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敏過敏
1. 鼻涕老是從口裡出來是什麼原因
慢性咽喉炎吧……沒辦法 我也是 去中醫看看
2. 求治療長年過敏性鼻炎良葯
我也是過敏性鼻炎
這個沒有一個好的治根的方法
只能夠多加鍛煉
吃葯就吃一些抗過敏的
開瑞坦等等
建議你還是別長期吃,対身體不好的
沒事多運動吧
這個還是比較管用的
3. 皮膚問題:大腿部皮膚奇癢
根據你描述的情況應該是股癬,不要再用皮炎平!會加重本病!去醫院皮膚科確診一下,這是常見病,不要再拖啦
根據我的分析你患股選癬的可能性最大,濕疹和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治濕疹的葯會加重癬的發展,如果沒時間去醫院的話,建議你買達克寧或必伏軟膏試試,平時可以外用撲粉保持局部乾燥
4. 鼻炎為什麼會導致哮喘
鄭州市18歲高中生李剛 (化名)最近經常感覺胸口憋悶,間或出現呼吸困難,特別是呼氣困難,有窒息的感覺,這讓他非常恐慌,父母也慌忙帶他入院檢查 。醫生告訴他們,這是哮喘的症狀 ●哮喘與過敏性鼻炎關系密切 上面不好治上面,下面不好治下面;上面、下面都不好就先治上面,因為上面治不好,下面也好不了。這是中華醫學會會長鍾南山院士在上海組織的一個學術活動中,以形象的語言解釋的過敏性鼻炎(上呼吸道疾病)與哮喘(下呼吸道疾病)在發病及其治療上的關系。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5年已經提出:過敏性鼻炎與哮喘是同一氣道的同一種過敏性疾病,二者會相互誘發。研究顯示,78%的哮喘患者患有鼻炎,而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哮喘患病率接近30%。如能在過敏性鼻炎發病早期對其採取正確、有效的治療措施,則可以有效避免很多哮喘的發生。 對於那些已經發展成哮喘的患者,也必須首先控制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因為過敏性鼻炎可以加重哮喘的發生。而且一旦忽略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哮喘很快就會復發。 縱然過敏性鼻炎危害不小,但對於該病的治療往往被患者忽視。由於大眾缺乏對過敏性鼻炎的認識,容易將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與感冒相混淆,延誤其治療時機,乃至遷延成哮喘。省軍區醫院耳鼻喉主任醫師王章說,與感冒相比,過敏性鼻炎雖然具有相同的四大典型症狀,即鼻塞、流涕、鼻癢、打噴嚏。但是區分兩者也並不是難事,患者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簡單分辨。 感冒:通常會伴有喉嚨痛、咳嗽等,嚴重的還會發燒、頭痛、全身酸痛甚至惡心、腹瀉。 過敏性鼻炎:典型症狀是陣發性打噴嚏、流鼻涕、鼻癢、鼻塞,還可能出現眼癢等眼部過敏現象。假如覺得自己的症狀疑似過敏性鼻炎,可直接到耳鼻喉科就診,通過鼻內窺鏡檢查可很快確診。王章提醒。 ●阻斷敏感神經療效確切 據了解,目前先進的鼻內窺鏡神經阻斷治療被公認為是過敏性鼻炎較有效的治療方法。因為過敏性鼻炎不管是常年性還是季節性的,發病機理不同,但都與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有關。軍區醫院耳鼻喉主任醫師李秀敏介紹,研究表明,鼻腔副交感神經至少有兩個來源:翼管神經和篩前神經。後者分布於鼻腔黏膜漿液腺高密度區和鼻腔敏感部位鼻丘等處。根據鼻內副交感神經的來源及分布特點,醫生採用鼻內窺鏡准確定位阻斷鼻腔敏感神經治療過敏性鼻炎,結果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絕大多數患者治療後打噴嚏、流涕、鼻塞消失或減輕。 對於各種慢性鼻炎、鼻甲肥大、鼻息肉、鼻竇炎及咽喉炎等疾病,鼻內窺鏡微創治療均有很好的療效,有鼻內窺鏡的指引,治療不會產生誤傷,徹底性得到保障,而且不開刀、不住院,頑固性鼻咽疾病患者可以考慮採用微創技術治療。 ■專家提醒 和不少疾病一樣,過敏性疾病一般具有遺傳性,比方父母雙方如果有一方是過敏疾病患者的話,孩子患過敏疾病的可能性就大一點,不過,這也不代表一定會發病。 而外在因素方面,室內的蟎、黴菌甚至寵物,都可能引起過敏性鼻炎的發作,昆蟲中的蟑螂、蚊子,也是其中一種危險因素;室外比較常見的過敏誘發因素是花粉、空氣污染等。李秀敏主任說,多重因素作用的這類過敏疾病,最好還是在我們切實可行的招數上下手,比如我們沒法改變遺傳基因,卻可以鍛煉身體加強免疫;沒法改變空氣污染,卻可以保持清潔,拒絕蟑螂、黴菌等。
5. 郁悶死了~嗚嗚~~大家幫幫忙啊,謝啦!!
