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感染性腹瀉圖片
① 新生兒感染性腹瀉能吃母乳嗎
如果是痢疾,也應該是大人傳染的,但搞清楚寶寶拉肚子的問題。正常吃奶的寶寶大便一天可拉8次,大便是黃色粘稠樣的。如果肚子受涼了拉肚子,大便會帶有綠色,只要注意寶寶肚子不受涼,不把大小便,洗澡快速不受涼,睡覺時不光著下半身就不容易拉肚子了。肚子受涼拉肚子可不吃葯。如果是大些的寶寶,拉水樣的大便,有可能是拉痢疾了,要去醫院治療。
② 請問如何辨別小兒感染性腹瀉與非感染性腹瀉
小兒腹瀉是怎樣引起的? 小兒腹瀉可由非感染和感染性原因引起。 (1)非感染性原因有:生理性腹瀉,母乳的營養成分超過小兒的生理需要量和消化功能的限度時,便會使小兒發生腹瀉;餵食不當可引起腹瀉,多為人工喂養兒,由於喂養不定時、量過多或過少或食物成分不適宜,如過早餵食大量澱粉或脂肪類食物、突然改變食物品種或斷奶;個別小兒對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過敏或不耐受(如乳糖缺乏),餵食後可發生腹瀉;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加;天氣過熱使消化液分泌減少,而由於口渴吃奶過多,增加消化道負擔,均易誘發腹瀉。 (2)感染性原因:分為腸道內感染和腸道外感染。 腸道內感染可由病毒、細菌、真菌及寄生蟲引起,以前兩者多見,尤其是病毒。常見病毒感染為: ①人類輪狀病毒:是嬰幼兒秋冬季腹瀉的最常見病原; ②諾沃克病毒:多侵犯兒童及成人,與嬰幼兒腹瀉的關系不密切。 細菌感染主要為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引起的感染。病原微生物隨污染的飲食或水進入消化道,也可通過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帶菌者傳播。如牛奶污染,牛奶未經煮沸,奶具(奶瓶、奶頭)未能每次清洗或煮燙,食用白糖污染以及小兒吮吸手指等。由於夏季氣候濕熱,細菌容易繁殖,牛奶、水和奶具均容易受到細菌污染,因此夏季發生細菌性腹瀉的機會就多。 另外,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膚感染等或急性傳染病時,由於發熱及病原體的毒素作用使消化道功能紊亂,可伴有腹瀉。有時,腸道外感染的病原體可同時感染腸道(主要是病毒)。 總之,小兒腹瀉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綜合征,面對小兒腹瀉,首先應當查明原因,然後針對病因進行處理,如果是由喂養不當引起,就應該及時調整喂養,而不必使用大量抗菌葯物治療,病毒引起的腹瀉也不例外,只有當細菌引起時,才應該使用有效的抗菌葯物治療。 新生兒大便怎樣才算正常? 許多新婚夫婦初為人父、人母,沒有育兒經驗,發現嬰兒排便次數多,便不知所措,以為是腹瀉,其實,這種緊張是不必要的。我們知道,正常的兒童一般每天大便兩次,若大便次數增多,就意味著腹瀉了。但是,正常新生兒大便次數多,不一定是腹瀉,這主要是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還沒有完善,對消化系統指揮還不夠精確;另外,新生兒的肛門括約肌發育尚不完全,大便積聚時刺激直腸便可引起排便。 那麼,怎樣判斷新生兒大便是否正常呢?新生兒最初3日內排胎便,顏色為深綠色或黑色,沒有臭味。胎糞是由胎兒期腸粘膜分泌物、膽汁及咽下的羊水組成,出生後12小時內開始排泄,約於二三天內排完。正常新生兒大便因餵奶成分不同而不同。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次數多,每日6~7次,呈金黃色,較稀,但無奶瓣;喂牛奶的嬰兒,大便次數較母乳喂養少,每日4~6次,大便呈淺黃色,較干,這些都屬正常現象。如果大便次數超過6~7次,而且有奶瓣及粘液,或水分增多就是病態,應設法尋找原因,給予治療。嬰兒如果大便太干,排便困難,可用蜂蜜適量代替白糖放於奶中餵食,大便即可變軟,這是因為蜂蜜有潤腸作用。如果大便次數雖多卻不影響孩子正常生長發育,也不用緊張,可留意繼續觀察。 嬰幼兒為何易患腹瀉? 嬰幼兒易患腹瀉,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 (1)消化系統特點: ①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較少,消化酶的活性較低,對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適應食物質和量的較大變化。嬰兒出生時,唾液腺發育不夠完善,唾液分泌量少,澱粉酶量也低,以後隨唾液腺的發育完善而迅速增加,至3~4個月時澱粉酶達到成人量的1/3,故3個月以下的小兒不宜餵食澱粉類食物。嬰兒出生時胰腺僅重3~4g,出生後3~4個月發育加快,1歲時達12g,5歲時達25g,以後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增重,至成人時則可達80g;出生時僅分泌少量胰液,而出生後3~4個月逐漸增多,其胰澱粉酶活性在6個月以下小兒較低,以後增加,1歲時才接近成人,故不宜過早地(如在產後3~4個月以前)喂過多澱粉類食物。新生兒胰蛋白酶活性很低,到6~12個月時才增加到成人水平,出生時胰蛋白酶活性只有成人的1/8到1/3,以後漸增,嬰幼兒因胰腺酶的活性都比較低,故對脂肪和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都不夠完善。新生兒肝臟重量約為其體重的5.5%,嬰兒約為3%~5%,學齡兒童約為2%~4 %,年齡越小肝臟相對越大,小兒肝臟血管豐富,但肝細胞發育尚未完善,肝功能較差,嬰兒時期膽汁分泌比較少,故影響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③ 新生兒感染性腹瀉怎麼治療
