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遺傳因素 » 可遺傳的變異比較

可遺傳的變異比較

發布時間: 2021-03-06 00:14:01

Ⅰ 可遺傳的變異,不可遺傳的變異各有哪些

可遺傳的變異與不可遺傳的變異的區別:
可遺傳的變異是由於遺傳物質的改變引起的,因而能遺傳給後代;而不可遺傳的變異是由環境因素導致的,沒有遺傳物質的改變,因而不能遺傳給後代。因此二者的根本區別是是否有遺傳物質的改變,如果是由遺傳物質的改變引起的變異,就能遺傳,否則是不會遺傳的。(1)列舉一些常見生物的染色體數目
水稻24條、大豆40條、煙草48條、普通小麥42條、蠶豆12條、陸地棉52條、大麥14條、豌豆14條、茶樹30條、玉米20條、馬鈴薯48條、人46條、高粱20條、甘薯90條.

(2)常見遺傳病的遺傳方式:
單基因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並指、多指;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白化病、先天性聾啞;
X連鎖隱性遺傳:血友病、紅綠色盲;
X連鎖顯性遺傳:抗維生素D佝僂病;
Y連鎖遺傳:外耳道多毛症;多基因遺傳:唇裂、先天性幽門狹窄、先天性畸形足、脊柱裂、無腦兒;染色體病:染色體數目異常;先天性愚型病;
染色體結構畸變:貓叫綜合症.
以白化病為例,分析說明,一白化病女性患者,其丈夫膚色正常但攜帶致病基因,其子女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50%

Ⅱ 可遺傳變異的區別

生物遺傳的變異類型有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三種。這些變異類型既有其各自的特點,相互之間又有密切的聯系。下面對它們作以比較:
定義:基因突變是指由於DNA分子中發生鹼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基因重組是指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結構或數目的變化。
意義:基因突變是DNA分子上的微小改變,是等位基因和復等位基因形成的的主要途徑。基因突變一般只涉及一個基因,通過基因突變可產生新的基因,從而產生新的基因型,所以是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基因重組不產生新的基因,但可產生新的基因型。每種生物的後代都與親本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主要是由基因重組造成的。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突變統稱為突變,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檢測:基因突變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但能通過子代的分離比檢測出來,而且基因突變具有可逆性,能發生回復突變,即A→a和a→A。基因重組也不能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可通過後代的性狀變化推知。染色體變異一般不能回復,能在光學顯微鏡下進行細胞學鑒定。
發生原因:基因突變是在一些物理因素(如X射線、紫外線等)、化學因素(如亞硝酸等)或生物因素(如病毒等)的影響下基因結構發生了變化。基因重組是由於減數分裂時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或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引起的。染色體的結構是相當穩定的,從而保證了物種的穩定性,但在內外物質的影響下,特別是經射線處理後,使染色體發生斷裂,在重接的過程中,可能發生錯接,結果導致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和易位四類。染色體數目的變異有個別染色體數目增加或減少和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個別染色體數目變異一般是由於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出現錯誤。多倍體的形成是由於環境劇變(如低溫等)導致種子萌發或幼苗時期有絲分裂前期不能形成紡錘體而使已經復制的染色體留在一個細胞內。自然界中的單倍體都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成的。
發生時期:基因突變發生在細胞分裂間期的DNA分子的復制過程中。基因重組發生的時期有兩種:一種是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另一種是發生在減數分裂的四分體時期,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發生交叉互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發生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或受精卵發育成個體的過程中。
對生物的影響:基因突變對生物一般是有害的,它既可發生在體細胞中,也可發生在生殖細胞即配子中。基因突變若發生在配子中,將遵循遺傳規律傳遞給後代;若發生在體細胞中,一般不能遺傳。但有些植物的體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可通過無性繁殖傳遞。此外,人體中的某些細胞發生突變,還有可能發展成癌細胞。
基因突變產生的結果是只有少數能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大多數並不能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基因重組可產生多種類型的配子,可使生物的性狀重新組合,是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染色體變異對生物一般也是有害的。
發生頻率:單個基因的突變類型少,頻率低,但由於生物體細胞多,每個細胞內的基因數量多,所以總體上突變的基因數量也是很多的。基因重組的類型多,出現的頻率非常大。染色體變異出現的頻率相對較低。
在育種上的應用:在育種工作中,有時候三種變異都要用到。例如利用人工誘變獲得優良性狀的基因,如果兩個優良的基因位於同一個物種的兩個品種上,可以利用基因重組的原理,通過雜交育種使這兩個基因集中到一個品種上,然後利用其花粉培育成單倍體,經秋水仙素處理,使其染色體加倍後即成為能穩定遺傳的優良品種。

