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竹空黃褐斑
A. 人體經絡主要作用是什麼
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系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經絡學也是人體針灸和按摩的基礎,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之一,源於遠古,服務當今。在兩千多年的醫學長河中,一直為保障中華民族的健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經絡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絡脈等。十二經脈是經絡的主幹,「內藏於府藏(臟腑),外絡於支節」(【靈樞·海論】)。
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在胸腹及頭部的內行支脈。奇經八脈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十五絡脈是指人體十二經脈加上軀干前的任脈、軀干後的督脈各自別出的一絡和軀干側的脾之大絡,共十五條。十二經脈按其循行順序分別成為: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所以稱其為「正經」。
循行走向
循行走向是: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正如 《靈樞·逆順肥瘦》所載:「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十二經脈的分布和表裡關系
一. 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
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是有一定規律的。具體從以下三方面敘述。
頭面部:手三陽經止於頭面,足三陽經起於頭面,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在頭面部交接,所以說:「頭為諸陽之會」。
十二經脈在頭面部分布的特點是:手足陽明經分布於面額部;手太陽經分布於面頰部;手足少陽經分布於耳顳部;足太陽經分布於頭頂、枕項部。另外,足厥陰經也循行至頂部。
十二經脈在頭面部的分布規律是:陽明在前,少陽在側,太陽在後。
軀幹部:十二經脈在軀幹部分布的一般規律是:足三陰與足陽明經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陽與足太陽經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後),手三陰、足少陽與足厥陰經分布在腋、脅、側腹部(側)。
十二經脈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規律是:陰經分布在四肢的內側面,陽經分布在外側面。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經在前,脾經在中線。至內躁八寸處交又之後,脾經在前,肝經在中線。
二. 十二經脈的表裡關系
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通過經別和別絡相互溝通,組成六對,「表裡相合」關系,即「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足之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手厥陰心包經)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手之陰陽也。」
互為表裡的兩經,分別循行於四肢內外側的相對位置,並在四肢末端交接;又分別絡屬於相為表裡的臟腑,從而構成了臟腑陰陽表裡相合關系。十二經脈的表裡關系, 不僅由於相互表裡的兩經的銜接而加強了聯系,而且由於相互絡屬於同一臟腑,因而使互為表裡的一臟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可相互影響。在治療 上,相互表裡的兩經的腧穴經常交叉。
B. 怎樣治療雙肺靜脈淤血,氣短,胸背疼痛
1手太陰肺經 -從胸走手 中府、天府、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 主咳喘、心煩、掌中熱、心裡煩躁、咳喘 中府:胸骨旁開六寸(脾肺之氣匯集的地方)兼治脾肺兩臟之病,治療氣不足,腹脹,消化不良,水腫、咳等。 天府:橫隔膜下三寸(墨點)。肺開竅於鼻,治療過敏性鼻炎。 尺澤:肘橫紋外側。是補腎的穴位。(金生水)降逆氣治療高血壓,哮喘。 孔最:掌橫紋7寸。穴位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個匯聚的穴位。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瘡的要穴,對感冒起發汗作用。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療效 列缺:不好找。合骨相對凹點。治療小兒遺尿,落枕、偏頭疼,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疼。「頭項尋列缺」 經渠:撓骨頭外面骨頭邊緣。治療咳的要穴(虛寒性的或肺熱) 太淵:很深。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著的穴位。