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與致病性
『壹』 分析溶組織內阿米巴各基本發育階段的特點與傳染性、致病性的關系。
溶組織內阿米巴可分包囊和滋養體兩個不同時期,成熟的4核包囊為感染期。
滋養體
溶組織內回阿米巴的答滋養體大小在10~60μm之間,當其從有症狀患者組織中分離時,常含有攝入的紅細胞,有時也可見白細胞和細菌。滋養體藉助單一定向的偽足而運動,有透明的外質和富含顆粒的內質,具一個球形的泡狀核,直徑4~7μm。纖薄的核膜邊緣有單層均勻分布、大小一致的核周染色質粒(chromatin granules)。但在培養基中的滋養體往往有2個以上的核,核仁小,大小為0.5μm,常居中,周圍圍以纖細無色的絲狀結構。
包囊
滋養體在腸腔里形成包囊的過程稱為成囊(encystation)。滋養體在腸腔以外的臟器或外界不能成囊。在腸腔內滋養體逐漸縮小,停止活動變成近似球形的包囊前期(precyst),以後變成一核包囊並進行二分裂增殖。胞質內有一特殊的營養儲存結構即擬染色體(chromatoid body),呈短棒狀,對蟲株鑒別有意義。在未成熟包囊中有糖原泡(glycogen vacuole)。成熟包囊有4個核,圓形,直徑10~16μm,包囊壁厚約125~150nm,光滑。核為泡狀核,與滋養體的相似但稍小。
『貳』 討論一下,細菌的致病性與什麼有關系有什麼關系
細菌的致病性與細菌的數量,毒力等有關,同時與侵入人體的免疫力有關
『叄』 與致病有關的細菌有哪些請說其理由
簡單地說,就是細菌的毒力(侵襲力、毒素)、細菌的數量、侵入的部位. 如果要詳細說,那得花很大篇幅,您有興趣就看看吧: 細菌能引起疾病的性質,稱為致病性或病原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細菌稱為致病菌或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與其毒力強弱、進入機體的數量,以及是否是侵入機體的適當門戶和部位有密切的關系. (一)細菌的毒力是指病原菌致病性的強弱程度.構成毒力的物質基礎主要包括侵襲力和毒素. 1.侵襲力:侵襲力是指病原菌(包括條件致病菌)突破機體的防禦能力,侵入機體,在體內生長繁殖、蔓延擴散的能力.主要包括菌體表面結構和侵襲性酶類. (1)菌體表面結構:主要包括莢膜及其他表面物質.莢膜具有抵抗吞噬細胞的吞噬及體液中殺菌物質的作用.有些細菌表面有類似莢膜的物質(比莢膜要薄),如微莢膜、Vi抗原、K抗原等,都具有抗吞噬、抵抗抗體和補體的作用. (2)菌毛:多種革蘭陰性菌具有菌毛,通過其與宿主細胞表面的相應受體結合而粘附定居在黏膜表面,有助於細菌侵入. (3)侵襲性酶:是某些細菌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與致病性有關的胞外酶,分泌到菌體周圍,可協助細菌抗吞噬或有利於細菌在體內擴散. 主要的侵襲性酶有: 1)血漿凝固酶:其作用是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使血漿發生凝固.凝固物沉積在菌體表面或病灶周圍,保護細菌不被吞噬細胞吞噬和殺滅. 2)透明質酸酶:又稱擴散因子,其可分解結締組織中起粘合作用的透明質酸,使細胞間隙擴大,通透性增加,因而有利於細菌及其毒素向周圍及深層擴散. 3)鏈激酶:又稱鏈球菌溶纖維蛋白酶,能激活血漿溶纖維蛋白酶原為纖維蛋白酶,從而使纖維蛋白凝塊溶解,使細菌易於擴散. 4)膠原酶:是一種蛋白分解酶,可分解結締組織中的膠原蛋白,促使細菌在組織間擴散. 5)脫氧核糖核酸酶:能水解組織細胞壞死時釋放的DNA,使粘稠的膿汁變稀,有利於細菌擴散. 6)其他可溶性物質:殺白細胞素,能殺死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溶血素,能溶解細胞膜,對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巨噬細胞、神經細胞等多種細胞均有細胞毒作用. 2.毒素:細菌的毒素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物質.按其來源、化學性質和毒性作用等不同,可分外毒素和內毒素兩種,還有一些細菌釋放的蛋白和酶也有類似毒素的作用. (1)外毒素是細菌生長繁殖過程中合成並分泌到菌體外的毒性物質.外毒素主要由革蘭陽性菌產生,但少數革蘭陰性菌也能產生.外毒素的毒性較強,大多為多肽,不同細菌產生的外毒素,對組織細胞有高度選擇性,並能引起特殊的病變和症狀.外毒素的化學性質為蛋白質,不耐熱、易被熱(56℃~60℃,20min~2h)破壞,性質不穩定,易被酸和消化酶滅活.外毒素具有特異的組織親和性,選擇性作用於靶組織,而引起特異性的症狀和體征.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作用下,經過一定時間可使其脫毒,而仍保留外毒素的免疫原性,稱類毒素.