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傳染醫護人員
❶ 醫護人員是否可以拒絕治療有嚴重傳染病的病人
這是不允許的呀,並且醫護人員都是分科的,一旦分到傳染科,肯專定每天接觸的都是屬有傳染病的人,要是每天都拒絕傳染病的人,那他們就會沒有工作做了,就意味著下崗了,每個人選擇了自己的工作,就要盡職盡責的去做好,醫護人員也是一樣的,誰也沒有理由去拒絕自己的工作。
❷ 傳染病房醫生護士下班後能回家嗎
這個是。要做好消毒工作。檢查自身是否帶有這種可傳染性的因素。只有把這方面的工作做好。就可以。完全的沒有顧慮地回到家裡。
❸ 非典醫護人員事跡
鄧練賢:廣東首位殉職醫生 2003年4月21日下午5時40分.沖鋒在抗擊「非典」最前線而被感染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鄧練賢不幸逝世.終年53歲.這是廣東省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戰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生. 除夕晚上9點鍾.鄧練賢在家接到醫院電話.稱由外院轉入兩個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於正值春假.發生突發事件人員配置相對緊張.處理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鄧練賢以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和副主任的身份.積極地挑起傳染病科人員調配.組織協調的擔子.作為傳染病科主任醫師的他十分清楚地知道這個工作的風險性.但他沒有推脫而在每一個救治過程都親力親為.全程參與.與科室醫務人員.共同戰斗在搶救病人的第一線. 但不幸的是.他在救治患者時卻被病毒感染.在中山三院.傳染科的醫護人員無一倖免地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病得最重的鄧練賢在與病魔堅強戰鬥了兩個多月後離開了人世. 鄧練賢曾說過的話:既然選擇了做一名醫生.就意味著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需要。
葉欣:永遠的白衣戰土 2003年3月25日凌晨.47歲的葉欣--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永遠畢上了她美麗的雙眼. 今年春節前後.一種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開始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隨著[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廣東省中醫院當機立斷.緊急抽調二沙分院急診科部分護士增援位於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診科護士力量出現了明顯的不足.葉欣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這是一場艱難的阻擊戰.當一批批患者從死亡線上被拉回來時.持續作戰的葉欣卻倒在了她最熱愛的崗位上. 在葉欣的辦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記錄.那是用廢棄的化驗單背面寫的工作記錄.點點滴滴.記載著她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拼搏的足跡.凝聚著她一生對護士職業永恆的熱愛與追求. 葉欣曾說過的話:這里危險.讓我來.
衛保周:洛陽花開非典戰 奮戰在非典防治一線的洛陽市直機關第二門診部51歲的副主任醫師衛保周.因勞累過度.導致心臟病復發.於5月29日犧牲在她所熱愛的崗位上. 5月23日.衛保周主動請纓參加洛陽市駐鄉鎮衛生院防治非典醫療隊.勞累過度並帶病工作.一直戰斗到倒下的一刻. 衛保周曾說過的話:抗擊非典.我不能當逃兵.
王晶:用激情托起脆弱的生命 現年32歲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護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頑強抗爭了一個多月後.於5月27日下午與世長辭. 在這次抗擊非典的戰斗中.她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忠實履行著一名白衣天使應盡的職責.由於過度勞累和緊張的工作壓力.病倒在工作崗位上. 在她病重期間.來自廣東.北京的著名專家多次對王晶進行了會診.雖然經過全力搶救.還是沒有能夠挽留住她年輕的生命.中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委員會決定授予王晶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王晶曾說過的話:我是一名護士.作為護士我就是要把病人護理好.
謝婉雯:愛心傳遍香江 因救治非典病人而染病殉職的首位香港女醫生謝婉雯.於5月13日逝世以來.一直為各界敬仰.並被視為香港的「南丁格爾」.其逝世喚起了港人在逆境中團結求生的精神.謝婉雯的生命永遠的凝固在年輕的35歲. 5月22日.香港特區政府以最高規格儀式為無私救人.英勇抗炎而殉職的謝婉雯舉行葬禮.並稱頌她是[香港的女兒".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發表聲明說:[謝婉雯醫生在幫助他人時表現出高度的專業精神和勇氣.我相信全港市民都不會忘記她無私的奉獻." 謝婉雯曾說過的話:我要快點出院.回病房幫忙.
李曉紅:以生命之軀迎擊非典 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年僅28歲的主治醫師李曉紅.猝然倒在了抗擊非典的戰場上.她是第一個犧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線的軍隊醫務工作者.作為一名身著[橄欖綠"的白衣天使.為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軀迎擊肆虐的非典.給世間留下一曲悲壯的生命絕唱. 中央組織部追授她[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武警北京總隊為她追記一等功.並批准她為革命烈士. 李曉紅曾說過的話:現在治療上是否找到新的辦法.如需要試驗.就拿我做試驗吧.
