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感染病
❶ 地震過後,會不會出現什麼傳染病
地震後由於潔凈飲用水和食物供應受到影響,同時周邊生態環境等受到破壞,如專不注意,極屬易引起以下傳染病的流行:
第一類是腸道傳染疾病,
主要是通過糞口傳播的腸道傳染疾病等。這些疾病是通過攝入了受到污染的水、食物等導致的,比如痢疾、手足口病、甲肝等,災區群眾要注意預防。
第二類是呼吸道傳染疾病。
地震後人員聚集程度高,流動性大,相互之間接觸頻繁,容易導致麻疹、風疹和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特別是麻疹和風疹現在正處於高發期,一定要注意防範。
第三類是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
地震後人員接觸頻繁,同時,原有的生活規律被打亂。特別是一些災區群眾為了節省飲水,往往幾個人共用一盆洗臉水或共用一條毛巾等,容易引發紅眼病的暴發。
第四類是可能出現的乙腦疫情。
每年6月到8月是部分地區乙腦疫情高發的階段,這種疾病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這種疾病影響人的中樞系統,致死率高,容易導致痴獃等後遺症,需高度關注
❷ 發生地震如何做好傳染病的預防
主要是水源和食物管理,還有環境的管理,還有老鼠等生物的侵害
❸ 為什麼地震後會有傳染病拜託了各位 謝謝
地震後由於潔凈飲用水和食物供應受到影響,同時周邊生態環境等受到破壞,如不注意,專極易引屬起以下傳染病的流行: 第一類是腸道傳染疾病, 主要是通過糞口傳播的腸道傳染疾病等。這些疾病是通過攝入了受到污染的水、食物等導致的,比如痢疾、手足口病、甲肝等,災區群眾要注意預防。 第二類是呼吸道傳染疾病。 地震後人員聚集程度高,流動性大,相互之間接觸頻繁,容易導致麻疹、風疹和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特別是麻疹和風疹現在正處於高發期,一定要注意防範。 第三類是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 地震後人員接觸頻繁,同時,原有的生活規律被打亂。特別是一些災區群眾為了節省飲水,往往幾個人共用一盆洗臉水或共用一條毛巾等,容易引發紅眼病的暴發。 第四類是可能出現的乙腦疫情。 每年6月到8月是部分地區乙腦疫情高發的階段,這種疾病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這種疾病影響人的中樞系統,致死率高,容易導致痴獃等後遺症,需高度關注
❹ 為什麼地震過後會有疫情出現都有什麼類似的
因為整個環境被破壞了,就造成停水、停電,使人處在非常時期。在這個情況下,垃圾、糞便等等也得不到正常的處理,可能會造成亂堆、亂放的情況。
另外,人員傷亡以後,由於條件受到限制,在溫度比較高,雨水比較多的情況下,屍體會有腐爛的情況,這樣會產生更多問題,比如惡臭、污染環境等等。從這種情況看有這么幾個方面問題:
水源可能受到污染
供水主要是靠取水之後進行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取到水源後直接飲用的話,水源可能會受到破壞,受到污染物的污染,包括房屋倒塌一些石、磚、瓦、塊等等,還有一些腐爛的屍體或者是糞便等等。水井往往在地震的時候會出現一些變化,在唐山地震的時候,有一些水井呈現為黑色,無法飲用。污染物都會流到水系裡,使水源無法正常利用。
食品污染問題