類毒素可刺激機體產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 (2)內毒素是許多革蘭陰性菌的細胞壁結構成分(脂多糖),只有當細菌死亡、破裂、菌體自溶,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細菌才釋放出來. 各種細菌內毒素成分基本相同,是由脂質A、非特異核心多糖和菌體特異性多糖(O特異性多糖)三部分組成.脂質A是內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 內毒素的性質穩定、耐熱,需加熱160℃經2~4h,或用強酸、強鹼或強氧化劑加溫煮沸30min才滅活.內毒素抗原性弱,不能用甲醛脫毒製成類毒素.內毒素LPS能刺激巨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產生IL-1、IL-6、TNF-α等.少量內毒素誘生這些細胞因子,可致發熱、微血管擴張、炎症反應等免疫保護性應答,若內毒素大量釋放常導致高熱、低血壓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由於所有革蘭陰性菌細胞壁脂多糖結構成分基本相同,故引起的毒性作用大致類同. 內毒素的毒性作用較弱,對組織細胞無嚴格的選擇性毒害作用,引起的病理變化和臨床症狀大致相同,其主要生物學活性如下:①致熱作用;②白細胞增多;③感染性休克;④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3)其他毒性蛋白和酶:某些細菌產生溶血素能使血平板上菌落周圍出現溶血環,如鏈球菌溶血素S,大腸埃希菌產生的α溶血素、β溶血素,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等產生的殺白細胞素,能損傷和破壞中性粒細胞,導致感染中白細胞數量減少. (二)細菌的侵入數量 細菌引起疾病,除需有一定的毒力外,尚需要有一定的數量.毒力愈強,致病所需菌量愈少;毒力愈低,致病所需菌量愈多. (三)細菌的侵入門戶與感染途徑 有一定的毒力和足夠數量的病原菌,還要經過適當侵入門戶,到達一定的器官和組織細胞才能致病.若侵入門戶不適宜,仍不能引起感染.一些病原菌的侵入門戶是特定的,也有一些病原菌可經多種侵入門戶侵入機體. 根據病原菌侵入門戶的不同,可有下列感染途徑:①呼吸道感染;②消化道感染;③皮膚黏膜創傷感染;④接觸感染;⑤蟲媒感染.
『肆』 高致病性和高傳染性是一個概念嗎
沒有看過精確的定義。
是否可以這樣理解:
高致病性,容易致人發病。(不考版慮發病人數)權
高傳染性,容易擴散至多人發病。
再:
高致病性,只要有「少量」致病病原體就可致人發病,即致病的病原體「毒性」較高。
高傳染性,多數人對此類病原體缺乏免疫力而導致疾病大規模發生。
『伍』 簡述阮粒的致病性及其特點
阮粒又稱朊病毒。
朊病毒又稱蛋白質侵染因子、毒朊或感染性蛋白質,是一類能侵染動物並在宿主細胞內復制的小分子無免疫性疏水蛋白質。
朊是蛋白質的舊稱,朊病毒意思就是蛋白質病毒,朊病毒(prion virus)嚴格來說不是病毒,是一類不含核酸而僅由蛋白質構成的可自我復制並具感染性的因子。(嚴格來說,朊病毒由於沒有DNA或RNA,並不能進行自我復制。它的復制方式是:朊病毒(SC型PrP型蛋白)接觸到了生物體內正常的C型PrP蛋白,導致C型的變成了SC型。)
朊病毒是一類能引起哺乳動物和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傳染性的病變因子,美國生物學家斯垣利·普魯辛納Prusiner認為它是一種蛋白質侵染顆粒。
致病機制
朊病毒通過不斷聚合,形成自聚集纖維,然後在中樞神經細胞中堆積,最終破壞神經細胞。
根據腦部受破壞的區域不同,發病的症狀也不同,如果感染小腦,則會引起運動機能的損害,導致共濟失調;如果感染大腦皮層,則會引起記憶下降。變異性克雅氏病的致死率較高。
『陸』 根據生物學特性和致病性,可分為哪三種微生物
學習醫學微生物學的目的,在於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與致病性;認識人體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與免疫的相互關系及其規律;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實驗室診斷方法及預防原則。掌握了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可為學習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的有關學科打下基礎,並有助於控制和消滅傳染性疾病。
『柒』 與細菌致病性有關的細菌結構有哪些
與細菌致病性有關的細菌結構:菌毛、莢膜。