梁世奎:用生命銘刻的豐碑 山西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梁世奎.與那些為救治SARS病人而殉職的醫務人員一樣.2003年4月24日.他把生命的最後時光留在了他一生摯愛的手術台上.而就在梁世奎走了的那一天.他最後搶救的[非典"患者已完全康復.即將健康出院. 4月29日.中共山西省委作出向梁世奎同志學習的決定.一個抗擊[非典".實踐[三個代表".學習時代勇士的熱潮.在三晉大地開展起來. 梁世奎曾說過的話:我是黨培養的.關鍵時候我要為黨分憂為民解愁
劉永和:用生命譜寫忠誠 在舉國上下如火如荼全面抗擊非典時.山東省膠南市公安局大珠山派出所民警劉永和卻離開了他曾經奮斗過的戰線. 5月8日下午4時.本來是劉永和與同事們交班的時間.雖然已經緊張工作了近10個小時.多病的身體早已發出抗議.但是看著較往日增多的待檢車輛和人員.劉永和實在放心不下.為了加快檢疫速度.防止車輛阻塞.他毅然決定放棄按時換班.繼續奮戰在檢疫點上. 正當劉永和站在路邊對箱式貨車進行例常登記的時候.一場意想不到的車禍讓年僅39歲的鮮活生命就這樣在剎那間隕落. 這是全國公安系統第一個犧牲在抗非一線的勇士.5月22日.公安部追授劉永和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稱號. 劉永和曾說過的話:抗擊`非典`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危.是我們人民警察的責任.我一定要到第一線去.
額爾敦陶格陶:草原上不落的太陽 額爾敦陶格陶是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旗委常委.副旗長.旗牧區防控非典工作組組長.自今年4月22日內蒙出現第一例輸入性非典疑似患者以來.他就開始夜以繼日實施布控方案.帶領衛生.防疫.畜牧.民政等單位的領導.深入牧區.將1.2萬份蒙文宣傳資料發放到牧戶.部署春季生產及[圍封轉移"工作.終因過度勞累.腦溢血突發.5月7日倒在了防控非典的第一線. 年僅51歲的額爾敦陶格陶是目前在全國抗擊非典戰役中因公殉職的第一位副處級黨政幹部. 額爾敦陶格陶曾說過的話:人這一輩子光陰不多.要抓緊每一天.辦好每件事.
范信德:人民健康好衛士 在對抗非典型肺炎疾患的戰斗中.醫療戰線的英雄前仆後繼地用汗水和生命築起了一道血肉堤防.這當中.運送危重非典病人而不幸染病去世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司機范信德.就是其中的一位.這是一位普通的司機.平實的廣東漢子.他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一個共產黨員[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錚錚誓言. 范信德曾說過的話:讓我去送病人.
張積慧:護土長的[前線"日記 4月15日.<人民日報>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土長張積慧的<護土長日記>後.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張積慧也因此榮獲廣東省五四青年獎章.成為全省青年的楷模. 2003年2月15日張積慧走進了抗非第一線.在與她的戰友們朝夕相處.並肩作戰的同時.不僅盡心盡職完成本職工作.還在短暫的休息時間里用她的真情.以最平實的語言記錄下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臨時病區的醫務人員走過的心路歷程. 透過她真實的記錄.我們看到.在對抗非典型肺炎的斗爭中.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這個團結一致.樂於奉獻的集體.而張積慧細膩的觀察.我們更看到.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中.廣東省全體醫務人員忘我的犧牲精神和勇敢探索的崇高品質. 歷史不會忘記.2003年春天.勇敢.無私的醫務工作者們! 張積慧曾說過的話:在這些日子裡.所看.所聽.所感.每每使我震撼. 姜素椿:願把夕陽化烈火 北京三O二醫院姜素椿教授為抗擊[非典"譜寫了一首動人樂章.這位古稀專家的英雄壯舉感動了中央領導同志.他在搶救[非典"患者時不幸感染.又以無私無畏的精神.在自己身上大膽試驗.注射[非典"患者康復後的血清.患病僅23天就康復了.胡錦濤總書記對他的高尚醫德.醫術和救死扶傷精神給予高度評價. 姜素椿這種以生命挑戰SARS的行動給戰斗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以極大的鼓舞.並在這場抗擊[非典"的特殊戰斗中作出大貢獻. 姜素椿曾說過的話:我年齡大了.能夠趕上這次抗擊非典的斗爭.為降伏疫魔做點貢獻.是我的幸運.
鍾南山:抗非最前沿的科學家 今年66歲的鍾南山.有著中國知識分子的智慧與剛毅.說到他.廣東幾乎無人不曉. 出身醫學世家的鍾南山是廣東醫療衛生界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呼吸道疾病.特別是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病的診治方面獨樹一幟. 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把鍾南山推到了一場大戰的最前線.[醫德的內涵是什麼?我以為主要體現於`想方設法為病人看好病`."鍾南山如此平和地詮釋他的職業. 出身醫學世家的鍾南山.是位屢創醫學奇跡的呼吸病專家.作為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長.鍾南山和同事們一道沖在救治[非典"病人的最前線. 歷史也不會忘記為防治[非典"無私無畏.勇於奉獻的白衣戰士.不會忘記鍾南山--這位中國醫療界的傑出代表.站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最前沿的科學家. 鍾南山曾說過的話:我們呼吸病研究所好比是`掃雷班`.當遇到非典型肺炎這片`雷區`時.你不`掃雷`誰`掃雷`?