因為沒有食品,可能有一些腐爛的食品,為了救人們還是會食用,在這種情況下,食用腐爛的食品會造成黴菌、細菌的感染,從而引發的腸道感染病會非常多,比如說拉肚子、腸炎、腹瀉、痢疾等等。出現這些情況之後,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污染水源,再喝水又會傳播開來了。所以,爆發疫情的時候,尤其是在大疫的時候,首先腸道感染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另外還有由於房屋建築倒塌,影響到動物、食物的健康,這樣情況到處都有。因為動物也要吃東西,可能會吃一些腐爛的東西,這樣會把病菌傳播到其他的地方,有可能會出現鼠疫。
蒼蠅危害
如果溫度過高,蒼蠅會很快的繁殖,繁殖之後會把腐爛的東西,包括植物、動物、食品等等這些東西,又傳播到人的食物裡面,從而導致腹瀉病的增加。還有蚊子,蚊子盯到病人以後,又盯第二個人,這樣就會傳播病菌。從這些方面來看,對於目前汶川縣大地震,要關注的一點就是腹瀉。因為溫度還不是很高,其他的症狀還沒有出來,腹瀉病是非常受關注的。
比如說唐山地震的時候,資料表明,在初期的時候,出現腹瀉病要比平常高出10%—30%,當然那次把病的源頭控制住了。我們想在這個時候,防腹瀉是第一位的。另外,要防止媒介生物孳生的問題,包括蒼蠅、蚊子、鼠疫等等,要把這些在源頭斷掉。
❺ 地震過後,應該怎樣防止傳染病
警惕水成疫病之源 「我現在很擔心汶川的環境。因為餘震不斷,可能造成的泥石流、岩石塌方,都會進一步加劇傷害。特別是飲水衛生問題,對於集中供水的地方,衛生問題會比較容易控制,但是分散式飲水,會難以控制衛生問題。」岳麟說。 地震後,災區的建築物往往都會大面積倒塌,供水設施會遭受嚴重破壞,從而導致集中式供水中斷,而分散式供水和農村供水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水管淤砂、井管錯裂等。 在憶起唐山地震時,岳麟說:「當時正值酷暑,人們迫切需要飲水和用水。在一時無法找到可供飲用的、適宜的水源,又無運水工具的情況下,人們不得不就近取各種不衛生的水飲用,包括雨水、坑水、池塘水、河水、游泳池的水,甚至是工業廢水等。從而造成居民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急劇上升。」 當時水質檢測結果表明,水源普遍受到有機污染,大腸菌群普遍超過國家衛生標准。這就必然導致震後早期,腸道傳染病的發病急劇增多,短期內達發病高峰,如1976年7月底至8月底,當地菌痢發病率為9.72%~18.6%。而1975年同期的發病率僅為0.13%~11%。通過對流行因素的分析,可以認為,這主要是由於不衛生的飲水所致。「當時一度出現全國治療腸道疾病的葯出現緊缺。」岳麟說。 「所以,汶川震後初期,衛生防病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要保證衛生安全的飲用水供應,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飲水衛生尤為重要。要盡快對飲水衛生加強管理。」岳麟說。 實踐表明,經過快速的水質檢測,盡快掌握可做臨時供水水源的有關情況(包括水源分布點周圍的污染與衛生防護情況,供水構築物的破壞情況等),盡快確定可供飲用的水源等,無疑是震後早期的應急之需。同時,還要大力開展飲水消毒與廣泛的水質衛生監督工作,才能有效地降低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 「無論是分散式,還是集中式供水,最為重要的就是消毒,還要預防屍鹼中毒。為防止飲水的屍鹼中毒,必須盡快對水源周圍的屍體進行清除。」岳麟提醒說。 亟須妥善處理死難者遺體 在對災後的防疫工作中,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妥善處理死難者遺體問題的重要。