是肺經的原穴,補氣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補穴補氣。脈的會穴可治靜脈曲張。(心血管病) 魚際:火穴。治療熱性病。咳、喘有效果。心中煩熱,小孩疳積症、消化不好停食了 少商:大拇指外根部。治療咽喉痛的要穴。(外感風寒或虛火上升)刺出血來效果最好。 小結:主治呼吸系統疾病:各種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五官病:急慢性扁桃體炎、鼻炎、流鼻血。其他:經脈所過的關節屈伸障礙、肌肉疼。 2手陽明大腸經 -由手走頭起始於商陽穴、合谷、溫溜、曲池、結束於迎香穴 功效一:防治皮膚病;二增強陽氣或把多餘的火氣去掉。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間到商陽穴這一段大腸經 商陽:食指指甲蓋外側,用指甲掐它。調節便秘。 合谷:強壯穴。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小貼士:右側牙痛掐左側合谷穴,左側痛掐右側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貼近面頰部位牙痛點,右側痛掐右側耳垂,左側痛恰左側。 溫溜:人體的陽氣在這聚集。寒涼可以艾灸,燥熱可以刮痧瀉火。是郗穴治急症是深層的穴位。 曲池:深層肘橫紋端點。可降血壓,治療皮膚病,有通便的作用。它是大腸經的合穴(合穴治臟腑,治腹部疾患)皮膚病很多都和大腸有關系,曲池是個排毒的穴位。 肩俞穴:把手伸平了有個窩。最容易受風寒的穴。(五十肩、肩周炎) 迎香穴:治鼻炎聞不到氣味,鼻出血。 小結:呼吸道疾病:感冒、支氣管炎、發燒、頭疼。頭面部疾病;面神經炎、面癱、耳鳴、耳聾。其他:神經性皮炎、經脈所過的關節活動障礙。 3足陽明胃經 從頭到腳 四白、厲悅穴 腿的外側 美容的經:面部氣色、皮膚鬆弛、長豆豆、面白氣血不足調胃經。 小貼士:敲打面部、脖子、胸前、腿正面外側及小腿脛骨外側的整個胃經。 四白穴:可以治療眼袋、黑眼圈。是給眼睛供血的穴位。 天樞穴:肚臍眼旁邊2寸。治大腸功能不好,慢性結腸炎、便秘腹瀉雙向調節。 梁丘穴:在膝蓋上2寸。治急性胃痛。是胃經的郗穴治急症。和婦科急性乳腺炎。 足三里(犢鼻穴):膝眼下3寸旁開一橫指。強壯穴及長壽穴。治療慢性胃痛,增強人體免疫力,補虛,也是消氣穴吃的不舒服有脹起要揉足三里。還專治慢性胃痛。小貼士:先揉左腿會對脾胃調節更好一點;要是肝膽從右邊好 上巨墟:足三里往下3指。治療大腸疾病。 下巨墟:上巨墟下3指。治療小腸疾病,小腹痛。(肚子痛的位置不在胃脘,靠近肚臍眼位置,就揉下巨墟 豐隆穴:下巨墟旁邊。外踝上8寸旁開一指。(向後)離穴不離經。去處高血脂,是一個化痰穴。痰濕重適合。可化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是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小結:胃腸道疾病:小兒腹瀉、胃下垂、胃痛、胃脹。頭面疾患:頭痛、眼痛、牙痛、面神經麻癖。其他:白細胞減少症、中風偏癱後遺症。 4足太陽脾經 :脾主運化、脾主統血。頭暈,手麻、手腳冰涼是脾功能差。始於足大趾內側的足陰穴。 足陰穴:通常用艾灸法用香煙代替。鼻出血治、例假不止,艾灸可止血。 太白穴:貼著腳內側骨頭揉,縫里向指間揉。通過脾來補肺的穴。(山葯臆米粥) 公孫穴:大拇指往下滑有個殼頭。重要穴位,連心臟,促進腸子蠕動,對消化不良、憋悶、吃太多了肚脹效果明顯。 其他脾經都小腿內側。三陰交:脛骨的邊緣,地機、陰陵經、 脾經治痛風。血海:把掌心放膝蓋上大拇指的位置,敏感的點。氣血聚集的地方。治血症:出血、貧血、血淤症。 小結:消化系統疾病:消化不良、便秘、痢疾。婦科病:痛經、閉經、附件炎、盆腔炎。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疼痛、關節炎。 5手少陰心經 :心理、思慮、神志、睡眠、感情糾葛等。 極泉穴:在腋窩終點。可以探查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預防心血管早期的疾病、可調心律,治療兩肋疼。 方法:用大拇指點按極泉穴然後撥動一下小筋,就會有電麻感(通的)痛而不麻(血管有淤阻)不痛不麻(供血不足)預防心梗、心絞痛。 少海穴:肘橫紋邊緣處。是心經的合穴。合治內腑對心臟的調節很好。屬水(水在五行中是屬腎)多夢叫心腎不交,就會造成五心煩熱,踏實不下來。可調節心臟,交通心腎,減緩心律,降低血壓。 靈道穴:腕橫紋下1.5寸貼著骨頭揉:防治心臟早搏,心跳過速、心煩躁上火、慢性心臟病,減緩心律,平靜心神。對慢性心臟病的人非常重要。 陰郗穴:腕橫紋上0.5寸。手腳心發熱、出汗,中醫講五心煩熱,睡不踏實、起夜,其實尿也不多(小便頻數)穴位在骨縫當中,點按要往裡掐。 神門穴:在掌橫紋上凹陷處。穴位深。可用大拇指指節擱它。就是安定心神的門戶。增強睡眠。是原穴屬土,火(心臟)生土(脾)把心臟煩熱過多的氣血補到脾胃上去。增加了消化能力,安神了同時也把心火瀉掉了。還可防止老年痴呆。一安定心神增強睡眠,瀉心火。二增強胃動力。三防老年痴呆。四治療暈車。五增強通便能力。 少府:在感情線上攥拳小指尖對的地方少府是心經的火穴。因此濕熱症、火症可通過少府調節。可直接調節心臟的穴。主治先天心臟疾病。 少沖:小指內側指甲旁。#穴(急症熱症)發燒、癲狂、昏厥症。它有開竅醒神的功效。放血、去熱。 小結: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絞痛、心動國緩。神經及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其他:經脈所過的肌肉痛。 6手太陽小腸經:屬火。由手走頭,起始於少澤穴、前谷、後溪、小海、肩貞、天宗、肩中俞、天窗、聽宮。 