❹ 醫務人員下班後受阻,醫護人員會把病毒攜帶回家嗎
有可能,畢竟醫護人員每天都跟感染者接觸,防護措施做的再好,也會有被傳染的風險,這個時候最好還是不要回家。如果回家傳染給家人,那不是讓家人受罪嗎?別人阻止醫護人員回家,也是在履行自己的責任,只有大家都自覺隔離,疫情才不會一直擴散,也能早點戰勝病毒,早日回家。不讓醫護人員回家,實在也是無奈之舉,原因如下:
一、醫護人員可能被感染了而不自知。
現在這個新冠型肺炎很厲害,潛伏期又特別長。有些染病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被感染了,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我隔離,畢竟醫護人員天天在一線跟病人接觸,被感染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很多。也的確有很多醫生被感染離世,所以還是小心為好。
所以說,醫護人員下班後受阻很正常,因為他們自己可能也會被病毒感染,到時候再傳染給家人,疫情就會不斷的擴散,導致很難控制。目前還是要將醫護人員隔離開為好,等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
❺ 有關抗爭非典醫護人員的故事:如鄧練賢、葉欣、王晶、丁秀蘭、李曉紅
中山三院傳染病科書記鄧練賢是廣東抗非典戰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生 。
4月21日下午5時40分,沖鋒在抗擊"非典"最前線被傳染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鄧練賢不幸逝世,終年53歲。這是廣東省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戰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生。鄧練賢生前任中山三院黨委委員、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副主任。
我清楚地記得,大年除夕我們吃完年夜飯,他笑著對我說:『我10多年來都沒陪你好好過過春節,今年我決定陪你出去走走!』」不過,這個讓鄧練賢妻子朱秀娟特別期待的羊年春節,並沒有如願。鄧練賢話剛說完不到20分鍾,醫院的電話就來了,等他回來時已是凌晨3時。鄧練賢又對妻子食言了。
除夕晚上9點鍾,鄧練賢在家接到醫院電話,稱由外院轉入兩個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於大多數人員已回家探親或外出旅遊度假,發生突發事件人員配置相對緊張,各輔助科室也人員匱乏,給事件處理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鄧練賢以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和副主任的身份,積極地挑起傳染病科人員調配、組織協調和物品落實等擔子。作為傳染病科主任醫師的他十分清楚地知道這個工作的風險性,但他沒有推脫,而是一馬當先,每一個病人他都親自詢問病史,認真體格檢查,每一個救治過程都親力親為,全程參與,與科室醫務人員,共同戰斗在搶救病人的第一線。
突然間失去丈夫的朱女士是醫院的護士,在悲痛之餘她還清楚地記得丈夫為了救治病人而忘我工作的過程:1月31日晚9點接到電話便立即趕到醫院搶救病人,直到2月1日凌晨3點才回到家;睡不到4個小時,早上7點又接到電話,他二話不說又趕到醫院,直到下午3點才拖著疲憊的步伐回到家吃中午飯;剛想多休息一下,晚上8點電話又來了,他又工作到深夜12點才回到家。2月2日早上8點,他又准時來到了病房,此時,戰斗已進入了第三天,2月3日晚上7點,他感覺到全身酸痛、乏力、頭痛,發燒至38℃,但他仍堅持工作,不言休息,2月5日下午,他高熱不退,肺部出現炎症陰影,證明他確實病了,這才住進了醫院。鄧練賢的好友告訴記者,他常說:既然選擇了做一名醫生,就意味著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需要。
身上沾滿"毒王"帶著血的痰液
2月1日救治被稱為"毒王"的患者,可謂驚心動魄。病人周先生進院時劇烈咳嗽,咯血絲痰,呼吸困難,高熱,煩躁,神志模糊,大部分肺野被炎症浸潤。鄧書記清楚地知道,這是一個難治的高危病人,大量帶血的痰液排出意味著他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在確定病人病情之後,他和同事們進行了積極的處理,短時間內,各種相應的診斷與治療措施相繼到位,吸氧、抗炎、建立靜脈通道、鎮靜、止咳……但是,常規治療不足以維持病人的生命,症狀未改善,血氧飽和度繼續下降,生命體征不穩定,至此,他和專家們決定對該病人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嚴重的缺氧使病人明顯煩躁,插管過程極度不合作,為了配合麻醉師的工作,鄧書記只好與其他醫生一起按住病人的頭和四肢,管被插入又脫出,脫出了再插入,終於使這位病人插管成功。這過程中,病人劇烈咳嗽使大量痰液帶著血從插管處噴出,在場的醫護人員從頭到腳都被污染,病房中剎時充滿病菌,鄧練賢和同事們都清楚,自己正處在危險之中。他們沒有中途退縮,來不及更換衣帽,繼續爭分奪秒地進行搶救,直至病人情況終於穩定下來,而時間已過去了幾個小時。
