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下真菌定植
Ⅰ 遠端甲下甲真菌病用什麼葯有效果
甲癬,俗稱灰指甲,甲真菌病,是由皮膚真菌侵犯指(趾)甲而引起的皮膚類傳染性疾病。多表現為甲變色、增厚、污穢物堆積或甲板破壞、缺失。灰指甲要及早修復,可用金苦參白花蛇爽膚洗液,先修剪已壞死的指甲,以不出血為宜。然後用醫用棉簽蘸葯塗於指甲,塗抹范圍應至此指甲下邊的關節處,一日塗抹4到6次。若灰指甲軟化不脫落,可修剪清除全部壞死的指甲,至新甲長全為止。能殺蟲抑菌、清熱解毒、祛風除濕,適用於灰指甲的調理養護。
1.系統用葯:(1)伊曲康哇:目前多採用沖擊療法。每次200mg,一天2次,飯後頓服,連服l周後停葯3周為一療程。指甲感染者需2-3個療程,趾甲需3-4個療程(2)特比萘芬;為皮膚癬菌感染者首選,對部分酵母及黴菌有效。患者一般用法為:每日一次250mg飯後即服,連服1周後改為隔日服葯250mg,連續服葯4-6周(指甲)或4-12周(趾甲)。(3)氟康唑:對皮膚癬菌及念珠菌甲病有效。近年發現念珠菌對該葯耐葯菌株增多,服葯方法為每周服葯一次,葯量為150~300mg,指甲患者用葯12周,趾甲16~36周。2.局部用葯可作為輔助用葯或損害范圍小(病甲面積<
30%)時應用。(1)巴特芬(8%環吡酮胺甲制劑):每日外用一次,指甲連續用葯16周,趾甲24周。(2)阿莫羅芬(5%阿莫羅芬甲制劉):外用每周一次,連續6月。(3)喹康唑(含28%喹康唑甲制劑):每日一次外用,持續6月。(4)萘替芳凝膠:每日外用二次,連續6月。3.拔甲及化學除甲(I)手術拔甲:適用於單一黴菌感染的病甲,拔甲後可短期服用抗真菌葯。(2)化學除甲:可用40%尿素軟膏、霉克葯盒(1%聯苯節哇和40%尿素軟膏)和阿里耶維奇剝甲軟膏等。淺表白色甲真菌病,只需刮除病甲,外用抗真菌劑治療。
4.NAM納米銀離子技術:
NAM納米銀離子技術是採用葯離子導入及生物提取技術,通過納米滲療,配合儀器分解葯物的作用,使其葯物的大分子變為小分子,能迅速將葯物送達病灶,再通過外用葯物的作用,給病菌以前攻後擊的形勢殺滅真菌。
5.速效離子導入療法
速效離子導入療法是由廣東省葯物研究所研發的新型灰指甲療法,它從根本解決了灰指甲發作病因以及久治不愈反復發作的根本。此項醫學突破受到世界醫學衛生組織的高度重視,被贊揚為:為世界治療灰指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
「速效離子導入療法」特有的:
(1)A+B雙程療法:採用的葯物在通過對甲床皮膚殘損細胞DNA進行修復和重組的同時,其中所含有的甲板復原粒子還在不斷地修復病甲。使改良後的細胞群產生強大的病原真菌免疫抗體。免疫抗體形成,病甲復原。
(2)免疫代謝疏通系統:修復疏通甲床免疫系統,促使甲床自動產生強大的病原真菌免疫抗體,這種終身免疫抗體徹底地斬斷病原真菌在人體的復制,在體內建立綠色隔離屏障,並不斷進行免疫的自我修復,促進甲床生態平衡,在任何時候都能有效阻斷病原真菌對人體的侵入,防止灰指甲重生。
(3)生物激活分子緩釋技術:24小時持久葯力源源不斷作用於病灶,讓葯物快速滲透進入人體血液,搗毀真菌的病毒基因片段生存的環境,致使病毒基因片段死亡,真正標本兼治,徹底避免復發。受損的甲板也在進行快速的自我修復,治療徹底,見效更快。
能針對灰指甲各種症狀及感染真菌的不同類型,滲入甲床突破甲板的屏障。殺滅致病真菌達到徹底治癒灰指甲。
Ⅱ 問一下,真菌是怎樣把正常的指甲變成灰指甲的
甲癬,俗稱灰指甲,是指皮癬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甲真菌病是由皮專癬菌、酵母菌及非皮癬屬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甲真菌常見二型:真菌性白甲(淺表性白色甲真菌病)此型病損局限於甲面一片或其尖端;甲下真菌病 又分遠端側位型、近端甲下型及淺表白色型,此型病變從甲的兩側或遠端開始,繼而甲板下發生感染。一般感染真菌是因為個人衛生差或在環境中接觸到真菌,沒有及時清除,真菌會長期存在在甲板上,導致灰指甲。