治療肩背、頸椎、臉部、耳朵 少澤穴:井穴(源頭)治療熱症,通常刺血方法比較好。咽喉痛、發燒、牙腫點刺,滴一滴血就可緩解。不適合按摩。 後溪穴:掌紋末端凹陷處,往上推,推到骨縫。穴位深。是八脈交會的大穴。一治療後背督脈上的病。二可治療落枕、肩膀疼。 養老穴:手放平手心朝下,食指肚頂著最高點,往外轉凹陷下去的位置。治療眼睛昏花、耳聾、耳鳴、高血壓。 支正穴:腕橫紋上5寸,在側面。是小腸經通到心臟的穴位。有個特殊的功效治人體的贅生物猴子、扁平疣、脂肪瘤(痰濕凝結、氣淤症引起)小腸功能增強了就不會有瘤子 小海穴: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之間手一撥動手指就會麻。一。常撥動小海會增強心臟力量。增強消化功能。小海是合穴屬土。(合治臟腑)小腸經屬火,火能生土。所以把火散到脾經上了,可以增強脾的力量。二。可去人體的燥火。 天宗:小海穴往上在後背肩胛骨的凹陷處,天宗是個大穴。防治乳腺問題,肩痛、心血管、肺部疾病。防治肩膀酸疼。 聽宮穴:耳平前1厘米,張口時是凹陷的。治耳部方面的疾患耳聾耳鳴聽力下降 小結:五官病:中耳炎、眼痛、頭痛、扁桃體。其他:失眠、落枕、肩痛、腰扭傷。7膀胱經: 功效:是最大的排毒通道。督脈旁開1.5到3寸都是膀胱經。 睛明:使眼睛明亮,消除眼疲勞。按穴位的方法是把指甲剪平,用右手按住頭,利用中指奔手按的頭的方向按穴位。也可以兩邊同時按。 肺俞、厥陰俞、心腧:用點按,哪個穴位敏感就多刺激哪個穴位。按摩,拔罐,針灸,刮痧均可。 厥陰俞:治療胸悶,預防心梗,心絞痛,冠心病。 腎俞:治療腰痛的要穴。腰痛的地方,站立,肘尖和膀胱經相交的位置。 委中:膝蓋彎曲的中間。右手用大拇指點按,左手拽住腳脖子,往上彎,這樣穴位才敏感。腰背委中求,治療腰背酸痛,腰肌勞損還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療法排除毒素。 承山:腿肚子邊沿的位置。可治療腰腿痛,痔疾。 飛揚:承山穴往外旁開三指再往下倆指。治療慢性腰痛。 昆侖:外踝後側有個凹陷,經常撥動可以降低血壓,增強大腸的蠕動,治療便秘。對治療腰痛也有很好的效果。 申脈:外踝邊沿。治療胯骨兩邊腰痛效果顯著。 金門:治療急性腰扭傷和急性頭痛的要穴。 至陰:小腳趾外側指甲旁。艾灸可轉胎。 8腎經 功能: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治療人體骨骼方面的疾病。腎開竅於耳,腎之府為腰。 湧泉:腳底前掌凹陷處,每晚按摩100次可引血下行。可調節高血壓。 一. 按摩時無彈性,體質虛寒的人可用艾灸的方法。 二. 腎火旺,腎陰不足,可多揉湧泉穴。 太溪:腳內踝後側貼著內踝。腎經的原穴,補腎的大穴。拔罐、按摩都行,什麼體質都可以按。對人體非常有補益作用。 大鍾:太溪穴下面一點。腎經的絡穴。治療慢性疾患,本臟以外循經走向聯絡到的其他經上的問題都可治療。可治咽喉痛,失音症。 復溜:大溪穴之上緊挨著。貼著骨頭方向去按。治療淤血症,要防止靜脈曲張一定要多按摩復溜穴。可以通月經,揉復溜可幫助傷口癒合,特別是在脾經上的。滋腎陰,治療乾咳,哮喘。 陰谷:緊挨著委中的一個窩邊沿。腎經合穴。治臟腑及腎經的主要疾病。通膀胱,利尿,治療女士的陰道搔癢,不孕症。男士的陰囊濕疹。 俞府:胸口中線旁開三指。調動腎經的氣血。上邊氣血不足,即腎不納氣,如飢不欲食,女士的梅核氣等。按摩俞府穴可得到緩解。同時按摩太溪、復溜。把整個氣血都運轉起來。 9心包經,始於天池,終於中沖,由胸走手。刺激左側效果最佳。 天泉:腋下橫紋兩寸。治療胸痛、心悸、突然害怕等。 曲澤:肘橫紋中點。治療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調節心血的供應。 郗門:從腕橫紋到肘橫紋是12寸,郗門穴在離腕橫紋5寸處。急救穴,治療突發性的心絞痛。按這個穴一定要用大拇指按住,然後手腕轉動,才能揉到。 內關:治療因心理壓力大引起的失眠等症狀等,可調節心率。 大凌:在腕橫紋的中間。可治壓力引起的頭痛,預防由於心血管淤阻產生的口臭等。 勞宮:是一個大補穴。揉這個穴可使心情放鬆。 中沖:中指甲內側。可用指甲掐或用指節咯。是泄心火的要穴,治口瘡 小貼士:推天河水,從腕橫紋到肘橫紋的中點(推時從勞宮起,推300次),對內熱性小孩發燒,不出汗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成年人心裡煩躁也可以推。虛寒體質的小孩不能用。 10 三焦經:主內分泌失調,主情志,主氣郁。多按摩右側效果會更好。 關沖:在無名指外側指甲旁。要用食指的指節來咯它。防止暈車, 液門:小指無名指交界處無名指這一側骨縫當中。治療口乾舌燥,夜裡口渴的症狀 陽池:腕關節的中點。刺激陽池能激發人體陽氣,對身體虛寒怕冷有緩解作用。也可艾灸。 支溝:腕關節上3寸。治療肋間神經痛,氣郁不舒等症狀,按摩支溝穴還有通便的作用。 翳風:在耳後根。治療急性耳聾、耳鳴。尤其是急性耳聾、耳鳴有很好的效果。 絲竹空:防治黃褐斑、魚尾紋的產生。 11 膽經:膽主決斷,幫人決斷謀慮,使人心情舒暢。 童子繚:在魚尾紋旁邊。主治眼疾,對青光眼,眼壓過高,眼睛脹痛有治療作用。 率谷:耳尖上3至5厘米略微凹陷的地方。治偏頭痛。 風池:在發際邊凹陷處。對眼睛酸澀,頭部眩暈有治療作用。把眼睛閉上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一起按揉風池穴,按的方向是奔鼻子的位置。 肩井:大拇指貼在脖子然後把手彎成弓型中指點的肌肉的位置有一個凹陷就是肩井穴。主治痛症。對頭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上半身痛均有緩解作用。 京門:肋骨邊沿,肋骨和肉交界的地方,用手點一點就會有一個特別痛的點,這個點就是京門穴。是腎經的發源地。刺激京門穴起到調節腎氣的功效。對腎虛、腰痛有緩解作用。 