菌毛與細菌運動無關,根據形態、結構和功能,可分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兩類。前者與細菌吸附和侵染宿主有關,後者為中空管子,與傳遞遺傳物質有關。
莢膜能夠有選擇地粘附到特定細胞的表面上,表現出對靶細胞的專一攻擊能力。
致病性:細菌對寄主的侵犯,包括細菌吸附於體表,侵入組織或細胞,生長繁殖,產生毒素,乃至擴散蔓延以及抗拒寄主的一系列防禦機能,造成機體損傷。
細菌是許多疾病的病原體,包括肺結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細菌所引發。
(7)感染性與致病性擴展閱讀:
預防細菌相關措施:
預防要注意清潔衛生,經常保持皮膚和粘膜的清潔和完整,避免創傷,切忌擠壓,應積極治療、控制慢性病,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劑和抗生素類葯物。
預防細菌應嚴格消毒等措施,一切明顯的或隱匿的化膿性病症要盡早予以清除。
小兒常見的繼發較重的呼吸道感染,從而發生細菌感染,就必須加強保護。對不論多麼細小的皮膚創傷必須予以重視,早作適當處理。
『捌』 細菌的致病性取決於哪些因素簡述
與細菌的毒力、侵入機體的數量、侵入門戶以及機體的免疫力、環境因素等密切相關。
細菌的致病性是對特定宿主而言,有的僅對人類有致病性,有的只對某些動物有致病性,有的則對人類和動物都有致病性。不同病原菌對宿主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過程和導致不同的疾病,例如傷寒沙門菌感染引起人類傷寒,而結核分枝桿菌則引起結核病,這是由細菌種屬特性決定的。
通常把病原菌的致病性強弱程度稱為細菌的毒力 (virulence)。
各種病原菌的毒力不盡一致,即使同種細菌也因菌型或菌株的不同而有差異,毒力常用半數致死量或半數感染量表示,即在一定時間內,通過指定的感染途徑,能使一定體重或年齡的某種實驗動物半數死亡或感染所需要的最小細菌數或毒素量。因此,致病性是質的概念;毒力是量的概念。
(8)感染性與致病性擴展閱讀
細菌的用途與危害
細菌對環境,人類和動物既有用處又有危害。一些細菌成為病原體,導致了破傷風、傷寒、肺炎、梅毒、霍亂和肺結核。在植物中,細菌導致葉斑病、火疫病和萎蔫。感染方式包括接觸、空氣傳播、食物、水和帶菌微生物。病原體可以用抗菌素處理,抗菌素分為殺菌型和抑菌型。
細菌通常與酵母菌及其他種類的真菌一起用於醱酵食物,例如在醋的傳統製造過程中,就是利用空氣中的醋酸菌(Acetobacter)使酒轉變成醋。
其他利用細菌製造的食品還有乳酪、泡菜、醬油、醋、酒、優格等。細菌也能夠分泌多種抗生素,例如鏈黴素即是由鏈黴菌(Steptomyces)所分泌的。
細菌能降解多種有機化合物的能力也常被用來清除污染,稱做生物復育(bioremediation)。舉例來說,科學家利用嗜甲烷菌(methanotroph)來分解美國喬治亞州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
細菌也對人類活動有很大的影響。例如乳酪及優格的製作、部分抗生素的製造、廢水的處理等,都與細菌有關。在生物科技領域中,細菌也有著廣泛的運用。
『玖』 細菌產生的與致病性有關的代謝產物有哪些
我國對傳染病進行分類管理,根據危害程度分為甲乙丙三類,其中甲類是鼠疫和霍亂。由於新發傳染病的出現,這個名單還在增加。傳染病有各自不同的傳播途徑,比如流感是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有些傳染病如登革熱需要通過中間宿主,性傳播疾病則通過體液進行傳播。
條件致病菌,是那些本身不會導致疾病,但在人免疫力下降或微生物在人體的分布發生變化的時候造成感染的細菌。例如大腸桿菌存在於人類的腸道中,能為我們合成很多維生素,除了少數致病性的血清型之外,大多數大腸桿菌只會在免疫下降或定植在腸道外時才會發生感染。條件致病菌的種類遠多於傳染病的病原菌。
細菌,細菌是一類原核生物的總稱。細菌的物種數量遠多於上述條件致病菌和病原菌的種類,也是自然界中廣泛分布的物種。細菌在自然界中是分解者的作用,將動植物的屍體腐敗分解成為土壤中的腐殖質。
因此,傳染病的病原體不會憑空的從屍體上出現,除非人生前就帶有這種病原體。如果屍體腐敗污染了水源,如果沒有病原體,人們不會被感染,但細菌代謝產物可能會讓人中毒,導致腹瀉等症狀。但這種腹瀉並不是傳染病,和霍亂的腹瀉無論是原理還是危害上有本質的區別。當然了,如果本身當地就已有疫情,屍體上本身就帶有傳染病病原體,而這種病原體有可以通過水源傳播,或者能感染其他共同宿主。那麼這就是一個自然災害放大疫情的故事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倖存感染者活動范圍更廣,離人群更近,病原菌還能在體內繁殖,傳播疫情的能力遠超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