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鱗屑炎症
『壹』 頭上起紅斑.帶白屑.癢!怎麼回事啊!
牛皮癬疾病緩慢且容易反復發作,好發於頭皮、四肢伸側;牛皮癬起病初期為淡紅色的丘疹,約為綠豆大小;隨之發展丘疹逐漸擴大、融合變成大小形狀不一的棕紅色斑塊,與皮膚表面的邊界分明,表面會出現白色鱗屑或者覆蓋多層乾燥的灰白色,刮除鱗屑後,會出現點狀出血。牛皮癬病發時患者要提醒自己,不要抓搔病發區域,也不要使用熱水敷患病區域,盡量不要使用刺激性化學物質護膚品和化妝品。保持心身健康,適當的放鬆心情,對於牛皮癬的治療也有很大的幫助。
『貳』 皮膚病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症狀
真菌病:常見的有手腳癬、體股癬及甲癬(灰指甲);
細菌性皮膚病:常見的有丹毒及麻風;
病毒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皰疹;
節肢動物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
性傳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銳濕疣;
過敏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接觸性皮炎、濕疹、尋麻疹及多型紅斑;葯物反應,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黴素過敏;
物理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曬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雞眼;
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常見的有瘙癢症、神經性皮炎及寄生蟲妄想症;
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常見的有銀屑病(牛皮癬)、單純糠疹及玫瑰糠疹;
結締組織疾病:常見的有紅斑狼瘡、硬皮病及皮肌炎;
疹性皮膚病:常見的有天皰疹、類天皰疹及掌跖膿皰病;
素障礙性皮膚病:常見的有黃褐斑、白癜風、文身;
化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毛發紅糠疹;
皮脂、汗腺皮膚病:常見的有痤瘡、酒渣鼻及臭汗症;
『叄』 皮膚病有哪幾種
你好,皮膚病種類繁多,大約有1000多種皮膚病。常見的皮膚病有銀屑病、白癜風、皰疹、酒渣鼻、膿皰瘡、化膿菌感染、疤痕、癬、魚鱗病、腋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禿、脫發、嬰兒尿布疹、雞眼、雀斑、汗皰疹、蟎蟲性皮炎、濕疹、灰指甲、硬皮病、皮膚瘙癢、脫毛、黃褐斑等。皮膚病的發病率很高,多比較輕,常不影響健康,但少數較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肆』 我在四肢 背部 臀部這些地兒又紅色一塊塊的紅斑,由一塊大的化成很多塊小的紅斑,很癢,抓過後會有銀
玫瑰糠疹是一種紅斑丘疹鱗屑性急性炎症性皮膚病,目前病因尚未明確,目前有感染、葯物因素、自身免疫、遺傳性過敏等各種學說,其中以病毒感染學說可能性最大。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續6~8周而自愈。治療上主要以抗病毒治療為主,可以靜滴利巴韋林治療。同時可以加強抗過敏治療,如予除濕止癢洗液外洗,口服抗組胺類葯物如氯雷他定片。
『伍』 銀屑病紅斑的外用葯