12肝經:肝經三大功能。一。肝主疏泄,抒發宣洩情志。二,肝主藏血,儲藏不用的血。三,肝主宗筋,男性生殖問題。 太沖:大腳趾和二腳趾指縫之間上面1寸。揉太沖穴可以給心臟供血,對情緒壓抑有宣洩作用。是肝經的原穴。和行間一起按效果最好。 行間:大腳趾和二腳趾指縫之間。配合太沖穴向行間方向推,可起到消除肝臟郁積的作用,使肝血源源不斷地供到心臟。 蠡溝:內踝上5寸。一,治療女性陰道搔癢。二,月經不調,白帶不調,月經濕疹。 章門:八大要穴之一。肋骨的邊沿,把手貼在臉上,肘尖的位置,就是大概章門的位置。調節五臟協調,敲打它可疏肝健脾,防治乳腺增生,防治婦科病,減肥。 13任督兩脈原屬於奇經八脈,因具有明確穴位,醫家將其與十二正經脈合稱十四正經脈。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也就是說,任督兩脈分別對十二正經脈中的手足六陰經與六陽經脈起著主導作用,當十二正經脈氣血充盈,就會流溢於任督兩脈;相反的,若任督兩脈氣機旺盛,同樣也會循環作用於十二正經脈,故曰:「任督通則百脈皆通」。 十二條經絡的時辰表 ----------- 流注於經脈的氣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為十二時辰,一個時辰分配一經,除了在對應的時辰敲對應的經絡,晚上的時辰換在白天相對應的時辰來敲,還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來保養經絡。按照這個時間表保養經絡,事半功倍。 時間 和 對應的經絡 21:00-23:00 三焦經。保持心境平靜。 23:00-1:00 膽經。這時要上床睡覺,利於骨髓造血。 1:00-3:00 肝經。此時是肝臟修復的最佳時段。 3:00-5:00 肺經。呼吸運作最佳時候,而4時脈搏最弱。 5:00-7:00 大腸經。這時起床要喝水,大腸蠕動旺盛,適合吃早餐。 7:00-9:00 胃經。胃最活躍,此時一定要吃早餐,每天這時敲胃經最好,啟動人體的發電系統。 9:00-11:00 脾經。這個時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飲,讓脾臟處於最活躍的程度。 11:00-13:00 心經。此時保持心情舒暢,適當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腸經。小腸最活躍的時候,故午餐應在下午1時前吃。 15:00-17:00 膀胱經。膀胱最活躍的時候,適合多喝水。 17:00-19:00 腎經。適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經。適宜散步,這時心腦神經系統最活躍,心臟不好的人最好在這時候敲心包經,效果最好。 子時(23點至1點)—膽經旺。子時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中醫理論認為;「肝之餘氣,泄於明膽,聚而成精。」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汁有多清,腦就有多清。」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沒有黑眼圈。反之,常於子時內不能入睡者,則氣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時因膽汁排毒代謝不良更容易生成結晶、結石。 丑時(1點至3點)—肝經旺。丑時不睡晚,臉上不長斑; 中醫理論認為:「肝藏血。」「人卧則血歸於肝。」如果丑時不能入睡,肝臟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所以丑時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臉色晦暗長斑。 寅時(3點至5點)—肺經旺。寅時睡得熟,色紅精氣足; 「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寅時,有肺病者反映最為強烈,如劇咳或哮喘而醒。 卯時(5點到7點)—大腸經旺。卯時大腸蠕,排毒渣滓出; 「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清晨起床後最好排大便。 辰時(7點到9點)—胃經旺。辰時吃早餐,營養身體安; 人在此時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溫和養胃的食品如稀粥、麥片、包點等。過於燥熱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現嘴唇乾裂、唇瘡等問題。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種疾病。 已時(9點至11點)—脾經旺。已時脾經旺,造血身體狀; 「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質量好,所以嘴唇是紅潤的。唇白標志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志寒入脾經。 午時(11點至13點)—心經旺。午時一小憩,安神養精氣; 「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氣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段,對於養心大有好處,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時(13點到15點)—小腸經旺。