Ⅲ 怎樣治療指甲里的真菌
應該不是真菌感染了,是甲營養不良。用熱水泡手,口服維生素A。
Ⅳ 變色甲肉分離造成甲下空洞,甲板也有一些萎縮的情況,是典型的甲下真菌病,也是我們俗稱的灰指甲,怎麼治
氟康來唑 一個星期一次,自一次150mg,不要空腹吃。外用偶爾醋精滴一下。主要還是氟康唑在起作用。3-4個月康復。
不要用亮甲之類的,也不要去那些路邊的店,幾萬塊都治不好。
氟康唑一盒15元以下。為什麼這個沒有普及,反而亮甲之類的。。。。
裡面的利益關系很深。。。
Ⅳ 真菌圖片
定植在甲板、甲下的真菌在甲受輕微外傷後進入甲板進行生長繁殖,它們一方面將甲組織作為營養源,另一方面破壞甲的正常結構,造成成各種主觀及客觀的甲損害。家族史、潮濕環境、營養不良、免疫低下等為易感因素,外傷、特別是不當的美甲、應用公共修甲工具、穿公共拖鞋等可感染該病。
Ⅵ 真菌定植和感染的認識
而違法的威鋒網
Ⅶ 定植菌也會傳染
定植菌即過路菌。當宿主免疫功能受損,或常居菌群發生紊亂時,定植菌可在體內定植、繁殖、引起疾病。 青黴,木霉,感染後會留下毒素,造成食用菌絲不能定植。另外麴黴,根霉,鏈孢霉,酵母菌發生後,也會導致菌絲停止生長直至死亡。定植菌是長期生長在人體某個部位的的細菌,如:乳酸菌,大腸桿菌。一定程度上是無害菌,如果菌群失調,或是部位轉移就會有症狀了......
青黴,木霉,感染後會留下毒素,造成食用菌絲不能定植。另外麴黴,根霉,鏈孢霉,酵母菌發生後,也會導致菌絲停止生長直至死亡。
Ⅷ 真菌的繁殖方式是怎麼樣的
大部分真菌都能進行無性與有性繁殖,並且以無性繁殖為主。真菌的無性繁殖方式可概括為四種:
(1) 菌絲體的斷裂片段可以產生新個體,大多數真菌都能進行這種無性繁殖,實驗室「轉管」接種便是利用這一特點來繁殖菌種。
(2) 營養細胞分裂產生子細胞,如裂殖酵母菌無性繁殖就象細菌一樣,母細胞一分為二的繁殖。
(3) 出芽繁殖,母細胞出「芽」,每個「芽」成為一個新個體,酵母菌屬的無性繁殖就是這種類型的繁殖。
4) 產生無性孢子,每個孢子可萌發為新個體。
(8)甲下真菌定植擴展閱讀:
無性繁殖(asexual reproction)是指營養體不經過核配和減數分裂產生後代個體的繁殖。它的基本特徵是營養繁殖通常直接由菌絲分化產生無性孢子。常見的無性孢子有三種類型:
⑴游動孢子(zoospore):形成於游動孢子囊(zoosporangium)內。游動孢子囊由菌絲或孢囊梗頂端膨大而成。游動孢子無細胞壁,具1—2根鞭毛,釋放後能在水中游動。
⑵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形成於孢囊孢子囊(sporangium)內。孢子囊由孢囊梗的頂端膨大而成。孢囊孢子有細胞壁,水生型有鞭毛,釋放後可隨風飛散。
⑶分生孢子(conidium)產生於由菌絲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上,頂生、側生或串生,形狀、大小多種多樣,單胞或多胞,無色或有色,成熟後從孢子梗上脫落。有些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還著生在分生孢子果內。孢子果主要有兩種類型,即近球形的具孔口的分生孢子器(pycnidium)和杯狀或盤狀的分生孢子盤(acervulus)。
真菌的有性生殖
真菌並沒有整條的性染色體 ,只有一些DNA片段起著相同的作用。這種DNA片段被稱為「交配型位點」(MAT)或「性別位點」(sex loci)。依照這一點,將真菌的性別分為正、負兩種。無論正負性別,它們都有同一個基因來解碼HMG蛋白的位點蛋白。HMG蛋白(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也即高遷移率蛋白,它可以通過一種未知途徑來調控性別差異。這種基因和Y染色體上發現的主要調控基因「sry」蛋白極其類似。