Ⅲ 什麼是可遺傳變異

由遺傳物質引起的變異,可傳給下一代.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變異;不可遺傳的變異是由環境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可遺傳的變異的來源主要有3個: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Ⅳ 可遺傳變異和非遺傳變異的區別

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看名字就知道。
可遺傳變異:可以遺傳給下一代的變版異
不可遺傳權變異:不能遺傳給下一代的變異
區分方法:
可遺傳變異是由基因決定的,也就是說這個變異由遺傳物質控制,那麼它可以傳給下一代。
比如:生活在雪地里的動物毛色是白色的,而在樹林中的動物毛色則是花的。這是由上一代遺傳下來的,一生出來就是這樣,沒有受到外界影響。
不可遺傳變異一般是後天受環境影響而改變的性狀,不能遺傳給下一代。
比如:種在肥沃土地和貧瘠土地的同一品種的植株,肥沃土地的結果多且個大,貧瘠土地中長的結果少且個小。(南橘北枳,很典型的例子)貧瘠土地的種子如果種到肥沃土地中,長出來的植株與肥沃土地中相同。這個就是不遺傳的
簡單地說,只要看遺傳物質有沒有改變就可以了,如果遺傳物質改變了,那這個變異就可遺傳,如果沒改變就不可以。
(註:把植物帶到太空中得到改良植物,他的遺傳物質在特殊環境下改變了,是可遺傳變異,這個常考)

Ⅳ 可遺傳變異的種類有哪些

遺傳變異指在同一基因庫中不同個體之間在DNA水平上的差異,也稱「分子變異(molecular variation)」,也是對同一物種個體之間遺傳差別的定性或定量描述。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界不斷地普遍發生的現象,也是物種形成和生物進化的基礎。
生物體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這就是生物的變異現象。生物的變異有些是可遺傳的,有些是不可遺傳的。可遺傳的變異是指生物體能遺傳給後代的變異。這種變異是由遺傳物質發生變化而引起的。不可遺傳的變異是由外界因素如光照、水源等造成的變異,不會遺傳給後代的。

Ⅵ 可遺傳變異與不可遺傳變異

可遺傳的變異的來源
變異主要分為兩類:可遺傳的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變異;不可遺傳的變異是由環境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可遺傳的變異的來源主要有3個: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基因重組是指非等位基因間的重新組合。能產生大量的變異類型,但只產生新的基因型,不產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組的細胞學基礎是性原細胞的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彼此分裂的時候,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自由組合和同源染色體的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基因重組是雜交育種的理論基礎。

基因突變是指基因的分子結構的改變,即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發生了改變,從而導致遺傳信息的改變。基因突變的頻率很低,但能產生新的基因,對生物的進化有重要意義。發生基因突變的原因是DNA在復制時因受內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發生差錯。典型實例是鐮刀形細胞貧血症。基因突變是誘變育種的理論基礎。

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的數目或結構發生改變。重點是數目的變化。染色體組的概念重在理解。一個染色體組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沒有等位基因,但一個染色體組中所包含的遺傳信息是一套個體發育所需要的完整的遺傳信息,即常說的一個基因組。對二倍體生物來說,配子中的所有染色體就是一個染色體組。染色體組數是偶數的個體一般都具有生育能力,但染色體組數是奇數的個體是高度不孕的,如一倍體和三倍體等。

Ⅶ 可遺傳變異的定義

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變異,可傳給下一代。可遺傳的變異的來源主要有3個: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基本概念