牛皮來癬的治療方法源有很多,很據皮損的程度不一樣,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皮損為輕、中、重三度,輕度的牛皮癬,一般採用普通治療,採用葯物治療即可。中、重度的牛皮癬要根據患者自身的患病情況採用聯合治療:1.可以服用抗腫瘤葯物、維A酸類葯等內用葯2.使用用免疫療法3.生物制劑治療和抗生素的使用4.焦油制劑、糖皮質激素類等外用葯作為輔助
『陸』 紅班疾病
屬於紅斑病的皮膚疾患是多種多樣的,所以盡可能的做出合理的分類是非常有意義的,因此試作如下的分類。從紅斑病的臨床及病理組織所見大致可分為非炎症性和炎症性,多數的炎症性紅斑病還要根據侵犯血管的深度再進行詳細的區分。一般先天性以及母斑性的紅斑,例如單純性血管瘤等,通常不包括在紅斑病內。
非炎症性紅斑病是由於血管運動神經的異常、循環障礙等所致的毛細血管擴張充血。這包括血管神經性環狀紅斑和手掌紅斑等。炎症性紅斑病是伴真皮的炎症而引起的毛細血管擴張充血:①主要變化發生在真皮淺層的乳頭層、乳頭下層,病變見於乳頭層的血管及乳頭下層的動靜脈叢,是為淺在性紅斑病;②主要變化發生在真皮深層到皮下組織,病變見於真皮動靜脈叢直到深部的血管,是為深在性紅斑病;③從真皮乳頭層一直到皮下組織呈現全層的血管擴張充血,則為全層性紅斑病。現就以上的分類闡述如下。
(一)非炎症性紅斑病
1.血管神經性環狀紅斑()本病為土肥於1923年首先記載,作者們在兩年期間共計觀察5例(都是女性),說明並不是稀有皮膚病。但奇怪的是在國外資料中卻無相當於本病的記載。本病的皮疹除顏面、頭部、手足外,幾乎可出現在全身,在皮面完全或多為不隆起的硬幣大至手掌大的多發性環狀紅斑,中心部消退接近正常皮膚時,則融合呈地圖狀,看不到浸潤和脫屑,缺乏瘙癢等自覺症狀,邊消退邊反復發生,經過從數月可達年余,皮疹消退後不殘留色素沉著。組織學改變:真皮乳頭層的血管擴張和極輕度的淋巴細胞浸潤,其狀態看來近似蕁麻疹的紅斑型。
單純性回狀紅斑()因無一定的好發部位,缺乏滲出傾向,且有反復發生等特徵,所以Jadassohn從多形紅斑中作為另一個病記載,本病的每個皮疹雖只不過存在幾天的時間,但病程的經過有時可達數月,皮疹因無隆起情況故被當作是蕁麻疹的紅斑型。單純性回狀紅斑這一名稱在國外資料中都有記載,認為與日本的血管神經性環狀紅斑相類似。
2.手掌紅斑(ErythemaPalmareSRedpalms)
初起是從兩手掌全面的逐漸潮紅,或最初手掌呈島嶼狀潮紅,逐漸延及全手掌,一直缺乏自覺症狀。組織學改變:只見血管擴張充血,見不到細胞浸潤。本病可能是先天性掌跖角化病的一個亞型;亦可能是伴隨肝損害而發生的蜘蛛狀血管擴張症,故認為是肝損害的部分症狀之一。目前多是採納後者的意見。
3.火激紅斑(或灼傷性紅斑)()本病是由於處在持續的高熱情況下致使暴露部位發生持續性的斑狀紅斑及色素沉著的狀態,女性比男性容易發生。這種變化是因為某一部位暴露在過度高熱的條件下而引起的,在暴露高熱的2~3周以後最明顯。特別是直接接近火或電爐的灼熱在女人的小腿容易發生。初期呈一過性的網狀紅斑,爾後則呈持續性,伴有色素沉著。少數的情況可伴有小水皰或水皰,也可有毛細血管擴張、輕度的皮膚萎縮、角質增生等。組織學改變:呈角質增生無不全形化,顆粒層明顯,棘細胞層萎縮,血管周圍細胞浸潤伴有真皮乳頭的血管擴張,可見到含鐵血黃素和黑色素顆粒。
4.大理石樣皮(cutismarmorata)由於寒冷或溫熱的作用致使皮膚呈網狀、大理石樣紋理狀的紅斑,有時發生色素沉著,大體上與網狀青斑(livedoreticularis)是同一意義。本病是由於暴露在寒冷或灼熱的條件下而發病的,特別是容易發生在女性的下肢,但要考慮到發病的個體方面的因素。職業上的接觸高熱則容易發生在操作者的露出部位。
(二)炎症性紅斑病
1.淺在性紅斑病按照前述的分類,主要從真皮動靜脈叢淺在的乳頭層末梢血管、表皮下動靜脈叢等血管擴張充血所致的真皮乳頭層、乳頭下層等真皮淺層炎症所形成的紅斑病予以敘述。