在搶救一位11歲呼吸衰竭並心力衰竭的兒童過程中,他和其他4位專家輪流上陣進行徒手胸外心臟按壓長達4小時,曾使病人停跳的心臟三次恢復跳動。全國著名病毒性肝炎專家姚集魯激動地說:"他不是驚天動地的大英雄,但絕對是一名踏實的好醫生,一名無私的好黨員。"
"我的丈夫是我心中的英雄"
一個個病人救活了,可一個個醫護人員卻倒下了,傳染科的醫護人員無一倖免地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病得最重的鄧練賢在與病魔堅強戰鬥了兩個多月後離開了人世。
"我的丈夫是我心中的英雄!"朱女士流著眼淚說。"他是為了搶救病人而獻出自己的生命的,我為他感到驕傲!"朱女士告訴記者,2月18日丈夫因病情嚴重而轉到廣州呼吸研究所的重症監護室搶救,後來病情一度好得很快,他們家人已經准備接他回家了,不想前幾天病情突然惡化,到4月21日中午病情已十分嚴重。"我每天堅持去看他,他不能說話,我們就寫紙條,可能他已經感到自己不行了,那天他什麼也沒寫,我看見他流淚了……我真有一種想隨他而去的感覺……"
1973年,鄧練賢投身中山三院傳染病科,一干就是30年。1990年起,他出任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至此他領導的黨支部連續13年獲得先進黨支部稱號,他本人則連續13年被選為先進共產黨員。鄧練賢的一位同事告訴記者,鄧書記是個好人,傳染病科經常有窮得連飯都吃不起的病人,他就自己掏錢買飯給他們吃。而他那種善於與人溝通的能力,讓全科室的人十分服他。在去鄧練賢家裡慰問時,醫院的王院長禁不住流淚了,"他是我們醫院管理和專業人才中的中堅分子,他的去世是我們醫院的重大損失,我真的很悲痛!本報記者曾文瓊/通訊員許平鴿
一份時間表
1月31日晚上9點:鄧練賢接到電話立即趕到醫院搶救"非典"病人
2月1日凌晨3點:回到家
2月1日早上7點:又接到電話趕到醫院
2月1日下午3點:回家吃中午飯
2月1日晚上8點:接到電話趕到醫院
2月1日晚上12點:回到家。
2月2日早上8點:准時來到病房
2月3日晚上7點:感覺到全身酸痛、乏力、頭痛,發燒至38度,仍堅持工作
2月5日下午:高熱不退,肺部出現陰影,住進醫院
4月21日下午5時40分:不幸逝世,終年53歲
2003年非典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有一個人的命運,曾經牽動過很多人的心,這個人就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的護士王晶。王晶護理了當時北京市第一批非典患者,可當患者紛紛康復出院的時候,王晶卻倒下了,被非典病毒奪去了生命。情況回憶
奶奶說的那事發生在2003年的4月,當時佟藝的媽媽王晶正在休假,回憶起那時的情景,奶奶至今仍然覺得歷歷在目。當時王晶只說單位正缺人手,拿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就走了,家裡人沒有料到這一去就再也沒有見到王晶的面。作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一名急診科的護士,王晶因為在工作中因感染非典而病倒了。當時誰也沒有想到王晶的病情會進展的這么快。在被隔離的病房裡,媽媽王晶還一直用手機給小佟藝發去簡訊:
4月29日 王晶給佟藝發來第一條簡訊:
窗外的花開了,今天陽光真好,我要快點好,回家把你找,你可不能跑。我肺活量小
接到簡訊的佟藝此時還在學校上課,她對媽媽的病情並不知情。7歲的佟藝天真地相信王晶對她說的,媽媽得了重感冒,暫時還不能回家。
在發出那個簡訊後不到一個星期,王晶的病情急劇惡化。下面這段畫面是記者在王晶去世前幾天拍攝到的。因為病情嚴重,王晶從住院後,30多天沒吃一口東西。
因為上了呼吸機,王晶想說的每句話都只能靠寫,這是醫生們在一起猜測著虛弱的王晶寫出來的字。
護士問她:西紅柿,是嗎?
西紅柿怎麼吃啊,
打成汁呀,
看來得打番茄醬。
行 行 我跟你說啊,
那就得把這個打成汁。
然後往裡打, 行嗎?
咱得先打汁, 行嗎?
明白了,
西紅柿, 是吧。
想吃西紅柿,
明白了, 啊。
就得等一等啊。
每次看到這一段畫面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會心酸。王晶在已經一個月滴水不進的情況下,手裡仍然在給佟藝發簡訊。我想,唯一的女兒可能就是這個母親在生死邊緣徘徊時最牽掛的人。
5月12日 19:45 王晶給佟藝發簡訊
我最親愛的寶寶,媽媽把你發來的信看了好幾遍,你們是我一生的依靠,我要為了你們好起來。平安回家和你們在一起,你要乖,好嗎?