由遺傳物質引起的變異,可傳給下一代。
可遺傳的變異的來源
變異主要分為兩類:可遺傳的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變異;
正在載入可遺傳變異
不可遺傳的變異是由環境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可遺傳的變異的來源主要有3個: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是指非等位基因間的重新組合。能產生大量的變異類型,但只產生新的基因型,不產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組的細胞學基礎是性原細胞的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彼此分裂的時候,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自由組合和同源染色體的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基因重組是雜交育種的理論基礎。基因突變是指基因的分子結構的改變,即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發生了改變,從而導致遺傳信息的改變。基因突變的頻率很低,但能產生新的基因,對生物的進化有重要意義。發生基因突變的原因是DNA在復制時因受內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發生差錯。典型實例是鐮刀形細胞貧血症。基因突變是誘變育種的理論基礎。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的數目或結構發生改變。重點是數目的變化。染色體組的概念重在理解。一個染色體組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沒有等位基因,但一個染色體組中所包含的遺傳信息是一套個體發育所需要的完整的遺傳信息,即常說的一個基因組。對二倍體生物來說,配子中的所有染色體就是一個染色體組。染色體組數是偶數的個體一般都具有生育能力,但染色體組數是奇數的個體是高度不孕的,如一倍體和三倍體等。

Ⅷ 高中生物書上可遺傳變異和可遺傳的變異有區別嗎

二者是一樣的。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稱為可遺傳的變異,如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但嚴格意義上來講,可遺傳的變異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遺傳物質發生改變,二是這種改變在後代中要體現出來。比如一個特殊的例子:體細胞內發生了遺傳物質的改變,若是在植物體內,可以通過扦插等無性繁殖方式在後代中體現出來,這就是可遺傳變異;但如果發生在動物細胞內,比如人體,體細胞的遺傳物質改變沒有在配子中體現出來,這就不能叫可遺傳變異。

Ⅸ 三種可遺傳變異的區別及應用

1.三種變異的共同點: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都會引起遺傳物質的改變,都是可遺傳變異,但不一定遺傳給後代。
2.三種變異的實質解讀:若把基因視為染色體上的一個位「點」,染色體視為點所在的「線段」,則
基因突變——「點」的變化(點的質變,但數目不變);
基因重組——「點」的結合或交換(點的質與量均不變);
染色體變異——「線段」發生結構或數目的變化;
染色體結構變異——線段的部分片段增添、缺失、倒位、
易位(點的質不變,數目和位置可能變化);
染色體數目變異——個別線段增添、缺失或線段成倍增減
(點的質不變、數目變化)。
3.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判斷:根據變異個體數量確定是否發生基因突變,如一群棕猴中出現一隻白猴,一片紅花植株中偶爾出現一株白花,即可確定是由基因突變造成的;若出現一定比例白猴或白花,則由於等位基因分離,配子經受精作用隨機結合產生的,但該過程不叫基因重組。
4.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判斷:染色體結構變異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從而導致性狀的變異。基因突變是「基因結構」的改變,包括DNA分子中鹼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基因突變導致「新基因」的產生,染色體結構變異未形成新的基因。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小男孩在農場遇到一隻白狗 發布:2024-08-19 08:36:47 瀏覽:594
微光上有什麼恐怖片 發布:2024-08-19 05:25:40 瀏覽:915
穿越香港鬼片滅鬼的小說 發布:2024-08-19 03:36:10 瀏覽:833
惡之花都敏秀姐姐扮演者 發布:2024-08-19 02:22:07 瀏覽:321
thai好看電影 發布:2024-08-18 11:34:37 瀏覽:795
電影內容女的是傻子容易尿褲子,男的很窮單身漢 發布:2024-08-18 10:31:36 瀏覽:129
雙機巨幕廳和4k廳哪個好 發布:2024-08-18 10:18:41 瀏覽:818
日本僵屍片上世紀 發布:2024-08-18 07:32:00 瀏覽:537
怪物 韓國電影在線 發布:2024-08-18 03:49:17 瀏覽:491
第九區一樣的 發布:2024-08-17 23:16:05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