高強昨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會同有關部門盡快適當地處理好屍體,防止由於屍體腐爛而導致一些有害細菌的蔓延。」他並且表示,政府將會對災區受難者的遺體全力負責,也將會對受傷群眾的醫療救治全力負責。 據研究,屍體腐化分解後將會產生氣體物質(包括硫化氫、氨、甲烷、二氧化碳等)和液體物質(含硫醇、屍胺、腐胺、糞臭素……及水等)。其中的多胺類化合物總稱為屍鹼(包括屍胺、腐胺、神經鹼、草毒鹼等),屍鹼可致人體中毒。這背後是屍鹼與腐生菌同時繁殖的化膿性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所產生的毒素引起中毒,屬於細菌性毒素所致的事物中毒。 岳麟說,在清理遇難者遺體時,可能會接觸多量的硫醇、屍胺之類的物質。為除惡臭,應戴用活性炭過濾的防毒口罩,接觸遇難者的手要戴手套,特別要注意防止手部外傷,以免沾有細菌毒素引起中毒。進行清理遇難者操作後及飯前必須認真洗手。另外,進行遇難者清理工作的人員,為防厭氧創傷感染(如破傷風、氣性壞疽等),必要時可進行接種免疫血清。 另外,可以用石灰水、黑色草木灰吸附屍體的含臭物質,也可用1%的二氧化錳與木屑混合吸附硫化氫的臭氣,也可噴灑3%~5%的來蘇爾。實踐表明,效果最好的是次氯酸鈣、氫氧化鈣和漂白粉混合噴灑,能很快除臭與消毒。 較多遺體的處理不應採用焚燒方法,以防污染大氣和防止周圍人群的吸入中毒。 「掩埋屍體後,還要注意對地下水和局部土壤可能會造成污染。所以在非常時期,必須遺體進行衛生處理措施。」岳麟說。 加強災區環境消毒 高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非常嚴重的自然災害發生之後,如果我們處置不當,不能夠開展有效的衛生防疫工作,確實可能出現瘟疫的流行。因為在大災之後,衛生環境會遭受嚴重的破壞。食品、飲用水的獲取會面臨很多的困難,災民的心理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不能有效開展水源保護、環境消毒、食品衛生和傳染病防控工作,有可能帶來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有可能發生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還有一些由病毒和細菌傳播的傳染病,以及以蚊蟲、媒蟲為媒介的傳染病。但是,我們的目標是要實現「大災之後無大疫」。 震後,災區的環境衛生急劇惡化,特別是夏季高溫時,屍體迅速腐化,大量滋生蚊蠅。一般氣溫在25攝氏度的條件下,蒼蠅繁殖一代只需十天左右。調查表明,夏季的垃圾堆放六天後生蛆、七天成蛹。因此,災區的垃圾必須每周至少清除一次。同時,還必須採取多種消殺滅措施。 事實表明,在強地震後,大量的建築物倒塌、瓦礫不能及時清除。而瓦礫堆縫隙下又極有利於蚊蠅滋生,而且又是噴葯消毒的盲區。在高氣溫條件下,很容易為中毒與傳染病的傳播創造條件。因此,所採用的消殺滅方法必須要仔細、深入和同時採用多種方法,也就是說,不僅要將化學葯劑噴塗在瓦礫的表層,還必須仔細地深入到瓦礫的縫隙中。 「我們當時採用的方法是一方面用飛機大面積地進行航空噴葯,同時在地面用人工背葯桶,進行局部噴葯,和個人用小噴壺仔細地進行瓦礫縫隙間的噴葯。只要不間斷地同時採用這些方式噴葯,蚊蠅的滋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岳麟介紹說。 「在炎熱的夏季,為預防食物中毒,必須抓緊時間確定食品是否可食。為此,不能等待一些需時較長的化驗結果(如細菌培養)來確定食品是否可食。當時,我們是根據感觀指標(即按食品的色澤、粘度、彈性與氣味四方面)進行食品的分類處理,決定哪些肉品為條件可食的。」岳麟說。 高強表示,有很多災區群眾在地震中失去了親人,有很多失去了家庭和財產,醫療負擔不能再加在他們身上,政府有責任幫助他們享受到比較好的醫療救治。 