了解王晶故事的人們在他病重期間,自動組織起來為她尋找治療用的血清,短短一個星期就有十幾名康復後的非典病癒者捐獻了血液,希望他們的抗體能夠幫助王晶挺過這一難關。然而人們的愛心和努力卻沒能喚回她時年僅僅32歲的生命。
5月13日 時間:11:47 王晶發出生命中最後一條簡訊
你穿紅內衣,為我保平安。
簡訊的字數越來越少。我看了王晶臨終前發來的所有簡訊,其中沒有一條透露過她在病中所受的痛苦。事後,佟藝在自己的一篇緬懷母親的作文里寫道:我很愛我的媽媽,因為她是一個堅強的人
小佟藝說:到這時,我媽媽再也不能給別人打針吃葯了,媽媽知道自己不行了,不過她就是不說,老說我很好,沒事,可她知道沒法再讓自己好,就用手錶示出,還能打倒非典的決心。
王晶的事跡以及她家人對她的關切,很快被媒體報道,我到現在仍然記得,人們在關注王晶病情的同時,自發為佟藝以及和佟藝一樣戰斗在抗擊非典一線的醫務人員的子女進行捐助。人們都懷著善良的願望:王晶有這么愛她的家人,有社會上這么多人的關心和幫助,奇跡也許就會發生在她的身上。然而人們的善意沒能換回他的生命。5月27日,王晶去世。我找到了當時的報紙,當天新聞的頭條是:今天,解放軍小湯山醫院又有42名「非典」患者康復出院,這也是近期出院患者中人數最多的一批。
媽媽臨走的時候,小佟藝沒能見上最後一面,也沒能聽到媽媽臨終的話,只有這幾條簡訊,留在了佟藝的電腦里。但我相信,這些帶著母愛的簡訊,會伴隨孩子一生,它們會給佟藝帶來勇氣,支撐她面對未來的任何困難。媽媽走了,但小佟藝的生活還要繼續。
非典期間,王晶所在的北大人民醫院,一共有93名醫護人員相繼病倒,其中91人在日後的治療中陸續康復。全院有654名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與非典患者面對面接觸。正是這些白衣天使的無私奉獻,使人們在抗擊非典的斗爭中最終取得勝利。始終讓我牽掛的是:王晶去世以後,留下了年幼的佟藝,在這個最需要母親的年齡卻不得不獨自去面對生活。她能應付嗎?
這里是5月15日的人民醫院,現在,這道黃色的警戒線已經解除了。可是,無情的SARS病毒卻讓人民醫院急診科的副主任丁秀蘭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她在這家醫院已經工作了整整16個年頭。非典終將成為過去,封閉著的醫院恢復了往日的忙碌。在急診科里,人們再也見不到丁大夫的身影了。
上午十點半,急診科剛剛解除隔離,從郊區返回的醫務人員沒有回家,直接來到醫院門口,為兩天前剛剛離去的丁主任送行。
護士長徐國英:人民醫院急診的狀態是緊張、繁忙。因為我們的急診量在北京市是數一數二的,而且來的人都是因為比較危重才到我們這里來的,所以我們的工作量就非常大,急診的醫生和護士就一直承擔著很重的工作量。
醫生劉小原:可能對於有的人來說,去SARS病房就是一線,但是實際上在我們急診比SARS病房還危險。因為急診來的都是急的、重的,有很多病人不容分診就收進來了。當時你還來不及鑒別,他到底是不是SARS病人,或者說有沒有合並SARS的時候,你還必須要給他治。
徐國英:當時我們的丁主任,因為她是我們醫院四個主檢醫生,主檢SARS病人的醫生,就她一個人在急診科,所以基本上一般比較疑難、不能確診的或者是發燒的,胸片有問題的,都得要叫她定。
劉小原: 她白天把發燒的病人需要她看的看了,有會診的讓她會診了,還要找院領導聯系各方面的事,這些都需要跑。還跟上上下下聯系我們的防護眼鏡啊,褲子啊這些東西,還有各個方面病房什麼的。
徐國英:大家都特別緊張,一看這么多發燒病人,而且這么多的肺片都有問題的,然後我們護士也很緊張,醫生也很緊張。
劉小原: 因為她是領導,大家的怨言或者說著急,需要解決的問題,肯定都先跟她說。我們急診科說話都特別快,就跟吵架一樣,說完了她肯定特別特別著急,她要去找院領導,還要去說這些事,有的時候能解決,有的時候解決不了,她肯定精神上的壓力特別大,又特別累。
3月底,SARS病毒開始在北京肆虐。在丁秀蘭的帶領下,人民醫院急診科日夜忙碌收治非典病人。在救治病人的過程中,一名又一名醫護人員遭到感染,陸續倒下。
徐國英:當時我也看出她有點緊張了,但是她說咱們都是共產黨員,就得這么做,說心裡話當時誰都害怕。
劉小原:我覺得她那種恐懼,對這個病的恐懼,反正從我自己來說,不是說害怕自己染上病或者什麼的。我是覺得我每天受不了的是,我第二天再上班的時候,我就知道前一天跟我一塊兒吃飯,一塊兒上班的又有兩個護士病了。跟我坐在一起吃飯的大夫,他跟我說劉老師我發燒了,我頭疼,一量體溫38度多,我覺得我是受不了這個。
那段時間里,病人蜂擁而至,身邊的姐妹又陸續倒下,作為當時坐鎮急診科的唯一領導,丁秀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她每天既要考慮如何救治病人,又要想方設法保護好身邊的醫護人員,工作量越來越大,可是認真負責的態度從未改變。
徐國英:那天當時我覺得快五點了,查了房,她就一個一個非常非常認真地查。她從頭查到腳,口腔什麼都查。因為查口腔是最危險的,所以她查完了以後,可能都快七點半了。
護士長回憶說,那一晚丁大夫給病人做完檢查,拖著疲憊的身體在急診科的臨時隔離區為病人寫病例,一直寫到深夜。大概就是在那一夜,SARS病毒侵入了丁大夫的身體。
徐國英:她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是個感冒,因為她發燒到37度8,沒有到高燒嘛,她覺得是個感冒,所以她就說沒事。她說護士長我沒事,我感冒退了燒輸上液就好了,咱們還得干啊。
劉小原:然後等到星期三,我再去看她的時候是星期二晚上,她體溫就上來了,39度了。星期三我和馬主任進去看她的時候,她就說了,說我就是,看來我就是了,但她非常平靜。
丁秀蘭病倒了,可急診科的工作還在繼續,作為急診科主任,即使躺在隔離區里,她仍然履行著一個醫生的責任,仍然惦記著那些她醫治的病人。
徐國英:她在病當特別關心我們的SARS病人,因為這幾個病人,尤其第一批的,都是經過她看過的,所以她老是關心他們。經常老遠就問我們,護士長,他們怎麼樣了?我們就把情況告訴她,然後她就把她的醫囑都開出來。