真菌生長發育到一定時期(一般到後期)就進行有性生殖(sexual reproction)。有性生殖是經過兩個性細胞結合後細胞核產生減數分裂產生孢子的繁殖方式。多數真菌由菌絲分化產生性器官即配子囊(gametangium),通過雌、雄配子囊結合形成有性孢子。其整個過程可分為質配(plasmogamy)、核配(karyogamy)和減數分裂(meiosis)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質配,即經過兩個性細胞的融合,兩者的細胞質和細胞核(N)合並在同一細胞中,形成雙核期(N+N)。
第二階段是核配,就是在融合的細胞內兩個單倍體(haploid)的細胞核結合成一個雙倍體的核(2N)。
第三階段是減數分裂,雙倍體(diploid)細胞核經過兩次連續的分裂,形成四個單倍體的核(N),從而回到原來的單倍體階段。經過有性生殖,真菌可產生四種類型的有性孢子。
⑴卵孢子(oospore):卵菌的有性孢子。是由兩個異型配子囊——雄器和藏卵器接觸後,雄器的細胞質和細胞核經授精管進入藏卵器,與卵球核配,最後受精的卵球發育成厚壁的、雙倍體的卵孢子。
⑵接合孢子(zygospore):接合菌的有性孢子。是由兩個配子囊以配子囊結合的方式融合成1個細胞,並在這個細胞中進行質配和核配後形成的厚壁孢子。
⑶子囊孢子(ascospore):子囊菌的有性孢子。通常是由兩個異型配子囊——雄器和產囊體相結合,經質配、核配和減數分裂而形成的單倍體孢子。子囊孢子著生在無色透明、棒狀或卵圓形的囊狀結構即子囊(ascus)內。每個子囊中一般形成8個子囊孢子。子囊通常產生在具包被的子囊果內。
子囊果一般有四種類型,即球狀而無孔口的閉囊殼(cletothecium),瓶狀或球狀且有真正殼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殼(perithecium),由於座溶解而成的、無真正殼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腔(locule),以及盤狀或杯狀的子囊盤(9pothecium)。
⑷擔孢子(basidiospore):擔子菌的有性孢子。通常是直接由「+」、「-」菌絲結合形成雙核菌絲,以後雙核菌絲的頂端細胞膨大成棒狀的擔子(basidium)。在擔子內的雙核經過核配和減數分裂,最後在擔子上產生4個外生的單倍體的擔孢子。
此外,有些低等真菌如根腫菌和壺菌產生的有性孢子是一種由游動配子結合成合子,再由合子發育而成的厚壁的休眠孢子(restingspore)。
Ⅸ 怎樣把感染了真菌的趾甲從甲床上軟化剝離下來
真菌感染以後因抄葯物不易進入甲板且甲生長緩慢,故治療較為困難,其關鍵在於堅持用葯。
1.外用葯物治療常用於表淺和未累及甲根的損害。先用小刀或指甲銼盡量去除病甲,再塗30%冰醋酸溶液或3%~5%碘酊,每天2次,療程3~6個月,直至新甲生成為止;亦可採用40%尿素軟膏封包使病甲軟化剝離,再外用抗真菌制劑;8%環吡酮、5%阿莫洛芬甲塗劑可在甲表面形成葯膜,利於葯物穿透甲板。手術拔甲痛苦及損傷大,目前較少採用。
2.內用葯物治療可用伊曲康唑間歇沖擊療法(400mg/d,分2次口服,每月服葯1周為1個療程),指甲受累需2~3個療程,趾甲受累需3~4個療程;也可用特比萘芬250 mg/d口服,指甲受累療程4周,趾甲受累療程6周。與外用葯物聯用可提高療效。
Ⅹ 怎樣種植真菌