未時分清濁,飲水能降火; 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於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如小腸有熱,人會乾咳、排屁。此時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腸排素降火。 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旺。申時津液足,養陰身體舒; 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循環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遺尿。申時人體溫較熱,陰虛的人最為突出。此時適當的活動有助於體內津液循環,喝滋陰瀉火的茶水對陰虛的人最有效。 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旺。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 「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人體經過申時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階段。此時不適宜太強的運動量,也不適宜大量喝水。 戌時(19點至21點)—心包經旺。戌時護心臟,減壓心舒暢; 「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經戌時最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此時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看書聽音樂、或做SPA、跳舞、耍太極……放鬆心情,釋放壓力。 亥時(21點到23點)--三焦經旺。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能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得到最好的休養生息,對身體對美容十分有益。百歲老人有個共同特點,即在亥時睡覺。現代人如不想此時睡覺,可聽音樂、看書、看電視、練瑜伽,但最好不要超過亥時睡覺。
C. 面部刮痧的經絡穴位
頭部為諸陽之會,而面部則是十二條經絡中有六條手足三陽經經過,並有督脈所主。
其分布大致如下:
1、手足陽明經:正面眼睛以下大部分區域;
2、手足少陽經:耳部上下旁測區域;
3、手足太陽經:眉上額部及頭頂、後枕部。 常用穴位:(見圖15、16)
1、承漿(任):主治:癲狂、歪嘴、臉腫、牙痛、強壯身體、平衡內分泌、潤肌、對經期前後暗瘡有極佳的抑製作用。
2、大迎(胃):主治:發熱惡寒、面浮腫、眼閉不合、頸痛、瘰瘡等,對恢復面部光澤有直接充實作用。
3、頰車(胃):主治:歪嘴、牙關緊、牙痛、暗瘡、失音、臟躁、扁體炎症。有疏風活絡、止痛作用。
4、下關(胃):主治:耳鳴、耳聾、牙齒痛、重聽。能潤肌膚.消除暗瘡。
5、地倉(胃):主治:流口水、失音不語、腹腔痛胃院痛。流通經脈,扶正鎮痛,潤澤肌膚,消除眼袋。
6、顴(小腸):主治:目下部腫痛、三叉神經痛。眼瞼眨不止,有鎮痛鎮痙。抗皺消瘡、散瘀祛皺作用。
7、聽會(膽):主治:耳鳴、耳內流膿、下頷關節炎、牙痛、腮腫、疏經活絡、活躍面部細胞、開竅益聰。面色紅潤。
8、人中(督):主治:癲狂、昏迷、牙關緊閉。嘴歪、腰酸痛。強壯身體、對笑肌、面部表情肌有良好的連帶作用,消除皺紋好。
9、巨髎(胃):主治:口眼歪斜、目下眶部腫痛鼻塞、唇頰腫痛、三叉神經痛、本穴能貫通內外肌肉皮毛,修復受損細胞,改善暗瘡去除斑痕好。
10、聽宮(小腸):主治:耳聾、耳鳴、腹腔滿痛、通經絡、開耳竅、止痛、益聰令皮膚光澤。
11、迎香(小腸):主治:歪嘴、鼻痛、臉痛,消除眼袋、明目。
12、四白(胃):主治:頭痛、目眩、目赤腫痛、眼瞼瞬動不息、鼻炎等症。
13、上關(膽):主治:牙痛、偏頭痛、耳鳴、癲痛等。對肝膽型黃褐斑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14、睛明(膀胱):主治:青光眼。早期白內障、眼紅腫痛、迎風流淚。色盲。疏風泄熱,解毒明目作用。
15、承泣(胃):主治:夜盲、口眼歪斜、紅腫、淚泣症。消除眼袋油脂粒、開竅、明目。
16、球後(經外):主治:神經萎縮、青光眼、白內障、青少年近視等、本穴對消除黃褐斑、皺紋有顯著的疏絡作用。
17、瞳子髎(膽):主治:頭痛、目癢、角膜炎、三叉神經痛、口眼歪斜、青少年近視。疏散風熱、清頭明目消腫止痛作用,對上眼瞼紅腫,下眼瞼紅腫,下眼袋充脹起疏導作用。
18、攢竹(膀胱):主治:頭痛、目眩。消除眼部、額部抬頭皺紋、明目。對眼睛疲勞,上眼瞼浮腫有獨特療法。
19、魚腰(經外):主治:眼紅腫疼痛、面神經麻痹、前額痛等。對換膚後皮膚增厚症變紅或是用劣質化妝品敏感症,均有獨到的修復作用。
20、絲竹空(三焦):主治:頭痛、目眩、偏頭痛、消除額部皺紋、魚尾紋、潤澤肌膚、明目。
21、陽白(膽):主治:前額頭痛、目眩、迎風流淚、能消除額部皺紋、明目。
22、太陽(經外):主治:眼睛紅腫,頭痛、頭暈、神經衰弱、可消除疲勞、消熱解毒、清頭明目、醒腦、明目。
23、神庭(督):主治:心神煩亂、精神焦慮、頭痛、失眠、眩暈、驚恐、強身、防止衰老。
24、印堂(督):主治:前額痛、鼻部疾患、去皺紋,使皮膚光亮紅潤。
25、頭維(胃):主治:頭痛、目眩、目痛、增強體質、提神、醒腦。
26、曲鬢(膽);頷頰腫痛、頸項強痛不回顧、偏頭痛。
27、耳輪廓(反射區療法):強身健體、令肌膚回復彈性、白嫩。
28、翳風(三焦):主治:耳鳴、扁桃體炎、耳內濕癢、頰腫、牙痛、偏頭痛、疏風通絡、鎮痛等。
29、風池(三焦):主治:頭痛、腦疾患、眼病。精神病或神經系統的常用穴。對憂郁肝斑症有效。