趕緊住院治療。1個星期內就好了!
④ 新生嬰兒腹瀉怎麼辦
由於嬰幼兒的腸胃都較虛弱,出現消化道疾病又會對身體產生不小的影響。對於普通的治療方法會對孩子本身造成不小的傷害,那麼對於嬰兒腹瀉飲食注意什麼。 1、風寒型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氣少、腸鳴腹痛,或伴有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可採用以下食療: 薑茶飲:取綠茶、乾薑絲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沖泡,加蓋溫浸10分鍾代茶隨意飲服。 糯米固腸湯:糯米30克(略炒),山葯15克,共煮粥,熟後加胡椒末少許、白糖適量調服。 2、濕熱型腹瀉有大便如水樣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綠色或黃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黃少等症狀,可採用以下食療: 烏梅湯:烏梅10隻,加水500毫升煎湯,酌加紅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數次。 橘棗茶:取紅棗10隻,洗凈晾乾,放在鐵鍋內炒焦,取潔凈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溫杯內,用沸水浸泡10分鍾,飯後代茶飲,每日分2次服。 3、脾虛型腹瀉有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大便稀薄或帶有白色奶塊、食後便瀉、面色蒼白等症狀,可採用以下食療: 胡蘿卜湯:取鮮胡蘿卜250克洗凈,連皮切成塊狀,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煎爛,去渣取汁欽.每日分2~3次。 栗子湯:取栗子3~5枚,去殼搗爛,加適量水煮成糊狀,再加白糖適量調味,每日分2~3次。
⑤ 新生兒腹瀉症狀
嘟嘟拉貝母嬰幫助您: 治療腹瀉,最重要的是對症下葯。腹瀉有感染性與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瀉是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如菌痢、細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腸炎等;非感染性腹瀉常見於受涼、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及甲亢、糖尿病、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感染性腹瀉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體現,藉此可排泄掉...一部分毒素,對人體有益。如果盲目止瀉,對病情反而不利。 如果是感染性腹瀉,應選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果是消化不良所致,應從調理飲食入手,可以吃點obabyl-寶貝樂,obabyl-寶貝樂可使胃腸道產生多種有機酸和消化酶,幫助寶寶吸收食物,增進食慾,產生的乳糖,醋酸等,可以增強寶寶的腸道蠕動,促進消化。 在此同時,家長需要在孩子飲食的過程中進行正確的示範和引導,讓孩子從小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和行為。 1、定時定量,少吃零食。養成孩子定時定量吃東西的習慣十分重要。如果給孩子太多的零食,一會吃糖,一會吃餅干,胃裡不空,到正常吃飯的時間,孩子就會沒有飢餓的感覺。 2、家長可以通過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特定餐具和話語來讓孩子意識到要吃飯了。這是通過條件反射的方式來給孩子有吃飯的意識,當熱氣騰騰的飯菜放在桌上時,他就會意識到「吃飯的時間到了」。其次,不要讓孩子養成吃零食的壞習慣。 3、專心吃飯,培養孩子對吃飯的興趣。許多孩子喜歡邊吃飯邊看電視或者邊玩玩具,其實這對孩子的飲食是不利的。吃飯需要專心,父母必須讓孩子養成專心吃飯的習慣。如果孩子不喜歡吃飯,父母就要培養孩子對於吃飯的興趣。在吃飯時可讓幼兒自己參與,捧飯碗、拿小勺,挑選自己愛吃的食物,這樣孩子既學會了吃飯,又培養了對吃飯的興趣。
⑥ 兩個半月寶寶拉肚子(有圖)