第一,養殖食用菌所需的時間比較長,一般需要40~50d,為此,教師要做好時間安排,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以及機動課等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條件比較好的學校,養殖活動的場所可以設在校內,以便集中開展活動;條件較差的學校,可以讓學生在家中進行養殖,但培養菌絲時最好在校內集中進行,以利於控制環境條件。 第二,種類的選擇。最好選用當地常見的、易於培養的食用菌進行養殖,以提高實踐活動的成功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從食用的普遍性和易於培養的角度看,養殖鳳尾菇或金針菇比較好。盡管如此,養殖食用菌難度仍然比較大,所以,最好到食用菌養殖基地購買菌種,以確保養殖活動成功。 第三,准備工作。(1)養殖食用菌所需的材料用具應當就地取材。農村學校可以利用棉子皮、稻草、麥麩等做培養料,城市學校可以利用鋸木屑等做培養料。教師還可以發動學生尋找或利用家中廢棄的塑料袋、玻璃罐頭瓶、透光的飲料瓶等做培養用具。容器一般以體積為500~700mL、瓶口直徑不小於6cm為宜。(2)可以採用高溫高壓滅菌的方法對實驗用具進行消毒。如果實驗用具較多,最好用質量分數為0.25%的高錳酸鉀溶液滅菌消毒,這種方法最為簡單、經濟。高錳酸鉀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學生在接觸高錳酸鉀時應戴手套。如果用木屑配製培養料,最好選用硬雜木的木屑。松木屑中的芳香物質對食用菌的生長有抑製作用。如果用松的木屑,需要用高壓滅菌鍋加熱3h,以便除去其中的芳香物質。 第四,發菌階段(1)可以採用分層接種法,具體操作見食用菌養殖。接種時菌種量越大,培養袋中長滿菌絲所需的時間就越短。一般接種的菌種量是培養料量的5%~25%。條件適合的情況下,培養袋中長滿菌絲一般約需3~4周的時間。菌絲的分解代謝是需要氧氣的,所以接種時袋口與培養料和菌種之間應留有2~3cm的空間。待菌絲生長到一定程度後,菌絲的生長速度就會明顯減緩。這時可以用消過毒的解剖針在培養袋上扎幾個小孔,目的是增加通氣量,但是,小孔不要扎得太深,以免造成污染。(2)在發菌(菌絲的培養)過程中,可以通過定期噴灑清水的方法使周圍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在70%~80%。特別是培養袋上扎孔後,更應保持周圍空氣的相對濕度,以免培養料失水變干。注意,不要直接向培養袋上噴水,以免使其表面凝集水滴,造成污染。學生要定期觀察菌絲的生長情況,並及時做好記錄。當發現有的培養袋(瓶)被嚴重污染時,要及時將它們清除出去。如果污染不嚴重且易於挖除,可以用消毒用具及時將污染的部分挖除,並在挖除的地方撒上石灰,繼續培養。(3)出菇(子實體的培養)時為了使蘑菇長得整齊,可以進行搔菌(即剔除培養料面上的老菌絲)。搔菌的具體方法是:在菌絲長滿培養袋(原基即將形成或剛剛形成)時,用消過毒的小勺(或小鏟)把原先接上去的菌種及培養料表面上的老菌絲除去,然後繼續進行培養。在出菇的過程中,最好讓學生每天觀察一次子實體的生長情況,並注意保持子實體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以免子實體和培養料失水變干。(4)在養殖活動開始前,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養殖計劃,包括設計各自的觀察記錄表。養殖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輪流進行觀察,如實做好觀察記錄(如當天的氣溫等天氣情況、菌絲和子實體的生長情況及形態特點等)。養殖活動結束後,教師還要組織好各小組匯報總結工作,引導學生討論並歸納該種食用菌的生長過程、適宜條件,代謝類型等,及時填寫活動報告,並總結養殖食用菌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