30、百會(經外):主治:頭痛、眩暈、中風、昏迷、心煩、驚悸、健忘、精神病、子宮出血等症、清熱開竅、健腦寧神、回陽固脫、平肝息風。
面部刮痧手法
面部刮痧手法1、點:用魚形刮痧板的魚吻部或魚尾部在穴位上輕輕用力向下點壓。
面部刮痧手法2、扭:用魚形刮痧板的魚吻部進行螺旋式點扭穴位,順向或反向扭動。
面部刮痧手法3、刮:用魚形刮痧板魚腹的頭部棱面,沿經絡輕盈刮拭。
面部刮痧手法4、點叩:用魚形刮痧板的尾部點叩面部的七條經絡線。
面部刮痧手法5、按:用魚形刮痧板頭部的平面在穴位用力緩緩向下按壓。
面部刮痧手法6、揉:用魚形刮痧板頭部平面在穴位或經絡上,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揉動。
面部刮痧手法7、托:用魚形刮痧板的頭部的平面,用力向上提托肌肉。
面部刮痧手法8、放氣:用魚型刮痧板頭部的平面,按揉後拖至同一條經絡線上的下一個穴位上松板放氣。
面部刮痧手法9、摩游:用魚形刮痧板的魚腹棱面在穴位或經絡進行輕、柔、慢的游游弋滑動
D. 我的五官還算可以,就是臉上有黃褐斑。黑眼圈特別嚴重。整個人看上去憔悴得很。而且很明顯。記得有一次我
那你平常熬夜比較多嗎是嗎 ,化妝可以的
E. 拔罐哪些穴位可以治療各類皮膚疾病
單純皰疹
單純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經呼吸道、口腔、生殖器黏膜或破損皮膚進入人體。臨床表現為患處初感灼癢、緊張,數小時後出現紅斑,迅速變為粟粒至綠豆大小的簇集性水皰,皰破後露出糜爛面,數日後乾燥結痂,愈後可留暫時性色素沉著或淺瘢痕。附近淋巴結腫大。本病好發於口角、唇緣、鼻孔周圍、口腔黏膜、扁桃體、生殖器部位及臀部、會陰等處。
【拔罐部位】
1上肢部:合谷。
2下肢部:三陰交。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由鼻黏膜進入人體,侵犯外胚層結構及感覺神經系統的組織而發病。常有輕度發熱、倦怠、食慾不振等全身症狀。將要發疹的部位出現癢感、感覺過敏、灼熱及疼痛。經約1~3日局部發生紅斑,繼之出現簇集性粟粒至綠豆大小的丘皰疹,迅速變為一個或數個水皰群,數日後皰液破裂後表面乾燥結痂,留有暫時性淡紅色斑或色素沉著斑。附近淋巴結腫大。皮疹多發生於身體的一側,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常見於胸部、面部、頸部、腹部皮膚及眼、鼻、口腔黏膜及耳部。神經痛為本病的又一特徵。發疹同時伴有程度不同的疼痛。
【拔罐部位】
1頭部:太陽、陽白、下關、翳風、頰車、地倉。
2上肢部:曲池、外關、合谷。
3下肢部:血海、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
濕疹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性疾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其基本特點是皮疹的多形性、對稱性,易反復發作,劇烈瘙癢。皮疹呈多形性,如紅斑、小丘疹、小水皰、丘皰疹、糜爛、滲出、結痂、皸裂、鱗屑、肥厚、苔蘚樣變、色素沉著、抓痕。這些皮損在某一時期以某種或某些皮損為主。急性期皮損可有紅斑、丘疹、水皰、丘皰疹、糜爛、滲出及結痂,病程較短。亞急性濕疹以小丘疹、鱗屑、結痂為主,偶有丘皰疹、小水皰。慢性濕疹皮損多表現為乾燥、鱗屑、肥厚、皸裂、苔蘚樣變,可見色素沉著或脫失。
【拔罐部位】
1背部:大椎、肺俞、脾俞。
2上肢部:曲池、內關、合谷。
3下肢部:足三里、三陰交。
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是皮膚接觸某些物質刺激後發生的炎症反應。當皮膚受到強酸、強鹼等刺激性較強的物質刺激後則在短時間內發病。輕者局部呈現淡紅至鮮紅斑片,輕度水腫,斑上有密集的針尖大紅丘疹;重者局部呈現腫脹明顯的紅斑,斑上有密布的丘疹、水皰,甚者出現大皰。當病變波及到或發生於眼瞼、口唇、包皮、陰囊等處則水腫明顯,皮膚光亮,表面紋理消失。患者常自述瘙癢,局部灼熱或脹痛,若去除接觸物,可痊癒。再接觸致敏物可再發病。
【拔罐部位】
1上肢部:尺澤、曲池、曲澤、合谷。
2下肢部:委中。
葯疹
葯物通過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徑進入人體後引起皮膚、黏膜反應稱為葯疹,又稱葯物皮炎。臨床表現有:①紅斑類葯疹,皮損以紅斑、紅斑丘疹為主。類似蕁麻疹樣、猩紅熱樣、麻疹樣或多形紅斑樣。②水皰類葯疹,皮損以水皰、大皰為主。兼見紅斑、斑丘疹、丘皰疹等。③皮炎類葯疹,用葯後加上光線照射,在皮膚裸露部位或其他處出現濕疹樣皮疹。④固定性葯疹,皮疹為圓形或橢圓形鮮紅斑或紫紅斑,大小不等,單個或多個,可發生於口唇與口角、龜頭、肛門、手背、足背、軀干、趾指間等處。
【拔罐部位】
1上肢部:尺澤、曲澤、內關、曲池、合谷。
2下肢部:血海、三陰交、足三里。
蕁麻疹
蕁麻疹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強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季節均可發病。皮損常突然發生,先有皮膚瘙癢,隨即起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或皮膚色,風團大小不一,形態多樣,為圓形、橢圓形、不規則形。此起彼伏,皮損可隨瘙癢而增多,融合成大片。累及胃腸道者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全身症狀可有發熱。
【拔罐部位】
1頸背部:風府、大椎、膈俞。
2上肢部:曲池、合谷。
3下肢部:血海、足三里。
