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體真菌感染
A. 鯉魚得了水霉病,怎麼治療
水霉病是魚類常見疾病之一 ,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早春、晚冬最為流行,各種魚類均可感染發病。水霉病常感染體表受傷組織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覆蓋物,又稱覆棉病或水棉病。是水生魚類的真菌病之一,水霉對溫度適應范圍很廣,對水生動物種類沒有選擇性,凡受傷的魚體和卵均可被感染致病。經由水而傳播各處,常常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一、症狀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狀覆蓋物。病變部位初期呈圓形,後期則呈不規則的斑塊,嚴重時皮膚破損肌肉裸露。鰓組織亦會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病魚食慾減退、行動呆滯,在病魚頭部、吻端、尾部、軀干或鰭條,有時甚至在鰓部都有水黴菌寄生,並粘附污泥和藻類,其狀如覆蓋棉絮,故俗稱「白毛病」。根據魚的活動和攝食情況,肉眼觀察魚體或魚卵上的白毛症狀、即可做出診斷。必要時用顯微鏡檢查菌絲體。
二、病因:
1、魚體受傷或越冬魚池放養密度過高等都易引發魚類水霉病。
2、池塘水環境不好,易出現浮頭,魚體凍傷,就很容易感染水霉病。
3、秋冬季節以陰天為主,並有小雨,連續幾天不見陽光,易發此病。
4、一些底質較差,位置處於風口的魚塘發病相對重些。
水霉病還是以防為主,注意保持水環境良好,防止魚受傷,一旦明顯看到白色棉絮樣菌絲,就比較麻煩。表現為病魚體表形成肉眼可見的灰白色柔軟棉絮狀物,魚體負擔過重,游動失常,食慾減退,以致衰弱而死。
三、水霉病的預防:
1、除去池底過多淤泥,並用200㎎/L生石灰或20㎎/L漂白粉消毒。
2、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魚體抵抗力,平時注意消毒,在捕撈、運輸等操作過程中盡量避免魚體受傷,注意合理放養密度,盡量避免在水溫15℃以下的條件下處理養殖魚類,以免魚體凍傷或擦傷。
3、發病魚池用0.04%食鹽和0.04%小蘇打(碳酸氫鈉)合劑(1:1)全池潑灑,使池水葯物濃度為400克/立方米,具有一定治療效果。合劑全池潑灑;
4、病魚用1 ppm 的5%的水楊酸或20ppm的聚維酮碘溶液制劑浸泡15-20分鍾。
四、水霉病治療方法:
1、發現魚已感染水霉病每畝水面水深1米,用菖蒲葉2.5~5公斤、食鹽0.5~1公斤,加入人尿2~5公斤混合均勻加水稀釋全池潑灑。
2、每畝水面用辣蓼草3公斤、烏蘞莓0.6公斤、楓楊葉2公斤,混合煎汁加水稀釋後全池潑灑,連用2-3次。
3、用亞甲基藍化水全池潑灑,使池水中的亞甲基藍濃度達到2ppm,3-4天後再潑一次。
4、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加上1%的鹽水混合後將病魚浸泡20-30分鍾。
B. 魚真菌感炎如何治療
魚真菌感染一般在低溫季節,如果拉網運輸等操作使魚體愛傷很容易引起魚類真菌感染,發生真菌感染後用10%的二硫氫基甲烷按0.3-0.5PPM潑撒,一般2次可治癒(中間間隔48小時)
C. 魚出現水霉病的處理方法
1.當發現病魚後,要把病魚隔離治療,每天1次,用3%的鹽水浸泡病魚5至10分鍾。如效果不太好,就每天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溶液外加1%食鹽浸泡病魚20至30分鍾,同時,我們也可提高水溫或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進行照射以抑制水霉的生長。
2.也可用彩虹殺菌水+亞甲(或少量甲醛)+少量粗鹽,用量可按照說明,可適當加量,一般來說3至5天見效,每24小時恆溫換水一半,換水時要慢慢倒進已困過24小時的水,換水後再加葯。用葯的周期不宜超過7天,如仍不見效,就得換別的方法。
3.用孔雀石綠進行葯浴,50千克的水溶入0.3克的孔雀石綠,放入病魚,先浸洗10至20分鍾,然後拿出用棉簽輕輕擦拭魚身上的「白毛」,令其脫落,這方法一般都會見效,採用此法1至2次可治癒。但用此葯可要有心理准備,因孔雀石綠是劇毒,魚有可能掛掉,通常此法是萬不得已而使用的。
4.控制好水溫,平時避免水溫大幅度降低。