他強調,決不能在嚴重自然災害給人民已經造成嚴重損失的情況下,「由於我們工作不力,出現嚴重的傳染病流行,再使災區的群眾雪上加霜。」 據昨日衛生部通報,目前災區沒有發生嚴重的傳染病。 目前,首要工作是做好災區的飲用水和食品的衛生安全保障,防止出現食源性的疾病;在災區實施一些有針對性的消毒、滅菌工作,防止出現由於一些病毒或細菌導致的傳染病;有針對性地對災區群眾注射防疫疫苗,有效防止某些疾病的傳播。會同有關部門盡快適當地處理好屍體,防止由於屍體腐爛而導致一些有害細菌的蔓延;加強疫情的監測,對已經出現的傳染病要實行嚴格的隔離控制措施,防止傳染病的蔓延;從事防疫工作的人員也要注意好自身的飲食衛生和健康。 但是當前最為緊急的還是消毒用品,已經緊急調運的國家儲備物資用於消毒防疫的葯品不多,只有5000瓶。各省市派遣到災區參與衛生救援的醫療隊自帶了大量的消毒用品。據高強介紹,這些消毒葯品還是遠遠不夠。因為衛生防疫是一個長時間的工作過程,還需要大量的衛生消毒用品、防疫葯品源源不斷地送往災區。
❻ 地震之後如何防治傳染病
1、 腸道傳染病
腸道傳染病是通過攝入了受到污染的水、食物等導致的,比如痢疾、傷寒、霍亂、手足口病、甲肝等。
防治方法:
一定要堅持服用煮開後的水或合格的瓶裝水,吃煮熟後的飯菜。不要飲用生水,剩餘食物要及早、干凈地密封包裝,並確保在不變質的情況下才能食用,水果等應用潔凈水清洗干凈後才能食用。
當災區患病、受傷群眾遇到的緊急困難時,及早和適當的自我救治和緊急處理,是搶救生命的關鍵要素。同時,受傷病困擾的群眾一定不要慌亂而隨意服用葯物。為了盡快救治,並避免身體的進一步傷害,確保正確服用正確的葯品,是所有群眾必須牢記的基本准則。
❼ 地震後為何容易引發傳染病
地震發生來後,大量房屋倒塌,自下水道堵塞,垃圾遍地,污水橫流,飲用水被大面積污染,蚊蠅孽生,生態遭受嚴重破壞,腐爛變臭的畜禽屍體更成為各種病菌生長繁殖的理想場所。倖存者短時間內失去衣、食、住等起碼的物質生活條件,水源、廚房、廁所以及垃圾箱等生活衛生設施遭到嚴重破壞,停水、停電,交通阻塞,通訊中斷,救援物資運入災區困難。大批災區群眾集中在臨時住所,居住擁擠,人口密度大,極易引發一些傳染病並迅速蔓延。
另外,災區群眾普遍驚慌失措,身心交瘁,再加上人口密集,衛生條件極差,肌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明顯下降,這些都成為了傳染病流行的誘發因素。因此,自古就有「大震之後必有大疫」的說法。特別是海地氣候炎熱,不幸遇難的人畜屍體很快就會腐爛,如果污水、糞便、垃圾無人管理,將會形成大量傳染源;蠅密度迅速增高會進一步導致水源,空氣污染嚴重。大災之後可能出現大疫絕不是危言聳聽,必須嚴密關注,加大防範力度,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杜絕災區傳染病的蔓延和傳播。要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就必須把抗震救災衛生防疫工作抓早、抓好。
❽ 地震後易發哪些病 如何預防控制傳染病
根據以往的地震分析,地震之後千萬要注意做好地震的疾病預防工作。 地震是一種突發的自然災害,震後生態環境和生活條件受到極大破壞,衛生基礎設施損壞嚴重,供水設施遭到破壞,飲用水源會受到污染,是導致傳染病發生的潛在因素。 以下是地震後可能引發的病症: (1)腸道傳染病,如霍亂、甲肝、傷寒、痢疾、感染性腹瀉、腸炎等; (2)蟲媒傳染病,如乙腦、黑熱病、瘧疾等; (3)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炭疽、狂犬病等; (4)經皮膚破損引起的傳染病,如破傷風、鉤端螺旋體病等; (5)常見傳染病,如流腦、麻疹、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等。