(1)多形紅斑(erythemamultiforme):扁平而稍微隆起的境界明顯的水腫性紅斑,中心部略有凹陷呈暗紅色,直徑在2~3cm以下,通常多發生在四肢伸側呈對稱性。多數伴有灼熱感和瘙癢等自覺症狀,有時有頭痛、發熱、關節痛等前驅症狀。根據皮疹的性質,有環狀多形紅斑(EMcircinatumSannulalum)、回狀多形紅斑(EMgyratum)、匐行狀多形紅斑(EMserpiginsoum)、虹膜狀多形紅斑(EMiris)等。有的皮疹很大,有時大於手掌,為巨大型(giantform),常見於幼兒的顏面部,這與主要發生在四肢伸側的通常類型相反,因亦稱反對型(Typusinversus)。如果滲出明顯而嚴重,在紅斑表面形成水皰,則為水皰性多形紅斑(EMbullosum)。一般較少侵犯眼瞼、口腔、外陰部等的黏膜,但在症狀嚴重而且廣泛的情況下這些黏膜也可引起紅腫、水皰、糜爛等,呈皮膚黏膜眼癥候群(Mucocutaneousocularsyndrome)的症狀。近年來就診的多彤紅斑非常多,如前所述根據作者們的統計包括懷疑有關葯物引起的中毒疹在內的多形紅斑,要佔紅斑病總數的一半以上,女性為男性的2倍以上。
組織學改變:乳頭層、乳頭下層呈水腫,以血管的擴張充血及小圓淋巴細胞浸潤為主,有不同程度的嗜酸粒細胞,有時有少數中性粒細胞構成的血管周圍細胞浸潤等真皮上層的炎症性變化是本病的基本組織象。偶爾可見中性粒細胞和嗜酸粒細胞的核崩潰而產生的核屑。在表皮常可見到海綿形成和海綿狀小水疤,皮疹呈急性而且嚴重的病變時可引起表皮細胞的壞死性變化。這種傾向所引起的極其顯著的癥候,解釋為中毒性表皮鬆解壞死症(toxicepidermalnecrolysisLyell)。水皰性多形紅斑是在表皮下形成水皰。組織象乍一看與大皰性類天皰瘡的改變相類似,但多形紅斑從水皰部位極為廣泛地擴展到真皮,形成多形紅斑的變化,浸潤細胞主要是小圓淋巴細胞。而類天皰瘡的變化只局限於水皰部位,有較多的嗜酸粒細胞浸潤。至於皰疹樣皮炎則可從水皰周圍潮紅部位的真皮乳頭上端所見到的簇集的多核白細胞、嗜酸粒細胞所致的微小膿瘍即可與多形紅斑相鑒別。
(2)持久性小回狀紅斑():在全身發生如硬幣大的紅斑,可原樣持續數月,逐漸變成暗紅色而消退。Strempel的病例是12歲的幼女,並發有嚴重的潰瘍性齒齦炎及口腔黏膜、扁桃體呈彌漫性發紅,這種有關徵候是值得重視的。組織學改變:乳頭下層的血管特別是側重於靜脈的擴張,在真皮乳頭可見到輕度的細胞浸潤。
(3)持久性隆起紅斑(erythemaelevatumdiutinum):本病是比較少見的稀有疾患,呈持續性的紅色以至紫色的稍微隆起境界明顯的斑塊、結節,對稱性的好發於手、足、肘、臀部等。通常缺乏自覺症狀,認為本病沒有有關的全身性疾患,多發於中年到老年,看不到性別的差別。初期的皮疹比較軟,陳舊的損害則逐漸堅硬。
過去將本病分為Hutchinson型和Bury型兩型前者的皮疹觸之柔軟,組織學改變:在真皮上層主要是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形成稠密的血管周圍細胞浸潤,伴有核破碎和血管壁的類纖維蛋白變性,並可見到壞死性血管炎的改變。後者的皮疹堅硬,可見到類壞死灶,伴有明顯的淋巴細胞、組織細胞浸潤和結締組織增生,呈類似環狀肉芽腫的改變,因此有人說本病與環狀肉芽腫有密切關系。Stanton等(1973)報告一例55歲男性患者,在25年期間一再復發,曾作過15次活檢進行觀察,肯定初期是Hutchinson型、後期呈Bury型,說明這兩型只不過是表示本病的過程而已。
池田等繼Okun、Pedace報告一例持久性隆起紅斑的好發部位為手背、肘關節、足關節,同時發生顏面肉芽腫,不論在臨床上在組織學上兩者都沒有其他疾病的決定性因素,因而與其認為顏面肉芽腫是獨立疾患則莫如說是持久性隆起紅斑的顏面型。
(4)風濕性環狀紅斑():在風濕病患者常見此症。為迅速擴大的環狀紅斑,邊緣有的稍微隆起有的扁平。是多發的,擴展融合呈地圖狀。皮疹初起為小紅斑或丘疹,好發於軀乾和四肢,在周圍邊緣擴展的同時中心部呈蒼白色,有時可致色素沉著。很少伴有瘙癢。組織學改變:可見顯著的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的血管周圍細胞浸潤,伴有核破碎改變和不同程度的壞死灶。還可見到血管外有紅細胞滲出,認為這是色素沉著的原因之一。