作為人民醫院的四名SARS主檢醫生之一,為了給危重病人以最有效的治療,在病床上她經常和有關專家進行電話會診。
朝陽醫院院長王辰:有一天丁老師給我打電話,我聽到她病得已經很厲害了,她告訴我急診科的很多人的處方都是她在提供治療。她在那裡面絕不僅僅是個病人的身份,她根本就是日夜住在病房裡的一個醫生,一個自己身為病人,又在照顧其他病人的醫生。
可能就是因為在病床上仍未停止忙碌,丁秀蘭的病情惡化了,醫院決定將她和幾個危重病人轉往地壇醫院繼續治療。
徐國英:22號給她送到地壇醫院去,後來我就把擔架給她拖到她床邊,她說護士長你不要拿擔架,我自己會走,你們躲我遠一點。後來我說不行你肯定走不了,因為確實還有五十米呢,因為這樣的病人在那個時候真的,走一步都是很艱難的,都要咳嗽,都要氣喘,非常虛弱。我說你不行,你必須得坐到擔架上面。後來她就是怕我們跟她離得太近,後來我們把她壓在擔架上,再推到救護車上。到救護車上以後,不是她戴著口罩嗎,她用被子把頭都蒙上,她怕自己的呼吸呼出來的傳染給我們。因為當時我們都坐在上面,所以我們的好多護士都哭了,當時都哭了,所以我覺得那天就是我們最後一次講話了。
4月22日,丁秀蘭從人民醫院轉至地壇醫院接受救治,《中國青年報》的記者賀延光那段時間正在地壇醫院采訪,她用鏡頭記錄了丁大夫最後的日子。
記者賀延光:我是慢慢地熟悉了她,丁醫生一直處於昏迷狀態,我從來也沒有跟她說過一句話,所有我了解她的東西,都是別的醫生,別的護士跟我講的。甚至地壇醫院的醫生講,他們現在在治的這些非典病人,許多病例都是丁醫生寫的,包括轉來的人民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包括人民醫院轉來的其他非典病人。所以在她倒下之前,她實際上一直在救人,我拍她的照片的時候,有一張照片我是拍她的手的特寫。我的想法也是想用一種象徵意義。因為丁醫生的手,是一雙救人的手,她的手,她的血液應該是永遠流動的,但是有時候事實就是非常的殘酷。到13號的凌晨4點15分,丁醫生去世了,我覺得平常我還算堅強。但是,(在場)沒有記者不掉眼淚的,沒有醫生護士不掉眼淚的,我們都覺得她應該能活過來,因為大家都覺得,她是一個醫生,她是一個救人的人,不應該這么就走了,所以沒有想到她真的就這么走了。
從醫33年,丁秀蘭親手救治過大量的危重病人。作為一個醫生,她所具有的那種珍貴品質,無聲地感染著身邊的人。
王辰:我的第二個代教老師,就是丁秀蘭老師,她帶我實習,當時她是住院醫師,我是實習大夫。我是剛進臨床一個月的實習大夫,丁大夫給我的很多印象,就是她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醫生本來就是一個特別需要善良的本色來發揮的這樣一個職業。她本性的最大的特點,就是這人骨子裡面特別善良,她在做醫生這個職業的時候,尤其把這個善良的天性,體現得特別充分。比如說她對病人,總是最早來查房,然後隨時病人有問題,她隨時解決。所以我也很慶幸,在我剛剛接觸醫學的時候,就碰到了像丁秀蘭這樣的一個好老師,她的當時那種臨床的精神,那種對病人負責任的態度,和她對我們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就真正對我們以後的從醫過程,產生了一個非常深遠的影響。
丁秀蘭有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去年10月底,十八歲的女兒遠赴加拿大留學。因為事情發生的突然,丁秀蘭和她的女兒甚至沒能見上最後一面。
丈夫申業桐:我是從1988年到我們醫院的海南分醫院去出差,我前後在海南分醫院,差不多工作了十個年頭。這樣家裡都是靠她一個人帶孩子,她上夜班的時候,就把孩子一個人鎖在家裡,她在那邊上班。所以我們兩個人一直都感到心裡很內疚,對孩子來講。
王辰:她把太大量的時間花在了工作上面,她對自己的孩子照顧得應該說不是很周到的。她很愛孩子,她心裡最大的一個事,就是這個孩子。醫生裡面高智商的人物極多,但醫生裡面對自己的孩子疏於管教、疏於教育的人也極多,丁老師就是這樣的,對孩子很愛,但是實在是無暇去更多地照顧孩子。我想跟她說的就是,請她放心走好,我會照顧好孩子的。
徐國英:丁大夫去世了,我們都特別悲痛,所以現在在外面的准備上一線的同志都給我們寫請戰書。真的,好多人都跟我說,徐老師你用我的時候,要叫我們進去的時候一定進去,所以我覺得丁大夫去世了以後,更給我們增加了勇氣。
劉小原:我覺得好像,就是說它雖然是個事實,但是我覺得她還是活著,她說話的樣子,她那些動作好像就在你眼前。
王辰:所以丁老師這個事情對我影響非常深。她的去世,更使我們把她過去的一系列的為人為醫的風范,烙在我們心裏面。我們在做醫生的時候會做得更好一些。
就在李曉紅殉職20天前的那個上午,她所在科室接診了一位地方病人,也是全院接診的首例非典患者。在人們談非典色變的日子裡,同在醫院從事醫務工作的丈夫考慮近來妻子很疲勞,勸她休息幾天。李曉紅
6年前,出身於軍人家庭的李曉紅從地方大學畢業後,走進她嚮往的警營,成為一名白衣天使。她熱愛自己的事業,決心為解除患者的病痛奉獻自己的全部才學。由於工作突出,她入了黨、三次立功、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在去年的職稱考核中,她以兩輪均為第一名的成績,成為全科最年輕的主治醫師。
那天,她像往常一樣走向自己的崗位,微笑著走進一間間病房,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她冒著被感染的危險,與科里醫務人員一起分析病情,收集有關治療非典的資料,採取救治措施,並親自為那位非典病人體檢、診治。一整天,她忙得連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