其次是食源性疾病和飲水安全。 (6)震後房屋倒塌,使食品、糧食受潮霉變、腐敗變質,存在發生食物中毒的潛在危險; (7)由於水源和供水設施破壞和污染,存在飲水安全隱患問題。 預防控制傳染病措施 1.腸道傳染病注意飲水和飲食衛生是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關鍵。保護水源,特別是生活飲用水,免受污染。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凈水片)消毒生活飲用水。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飯前便後洗手,不吃腐敗變質或受潮霉變的食品,不吃死亡的禽畜,不用臟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應煮沸或用消毒劑消毒,刀、砧板、抹布也應嚴格消毒,生熟食品應該分開存放,水產品和海鮮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注意環境衛生,消滅蚊蠅。不隨地大小便,糞坑中加葯殺蛆,動物屍體要深埋,有條件的可加放生石灰消毒,土層要夯實。要及時消除垃圾、污物、環境消毒、管理好糞便、垃圾。 2.蟲媒傳染病積極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瘧疾、黑熱病等蟲媒傳染病,隴南市是亞熱帶地區,又正值暑期,是瘧疾、黑熱病、乙腦等疾病的高發季節,應採取滅蚊、防蚊和預防接種為主的綜合措施。實行24h值班和疫情網路零報告制度,控制和管理傳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經常灑滅蚊葯,病人要隔離。清掃衛生死角,疏通下水道,噴灑消毒殺蟲葯水,消除蚊蟲孳生地,降低蚊蟲密度,切斷傳播途徑。做好個人防護,避免被蚊蟲叮咬,夜間睡覺掛蚊帳,露宿或夜間野外勞動時,暴露的皮膚應塗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驅蚊葯。根據疫情監測動態,及時給易感人群接種乙腦疫苗,同時做好斯銻黑克、噴他脒、乙胺嘧啶、伯氨喹等緊缺葯物的儲備,一旦發生黑熱病和瘧疾方可有效治療。 3.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要加強人間和畜間疫情監測,及時與畜牧獸醫部門互通信息,以便有效處置首發疫情,嚴防鼠疫、流行性出血熱、炭疽等疾病的發生或流行。(1)大力開展防鼠、滅鼠和殺蟲、滅蚊為主的環境整治活動,降低蚊、蟲、鼠等傳播媒介的密度;(2)要管好家禽家畜,豬、狗、雞應圈養,不讓其糞便污染環境及水源,豬、雞糞發酵後再施用,死禽死畜要消毒後深埋;(3)管好糞便廁所,禁止隨地大小便,病人的糞尿要經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後集中處理;(4)臨時居所和救災帳篷要搭建在地勢較高、乾燥向陽的地帶,在周圍挖防鼠溝,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於排水和保持地面乾燥。床鋪應距離地面2尺以上,不要睡地鋪,減少人與鼠、蚊等媒介的接觸機會;四是要做好鼠疫疫苗、出血熱疫苗和有關葯物的儲備,以便應急使用。 4 預防經接觸和土壤傳播的疾病由於地震房屋倒塌,地面裂縫,山體坍塌,江河污染等原因,造成人員外傷,易引起破傷風、鉤端螺旋體病和經土壤傳播的疾病發生,對各種原因引起皮膚破損的人員必須及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對傷口進行清創縫合,給予有效的抗炎對症治療,嚴重的送醫院救治,教育廣大群眾破損的傷口不要與土壤直接接觸。 