(5)匐行性回狀紅斑(ErythemagyratumrepensGammel):據Gammel(1952)報告,與其說本病是硬結性浸潤毋寧說是斑狀的奇特紅斑,明顯地和乳腺癌有關系,要和遠心性環狀紅斑相鑒別。本病伴有瘙癢,廣泛地侵犯皮膚面,呈地圖狀或如薄木板的木紋狀紅斑,邊緣稍隆起,逐漸擴大,消退後殘留有鱗屑和色素沉著。Gammel的病例,55歲、女性,持續發疹9個月,全身皮膚大部分都發生木紋狀紅斑,並發現存在有未分化的乳腺癌。組織學改變:在表皮呈細胞間及細胞內水腫,真皮上層水腫,可見到以嗜酸粒細胞為主的細胞浸潤。本病的大多數存在有惡性腫瘤特別是乳腺癌,值得注意。
(6)色素異常性固定紅斑():本病為Ramirez(1957)所記載,特徵為播散的灰色斑,大小不一,直徑由1cm以下至大到侵及廣泛的皮膚面。活動期皮疹稍隆起,圍繞著1~2mm寬的紅暈。據Knox等(1968)敘述,有的突然多發,有的緩慢地從一兩個開始發生,自兒童到成人都可見到,沒有性別的差別,治療無效,原因不明,沒有內臟病變。組織學改變:伴有液化變性的表皮細胞呈空泡變性,在真皮乳頭層有時在網狀層的上層可見以淋巴細胞、組織細胞為主的血管周圍細胞浸潤,並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噬色素細胞,在陳舊皮疹的真皮上層可見到以噬色素細胞為主的細胞浸潤。上述病例主要見於軀幹部,在臨床上病理上均與Riehl黑變病相似,因此可以考慮是異位性黑變病。
(7)新生兒一過性萎縮性回狀紅斑():根據Gianotti(1975)的報告,新生嬰兒期間,在軀干、股部、頭部、口唇以及上齶黏膜等大部分的全身皮膚和黏膜見到約60個類圓形的潮紅皮損,數周後皮疹即呈白色萎縮狀凹陷,邊緣圍繞略呈潮紅的浸潤。在生後的一年內末接受特別治療即完全消退。組織學改變:在萎縮性表皮下的真皮呈水腫狀態,在皮疹邊緣部膠原纖維束可見單核細胞浸潤,在真皮與表皮的銜接部位及真皮上層的毛細血管周圍可見到免疫球蛋白(IgG)、補體C3、C4的顆粒狀沉著。
2.深在性紅斑病主要改變見於真皮下層及皮下組織,屬於深在性紅斑病的如結節性紅斑、硬結性紅斑、遠心性環狀紅斑、結節性脂膜炎等。
(1)結節性紅斑():好發於青年女性的小腿,有時在股部、前臂。結節伴有境界不明顯的潮紅,並有壓痛和自發痛,根據左右對稱性發生易於辨認。不發生潰瘍或瘺孔,多數在1~2周內不留瘢痕而消退。有的是經過月余反復發生則稱為慢性結節性紅斑,大概與結節性血管炎(nolarvasculitis)是同義詞。還有多為單側性反復發生丹毒樣浸潤性紅斑的遊走性結節性紅斑(enodosummigrans)可以解釋為慢性結節性紅斑的特殊型。組織學改變:從真皮下層到皮下脂肪組織以小血管為中心呈水腫,混雜有中性粒細胞的小圓淋巴細胞浸潤顯著,舊的病變可見小血管壁肥厚,由小圓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多核巨細胞等構成顯著的浸潤,脂肪組織為細胞浸潤所代替呈萎縮狀,原則上見不到壞死灶。
(2)硬結性紅斑(erythemainratumBazin):本病亦好發於青年女性的小腿,這種硬結性紅斑的進展很慢,不痛,兩小腿因血行障礙而致鬱血、腫脹呈暗紅色,約有半數破潰或形成瘺孔,治癒後殘留瘢痕。組織學改變:從真皮下層到脂肪組織,在小血管特別是以小靜脈為中心呈結核樣肉芽組織結構,即乾酪樣壞死灶、上皮樣細胞、以淋巴細胞為主的小圓細胞所致的顯著的細胞浸潤,血管壁肥厚,形成閉塞或崩潰狀態。在日本認為大多數是由於結核變態反應所致,結核菌素反應呈強陽性。但這多為以往的報告,近年來幾乎已見不到典型的硬結性紅斑。
(3)遠心性環狀紅斑(erythemaannularecentrifugum):本病好發於青年男女的軀於和四肢,最初發生豌豆大小的扁平紅色丘疹,徐緩地呈遠心性擴展,有的數個環狀紅斑融合呈地圖狀。這些皮損的邊緣略呈潮紅,或呈堤狀隆起,中心部呈貧血性褪色,有時形成色素沉著。病程經過可長達數月到年余,瘙癢等自覺症狀輕微或缺乏,看不到水皰和脫屑這是本病皮疹的特徵。組織學改變:在真皮中下層可見由淋巴細胞及少數組織細胞形成的境界相當明確的血管周圍細胞浸潤。還可見真皮全層水腫及輕度小圓淋巴細胞浸潤、極輕度的中性粒細胞浸潤以及血管周圍細胞浸潤。