然而,人們不願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盡管科里採取了一定的防護措施,但由於人們對非典認識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後,過度疲勞的李曉紅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丁秀蘭同志生前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急診科副主任、急診科黨支部書記。生於1954年3月24日,1970年9月-1976年9月為北京紅十字朝陽醫院內科護士,在此期間由於工作出色,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1976年9月進入首都醫科大學學習,1980年畢業,被評為優秀畢業生。1980年1月-1988年12月丁秀蘭同志在北京紅十字朝陽醫院工作。歷任內科住院醫師、住院總醫師和主治醫師。1988年底調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工作,任急診科副主任兼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2003年4月中旬在救治「非典」患者時被感染,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於2003年5月13日凌晨4時15分光榮殉職,終年49歲。
丁秀蘭同志從醫33年來,遇到困難和危險,總是一馬當先,沖鋒在前。對病人一視同仁,無論貧富貴賤,她都精心診治,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們要對得起病人」。對待科里的同志,也是有求必應。身為教授、科室副主任的她,無論哪一級的醫生請她看病人,她從不推諉,半夜裡常被叫來會診。她關心年輕醫生的進步,在政治上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向黨組織靠攏;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常利用休息時間替科里的同志排憂解難,甚至替有困難的下級醫生值班看門診。
在這次抗擊「非典」的戰斗中,急診科無疑是醫院的第一道防線,而作為急診科副主任、急診科黨支部書記的丁秀蘭同志更是站在第一道防線最前沿的人。「選擇做醫務工作者,就是選擇了奉獻」「共產黨員就得帶頭」這些都是她常說的話,也是她一貫工作作風的真實寫照。當社會上談「非」色變的情況下,對發熱病人本能地退避三舍時,丁秀蘭同志卻義無返顧的沖到了抗擊「非典」的第一線,成了24小時在崗的發熱門診的主檢大夫。當發熱病人大量涌來時,下級醫生經常越級請求丁秀蘭同志指導,而丁主任明知多接觸一次發熱病人,就多一分被感染的危險,但她還是象平時一樣,不分白天黑夜,隨叫隨到,象平時一樣認真詢問病情,一絲不苟地查體,和年輕的醫生們一起開醫囑。看著被「非典」病魔擊倒的年輕護士,她心如刀絞,總覺得自己沒有照顧好她們。她象大姐姐一樣勸慰他們,鼓勵她們戰勝病魔;她還象住院醫生一樣,為她們一個個地查體,細致到連每個人的眼瞼和咽部都要認真地檢查一遍,並親自書寫病歷。在「非典」病毒肆虐的日子裡,她匆忙的腳步聲、熬紅的雙眼以及疲憊的神情告訴人們她已把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醫生的天職和共產黨員的信念支撐著她的整個靈魂。她就這樣不停地勞碌著,用她已過中年的身軀抵禦著疲倦,用她共產黨員的行為鼓舞著士氣。
2003年4月14日,極度疲倦的丁秀蘭同志開始感到身體不適,但是她無暇顧及自己,仍支撐著有病的身軀,堅持工作,下午終於病倒在自己摯愛的工作崗位上。躺在隔離病房裡,丁大夫依然象往常那樣,助人為樂,關心同志,有的年輕病友因病情加重,心情煩躁時,丁大夫拖著自己有病的身軀,艱難的舉著輸液瓶子挨到她的床前,用長者特有的關懷安慰她,指導她如何正確使用呼吸機,使她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在最後的日子裡,當她說話已經很困難時,仍不忘囑咐病友「用呼吸機時多抹點石蠟油」。為了減少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的次數,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她總是不停地「攆」前來巡視的醫護人員:「快出去吧,別傳染你們!」,為了減輕護士的辛苦,她竟夜間不睡覺,自己盯著輸液。在生與死的抉擇面前,她毫不猶豫的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別人。作為醫生,她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作為黨支書,她是春雨,滋人潤物細無聲;作為病人,她還是和其他病人站在一起共同抗擊病魔的醫生。
在丁秀蘭同志患病期間,為了就治丁秀蘭同志,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專門成立了特別醫護小組,為搶救丁秀蘭同志提供了技術、物質和器械的全力支持。她的病情也牽動了北京市、北京大學和醫學部領導的心,他們多次組織北京市及外地專家會診,北京地壇醫院的領導和醫護人員也全力投入搶救工作。但終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於2003年5月13日清晨4點15分在北京地壇醫院光榮殉職。