預防食源性疾病 1 災區不能吃的食品被水浸泡的食品,除了密封完好的罐頭類食品外都不能食用;已死亡的畜禽、水產品;壓在地下已腐爛的蔬菜、水果;來源不明的、無明確食品標志的食品;嚴重發霉(發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麥、玉米、花生等;不能辨認的蘑菇及其他霉變食品;加工後常溫下放置4h的熟食等。 2 要正確加工食品糧食和食品原料要在乾燥、通風處保存,避免受到蟲、鼠侵害和受潮發霉,必要時進行曬干;霉變較輕(發霉率低於30%)的糧食的處理,可採用風扇吹、清水或泥漿水飄浮等方法去除霉粒,然後反復用清水搓洗,或用5%石灰水浸泡霉變糧食24小時,使霉變率降到4%左右再食用。 3 搞好飲水安全工作選擇合格的水源並加以保護。首選井水,水井應修井台、井欄、井蓋及井周圍30m內禁止設有廁所、豬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設施,打水應備有專用的取水桶;其次選沒有污染的山泉、小溪和上游水,並劃定范圍,嚴禁在此區域內排放糞便、傾倒污水垃圾等;最後,可根據情況選接自來水供水管線、打手壓泵小口井等,集中式的飲用水水源取水點必須由專人管護。飲用水的處理與消毒:飲用水要經過澄清、過濾、消毒等處理後方可飲用。
❾ 地震後會出現哪些瘟疫
她介紹,在地震後,由於潔凈飲用水和食物供應受到影響,同時周邊生態環境等受到破壞,如不注意,極易引起以下傳染病的流行:第一類是腸道傳染疾病,主要是通過糞口傳播的腸道傳染疾病等。這些疾病是通過攝入了受到污染的水、食物等導致的,比如說痢疾、手口足病、甲肝等。目前是手口足病的高發期,地震災區的受災群眾一定要注意預防。第二類是呼吸道傳染疾病。地震之後人員往往聚集程度高,流動性大,相互之間接觸頻繁,容易導致麻疹、風疹和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特別是麻疹和風疹現在正處於高發期,一定要注意防範。第三類是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
地震之後人員接觸頻繁,同時,因為地震,原有的生活規律被打亂。特別是一些災區群眾為了節省飲水,往往幾個人共用一盆洗臉水,或共用一條毛巾等等,容易引發紅眼病的爆發。第四類是可能出現的乙腦疫情。每年6到8月份,是部分地區乙腦疫情高發的階段,這種疾病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災區如控制不當,容易出現爆發。這種疾病影響人的中樞系統,致死率高,容易導致痴呆、智力下降等後遺症,需要高度關注.唐山面臨著新的死亡。幾乎從倒塌的樓房埋下第一具屍體開始,與死亡緊緊伴行著的另一恐怖的陰影便已向唐山逼近。瘟疫!歷史上,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已是一條令人驚駭的必然規律。唐山怎麼辦?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抗震救災前指後勤組的吉普車,連日在唐山地區奔波。「前指」的帳篷里,所有人的表情都是那樣嚴肅冷峻。他們能夠看見,那個妖魔的影子就在眼前晃動。防疫專家提出了觸目驚心的報告:—— 城市供電、供水系統中斷,道路阻塞,部隊和群眾不得不喝坑水、溝水、游泳池水,生活於露天之中;—— 糞便