有奶半子,是說明消化不良。 發綠,說明肚子受涼了。 不知道你家寶寶吃什麼牌子的奶粉,可以嘗試換個牌子奶粉,看看奶半子還有嗎?我家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偶爾也拉奶半子,一般都是因為輔食引起的。 孩子太小,最好進醫院讓醫生檢查(要專科醫院),不要拖啊,呵呵,這樣對孩子不好。 祝寶寶健康!
⑦ 小兒感染性腹瀉
發現小兒腹瀉,建議檢查化驗大便是消化不良還是腸炎.還要注意是否是有感冒導致的腸功能紊亂.如果是消化不良建議口服山麥健脾口服液,思密達等,嚴重看看醫生,輸液治療.延長餵奶的間隔時間.讓腸胃休息休息.多喂水.如果在添加輔食應該暫停添加.或減少輔食添加.好轉後再循序漸進恢復.尤其不要吃不消化的食物.
⑧ 這是怎麼了,是新生兒腹瀉么
恩 照你說的應該就是新生兒腹瀉了。它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新生兒一旦出現大便稀水樣次數瀕繁時,家長最為著急,不知所措,忙於喂水煮奶,給小兒喂多了怕加重拉稀,喂少了又怕寶寶餓壞了。部分新生兒生後幾天內還在醫院嬰兒室剛喂幾次奶水就拉稀了,甚至還伴有發燒。與感冒的醫務人員接觸不知不覺也發生了便稀次數增加,有時新生兒生後頭幾天很健康,但出院後母奶不夠添了一些牛奶,小嬰兒就受不了,大便次數增加而且水分多有臭味,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在於新生兒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腸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當腸道感染時,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另外,胎兒在子宮內在無細菌的溫室環境中生長,生後立即在眾多的細菌,病毒污染環境中生長,抵抗力太弱了,消化功能和各系統功能的調節機能也比較差,因此,新生兒易患消化功能紊亂,同時也易患感染性腹瀉。建議試試丹尼寶貝,對於促進消化還是很有幫助的。 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腹瀉治療不一樣,採取飲食和補充營養原則和大孩子拉稀一樣的。新生兒剛開始便稀時不能吃過多的奶水,如果母奶不足可添加稀釋牛奶(1份水1份奶)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增加奶量過快。減輕胃腸負擔,適當口服一些淡鹽水,維生素c和已服用胃酶合劑和表飛鳴,幫助恢復消化機能,不同類型的腹瀉使用維生素不同,如可以用一些黃連素,痢特靈,多粘菌素等,如果是病毒引起的腹瀉,家長可不必給小兒消炎葯。如果經過一般治療以後大便不見好轉,水瀉達10餘次以上時應抱小兒去醫院診治。
⑨ 怎麼辨別寶寶拉肚子是著涼還是細菌感染
新生兒胎便 正常的新生兒多在出生後24小時內解胎便,而早產兒排泄胎便的時間有時會推遲,這主要和早產兒腸蠕動功能較差或孩子進食延遲有關。正常情況下,胎便呈墨綠色,較粘稠,無臭味,主要由膽汁、腸道分泌物、脫落上皮細胞和孩子在胎內吞入的羊水、毳毛等組成。一般在2—4天內排完,每天約3—5次。如果足月的新生兒在生後24小時內還沒有排出胎便,就要考慮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的可能,應由醫生詳細檢查一下。 新生兒移行便 移行便也稱過渡期大便,是指在餵奶數天後,新生兒的胎便向正常大便過渡,胎便和正常大便混合,呈黃綠色。新生兒喂養開始的時間和攝入奶量會直接影響到移行便出現和持續的時間。多數嬰兒在吃奶2—3天後呈現移行便,然後逐漸呈黃色糞便。若開奶延遲,或攝入奶量太少,移行便出現的時間也將推遲。 正常大便的特點 正常大便的性狀和喂養方式有關。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及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磅正常,家長就沒有必要擔憂。如果嬰兒吃的是配方奶,那麼大便通常呈淡黃色或土黃色,比較乾燥、粗糙,如硬膏樣,常帶有難聞的糞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較多,大便可能變軟,並略帶腐敗樣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有時大便里還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9種異常大便的性狀及處理: 1、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粘液狀。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喂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飢餓性大便」。只要給予足量喂養後,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2、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呈深棕色水樣,帶有明顯酸味。