銀屑病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容易復發的慢性皮膚病。本病的損害,初期時為點滴狀棕紅色斑點或斑丘疹,表皮覆蓋著多層銀白色鱗屑,以後逐漸擴展,邊界清楚。損害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尤以四肢伸側、肘膝關節、頭皮和骶骨部位為常見。
【拔罐部位】
1背部:肺俞、肝俞、腎俞。
2上肢部:曲池、內關、神門。
3下肢部:血海、三陰交、足三里、飛揚。
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一種以好發於軀干、四肢近端,疹色紫紅,略起白屑為特徵的皮膚病。由於其皮損多呈玫瑰紅色,其上鱗屑如糠似秕,故稱為玫瑰糠疹。本病為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率約為全部皮膚病的31%。全年均可發生,但以春秋季節為多見。發病年齡相當廣泛,多在10~40歲。
【拔罐部位】
1頸背部:風池、大椎、肺俞。
2上肢部:曲池、合谷。
3下肢部:血海。
魚鱗病
該病為遺傳性角化障礙性疾病,由軀干、四肢有魚鱗狀鱗屑而得名。出生不久即可發病,有家族史及明顯遺傳性。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患者出生時症狀往往不顯著,生後數月,手背及四肢伸側出現皮損,漸漸波及軀干、四肢屈側,頭皮可有輕度鱗屑,腋下及臀裂常不波及。
【拔罐部位】
1背部:脾俞、腎俞。
2腹部:中脘、關元。
3上肢部:曲池。
4下肢部:足三里、三陰交。
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病。多見於青年和成年人。初發時,僅有瘙癢感,由於搔抓及摩擦,皮膚逐漸出現粟粒至綠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圓形或多角形,堅硬而有光澤,呈淡紅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
【拔罐部位】
1頸背部:風池、天柱、肺俞。
2上肢部:曲池。
3下肢部:血海、委中、足三里。
皮膚瘙癢症
皮膚瘙癢症是指皮膚無原發性損害,只有瘙癢及因瘙癢而引起的繼發性損害的一種皮膚病。好發於老年及成年人,多見於冬季。可分為全身性和局限性兩類。
【拔罐部位】
1背部:腎俞。
2腹部:關元。
3上肢部:曲池、合谷。
4下肢部:陰廉、陰包、血海、足三里、委中、承山。
痤瘡
痤瘡是一種毛囊與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因其初起損害多有粉刺,所以本病又稱為粉刺。本病為常見病多發病,總發病率占人口的20%~24%,尤其好發於青春期男女,有30%~50%的青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痤瘡。一般男性的比例略高於女性,病程長久,發病緩慢,30歲以後病情逐漸減輕或自愈。痤瘡以面、上胸、背部等處的粉刺、丘疹、膿皰等皮損為主要症狀。
【拔罐部位】
1頭頸部:風池。
2背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
3上肢部:曲池。
4下肢部:足三里、豐隆、內庭、厲兌、陰陵泉、三陰交。
酒渣鼻
酒渣鼻是一種以鼻部發紅,上起丘疹、膿皰及毛細血管擴張,形似酒渣為特徵的皮膚病。由於本病皮損常呈玫瑰紅色,且形類痤瘡,故又有玫瑰痤瘡之名。酒渣鼻以鼻面部出現紅斑、丘疹、膿皰、日久生有鼻贅為主要症狀。
【拔罐部位】
1頭面部:印堂、迎香、承漿、絲竹空、顴髎。
2上肢部:支溝、養老、列缺、合谷。
3下肢部:血海、三陰交、足三里、內庭。
雀斑是一種以鼻面部發生褐色斑點為特徵的皮膚病。因其色如同雀卵上的斑點,故名。多有家族病史,一般始發於學齡期,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多,至青春期以後可達頂峰。女性多於男性。雀斑以鼻面部生有褐色斑點為主要症狀,常發生於暴露部位,如鼻面、頸、手背、肩背上方等處對稱分布。
【拔罐部位】
1頸背部:風池、肺俞、腎俞。
2下肢部:血海、陰陵泉、足三里。
黃褐斑
黃褐斑是一種以面部發生黃褐斑片為特徵的皮膚病。由於妊娠婦女及肝病患者常有黃褐斑,故又有妊娠斑、肝斑之稱。因為黃褐斑的形狀常似蝴蝶,所以又名為蝴蝶斑。本病為常見病、多發病,好發生於青壯年,女性多於男性,二者之比為3∶1~4∶1。妊娠3~5個月的婦女尤為多見。臨床表現皮損為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片。
【拔罐部位】
1背部:肝俞、脾俞、腎俞。
2腹部:中脘。
3下肢部:足三里、三陰交、太溪。
白癜風是一種以皮膚上出現後天性色素脫失斑為特徵的疾病。皮損可發生在任何部位,但以指背、腕、前臂、面、頸、生殖器附近為多,皮損色素脫失處呈乳白色。白斑面積可大可小,大者可泛及全身。一般可以分為炎症型、神經型和自體免疫型3種類型。
【拔罐部位】
1頸背部:風池、肺俞。
2腹部:中脘。
3上肢部:曲池。
4下肢部:血海、三陰交。
F. 面部刮痧能祛斑不我是遺傳斑。有親身經歷者回答。。謝謝
1、不要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外出時應戴遮陽帽或打傘,特別春、夏季節交界時,盡內量避免曬容太陽,因為此時紫外線最容易曬傷皮膚,出現色斑。
2、如果色斑是某些葯物及化妝品引起的,應該停用,觀察色斑是否有加重,最好是能夠找到導致色斑的具體成分,以後可避免使用含有此成分的葯物及化妝品。
3、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如芹菜、菠菜、黃花菜、黑木耳、藕、蘋果、梨、西瓜、絲瓜、香蕉、黃瓜、柑橘、西紅柿、山楂、鮮棗、蜜猴桃等.