、垃圾運輸和污水排放系統及城市各項衛生設施普遍破壞,造成糞便、污物、垃圾堆積,蚊蠅大量孳生;—— 人畜大量傷亡,在氣溫高、雨量多的情況下,屍體正迅速腐敗,屍體腐爛氣味嚴重污染空氣和環境;—— 唐山市歷年是河北省痢疾、腸炎、傷寒、乙腦多發流行區之一。現人員密集,居住擁擠,感染機會較多,傳染病人又缺乏隔離條件;—— 當地各級衛生機關和群眾防病組織遭到嚴重破壞!指揮員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那一切意味著什麼。據《雲南地震考》記載:1925年雲南大地震,震後人民發生「閉口風」症,患者一半身體變黑,手足收縮,一兩個鍾頭即死。1944年,日本進攻印度的軍隊,在伊木法爾戰役中,10萬大軍中有6萬人突然得了瘧疾和痢疾,不戰自敗。1949年,解放軍南下部隊中瘧疾和痢疾流行,發病率在有的部隊高達80%,部隊不得不就地休整。1954年,澳洲湯斯維爾爆發「登革熱」,40萬居民中,有15萬人發病……而現今的唐山可能出現的情形也許比歷史上任何一次瘟疫都將更加可怕。幾十萬人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幾十萬災民和10萬救災部隊,完全有可能被瘟疫擊垮!初到唐山的時候,我身上背著背囊、水壺、挎包,包內有上海的好友侯阜晨為我准備的黃連素、六神丸、十滴水、驅蚊劑等各種防病葯物,還有兩斤大蒜。瘟疫的陰影已經籠罩著唐山。
幾天後,當我背著噴霧器出現在廢墟上的時候,我更為強烈地感受到了這一點。如火的驕陽上,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屍臭。瓦礫上,到處有糞便、垃圾和嘔吐物。在各地醫療隊所在地那一面面紅十字旗前,排著長長的就診的隊伍。皺著眉頭、捂著腹部的面如菜色的唐山人,正在等待領取黃連素和痢特靈。僅僅數日,不少病者已被疾病折磨得筋疲力盡,有些人坐著,有些人躺著,連揮手驅趕蒼蠅的力氣都沒有。蒼蠅到處放肆地追著人叮咬,走到哪裡都能聽到那「嗡嗡」的噪音。我到民政局長蔣憶潮的「家」去,那蘆席小棚簡直成了蒼蠅的世界,棚頂棚壁黑壓壓一片,在那裡的幾個小時,只見他女兒揮動蒼蠅拍的手就沒有停過。在街上,我看見過一隻防蠅的大菜罩,菜罩內躺著一個可愛的嬰兒……
所有人都感到了瘟疫的威脅。那些日子裡,我天天遵從醫囑用咬碎的蒜擦手,天天服用黃連素,盡管如此,也未能完全擺脫疾病對我的侵襲……這是一場人類頑強地推開瘟疫的嚴酷的戰役。當唐山地區各種傳染病和發病率日趨上升,已接近爆發程度的時候,中央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正採取緊急對策。據文件記載,當時從全國調集21個防疫隊,共1300人;調來消毒葯240噸,殺蟲葯176六噸,各種噴霧器3100多具;調來軍用防化消灑車31台;調來噴葯飛機4架……
「安-2」飛機隆隆的引擎聲在空中轟鳴。帶有蒜味的馬拉硫磷、敵敵畏雨霧般飄落。從早到晚,飛機不停地在85平方公里的唐山市區上空盤旋。地面上,東方紅18型機動彌霧機、防化噴灑車、群英式背負噴霧器和圓桶形壓縮噴霧器一起開動。夜晚,廢墟上升起一堆堆火,六六六」的煙霧飄向各個角落……
那些日子,所有被采訪的唐山人幾乎都證實了一個事實:蚊子似乎見不到了。據北京軍區抗震救災「前指」統計:蚊子的密度下降90%~98%,而蒼蠅的密度只下降了50%。成群的蒼蠅仍在肆虐,仍在危及唐山人的生命。它們從那些散發著臭氣的地方飛出來,毒殺一群,又飛出一群;而彌漫著整個城市的臭氣仍有增無減。「冷凍倉庫!」救災部隊報告,「震裂了的冷凍倉庫里,大量魚肉正在腐爛!」「必須徹底清理積壓魚肉!」指揮部的批示很明確。「鐵門變形,無法打開!」救災部隊又一次報告。「派工兵,爆破!」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高大的冷凍倉庫徹底倒塌了。硝煙未散,人們就已開始搶運出肉食品,變質的立刻掩埋,完好的分給群眾。然而臭氣仍在彌漫。指揮部所有成員焦慮與復雜的目光,都同時轉向了這最主要的也是最後的一個目標。屍體。24萬具正在腐爛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