丁秀蘭同志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在幾十年的從醫生涯中她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嫻熟的專業技術,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塑造了醫務人員的形象,塑造了共產黨員的形象,是醫務人員學習的楷模,被追授為北京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標兵」、北京大學「白衣衛士」、北京大學醫學部「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大學醫學部「白衣衛士」稱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王晶,女,漢族,1971年2月2日出生。生前系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優秀共產黨員。在此次抗擊非典的戰斗中,王晶同志始終戰斗在最前線,恪盡職守、忘我工作,最後不幸染病,於2003年5月27日15時30分光榮殉職,終年32歲。
王晶同志於1990年6月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衛生學校護理專業,畢業後主動報名到工作繁重的急診科工作。在工作中一貫勤勤懇懇、扎扎實實、任勞任怨,因表現突出曾先後獲得1991年度和1993年度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臨床護師獎、1994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最佳護士小姐稱號。
1996年9月王晶同志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以極為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醫科大學夜大學護理專業深造,畢業後承擔了急診科護理教學工作。在教學工作中,她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認真負責,
我清楚地記得,大年除夕我們吃完年夜飯,他笑著對我說:『我10多年來都沒陪你好好過過春節,今
❻ 醫護人員在爆發傳染病不去一線承擔法律責任嗎
肯定不會擔法律責任,醫生也屬於工人,最多內部按不服從工作安排為由給予批評教育或者罰款辭退等等,具體看醫院領到了,估計處罰不會太輕,所謂的殺雞給猴看
❼ 不要在發生打醫護人員的事件
專家指出,醫護人員長期工作在細菌病毒密集的環境中,易感染各種傳染性疾病。國外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醫護人員的院內感染發病率高於其他人群。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病如流感、傷寒、病毒性肝炎、肺結核等,是最常見的醫護人員院內感染疾病。呼吸及消化道傳染病的危害醫護人員大部分是女性,又要經歷妊娠期,目前已知的風疹、單純皰疹、柯薩奇病毒感染等能致胎兒畸形或其他感染,應提高警惕。甲戊肝病毒及其他腸道傳染病如不注意也有可能傳染給醫護人員。醫院感染已經成為當今一個非常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臨床一線醫護人員和患者接觸密切,如果不能掌握自我防護措施,會成為重要的傳播媒介和傳染源,危害自身健康.在抗擊SARS疫情戰斗中,大批醫護人員被感染,甚至獻出生命,使我們認識到控制和預防院內感染,加強醫護人員職業防護的重要性. 醫護人員該如何預防傳染病? 1、就診時間切記戴口罩,避免病人交談中的飛液和唾沫進入呼吸道。 2. 不要用手抹眼擦鼻,避免細菌通過黏液傳到體內。 3. 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以防止病菌繼續傳播。 4、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 5、補充營養。注意多補充些魚、肉、蛋、奶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可中和體內毒素,提高抗病能力。 6、生活規律。生活不規律易使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7、積極的清潔鼻腔和檢查鼻腔。務必做好一切所需的保護鼻腔和呼吸道的工作。每天至少清洗鼻腔一次,從而徹底清除附著在鼻毛和鼻黏膜上的細菌、病毒以及有害雜志,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這點尤為重要。 8、免疫預防。流行季節前可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疫苗。 9、及早就醫。當出現呼吸道症狀時,應及時檢查,防止病情加重及惡化。
❽ 那些在危重病房不慎感染醫護人員的新冠患者是否有道德過錯
1.首先我覺得是沒有道德上的過錯的,因為新冠患者的確可能因為某些特殊原因而沒有做好自身防護,從而導致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的。我們都知道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是極其嚴重且迅速的,一旦沒有做好自身的防護,新冠病毒就會在環境中迅速傳播,以至於造成極大的危害。
2.但是如果新冠患者是故意將其口罩以及醫護人員的防護措施給破壞的,那這個現象就是需要極度重視的並且也是需要遭到道德譴責的,思想上也是有極大的錯誤,必須嚴厲懲罰打擊。
3.感謝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我們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護,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他人。
❾ 為什麼說醫護人員感染是重要標志
因為醫護人員要直接接觸感染的病人,所以就容易感染病毒,應該是這樣的吧,所以醫護人員感染是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