5.平時要注意給愛魚補充有營養的食物,增強它們的體質。
6.要控制好水質,目前有不少魚病都和水質不好有關,所以愛魚的人士可要定期清理過濾系統,殘餌可要及時清除,以免弄壞水質,每年春秋換季時,可用10%的葯量進行過濾系統和水質的消毒。
7.這病有個特點,往往都是從魚群中最弱小的那個開始發病,所以大家平時可要細心觀察。
D. 魚的真菌病怎麼防治
病因與症狀
冬春季節,天氣較寒冷,熱帶魚除易感冒外,同時真菌病在這一時期回也易發生。真菌病的發生一般答是有前提的,當熱帶魚患感冒體質下降時,或者受到外界傷害、產生微小傷口時,真菌便會乘虛而入,寄生在熱帶魚的皮膚里,產生大量菌絲體,牢牢地團著在熱帶魚的真皮底下,並向外生長出棉絮狀的游動菌絲。
在真菌寄生部位,熱帶魚會分泌液體,傷口周圍產生大面積潰瘍,給其他的細菌、原蟲創造了許多感染的機會,最終導致熱帶魚並發各症而死。
防治方法
將水族箱水溫緩緩提高至28℃~30℃,並同時增大水中溶解氧,調節水中鹽度從而抑制真菌的恣意繁殖,再加入福爾馬林或孔雀綠。添加高濃度的EM菌或光合細菌,水中濃度分別達到3010-6和1010-6。
熱帶魚病重時,可以往水族箱中添加制黴菌素或氯黴素,使水體濃度分別達到110-6、310-6,每天用葯5次,連續用葯3天。
E. 魚身上菌怎麼辦
魚身上菌病—水黴菌(水黴菌和棉黴菌)
(一)、感染的跡象。 感染的明顯跡象是棉絨狀的贅生物,通常是白色的,但也有時是發灰的黑色到綠色。真菌通常從軀干開始,但是也可能起源於有某個損傷的部位,它能擴散而侵害鰭、嘴、眼睛和鰓。
(二)、感染詳述。 真菌是生長在死去的有機物質上的植物。典型的真菌體,或菌絲體,由非常纖細的絲狀物或外菌絲組成,外菌絲刺穿死去的或腐爛的組織駝過它們的細胞壁直接吸收營養。因此,盡管真菌孢子在水中出現,但是健康的魚能抗感染。孢子從某些外菌絲膨脹的頂端釋放出來,靠兩根鞭毛自由游動,直到它們習落到合適的組織上,並開始長成另一個真菌團。真菌僅侵襲已經受傷的魚,或某方面弱的魚。如果侵襲看起來像是自發出現的,有可能是因其他原因而受損害的組織的第二次感染,,例如被皮膚吸蟲損害。在這些病例里,真菌和初次感染都需要治療,如果不治療真菌能死掉。受損害的或未受精的卵尤其容易遭受真菌的侵襲,而產生的同一團卵里健康的卵可以正常孵化。把帶有真菌贅生物的卵轉移走,以保護健康的卵在它們的發育中免受牽制,常常是明智的做法。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在水族箱里,通過檢驗水是否處於良好狀況,水是否處於適合的溫度,並且水是否不太偏鹼性(淡水水族箱最好是PH7.2),可以預防可能發生的傳染。很多處理劑被推薦使用,但是其中有些有嚴重的不利因素。鹽水浴是淡水魚類疾病傳統的治療方法,但是會引起不適當的刺激,需要經常變換方法,而且單獨使用不是特別有效。亞甲基藍對輕微的病例有效,但是規定的用量會使水染上顏色,給持續檢查病情的發展造成困難。可以把也孔雀綠塗在感染的區域上。有幾種新型專用處理劑,這些處理劑通常對抗真菌有效。
在池塘里,真菌通常出現在春季,當魚最弱的時候,或產卵之後變得受損傷的時候。在潮濕或寒冷天氣開始之前,投喂平衡好並且有營養的餌料給魚「催肥」,並且保證水的PH在6.5-7.8之間,這樣有可能減少真菌傳染的機會。已有供池塘使用的專用真菌處理劑。但是根據環境條件,最好把受傳染的魚轉移到能保持更穩定條件的合適的容器里治療;冷熱懸殊會降低葯物治療的效果,並促使進一步傳染。例如做老式的洗浴,一定要小心地把魚轉移到一個大容器里,容器里盛滿經過除氯處理的水或陳水,理想的做法是向水裡充氧。要不惜任何代價避免對魚造成不適當的刺激。轉移魚的時候,用棉絨擦掉魚體上的真菌贅生物。
把溫度升到30度 打養 沒有水草的話加一些鹽(不含碘的)
F. 水產養殖中真菌感染用什麼葯
水產養殖中的真菌感染造成的疾病最常見的是是水霉病、鰓霉病和魚醉菌病;專
水霉病一般是用孔雀屬石綠處理,但是因為孔雀石綠是高致癌的,所以不讓使用,現在只有使用硫醚沙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鰓霉病就是用硫醚沙星,效果還可以。魚醉菌病目前無葯可治。
至於其他的幾種真菌病,如鏈壺菌病、離壺菌病、海壺菌病都是無葯可治的。
G. 魚類真菌病與細菌病相比有何特點
真菌病發病慢 細菌病發病快
真菌病發病較局限 細菌病發病廣泛
真菌病一般肉眼能看到菌絲 細菌病的病原體要到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真菌病的發病一般在魚體較弱或者體表有傷的時候 細菌病的發病一般沒有選擇性的