急慢性濕疹治療經驗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炎性皮膚病。先師趙炳南老大夫強調,要根據濕疹的臨床表現,審證求因,辨證論治,不但對成人的急性濕疹有豐富的治療經驗,而且對嬰兒濕疹也頗有心得。
急性濕疹的臨床表現為發病急,病程短,局部皮膚初起紅斑,潮紅,佩熱,腫脹,繼而紅斑上出現散在或密集丘疹或水痘,滲液流津,瘙癢不已。重者伴有身熱,口渴,心煩,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薄白或黃,脈弦滑或弦數。證屬濕熱內蘊,熱重於濕,郁於血分發於肌膚,應以清熱利濕佐以涼血為治。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黃芋、丹皮各10克,白茅根20克,生地15克,銀花10克,車前草20克,生石膏30克,六—散30克。水煎服。加減:若身熱,口渴,心煩等全身症狀明顯者,可加羚羊角粉0.2~0.3克(或用生玳瑁3克)。癢重者加白蘚皮、地膚子各10克;大便秘結者可加川軍6~10克。
若發病較緩,皮疹以丘疹或水疤為主,皮膚潮紅,程度較前者為輕,瘙癢重,抓後糜爛,滲出較多,伴有身倦、納差、便塘或干、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或膩,脈滑或弦滑或緩,證屬濕熱內蘊,濕重於熱。應以健脾利濕,佐以清熱為治。方用經驗方:赤茯苓、白術各12克,黃芬、桅了、龍膽草、權殼、生地、竹葉各10克,燈心3克,六一散15克,車前草20克。
除內服葯外,還要根據局部表現,配合外用葯。若初只是紅斑,無滲出者可用:六一散30克,祛濕散(川連24克,黃柏240克,黃芩120克,檳榔90克,共研細末)15克,化毒散(市售)10克,混合均勻外撲。
若水疤糜爛滲出者,可用馬齒莧60克,煎水1000毫升,冷濕敷(或用龍葵、膽草、蒲公英、野菊花,任何一味,煎水濕敷,用法同上)。濕敷後用甘草油調祛濕散外塗。具體用法為:取甘草油60毫升,祛濕散15克,調呈稀糊狀,外塗。
用中葯濕敷有祛濕清熱,消腫止癢的作用,同日寸使局部滲出液吸收,炎症消退,用之得當,取效甚速。
嬰兒濕疹,是臨床比較常見的嬰兒皮膚病,好發的部位為頭面,四肢、軀干。表現為散在紅斑,丘疹,水疤,重者糜爛,滲出,結痂。系因胎毒,胎熱遺留,或飲食失調,脾失健運,內蘊濕熱,外感風濕熱邪所致。治療時不宜過用苦寒葯,以免戕傷脾胃。應以甘寒清熱,淡滲利濕為主,佐以消導化濕為治。經驗方為:淡竹葉6克,燈心2克,銀花、丹皮、白蘚皮、車前草各6克,炒谷稻芽各10克,六一散10克。方中所用谷稻芽旨在開胃消導以改善小兒的消化機能,以利濕去熱清。局部治療同急性濕疹。
秦漢混
急性濕疹,見皮膚發癢,蔓延遊走,抓破流津血,或皮膚黃水淋漓,舌苔黃膩,脈弦滑而數者,為風濕熱三邪俱盛,方用清熱逐風湯: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15克,野菊花15克,連翹10克,銀花10克,地膚子15克,苦參15克,藿香10克,佩蘭10克,防風10克,僵蠶10克,當歸10克,澤瀉lO克。
若皮膚發癢作痛,滋水淋漓,口乾不欲飲,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者,為濕與熱蘊結所致,治宜苦寒清熱,芳香化濕,淡滲利濕之法,用分消濕熱方:銀花15克,連翹10克,黃芩10克,蒲公英30克,梔子10克,野菊花15克,苫參15克,地膚子15克,藿香16克,法半夏10克,陳皮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茅根30克。
若皮膚搔癢難忍,蔓延遊走,甚或皮膚津水浸淫者,屬風濕俱盛,宜祛風除濕法,用祛濕除濕方,防風l0克,薄荷3克,蟬衣6克,黃柏10克,苦參15克,地膚子15克,蒲公英30克,銀花10克,藿香10克,佩蘭10克,法半夏10克,苡仁15克,豬苓10克。若內服葯一時未能生效,可外用濕熱清洗湯:黃柏30克,地膚子60克,苦參30克,川椒30克,薄荷葉15克,大楓子30克,蛇床子60克,千里光30克,冰片1克(分2~3次用,洗前加入),用水煎至3大碗左有,再加溫水適量,淋洗患部。