(4)結節性脂膜炎(Weber-):本病是在高燒、全身倦怠、關節痛等全身症狀的同時,伴隨皮下結節出現紅斑,主要發生在四肢、軀干陸續侵及其他部位。經過年余再次復發,逐漸導致全身衰弱,預後不良。皮疹為有痛性,不甚隆起於皮面,通常不形成潰瘍,有時伴皮下結節的軟化溶解則有液狀物質漏出皮面。組織學改變:初期在皮下脂肪組織可見以中性粒細胞、小圓淋巴細胞、組織細胞為主的密集的細胞浸潤;中期由於組織細胞吞噬脂肪則出現多數泡沫狀細胞;晚期則見顯著的纖維化。總之伴隨皮下脂肪組織的溶解和壞死,從而引致無菌性滲出性炎症,因此考慮這是繼修復機理而導致的續發改變。本病系一癥候群,關於其發病機理和分類,對現症患者是否存在胰腺炎或胰腺癌,血中和尿中的酯酶與澱粉酶活性值的上升情況如何,極應重視。
3.真皮全層性紅斑病血管擴張充血、血管周圍細胞浸潤等的變化從真皮上層到下層,此項尚包括侵及皮下組織的情況。
(1)慢性遊走性紅斑(ütz):本病是向遠心性擴展的紅斑,在北歐多,日本、美國少。據Lipschütz(1913)記載,本病好發於下肢,常為單發性,初發皮疹為圓形或橢圓形的鮮紅色紅斑,呈慢性經過,紅斑從數周歷數月保持圓形的同時呈遠心性擴展,中心部正常或呈蒼白色,無表面脫屑或滲出傾向。呈巨大的輪狀,直徑可達50cm以上,逐漸減輕,自愈後皮膚恢復正常。在此期間無發熱情況。只有輕度的自覺症狀。組織學改變:表皮無顯著變化,從乳頭下層到真皮深層可見明顯的血管擴張以及淋巴細胞、少數纖維母細胞為主形成的輕度至中度的細胞浸潤。
本病的原因為特異的感染,據推測是由於昆蟲、壁虱刺傷而引起的螺旋體、立克次體等的感染。在這種病例中有的可出現腦脊髓膜炎的症狀,根據是在投與青黴素後即行痊癒,不過不明之點尚多。
(2)Sweet綜合征(:急性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性皮膚病)及中性粒細胞性紅斑(筱、中溝):據Sweet(1964)報告8例,伴有發熱和白細胞增高,呈多形紅斑樣、持久性隆起紅斑樣、狼瘡狀須瘡樣的發疹,有自發痛和壓痛,幾乎所有病例都見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中耳炎、潰瘍性結腸炎等任何一種疾病的感染。組織學改變:從真皮中層到深層特別是在血管周圍證明有緻密地中性粒細胞浸潤與核塵,但見不到壞死性血管炎。
此後Whitle等(1968)報告了類似的病例,復發性中性粒細胞性皮膚病()。桑原等(1970)報告一例18歲女性,在顏面部有乍看如狼瘡狀須瘡或尋常狼瘡的皮損,經過3年一再復發並伴有疼痛,通常查不到細菌或真菌,認為本病即復發性中性粒細胞性皮膚病。筱等觀察13例,與上述的Sweet綜合征相類似或一致,即皮疹為單發或多發,有的為復發性。組織學改變:可見到伴有真皮的核破碎以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的滲出性炎症,但未見壞死性血管炎,故稱為中性粒細胞性紅斑。這些紅斑性疾病是以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的明顯的滲出性炎症,認為是一個新的綜合征,從而考慮是基於「局部過敏反應Ⅱ型」樣反應以及全身因素所致的局部過敏反應。
其他紅斑病,泛發而嚴重得多形紅斑、結節性紅斑等並發黏膜損害的病型,一般稱為皮膚黏膜眼綜合征。
『柒』 皮膚上有鱗屑是銀屑病嗎
你好!銀屑病初期症狀為針頭或綠豆大小紅色點丘疹,逐漸擴大,有的點內疹互相隔合形成斑片容。表抄面覆蓋有乾燥的銀色鱗屑,輕輕刮除鱗屑,百可見小片血點,從形狀上有地圖形,錢幣形等,大小不等,顏色發紅,但邊緣清楚,並呈點狀,片狀存在。以後由於不斷地搔抓或摩擦,丘疹逐漸擴大,互相融合成片,繼度之則局部皮膚增厚,紋理加深,互相交錯,表面乾燥粗糙,並有少許灰白色鱗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