4、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酒、咖啡、可可、蔥蒜、桂皮、辣椒、花椒等。
5、不要濫用退色素葯物或去斑霜。如果在用期間,局部有刺激感或發紅,要立即停用,否則越來越多。
6、保持精神愉快,睡眠充足,多運動,但要注意勞逸結合。
7、積極治療慢性肝腎疾病、甲狀腺病、生殖系統疾病、糾正月經不調,調節內分泌功能障礙等。
8、女性可停用口服避孕葯,改用其它避孕方式。
9、黃褐斑為妊娠原因所致者,如在產後半年內不能自行消失,就必需就醫治療。
10、此外,女生要注意經期保養,多吃些有助於子宮內淤血排出的食物,幫助子宮機能運轉正常,不會給肝臟增加負擔
G. 艾條美容功效有哪些
蒸氣美容保濕的方法如今仍在廣泛使用,隨著技術的進步,艾草常被提煉製成精油或艾條做香熏按摩,並配合中葯面膜,能達到更明顯的保濕消炎效果。用蒸艾草的蒸氣能改善乾燥,令臉部長久保持濕潤,還可以抑制感染,消除疼痛,對女人特別有幫助。現將臨床常用養生與美容,並有良好效果的艾灸療法選介於下:
功效一:治面部皺紋多
1、臨睡前,將艾條一端點燃,對准面部的穴位,約距穴2~3厘米左右選進行熏灸,每次選2~3個穴位,各灸5分鍾左右,至皮膚產生紅暈為度。魚尾紋多,選太陽、絲竹空;額紋選陽白、印堂;笑紋選地倉、下關、頰車。
2、將鹽末填平臍孔,切取0.3厘米的鮮姜1片,中心用針穿刺數孔後置於臍上,薑片上置中艾炷(如黃豆大)點燃施灸。至艾炷全部燒完再換一艾炷,每次3~5壯,至局部皮膚產生潮紅為度,每晚1次。
功效二:治黃褐斑
卧前取1支艾條,點燃後在面部黃褐斑局部施灸,艾條距皮膚2~3厘米,至局部皮膚產生紅暈,自覺有溫熱感,施灸10分鍾左右,施灸時小心艾灰掉落燙傷皮膚。
功效三:治痤瘡
將艾條點燃後,在面部顴骨、下關、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約1~2厘米,每穴灸2分鍾,至局部皮膚出現紅暈為度。
功效四:治雀斑
艾條點燃後,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處,使局部有溫熱感,皮膚出現紅暈為度,施灸時,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傷皮膚,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經活血,防治雀斑。
希望能幫到你題主
H. 女孩子刮臉有什麼好處
1.1、面部刮痧刺激表皮神經末梢
增強其傳導功能的作用,可以激活受損的枯、弱細胞,促進和恢復細胞自身的分泌、再生和清潔功能,加速代謝產物從皮膚汗孔排出,舒暢、清潔毛孔。
1.2、通經活絡,美白祛斑,活血化淤,排毒抗氧
面部刮痧能准確發現經脈淤滯的部位,並清除陽性反應(皮膚發涼、發熱、有澀感、皮下發現沙樂樣、結節樣組織,疼痛、肌肉緊張、僵硬、萎軟等都屬於陽性反應),可以快速疏通經脈,活血化淤;
改善肌膚深部微循環,使肌膚代謝廢物從血液循環的途徑迅速排除,從而改善臉色,變晦暗為紅潤、為亮白,有效清除、淡化色斑。
1.3、收縮毛孔,收緊皮膚
面部刮痧可以提升肌肉,重塑臉型行氣活血,疏通經絡,促進肌膚的新陳代謝,排除多餘的水分和代謝產物,確保肌膚有充足的營養供應,使毛孔自然收縮,肌膚自然收緊、提升,臉型也隨著改變。
1.4、平復皺紋,延緩衰老
疏通細胞營養的供應渠道,恢復和增強皮膚自身的吸收、利用營養的功能。刮痧產生的熱效應,增加了血液和淋巴液、體液的流量,使供應皮膚的血液循環持續增多,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而滋潤肌膚,減少皺紋,延緩肌膚衰老。
1.5、間接調節臟腑
面部刮痧,刺激經絡(面部有九條經脈循行)穴位(臉部有很多穴位)和全息區,通過經絡的傳導,可以間接調節臟腑。
2、刮臉刮什麼穴位
2.1、迎香穴:
鼻翼旁。是大腸經的穴位,可以緩解因大腸功能失調引起的黃褐斑、痤瘡、肥胖症問題;還有通鼻竅,預防過敏性鼻炎的作用。
2.2、四白穴:
瞳孔直下的凹陷處。這個穴位是胃經穴位,經過許多現代臨床研究,經常刺激這個穴位有很好的調節脾胃功能作用,同時也可預防和治療黃褐斑、痤瘡等病症,因為中醫說胃氣足則肌膚美好。
2.3、地倉穴:
瞳孔直下與口角交匯處。刮這個穴位可預防因脾胃功能失調引起的氣血生化問題,例如口角皺紋、黃褐斑、痤瘡等。
2.4、絲竹空穴:
眉梢部的凹陷處。是三焦經穴位,可調節因代謝功能不暢引起的內熱問題,幫助祛除眼部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