慢性溫疹之治,宜辨清血虛生風或氣血不足兼濕熱阻絡。前者宜養血祛風,選用四物湯加防風、僵蠶、蟬蛻、丹參、雞血藤等;後者宜補益氣血兼清熱除濕通絡。選用黃茂、黨參、白術、當歸、生地、丹參、雞血藤、地膚子、苦參、僵蠶、蟬蛻、茯苓等。
臨床運用上述各法治療濕疹多年,治驗甚多,療效滿意。 周國雄
濕疹一證,究其因,內責之心脾兩經,外責之風、濕、熱邪侵擾。在施治中,按病程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送行施治。
(1)急性濕疹,具有發病急,范圍廣,皮疹形態多,皮疹與正常皮膚邊界不清,易感染化膿等特點。嚴重者易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甚至發燒等全身症狀。常伴有便秘或便搪,搜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等象。治分二型:
①熱重於濕者,皮疹局部顏色漸紅,發熱而癢,不滲液或很少滲液,治以清熱利濕,宗解毒瀉心湯及龍膽瀉肝湯意,葯用:黃芩10克,黃連6克,山桅10克,生石膏30克,牛蒡子10克,知母12克,龍膽草10克,柴胡10克(先煎),生地12克,當歸10克,車前子10克(包),澤瀉10克。水煎服。
外治法:銀花、野菊花各20克,馬齒莧、生地榆各30克。布包水煎,待溫時洗患處約30分鍾,然後再撤青黛散;青黛10克,黃柏10克,滑石20克,煅石膏20克,煅爐甘石10克。上葯共研細末外用。滲液不多時,可用水調塗。
②濕重於熱者,皮疹局部紅腫多不明顯,而搔癢重,滲液多。舌苔白膩,脈緩。治以健脾胃,除濕邪。用平胃散與益黃散化裁:蒼白術各lO克,陳皮10克,川朴10克,豬獲苓各10克,清水豆卷12克,冬瓜皮30克,白花蛇舌草3~5克,澤瀉10克,六一散(包)10克。水煎服。
外治法:苦參、土茯苓、蛇床子、白葯皮各30克,川椒10克。布包水煎,待溫時濕敷皮診處。每日洗30一60分鍾,然後再外撤濕疹散(自擬方):黃柏4.5克,黃芩3克,輕粉1.5克,冰片0.3克,青黛3克,煅石膏4.5克,大黃4*5克,蛇床於10克,血餘炭10克。上葯共研細面,薄薄塗於患處,能除濕止癢。待滲液基本消失後。可加適量凡士林及羊毛脂配成軟膏薄薄塗之,既能收余濕,又能保護皮膚。
(2)慢性濕疹多由急性濕疹反復不愈衍變而來,易於局限在某些特定部位,如四彎、手背、耳廓、尾能、雙小腿等。皮損粗糙,肥厚、邊界清楚,陣發奇癢,病程長可數十年不愈,發於小腿的濕疹,常伴靜脈曲張,感染潰破後治療困難。
皮疹乾燥,肥厚者、治以養血祛風,以本院經驗方潤膚丸加減,生熱地各15克,炙黃芪15克,當歸10克,元參15克,天麥冬各10克,黃芩10克,丹皮12克,烏梢蛇10克,僵蠶10克。水煎服。日2次。
若發於雙下肢呈靜脈曲張型濕疹.伴感染滲液者,可以本院苦參九加活血通絡之品:苦參12克,防風10克,防已10克,雞血藤20克,山梔12克,熱大黃10克,生地15克、蒼術10克,黃柏10克,牛膝12克,當歸12克。水煎服,日2次。
外治法:皮疹無滲液者可塗黃連膏:黃連12克,蒼術6克,黃柏6克。上葯共研細面,以凡士林150克,調均外塗。如下肢靜脈怒張,脹痛,皮疹有感染滲液者,外用苦膽膏(自擬方):生南星面30克,生半夏面30克,鮮豬膽汁25克,老醋250克,文火熬3小時左右,放涼成膏後外用。二天後用軟堅膏(自擬方):連翹60克,威靈仙60克,山豆根60克,冰片6克。共研細面,以凡士林調勻成膏外塗。兩膏交替外塗。
苦膽膏外塗對慢性濕疹衍變成的慢性潰瘍,效果較好,尤其是對結核性潰瘍療效更佳。軟堅膏對靜脈炎引起的病痛及靜脈怒脹之脹痛最宜。二方交替使用,可達解毒利濕,活血通絡,促進潰瘍早期癒合的效果。李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