這可能是由於嬰兒攝入過多的澱粉類食物,如米糊、乳兒糕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如果排除孩子腸道感染的可能性,那麼父母就應該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 3、糞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樣,水與糞便分離,而且排便的次數和量有所增多。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於腸炎、秋季腹瀉等病。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會引起孩子脫水或電解質紊亂,應該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4、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粘液,有時呈豆腐渣樣。這可能是黴菌性腸炎,患有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狀,需到醫院就診。 5、大便惡臭如臭雞蛋味。這是提示孩子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應注意配奶濃度是否過高,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經給孩子添加蛋黃、魚肉等輔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添加此類輔食,等到孩子大便恢復正常後再逐步添加輔食。還可以給孩子用點多種維生素制劑,以幫助孩子消化。 6、大便變稀,含較多粘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時嬰兒哭鬧不安,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為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7、大便為淘米水樣,排便無腹痛,嬰兒快速出現脫水、抽搐、休克等症狀。孩子患霍亂病的可能性比較大,必須立即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8、大便呈白色或陶土色,且伴有黃疸、瘙癢等症狀。首先考慮是膽道梗阻,應該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 9、血便。血便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果嬰兒腸道出血,首先應該看看是否給孩子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呈赤豆湯樣,顏色為暗紅色並伴有惡臭,可能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如果大便呈果醬色可能為腸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來源於直腸或肛門。以上狀況均需要立即到醫院診治。 嬰兒便秘 嬰兒便秘是很常見的問題,一般是指嬰兒超過3—4天不排大便,排出的大便又硬又干,甚至出現肛門損傷、出血等情況。如果嬰兒存在便秘,大便表面帶有少許鮮血絲,則可能是硬便損傷肛門所致,只要便秘糾正後血便可自然消失。如果孩子的大便不硬,排便又挺順利,也沒有腹脹及嘔吐現象,精神和食慾都很好,那麼就算孩子2—3天才排便1次,也不用特殊處理。一般來說,人工喂養的嬰兒比母乳喂養的嬰兒更容易發生便秘。 造成便秘的原因主要有:沒有及時給孩子添加輔食、添加的輔食量不足、食物過於精細或者飲食中缺少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此外,添加了配方奶的嬰兒也容易發生便秘,因為配方奶中的酪蛋白較多,含糖量較少,容易使大便乾燥。嬰兒活動過少也是便秘的常見原因之一。 便秘的處理視情況而定:如果孩子大便減少是因為母乳不足,那麼可以及時給孩子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兩次餵奶期間,可適當多喂點白開水,可以加點果汁,或者給嬰兒添喂點米湯;4個月大的嬰兒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選用含有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於預防便秘發生;每天順時針給孩子按摩腹部有助於改善便秘,每次10—15分鍾,每天2—3次;增加戶外活動,多運動可以促進腸蠕動,能使大便通暢。 如果嬰兒存在頑固性便秘,經上述處理均無效,就需要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因為便秘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例如先天性巨腸症,肛門疾病,甲狀腺功能不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