南選2號、台南3號、台南亞蔬6號、台南亞蔬11號,西紅柿台南12號、CHT1312、1313、1372、1374、1358、552號、553號、556號、591號、593號花蓮亞蔬5號、花蓮亞蔬13號(CHT1200)、桃園亞蔬9號(秋紅,FMTT33)以及一些FMTT系列和CL系列、Saladete、VF36、BL6807、Malintka 101、Nagcarlan、CIAS 161、LHT24、CL1131、Flora544、Heize6035、Ohio 0823、UC82B、Equinox、毛粉802、95-20、95-22、Skala、西粉3號和粉皇後等。
(三)耐鹽種質資源
目前國外已經篩選出一些在種子萌發期,營養生長期和開花期耐鹽的番茄材料,如L.pennellii(LA716)和普通番茄材料PI174263等。Foolad等對番茄種子萌發期耐鹽的基因進行了定位,並找到了多個與之連鎖的QTL位點。此外,人們還利用細胞培養和基因工程的方法也得到了一些耐鹽的番茄材料,如Tal等利用細胞培養的方法在普通番茄與L.pennelli(LA716)或L.cheesmanii(LA1401)的雜種細胞中,經過兩步篩選後得到了一些耐鹽的植株。Dessalegne等將草酸氧化酶基因導入到番茄中,經耐鹽篩選後得到的轉基因番茄在鹽逆境條件下的產量明顯高於對照。
(四)單性結實種質資源
由於在高低溫逆境下單性結實番茄能克服普通番茄的落花落果問題,因此在露地、溫室和其他保護地反季節栽培中其生產潛力被許多研究者所重視,特別是可遺傳的兼性單性結實種質資源,這些番茄在高低溫逆境下產生無種子果實,在適宜環境條件下又能正常坐果產生有種子果實,種質的保存也較容易,因此兼性單性結實番茄品種的選育則可能是解決高、低溫逆境下番茄生產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有潛在利用價值的單性結實種質資源見表24-2。
表24-2 有利用潛力的番茄單性結實種質資源
另外,利用基因工程也創造出了一些單性結實材料,如Carmi等將rolB基因連接在子房特異性表達的啟動子TPRP-F1上,得到了營養生長和果實大小都很正常的單性結實材料MPB-12和MPB-13。
單性結實的種質資源在育種利用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由於單性結實基因為隱性基因,在各個世代對含有目的基因的單株進行選擇淘汰時存在較大的困難,而且配製雜交組合時兩個親本材料必須均含有單性結實基因。另外單性結實材料或品種的品質、口感、風味等均比正常番茄要差,在高低溫脅迫下畸形果也較多。
J. 怎樣遺傳育種呢
遺傳育種就是應用遺傳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為育種服務。育種學是創造新品系的學科,也是遺傳學的應用科學。遺傳學是育種學最重要的一個科學基礎,因為育種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改造農業動物和植物的遺傳性,創造新品種,以提高農業產品的數量和質量。
遺傳學中的雜種優勢理論是育種的理論基礎。50年代我國廣東的科技工作者首先選育出水稻「矮腳南特」,接著通過雜交途徑開展矮化育種,並於1959年育成了耐肥、抗倒、高產的水稻良種「廣六矮」,隨後又培育出50多個矮稈良種。這是我國水稻育種史上的第一次突破。
遺傳學上把遺傳物質的偶然變化叫突變,但需要說明的是只有少數突變是有益的。由於自然突變頻率低,所以在育種上可採用誘發突變的方法。現在在生產抗菌素的菌種和其他工業微生物(如酵母菌)的育種中,都已廣泛利用誘變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植物方面,用X射線、γ射線等處理水稻、小麥種子曾得到一些有益的突變。另外,化學育種、多倍體育種等都是在誘發突變的基礎上形成的新的育種方法。
現在的遺傳工程研究將為育種開辟一條嶄新的途徑。人們想從豆科植物細胞中提取某一片段DNA,用遺傳工程的方法把它接入到非豆科植物中,產生出符合要求的重組DNA,形成可以省下氮肥的新品種。目前這一研究正在進行之中。
一方面,遺傳學的理論和方法被應用來為育種服務;另一方面,育種方面的一些實踐反過來也會豐富遺傳育種理論。人們通過遺傳育種把可遺傳的變異選擇下來,可創造出能適應新的環境、滿足人們需要的新的生物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